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标签: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血容量、右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指导输液以及心功能监测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压(CVP)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手术患者的监测中。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数据测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中心静脉管的长度、通畅度、液体、体位、机械通气等,现总结如下。
1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
首先将测压管与刻有cm H2O的尺板固定,接三通管,一端接无菌液体,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尺板固定于床旁,零点与心脏于同一水平位,打开三通开关,测压管内的无菌液体自行下降,当降至某一刻度而不再降时,即为此时的中心静脉压。
2 中心静脉压(CVP)的临床意义
CVP的正常值为5~12 cm H2O;15~20 cm H2O表示心功能不全;>20 cm H2O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暂缓或停止补液。
3 影响因素
3.1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
一般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成人导管深度15~18 cm,儿童7~8 cm。置入过深易致CVP值偏低,反之则偏高[1]。
3.2 管道的通畅度
测压管中液体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患者因素,但是管道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管道折叠、扭曲、有气泡或松动等都是造成CVP数值误差的重要因素。
3.3 液体
测压时或测压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使CVP值增高;使用血管舒张药、强心药、50%糖水或脂肪乳剂时,可使CVP值降低。
3.4 体位、零点
测定CVP时,零点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平卧位时与腋中线第4肋间
齐平。零点抬高,CVP偏低,反之偏高。为减少误差,尽量采取平卧位。黄春莲[2]研究认为平卧位能使心脏射血能力相对减弱,CVP升高;半卧位时情况相反,CVP降低。
3.5 机械通气
使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危重患者,吸气压>25 cm H2O时胸内压增高,CVP增高,脱机后CVP降低,经反复测试,结果均一致,说明机械通气与CVP成正相关。
3.6 甘露醇和速尿应用
甘露醇组在输入30 min后CVP升高,而速尿使用后CVP降低,在30 min~2 h下降较明显,与尹娅红等[3]研究一致。
3.7 患者因素
患者咳嗽、躁动、吸痰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增加胸腔压力,使CVP值增高。另外腹胀、呕吐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也可使CVP增高。
4 护理对策
4.1 妥善固定导管
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防止导管脱出;烦躁者用约束带适当约束肢体或着适当镇静。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每天更换测压管。
4.2 保持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
这是监测CVP准确的关键。测CVP前应保证管道通畅,避免管道折叠、扭曲、有气泡等。
4.3 选择合适的液体
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等渗液体,减少测压液体引起的误差;另外避免与血管活性药物同一通路,以免测压时液体进入过快,影响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4.4 选择标准的体位
由于静脉管壁薄、压力低、易受重力的影响,故测CVP时应采取平卧位[4]。若病情不允许或改变体位时,应重新设定零点,保证零点与患者右心房在同一水平。
4.5 减少机械通气的影响
为了保证CVP数值的准确性,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脱机测量。首先测好脱机前的CVP,保持体位不变,脱取呼吸机,测压液体降至不改变时,即为患者的CVP。
4.6 减少药物的影响
由于甘露醇和速尿对CVP的特殊影响,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在测量CVP 前应尽量避免使用。
4.7 减少患者方面的影响
测量前最好让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影响因素如吸痰、翻身、叩背等,操作后不主张测CVP。
CVP是血流动力学中的一种常用监测手段,对指导输液、判断病情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要避免影响CVP的诸多因素,确保数值的准确性。但CVP不能有效判断左心功能及肺水肿的情况,必须结合尿量、血压、脉搏及临床表现作出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刘红梅,徐佳.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5,45(35):30.
[2]黄春莲.体位改变与中心静脉压数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1,16(12):897-898.
[3]尹娅红,姚艳绒.静脉应用甘露醇及速尿后中心静脉压变化[J].护理研究,2006,20(28):2593.
[4]林伟芬.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