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难点: 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判别。
【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方法
(1)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用对比法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以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实际景观的兴趣和思考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流程图】:
板书设计
一、不断变化的地球表面形态共同作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人类活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2、六大板块名称、特点
陆陆山脉、高原
3、板块运动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
陆洋海岸山脉
裂谷海洋
生长边界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引入下一节课内容)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
布置课后作业
思考:地壳运动如何使地壳发生变形、变位?
探究性练习:
板块练习1:读图思考: 1.赤道穿过了个板块?
2.完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是__ 板块?
3.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板块?
板块练习2:读图思考: 4、板块之间有哪两种相对运动形式?形成了哪两种板块
边界?
板块练习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2.大西洋:
3.喜马拉雅山脉:
4.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