#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陶然亭小学杨立玲
老师们,大家好,这学期我很荣幸地来到礼贤进行支教,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把我在陶小教学中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进行汇报,由于是第一次单独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发言,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希望老师们能用掌声再鼓励我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在这一点中,我讲的理念性的东西比较多。
(一)、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对第三点稍作解释: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和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和,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
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中,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课堂实例给我们的启发(主要结合语文教学来谈)
(一)、启发一:树立人文思想,人本位思想;树立生命意识,善待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生成的文化。
例:《聪明的华佗》华佗看到两只羊打架,顶牛,于是想办法解决,他找来青草,两只手各拿一把,于是化解了这场争斗。老师问学生:“华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华佗十分聪明。”老
师又问:“你们是从哪看出来的呢?”有的学生说:“华佗知道羊爱吃青草,所以就找来青草引羊吃,可以看出他很聪明。”还有的说:“他两只手各拿一把也体现出他特别聪明,这样两只羊都会吃各自的草而不再争斗了。”老师觉得学生说的很有道理,自己也很满意,大加表扬。其实,学生说的是没错,但是老师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手段上,华佗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他树立了生命意识,他的这些方法都是在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基础上想出来的。学生可能达不到这个高度,但我们是老师,在理解和把握教材时我们应该做到周详地考虑、认真地分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渗透,作为教师,只有我们站得高了,学生才能够看得远。再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内容略)文中只描写了一句诗人让彼浩勒对盲老人说的话,这句话是这样的: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是诗人的善良和对盲老人的同情。但是,就从“老人家”三个字当中,从诗人对盲老人说话的态度来看,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善良和同情,还体现出诗人对盲老人人格的尊重。再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内容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列宁的行为,更多的停留在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个层面上,但是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姑妈的做法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还有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老舍的《趵突泉》和巴金的《鸟的天堂》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都有非常强的生命意识。《趵突泉》一课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而自己却显得如此渺小,小泉如此地神秘而自己却是如此的浅薄,显出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尊重。《鸟的天堂》一课写
了暮归晨飞的鸟儿,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曲生命的赞歌,看到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歌颂。从以上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人文思想的理念,这样才能把课文上深入。
(二)、启发二:语文教学内容常常带有主观色彩,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给学生创设多元理解的机会。例如:《跳水》一课,(内容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把落脚点放在船长的当机立断上,是赞扬船长的机智、果断。其实,学生的理解决非我们想象的只有一个固定答案。有一位老师这样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懂了什么?”有的孩子说:“我懂了人不要和动物逗气。”还有一个孩子说:“人要学会控制情绪。”由于猴子的挑逗和水手们的嘲笑,这个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没有被尊重,因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认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当然,并不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都要珍视,这个时候就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教师心里要明确独特的感受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麻雀》一课,(内容略)有的学生说是歌颂了母爱,我们应该明确指出这是不对的。首先这只老麻雀是公是母根本无从考证,其次,联系本文的作者屠格涅夫和他当时的写作背景,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母爱这一层面上,而是歌颂了弱小的力量敢于抗
争,麻雀不怕牺牲敢于向强暴反抗的民族精神。也许我们心中会产生疑问:究竟是谁救了小麻雀?我想这样一个答案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是不畏强暴的精神震惊了猎狗、感动了猎人。再如:《狼来了》这篇课文我们都很熟知,(内容略)老师问学生学后有什么收获,一个孩子说:“我明白了说谎只能说两次,说第三次就不管用了。”这的确是孩子真实的想法,这也的确是他独特的感受,但我们不能珍视,而要正确的引导。这里我强调了是“正确”的引导,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位老师在讲《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可谓是慷慨激昂,整堂课的教学氛围特别好,学生确实和文本产生了共鸣。这时,有一个孩子激动地说:“英法联军实在是太可恶了,等我长大了,我也去抢他们的凡尔赛宫,烧他们的白金汉宫。”这个时候讲课的老师也激动了,他说:“好啊,你太有民族正义感了,你什么时候走,带着我一块去。”这个老师的引导非但不正确,简直就是跟着学生跑了。我们总强调在新课程的课堂上要“顺学而导”,但决不是“顺势而跑”。我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但不能漫无边际的想象,要围绕内容向外延伸,要有度,真理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再比如:《狐狸和乌鸦》这一课也是我们熟知的(内容略),狐狸长久以来一直是批判的对象,所以很容易给学生灌输一种错误的思想:不要听好话。好话为什么不能听呢?好话我一句都不听,我就听坏话,说我越坏越好,神经有问题。好话是完全可以听的,应该是不要听奉承话,不要听别人故意说的好话。其实,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问学生:“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乌鸦回窝后,它的孩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下一次再碰到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