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六大关键技术
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六大关键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0期黄颡鱼是小型淡水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个体纤小,体型优美,极具观赏价值。
尤其是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及消费者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
由于黄颡鱼品种独特,对生长环境和养殖管理要求也相对严格,在日常养殖管理方面,必须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池塘宜深,水质良好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生长于水体底层,生存温度0~38℃,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
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深度适宜。
水体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达到2m以上,如果水深不够,光照过于强烈,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生活习性。
二是水源充足。
池塘必须有稳定的、充足的、无污染的用水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优质水源供应。
三是能排能灌。
要求池塘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
四是底质优良。
要求池底平坦,方便鱼类捕捞,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cm左右。
池底必须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于培肥。
五是水质良好。
水质要求符合养殖用水标准,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所以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以上,水体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使水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六是设备齐全。
要想实现健康高效养殖,要求每个池塘面积适宜,尤其是要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二、清塘宜严,施足基肥黄颡鱼是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对许多药物敏感,所以在养殖中,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优化水质,减少病害。
一是严格清塘。
无论是新、旧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清塘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cm,新池塘将池底整平。
选择晴好天气,采取干法清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
生石灰均匀投入池底后,用锄头钯匀,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充分混合,以便彻底杀灭池中病原体、寄生虫及其它野杂生物等。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
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鱼塘饲养方法与技巧分享如下:1.选址与建立池塘:在水源充足且水质干净的地方建立池塘,并疏通池塘中的排水和灌水渠道,避免堵塞。
池塘的进出口处应安装铁丝网或尼龙线网,以防鱼逃脱。
2.池塘条件:鱼塘的水深应达到2~3米,水宽以10米左右为宜,这样便于分层养鱼,实行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密养。
同时,池水应能灌能排,达到“肥、爽、活”的标准。
3.鱼种选择:选择大规格、多品种的优良鱼种,是池塘养鱼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
一般高产鱼池,要求做到品种齐全,规格合理。
同时,放养鱼种的规格要做到“三代同塘”,即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大、中、小鱼同时混养在一个塘里。
4.消毒处理:投放鱼苗前,先往池塘中泼洒漂白粉,或和水混合的生石灰,消灭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和病菌,降低鱼的染病几率。
同时,在池塘的淤泥里施加腐熟的人畜粪便,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为鱼提供食物。
5.饲养管理:每天饲喂两次,饲料可以由小鱼、小虾、蛋白粉、豆饼、肉酱等制作而成。
此外,每隔半年更换一次清水,保证水质干净清洁,并要定期向池塘中投喂药物,以防鱼感染疾病。
6.饵料选择:鱼种下塘后,要根据各种鱼的不同食性选择饵料,使之吃饱吃好。
投饲方法以粗(天然饵料)为主,精粗结合,水陆(水、陆草)、荤素(贝、草类)、饵肥三个并举。
7.日常管理:每天早上、中午、傍晚都要到池塘边观察,看鱼有无浮头现象、吃食是否正常、水质是否有变化等。
同时,注意换水,定期清除残饵及污物,防止污水、污物入池,发现水质不适要及时换水或采取其他调节水质的措施。
8.节约成本:在水面上20~30厘米处安装数盏6~25瓦的灯泡,晚上开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虫入池来喂鱼,可节省部分饲料。
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有效地饲养鱼塘中的鱼,提高鱼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鱼塘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鱼塘的正常运行和鱼的健康生长。
鱼塘养殖技术
鱼塘养殖技术1. 引言鱼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渔业养殖方式,也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养殖模式。
通过合理的鱼塘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收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鱼塘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
2. 鱼塘建设2.1 鱼塘选址选择合适的鱼塘选址是鱼塘养殖的重要前提。
在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土地前期准备成本:养殖背后的投资主要包括土地租赁费、土地平整和鱼塘堤防建设费用等。
•地理条件:鱼塘所处的地势、土质和水质等,对于养殖的影响较大。
•水源供给:养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源供给,因此选址时应确保有可靠的水源供应。
•市场需求和产销条件:选址时要考虑养殖产物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以便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2.2 鱼塘设计鱼塘设计是鱼塘建设中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鱼塘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鱼塘面积和容量:根据养殖规模和产量预期确定鱼塘的面积和容量,以确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鱼塘布局:考虑鱼塘之间的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便管理和养殖操作。
•鱼塘结构:选择合适的鱼塘结构,如深水池、浅水池和汛期洪水排放口等,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态要求。
3. 鱼苗选育鱼苗选育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合理的鱼苗选育可以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鱼苗选育技术:•种苗选择:选择符合优良品种特点的种苗,如快速生长、适应环境等。
•饲料投喂: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投喂方式,确保鱼苗有充足的营养供应。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状况,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
4.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鱼塘养殖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养殖管理技术:•水质管理:定期测试水质指标,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适当调整水的pH值和氧气含量。
•温度控制:根据鱼类的需求,控制水温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饲料管理:根据鱼类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配比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确保鱼类获得足够的营养。
鱼塘养殖技术
鱼塘养殖技术鱼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渔业养殖形式,通过建设鱼塘,培育和养护鱼类,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鱼塘养殖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一、鱼塘选址选择合适的鱼塘选址是鱼塘养殖的第一步。
理想的选址应具备以下条件:1.土地平整:鱼塘应建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便于水体调节和管理。
2.水源充足:优质的水源对鱼类生长至关重要,水质应清洁无污染。
3.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有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
4.良好的排水条件:排水系统要完善,以应对降雨或紧急情况。
二、鱼塘建设鱼塘建设是鱼塘养殖的基础,以下是一些鱼塘建设的步骤与要点:1.土地清理:清除杂草、石头和其他障碍物,确保鱼塘的平整性。
2.挖掘鱼塘:确定鱼塘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挖掘和强化鱼塘的底部和边缘。
3.搭建围栏:搭建合适的围栏以防止鱼类逃逸和外界捕食者的入侵。
4.安装水源系统:引入优质水源,保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
5.投放基础鱼种:选择具有忍受能力强、生长迅速的基础鱼种投放。
三、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鱼塘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水质管理的要点:1.水质监测:定期检测鱼塘水质,包括氧气含量、温度、pH值等指标。
2.养殖密度控制:合理控制鱼塘中的鱼类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3.饲料管理:科学投喂,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水质污染。
4.水体通风:保持水体的流通性,增加氧气含量,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四、饲养与管理科学的饲养与管理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一些饲养与管理的要点:1.合理投喂:饲养者应确保鱼类摄取均衡营养,并避免过量投喂。
2.定期清理:定期清理鱼塘周边杂物和残饵,保持水质清洁。
3.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4.控制光照:合理控制光照时间,维护鱼类生物钟正常运转。
五、收获与销售鱼塘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丰富的产出,以下是一些收获与销售的要点:1.合理收获: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收获时间和方式。
2.储存与加工:鱼类收获后,应储存或加工,确保产品的新鲜和质量。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
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第一步:清塘消毒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
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
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
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
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第三步:病害防备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
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
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
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
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了。
另外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鱼长期的比较活跃,单一的一条鱼消耗的氧气也会增添,所以掌控密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事情。
池底淤泥过深:池塘的淤泥里面有许多可以氧化的物质,其消耗的氧量比鱼更多,淤泥越多且消耗的氧气就更多,鱼能用的自然就少了,就是鱼缺氧了。
池塘鱼养殖知识点
池塘鱼养殖知识点池塘鱼养殖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养殖方式,它适用于家庭养殖、农村养殖以及大规模养殖。
本文将介绍一些池塘鱼养殖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养殖爱好者获得成功。
1. 池塘选择在选择池塘时,应考虑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和污染物较少的地方。
池塘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养殖规模和鱼种来确定。
养殖池塘最好采用长方形或方形,以提高鱼类的集中度和养殖效益。
2. 水质管理水质是池塘鱼养殖的重要因素。
保持水质清洁、稳定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鱼类排泄物、饲料残渣和水生植物枯死的情况都会导致水质污染。
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质,并保证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充足,这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3. 配置合适的饲料饲料是池塘鱼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养殖的鱼种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应注意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水体污染。
4. 合理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投放的鱼类数量。
密度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不良,密度过低则会降低养殖效益。
因此,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对于池塘鱼养殖至关重要。
5. 病害防治在池塘鱼养殖过程中,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应保持池塘的清洁卫生,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投喂和突然的水质变化。
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也至关重要,可以采用药物、疫苗等方式进行病害的防治。
6. 养殖鱼种的选择不同的鱼类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条件。
在选择养殖鱼种时,需要考虑池塘的水质和温度条件。
常见的池塘鱼类包括鲤鱼、鳜鱼、草鱼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总结:池塘鱼养殖是一项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饲料配置、养殖密度和病害防治等因素。
合理的管理和经营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使养殖者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
希望以上提到的池塘鱼养殖知识点能为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
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
以下是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
1. 池塘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并确保有足够的水源。
池塘的选址应避免污染源和污水排放口。
2. 池塘设计: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进行池塘的设计。
考虑到水流通畅、适当的水深和面积,并确保池塘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3. 水质管理:维持适宜的水质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测量和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氧气含量、pH值和氨氮等,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饲料管理:选用适当的饲料种类,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喂养量。
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饲料。
5. 养殖密度控制:根据池塘的大小和养殖对象的特性,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发生和生长不良。
6.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池塘中的鱼类或虾蟹是否有异常行为或外观,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保持池塘的清洁,定期更换水体,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7. 水体循环:保持池塘水体的流动,避免积水。
通过增加水源和设置水泵等设备,保持水体的循环,有助于提供氧气和排除废物。
8. 清理维护:定期清理池塘中的杂草、漂浮物和底泥,以保持池塘的清洁。
修剪池塘周围的植被和树木,防止遮挡阳光和增加落叶。
9. 监测记录:建立记录系统,监测和记录池塘的水质参数、养殖密度、生长情况和投饲量等数据,以便评估养殖效果和进行调整。
10. 紧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防止自然灾害或突发疾病的发生。
备足药物和设备用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紧急情况。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
池塘养殖鱼的技巧与方法池塘养殖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鲜活鱼类的需求,还能够带来丰收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池塘养殖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 池塘选址:选择适合养殖鱼类的池塘十分重要。
首先,池塘应该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池塘的底部应为泥质或粘土质的土壤,以便于蓄水。
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鱼的品种和养殖数量而定,一般建议每亩可养殖2000-3000斤鱼。
2. 池塘清理:在养殖鱼之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
清理池塘时,可以使用红树枝、广玉兰等植物,将水探入浅而明亮的池塘,使水中的杂质顺流而出。
此外,还可以使用细砂、两块石块等工具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质,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3. 池塘养殖种类选择:根据鱼的生长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池塘养殖的鱼类品种。
常见的池塘养殖鱼类有草鱼、鳙鱼、鲤鱼、鲈鱼等。
其中,草鱼和鳙鱼是较为常见的养殖鱼类,适应性强,养殖过程相对简单。
4. 建造养殖池:在池塘养殖前,需要合理规划和建造养殖池。
一般情况下,养殖池可以使用钢筋水泥和砖石结构进行建造,确保养殖池的稳定性和密闭性。
养殖池的深度一般为1-2米,养殖密度为10-15公斤/立方米,避免鱼类之间的相互压迫,影响生长。
5. 排水养殖池: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排水。
池塘水的排水周期一般为7-10天一次,每次排水比例为20-30%。
排水时,可以将池塘水直接注入其他养殖池或田地灌溉,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6.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是池塘养殖鱼类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选择适合鱼类生长需求和营养需要的饲料。
市场上常见的饲料有粉料、颗粒料和颗粒料三种。
饲料的投喂要根据鱼的生长状态和鱼类本身的需要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投喂。
7. 水质调节:池塘养殖中,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水质指标包括水温、溶氧量、pH值等。
合理的调节水质可以通过增氧设备、增加水源、调节水位和施用调节剂等方式进行。
简述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
简述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
1.选址:选择较为平缓的坡地或田间低洼处,避免养鱼池的光照过强或过弱。
2.设计:根据养殖场大小和预计的养殖数量、养殖品种等,设计适宜的养殖池形状、大小、深度、附属设施等。
3.泥沙处理:在建好养殖池后,需要进行泥沙处理,以使养殖池中的泥沙降至最低。
4.鱼苗放养:选择合适的鱼苗品种,并按照养殖计划放入养殖池中。
放养前需对鱼苗进行检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5.饲养管理:养鱼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殖池的水质,及时清理残渣和污染来源,对鱼饵和水质进行调控并进行饲喂,保证鱼类健康生长。
6.疾病防治:养殖池中鱼类的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控制和防治,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7.保护生态:养殖池属于开放式环境,需要注意养鱼池的生态平衡,及时排放废水并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保护。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池塘养鱼指山平塘和专用塘养鱼。
池塘面积不大,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耳料分散易解决,生态环境易为人力控制,适宜精养高产的优点。
1、池塘作为鱼池的条件池塘应向阳,光照充足,水源有保证,水质达到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注排水方便。
池形整齐,东西向,长方形,不漏不垮。
池埂坚固,并高出水位0.5米以上,底部平坦,淤泥适量。
交通便利,通迅、电力供应条件具备。
成鱼池面积10亩左右为好,以水深2.5米左右为宜。
2、池塘的清整清整的重点是平整池底,挖去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池内及池壁的杂草,消灭病菌和敌害,修补塘埂,堵漏,维修拦鱼设备等。
用于鱼池消毒的药物种类很多,生产中常用生石灰消毒效果最好。
生石灰清池消毒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干塘清塘。
排掉池水至池中水深7-10厘米,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每亩按80公斤左右的用量,倒入坑内,加水化开,一边化,一边全池泼洒,使池底和池壁都均匀地有一层石灰浆。
次日再用工具将塘底淤泥翻动一遍,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二是带水清塘。
对无法排干池水或排水后没有水源补充的地方,采用带水清塘。
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30公斤左右。
用稀箩筐装上生石灰,在池中来回拖动,使其均匀地溶解在水中。
质量好的生石灰为块状、较轻,不含杂质,遇水后反应剧烈,体积膨大。
已潮解的石灰不宜用于清塘。
清塘的效果以PH值10-11的时间持续2小时以上为宜。
生石灰清池消毒的药力消失期为5-7天。
经试水后确定药物的药性已经消失后方可放鱼。
3、鱼种放养选择生长迅速、肉质好、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规格方面,选择成活率高、生长快、增肉多、对提高产量和商品鱼质量、缩短养殖周期都有好处的鱼种。
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鲢鱼、鳙鱼、鳊鱼、鲂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这八种鱼可以单独养殖,也可以搭配混养在同一个池塘,它们自上而下的栖息水层是:鲢鱼、鳙鱼、鳊鱼、鲂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
这八种鱼合理搭配混养,可以相互促进生长。
例如:草鱼和青鱼的残饵可以带养鲤鱼、鲫鱼、鳊鱼、鲂鱼,它们的粪便肥水又可带养鲢鱼、鳙鱼,鲢鱼、鳙鱼吃掉浮游生物,又降低了水的肥度,鲤鱼、鲫鱼则能打扫食场,这又有利于草鱼、青鱼的生长。
北方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北方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作者:刘刚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4期黄颡鱼在东北地区俗称嘎牙子,酱焖嘎牙子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东北名菜。
黄颡鱼是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常见的小型名优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价格是每公斤40 ~ 60 元,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
近些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日益受到养殖户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黄颡鱼养殖前景看好。
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可采取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模式。
一、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一般亩产300 ~ 500kg 黄颡鱼,亩效益2000 ~3000 元。
如果池塘条件好,配套设备齐全,黄颡鱼单产可以设计更高一些,效益也会更好。
1. 池塘条件及准备池塘面积以3 ~ 15 亩为宜,池深2.5m 以上,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不超过20cm。
另外,还要求池塘水源充足、水质好、注排水方便。
池塘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其它类型增氧机也可)和自动投料机。
对于池底淤泥厚度超过20cm 的池塘,应在春季或秋季,排干池水,彻底清淤,清淤后不要马上注水,应在阳光下曝晒7 天以上,直至池底变硬。
鱼种入池前7 天,采用干法清塘,每亩池塘用生石灰80 ~ 100 kg 或漂白粉5 ~ 10kg。
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深度为0.8 ~ 1m。
2. 鱼种放养一般春季4 月份放养黄颡鱼鱼种,每亩放养规格10 ~ 20g 的黄颡鱼鱼种3000 ~ 5000 尾,放养规格100 ~ 200g 左右的鲢鳙鱼春片鱼种100 ~ 120 尾。
但要注意的是池塘主养黄颡鱼成鱼也不宜混养鲤鱼、草鱼、鲫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类,但可以搭配放养团头鲂、细鳞斜颌鲴等鱼类,每亩放养规格20 ~ 50g 的团头鲂或细鳞斜颌鲴鱼种20 ~ 30 尾。
鱼种入池前用浓度3%~ 5% 的食盐水浸洗鱼体消毒,消毒时间为5 ~ 10 分钟。
3. 饲养管理黄颡鱼成鱼饲养建议采用专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选择信誉好的大型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36% ~ 40%。
鱼塘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鱼塘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鱼塘养殖作为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广泛应用于农村和一些特定的地区。
本文将介绍鱼塘养殖的基本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养殖户在养鱼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文:一、选择鱼塘选择鱼塘是养殖鱼的第一步,一个合适的鱼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鱼塘应选在离源水近、有良好自然采光的地方,避免倒灌河水,以免污染。
同时,鱼塘要有围堰,有效防止鱼类逃脱,并保证鱼群的安全。
二、筹备鱼苗在鱼苗的选择上,应根据养殖的具体目的和当地的水质条件来进行。
最好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质的鱼种。
鱼苗的购买应选择信誉良好、口碑好的养殖场,确保鱼种的健康和正宗性。
同时,应注意鱼苗的运输方式和存放条件,以减少死亡率。
三、水质管理水质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鱼塘中的水质要保持清洁稳定,避免有毒和异臭物质的累积。
应定期检查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盐等指标,保持良好的水质。
当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添加相应的药物或调节鱼塘的气候环境,以降低鱼病发生的概率。
四、合理投料合理的饲养投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投喂鱼饵时应根据不同鱼种的需求合理配比,并定时定量进行,避免饲料过剩或供应不足。
好的饲料应具有高营养、易消化和吸收的特点,以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并提高养殖效果。
五、健康管理对养殖的鱼类进行健康管理是确保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定期巡查鱼塘,观察鱼群的生长情况和饲养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养殖户还应调整鱼塘的养殖密度,避免因过度密集而造成鱼群竞争和传染病的扩散。
六、防控病害对于养鱼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养殖户应及时进行防控。
在鱼类发病早期,可以选择药浴或投喂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鱼塘的保洁工作,定期清除底泥和杂草,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在紧急情况下,应及时请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进行诊疗和处理。
七、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保障鱼塘养殖效益和鱼类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应定期清理鱼塘底泥,退网补苗,并修整围堰、堤坝,保证鱼塘的正常使用。
鱼塘养殖技术
鱼塘养殖技术
1.选地方建池塘:养鱼要在阳光充沛、通风良好、水量充沛的地方建池塘。
2.清理池塘消毒:池塘暴晒后,撒生石灰消毒。
3.投放鱼苗:挑选无害、茁壮的鱼苗,放入池塘。
4.平时管理:天天喂三次饵料,主要是米糠、麦麸等饲料。
鱼塘如何养鱼1。
挑选土地建筑池塘。
养鱼应在阳光充沛、通风良好、水源充沛、排灌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
池塘面积约5-10亩,池塘深度约3米。
而且池塘底部要平整,避开有害物质,池塘进出口要安装防护措施,防止鱼类逃逸。
2.清洁水池举行消毒
养鱼前,池塘要清洗消毒。
先把水放掉,在太阳下暴晒2天,然后适当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再往池塘里注入20厘米的水,撒上生石灰消毒3天。
最后,池塘要用清水反复冲洗,一周后才干使用。
3.放入油炸食品。
养鱼要挑选性强、匀称、无害、活泼的鱼苗。
放入前用淡盐水对鱼苗举行消毒,浸泡10分钟后捞出,再放入处理过的鱼塘中。
养殖密度不能太高,以免斗鱼。
4.平时管理
养鱼过程中,天天要喂3次左右的饵料。
每日投喂时光为上午9: 00、中午1: 00、下午5: 00,投喂时以蛋黄、米浆、麦麸等食物为主,投
喂量控制在鱼总分量的5%,以免食物变质,影响水质。
宽鳍鱲池塘养殖技术
宽鳍 (Zacco platypus)属鲤形目、鲤科、属,分布广泛,在中国、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宽鳍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最大个体仅长12厘米,重40克。
近些年随着溪流鱼类的走红和原生观赏鱼的兴起,宽鳍 作为两者兼具的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现将宽鳍 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宽鳍 为小型鱼,池塘选择以面积500~1500米2的水泥池或土池、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
为防敌害生物进入,进排水口都要挂40目过滤筛网。
宽鳍 喜跳跃,容易逃跑,需在进出水口用网做简易防逃措施。
鱼种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采用生石灰消毒法。
排水后对池塘进行曝晒至池塘底泥开裂,然后进水至15厘米左右,按150千克/亩的量添加生石灰,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苗种下池后配备增氧机1台。
二、鱼种放养放养的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反应迅速、无畸形的苗种,规格要相对整齐。
放养苗种时要对鱼种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可用3%~4%盐水浸泡5分钟,也可用碘、高锰酸钾等进行浸泡消毒。
放养时要保证鱼种储运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要太大,温差3℃以内较适宜。
天然捕捞的苗种中含有很多其他品种的幼鱼,特别是马口鱼幼苗与宽鳍 幼鱼很难分辨,所以在养殖月龄大于2月龄时要进行筛选。
同池养殖中的马口鱼苗种的生长速度快于宽鳍 苗种,此时从个体大小、外观体形等方面容易进行筛选。
人工繁育的宽鳍 苗种无杂苗且规格统一,放养时应激性更小,因此养殖商品宽鳍 应选择人工繁育苗种。
三、水质调控宽鳍 对水质要求较高,苗种下池前1周用氨基酸酵素肥对池塘进行肥水,培育有益藻类、红虫等水生动物,以便苗种下池后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使水体呈现出“肥、活、嫩、爽”的状态。
宽鳍 对水体溶氧要求高,池塘养殖时以流水养殖为主。
养殖水源以溪流水为佳,水深1~1.5米,透明度30~50厘米。
养殖水体溶氧一般需达8毫克/升以上,若溶氧不达标需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池塘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池塘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池塘养殖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潜力的养殖方式。
本文介绍了池塘养殖的基本方法,包括水质管理、种苗选购、喂养管理等,并提到了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防治病害、定期清理等。
通过有效的养殖方法和细致的注意事项,可使池塘养殖获得更好的效益。
正文:池塘养殖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其养殖对象包括鱼类、龙虾、虾等水产品。
下面将介绍池塘养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从事池塘养殖的人员有所帮助。
一、池塘基本方法1. 水质管理:水质是池塘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确保养殖池水源清洁、水量充足。
其次,保持适宜的水温,不同养殖对象的适宜水温也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定期检测水质,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含量,保持水质平衡。
2. 种苗选购:选购健康优良的种苗对养殖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观察鳞片是否完整、眼睛明亮、活动力强等标志健康的特征。
同时,要留意避开患病的鱼类,并选择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品种。
3. 准备饲料: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准备相应的饲料。
鱼类一般以鱼饵和粉料为主,而龙虾、虾等则以活鲜饵料为主。
合理的饲料搭配,既能满足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又能提高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二、池塘养殖注意事项1. 防治病害:池塘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等。
为预防病害,可定期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或驱虫药物,并定期检查养殖对象是否出现异常现象,若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此外,定期更换池水和彻底清洗养殖池也有助于预防病害的发生。
2. 定期清洁:定期清理养殖池和池周围的杂草、落叶等,保持池塘干净整洁,有利于水质的流通和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
同时,要及时清除死去的鱼类或虾类,以免堆积产生恶臭的气味,并引起其他养殖对象传染病害。
3. 维持适宜环境条件: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需要,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十分关键。
如提供合适的觅食环境、藏身地点等,以使养殖对象能得到充足的食物和休息空间。
另外,夏季高温时要考虑提供相应的降温设施,保持适宜的水温。
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
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池塘饲养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适用于养鱼、养虾等水产动物。
为了保证池塘饲养的效果和产量,以下是池塘饲养管理的要点。
1. 池塘选址:选择池塘的位置应考虑到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土壤肥沃等因素。
避免选择在污染源附近或者易受污染的区域建设池塘,以免影响水产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2. 池塘设计:池塘的设计应合理,包括池塘的形状、深度、面积等。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池塘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考虑到排水系统、进水系统、氧气供应等设施的布局和设置,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池塘清洁:保持池塘的清洁是池塘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
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和污染物,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病菌滋生。
可以利用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等设备来净化水质,保持池塘水体的清澈透明。
4.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定期监测池塘的水质,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保持水质稳定。
可以通过增氧设备、添加水质调节剂等方式来改善水质。
5.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证水产养殖效果的关键。
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喂养方式。
饲料的投喂量要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体污染和浪费。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6. 病害防治:水产养殖中常常会遇到病害问题,及时的病害防治是保证养殖效果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水产动物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采用预防性药物、免疫接种等方式来防止病害的发生。
7. 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水产养殖效果的关键之一。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养殖密度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和池塘的容量来确定合适的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病害的传播,过低的养殖密度则会浪费资源和降低产量。
8.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池塘的情况是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四、混养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
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
(一)种内混养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要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
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
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
③异种异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同的龄级和规格。
1、混养的优点(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
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时,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鲢、鳙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
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
鲢、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鲮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动。
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
(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
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
此外,通过其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底层的溶氧量,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的循环。
(3)可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当年鱼种与食用鱼适当混养时,既能取得食用鱼高产,又能基本保障翌年放养的大规格鱼种的需要。
(4)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混养,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同一池塘中生产出各种食用鱼,特别是可以全年向消费市场提供各种鲜鱼,这对繁荣市场、稳定价格、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增加生产者收入都有重大意义。
2、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我国养鱼池塘中主要养殖鱼类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6-1-3加以括。
池底(1)青鱼、草鱼、鲤、鲂与鲢、鳙间的关系青鱼、草鱼、鲤、鲂主食贝类、草类和底栖动物等,俗称“吃食鱼”,它们的残饵和粪便进入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因而给鲢、鳙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条件;而“肥水鱼”鲢、鳙又为喜清新水质的“吃食鱼”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渔谚“一草带三鲢”正是这种混养的生物学意义的概括。
在不施肥和少量投精料的情况下,“肥水鱼”和“吃食鱼”的比例大致为1︰1,正所谓“一层吃食鱼、一层肥水鱼”,具体来说每1 kg“吃食鱼”可以带养1 kg“肥水鱼”;而在大量投喂精饲料和施肥的情况下,该比例下降至1︰0.3~0.6。
这是因为大量投饵施肥的鱼池中,有一部分肥料和残饵未能被充分利用而沉积在池底,暂时退出了池塘物质循环。
(2)草鱼和青鱼之间的关系青鱼上半年个体小,食谱范围狭窄;下半年贝类资源相对丰富。
在饲养的中、后期,青鱼投饲量增加,造成水质过肥,而青鱼较耐肥水;草鱼则喜欢水质清新,加之此时草类质量差,已不利于草鱼生长。
因此,生产上在8月份以前抓草鱼投喂,使大规格草鱼在8月份左右达到上市规格,轮捕上市,稀疏密度,有利于留池草鱼的生长;而青鱼上半年主要抓饲料的适口性,8月份以后抓青鱼的投喂,促进青鱼生长,从而缓和青鱼和草鱼在水质上的矛盾。
(3)鲢、鳙之间的关系鲢、鳙的天然食物只是相对的不同,在施肥和投喂精饲料的池塘中,鲢的抢食能力远比鳙强;在不投饵的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又远比浮游植物的少。
因而鲢会抑制鳙的生长,即渔谚所谓“一鲢夺三鳙”之说,故鳙的放养量不能太大。
在长江流域鲢、鳙的放养比例一般为3~5︰1;但如果投喂足量的商品饲料,尤其是投喂粉状饲料时,鳙的放养量可酌情增加,有时甚至可以超过鲢的放养量。
珠江三角洲因为鳙的市场需求量较大,故主养鳙,1年饲养4~6批。
可在保证鳙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当搭养鲢,以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饵料。
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以小规格(13~17 cm)的鲢与大规格(0.4~0.5 kg)的鳙混养;②控制鲢的放养密度。
鲢的放养量不能超过鳙的放养量。
例如每次放0.4~0.5 kg的鳙鱼种40尾,则13~17 cm的鲢鱼种只能放20~30尾。
当鲢长至0.75~1.0 kg时,在轮捕时必须捕出上市或转入其他池中,然后再补放尾数相等的13~17 cm鲢鱼种。
(4)鲤、鲫、鲂与草鱼、青鱼之间的关系草鱼、青鱼个体大,食量也大;而鲤、鲫、鲂则相反。
将它们混养在一起,能起到清除残饵,改善水质的作用。
主养青鱼的池塘中,鲤的动物性适口饵料较多,故可多放养鲤;主养草鱼的鱼池因动物性饵料较少,鲤要少放一些,一般每1 kg草鱼鱼种可搭配饲养50 g左右的鲤1尾。
放养1 kg 草鱼种,可搭配8~20g的团头鲂20尾左右。
在商品饲料投喂充足的鱼池中,上述鲤的放养量可增加1倍左右甚至更多。
同时可饲养10~15g的鲫1000余尾。
(5)罗非鱼与鲢、鳙间的关系罗非鱼与鲢、鳙在食性上有一定矛盾。
生产上常采取以下措施:①罗非鱼与鲢、鳙交叉放养。
上半年罗非鱼个体小,尚未大量繁殖,密度稀,对鲢、鳙影响小,必须抓好鲢、鳙的饲养,使它们能在6~8月份达到0.5 kg以上,轮捕上市;下半年罗非鱼大量繁殖,个体增大,密度增加,必须主抓罗非鱼的饲养管理。
②控制罗非鱼的密度,将达到上市规格的罗非鱼及时捕出。
③控制罗非鱼的繁殖,如采取放养少量凶猛鱼类或单养雄性鱼的方法。
④增加投饲、施肥量,保持水质肥沃以缓和食物矛盾。
3、确定主养鱼类和配养鱼类(1)主养鱼又称主体鱼,也就是主要的养殖鱼类。
它们不仅在放养量(重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投饵、施肥和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
其产量的高低对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确定主养鱼类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市场需求。
根据当地市场对各种养殖鱼类的需求量、价格和供应时间的要求,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鱼货。
②饵料肥料来源。
如草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考虑以草鱼为主养鱼,螺、蚬类资源较多则可以考虑以青鱼为主养鱼;精饲料充足的地区,则可根据当地消费习惯,以鲤、鲫或青鱼作为主养鱼;肥料容易解决则可以考虑将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或者罗非鱼、鲮等腐屑食性鱼类作为主养鱼。
③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较大,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的池塘,可以鲢、鳙作为主养鱼;新建的池塘,水质清瘦,可以草鱼、团头鲂为主养鱼;水较深的池塘可以青鱼、鲤为主养鱼。
④鱼种来源。
只有鱼种供应充足,而且价格适宜,才能作为主要养殖对象。
此外,沿海如鳗鲡、鲻、鮻鱼苗资源丰富,有时也可作为主养鱼。
(2)配养鱼是处于配角地位的养殖鱼类,它们可以充分利用主要养殖鱼类的残饵以及水中天然饵料很好地生长。
但配养鱼的产量往往也相当高,多种配养鱼的总和甚至会超过主养鱼。
我国池塘养殖的配养鱼类,一般可多达7~8种。
其他鱼类作为主养鱼时,鲢、鳙均为主要的配养鱼,仍应占全池总产量的30%~40%。
(二)种间混养将在栖息空间和饵料资源利用上有互补性的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使池塘空间和其中的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如鱼——青虾——蚌混养。
鱼在水层中活动;青虾在水体浅水区及水生植物上攀附生活;蚌则行水底埋栖生活。
这种混养模式投入的饵料供鱼虾摄食,鱼虾排泄物及残饵可肥水增加浮游生物量为滤食性蚌提供食物。
在生产中已发展有鱼——虾、鱼——贝、鱼——蟹、鱼——藻、鱼——参等混养类型。
(三)区域化养殖所谓区域化养殖就是把在摄食生态位上具有互补性的鱼、虾、贝、藻等不同种经济动植物,以适宜的比例养殖在同一养殖区的不同的池塘之中,并且在不同的养殖池塘间建立起封闭式水循环系统。
一方面投人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随着水在不同养殖区池塘中循环,可被处于不同营养级的各种养殖生物充分利用,提高了物质利用率,减少水体有机残余物质的数量,净化水质。
另一方面,避免了同池混养的生物在饵料资源、生存空间、溶解氧上的直接竞争,以及各自产生代的谢废物造成的相互危害。
图6-4是一种区域化养殖模式。
一、高密度混养技术混养是提高鱼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八字精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措施在我国的养鱼业中,不仅运用于亲鱼培育、苗种生产和成鱼饲养等各个主要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而且还运用到了各种名特水产的养殖中。
(一)混养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养鱼业中的地位混养是指在一个池塘中同时饲养不同种类、不同年龄和不同规格的鱼。
混养是我国养鱼业中一个突出的技术特点,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辛勤劳动的结晶,多种鱼类的混养,其鱼产量较单一种类的养殖往往提高一倍以上,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世界其他国家在养鱼业中采用混养方法为时较晚,从理论上认识了它的优越性而有意识地加以研究和推广,是近几十年的事。
(二)混养的积极意义1.混养可以充分地利用池塘水体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从它们的栖息习性来看,相对地可分为上层鱼、中层鱼和底层鱼类。
如鳙、鲢、白鲫生活在上层,草、鳊鱼生活在中上层,青鱼、鲤鱼、鲫鱼则在底层。
因此,将这些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
2.混养可以全面而合理地利用池塘的饵料资源池塘中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周丛生物和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而各种鱼类对天然饵料的利用则各有其属性,如草、鳊鱼吃草类,青、鲤鱼吃贝类,鲢、鳙鱼类食用浮游生物,鲫鱼食有机碎屑等。
所以,混养使各种鱼类各得其所。
另外,在投喂的任何饲料被鱼类的摄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数量的破碎或成为细小颗粒散落水中,当混养多种规格鱼种后,就可以随时被吃掉,得到有效的直接利用,但在单养或龄级少的情况下,这部分饲料就浪费掉,最多起到肥水的作用。
3.混养能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1)“吃食鱼”和“肥水鱼”之间的互利关系。
青鱼、鲤鱼、草鱼、鲂鱼等生产上称“吃食鱼”,它们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育水质,起施肥的作用,因而给鳙、鲢、白鲫、非鲫等“肥水鱼”创造了良好的食料来源;反过来“肥水鱼”又通过滤食浮游生物、细小有机物,防止水质过肥,即起所谓“压水”作用,改良了池塘条件,这样既提高了对饵料的利用率和鱼产量,又发挥了互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