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

合集下载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补强地基:在地基周围注入加固材料,例如水泥浆或聚合物,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挖土处理:通过挖掉不稳定的土壤层,并用更稳定的土壤或石材进行填充,以加固地基。

3. 钻孔灌注桩:在地基深处进行钻孔,然后注入钢筋混凝土,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地基加固梁:在地基上方建造加固梁,以分担楼房或桥梁的重量,并加固地基。

5. 地基换填:将不稳定的土壤挖掉,并用更稳定的土壤进行填充,以改善地基的支撑性能。

6. 地基冻结法:在地基周围注入液态氮或其他冷却介质,使土壤冻结成为坚实的土体,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7. 地基抗浮处理:对于存在高地下水位的地区,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采取
固定桩或地下室排水等方式,防止地基浮起。

8. 地下围护结构:在地基周围或下方建造地下围护结构,例如深层墙、深槽或喷桩等,以加固地基和分散荷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具体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地基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要求来确定。

建筑地基处理的10种方式

建筑地基处理的10种方式

建筑地基处理的10种方式一、区分一下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建筑物由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部分组成。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

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

所以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承受基础传递过来的建筑物荷载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土壤层。

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脚”。

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把它传给地基。

二、地基分类三、地基的处理方式(一)天然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承受基础传递的全部荷载,需经人工处理后作为地基的土体称为人工地基。

处理的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砂石桩法、石灰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土挤密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含深层搅拌法、粉体喷搅法、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单液规划法、碱液法等。

1、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土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

实践证明:换土垫层可以有效地处理某些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

垫层的主要作用:1)提高地基承载力;2)减少沉降量;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4)防止冻胀;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等。

换填法还适用于一些地域性特殊土的处理,例如在西安地区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用于山区地基可处理岩面倾斜、破碎、高低差,软硬不匀以及岩溶等,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基可消除冻胀力和防止冻胀损坏等。

2、强夯法强夯法是用几吨至几十吨的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这种强大的夯击力在地基中产生动应力和振动,从夯击点发出纵波和横波,向地基纵深方向传播,使地基浅层和深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 扩展基础:对于土质较弱的地方,可以通过扩大基础的底面积来增加建筑物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桩基:桩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桩基有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等。

3. 挤密法:对于地基土质较松散的情况,可以采用挤密法进行处理。

挤密法是将混凝土直接注入地基土层中,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 土石方加固:对于地基土质较差或存在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的方法。

通过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或石料,以均匀分布荷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处理剂:地基处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可以改良地基土质的物理特性,提高地基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地基处理剂有石灰、水泥等。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合理施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3篇)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的必要性1. 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观。

2. 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出现沉降、倾斜等现象,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

3.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二、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1. 换填地基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时,可采用换填地基法,如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等。

2. 夯实地基:主要包括重锤夯实地基和强夯地基。

重锤夯实地基适用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等;强夯地基适用于深层地基处理。

3. 挤密桩地基:主要包括灰土桩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等。

挤密桩地基适用于处理软弱地基,如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4. 注浆地基:通过注浆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地基沉降。

5.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灰土夯实而成。

三、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的步骤1. 前期准备:对施工现场的土壤环境及土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制定施工方案。

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如砂、石、水泥、粉煤灰等。

3. 施工机械准备:调试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其质量达到操作标准。

4.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地基处理,包括换填、夯实、挤密、注浆等。

5. 施工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6. 施工结束:完成地基处理施工后,进行验收和交付使用。

四、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地基处理效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4. 做好施工记录,为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总之,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灌注桩法。

灌注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

它通过钻孔、注浆、成孔、钢筋搭接和灌浆等工序,将混凝土灌注到孔中,形成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法不仅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二、土石方处理法。

土石方处理法是通过对地基土石进行开挖、填筑、夯实等工序,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松的地基,可以通过填筑夯实的方式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土石方处理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三、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将水泥、砂、砾石等材料与地基土进行搅拌,形成搅拌桩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搅拌桩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四、地基加固法。

地基加固法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方法。

地基加固法包括加固桩、土钉墙、悬浮桩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选择。

地基加固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能,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希望本文介绍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换填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把地基的土层挖空掉,然后在挖空位置填满强度更大的砂子、泥土、碎石等等。

2、预压法,在建造房屋之前,先在施工场地上施加或者是分级施加和地基相当的荷载,让地基土层空隙中的水被挤压出来让地基土层变得更加的密实。

3、强夯法,把重锤从高处落在地基上,不断的对地面进行强力的夯击。

4、振冲法,利用振动器不断的在地基中进行加水和振动,让土层空隙变得更小。

5、深层搅拌法,使用特制的搅拌机械对地基中的水泥和土体进行强力的搅拌,从而让地基形成一个整体。

6、砂石桩法,使用振动机在地基中不断的进行振动,再把套管打入到预定好的深度中,把砂石排在土中,让振动机对砂石和土体进行挤压,一直到成桩为止。

7、土或灰土挤密桩法,使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进行强力撞击,让土体中形成孔洞,然后往孔洞中填入素土或灰土等,一直到土体成桩就可以了。

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对摩擦桩取0.5~1.0, 对摩擦支撑桩取0.1~0.4。
3、对刚性桩地基
(1)
f sp , k
N Rkd A
fs,k (1 m) As / A
N 基础以下的桩数 Rkd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A 基础面积
As 桩间土面积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取0.8~1
排水固结法
④防止冻胀。因为粗颗粒的垫层材料缝隙大,不易产生毛 细管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
⑤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2 垫层的设计要点
垫层的设计不但要满 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及稳 定的要求,而且应符合经 济合理的原则。其设计内 容主要是确定断面的合理 厚度和宽度。对于垫层, 既要求有足够的厚度来置 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 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 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出。
处理对象
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地 基,尤其是淤泥和淤泥质土,处理效果较差。
工程应用
机场、仓库、油罐、公路、和铁路
加固地基的优点
•应用范围广泛 •加固效果显著
•有效加固深度大
8000KN.M高能级强夯处理深度达12米;一般能量夯能处 理深度6~8米
局 部 剪 切 破 坏
刺入破坏
2、降低地基变形:
变形过大,产生不均匀沉降、结构开裂
3、消除液化
震动液化 u
饱和粉土和砂土受到震动时,
孔隙水压力大于上覆重力时, 粉砂和粉土变为液态,建筑
uG
物倾倒。
震动液化 G
4、渗漏、管涌:对大坝破坏方式。
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中的细 颗粒被冲走,使土的孔隙不断扩 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使较粗 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逐渐 形成管状渗透通道,造成土体崩 塌,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在建筑物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处理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一、土石方处理。

土石方处理是指对地基土进行开挖、填方或者挖土填方等处理。

通过土石方处理,可以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土石方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开挖、填方、挖土填方、压实等,具体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二、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加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包括灌浆加固、搅拌桩加固、振动加固等。

灌浆加固是通过向地基注入水泥浆或者其他固化材料,增加地基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搅拌桩加固是通过在地基土中钻孔并注入水泥浆,形成桩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振动加固是通过振动设备对地基土进行振动,使地基土得到重新排列和密实,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三、地基改良处理。

地基改良处理是指通过化学、物理或者生物方法对地基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改良处理的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改良、地基加固等。

土壤固化是通过向地基土中注入固化剂,使地基土得到固化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土壤改良是通过向地基土中添加改良材料,改善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是通过在地基土中设置加固材料,增加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四、地基排水处理。

地基排水处理是指通过排水设施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以降低地基土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排水处理的方法包括排水沟、排水管、排水井等排水设施的设置,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处理、地基加固处理、地基改良处理和地基排水处理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常用地基10种处理方式

常用地基10种处理方式

常用地基10种处理方式一、区分一下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建筑物由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部分组成。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

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

所以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承受基础传递过来的建筑物荷载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土壤层。

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的“脚”。

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把它传给地基。

二、地基分类三、地基的处理方式(一)天然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承受基础传递的全部荷载,需经人工处理后作为地基的土体称为人工地基。

处理的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砂石桩法、石灰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土挤密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含深层搅拌法、粉体喷搅法、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单液规划法、碱液法等。

1、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土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

实践证明:换土垫层可以有效地处理某些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

换土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灰土垫层等。

垫层的主要作用:1)提高地基承载力;2)减少沉降量;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4)防止冻胀;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等。

换填法还适用于一些地域性特殊土的处理,例如在西安地区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用于山区地基可处理岩面倾斜、破碎、高低差,软硬不匀以及岩溶等,用于季节性冻土地基可消除冻胀力和防止冻胀损坏等。

2、强夯法强夯法是用几吨至几十吨的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上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大类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加固类地基处理方法。

1. 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指在地基中打入桩,通过桩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搅拌桩、静压桩等。

2. 地基灌浆,地基灌浆是指将水泥浆或其他浆料注入地基中,填充地基中的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3. 地基加固梁,在地基表面或地基下方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二、改良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变土体的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振实法、加固法、冻结法等。

2. 沉降控制,对于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如设置沉降监测点,及时采取补偿措施等。

三、处理类地基处理方法。

1. 地基排水,对于地基中存在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土体加固,对于松软的土体,可以采取土体加固措施,如填土加固、植物加固等,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3. 地基防护,在地基表面设置防护层,如防水层、防腐层等,保护地基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改良和处理三大类,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措施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地基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实施细则

地基处理实施细则

地基处理实施细则地基处理在土木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地基处理的实施细则,包括地基处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地基处理主要目标包括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加强土壤的抗剪强度、改善土壤的排水性能,并减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1. 预处理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勘察,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工程特性。

其次,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地基处理的区域范围和处理深度。

最后,在进行地基处理前,需要清除地表的杂物和植被,确保处理区域的干净整洁。

2.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地基处理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法、回填法和深层加固法等。

加固法是通过加固处理区域的土壤,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回填法是利用高质量的填充土替换原土,以改善地基土壤的工程性质。

深层加固法是通过在土壤中安置增强材料,如灌注桩、钢板桩等,加固土壤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地基处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土壤在长期受到水分浸泡会导致其工程性质的下降。

因此,对于地基处理来说,合理的排水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排水管道安装、地表排水设施建设和地下排水系统构建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4. 沉降控制地基处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沉降过大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损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沉降。

常用的沉降控制方法包括预应力锚杆、增浓桩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三、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1. 合理设计地基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土壤特性、工程要求和地质背景等因素,确保地基处理的效果和可靠性。

2. 施工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

1. 土石方加固。

土石方加固是指对地基土石方进行挖掘、填筑和夯实,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挖掘和填筑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2. 地基灌浆。

地基灌浆是指在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或其他硬化材料,以填充土壤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灌浆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预应力加固。

预应力加固是指在地基内部设置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应力作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预应力加固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搅拌桩。

地基搅拌桩是指利用搅拌桩机在地基内部进行搅拌,将土石混合成桩状,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松,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搅拌桩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地基加固梁。

地基加固梁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梁,通过加固梁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梁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地基换填。

地基换填是指对地基进行挖掘,将原有土石方换填成新的土石方,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的情况,通过换填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7. 地基加固板。

地基加固板是指在地基表面设置加固板,通过加固板的刚度和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表面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通过加固板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地基处理的七种常见方法,不同的地基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名词解释

地基处理名词解释

地基处理名词解释
地基处理是指对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地基进行改造或强化,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

地基处理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土壤加固:通过在地基中注入特定的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化学物质,使土壤变得更加坚实和稳定。

2. 地基加固:使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在地基中加入增强物,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改造:对地基进行物理或化学的处理,如挖掘、填充、压实或排水,以改善地基的性质和条件。

4. 地基隔离:在地基与建筑物之间设置隔离层,以防止地基的沉降或变形对建筑物产生影响。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安全地承载荷载,并减少地基沉降、地震等不利影响的发生。

地基处理的方法选择和实施应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地质条件来决定。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硬化加固法:通过加入各种硬化材料,使土壤变得更加牢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深基础法:在土壤深处开挖一定深度的洞,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地基,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3. 压密加固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中的孔隙变小,土层紧密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4. 土钉加固法:在地基周边或基坑边缘设置一定数量的土钉,与地面混凝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5. 地下连续墙法:在地基周围挖掘一定深度的槽,并在槽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的墙壁,从而增强地基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

6. 地震隔离技术:在地基或建筑内设置隔离装置,能够吸收地震的能量,减少建筑物的振动,防止地震损毁。

7. 地基增强技术:采用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地基中注入液体或粉末,与土壤反应生成新型固体,使地基坚硬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1. 压实法:通过使用大型振动设备,将土壤压实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挖土法:通过对不稳定或松散的土壤进行挖掘、清除和替换,以提供稳定基底。

3. 排土法:在地基区域内将松散土壤排除,并用更稳定的土壤填充。

4. 土石方法:使用压缩和密封土石填料来填充地基,以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5. 地脚法:在地基底部加入混凝土地脚来增加支撑力和稳定性。

6. 钻孔灌注桩法: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7. 预应力法:通过将钢束或钢筋预应力到混凝土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8. 地下连续墙法:将混凝土墙或钢板桩设置在地基中以提供支撑和稳定。

9. 地基加固网法:使用地基加固网将松散的土壤固定在一起以提供支撑和加强。

10. 地基加固加宽法:在地基上的表面添加混凝土或增强材料
来加强地基并分散荷载。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压实法,通过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压实,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压实法包括静压和动压两种方式,静压主要是利用静载荷进行压实,动压则是通过振动机械进行压实。

压实法适用于土质较好的地基,通过压实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

2. 土体改良法,土体改良法包括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两种方式。

物理改良主要是通过加入外部材料(如砂土、砾石等)或者改变土体结构(如振动、加固等)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化学改良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体改良法适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基,通过改良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加固法,地基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对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法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者需要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情况,通过加固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排水法,地基排水法主要是通过排水设施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减小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排水法适用于地基含水量较大的情况,通过排水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5. 地基换填法,地基换填法主要是通过清除原有地基,重新填充土石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换填法适用于原有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地基不稳定的情况,通过换填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基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系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班级:勘查1102学生:丁文建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工程地质情况三、地基处理要求四、地基处理方案(一)堆载预压排水固结(二)水泥搅拌桩五、两种地基处理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六、现场检测与监测技术设计要求和实施一、工程概况拟建220kv变电站场地站址主要属海积地貌单元,西侧150m为冲沟入海口,场地地形平坦,高程在1.20~2.92m之间,按4.9m整平标高,场地全部为填方区,现场地东北角种有蔬菜、果树和铁树苗,其余地段已经三通一平。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站址处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裂通过。

场地附近未发现坟墓、文物、矿产等存在,场地交通条件较好。

二、工程地质情况拟建场地西侧离冲沟入海口约150m,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海水的控制。

钻探施工结束后,统一观测各钻孔混合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0.04~0.82m,标高为1.20~2.92m。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②卵石层松散类孔隙潜水及赋存于④、⑦卵石层的孔隙承压水和赋存于风化岩层基岩裂隙承压水,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中的基岩风化孔隙潜水。

含水层有卵石②、④、⑦层组成,各层之间由于介质结构松散,孔隙度大,且连通性好,因此透水性强。

其中卵石②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且受上覆耕植土①相对隔水作用具微承压性;卵石④、⑦连通性好,透水性强,补给源远,富水性强,具承压性;地下水主要接受附近海水侧向补给,水量丰富。

含水层由风化岩层组成,导水性和富水性受构造裂隙的控制和影响,具各向异性,透水性一般较弱,总体风化带基岩裂隙承压水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破碎带存在导水性较强、富水性较好的可能。

其余各土层——淤泥③、粉质粘土⑤、淤泥质土及残积粘性土⑧均属弱透水、弱~微含水或相对隔水层。

地层剖面图333333三、地基处理要求通过取淤泥进行渗透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平渗透系数scm6108.4-⨯,垂直渗透系数scm61097.3-⨯。

通过高压固结试验,得出③淤泥层先期固结压力为80.67aKP,300aKP压力下水平固结系数平均值为scm231043.2-⨯,垂直固结系数平均值为scm231000.2-⨯。

根据场地特征情况,地基处理要求:(1)工程堆载面标高(包括预留沉降量)不得大于5.30m;(2)处理后淤泥固结度90%以上;(3)处理后场地交工面承载力特征值约120aKP;(4)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和水泥搅拌桩法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并比较两种方案费用高低。

四、 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处理方法有两种,分别为:①堆载预压排水固结、②水泥搅拌桩。

(一)、堆载预压排水固结1、塑料排水板的设计宽度:100b mm= 厚度:3.5mmδ=当量换算直径:()()22100 3.566p b d mm δπ+⨯+===π排水板间距1l m =,按正三角形布置,则m l d e 05.1105.105.1=⨯==排水板竖井直径w d 可取p d ,则井径比31.0510=1666e e w p d d n d d ⨯===215000A m =总2215000n 1732344eA d ===ππ⨯1.05总所以取:n 17323=根2、堆载荷载设计322.0010v c cm -=⨯ 322.4310h c cm s -=⨯()2222222231163161ln ln16 2.03141614n n n F n n n -⨯-=-=-=--⨯16280.81πα==()23237222288 2.4310 2.00108.735101s 0.075514 2.0310541000h v n e C C d F d H πβ---⨯⨯π⨯⨯=+=+=⨯()=⨯⨯3、分级加载计算3018/r kN m =处理前淤泥土的抗剪强度:8.4kPa ƒ0τ=则第一级允许加载量:1 5.52 5.528.435.671.3P kPa Kƒ0τ⨯=== 取第一级加载量:135P kPa =,加载时间:d t 101=,恒载时间:120t d ∆=则加载速率:111353.5t 10p q kPa d ===第一级堆载重物的高度:110351.9418p h m γ===35p kPa ∆=∑()1301()T Ti i t e e i i i q U T T e p βββαβ----⎡⎤=--⎢⎥∆⎣⎦∑∑ =0.0755300.07551003.50.81[100()350.0755e e e -⨯⨯---]() =0.874在1P 作用下,地基抗剪强度达到°130tan 8.4350.874tan611.6PU kPa ƒ1ƒ0τ=τ+ϕ=+⨯⨯=则第二级允许加载量:2 5.52 5.5211.649.31.3p kPa kƒ1τ⨯===,取第二级加载量:245P kPa =,加载时间:210t d =,恒载时间:220t d ∆=则加载速率:22245 4.5t 10p q kPa d ===第二级堆载重物的高度:220452.518p h m γ=== p ∆∑=35+45=80kPa()1601()T Ti i t e e i i i q U T T e p βββαβ----⎡⎤=--⎢⎥∆⎣⎦∑∑ 0.0755600.07551000.0755600.0755400.0755303.50.81[00()800.07554.50.81[4030()800.07550.9240.9e e e e e e -⨯⨯-⨯⨯⨯=- -] +- -]=> ()(1)()满足 °260tan 11.6450.924tan616PU kPa ƒ2ƒ1τ=τ+ϕ=+⨯⨯=则第三级允许加载量:3 5.52 5.521667.91.3p kPa kƒ2τ⨯=== 123354567.9p p p p =++=++=147.9总kPa >120kPa (满足)预压过程图4、沉降量计算0354517.5P kPa =+-⨯0.4=73堆载预压的最终沉降量:i 0i287326218 2.3S S H s p mm E =∑=⨯(+)= 12 1.94 2.5H H H m =+=+=4.44总堆载高度:4.440.26 4.185.3H H s m m =-=-=<总(满足要求)(二)、水泥搅拌桩1、水泥搅拌桩的设计 采用正三角形布桩 桩直径:mm d 600=桩长度:10L m =桩截面面积:2283.0m A p = 桩截面周长: 1.88p u m =水泥掺合比:20%w a =, 桩身抗压强度: 3.56cu f MPa =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0.30η= 2、桩周土的特征卵石:侧阻力特征值:si q =30 kPa桩端侧阻力特征值:250p q kPa = 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α=0.5淤泥:侧阻力特征值:si q =6kPa 3、确定单桩承载力桩身材料强度决定的单桩承载力:0.30kN a cu p R f A =η=⨯356⨯0.283=302.2桩周和桩端土抗力提供的单桩承载力:1 1.88(23068)0.52500.283238.4na p si i p p i R u q l q A kN α==+=⨯⨯+⨯+⨯⨯=∑比较两者计算结果,取单桩承载力:238.4a R kN = 4、确定面积置换率m复合地基承载力:120sp f kPa =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2220=7610sk f kPa +8⨯40×=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0.4β=1200.47611.4238.40.4760.283sp sk askpf f m R f A -β-⨯===%-⨯-β5、桩的平面布置 215000A m =总p m 15000n=6042.40.283A A 11.4%⨯总==所以取n 6050根=ed d m 22=l d e 05.1=1.7l m === 所以取 1.7l m =6、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238.4111.40.4111.4760.283141.1120a spk sk p R f mm f A kPa kPa β=+-=%⨯+⨯-%⨯ => (满足要求)7、软弱下卧的强度验算取单位面积11b l m m ⨯=⨯的基础进行计算 下卧层上层土的压缩模量:1182 2.38206 5.749.862864S E MPa ⨯+⨯+⨯+⨯==+++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a S MP E 6.32=129.862.743.6S S E E ==z 0.50b >查《基础工程》表2-7可知23θ=︒,tan θ0.424=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需要满足要求的条件:z cz az f σσ+≤ k k F =120⨯1⨯1=120NG k k G w w Ad Ah =γ-γ=20⨯1⨯1⨯12.9-10⨯1⨯1⨯10=158NG kPa 1k k k F p A +120+158===278⨯1kPa cd h σ=γ=18⨯2.9+(20-10)⨯2+(16.7-10)⨯8=125.8∑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1.7ztan zt an k cd z kPabl p l b σσ(-)1⨯1⨯(278-125.8)===(+2θ)(+2θ)(1+2⨯10⨯0.424)⨯(1+2⨯10⨯0.424)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z kPac h σ=γ=18⨯2.9+(20-10)⨯2+(16.7-10)⨯8+(20.5-10)⨯6+(19.2-10)⨯4=225.6∑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3225.69.85/22.9czm kN m d zσγ===+ (0.5)60 1.09.85(22.90.5)280.6az ak d m f f d kPa ηγ=+-=+⨯⨯-=1.7225.6227.3280.6z cz az kPa f kPa σσ+=+=≤=(可以) 故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8、沉降验算(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 桩间土的压缩模量:182 2.385.4428S E MPa ⨯+⨯==+搅拌桩的压缩模量:105105 3.56373.8p cu E f MPa ==⨯=12018 2.9172.2z p kPa =+⨯=11202012.918 2.9)2)8252.2zl z k czp p G kPaσ=+- =+⨯-[⨯+(20-10⨯+(16.7-10⨯] = (1)0.114373.8(10.114) 5.4447.43sp P s E mE m E MPa =+-=⨯+-⨯=13()[172.2252.2]100.045452247.4310z zl sp p p l s m mm E ++⨯====⨯⨯ (2)桩端下未加固复合土层的变形(规范法)下卧层顶面处的有效附加应力值为0252.2zl p p kPa ==查表可知经验系数 1.4s ψ=,()41211 1.48.0211.2i s s i i i i sip s s z z mm E αα--='=ψ=ψ-=⨯=∑则总沉降量124511.256.2s s s mm =+=+=五、两种地基处理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经查阅资料知,直径600mm 的搅拌桩每米大约需53元,而处理1.5万平方米的场地大概需要搅拌桩6050根,每根桩长10m ,而塑料排水板每米大约需18元,而处理1.5万平方米的场地大概需要塑料排水板17323根,每根长是10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