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象》教材理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材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材教案三篇《黄河象》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材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材教案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谁先给大家介绍?(指名学生上台解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绍、展示自制的化石图片或有关的资料等。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
(出示课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板书课题:黄河象)(二)学习第一段1、看着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板书:骨架样子)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
师板书。
)课文在第几段描绘,请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齐读这些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5、学生自由提问。
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6、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黄河象》教学案例与评析
《黄河象》教学案例与评析一、案例描述1.1 案例背景《黄河象》是一部描写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纪录片,由水文学者杨志周拍摄制作。
该片围绕黄河流域人民与黄河之间的关系展开,以展示人们如何通过保护黄河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
1.2 案例目标通过观看《黄河象》,学生将能够:•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状况;•了解黄河流域人民与黄河之间的关系;•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如何通过保护黄河改善生态环境。
1.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和文化;•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黄河的措施和效果。
二、教学步骤2.1 引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黄河的了解程度,并通过黑板上列出的问题点引发学生对黄河及其生态环境的思考。
2.2 观看《黄河象》播放《黄河象》纪录片,全班一起观看。
2.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状况有哪些特点?•黄河流域人民与黄河之间的关系如何?•黄河流域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保护黄河的措施有哪些?效果如何?2.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2.5 班级讨论全班共同讨论以下问题:•黄河流域人民应该如何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评析《黄河象》作为一部关于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的纪录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通过观看和讨论,《黄河象》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状况,也让他们明白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此外,在评价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贡献和思考进行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引导他们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黄河象阅读理解
黄河象阅读理解1. 引言黄河,位于中国境内,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在中国西部青海省境内发源,穿越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2. 黄河象2.1 特点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爆发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防范黄河洪水,中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中之一就是黄河象的研究。
黄河象是指黄河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水位变化和洪水频度等特征。
2.2 研究方法为了研究黄河象,科学家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长期观测黄河水文数据来分析和推断黄河的洪水情况。
科学家还使用了遥感技术、数学模型等工具来模拟和预测黄河的水文情况和洪水发生概率。
2.3 重要性黄河象的研究对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黄河的水文情况和洪水频度,科学家可以掌握黄河的洪水生成机制,有助于提前预警和采取措施来减轻洪水灾害带来的影响。
此外,黄河象的研究还有助于规划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3. 相关案例3.1 黄河洪水黄河洪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黄河洪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60年到80年左右会发生一次严重洪灾。
黄河的洪水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还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2 黄河象预测为了提前预测和应对黄河洪水,科学家利用黄河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测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了对黄河水文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以及利用气象数据和气候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洪水情况。
通过这个预测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洪水所带来的影响。
4. 总结黄河象是黄河的水位变化和洪水频度等特征的研究。
通过研究黄河象,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防范黄河洪水,保护黄河流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象》课文
《黄河象》课文《黄河象》是旧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二组的讲读课文。
它是一篇文艺性的科学小品。
一、《黄河象》课文作品简介《黄河象》课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中《大象的故事》。
文章先介绍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接着介绍科学家们对这头黄河象的假想以及这头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最后写象的化石发现。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假想”,这一假想是科学家们根据一定的材料和科学道理作出的辩证的客观的分析和结论。
二、《黄河象》课文作品原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昂首阔步向前跑。
那么,这头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
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
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公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
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
可是河水很浅,它够不着。
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没想到它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
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公象呢?公象侧起身子使劲挣扎,但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
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紧跟在后边的象群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公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黄河象》教学教案(多篇)
回《黄河象》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骨骼化石的样子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读了课文《黄河象》,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化石样子一来历假想f发掘过程)2指名读第一小节3小组讨论,说说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启发:4米、8米有多高多长,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找出字词4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高大、完整?(高大:用了例数字的方法,“高4米,长8米”、“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完整:用了举事例的方法,“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我们在读课文时怎样读,就可以读出化石的大呢?(重音读出数字)哪些字词写出了化石的完整?(除了……;甚至……也……;连……也……)5齐读第一小节6如果你就在古生物大厅里参观,看到这样高大、完整的骨骼化石,你会有什么问题呢?7.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估计有:骨骼化石怎么这样大?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二、学习科学家对化石的假想1这高大、完整的骨骼化石是怎样来的呢?科学家做出了大胆、科学的假想。
时光,回到了200万年前。
2轻声读2-7小节,用自己的话比较概括地说说化石的由来(200万年前炎热的一天,一群黄河象到河边喝水。
领头的老象一不小心踩在松动的石头上,陷入淤泥中死去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黄河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变化成了化石。
)3从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群象处于炎热的天气中△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
炙:烤。
△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黄河象》教学教案
《黄河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黄河象》的主要内容,了解黄河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黄河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 对课文主题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黄河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黄河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黄河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黄河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黄河象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及反思篇1《黄河象》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黄河象》精选教案范文一1.学科名称:黄河象教学设计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语言感悟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且初步具备了与他人合作识字的能力,但也有个别学困生,学习能力弱,需进一步加强。
3.教学内容分析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
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4.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及假想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假想部分。
3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第二段,积累语言,体会语言,复述课文。
6.教学课时 2课时7.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黄河象。
初读课文时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打开书。
三部分内容。
师:首先讲了什么?生:课文讲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陈设着一具黄河象的骨骼,它高大完整(这具骨骼有什么特征?)-高大完整打出投影:谁能看着投影再结合书上内容向大家描述一下黄河象怎样高大完整?生:说或读第一自然段。
师: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发现是很少见的,你知道为什么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吗?生: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另外当地农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强,发现后马上报告,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挖掘。
师:课文还讲了些什么?生:还讲了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成为化石的情景。
师:那么科学家的假想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发掘时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黄河象》教材课程理解
第1页共2页
【《黄河象》教材课程理解】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黄河象》教材课程理解
这具黄河象化石现场的沙土、砾石以及象化石斜插的姿态、高翘在骨架之 上的象牙等状况进行的`。
《黄河象》教材课程理解
〔三〕假想的内容
《黄河象》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为我们介绍了 1973 年春天在甘肃省
科学家们假想这具黄河象化石,是由于二百万年前的一头黄河象失足
庆阳地区合水县的马莲河畔,发掘出的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重点写了科 落水而变成的。那么,这头黄河象为什么会失足落水,又是怎样失足落水
学家假想的这头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变成化石的呢?从课文第二段我们可以知道,天气酷热,黄河象渴得难过
〔一〕假想的目的
而四处找水喝,以及河底有淤泥,是它失足落水的主要缘由。由于天气酷
它这两个特点来介绍的。这两个特点,人们简单留意到高大,而忽视其完 失足落水的情景是:天气酷热而渴得难过,喝水心切而不顾环境,够不着
好,课文便把完好这一特点写得更具体一些。这具象化石为什么会保存得 水面又往前走,踩陷石头又来不及抬脚,踏进河里又陷入淤泥,挣扎呼救
这样完好呢?为了解开我们可能产生的怀疑,便重点写了对老象落水情景 却越陷越深。正是它陷入淤泥被那冲积的泥沙掩盖在地下,经过二百万年
的假想。
的漫长岁月,渐渐变成了一具象化石。这样建立在可靠事实根据上面的假
〔二〕假想的根据
想,从过程上看是那么自然严密,从环境条件上看是那么周全合理,难怪
假想总是依据肯定的事什么呢?细读课文最终一段,我们不难找到,科学家的假想是根据发掘
《黄河象》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黄河象》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黄河象》是北师大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不仅增长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设计思想文章介绍了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化石的情况,对化石的形成缘起进行了推想,并交待了发现化石的经过。
很明显,这不是一篇“文学味”很浓的课文,教学本课抓住课文中“假想”和“推想”两个关键词,采用角色转换的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1、教学课文是由图入手,引出课题,询问学生这头大象为什么叫黄河象?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
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骨架的样子、科学家的推测和化石的挖掘。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黄河象骨架的高大。
虽然学生对“高大”这个词语的意思都知道,但只是停留在抽象概念的理解。
于是在这里设计了骨架与教师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到我们的教室还放不下一头黄河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对词语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
2、教学此课我并没有按照课文顺序按部就班的学习,而是根据课文调换了顺序,认识了黄河象的骨架后,接着学习黄河象化石的挖掘,然后根据骨架出土的样子学习科学家的推测。
学习科学家的推测抓住炎热、干渴、陷阱,为了让学生了解推测的合理性,我设计了问题:1、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为什么推测是一条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2、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
(为什么要描写栎树、羚羊、鸵鸟?)3、为什么推测是一头老年大象?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体会作者的想象不仅合理,而且想象十分细致。
3、在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假设自己是一位科学家,看到化石出土的样子,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黄河象如果不是失足落水,还可能是什么样?这种角色转换使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自主学习,让课堂学习不再局限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河象》教案北师大版
《黄河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说明了大地在二百万年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的变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课文按叙述的不同方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科学家推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其中第4自然段尤为重点,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黄河象的来历。
本篇课文内容既有现实的,又有推想的,这篇文章作者在安排材料上也表现出了独具匠心。
作者先写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既高大又完整,以此引起读者的好奇。
接下去写假想黄河象失足落水、变成化石的故事,读来生动有趣。
接着交代地壳的变化,使故事更具科学性。
最后写挖掘时人们亲眼看到的情景,点明了假想的根据。
这样安排材料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积极倡导课程改革的理念。
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培养,已经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能自主读书,充分预习课文,敢于质疑,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语文学习也积累了一些方法。
能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具备一定的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找出描写黄河象化石样子的句子,并能体会出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3.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4.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5.能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黄河象》教材理解
《黄河象》教材理解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其中第4自然段尤为重点,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这篇文章作者在安排材料上也表现出了独具匠心,要学习表达方法。
作者先写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既高大又完整,以此引起读者的好奇。
接下去写假想黄河象失足落水、变成化石的故事,读来生动有趣。
接着交代地壳的变化,使故事更具科学性。
最后写挖掘时人们亲眼看到的情景,点明了假想的根据。
这样安排材料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课文的四部分内容还可以按其他顺序安排。
比如,先写二、三部分,再写第一部分,再写第四部分;也可以先写第四部分,最后写第一部分。
教法建议1、关于预习: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布置有弹性的预习内容,指导并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生字新词,注意炙椭骼等易错字的字形、字音,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提出不懂的问题;试着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写提纲等。
2、交流、检查预习情况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交流和讨论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交流和讨论学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和写作的提纲……就使预习情况的交流、检查转入了对课文的阅读、探究的新阶段,课后练习第2题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落实。
3、熟读课文,训练思维,练习复述。
课后练习中的2、3题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性,思维的严谨性,复述的关键是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语文教案-黄河象》
《语文教案-黄河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黄河象》的基本内容,了解黄河象的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黄河象》的基本内容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黄河象生活习性和生态特征的理解。
2. 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复杂句型和表达方式的学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黄河象》的文本材料。
2. 与黄河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3. 教学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黄河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象的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黄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象的生态意义和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自己对黄河象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6.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2. 练习批改: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黄河象的小短文,可以是介绍黄河象的特征、生活习性,或者是关于黄河象保护的思考等。
《黄河象》教案分享:交流教学方法和学习体会
本次教案分享的主题是《黄河象》,作为一堂地理课,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点,而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现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几种交流教学方法,同时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基础知识梳理黄河象是指黄河进入下游城市区域形成的一系列淹没、倒灌、岸口猛流等现象。
在教学之初,我们通过Mind Map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与黄河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向学生传递关于黄河的正确信息,包括黄河流域位于中国中部,流经九个省份,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等。
二、引导学生探究现象在引导学生探究黄河象的根源时,我们采用了学生主导的研究方式,引导他们秒懂拟定问题和制订调研计划。
学生可以分组自行选择调研的问题,包括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以此来分析黄河象产生的原因。
三、案例学习对于黄河象所引发的灾害,我们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应对措施。
通过讲述1975年黄河爆发的特大洪水,引导学生对黄河象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我们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和交流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对于黄河象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并对分析结论进行总结和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学生思考和提供背景知识的角色,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学习体会次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传授了知识点,更是通过让学生主导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沟通、协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对于黄河象这一现象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更是对于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黄河象》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多维度、多角度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现象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协作与沟通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本质,创造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语文教案《黄河象》: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语文教案《黄河象》: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导入老师出示一张描绘中国第二长江河流黄河的地图,让学生观察红河、黄河和辽河的地理位置。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黄河的起点在哪里吗?黄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探索并引入课题。
语文教学目标了解黄河的起点、流经区域和特点,并理解“黄河象”的含义,提升学生思维与发展。
语文教学重点1、了解黄河的起点、流经区域和特点;2、理解“黄河象”的含义。
语文教学难点理解“黄河象”的含义。
讨论环节1.黄河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也称为“玉树河”或“沱沱河”。
学生了解了黄河的起点后,老师可以展示黄河主要流经区域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2.引导学生回想地理课学过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发源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孕育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3.让学生关注黄河的流域范围、沿岸重要城市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黄河中游、下游“黄河文明”的眉目,探讨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从而认识“黄河象”的含义。
4.学生根据图片、发言或书本,了解黄河的起点和流经地区。
如果学生已经完成了国史课本关于黄河的学习,讨论环节中可以引用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学生补充相关知识,整合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
融合语文课与社会课在梳理历史知识骨架和流程的同时,老师应让学生体会语文课的魅力与亮点。
例如:老师在介绍黄河文化时,可以引进古文、古诗、古乐等文化亮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了解黄河的时候,体验文学之美与历史之韵。
语文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流经区域和起点,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讨论环节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流经地区、文化和特点,理解“黄河象”的含义。
3、反思与总结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和对话形成了一个思维活跃的讨论氛围,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对知识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评价老师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肯定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黄河象》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黄河象》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黄河象》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黄河象》。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黄河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说明了大地在二百万年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的变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本课我准备分二课时教学,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1)、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能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的过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
二、说教法学生对科学小品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①从兴趣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使学生进入情景,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③朗读指导法。
最新小学生语文《黄河象》教案设计(精品)
小学生语文《黄河象》教案设计教材简析:《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不仅增长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9课“黄河象”。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处理生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
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假想:想象,假设。
3.分别找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
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
三、练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四、作业1.熟读课文。
《黄河象》教材理解
《黄河象》教材理解《黄河象》教材理解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增长关于化石的知识。
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接着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了解大象化石来历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二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建议一定的条理性,又要灵活多变。
3.指导学生朗读好第2—6自然段。
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想象。
读第3自然段时前两句要读得低沉缓慢些,要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
突出“扑踏扑踏”“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
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面的“干渴”“疲劳”形成对照。
第4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
”是关键句。
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
重读“正好”“椭圆”“来不及”“一下子”“踏”“踩”“淤泥”“深深”“陷”等词语。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记载动植物化石的文字、图片资料,与同学交流。
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有关动物或植物化石的墙报。
四、参考资料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
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象》教材理解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
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其中第4自然段尤为重点,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这篇文章作者在安排材料上也表现出了独具匠心,要学习表达方法。
作者先写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既高大又完整,以此引起读者的好奇。
接下去写假想黄河象失足落水、变成化石的故事,读来生动有趣。
接着交代地壳的变化,使故事更具科学性。
最后写挖掘时人们亲眼看到的情景,点明了假想的根据。
这样安排材料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课文的四部
分内容还可以按其他顺序安排。
比如,先写二、三部分,再写第一部分,再写第四部分;也可以先写第四部分,最后写第一部分。
教法建议
1、关于预习: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布置有弹性的预习内容,指导并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生字新词,注意炙椭骼等易错字的字形、字音,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提出不懂的问题;试着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写提纲等。
2、交流、检查预习情况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教师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交流和讨论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交流和讨论学生给课文分成几部分和写作的提纲……就使预习情况的交流、检查转入了对课文的阅读、探究的新阶段,课后练习第2题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落实。
3、熟读课文,训练思维,练习复述。
课后练习中的2、3题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性,思维的严谨性,复述的关键是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可首先引导学生找到作者想象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根据,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挖掘时人们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这是教学重点,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像,把文字描述的景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想象得那么细致、具体是否合乎情理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这一环节,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互相启发,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步,全班交流。
第四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复述。
词语注释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砾石:经水流不断地冲击,磨光了棱角的石头。
冲积:高地的砂砾、泥土被水流带到河谷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一瞬间:一眨眼的功夫,形容时间很短。
碧空:蓝蓝的天空。
挣扎:用力支撑。
炙烤:炙,烤。
炙烤还是烤的意思。
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天空一片云也没有。
骨骼:人或高等动物的骨头架子。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下颌:口腔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假想:想象,假设。
词语积累
一、近义词
发掘一一挖掘碧空——蓝天假想一一假设
推想——推测一瞬间——一刹那
二、反义词
掩盖——暴露承受——推卸昂首——垂头
三、多音、多义字
句段赏析
1.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这里交代了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及其特点。
这些语句详细地说明了这具化石的高大和完整。
这样少有的完整,既不残缺也不破碎,就不可能是摔死或砸死的,这为科学家合理的假想提供了一个依据。
2.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这里讲的是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时间“200万年过去了”,说明黄河象变成化石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这是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地壳发生了升降、起伏的巨大变化。
老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变成了化石。
3.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里写的是象化石被发掘出来时骨架的样子。
“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是“站立的姿势”,说明它没有躺倒,就不可能是病死或饿死的。
这是科学家假想的又一个依据。
由此得出,这头黄河象是失足落水而淹死的。
文章导读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科学家假想的这头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高大、完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写科学家对这头黄河象来历的假想。
第三段(第8自然段):写二百万年以后,人们发现并挖掘了这具象化石。
写作特点
1.课文按照“陈列——假想——挖掘”的倒序方式来叙述,层次井然,结构完整。
2.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如中间部分写老象喝水的过程,运用了大胆而科学的想象,叙述得很细腻、形象。
学习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中心思想
本课通过叙述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特点和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假想,说明科学家的假想离不开科学的依据,离不开实事求是的分析。
课后题解
2、(1)一群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所以跑到小河边。
那些景物着重说明了天气炎热。
(2)群象出动,由老年公象带头,所以它跑在最前面。
(3)它是怎样陷进淤泥里去的。
因为淤泥又烂又软,也很厚,所以整个象可以陷进去。
(4)为什么只陷进一头象,因为别的象都逃跑了。
(5)终于不再动弹了,就是死了。
怎么死的,陷进淤泥里,灌了许多水。
(6)怎样成为化石。
老象淹死时还没有全部被掩盖,以后才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
这样假想的根据是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3、还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