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启蒙辩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辩证法》读书笔记

《启蒙辩证法》是霍克海默流亡美国7年后与阿道尔诺合著的一本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法西斯主义在其祖国德国肆虐,极权主义使得个体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资本家的崛起,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变成了机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作者看到的是“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签。”由此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文化工业,即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这本书所探讨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的主题。读后这几个词加深了我对文化工业的理解,及“现代科学技术”、“商品化”、“娱乐”、“软性的丝绒手套”。

关于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是针对于大众文化所提出来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大众文化就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文化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并大量销售给普通大众,是打着文化的包装的工业产品。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之间产生并流行的一种文化,只有当大众文化产品工业化得大批量生产时,大众文化才会成为文化工业。我认为这两者的关系是:文化工业的基础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结果是文化工业。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能力运用自己不经他人引导的知性。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霍克海默、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概念并与“大众文化”加以区别。他们极力主张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强调文化工业的否定性,另一方面说明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不是那种自发地从大众那里生发出来的文化,也不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小说、流行音乐等,而是“或多或少按照计划而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这种产品是为大众消费度身定做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质”。霍克海默、阿多诺之所以用“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来代替“大众文化”进行表述,主要原因是为了反对把大众文化归结为大众化、通俗化,反对简单地把一时在群众中通行的东西同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的文化相混淆的做法。而文化工业更强调文化产品的模式化以及易机械复制和按市场需求批量生产特征。

在他看来文化工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反文化。因为文化工业的根本目的也与生产领域的目的一样,最终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不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为目的的。所以,商业就是他们的意识形态,利润就是他们的生命,消费者就是商品拜物教的教徒。

关于文化工业与个性消灭

文化工业的恐怖之处就是它给我们设定好了一切,只要我们按照它所设定好的去做,我们就能获得幸福。“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个性有关于个人的,也有关于艺术。个人是如何被消灭了个性的呢,作者认为是文化工业导致的,文化工业给每一类人都打上了标签,每一类人都有其所属的特定产品。在文化工业中,个性是一种幻象。社会里所依凭的每个人,都戴上了社会的烙印,他们看似自由自在,实际上却是经济和社会机制的产品。

生产商给不同阶层的人的产品都制定好相应的价格,然后通过广告商传递给每一个人,使个人认识到那些事属于他们的产品。这对满足大众追求独创性和新颖性的心理无疑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从而顺利实现了文化工业诱使消费者按照它设定流行模式进行行为活动的野心,取代其思考,将其行为牢牢的局限在对制造商有利的范围之内。正因有此假象,所以对风格的追求愈演愈烈,以致人们不能接受没有风格的事物。所以在大众文化下,个性就这样被消灭了。而艺术品的个性则是被市场所消灭的。

关于文化工业与极权统治

文化工业并没有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相反它占用了大量经济资源,但却没有满足人们审美上的饥饿感。文化工业不断的向消费者许诺,又不断的再欺骗消费者。并让受众认为这种欺骗是一种满足,而他们是被服务者。文化工业使娱乐变成一种谎言,使得人们把娱乐变成一种理想,从而放弃了更高级的情感,譬如:在电影设定好的程序模式里追求表面的刺激,而放弃一些深度的思考,诸如真理等。电影、杂志和广播等不停的塑造出各种英雄,让我们信以为真;不停的讲述成功者的故事,让我们以为成功可以复制,我们也能获得成

功;不停的给我们灌输民主、自由、真理、幸福等各种思想,让我们无法反抗。就算意识到这些,个体也无法摆脱文化工业的控制,因为它已经控制住了这个世界。这摆在我们眼前的都是那么美好,使我们坚定的以为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了,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文化工业是借助于国家机器来运行的,因此文化工业所传播着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就是极权统治一种工具,以消除人们的反抗心理为目的。文化工业的基础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极权,倘若没有经济的极权,没有大资本家,大集团,大财阀,那么所有的产业链便无法得到整合一致,也就不会形成标准化的商品形式。那么文化工业便无法像今天那样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了。政治上的极权必然要求其统治下的人民对其服从,因而要对其进行思想灌输。它制造了一种文化机制,在各色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中,人们被灌输这种机制的思想,他们被“关闭”在这些组织系统中,不得不遵循既定的生活机制。在文化系统的压制下,现实生活使大众丧失了道德,他们只能通过强加给他们的行为方式来展现文明。正是在他们的软弱中,社会发现了自己的伟大,并赋予每个人以力量,人们只有逆来顺受,才能有所依靠。文化工业就很容易成为利益集团的权利工具

关于文化工业与剧情雷同

作者主要例举文化工业中较为明显的产业,电影、杂志和广播。电影因其贴近真实生活,让消费者误以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电影银幕上所展示的世界的一种延伸。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令拍摄出来的电影越加接近真实世界,我们也越来越相信影片,也越来越喜欢看电影。从而导致喜欢看电影的人把电影当成真实的世界,接受电影上所演示的生活方式。众多情节雷同电影的放映让我们更加坚信生活只能是这样才更加美好【就比如说,在拥有几亿票房的《爱情公寓》里就不同程度的揭露和调侃了这一现象,特别是演员悠悠的职业生涯】。久而久之,电影的情节就不在重要,技术产生的效果超越了一切。或许是法西斯主义的迫害,作者对广播的批判是最为严厉的,他们认为“广播变成了领袖的话筒;领袖的声音通过大街上的喇叭传播出来,就像赛壬的嚎叫一样,引起了极度恐慌——现代宣传机构也没什么两样。”“制作演说者的语言和虚假的指令,就是广播的内在取向。”并指出电台虽然是民主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建立自己的电台,我们只能听到他们想让我们听到的东西。

关于文化工业与孩子的经典积淀

人一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幼年,而文化工业淹没了孩子在文化经典这块的能力。如果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充分接触、阅读经典文学,而不是仅仅学习那些非常浅薄的故事;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听莫扎特、贝多芬,而不是庸俗的流行歌曲;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欣赏世界名画,而不是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动画片。我认为孩子是否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不是目的,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书本、音乐、绘画是为了让它们积淀在孩子的心中,慢慢酝酿,等到他长大成人,幼年时期的阅览就会成为他一生中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他会有自己的鉴赏能力,而不会被庸俗的大众文化所淹没;他会热爱文学、艺术而不仅仅是跟风喜好;他会成为一个真正有个性独立的人,而不是工业社会中的一个符号。如果这样的教育理念能够得到实行,那么文化经典肯定不会消亡,人类也不会像上帝所预言的那样“心灵干涸”成为“迷失的羔羊”

关于文化工业与广告的泛滥

广告的泛滥,一切没有贴上广告标签的东西,都会在经济上受到人们的怀疑。也是因为这种体制,每一个产品都必须使用广告来宣传自己。文章也论述了美国杂志《生活》和《财富》中**式广告的虚伪性。广告制作人就很好地利用了大众的这一点虚幻的满足感,努力将自己的商品打造为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幸福必备,这必然引起了自信为“幸福中产阶级”大众的注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广告演员的际遇是相同的,但“这种平等却意味着人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区别”。广告与文化工业在技术上合经济上融合起来了,但是倘若不规范化,制度化将走向另一对立面。

关于文化工业与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