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后,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广泛而高度的重视,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开展起来。因此,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建立目标多元化、评价形式和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应该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师生角色的转换。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评价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导向功能。

虽然我们天天喊着教学改革的口号,可是许多学校在进行着“应试教育”。如毕业班提前结束课程进入总复习,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等。众所周知,毕业会考是指挥棒,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手段。而考什么,怎么考,则引导学校跟着转,必考又加分的科目,学校就加班加点,复习备考;而不考的科目,则学生偏科,不乐意学。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为一直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对普及九年

义务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且造成了“高分低能”、实践动手能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其实,这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的问题: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当前普遍教师都认为“考试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无法开展”。因此应建立一整套客观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引导不良教育行为以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构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应该是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教师教学水平之高下,更不能为了管理意义上的需要。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献计献策,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要给予教师应有的安全感与自豪感,我认为这几点,对于构建新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树立教学评价有机融合的教学评价观。

教师应将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规划融合到教学设计中,尤其是要将评价的实施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同步进行,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究竟应该从哪几方面,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课堂教学呢?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其实,这就决定了评价的着眼点。换言之,即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的形态与教师教学的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的

聚集点,由此为出发点,就审视其它两个方面的利弊与得失。

构建课堂改革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标准:

1、学生的学习状态

1.1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看是否有些学生能对同学的学习有所帮助启发。

1.2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特性。

1.3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解学习情感。

2、知识的形态。

2.1基本性。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二看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

2.2过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讲座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

2.3策略性。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2.4实践性。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行为。

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一般意义上的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

注意中心。看教师在可让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

教学机制。看教师是否具备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科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

构建课堂改革评价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科评价方式,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和途径,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开展积累评价资料和数据,例如:学习过程中的作品、学习记录、评价考量表等,形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评价,应用多样的试题形式和要求,既应检验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检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恰当结合形成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

积极推进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该在学习活动开始前,针对整个项目或活动的实施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日志或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变化;提倡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比如学生自评互评

和教师评,不应该将过程性评价片面理解为过程中的结果评价,而应该突出过程中的评价。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引领学生实现对问题认识的不断超越,教师必须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教材,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方法论的知识)同时要把教学同周围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教师只有以开阔的视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选取和利用课本外的课程资源才有可能借此引领学生走的更远,实现自我的超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