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CI Br I 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及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及海水中提取溴和碘](https://img.taocdn.com/s3/m/ace4ca17eff9aef8941e06e1.png)
1、
2、
3、
2.氯水-CCl4法
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若下层显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中有Br-;若下层显______色,证明原溶液中有I-。
3.氯水-淀粉法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氯水,振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若溶液______,则证明原溶液中有I-。
编号1印刷时间2015年月日年级:2学科:化学备课组长:王猛年级主管:翁希平
主备人:王猛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班级小组
课题
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及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学习目标
知道掌握Cl-、Br-、I-的检验方法,了解从海水中提取碘的过程
重点难点
掌握掌握Cl-、Br-、I-的检验方法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4.鉴别Cl-、Br-、I-三种离子,宜选用的试剂组是( )
¢Ù溴水和淀粉溶液¢ÚAgNO3溶液和稀硝酸¢Û氯水和CCl4¢Ü氯水和KI-淀粉溶液
A.¢Ù¢ÚB.¢Ú¢ÛC.¢Ù¢ÛD.¢Û¢Ü
5.某溶液中阳离子只含K+,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1¡Ã2¡Ã3,欲使这些离子个数比变为3¡Ã2¡Ã1,需要通入的氯分子与原溶液中I-的个数比应为( )
知识地位
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用要求
学生先填,认真讨论后,然后结合学情,老师再讲解重难点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卤素离子(Cl-、Br-、I-)的检验
1、AgNO3溶液-稀HNO3法
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和AgNO3溶液。若产___________,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原溶液中有Br-;若产生____________,则证明原溶液中有I-。
ci筛选法名词解释
![ci筛选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1daf5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8.png)
CI筛选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其英文全称为"Chromatographic Isolation"。
CI筛选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亲和性的差异,在复杂的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富集和分离出某一特定的化合物或组分。
具体来说,CI筛选法通常是通过在混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化学试剂,使得目标化合物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特定的化合物或复合物,从而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富集和分离。
CI筛选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药物分离、天然产物提取、环境样品分析等方面。
CI筛选法常用的试剂包括亲和剂、离子交换剂、配位剂等。
亲和剂是指能够与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亲和作用的试剂,如某些有机配体、生物分子等。
离子交换剂是指能够与目标化合物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的试剂,如离子交换树脂等。
配位剂是指能够与目标化合物形成配合物的试剂,如某些有机配体、金属离子等。
CI筛选法的优点包括选择性强、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
但是,CI筛选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试剂成本高、试剂的选择和优化较为困难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CI筛选法和试剂。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c162e4524de518964b7d24.png)
浓)、HNO3 (2.0mol·L-1,6.0mol·L-1,浓)、NaOH (2.0mol·L-1,6.0mol·L-1)、NH3·H2O (2.0mol·L-1,6.0mol·L-1,浓)。 盐溶液: NaNO2 (0.1 mol·L-1)、NaNO3 (0.1 mol·L-1)、KI (0.1 mol·L-1)、NaCl (0.1 mol·L-1)、 KBr (0.1 mol·L-1)、Na2SO3 (0.1 mol·L-1)、Na2S2O3 (0.1 mol·L-1)、Na2CO3 (0.1 mol· L-1)、Na2S (0.1 mol·L-1)、Na2SO4 (0.1 mol·L-1)、AgNO3 (0.1 mol·L-1)、(NH4)2MoO4 (0.1 mol·L-1)、KMnO4 (0.01 mol·L-1)、BaCl2 (0.1 mol·L-1)、K4[Fe(CN)6] (0.1 mol·L-1)、 ZnSO4 (饱和)。 其他试剂:Na2[Fe(CN)5NO]溶液(5%)、氯水(新配制)、I2-淀粉溶液、CCl4、对氨基苯磺酸(1 %)、α-萘胺(0.4%)。
+
+
+
+
(+)
+
+
+
+
(+)
+ (+)
+
+
+
+
+
+
+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79a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5.png)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测方法。
2.熟悉离子的检测过程。
二、实验原理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测是化学分析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离子的检测通常包括预处理、试剂加入和检测三个步骤。
1. 铅离子(Pb2+)的检测铅离子可以用碘离子检测。
原理是当碘离子与铅离子结合时,会产生棕红色的沉淀,可以用来检测铅离子。
2. 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测硫酸根离子可以用钡离子检测。
原理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时,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测硫酸根离子。
三、实验步骤1. 铅离子(Pb2+)的检测1.取混合溶液5 mL,加入2-3滴氯化钠溶液,然后加2-3滴碘化钾溶液。
2.观察是否有棕红色沉淀的产生,如果有,则表示混合溶液中含有铅离子。
3.如果无法观察到棕红色沉淀,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法作进一步检验。
2. 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测1.取混合溶液5 mL,加入5-6滴硝酸银溶液。
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的产生,如果有,则表示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四、实验注意事项1.碘化钾溶液是有毒的,要小心使用。
2.硝酸银溶液是腐蚀性的,要防止滴入手中,同时要注意防止光照。
3.实验过程要逐步添加试剂,一次性加入过多可能掩盖检测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检测出混合溶液中的铅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离子的检测方法,可以为进行环境、水质污染等方面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实验拓展1.横向比较其他含铅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溶液,是否能够实现准确检测。
2.实验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否会有其他反应,出现一些误差和不确定性。
七、实验小结本实验主要介绍了混合溶液中铅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到除了常规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出更多潜在的污染物。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使用和安全防范。
八、参考资料1.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 同步辅导教材2.高中化学实验技能教程。
混合离子的分离实验报告(1)
![混合离子的分离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9f68501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4.png)
混合离子的分离实验报告(1)混合离子的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离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了解离子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中的分离技术。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中离子涉及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热力学稳定固体AgCl,而氢氧根离子则不会发生此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此反应分离氯离子和银离子。
实验器材和试剂:1.盐酸(HCl):0.1mol/L2.硝酸银(AgNO3):0.1mol/L3.钨砂电炉:用于加热试管中的试液4.试管:用于盛放试液5.滤纸:用于过滤固体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 HCl和0.5ml AgNO3,轻轻振荡。
2.将两支试管放入钨砂电炉中,加热到80度左右,保温5--10分钟。
3.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状态,若有白色沉淀,则含有氯离子,无白色沉淀即为纯态的氢氧根离子。
4.将含有白色沉淀的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将沉淀和上清液分开。
5.倒出上清液,将沉淀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摇晃过滤,并将滤纸上的沉淀放入烧杯中,用灯芯绒蘸取盐酸,擦拭烧杯中的沉淀,使其变为纯净的银。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加热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的为含有氯离子的液体,无白色沉淀即为纯态的氢氧根离子。
2.通过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沉淀为热力学稳定的AgCl, 是纯净的银。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探究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和银反应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分离混合离子,得到纯态的氢氧根离子和纯净的银。
通过此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离子之间的互相作用、离子间的化学性质如何影响实验结果,以及分离技术在离子实验中的重要性。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45dfff769eae009591bec07.png)
常见阴离子得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得①掌握一些常见阴离子得性质与鉴定反应;②了解阴离子分离与鉴定得一般原则,掌握常见阴离子分离与鉴定得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许多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简单得或复杂得阴离子,例如S2=、Cl=、Br=、NO3=与SO42—等,许多金属元素也可以以复杂阴离子得形式存在,例如VO3=、CrO42-、Al(OH)4-等。
所以,阴离子得总数很多。
常见得重要阴离子有Cl=、Br=、I=、S2-、SO32-、S2O32-、SO42-、NO3-、NO2—、PO43-、CO32—等十几种,这里主要介绍它们得分离与鉴定得一般方法。
许多阴离子只在碱性溶液中存在或共存,一旦溶液被酸化,它们就会分解或相互间发生反应、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得有NO2-、SO32-、S2O32-、S2-、CO32-;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离子(如NO3-、NO2-、SO32—)可与还原性离子(如I-、SO32-、S2O32-、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一些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例如NO2-、SO32-、S2-分别被空气氧化成NO3-、SO42—与S等,分析不当很容易造成错误。
由于阴离子间得相互干扰较少,实际上许多离子共存得机会也较少,因此大多数阴离子分析一般都采用分别分析得方法,只有少数相互有干扰得离子才采用系统分析法,如S2-、SO32-、S2O32-;Cl-、Br-、I—等。
三、器材与药品①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点滴板,滴管,酒精灯,水浴烧杯,离心机等。
②药品:HCl(6mol⋅L-1);HNO3(6mol⋅L—1);H2SO4(3mol⋅L—1);H2SO4(浓);BaCl(0、1mol⋅L-1);AgNO3(0。
1mol⋅L—1);KI(0、1mol·L—1);KMn2O4(0.01mol·L-1);FeSO4(固体);CCl4;pH试纸浓度均为0.1mol·L-1得阴离子混合液:CO32-,SO42-,NO3-,PO43-一组;Cl-,Br-,I-一组;S2—,SO32—,S2O32—,CO32-一组;未知阴离子混合液可配5-6个离子一组。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课件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ced26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6.png)
考点三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1.物质的分离
原理: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混合物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物,且要恢复到
原来的状态。
方法
适用范围
①不溶于水的固体
物理
方法
过滤法
与液体的混合物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
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示例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
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
收二氧化锰
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
去除
返回目录
知
识
体
系
梳
理
分离转移
中的__________(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返回目录
(2)根据“性质差异”,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可用足量稀盐酸除去,
氧化铜(或) 能与稀盐酸反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小科采
产生白色沉淀
观察颜色,溶液呈蓝
蓝色
有______沉淀生成
色,加入可溶性碱
红褐色
有________沉淀生
观察颜色,溶液呈黄
色,加入可溶性碱
成
知
识
体
系
梳
理
返回目录
考点二
物质的鉴别
1.鉴别物质的原理:利用物质间反应时产生的不同现象,如产生沉淀、
生成气体、变色等;利用物质的气味、溶于水后的温度变化、溶解性
方法
蒸馏法
物理 磁铁吸引
方法
法
化学方法
适用范围
分离沸点差别较大
实验六、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六、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030d463767f5acfa1c7cd51.png)
实验六、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以及离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总结说明:从IIIA族到VIIIA族的22种非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常常生成阴离子。
形成阴离子的元素虽不多,但是同一元素常常不止一种阴离子。
阴离子多数是由两种和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酸根或碱离子,同一种元素的中心原子能形成多种阴离子在非金属阴离子中,有的与酸作用生成挥发性的物质,有的与试剂作用生成沉淀,也有的呈现氧化还原性。
利用这些特点,根据溶液中离子共存情况,应先通过初步试验或进行分组应产生气体的试验,各种阴离子的沉淀性质,氧化还原性质。
预先做初步检验,可以排除某些离子存在的可解性,从而简化分析步骤,初步检验包括以下内容:(一)、试液的酸碱性试验。
若试液呈强酸性,则易被分解的离子如:CO32-、NO2-、S2O32-等。
(二)、是否产生气体的试验。
若在试液中加入稀H2SO4或稀HCL溶液,有气体产生,表示可能存在CO32-、SO32-、S2O32-、S2-、NO2-等离子。
根据生成气体的颜色和气味以及生成气体具有某些特征反应,确证其含有的阴离子,如由NO2-被酸分解生成红棕色NO2气体,能将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由S2-被酸分解产生H2S气体,可使醋酸铅试纸变黑,可判断NO2-和S2-离子分别存在于各自反应溶液中。
(三)、还原性阴离子的试验。
在酸化的溶液中,加入KMnO4稀溶液,若紫色褪去,则可能存在S2-、SO32-、S2O32-、BR-、I-、NO2-等离子,若紫色不褪去,则上述离子都不存在。
试液经酸化后,加入I2-淀粉溶液,蓝色褪去,则可能存在SO32-、S2O32-、S2-等离子。
(四)、氧化性阴离子的试验。
在酸化的试液中加入KI溶液和Ccl4,振荡后Ccl4层呈紫色,则有氧化性阴离子存在,如NO2-离子。
(五)、难溶盐阴离子试验。
①钡组阴离子。
在中性或弱碱性试液中,用Bacl2能沉淀SO42-、SO32-、S2O32-、CO32-、PO42-、等阴离子。
化学离子鉴别实验报告(3篇)
![化学离子鉴别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6251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常见化学离子的性质和特征。
2. 学习运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和方法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别。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不同离子的特性,利用相应的试剂和现象来鉴别溶液中的离子。
具体原理如下:1. 碳酸根离子(CO₃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2. 氯离子(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 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4. 银离子(Ag⁺):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5. 氢离子(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
6. 氢氧根离子(O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无色酚酞变红。
7. 铁离子(Fe³⁺):溶液呈淡黄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三、实验材料1. 试剂:稀盐酸、硝酸银、稀硝酸、硝酸钡、稀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酚酞、氯化钠、铁钉等。
2.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硝酸银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 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酸化。
- 滴加硝酸钡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4. 银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氯化钠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银离子。
5. 氢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
- 观察石蕊试液是否变红。
- 若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6. 氢氧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剂。
卤素离子的分离及检验
![卤素离子的分离及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8cab104433687e21af45a9ed.png)
卤素离子的分离及检出完成时间:2011年10月21日作者:郑旭辉古欣李雅颂张金阳生命科学学院一、摘要在分离并检验Cl-、Br-、I-的试验中,一些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不同会影响实验效果,如反应物的浓度与纯度、所加试剂的量、溶液pH值、实验环境的温度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二、前言在日常生活与科研工作中,我们遇到的物质大多数为混合物,因此,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将我们所需的物质一一分离、检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化学实验课上,我们进行了关于卤素离子分离与检出的实验,我们小组就此实验中各种条件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并总结了以下观点。
三、内容我们小组将题中所说的“条件”分为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此处的分类只为了讨论方便,无严格界限),分别进行了总结归纳:(1)内部条件:内部条件是指试验中试剂的浓度、纯度等,有:①混合液中溴离子、氯离子、碘离子的浓度的相对多少:当溶液中氯离子过多时,在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时,可能会是少量的碘化银和溴化银溶解(氨水的配位作用所加溶液量过多导致溶解),导致分离不完全,对氯离子的检验造成一定干扰。
当溶液中碘离子远多于溴离子时,首先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酸根所需氯水的量较大,可能无法完全转化;二溴离子过少,将其转化维溴单质后,溶在有机层中颜色不明显,导致漏检溴离子。
②溶解氯化银时所加氨水的浓度:本实验中,所加氨水浓度为2mol/L,此时仅氯化银溶于其中。
那么,溴化银、碘化银绝对不溶于氨水么?对于反应AgBr+2NH3*H2O=Ag(NH3)2Br+2H2O它可以拆成AgBr=Br- +Ag+ K1=5.35*10^-132NH3*H2O+ Ag+= 2H2O+ Ag(NH3)2+ K2=1.1*10^7所以,对于溴化银溶于氨水的反应,其K=K1K2=5.89*10^-6由于“溶解”的最低限度为0.01mol/L,因此,氨水的最低浓度约为17mol/L,而常温下氨水浓度可达约20mol/L。
实验四 常见非金属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四 常见非金属离子的分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cc2f637e21af45b307a893.png)
实验四常见非金属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摘要:
在非金属阴离子中,有的与酸作用生成挥发性物质,有的与试剂作用生成沉淀,有的呈现氧化还原性质。
本实验利用这些特点鉴定碳酸根、硝酸根、亚硫酸根等十一种常见阴离子,并且进行氯离子、碘离子、溴离子混合物的分离鉴定和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六代硫酸根离子的分离鉴定实验,通过观察溶液特定的颜色变化或是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进行判断。
根据溶液中离子共存情况,先初步试验,以排除不可能存在的离子,然后鉴定可能存在的离子。
初步性质检验一般包括试液的酸碱性试验,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试验,各种阴离子的的沉淀性质、酸碱性质。
关键词:
非金属离子鉴定分离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沉淀性
试验用品:
试管离心试管点滴板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离心机
12. Brˉ,Clˉ,Iˉ的分离和鉴定
13.S2-,SO32-,S2O32-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结论:
在已知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若某一离子有特效反应,或其他离子的存在并不干扰此离子的鉴定,则可以直接鉴定该离子;或是设计一个合理的分离方案,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离,再依次检出各个离子。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沉淀分离法、挥发分离法,萃取分离法。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实验》[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4-158
[2] 宋苏倾,夏宁《对氨基苯磺酸-α-萘胺分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根方法探讨》,《青
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1997年10卷第4期,100-101
[3]王孝蓉,《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的分光度测定》,《烟台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J],1986年02期。
离子的鉴定和分离法
![离子的鉴定和分离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fa671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c.png)
离子的鉴定和分离法离子是化学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物质。
离子化合物具有电解性和导电性等特征,因此在化学教学和实验中,离子的鉴定和分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需要了解离子的鉴定和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一、离子的鉴定原理离子的鉴定可以通过反应的特性来进行确定。
在实验中,通常采用离子的常规反应或特殊反应来鉴定离子的存在。
1、常规反应鉴定离子常规反应是指一些较为普遍的化学反应。
大多数离子化合物都可以进行常规反应,这样的反应给出的产物和反应条件都是相对固定的。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判断离子的存在。
例如:(1)酸碱反应: 当酸和碱混合时,会产生可见的化学反应,如产生气泡,沉淀等。
如果我们能观察到这些反应现象,就可以判断原来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酸或碱离子。
(2)沉淀反应: 两种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时,会生成固体沉淀。
例如,在氨水作用下,铵离子会生成可以看到的白色沉淀。
通过这样的反应所得到的沉淀类型,我们就能判断原来物质中含有的离子。
2、特殊反应鉴定离子特殊反应是指针对某种离子物质的相对特殊的反应。
通过这些反应,可以鉴定出物质中采用的离子。
这样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辨识度,例如:(1)氯离子的鉴定: 在进行氯离子的鉴定实验时,可以采用银离子用硝酸钾溶液在水中进行沉淀反应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如果钾离子的氰化物加入到其中,就会抑制这种反应的进行。
因此,当我们在前后两次实验中分别加入和不加入钾离子的氰化物时,如果在不加入时的情况下还出现了白色沉淀且在加入后消失了,则可以确定原来就有氯离子存在(2)铁离子的鉴定: 铁离子的鉴定可以利用铁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反应特性进行。
它们可以在酸性介质中与甘汞试剂反应形成红色络合物。
如果我们在反应中观察到了这种红色的沉淀,则说明棕色原液是铁离子的物质。
二、离子的分离原理离子的分离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将多个离子物质中的一个或一部分离子单独提取出来。
离子的分离原理,常常是根据离子的特性,通过离子交换或其他化学反应实现。
实验5混合离子的分离鉴定
![实验5混合离子的分离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c9ca11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4.png)
实验5混合离子的分离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离子检测法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化学实验方法。
3、通过实验探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鉴定离子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离子交换色谱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离和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作用,使带电离子在树脂中发生吸附和解吸作用,从而实现对离子的分离和分析。
离子交换色谱通常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进行分离,根据离子在树脂中的吸附和解吸的不同,可分离出不同的离子组分。
离子检测法通常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或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特殊的电极,它具有对特定离子高度选择性的响应能力,可用于对离子的定量检测。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对离子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柱对离子进行分离,再利用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离子交换柱(阴离子交换层析柱、阳离子交换层析柱)。
2、离子选择性电极。
3、离子标准物质(NaCl、KCl、MgCl2、CaCl2、FeCl3)。
4、色谱柱洗涤溶液。
四、实验步骤1、准备色谱柱(1)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柱,使用试剂瓶将色谱柱装满洗涤溶液,让其均匀穿过整个柱子,排除空气,并将色谱柱保持湿润状态。
(2)向色谱柱中加入平衡液,并进行平衡处理。
根据样品中离子的类型、浓度和分子量等特征,选择不同的平衡液,让其在柱子中达到平衡状态。
2、制备样品将不同浓度的离子标准物质分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不同浓度的离子标准溶液。
3、进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1)将离子标准溶液注入色谱柱中,使其沿着柱子缓慢流动,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离子发生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柱底采集出不同离子组分的溶液。
(2)根据离子标准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离液,根据离子分离的特点,设置合适的分离条件,进行离子分离。
4、进行离子检测根据样品中离子组分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检测。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汇总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51d343d5901020207409cf8.png)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备考目标】◆掌握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分离、提纯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掌握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和物质的鉴别方法。
【要点精讲】知识点1、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1.过滤: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O3。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上烧杯口紧靠玻棒,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如图2),如水和四氯化碳的分离。
注意事项: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面流出到分界面,再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入另一烧杯。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3.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如石油的分馏。
注意事项:需加沸石防止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4.蒸发: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如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5.固体灼烧:除去固体物质中含有的易升华、易分解物质或除去结晶水合物的结晶水等。
如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6.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溶解度差别很大,进行分离,如用苯或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
7.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如除去Fe(OH)3胶体中的盐酸。
8.盐析:常见皂化液中分离出肥皂、甘油。
9.洗气: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通过洗气瓶除去,如CO2中混有HCl,可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知识点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阳离子的检验: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石蕊试液溶液变红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F e2+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氯水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①Fe2++2OH-=Fe(OH)2↓4Fe(OH)2+2H2O+O2=解题警示注意对实验所用仪器进行有序记忆。
Pb2+ 、Bi3+、Cu2+、Cd2+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Pb2+ 、Bi3+、Cu2+、Cd2+离子的分离和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cb01c5360cba1aa811dace.png)
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目的
1. 巩固和进一步掌握Pb2+ 、Bi3+、Cu2+、 Cd2+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掌握以上各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1) 本组离子的硫化物呈碱性,不溶于Na2S溶液,但可以 溶于硝酸,因而可以与硫化物呈酸性的Hg2+,As(III), As(V), Sb(III), Sb(V), Sn(II), Sn(IV)的硫化物分离; (2) Pb2+ 、Bi3+、Cu2+在强碱性条件下与甘油反应能形成 可溶性甘油配合物:
实验步骤
一. 离子的分别鉴定
1滴 6 mol· L-1 HAc酸化,再滴加0.1 mol· L-1 K4Fe(CN)6中,有红棕色沉淀,显示有Cu2+ 2. Bi3+ 的鉴定: 取2滴加0.1 mol· L-1 BiCl3试液于 试管中,加2滴自配的Na2[Sn(OH)4],有黑色沉 淀,显示有Bi3+ 1. Cu2+ 的鉴定: 向0.1 mol· L-1 CuSO4溶液中,加
Pb(NO3)2 (0.1 mol· L-1) , CdSO4 (0.1 mol· L1) ,
SnCl2 (0.1 mol· L-1) , K2CrO7 (0.1 mol· L-
1) ,甘油(1:1),硫代乙酰胺(5%),硫
脲(2.5%), NaOH (2 mol· L-1, 40%), K3[Fe(CN)6] (0.1 mol· L-1 ),HAc (浓)。
实验步骤
3. Pb2+ 的鉴定: 取2滴加0.1 mol· L-1 Pb(NO3)2 试液于试管中,加2滴0.1 mol· L-1 K2CrO4, 有黑色沉淀,显示有Pb 2+ 4. Cd2+ 的鉴定: 在0.1 mol· L-1 CdSO4溶液中, 加2滴5%硫代乙酰胺溶液,微热,有黄色沉 淀,示有Cd2+
离子鉴定及应用推荐书目
![离子鉴定及应用推荐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029d84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0.png)
离子鉴定及应用推荐书目
离子鉴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方法,用于鉴定由离子组成的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离子鉴定常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医学检查和冶金工业等领域。
下面是一些离子鉴定及其应用推荐书目:
1.《离子分析法及应用》(赵国华,秦建伟,顾昕著)
本书包括了离子分析的基础知识、样品制备、常见分析方法、离子分析仪器的操作与维护等方面。
此外,本书还重点介绍了营养元素、毒害元素、环境污染物等的离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该书内容全面,适合离子分析的初学者。
2.《离子色谱分析技术与应用》(黄嘉富主编)
本书主要介绍了离子色谱法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及其在水质分析、环境检测、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内容详实,涵盖范围广泛,是离子色谱法领域的一本综合性参考书。
3. 《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其应用》(姚雪峰著)
本书主要介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构造、工作方式及其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是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汪志奇,王世荣主编)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基本原理、仪器的构造及应用。
此外,该书还重点介绍了天然有机物质、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样品中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该书内容深入浅出,是该领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总之,离子鉴定在环境监测、医学检查和冶金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上述推荐书目是离子分析及其应用领域的著名参考书,可为离子分析的学习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3a71204915f804d2b16c197.png)
示 例
某阴离子未知液经初步实验结果如下: ⑴试液呈酸性时无气体产生; ⑵酸性溶液中加 BaCl2 溶液无沉淀产生; ⑶加入稀硝酸溶液和 AgNO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⑷酸性溶液中加入 KMnO4 ,紫色褪去,加I2 —淀 粉溶液,蓝色不褪去; ⑸与 KI无反应。 由以上初步实验结果,推测哪些阴离子可能存在。说 明理由,拟出进一步验证的步骤简表。
未知阴离子混合溶液的分离与鉴定
1、确定范围,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初步检验) 2、已知离子混合液的分析 ⑴在混合离子溶液中,如果某个离子在鉴定时不受 其他离子的干扰,则可直接取试液进行该离子的分 别分析,而不需要进行系统分析。若干扰离子可通 过简单方法消除时,也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分别分 析。 ⑵如果溶液中离子间的干扰无法用简单方法排除, 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分离方案进行系统 分析。
常见阴离子的初步性质检验
一、与稀H2SO4作用
用pH试纸测试未知试液的酸碱性,若试液呈中性或碱性, 则取试液数滴,加入稀H2SO4(可水浴加热),若有气泡,则 表示可能含有CO32-、SO32-、S2O32-、S2-、NO2-等离子。可再进 一步根据气体性质,初步判断试液中含有什么阴离子:
CO2- 无色无味,使Ba(OH)2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存在
1、钡组阴离子的检验 试液呈中性或弱碱性,加入BaCl2,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 表示可能含有CO32-、SO32-、 SO42-、 S2O32-等离子。 2、银组阴离子的检验
试液中加AgNO3溶液,然后加稀HNO3 ,生成黑色Ag2S 、白色 AgCl、淡黄色AgBr、黄色AgI沉淀,表示S2-、Cl-、Br-、I-可能 存在。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黄色、棕色、褐色,最后变 为黑色,表示S2O32-存在。
离子鉴定实验报告
![离子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1d1e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8.png)
离子鉴定实验报告离子鉴定实验报告引言:离子鉴定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溶液中离子的检测和鉴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和反应,准确鉴定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类型。
实验目的:通过离子鉴定实验,准确鉴定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类型,并了解不同离子的特性和反应规律。
实验原理:离子鉴定实验主要基于离子间的化学反应和特性。
不同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特定的反应,通过观察反应现象和产物的性质,可以推断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类型。
实验步骤:1. 鉴定阳离子a.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氯化铵试剂。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银离子。
b.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氯化钡试剂。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钡离子。
c.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氯化铜试剂。
若产生蓝色沉淀,则可能存在铜离子。
2. 鉴定阴离子a.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硝酸银试剂。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氯离子。
b.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硝酸铅试剂。
若产生黄色沉淀,则可能存在碘离子。
c. 取一小部分溶液,加入硝酸铝试剂。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存在磷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和产物性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溶液中存在银离子,通过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2. 溶液中存在钡离子,通过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3. 溶液中存在铜离子,通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4. 溶液中存在氯离子,通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5. 溶液中存在碘离子,通过与硝酸铅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6. 溶液中存在磷酸根离子,通过与硝酸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可以推断出。
结论:通过离子鉴定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出了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类型。
这项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离子的特性和反应规律,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离子鉴定实验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分析和检测不同样品中的离子成分,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资料]CI -、Br-、I-混合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王晏婷
(上海教育学院 化学系)
通常,欲在阴离子混合液中分别鉴定Cl —
、Br —
、I —
各种离子时,为了排除其它还原性离子的干扰,首先要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足量AgNO 3溶液,使卤素离子均形成AgX 沉淀而与其它阴离子分离,然后将AgCl 、AgBr 与AgI 再分离与鉴定。
一、AgCl 与AgBr 、Agl 的分离
在以往教科书及有关参考书中采用的是(NH 4)2CO 3溶液或NH 4HCO 3
溶液,利用NH 4+水解产生的NH 3,使溶解度较大的AgCl 溶解,而AgBr 、Agl 基本上不溶。
但由于此溶解反应是在温热条件下进行,水解NH 3的浓度不易控制,因而在溶解AgCl 的同时,也有一部分AgBr 溶解了,这样往往会引起Br —
失检及Cl —
的过检。
鉴于上述情况,在一些参考书的启发下,决定试用米勒试剂,此试剂是在稀氨水中加入少量AgNO 3由于氨是过量的,因此相当在稀氨水中引入了少量Ag(NH 3)2+络离子,NH 3遇到AgCl 或AgBr 即发生如下反应:
AgCl+2NH 3Ag(NH 3)2+Cl —
AgBr+2NH 3Ag(NH 3)2++Br —
度较大,所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而AgBr 的溶解度比AgCl 小,因此所受的影响就较大,以此来达到AgCl 与AgBr 分离的目的。
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使用米勒试剂后,虽然能保证AgBr 不溶,但AgCl 的溶解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常会引起Cl —
的失检。
针对这个问题,对米勒试剂进行了改进,在固定NH 3的浓度为0.25mol ·L —
1变化AgNO 3用量,以改变
AgNO 3为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AgCl 大部分溶解,而AgBr 基本不溶,离心分离后于清液中加HNO 3酸化,此时能得到明显的白色凝胶状沉淀,即证明Cl —
存在。
二、AgBr 、Agl 的转化溶解
为了进一步检验Br —
及I —
,因此要将AgBr 、Agl 转化为可溶性Br-及I-,过去是在沉淀上加入活泼金属锌粉或镁粉,使其与AgBr 、AgI 发生置换反应,形成可溶性ZnBr 2及ZnI 2并析出银单质,但由于此转化反应在固相,且要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转化反应较难发生,具有转化时间长(一般需搅拌10~15min 转化不完全等缺点,尤其是AgI 更难转化,所以经常造成I —
的失检,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参阅了有关资料改用新配制的(NH 4)2S 为沉淀剂,在加入过量(NH 4)2S 溶液于AgBr 、AgI 沉淀上,由于在相同条件下,Ag 2S 的溶解度为5.8×10—
17mol ·L —
1,AgBr 的溶解度为7.1×10—
7mol ·L —
1而AgI 溶解度为9.1×10—
9,Ag 2S 的溶解度远远小于AgBr
但由于上述反应是可逆的。
因此若在稀氨水中引入少量,Ag(NH )32+则这部分将对与的溶解都起抑制作用,的溶解Ag(NH )AgCl AgBr AgCl 32+Ag(NH )0.25mol L 1.1(g)32+
1络离子的浓度,最后发现在·稀氨水加入
和AgI,因此以上沉淀转化是较容易进行的。
实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反应速率快(一般只需1~2min且转化完全等优点,多余的S2—可
加入Zn(NO
3)2或Zn(Ac)2使其生成ZnS沉淀而除去。
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2AgBr+S2—=Ag2S↓+2Br—
2AgI+S2—=Ag2S↓+2I—
S2—+Zn2+=ZnS↓
在除去沉淀后的清液,经酸化后,仍可用NaOCl来鉴定Br—和I—,实验现象非常明显,I—一般也不会失检。
下表用对比法比较上述两种转化反应的完全程度。
三、实验操作步骤
取阴离子混合液6滴于离心管中,用6molHNO
3酸化后,于沸水浴中温热,片刻后,加入5—6滴0.2molL—1AgNO3溶液,继续温热2~3min,取出离心分离,加入1滴0.2AgNO
3试验沉淀是否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可照上法再加温热离心一次,如沉淀完全,则弃去清液,沉淀用20滴蒸
注*1 直接测定法已知混合液,不经生成AgX沉淀及进行沉淀的转化,直接将混合液酸化后,加NaOCI检Cl—和Br—。
*2CCI4层呈紫色示有I-,CCI4层呈橙色示有Br—。
*31mL25滴。
注:表格中,画有│表示溶液,划有‖表示沉淀。
四、所需特殊试剂配制方法
1.AgNO3—NH3氨溶液。
溶1.1gAgNO3于少量水中,加入17mL浓氨水,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
2.Zn(NO3)2(1mol·L—1)。
溶解298gZn(NO3)2·6H2O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L。
3.(NH4)2S(3mol·L—1),在20mL浓氨水中,通入H2S,直至不再吸收,然后再加入20mL浓氨水,用水稀释至100mL(配好后使试剂保存在5℃以下冰箱内,以防变质,或随用随配)。
4.NaCl溶液。
在30mL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氯气直至饱和(应当同时冷却)。
取此试剂1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应先显蓝色,然后由于漂白作用而呈无色。
如不显蓝色,应在试液中滴加2mol·L—1NaOH至略呈碱性。
(使用时取此溶液并用蒸馏水以1∶4比例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