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答案

0.3、试分析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高性能化,循环再利用化,绿色环保化,多功能化,工业化。

1.1、阐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分析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区别与联系。

材料密度:密实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表观密度:自然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孔隙率:材料所含的开口与闭口孔隙的总体积占表观体积的百分率。

密度的测量方法:将固体颗粒磨细成颗粒径小于0.5毫米的粉末,再用干燥后李氏瓶排液法测定粉末的体积。

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对于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块状材料可直接两起几何尺寸计算其表关系系,对于不规则外形的固体材料一般采用排液法测其表观体积,但表面需要预先蜡封处理,以防水分渗入开口孔隙内。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计算法,饱和吸水法,压汞法,氮吸附法。

1.2、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和导热性有何影响?在一定质量的条件下,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结构越松散,强度越低。

开口孔隙越大,材料的渗透性和吸水性越大,耐久性越差;闭口孔隙率只对渗透性影响不大,对材料的导热性的影响很大。

1.3、简述材料的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和弹性模量的含义。

弹性:在撤去外力后,材料能完全恢复我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塑性:荷载卸除后,材料试样仍然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与尺寸,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没有明显屈服产生形变很小就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

韧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前所吸收能量的性质。

弹性模量: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例。

E= σ / ε2.4、如何将石膏制品的特点,科学有效地应用于工程中?石膏的隔热吸音性良好,可用作大型会议室,音乐厅墙面的粉刷材料防火性能好,建筑石膏制品在遇火时,时光泪的结晶,水蒸发吸收热量,表面形成蒸汽幕,能有效阻止火的蔓延。

石膏具有良好的调湿作用,可用于室内工程对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调湿作用。

加工性能好,石膏制品可锯、可刨、可钉、可打眼,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透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5、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用抗冻等级表示。

3、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比。

6、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0、软化系数: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1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1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的性质。

13、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

14、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过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15、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或刻画的能力。

测定硬度通常采用:刻划法、压入法、回弹法。

16、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7、伸长率: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

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18、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9、钢材的时效: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明显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降低的现象。

20、时效敏感性:指因时效而导致钢材性能改变的程度的大小。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1.材料的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2.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3.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内部所有孔隙体积)的质量4.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包括实体体积和闭口孔体积)的质量5.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6.材料的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

7.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常见的有石膏、石灰和水玻璃8.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常见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包括各种水泥。

9.水泥的命名:(为了便于水泥的命名,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三类: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A.通用水泥指一般土木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如通用硅酸盐水泥)B.专用水泥指具有专门用途的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冠以不同型号。

(如G级油井水泥,42.5道路硅酸盐水泥)C.特性水泥指某种特性比较突出的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10.水泥合格品不合格品废品: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凡细度模数、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合量超过最大限度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品。

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11.非活性混合材料: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将其掺入硅酸盐水泥中可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强度等级、减少水化热。

12.活性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称为活性混合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
根据外力引起内应力可以分为:抗压强 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及抗弯强度 计算公式:
f Fmax A
公式推导
材料按强度等级划分:
1.普通水泥按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为32.5, 42.5,52.5,62.5等四个强度等级
2.普通混凝土按抗压强度分为C15,C20,C25, C30,C35,C40,C45,C50,C55,C60,C65, C70,C75和C80等14个强度等级
定义: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称为吸湿性 。
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Wh
m0 m2 m2
100%
三、耐水性
定义: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保持原有性 质(不发生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 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水性。
结构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来表示 :
KP
fw fd
用于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 构的材料,软化系数应大于0.85;用于受 潮较轻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软化系数 应大于0.75。
公式:
P'
1
V' V0'
(1
' 0
'
)
100%
(三)间隙率
定义: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间间隙体积占堆积体 积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间隙率。
公式:
P0'
1
V0 V0'
(1
' 0
)
100%
0
间隙率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之间互相填充的致密 程度。
§1.3材料的力学性质
§1.3.1强度 强度 :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根据外力施加方式 可以分为:静力强度 和动力强度
技术标准
外国技术标准
中国技术标准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关注各章习题: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一、材料基本性质(1)基本概念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下的质量;2.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17.润湿边角:当水与材料接触时,在材料、水和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称为湿润边角;18.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19.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以含水率表示;20.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1.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22.抗冻性: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结和融化作用(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显著降低的性质;23.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的这种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24.热容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题目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题目解答

目录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2)第二章金属材料 (6)第三章石材 (9)第四章无极气硬性胶凝材料 (10)第五章水泥 (12)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1 名词解释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5)空隙率: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间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6)质量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体积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其内部所吸水分的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

7)含水率:材料内部所含水量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率。

8)比强度: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1-2其石灰岩的密度为2.62g/cm3,孔隙率为1.20%,今将该石灰岩破碎成碎石,其堆积密度为1580kg/m3,求碎石的表观密度和空隙率。

已知:3==2.62g /cm m Vρ,000()/100%=1.20%P V V V =-⨯,'30'0==1580kg /m m V ρ。

求00/m V ρ=,'''000()P V V V =-解 001=(1-)V V P ,'0'0=m V ρ; 0030=(1-)/(1-) 2.59g /cm P V P m ρρ=='''''00()/=1-/=1-39%P V V V V V ρρ=-=1-3一块烧结普通砖的外形尺寸为240m m ×115mm ×53mm ,吸水饱和后为2940g 。

烘干至恒重为2580g ,今将该砖磨细并烘干后取出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58cm3.求该砖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的孔隙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是材料在包括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与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则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材料的孔隙有闭口和开口,其特征状态对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材料内部孔隙示意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干燥至恒重),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内部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如砖、石等)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实体积数值就越精确。

另外,工程上还经常用到比重的概念,比重又称相对密度,是用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4℃)的质量的比值表示,无单位,其值与材料密度相同(g/cm3)。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

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或g/cm3;m——材料的质量,kg或g;V′——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即只含内部闭口孔,不含开口孔),见图1-2,m3或cm3。

通常,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式采用排液置换法或水中称重法测量。

体积密度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

体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材料的体积密度,kg/m3或g/cm3;式中ρm——材料的质量,kg或g;——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见图1-1,m3V或cm3。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内容提要
基本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与水有关性质 热工性质 耐久性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主要掌握材料的六个基本参数, 即: 三个状态参数: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三个计算参数: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
1.1 三个状态参数
一,密度(ρ) 密度(
二,比热及热容量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1.
比热: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称为热容量系数或比热.计算式如下: Q c= m(t1 t2 ) Q —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M —材料质量,g; (t1-t2)—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式中:C —材料的比热,J/gK;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二,孔隙率(P)
1定义: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 积的百分率. 2.公式: p = V0 V ×100% = (1 ρ0 ) ×100% V0 ρ 3.密实度与孔隙率关系:
p + D =1
4.孔隙对材料的影响:(1)孔隙的多少(孔隙率) (2)孔隙的特征
Q d (t1 t2 )FZ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3.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
(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2)材料的孔隙率 通常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晶体材料 的导热系数分别大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晶体材料; 由于材料孔隙内的密闭空气的导热系数很 小,所以导热系数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孔隙的大小和连通程 度对导热系数也有影响.细小孔隙,闭口孔隙比粗大孔隙,开 口孔隙对降低导热系数更为有利,因为减少或降低了对流传热; (3)含水率 (4)温度 材料含水或含冰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加,因为 温度越高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金属材料除外) 水和冰的导热系数分别是空气的20倍和80倍;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是材料在包括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与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则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材料的孔隙有闭口和开口,其特征状态对材料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材料内部孔隙示意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干燥至恒重),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内部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如砖、石等)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实体积数值就越精确。

另外,工程上还经常用到比重的概念,比重又称相对密度,是用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4℃)的质量的比值表示,无单位,其值与材料密度相同(g/cm3)。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

按下式计算:式中ρ′——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或g/cm3;m——材料的质量,kg或g;V′——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即只含内部闭口孔,不含开口孔),见图1-2,m3或cm3。

通常,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式采用排液置换法或水中称重法测量。

体积密度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

最新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最新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意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木材的吸湿性特别明显。
3 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水性。狭义耐 水性指水对材料力学性质及结构性质的劣化作用。
➢定向吸附,劈裂破坏; ➢吸水膨胀,开裂破坏; ➢物质溶解,孔隙增大。
软化系数 材材料料在在吸干水燥饱状和 的 态 压 状 抗 下 强 态 压 的 度 下 强 抗度
➢亲水性材料(θ≤90°),如砖、石材、混凝土、钢材、 木材等。
➢憎水性材料(θ>90°),如沥青、石蜡等。
2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含水率 例: 100g土中含水20g,该土的含水率为20%,对吗?
W
m1 m m
水质量 材料干重
2)吸水性、吸水率
(X)
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材料吸水饱和
1.3.3 弹性与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到 原始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可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在设计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时,必须选 用软化系数>0.85的材料。
4. 材料的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抗渗性是决定材料耐久性的 主要指标。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渗透系数表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 义是:一定厚度的材料,在一定水压力下,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 面积的水量。
4. 材料的抗渗性
1.3.1 材料的理论强度
实际强度往往远小于理论强度,为什么? 材料性质不均匀,缺陷:微裂纹,微孔隙。应力集中。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应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单位:
MPa, KPa, Pa, N/m2
1.3.2 材料的强度
强度:材料破坏时所承受的极限应力值。 根据所受外力的作用形式不同材料强度可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干混砂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干混砂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容重的区别与干混砂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干混砂浆及干混砂浆拌合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我们有时候会称作干密度及湿密度,也有别的叫法,实际上所指一样。

对于这个数据的命名,严格来讲,更确切地叫法应该是干混砂浆的堆积密度和干混砂浆拌合物的容重。

(一)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密度,g/cm3;m ——材料的质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二)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o ——表观密度,g/cm3 或kg/cm3;m ——材料的质量,g 或kg;Vo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 或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材料及所含内部孔隙的总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与其含水状态关系密切,且与材料孔隙的具体构造特征有关。

故测定表观密度时,必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三)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任意含水状态下的质量。

但须注明含水率,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本文详细阐述了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的定义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反映了材料的密实程度。开口孔隙率与材料的抗渗性密切相关,开口空隙率越大,大孔含量越多,抗渗性越差。闭口孔隙率则影响材料的吸水性能。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概念,并比较了三者的区别。材料的密实度、填充率、空隙率也是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材料与水相关的性质,如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和抗渗性,这些性质对于材料在潮湿环境或水下结构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些性质,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环境的材料,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性的环境作用及评定。 【重点】材料基本性质的概念含义、公式表达,各性质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材料性质与其组成、结构、构造以及环境因
素的关系,材料强度的计算与测定。 【难点】材料基本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1.1 材料的物理性质
1.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mb mg Vw 1 WV 100% 100% Vg Vg w
(1-9)
式中 WV ——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VW ——材料吸水饱和时吸入水的体积(cm3 ) ;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1.1.2 与水有关的性质
V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自然体积(cm3);
1.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2.密实度与孔隙率 (l)密实度(D)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即材料中固 体物质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按下式计算:
D
V 100% 0 100% V0
(1-4)
(2)孔隙率(P)
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可用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孔隙率
材料 石灰石 花岗岩 碎石(石灰石) 砂 黏土 普通黏土砖 黏土空心砖 水泥 普通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 木材 钢材 泡沫塑料 玻璃 密度 (g/cm3) 2.60 2.60~2.90 2.60 2.60 2.60 2.50~2.80 2.5 3.1 — — 1.55 7.85 — 2.55 表观密度 (kg/m3) 1800~2600 2500~2800 — — — 1600~1800 1000~1400 — 2000~2800 800~1900 400~800 7850 20~50 2550 堆积密度 (kg/m3) — — 1400~1700 1450~1650 1600~1800 — — 1200~1300 — — — — — — 孔隙率(%) — 0.5~3.0 — — — 20~40 — — 5~20 — 55~75 0 — 0

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材料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性能要求。

在这其中,孔隙率作为一种非常关键的参数,广泛应用于材料学和化学领域。

在孔隙率中,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是两个常见的参数。

本文将对这两个参数进行详细剖析。

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率指样品中开口孔的体积与样品的总体积之比。

开口孔指的是具有一个开放边缘的孔隙,可以与环境中的液体或气体相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开口孔隙率通常用于描述如多孔介质、过滤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材料的性质和性能。

开口孔隙率的测量通常采用气体浸渗法和液体位移法等方法。

其中,气体浸渗法用于测量开口孔的平均直径和总体积,然后通过计算公式求得开口孔隙率。

液体位移法则通过浸入液体来测量开口孔的体积,同样可以得到开口孔隙率。

闭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指样品中闭合孔的体积与样品的总体积之比。

闭口孔指的是具有闭合边缘的孔隙,不与环境中的液体或气体相连通,通常一般应用于地质勘探等领域。

闭口孔隙率的测量通常采用密度法和氦气测量法等方法。

其中,密度法则通过测量样品在气体和液体中的密度差来获取闭口孔隙率,而氦气测量法则通过将氦气灌入封闭样品中,测量样品内部氦气体积来推算闭口孔隙率。

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在材料性能的评估与优化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多孔介质、过滤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中,它们的测量与掌握至关重要。

因此,对这两个参数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际实验和应用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总的来说,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是材料学和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通过本文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定义和实际应用。

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来说,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两个参数,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向前发展。

各章名词解释很多没答案

各章名词解释很多没答案

各章名词解释很多没答案土木工程材料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的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3.吸水率:当材料吸水饱和时,其含水率称为吸水率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4.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的性质3.堆积密度: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15.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破坏的能力量。

16.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比上材料在干4.密实度:材料体积中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5.孔隙率:材料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17.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6.填充率:在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18.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7.空隙率:在堆积体积中,散粒材料颗粒之间的孔隙体积所占19.弹性材料:具有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消除后能够的比例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的材料8.润湿角:在材料、水、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20.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然保持变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角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的材料9.亲水性材料:一般认为,当润湿角小于等于90°时,水分子21.脆性:材料受外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突然破坏,破坏时没有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22.韧性:在冲击外力和震动荷载的作用下,材料能吸收大量的10.憎水性材料:当润湿角大于90度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大于水分子与材料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浸23.耐久性:材料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润。

持性能稳定的性质11.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潮湿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12.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的性质2.判断题(对的划√,不对的划×)1.含水率为4%的湿砂轻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M——材料的重量, 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 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 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10-1-3 )其中ρ'0——堆积密度, kg/m3;M——材料的重量, 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 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向吸附,劈裂破坏; ➢吸水膨胀,开裂破坏; ➢物质溶解,孔隙增大。
➢在设计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时,必须 选用软化系数>0.85的材料。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4. 材料的抗渗性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有 关,开口空隙率越大,大孔含量越多,则抗渗性越差。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1.4 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破 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性质。它是材料 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性质,包括抗渗性、抗冻性、碳化、老 化、锈蚀、腐朽等性能。
宁波北仑港码头混凝土梁开裂
➢亲水性材料(θ≤90°),如砖、石材、混凝土、钢材 、木材等。
➢憎水性材料(θ>90°),如沥青、石蜡等。
2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含水率 例: 100g土中含水20g,该土的含水率为20%,对吗?
(X)
➢2)吸水性、吸水率 ➢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材料吸水饱
和时的含水率称为吸水率。材料具有细微而连通的孔隙 ,则其吸水率较大;封闭或粗大的孔隙材料,其吸水率 较低。 ➢不同材料的吸水率差别很大。
1.3.3 弹性与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到 原始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可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值时产生显著变形 ,且不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 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实际上,单纯的弹性材料是没有的,大多数材料在受力不 大的情况下表现为弹性,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则表现为塑性, 所以可称之为弹塑性材料。
例题:P18,题1.2。
饱水抗压强度 =185/(0.115*0.12)=13406kPa=13.4MPa 干燥抗压强度 =207/(0.115*0.12)=15000kPa=15MPa 软化系数 =13.4/15=0.893>0.85,故可用于常与水接触的工程 结构物。
材料的“物尽其用”
砖、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低。 钢材: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均较高。 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同一种材料的强度分级: C30(强度为30MPa的混凝土),C50? HPB235(强度为235MPa的热轧光圆钢筋) HRB335(强度为335MPa的热轧带肋钢筋)。
➢地下建筑及水工建筑等,因经常受压力水的作用,所用 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对于防水材料则应具有好的 抗渗性。
练习
➢某材料的密度为2.68g/cm3,干表观密度为1680Kg/m3,现将 一重930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取出称重为1035g, 试求该材料的孔隙率、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 孔隙率 的定义和区别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1 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 ➢1.2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密度
➢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含孔隙情 况下),单位体积的干质量。 ➢如何测量?
1.固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
吸水率=105/930=11.3%
1.3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1.3.1 材料的理论强度
➢ 实际强度往往远小于理论强度,为什么? ➢ 材料性质不均匀,缺陷:微裂纹,微孔隙。应力集中。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应力:
➢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应力单位:
➢ MPa, KPa, Pa, N/m2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指散粒或粉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包含了颗粒之 间的“空隙”。
➢材料堆积体积包括: ➢实体体积+孔隙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开 口孔隙体积)+空隙体积 ➢材料的堆积密度反映散粒构造材料堆积 的紧密程度及材料可能的堆放空间。
三种密度的比较
密度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对应体 积
实体体积
实体体积+开 口、闭口孔隙
体积
实体体积+开 口、闭口孔隙 体积+空隙体

➢对应质量呢? ➢干重!
1.2.2 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表示材料内被固体所填充的程度。
➢(2)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 的百分率。
1.2.3 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
填充率:表观体积(包括颗粒的固体
、开口闭口孔隙)与堆积体积的比值。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近似密度
➢砂石等材料用排液置换法测量近似密度时,对应的体积是??
1.固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
表观密度
➢计算表观密度对应的体积是??
1.固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
➢对于规则形状材料的体积,可用量具测得。对于不规则形状材料的体积, 可用封蜡排液法测得。
堆积密度
➢(2)空隙率:空隙体积与堆积体积的比值。
➢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的级配及计算砂率的 依据。
P18 习题 1.4
➢(1)求表观密度 ➢(2)求空隙率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1.2.4材料与水相关的性质 1 亲水与憎水
➢润湿边角:当材料与水接触时,在材料、水以及空气三 相的交点处,作沿水滴表面的切线,此切线与材料和水 接触面的夹角θ,称为润湿边角,θ角愈小,表明材料 愈易被水润湿。
2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3)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吸湿作用一般是可逆的,最后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平
衡时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保温材料吸湿后,将大大降低其保温隔热性能,要特别
注意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木材的吸湿性特别明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水性。狭义 耐水性指水对材料力学性质及结构性质的劣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