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有机合成材料》
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2.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2.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上网等方式了解合成材料的使用现状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使用塑料不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体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2.组织各小组开展有关塑料的调查活动;3.有序、高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学生准备: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各种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使用的利与弊。
五、教学过程从本节课的内容看,并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因此课标对它们的教学要求并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层次,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还是用老师的教法和学法,老师简单让学生看课本几分钟后,叫学生在课本上画画记号,交代学生背就万事大吉了,而学生呢?对于枯燥的这种教学方法起不是叫学生打嗑睡吗?最后学生不学不获。
殊不知本节课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生活常识。
初中化学教案有机合成材料
初中化学教案有机合成材料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教学重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合成过程和应用
教学准备:PPT、实验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有机合成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合成材料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有什么用途?
二、讲授(15分钟)
1. 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由碳元素构成的物质,包括有机溶剂、基础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等。
2. 有机合成材料可分为有机溶剂、有机酸碱、有机醇醛、有机酯酰胺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等几类。
3. 有机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塑料、纺织、建材等行业。
三、示例讲解(1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几种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如丙烯酸、二甲苯、聚乙烯等,讲解它们的合成过程和应用领域。
四、实验操作(15分钟)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合成一种有机合成材料,体验有机合成的过程。
五、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有机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应用以及合成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有机合成的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原理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初中化学_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过程】《有机合成材料》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对物质的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尤其对无机物的分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存在着模糊不清,要注意引导点拨加以区分。
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重点认识到“白色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机合成材料》效果分析1.本课题就知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教材内容设计过渡条理,学生们对教学难点的学习较易掌握。
能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能够体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别,也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区分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达标题目设计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特征,大多学生都能掌握物质的分类及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知道白色污染的后果和处理的大概方法。
3.就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表现来看,教师实现学生主动自主的快乐学习、获得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积极主动的乐于社会实践、深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评测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碳酸钙 B.二氧化碳 C.乙醇 D.硫酸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3.区分羊毛和涤纶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B.用肥皂水加以区分C.通过燃烧方法辨闻气味和用手捻进行区分D.分别测定它们的拉力进行比较区分4.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有机合成材料》课后反思1.本课题中涉及的材料有很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中把生活中各种材料适时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差异形成更直观的认识,使“常见材料的辨识”这一难题解决的更为容易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和制备方法。
-注意: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正确表达。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为实现我国有机合成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而努力学习。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类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3.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机合成反应,并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4.掌握有机合成材料制备的基本方法,如化学合成、聚合反应等。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有机合成材料制备的基本方法。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机合成反应类型的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书写,有机合成材料制备方法的应用。
2.针对难点内容的突破: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有机合成反应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反应机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概念。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对于有机合成材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难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3.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属于什么材料,引出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的PPT,让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有机合成材料,并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对有机合成材料进行探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介绍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使学生了解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历史;常见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对有机物的概念、分类、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合成材料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需要进一步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合成材料可能有所接触,但对其分类和特点不够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加深学生对合成材料的认识。
3.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准备合成材料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实例,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殊性质?”激发学生对合成材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通过PPT展示合成材料的图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合成材料。
同时,讲解合成材料的特点,如轻便、耐用、易加工等。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案(表格式)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
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
准备
活动器材,课件,计算机
教学内容
与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秀教案(江西省县级优课)
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课题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 3 有机合成材料。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单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面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而本课题是这单元的重点内容。
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运用的范畴。
因此,在课程标准里,对它的教学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是有机物,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其次需要学生掌握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什么?其余多属于了解的内容。
但是本课题的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四、教法学法教法:情景引入法比较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动手操作法分组实验法启发讨论法五、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日常生活不同领域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谈话引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 核心价值与功能(1)学科价值: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
(2)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体会化学的魅力②通过有机合成题的成功突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乐趣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2)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3)障碍点:官能团的性质二.说教法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首先是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问题驱动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方面具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策略(1)学生障碍点解决策略:课前热身,从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反应类型、常见试剂与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复习(2)学生的难点解决策略:提供大量素材,利用媒体演示,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同时将任务按步骤分解3. 教学设计(1)有机反应的学习方法①明确研究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②熟练从不同视角看有机反应(2)有机合成的学习方法①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②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③有机合成的综合练习4. 学情分析(1)已知:①基本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②知道一些官能团引入的方法③知道一些碳链增减的方法(2)未知:①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②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三.说过程1. 教学线索一条明线: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2.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
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1.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2.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溶解法;–干法。
3.合成树脂的制备方法:–酯交换反应;–缩聚反应。
3. 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合成纤维制品等。
•合成纤维的应用:–布料;–纺织品;–化纤制品等。
•合成树脂的应用:–粘合剂;–涂料;–石油加工等。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 你们知道有机合成材料是什么吗? * 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分类?2. 知识讲解(25分钟)分别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各种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了解。
六、教学资源1.课本《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3.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评估1.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理解;2.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实验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基本掌握。
但是实验环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技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设计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有机合成材料是指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
3. 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可塑性、可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4.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日常生活、医药、农业、工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应用。
第二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单体、催化剂、聚合反应等。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教学内容:1. 单体: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可以进行聚合反应。
2.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加速反应速度的作用。
3. 聚合反应:通过单体的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4. 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根据单体的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命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化学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单体、催化剂、聚合反应等基本概念,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化学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第三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化学反应等。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和条件。
教学内容:1. 聚合反应:通过单体的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共聚合等。
2. 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章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有机合成材料》【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有机合成材料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难点】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聚乙烯塑料、棉花、纯羊毛线与涤纶、锦纶等。
【创设情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物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7活动与探究。
【学生活动】讨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提出问题] 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8【归纳总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
【板书】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学生实验】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①雨衣。
②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③手电筒的外壳。
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第一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1.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1.3 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1.4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理2.1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2.2 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2.3 有机合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策略2.4 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三章: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3.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3.2 高分子的制备方法3.3 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3.4 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四章:有机合成材料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4.1 有机合成材料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4.2 有机合成材料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3 有机合成材料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4.4 有机合成材料在药物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有机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5.1 有机合成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5.2 有机合成材料的降解与回收利用5.3 可持续发展与有机合成材料的关系5.4 绿色有机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第六章: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与测试方法6.1 机械性能测试6.2 热性能测试6.3 电性能测试6.4 光学性能测试6.5 分析与表征技术第七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案例分析7.1 塑料制品的应用案例7.2 橡胶制品的应用案例7.3 合成纤维的应用案例7.4 涂料与胶粘剂的应用案例7.5 药物与农药的应用案例第八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安全性与健康影响8.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安全性问题8.2 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8.3 有机合成材料的人体健康影响8.4 安全使用与防护措施第九章:现代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趋势9.1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的研发9.2 功能化与智能化有机合成材料9.3 生物模拟与仿生有机合成材料9.4 有机合成材料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第十章: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与研究方法10.1 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策略10.2 实验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0.3 有机合成材料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0.4 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重点关注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有机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的不同之处。
九年级化学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⑥有机合成材料的环保问题:有机合成材料难以降解,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因此,研究和开发可降解的有机合成材料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
3. 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4. 实践与创新意识: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视频:播放有关合成材料制备和应用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合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过程。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实物模型: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成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室设备: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合成材料性质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
3. 分析与推理: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能力,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实践与创新: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学生能够理解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一:红磷燃烧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第二课时【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初中化学九年级《有机合成材料》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2.掌握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3.能够分析、讨论和评价有机合成材料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反应的分类和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2.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1.出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图片和产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什么用途?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有机合成反应的分类: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2.分别介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并给出反应方程式和实际的应用例子;3.结合实际案例,讨论有机合成反应的优缺点。
三、实验演示与讨论(30分钟)1.选择一种有机合成反应进行实验演示,例如酯化反应;2.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原理,讨论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条件。
四、小组讨论与报告(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有机合成反应;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该反应的应用领域、优点和缺点;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班级评议。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由教师归纳总结有机合成反应的分类和常见反应;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3.教师进行点评和答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并进行详细调研;2.需要包括该材料的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优点和缺点;3.鼓励学生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报告。
教学手段:1.图片展示;2.实验演示;3.小组讨论与报告;4.归纳总结。
评价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并能够分析和评价有机合成材料的优缺点。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作业的布置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人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1、完成教材97页的"活动探究"。
⑴叫有机化合物。
叫无机物。
⑵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很大的有机物。
如:羊毛,天然橡胶等二、【有机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①②③。
1、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朔料(生活用品和电工用品等)2、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混合纺织的纺织品(如衣物等)3、合成橡胶(有高弹性、耐磨、耐高温、绝缘性好等优点)三、【白色污染】1、带来了带色污染,危害有2、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是:(101页)①②③④四、【新型合成材料】请阅读103—104页的教材进行了解。
【练习】1、.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是()A.葡萄糖 B.油脂 C.蛋白质 D.水2、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台湾魔术师刘谦以其匪夷所思的表演震撼了国人,他表演过程使用的道具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杯B.金戒指C.硬币D.橡皮筋3、小明经常不吃早餐,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的食物是()A.鸡蛋B.蔬菜C.葡萄糖水D.米饭4、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B.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用化学式来填写空格: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气体是。
(2)填写有关空格:生活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家庭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的。
7、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
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8、“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
《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化学九下精品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其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
1.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物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02探究。
[学生活动] 讨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3[归纳总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板书]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学生实验]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①雨衣②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③手电筒的外壳④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2、合成纤维[提出问题]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收集衣服标签,通过查看标签,了解纤维的种类,并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案《有机合
成材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一
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
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二
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
撕扯塑料薄膜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幻灯片展示: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
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
活动探究三
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
师: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
生1:根据燃烧时的不同现象判断。
生2:可以看服装标签。
幻灯片展示:服装标签
师: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1: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
生2:棉纶衣服弹性好,耐磨,烫后会变形。
生3: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
活动探究四
幻灯片展示:人工割胶图
师:树木最忌割皮,人们却常常在清晨割这种树的皮,它是什么树
生:橡胶树。
师:对!树皮是它的产胶组织,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胶。
学生实验:
拉扯橡皮筋,你发现橡胶具有性。
用砂纸打磨网球鞋底,你发现橡胶具有性。
燃烧车轮外胎碎片,你发现。
实验桌面上铺了一层橡胶,是因为。
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
师: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制成,弹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胶制成,耐磨;飞机轮胎由顺丁橡胶制成,弹性好,耐磨;轮船利用了橡胶的防水功能;垫圈多由丁腈橡胶制成,耐油、酸碱;运输带由氯丁橡胶制成,耐油、耐高温、耐老化。
小结过渡:
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合成了许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废弃物的剧增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984年,在意大利东侧亚德里亚海打捞上来一头死鲸,解剖后发现,该鲸竟是吞食了50多个塑料袋窒息身亡。
辩论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师:由于塑料废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学生小组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师: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如何解决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
幻灯片展示:
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
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
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欣赏录像
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师: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外拓展
1、试着修补家中断带、裂口的塑料凉鞋,试着给食品袋封口,并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家中找得到的一些纤维,并把它们按照棉织物、毛织物、合成纤维来分类。
教学反思:麦克斯维说:“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
”从“China—瓷器”入手,展开人类的进步史,活动探究的材料易得,方法简单,效果明显,这种设计易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外拓展内容实际、实在、实用,因此学生的学习探究就能取得实效。
本教案设计适合于任何一所城乡学校,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