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cdb8f833d4b14e8524686a.png)
目录实验一电子测量基本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模拟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的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稳压电源的原理及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频率测量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示波器性能的研究与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扫频仪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电压测量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电子测量基本知识一、使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一般注意事项电子测量仪器的类型很多。
各种不同的使用特点。
但下列若干注意事项,对一般的实验用仪器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减少测量误差,防止损坏仪器或被测电路,也可防止发上人身事故。
使用前应阅读技术说明书或有关仪器使用方法的资料,即使对实验经验丰富的人,当使用不熟悉的仪器时,也应做到这一点,切记盲目乱用,如使用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即使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并记载于仪器履历卡中。
对精密仪器的实验,一般要求实验室提供所用仪器经周期鉴定后的修正值。
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仪器的量程、功能、频段、衰减、增益、时基、极性等旋钮及开关,看是否有松脱及滑位、错位等现象,发现时应及时修复,然后把上述各旋钮置于所需位置。
当时被测对象不太了解时,一般情况下应将仪器的“增益”、“输出”、“灵敏度”、“调制”等旋钮置于最小部位,将“衰减”、“量程”等旋钮置于最高位。
要注意被测电路中是否喊有直流高压以及该直流高压是否超出了仪器的耐压能力。
必要时应加隔直电容。
有时,被测电路的直流成分会影响测量结果,这在选择及使用仪器时要特别小心。
1、接通电源前,应仔细检查实验装置的各连接线是否有接错和短路现象。
要特别注意地线的连接。
测量时,要先接地线在接高电位端。
电工电子实验及测量实训指导书(第三篇)
![电工电子实验及测量实训指导书(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8252232af90242a895e59e.png)
(4) 交流电压的测量与计算。 ①在测量时一般把“VOCIS/DIV”开关的微调装置以逆时针方 向旋至满度的校准位置,否则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②当只测量被测信号的交流成分时,应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 关置“AC”位置,调节“VOCIS/DIV”开关,使波形在屏幕中 的显示幅度,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分别调节Y轴和X 轴位移,使波形显示值方便读取,如图3-1-14所示。根据 “VOCIS/DIV”的指示值和波形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坐标H (DIV)。按下式读取: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认识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DZX—3型)的布置,找到(两路 可调0~18 V)和(不可调±5 V)直流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 压表的位置。 ① 接通实验台交流电源,打开任意一路直流稳压电源0~18 V 的开关,调节0~18 V旋钮,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相应量程测 量该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接线如图3-1-5所示。然后将所测 数据记录在表3-1-1中。
5. 示波器的应用 (1) 认识示波器,测试示波器内置电源,观察屏幕上内置 电源的波形(方波)。首先将示波器探头上的黑色电键向上 推,使波形读数显示为1∶1;把示波器探头的探针与示波器 内置电源引出端环(示波器内部方波输出端口)相连,如图 3-1-10所示。
将示波器旋钮开关置于如下位置:“通道选择”,选择 “CH1”或“CH2”,“触发源”,选择(CH1或CH2),“触 发方式”,选择“自动”(AUTO),交直流转换开关 “DC,GND,AC”,选择“AC”,“VOLTS/div”旋钮打在“0.5 V/div”挡上,并注意旋钮上的灰色小旋钮关断,使其读数为 1∶1;周期旋钮“TIME/DIV”旋在0.2 ms的位置上,并把周期 旋钮左侧小旋钮旋至零位,使其显示值也为1∶1。观察示波器 屏幕上的显示波形,读出其数值。如果波形位置不合适,可调 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使波形位于显示屏幕的中央位 置,调节“辉度”、“聚焦”,使显示屏幕上的波形细而清晰, 亮度适中。
《电子测量》设计性实验研究
![《电子测量》设计性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785a16a76e58fafab0038d.png)
AD 67 3
l4 2 8— 1 5 . 2 0
波发
生器
[ ]李卫兵 ,杜玉杰 ,王彩凤 .开放 式创新 实验室建 设 的 2
探索与实践 []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 , ( ) 6 J. 09 7 6 :8 —
8. 8
图 1 系 统框 图
从框 图可 以看 出,该设计是将 R C的测量通 L 过阻抗电压变换器变换成电压 ,然后对 电压测量 ,
用起 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 自己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 的才智、
个性 得到 充分尊重 ,有利 于应用 型 人才培 养 。
传统实验教学 以实验室为环境 ,以教师 为中 心 ,以现成的教材为工具 , 教师为学生配备实验所 需要的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 并且告诉学生实
学 不能满 足这一 要求 。 ¨
1 2 设计 性 实验 教学有 利 于应 用型 人 才培养 .
力 ,我们在《 电子测量》 课程实验教学 中开设 了设
计性实验。实践表明 , 开设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
学生 分析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有利 于应 用 型人 才 的培养 ¨ 2。 IJ
e i n i h e c oi m aue et xe m n , n c yt ei f l o c n l n s s r t ee ni i pr etnt l t n esrm n pr et adsei eds no it r et adi p mettp.P ci ucao , m e er c e i p f h g po p j s m e e a c n tn
验的详细步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采 用讲解 、演示 、指导甚至代替学生实验 。注重对已
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指导书
![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a948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2.png)
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指导书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将所学的电子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实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电子仪器的使用,熟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学会焊接技巧,了解电子电路的组装和调试过程。
二、实习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参数测量及好坏判断。
2. 焊接技巧:学习焊接理论,掌握焊接操作方法,熟悉焊接工具的使用,进行焊接练习。
3. 电子电路组装与调试:以收音机为例,了解电子电路的组装流程,学习电路图阅读,掌握元器件焊接顺序,进行电路调试。
三、实验步骤1. 元器件检测与识别:(1)根据元器件实物,学习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
(2)使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参数,掌握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测量方法。
(3)判断元器件的好坏,了解常见元器件故障现象。
2. 焊接练习:(1)学习焊接理论,了解焊接的基本技巧。
(2)熟悉焊接工具的使用,进行焊接练习,掌握焊接方法。
(3)注意焊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防止烫伤、短路等事故发生。
3. 电子电路组装与调试:(1)阅读电路图,了解收音机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根据电路图,熟悉元器件的作用,掌握焊接顺序。
(3)进行电路组装,注意元器件的焊接位置,保证电路连接正确。
(4)调试电路,检查焊接点是否牢固,元器件是否正常工作,排除故障。
四、实习要求1. 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方法及其好坏判断。
2. 学会焊接技巧,能够熟练进行焊接操作。
3. 了解电子电路的组装流程,掌握电路调试方法。
4. 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实习安全。
五、实习成绩评定1.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占实习成绩的30%。
2. 焊接练习:占实习成绩的30%。
3. 电子电路组装与调试:占实习成绩的40%。
六、指导教师评语(在此处填写指导教师对实习报告的评语)附:实习报告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
(整理)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整理)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ca91b4e53a580217fcfe08.png)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 0实验二:示波器的特殊应用 (7)实验三: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9)实验四:交流信号的基本测量 (11)实验五:频率特性测试仪 (13)实验六:失真度测量仪的基本使用(可选) (17)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南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
三、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d6b28da26925c52dc5bf5f.png)
目录实验一通用计数器的应用 (2)实验二通用示波器的应用 (4)实验三电压表波形响应的研究 (7)实验四阻抗测量实验 (10)实验一通用计数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通用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并掌握通用计数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3.通过对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检定,理解电子仪器检定的原理和方法,理解频率参数测量的一般方法及对测量误差进展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EE1642C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二台2.AS1051S高频信号发生器一台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在进展测量前,首先按规定要求对高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及计数器进展预热,然后对计数器进展自校,计数器自校正确无误方可进展实验。
1.对AS1051S高频信号发生器第一至第二频段的频率刻度进展检定。
〔1〕将EE1642C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电源开关接通,将功能开关置为“频率计数〞档。
〔2〕将AS1051S高频信号发生器调到要测量的频率点上〔频段1:从100kH Z~900 kH Z,每隔100kH Z选择一个测量点;频段2:从1000kH Z~9000 kH Z,每隔1MH Z 选择一个测量点〕,然后进展测量。
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一中,最后计算出结果,并分析说明此仪器是否符合说明书给出的指标〔实验报告中要给出检定结论,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 测量两信号的频率比〔1〕调节高频信号和EE1642C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分别输出频率为5MHZ 和1KHZ的正弦波〔或方波〕,然后用EE1642C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分别测量其实际值,并根据公式N=f A /f B计算其频率比。
〔2〕两信号的频率比f A /f B也可直接利用比较高级的通用计数器直接测量出,这里没有实验仪器,大家直接用理想值即〔5MHZ/1KHZ〕计算出。
〔3〕将理论计算值〔即根据信号发生器的标称值计算所得的频率比值〕和〔1〕方案测得值进展比较和验证。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f735a7ff46527d3240ce0af.png)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台上仪表的使用及布局;2.熟悉恒压源与恒流源的使用及布局;3.掌握电压表与电流表内电阻的测量方法;4.掌握双踪示波器的使用;5.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在实际电路测量中,电压表在测量某两节点电压时应与该两节点并联连接,电流表在测量某一支路电流时应串接在该支路中,因此,就必须要求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内阻为零,但实际使用的电工仪表一般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它们不可能为无穷大或者为零,因此当仪表接入电路时都会使电路原来状态产生变化,使被测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来实际值之间产生误差,这种测量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
2.测量方法a.本实验测量电流表的内阻采用“分流法”,如图1-1所示。
A 为被测内阻(RA)的直流电流表,测量前先断开开关S ,调节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 使A 表指针满偏转,然后合上开关S ,并保持I 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流表A 的指针指在1/2满偏转位置,此时2II I S A ==∴==⋅+R R R R R R R A 1//11图1-1b.测量电压表的内阻采用分压法,如图1-2 所示。
V 为被测内阻(R V )的电压表,测量时先将开关S 闭合,调节直流稳压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 的指针满偏转指示值为V 1,然后断开开关S ,调节R使电压表V的指示值减半,此时有R V=R+R1。
图1-2三、实验设备a)万用表500型或其他;b)EEL-06组件上的十进制可变电阻箱;c)EEL-06组件上的电阻8.2kΩ;10kΩ;d)下组件恒压源0~30V;e)下组件恒流源0~20mA;f)双踪示波器;g)信号源.四、实验内容1.根据“分流法”原理测定500型万用表直流电流1mA和10mA档量限的内阻,线路如1-1 所示。
其中R为EEL-06十进制可变电阻箱,R为EEL-06上10 kΩ/8W电阻。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efe97e852458fb770b566e.png)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改善一、实验目的1⒉⒊⒈数字万用表⒉交流电流表⒊ZH-12电学实验台⒋日光灯管、镇流器、电容器、起辉器⒈日光灯电路由灯管、启动器和镇流器组成,如图5-1①日光灯:灯管是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的细长玻璃管,管的两端装有灯丝电极,灯丝上涂有受热后易发射电子的氧化物,管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的水银蒸汽。
它的起辉电压是400~500V,起辉后管压降只有80V左右。
因此,日光灯不能直接接在220V图5-1②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是由一个充有氖气的辉光管和一个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成。
辉光管的两个金属电极离得相当近,当接通电源时,由于日光灯没有点亮,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启动器辉光管的两个电极之间,使辉光管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到“U”形电极受热趋于伸直,两电极接触,这时日光灯的灯丝通过电极与镇流器及电源构成一个回路。
灯丝因有电流通过而发热,从而使氧化物发射电子。
同时,辉光管两个电极接通时,电极间的电压为零,辉光放电停止,倒“U”形双金属片因温度下降而复原,两电极分开,回路中的电流突然被切断,于是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间高压。
这个高感应电压连同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的两端,使热灯丝之间产生弧光放电并辐射出紫外线,管内壁的荧光粉因受紫外线激发而③镇流器:它的作用一是在灯管起燃瞬间产生一高电压,帮助灯管起燃;二是在正常工作时,限制电⒉在电力系统中,当负载的有功功率一定,电源电压一定时,功率因数越小,线路中的电流就越大,使线路压降、功率损耗增大,从而降低了电能传输效率,也使电源设备得不到充分利在用户中,一般感性负载很多。
如电动机、变压器、电风扇、洗衣机等,都是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
让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线路总的无功功率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四、实验内⒈⒉按图5-2图5-2改善功率因数实验电路图注意:①此实验系强电,一定请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电子测量实验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463b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1.png)
电子测量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基本原理,理解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对简单的电子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3.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概念,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子测量实验方案。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测量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爱护仪器、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测量实验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基本原理: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让学生理解测量原理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2. 常见电子测量仪器:讲解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常见仪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应课本第三章,让学生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
3. 电子测量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电子测量实验,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按照课本第四章实验案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让学生学会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电子测量实验方案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测量实验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考课本第六章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8eb9f18b4daa58da1114a05.png)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电子技术课组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类型-操作型二、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4(DOC)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4(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779c33e2bd960590c677bf.png)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试用版)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09月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1)实验二: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 (5)实验三:电压的测量 (9)实验四:频谱分析仪原理及应用研究 (12)实验一: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学时:3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学习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电阻R值及交流电压值,各测量20个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测量误差。
(1)电阻R的测量先从电阻色环上读取电阻阻值大小,再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R值,看与读取数值是否相符。
共测20次,得到20个数据,求出在置信概率95%时被测元件的估计值、方差及测量结果,测量及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表1-1(2)交流电压的测量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50Hz,振幅为20V以内的低频正弦信号,利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信号电压,测量20次,获得20个数据,求出该信号的估计值,方差及测量结果。
表1-2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作它的真值,而真值必须利用理想的量具或者测量一起进行无误差的测量,因而是无法测到的。
在实际测量中所得到的都是利用各中测量器具所测得的测量值,由于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等等原因,必然导致产生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们只能将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可能消除。
测量的绝对误差定义为:△x =x -A 0 ,其中x 为测得值,A 0为被测量的真值,而A 0一般无法获得,只能利用实际值A 去代替,由在对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值中,剔除了系统误差及粗大误差后,剩下的随机误差具有抵偿性,因而为获得比较接近A 的测量结果提供了可能。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d039e257cd184254b35353a.png)
第一部分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对更好地学习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处理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独立完成电子技术实验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实验需要掌握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误差的概念、来源以及分类,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电子示波器的性能,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电子计数法测量周期以及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的原理,相位差测量、电压测量以及阻抗测量的原理等基础知识。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电阻、电压等精度测量一、实验目的掌握电阻电压的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示波器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它是一种对电压敏感的电子仪器。
应该说,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进行的所有测量,都归结为对电压的测量。
不言而喻,电子示波器则就是测量电压的显示仪器。
用电子示波器测量电压,其原理就是基于被测量的未知电压使电子束产生正比的偏转。
当只测量电压数值大小的时候,可以在X 轴上不加入扫描信号。
被测电压为直流的情况下,其电子束光点的偏移量正比于待测电压的大小。
当被测电压为正负半波对称的正弦电压或其他各种波形的交变电压时,其电子束的偏转高度正比于被测电压振幅值的两倍,即双峰值,亦称双巅值。
(2) 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是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为了能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正向压降、晶体管放大系数等电量,必须增加相应的转换器,将被测电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再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并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数字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由功能转换器、A/D转换器、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源和功能/量程转换开关等构成。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指导书(3篇)
![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指导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d491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3.png)
第1篇一、前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它涉及电路设计、电子元件、电子设备等多个方面。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本指导书旨在为学生提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
2. 培养学生具备电子电路设计、调试、维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路分析基础(1)电路元件及其参数(2)电路分析方法(3)电路实验2. 模拟电路(1)放大电路(2)滤波电路(3)稳压电路(4)运算电路(5)模拟电路实验3. 数字电路(1)数字电路基础(2)组合逻辑电路(3)时序逻辑电路(4)数字电路实验4. 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四、实践教学安排1. 课堂实验(1)电路分析实验(2)模拟电路实验(3)数字电路实验2. 课程设计(1)电路设计(2)模拟电路设计(3)数字电路设计3. 电子设计竞赛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电路案例,使学生了解电路设计、调试、维修的技巧。
3.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实践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实验成绩2. 课程设计成绩3.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4. 学生自评与互评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2. 实验设备: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电源等。
3.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论坛、电子技术博客、电子技术视频等。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 积极参加实验和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3. 关注电子技术发展动态,拓宽知识面。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24feadf242336c1eb95eee.png)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系2012-09目录实验一电压表的使用及交流电压的测量1实验二通用计数器的实验5实验三示波器测试技术与示波器的使用13实验一电压表的使用及交流电压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低频电压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2、掌握高频电压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1、F05A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2、DF2170D型交流毫伏表3、AS2271A型超高频毫伏表三、实验原理1、用交流毫伏表(均值电压表)测量低频电压均值电压表常用来测量1MHZ以下的低频信号电压。
均值电压表的组成如图1-1所示。
称放大—检波式电压表,即先放大后检波。
检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1 均值电压表的组成图1-2 平均值检波器均值电压表的直流输出恰好为|u x|的平均值,因此均值电压表的表头偏转正比于被测电压的平均值。
均值电压表虽然是均值响应,但仍以正弦电压有效值刻度,因此,当被测信号为正弦信号时,其读数直接就是正弦电压的有效值。
当被测信号为非正弦信号时,就需要如下换算:其中K—为被测波形的波形系数。
F2、用超高频毫伏表(峰值电压表)测量高频电压峰值电压表又称检波—放大式电压表,即被测交流电压先检波后放大,然后再驱动直流电压表。
峰值电压表的组成见图1-3所示。
步进分压器斩波稳零式检波器A峰值检波器(探头内)图1-3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在峰值电压表中,常采用二极管峰值检波器,即检波器是峰值响应的。
峰值电压表的表头偏转正比于被测电压(任意波形)的峰值,除特殊测量需要(例如脉冲电压表)外,峰值电压表是按正弦电压有效值刻度的,即:式中—正弦电压有效值KP—正弦电压的波峰因数这样,当用峰值电压表测量任意波形的电压时,只有把读数乘以时,才等于被测电压的峰值。
被测电压的有效值为:式中Kp—被测电压的波峰因数四、实验内容1、用函数发生器分别产生峰—峰值为5V、频率为1KHz、100KHz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电压,用均值电压表分别予以测量,计算它们的峰值、均值和有效值,并计算误差,结果填入表1-1。
电子天平作业指导书
![电子天平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6c9a1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4.png)
电子天平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子天平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正确使用电子天平对于实验室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提供一份电子天平的作业指导书,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电子天平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正文内容:1. 电子天平的基本原理1.1 重力传感器:电子天平通过重力传感器测量物体的重力,从而得出物体的质量。
1.2 电子显示屏:电子天平通过电子显示屏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方便读者阅读。
2. 电子天平的准备工作2.1 清洁:在使用电子天平之前,应确保天平的平台干净无尘,以避免外界物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2 校准:在开始实验之前,应对电子天平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2.3 零点调节:在每次使用电子天平之前,应进行零点调节,以消除天平的初始误差。
3.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3.1 放置物体:将待测物体轻放在电子天平的平台上,确保物体与平台接触良好。
3.2 读取测量结果:等待电子天平稳定后,读取显示屏上的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3.3 重复测量: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
4. 电子天平的注意事项4.1 避免震动:在使用电子天平时,应尽量避免外界震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2 避免磁场:电子天平对磁场敏感,应远离磁场干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3 避免过载:在使用电子天平时,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负荷,以免损坏天平。
5. 电子天平的维护与保养5.1 清洁维护:定期清洁电子天平的平台和传感器,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5.2 定期校准:定期对电子天平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5.3 注意存放:在不使用电子天平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以避免损坏。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电子天平的基本原理、准备工作、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与保养。
正确使用电子天平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读者在实验室工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天平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电子测量实验室编写目录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实验二交流电压的测量实验三时间的测量实验四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实验五测量放大器参数测试实验六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实验七扫频仪的使用及有源滤波器性能测试实验八简易数显频率计的设计前言《电子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它主要介绍电学中常见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感、频谱、频率特性等)的测量方法、测量时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会使用相关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开设目的:首先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同时学习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另外通过一些综合性实验达到对已学过的其它课程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
实验一示波器性能研究及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我们可以把示波器简单地看成是具有图形显示的电压表。
普通的电压表是在其刻度盘移动的指针或数字显示来给出信号电压的测量度数。
而示波器则不同,示波器具有屏幕,它能在屏幕上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信号电压的随时间的变化,即波形。
示波器能把非常抽象的,眼睛看不到的电过程,变换成具体的看得见的图像。
因此,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时,可在显示被测电压或电流幅值的同时,还可显示波形、频率、相位。
这是其它电压测量仪表,如电压表等无法做到的。
一般电压表的读数与被测电压波形有关,而用示波器测量时,其精度可不受被测电压和电流波形形状的影响。
另外,示波器的响应速度极快,也没有指针式仪表所具有的惯性。
但是,示波器作定量测试时,测试值是以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乘Y 轴偏转灵敏度得出的,而屏面上波形幅值所占的垂直刻度值将受到光迹宽度、视差及示波器固有误差和工作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精确读出测试值,这就决定了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不可能太高。
本次实验目的是熟悉示波器各功能旋钮的使用,掌握用屏面上波形及屏幕标尺测量波形幅值及时间的方法。
示波器使用方法见附录一。
三实验设备1. 示波器一台2.信号发生器一台3.超高频毫伏表一台四实验步骤1、了解信号发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用信号源输出高频信号,用示波器观察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和调幅波输出,观察改变调制度时波形的变化。
2、熟悉触发器正负极性及触发电平的功能:用高频信号源输出正弦波,用示波器进行观察。
当示波器上出现清晰的波形后,适当将波形右移,使波形的起始端出现在屏幕上。
改变触发极性,即将触发极性钮拉出或推入,观察波形的变化。
再转动触发电平旋钮,观察波形变化。
3、测试偏转灵敏度:使信号源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00KHz,调节输出幅度,用超高频毫伏表测量,使之为0.5V。
示波器探头置于×1档,偏转因数选择开关置于0.2V/cm,微调钮置于“校准”。
将信号源输出接入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信号幅度的格数,记录在表1-1中,计算出偏转因数,与选择开关指示值(0.2V/cm)比较。
将信号幅度改为0.1V,示波器偏转因数选择开关置于50mv/cm,重复上面的测量。
4、测试扫描速度: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开关置于0.2ms,扫描微调置于校正,输入函数发生器的1KHz 方波。
测出一个信号周期T所占的水平格数,则可算出扫描速度=T/格数,与扫描速度选择开关指示值(0.2ms)相比较,计算出相对误差。
记录在表1-2中。
将输入信号改为2KHz,扫描速度选择开关置于0.1ms,重复上面的测量。
5、测试通频带:信号源产生正弦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用超高频毫伏表测量输出幅度。
改变正弦波频率,保持有效值始终为0.5V,记录下不同频率时,示波器荧光屏上的幅度值。
注意在频率上升到高端,荧光屏上信号幅度下降时,应适当多读一些数据。
将读得数据记入表1-3中,并在方格纸上画出频率特性曲线。
6、示波器的定标和波形电压、周期的测量(1)把Y轴偏转因数和扫描时间偏转因数旋钮都放在“校准”位置(将衰减微调顺时针旋足)。
(2)把校准信号输出端接到Y轴输入插座(3)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电压接到Y轴输入端,用示波器测量正弦电压的幅值和周期,并和信号发生器上显示的频率值比较。
(4)选择不同幅值和频率的5种正弦波,重复步骤(3),记下测量结果。
(5)观察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的波形,(1)至(4)的步骤,保存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信号的图形7、李莎如图形的观测(1) 把信号发生器后面50Hz输出信号接到X通道,而Y通道接入可调的正弦信号。
(2) 分别调节两个通道让他们能够正常显示波形。
(3) 切换到X-Y模式,调整两个通道的偏转因子,使图形正常显示。
(4) 调节Y信号的频率,观测不同频率比例下的李沙育图形。
五、思考题1 能否用一个带宽为20MHz的示波器观测频率为15MHz的正弦波和方波?为什么?2 当利用示波器观测某一直流信号时,示波器的输入耦合方式,触发耦合方式和扫描方式应如何选择?3 什么是李沙育图形?用李沙育图形测频率是基于替代法、比较法还是微差法? 当x 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时,你能在荧光屏上看见什么?实验二 交流电压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了解交流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几种典型电压波形对不同检波特性电压表的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对测量结果做误差分析。
二 实验原理设被测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u (t ),则:全波平均值 T01()U u t dt T =⎰有效值 U =波形因素 K UU F =波峰因素 P P UK U=由于被测交流电压大多数是正弦电压,而且人们通常只希望测量其有效值,故除非特别说明,交流电压表都是以正弦波为测量对象,并按有效值定度,即表头示值是被测电压为正弦电压时的有效值。
测量非正弦电压时,电压表的读数α必须通过波形因素或波峰因素换算才能得到测量结果:对均值电压表 U K F=α对峰值电压表 ~p P U K α=⋅对有效值电压表 U =α 三 实验设备1. 数字存储示波器ADS7062C 一台2. .函数信号发生器SP1642B 一台3. YB2172低频毫伏表 一台4. YB2174高频毫伏表 一台 四 实验步骤1.被测电压波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等读数测量: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50KHZ ,按下正弦波、三角波、或方波按钮,将分别得到这三种波形输出。
a. 用超高频毫伏表(YB2174)测量正弦、三角和方波输出,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幅度调节旋钮,使超高频毫伏表(YB2174)对不同电压波形读数都相同。
例如:α1=α2=α3记录读数,用示波器观察三种波形并画出三种波形图,在图上标明被测电压的峰值。
将超高频毫伏表的读数及示波器的读数填入表1。
b. 用YB2172低频毫伏表测量三种电压波形,方法同上。
c. 根据三种特性电压表的测量结果(读数),分别计算出被测电压的平均值、峰值和有效值填入表1,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表1:(2)等幅度测量a.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输出频率为20KHZ,输出幅度为1V(用示波器监视)。
分别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用峰值电压表(YB2174)测量各输出波形,记录读数并填入表2中。
b. 用YB2172低频毫伏表测量三种电压波形,方法同上。
c. 用示波器测量三种波形的有效值,方法同上。
d.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被测电压的有效值,填入表2,并进行分析说明。
表2:五、思考题(1)在等幅度测量中,用峰值电压表测量三种波形时,读数相同吗?为什么?用均值电压表测量时,读数相同吗?为什么?(2)在实际测量中,对于各种非正弦信号电压,如何得到其有效值电压?(3)什么是波形误差?如何消除这项测量误差?实验三时间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示波器测量周期和时间的方法;2.掌握用示波器测量时间间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示波器水平扫描速度开关微调在校准位置时,扫描开关各档的刻度值,表示荧光屏上水平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值。
因此,示波器不仅可用于显示示波器,而且可用于直接测得整个波形(或波形任何部分)的时间。
1 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的周期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的周期,如图4-1 所示。
图4.1 周期的测量[例4-1] 测得如图4-1(b)所示波形上对应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5cm,“扫描时间”旋钮的指示值为0.1μs/cm,则被测波形周期为: T=5 ×0 5 =2.5µS 2 时间间隔测量用示波器测量如图4-2 所示,波形中两点的时间间隔T 时,可用上述方法测量。
图4.2测量波形中两点的时间间隔3 用示波器测量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时间和脉冲宽度⑴脉冲上升或下降时间测量调节水平“位移”,使脉冲上端 10%处与垂直中心线相交,如图 4.4所示,即可在水平中心线上读出时间 t1(t=扫描速度开关“t/cm”的指示值×水平距离)。
调节水平“位移”,使脉冲下端幅度 10%处与垂直中心线相交,如图4.4 所示,即可在水平中心线上读出时间t2。
将时间t1和t2相加,即为脉冲的上升时间。
图4.4 脉冲上升(或下降)时间测量图 4.5 脉冲宽度测量⑵脉冲宽度的测量调节垂直“位移”,使脉冲波形幅度的中点处在水平中心处,读出前沿和后沿与水平中心线交点间的距离,即前沿中点至后沿中点间的距离.用测得的水平距离乘以“t/cm”开关的指示值,即为被测脉冲宽度。
三实验设备1. 数字存储示波器ADS7062C 一台2. 函数信号发生器SP1642B 一台3. 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正弦波周期的测量将函数信号发生器SP1642B的输出接至数字存储示波器ADS7062C的输入(如通道A),开启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
信号源频率设置为800Hz(正弦波)、输出幅度(峰峰值为2伏);将示波器通道A的扫描线调整在零位,调节垂直灵敏度使波形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按下RUN/STOP按钮,用光标测量正弦波的周期,并将结果填入表4.1。
2. 脉冲宽度的测量保持信号源频率和幅度不变(800Hz,峰峰值2伏),将波形设置为方波输出;按下RUN/STOP 按钮,用光标测量脉冲的宽度,将结果填入表4.2. 表3.脉冲波形上升沿的测量测量条件如2,示波器触发设定为上升沿触发,调节水平扫描时间旋钮,使方波信号上升沿观察到明显的变化,按下RUN/STOP 按钮,用光标测量方波的上升时间,并将结果填入表4.3。
表4.方波下降沿的测量测量条件及方法如3,示波器触发设定为下降沿触发,按下RUN/STOP 按钮,用光标测量方波的上升时间,并将结果填入表4.4。
表五 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1. 计算测量的结果,并分析相对误差;2. 时间测量还有哪些方法方法?实验四 相位差和频率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学会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频率及相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