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组织结构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认识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特点
![初中生物教案:认识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d448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3.png)
初中生物教案:认识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特点一、引言本篇教案旨在引导初中生认识植物的组织结构和了解其生长特点。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不同组织的功能,进一步掌握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
二、知识背景2.1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体由根茎叶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根负责吸水和养分吸收。
•茎抬升和支撑植物,同时起到运输养分和水分的作用。
•叶进行光合作用并蒸腾,为植物提供能量。
•花负责繁殖过程。
2.2 组织结构与功能2.2.1 根系•根系是植物地下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分为主根和侧根,主要负责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2.2 茎•茎连接根系和叶子,并将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传输到各个部分。
•茎也能用于贮存养分,如土豆的地下块茎。
2.2.3 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负责将阳光转化为能量。
•叶片呼吸并蒸腾,调节水分平衡。
2.2.4 花•花是植物进行繁殖的部分,通过花药、花粉及雌雄生殖器官实现受精和子代产生。
2.3 植物的生长特点2.3.1 全面生长•植物在不断增加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同时,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各自特定的形态特征。
2.3.2 维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植物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作出适应性反应来维持自身稳定。
2.3.3 向阳性与重力性•太阳正面照射一侧的茎和叶向阳性,即向太阳方向生长。
•根据地心引力方向,根系朝向地壳深处而趋于垂直生长。
三、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其功能。
•理解植物根系、茎、叶和花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异变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4.1 教学内容4.1.1 认识植物的根系•结构特点:主根与侧根。
•功能:吸水和养分吸收。
4.1.2 认识植物的茎结构•结构特点:节间、节点等。
•功能:支撑、运输和贮存养分。
4.1.3 认识植物的叶片结构•结构特点:叶脉、叶柄等。
•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
4.1.4 认识植物的花结构及繁殖方式•结构特点:花药、花瓣等。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a35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d.png)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第一章:生物体的基本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
2. 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3. 让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组成。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2. 细胞的功能和特点3. 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细胞的结构组成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
2. 讲解细胞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3. 展示细胞的结构组成图,讲解各结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4.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各结构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标注各结构名称。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 让学生掌握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3. 让学生了解组织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体的组织结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 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3. 组织形成的过程:细胞分化和组织分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各种组织的结构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组织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组织结构。
2. 讲解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3. 展示各种组织的结构图,讲解组织形成的过程。
4.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组织的形成过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各种组织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各组织名称。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器官结构,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等。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af5a6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e.png)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
3.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个体行为的基本原理个性与行为动机与激励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3. 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群体结构与动态群体决策与冲突群体沟通与影响力4.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组织文化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组织行为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集:收集和组织行为学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学材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组织行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学习如何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2. 组织行为学在领导管理中的应用领导风格与行为领导决策与影响力领导激励与沟通3. 组织行为学在组织变革与发展中的应用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组织发展的战略与实施组织创新与文化塑造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行为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组织行为学应用的理解。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e56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d.png)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物质的结构组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世界的宏观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时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份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物质的组织结构”的教案范本,旨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开展教学活动。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化学键的概念来解释物质的性质。
4.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推断物质结构的能力。
## 教学内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 分子的形成与分子间力的作用。
- 离子的形成及其在化合物中的角色。
-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与联系。
- 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质之间的关联。
##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设计实验活动,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体会。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动画演示、视频等,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图片(如水、盐、糖),提出问题:“这些物质我们每天都会接触,但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构成,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的吗?”- 简要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原子和元素的知识,为新知识做好铺垫。
### 探究学习- 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联系,使用周期表解释元素的分类。
- 结合实例,说明分子的定义及其形成原理;讨论不同类型的分子(如氧气、水分子)。
- 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化合物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性质差异。
-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 巩固提高-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推测不熟悉物质的可能结构。
-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分子质量、预测物质性质等。
健全班组织教案
![健全班组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edde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9.png)
健全班组织教案教案:健全班组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章“我们班,我们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班级名称、班级人数、班级的组成等;熟悉班级的组织结构,如班级委员会、学习小组等;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分工合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熟悉班级的组织结构,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和利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熟悉班级的组织结构,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熟悉班级的组织结构,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应用班级管理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班级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班级活动,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班级基本情况、班级组织结构、班级管理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班级管理的短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设计一个班级活动,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8d2ad2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1.png)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第一章: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掌握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功能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角色和责任的理解第二章:管理职能与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管理的职能和过程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组织结构的应用3.2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组织结构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结构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结构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组织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第五章:决策与问题解决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决策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讲授法:讲解决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决策案例,让学生了解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决策的理解和分析决策模拟:学生进行决策模拟,展示对决策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计划与控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计划和控制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计划和控制的理解和分析计划和控制模拟:学生进行计划和控制模拟,展示对计划和控制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七章:领导与激励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领导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领导的重要性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案例,让学生了解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领导的理解领导模拟:学生进行领导模拟,展示对领导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八章:沟通与协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沟通和协调案例,让学生了解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沟通和协调的理解和分析沟通和协调模拟:学生进行沟通和协调模拟,展示对沟通和协调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变革与创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革和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变革和创新的理解变革和创新模拟:学生进行变革和创新模拟,展示对变革和创新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章: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伦理和社会责任案例,让学生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分析伦理和社会责任模拟:学生进行伦理和社会责任模拟,展示对伦理和社会责任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战略管理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战略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战略管理理解和分析战略管理模拟:学生进行战略管理模拟,展示对战略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项目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2 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目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项目管理理解和分析项目管理模拟: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展示对项目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市场营销管理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营销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市场营销管理理解和分析市场营销管理模拟: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管理模拟,展示对市场营销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财务管理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财务管理理解和分析财务管理模拟: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模拟,展示对财务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人力资源信息系统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理解和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模拟:学生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模拟,展示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了解学校的组织架构教案
![了解学校的组织架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e905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8.png)
了解学校的组织架构教案。
一、教案编写(一)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案前,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段、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可以是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和职能;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学目标可以是研究学校的决策机构如何制定和执行决策。
(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编写教案的核心,也是一个考验教师教学技能和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
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和易于理解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学生,则可以采用更加深入和严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通过案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十分关键,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于学校组织架构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齐课讨论等方式来丰富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互动性。
二、教学指导(一)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规范和严谨是伴随教师和学生的必须品。
如何注重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严谨呢?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遵循学习计划和流程,秉持勤奋和诚信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规范和严谨性。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的最终目标。
在组织架构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案例的实践性,以具体的案例为引导,通过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组织架构;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学指导,增加多方面的辅助教材及实践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组织架构知识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校园文化。
(三)增强教育教学效益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此教育教学的效益是评估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指标。
在了解学校组织架构的教学中,增强教学效益的方法是增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理解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教案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案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0b5dacf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课题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时间
序列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2.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认同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教学难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小结]橘子这个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
[提问]:根据刚刚的探索,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话归纳出器官的定义吗?
[小结]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展示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的图片,探讨每种组织的功能?
三:回顾旧识,总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提问]:通过刚刚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由组织构成了器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的知识,组织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教
学
后
记
一:图片展示,突破器官构成植物体
[图片展示]:一棵橘子树
[提问]:橘子树上有哪些结构?(学生根据实物作答。)
[提问]:除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结构,橘子树还有什么结构?
[小结]:这些结构都是植物的器官。
[提问]:同学们,你能根据生活经验,推断出这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答。)
[小结]:根、茎、叶这三种器官都跟营养有关,所以把它们叫做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都与繁殖后代有关,所以把它们叫做生殖器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橘子树就是由这六大器官构成。也就是说器官可以直接构成植物体。
课前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
环节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案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2f7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4.png)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管理教材的第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组织结构、幼儿园管理原则、幼儿园管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组织结构,理解各个部门的作用和职责。
2. 让学生掌握幼儿园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园组织结构的理解,幼儿园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掌握。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幼儿园管理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幼儿园管理的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幼儿园的组织结构、管理原则和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应用幼儿园管理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团队协作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管理一个幼儿园,并给出具体方案。
六、板书设计幼儿园组织结构园长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幼儿园管理原则规范化科学化幼儿园管理方法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及其作用。
答案: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包括园长、教师、保育员和后勤人员。
园长负责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教师负责教育教学工作,保育员负责幼儿的生活照顾,后勤人员负责幼儿园的后勤保障。
2. 请列举三种幼儿园管理原则,并简述其意义。
3. 请给出一种幼儿园管理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计划管理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明确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幼儿园的组织结构、管理原则和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幼儿园管理中,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希望学生在课后能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a298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b.png)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第一章:生物体的基本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让学生理解各种组成单位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3. 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4. 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5.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功能。
2. 利用实物、图片等展示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3.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各种组成单位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体结构知识。
2. 讲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展示细胞的结构图。
3. 讲解组织的分类和功能,展示各种组织的图片。
4. 讲解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展示器官的实物或图片。
5. 讲解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系统的实物或图片。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图,标注各个层次的名称和功能。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器官和系统,说明它们的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让学生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膜的功能和特点。
3. 细胞质的作用和组成。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利用实物、图片等展示细胞的结构。
3.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细胞各结构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细胞知识。
2.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特点,展示细胞膜的图片。
3. 讲解细胞质的含义和组成,展示细胞质的实物或图片。
4. 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细胞核的图片。
管理学第三章教案设计模板
![管理学第三章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27f9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组织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3)了解组织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2)能够识别和评价组织文化。
(3)能够运用组织结构和文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3)激发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组织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3)组织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组织结构和文化理论。
(2)如何识别和评价组织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提问:什么是组织结构?什么是组织文化?它们有什么关系?2. 讲授新课(1)组织结构a. 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b. 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c.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2)组织文化a. 组织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功能b. 组织文化的类型c.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3)组织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a. 组织结构对组织文化的影响b. 组织文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c. 如何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与文化3. 案例分析(1)选取实际案例,分析组织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组织结构和文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5. 布置作业(1)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深入了解组织结构与文化。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组织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faa05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0.png)
管理学原理教案电子版(学生简版)第一章:管理概述1.1 管理的定义与功能1.2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3 管理思想的演变1.4 管理学科的性质与方法第二章:管理环境2.1 环境分析的重要性2.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2.3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2.4 组织环境适应策略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3.1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征3.2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步骤3.3 组织层次与部门化3.4 组织权力与沟通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4.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4.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4.3 员工培训与发展4.4 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激励第五章:领导与激励5.1 领导理论概述5.2 领导风格与技能5.3 激励理论5.4 激励与管理第六章:决策与问题解决6.1 决策的重要性与过程6.2 决策方法与技术6.3 问题识别与解决策略6.4 决策风险与伦理考量第七章:战略管理7.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7.2 企业战略的类型与层次7.3 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7.4 战略评估与调整第八章:营销管理8.1 营销管理概述8.2 市场调研与分析8.3 营销组合策略8.4 营销策划与执行第九章:财务管理9.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9.2 财务报表分析9.3 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9.4 财务规划与风险管理第十章:运营管理10.1 运营管理概述10.2 生产过程设计与改进10.3 质量管理10.4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十一章: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11.2 组织文化与管理11.3 团队建设与冲突管理11.4 员工关系与劳工法规第十二章:风险管理与企业伦理12.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2.2 风险识别与评估12.3 风险应对策略12.4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第十三章:国际管理13.1 国际管理的基本概念13.2 全球化与跨国管理13.3 国际市场进入策略13.4 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第十四章:项目管理14.1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4.2 项目规划与管理14.3 项目执行与监控14.4 项目收尾与评估第十五章:管理信息系统15.1 信息系统与管理15.2 信息技术与决策支持15.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15.4 信息系统的战略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管理的定义、功能和管理者的角色。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c61b3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7.png)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2.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的表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
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
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196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0.png)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组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细胞。
让学生了解细胞如何组织成不同的组织。
1.2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动物组织,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1.3 教学活动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切片。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细胞和组织的理解。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的知识。
第二章:器官和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器官是如何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器官如何组合成系统。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器官,如心脏、肺、肝脏等。
主要的动物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不同的器官和系统的模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器官和系统的理解。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的知识。
第三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生物体。
3.2 教学内容细胞到组织的转化。
组织到器官的转化。
器官到系统的转化。
系统到生物体的转化。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不同层次的结构,如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层次的结构如何组合成完整的生物体。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理解。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的知识。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动物体结构层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实际案例,如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探讨动物体结构层次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如组织工程。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进行课堂报告,分享他们的案例分析结果。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案例分析的理解。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8c7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a.png)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生物体由细胞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如何组成组织。
2. 理解器官、系统和生物体的概念。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第一章: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1 介绍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所有生命现象的基础。
1.2 解释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活动。
1.3 强调细胞的重要性细胞是生物体生长、繁殖和代谢的基本单位。
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
第二章: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结构2.1 介绍组织的概念组织是由一群类似细胞组成的结构。
组织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2.2 解释不同类型的组织上皮组织: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
结缔组织:支持和连接身体结构。
肌肉组织:产生力量和运动。
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
2.3 展示不同组织的实物或图片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例子。
第三章: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结构3.1 介绍器官的概念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的结构。
器官具有特定的功能。
3.2 解释不同器官的功能心脏:泵血和循环氧气和营养物质。
肺:呼吸和氧气交换。
胃:消化食物。
脑:控制身体活动和思考。
3.3 展示不同器官的实物或图片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心脏、肺、胃和脑等器官。
第四章: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的结构4.1 介绍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的结构。
系统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4.2 解释不同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74eb7e07227916888486d755.png)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成完整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细胞的分化。
四、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类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学起来还相当困难。
由细胞组成组织,由组织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系统,由系统到整体,其顺序是一级级递进的。
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这是微观层面上的难点,各系统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则是宏观上的难点。
解决第一个难点时,从珠状的受精卵分裂为许多球状细胞开始,引起学生思考:构成人体的各部分的细胞是一样的吗?引出组成人体的各部分细胞是不相同的。
这一部分的处理可以用先演示各种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由学生推论其相应的功能,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6d80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3.png)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认同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教学难点
(1)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四、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布置课后作
业
练习册以及课后练习题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营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以及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点。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一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组成
组成 分化。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2231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5.png)
组织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
3.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难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元素周期表
3.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盐酸、镁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二、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15分钟)
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示范如何读取元素周期表上的信息。
三、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20分钟)
1. 分组讨论一周期内元素的共同性质。
2. 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
四、学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15分钟)
1.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比较不同周期元素的性质。
五、练习与小结(10分钟)
1. 学生进行练习题。
2. 总结元素周期表的重要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化学元素周期表展开,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周
期表的基本结构、排列规律以及周期性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投资银行组织管理第四章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讲述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投资银行的经营战略以及投资银行的管理,使学生了解投资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经营战略选择以及投资银行监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计划课时: 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设计一、权变组织理论从理论上讲,领导的能力不是体现在应付各种事情上,所以必须向下属“授权”,当“授权”扩大到企业组织的整个管理部门或管理阶层时,被称为“分权”或“分权化”。
若“授权”程度有限或不“授权”,则称为“集权”或“集权化”。
分权与集权的变化是权变组织理论的核心。
权变的组织理论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
这种组织理论也适用投资银行企业,根据这种理论,不同的组织结构有以下几种。
1、高度集权式。
这种形式就是指将管理权集中在上层管理。
2、直线式。
所谓直线式,也叫条条组织或军队式组织。
从上级职员到下级职员是直线联系的组织。
这种组织的特征,就是在最高层经理人员和最下级人员之间(虽然有一些中间管理人员),都由一种单一的指挥命令系统联系。
3、职能式。
这种组织体制是使各个部门分担经营各种职能,各部门按照各自的专门职能,指挥其他部门并发布命令的组织。
4、直线职能式。
即按投资银行经营的特点,对象和区域,划分出层次,建立指挥系统。
它把管理机构的人员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直线)管理人员,对下级实行指挥和发布命令,对企业的工作负全部的责任;另一类是职能(专业)管理人员,他们是各级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在各项专业管理方面为管理者提供情况、意见和办法,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但不能对下级机构直接指挥和发布命令。
5、矩阵式。
矩阵组织是一种现代组织结构。
否定了诸如一个职员只能有一个上司等传统管理原则。
在该类型的组织中,每一成员实际有两个甚至更多的上司,既有功能单位的领导,又有目标导向单位的领导6、事业部制。
就是按业务范围(或地区)组成一个组织单位(把这个单位叫做事业部),并给予那个单位一整套完成事业的责任公司内体制。
这种情况下,各事业部原则上采取独立核算制,在经营上,各事业部具有一个与企业基本相同的性质。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一、合伙制投资银行所谓合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合伙人即为公司主人或股东。
合伙人制具有下述特点:合伙人共享企业经营所得并对亏损承担连带的无限责任;它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参与经营,也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自负盈亏;合伙人多少不定,企业规模可大可小;合伙人对亏损负无限责任,所以企业信誉较高。
合伙制的家族经营形式存在着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如下:第一,资本实力受到限制。
第二,家族企业力图保持家族控制企业的同时,出现了无法补充稳定的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
第三,许多投资银行缺乏组织上的稳定性。
第四,合伙制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企业的结束便意味着家族的结束。
二、混合型投资银行所谓混合公司就是指在职能上没有什么联系的资本或企业合并而成的规模很大的资本或企业。
混合公司就是现代公司,不过它又具备自己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庞大,同时涉足多个没有什么联系的业务领域。
三、公司制投资银行是指由法律规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仅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的公司形式。
股份公司制又可分为两种:—种是集团制,即投资银行被其他非金融机构控股;一种是公众持有公司制,即以普通股方式向公众出售其公司股权。
与合伙制投资银行相比,公司制投资银行,尤其是上市的投资银行具有如下特点:1、增强筹资能力。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推动并加速投资银行间的并购浪潮,优化投资银行业的资源配置。
4、提高业务运作能力和公司整体运行效率、随着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大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加盟,公司的业务能力和整体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现代投资银行采取“组合式”组织结构设计,见图4-1。
第三节现代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策略1、功能性组织结构。
是指将同一部门或单位中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集中在一起而构成的组织结构。
结合投资银行的具体情况,功能性组织结构可用图4-2表示。
2、目标导向的组织结构。
它是指将为实现同一目标的各方面成员集中在一起而构成的组织结构,见图4—3。
3、矩阵型组织结构。
这是一种包含前两种组织策略的混合型组织结构。
见图4-4。
矩阵组织在功能部门主管与目标导向部门主管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应尽可能让两方面的权力保持平衡。
二、几种可选择的组织结构设计1、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直线制、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直线职能参谋制等。
直线制只适用于早期小规模企业,与前面所述的“直线与扁平组织结构”一致。
很少有企业真正采用职能制。
2、事业部制和超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如图4—5所示。
如前所述事业部可以业务为标准划分,亦可以地区为标准划分。
(1)事业部制优点是:第一,由于事业部可以确定收益目标,所以向多数高级经理人员灌输利润动机就会有成效;第二,由于各事业部包括了特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技术改革以及财务等有关的活动,决策过程也就更加单纯;第三,事业部制比直线一职能制更易于达到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
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体制下,按职能实现专业化,就要建立生产、经营、人事等部门,若部门之间的依赖性很大,职责不易划分清。
如果实行事业部制,各事业部负责特定的金融产品或业务、特定范围的经营传,所有的经营和管理都集个在事业部内,在事业部之很少需要相互调整,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事业部不仅承担经营方面的责任,而且承担相应的成本责任和收益责任,各事业部的收益总和就是整个投资银行的收益,因而比较容易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和企业经营的总目标。
事业部制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各事业部往往容易追求短期收益目标而忽视长远目标。
二是事业部往往注意利润目标,而忽视投资银行的社会责任,难以实现非经济性的其他方向的目标。
如人才培养、研究开发、注重企业信誉等,这就需要投资银行总部对事业部进行必要的控制;这种组织结构比较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不多、市场分布广的大型企业。
(2)超事业部制是极权化倾向的产物;它在最高层领导与各事业部之间增设几级管理机构,负责统辖各事业部的活动,在分权的基础上适当地集权。
见图4—6。
3、国际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选择。
(1)母子公司结构。
如图4—6所示。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各国子公司经营的自由度大,自主性强,能灵活调整经营战略。
以迅速对市场作出反应;子公司具有所在国法人地位,其正当权益受到所在国法律保护;有利于吸收当地资本和人力资源,以降低成本:母子公司关系规范、稳定。
其缺点在于,各子公司容易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公司整体利益。
随着各子公司自主权的扩大和业务复杂化,容易产生失控危险。
若国外子公司管理人员能力太差,事事汇报请示,则容易影响公司总部的工作效率。
(2)国际部结构。
这种结构如图4—7所示。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加强子公司之间的信息联系与沟通;避免内部盲目竞争;有国际部统筹资金,各子公司各自筹资减轻利息负担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以合法避税;通过国际部的协调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业务,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其缺点是:国际部统一制定政策,会降低各子公司的经营灵活性;信息传递路线长、效率低,易造成决策迟缓,降低管理效能;没有自己专门的研发人员,不得不依靠国内各业务部,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
三、现代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一)投资银行机构的典型设置(如图4-8所示):(二)投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1、分支机构的设立模式(1)代理行(Correspondent Bank)。
一些大的投资银行通常委托其他地区(或国家)的银行代理本行的业务,即保持代理行的关系。
(2)办事处(Representation office)。
它是投资银行在其他地区设立的最低层次的分支机构。
办事处是一个比较小的机构,人员通常由一个经理和两三个助手及秘书组成。
(3)附属行(Subsidiary),根据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设立的具有独立实体的股份银行,其股份可全部或绝的大部分由外国银行拥有,可从事一般银行业务。
(4)分行(Branch)。
为投资银行的—个组成部门,是银行总部在其他地区的延伸,并出银行总部提供其财力保证。
分行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执照、董事会。
(5)埃奇法公司和协定公司(Edge Act and Agreement cooperations)。
业务既包括通常的国际银行业务,也包括国际投资业务。
2、设立分支机构的影响因素(1)所在国环境。
所在国的法律、管型和政策是决定投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组织形式的最主要因素。
(2)母国环境。
所谓母国环外境就是指投资银行总部所在国的环境。
(3)业务类型。
投资银行的海外业务主要是批发业务,批发业务是指与公司、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之间的巨额存贷款(三)投资银行的主要组织部门设计1、投资银行的业务与研发部门设计(1)证券承销部门。
有的投资银行又名公司融资部(Corporate Finance Department)。
该部门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在一级市场上承销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和票据等各类证券。
(2)项目融资部(Project finance department )。
是为某些专门项目和大型项目设计融资方案和安排融资的部门。
(3)私募证券部门。
该部门负责与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私人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向这些投资者发行不公开上市的证券,为企业筹集资金。
(4)兼并与收购部。
投资银行的并购部门既为收购公司提供服务,也为猎物公司提供服务。
(5)经纪业务部门。
该部门负责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交易。
同时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向客户提供保证金贷款和融券服务。
(6)货币市场部。
该部门主要从事货币市场上的筹资与交易。
交易工具包括中短期国库券、储蓄存单和商业票据等等。
(7)风险管理部门。
这一部门的功能是,将专门技能和各种套期交易工具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和投资银行财务管理开发出一整套的套期交易方法。
风险管理—般由期货和套期交易、金融期货、期权交易和指数期货期权等更为细化的部门来负责。
(8)机构资产管理部。
随着投资银行逐渐成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筹建和管理者,这一部门在投资银行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9)创新证券部门。
不少投资银行遵循创新性原则,专门成立了“新产品开发部门”,以专门致力于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10)证券化部门。
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不动产、汽车贷款、信用证贷款以及商业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证券化。
(11)高收益债券部门。
随着20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在美国的兴起,一些主要投资银行已经把“垃圾债券”的承销和投资业务单列出来成立一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