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视觉语言的解读
凝视的空间——建筑空间的视听语言

凝视的空间——建筑空间的视听语言作者:王怡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8期摘要:从影视视听语言的角度观察、展示、诠释建筑空间的设计内涵。
让建筑空间具备视听语言语境。
对建筑空间产生如何从写“景”到抒“情”以及最终达“意”的循序渐进的空间体验。
关键词:建筑空间;视听语言;意境帕斯考·舒宁在《电影建筑的宣言》中提到,“电影建筑的本质即使静态的建筑实体彻底转化为一个能量释放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事件活动得以呈现和自我呈现的过程。
在此过去、现在和将来激发出时空感的叠加,由我们的感观认知和心智构建的时间过程定义的时空感,在此,空间里物质的运动——纯粹运动学上的位移的影响本身得以显现,通过电影情节揭示叙事记忆的过程中经常相互矛盾的真相,因此获得其他方式无法呈现的空间和时间的共时性。
”帕斯考·舒宁提出的概念让建筑空间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审美对象,让影视艺术的镜头语言诠释建筑空间,让常规的建筑空间体验从空间的物理量度转换到“时间——空间的记忆体验”。
用影视作品诠释建筑空间,必须从影视制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建筑空间具备视听的元素,如何让影视作品的视听元素传达建筑空间营造的语境感受,这些感受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镜头的景别、镜头的组接方式和画面中的光线、音乐这些因素组成,让我们来找找这些元素与建筑空间语境的联系。
一镜头语言的景位与空间的联系摄像机的镜头像人的眼睛,能够以图像记录的方式传达视觉信息。
图像记录的构图通过镜头的景位控制,不同的景别表现的内容和含义不同,所传达的建筑空间意境也不同。
首先从全景来分析。
在全景的画面中,视度都会很大,记录画面的气势磅礴,给人感觉很宽广舒畅,这样的心境感受多用于表现建筑空间中的大堂或者门厅的空间体验,也能够用于大型体育馆或者城市的景观广场中心的感观体验,在全景的视角下,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建筑空间的基本组合关系,并能以此为起点逐步展示后面的空间组合,它赋予给人们饱满的信息量,对于后续的信息传递具有导向性功能。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在现代社会中,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和社会发展的象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性需求,而是更加强调建筑语言的独特表达和创意性设计。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语言与表达,并讨论其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的关系。
1. 异形建筑:空间的突破与情感的激发现代建筑设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形状独特、造型奇特的建筑。
这些异形建筑突破了传统建筑的限制,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
例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和中国的“鸟巢”体育馆,都是现代建筑中的瑰宝。
这些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语言,通过形状和结构的创新来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这些异形建筑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惊喜,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2. 玻璃幕墙:透明与开放的表达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计元素之一。
通过使用大量的玻璃材料,玻璃幕墙为建筑带来了透明、明亮的外观。
这种设计语言强调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例如,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巴黎的卢浮宫都采用了玻璃幕墙设计。
这些建筑不仅使人们可以欣赏到室外景色,更能够将室内与室外空间无缝连接,为人们提供了舒适而开放的环境。
3.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表达与实践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关注点。
建筑业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绿色建筑通过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以及自然通风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建筑语言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外观,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
例如,丹麦的奥胡斯音乐厅和美国的底特律儿童博物馆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杰作,它们通过独特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将环境保护与建筑美学结合,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4. 文化表达与地域特色现代建筑设计也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中,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
例如,中国的京剧大剧院以及巴西的圣保罗美术馆都体现了本土文化的表达。
这些建筑通过形状、材料、装饰等方式,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现代建筑形式相结合,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彰显了现代建筑的创意与前卫。
视觉规律在建筑中的体现

视觉规律在建筑中的体现作者:程星红来源:《大观》2014年第11期摘要:艺术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其本质就是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随着现在艺术多元化领域的发展,对创作与视觉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视觉规律的产生以及视觉规律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感知视觉规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视觉规律;建筑;艺术;视觉一、视觉规律的产生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和内部世界,并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视觉信息是人类的主要信息来源,据分析,人们通常75-87%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同时有90%的行为是由视觉引起的。
这些获取的事物形象投射在视网膜上,最后由视网膜神经把这些信息传到大脑。
那么,与这种生理活动相对应地便产生了人的视觉规律。
人的视觉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视觉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暗示,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也可以进行选择,由此产生了一定的视觉规律。
尤其是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观看所路过的建筑物外观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而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视觉影响。
而当我们四处游玩时,看到各种各样的园林造景,潜意识里又会有一个选择:从哪儿开始注意这些造物,重点要注意到哪些部分等,这些行为和意识都是有相应的视觉规律在潜在的起着作用。
二、视觉规律与建筑视觉规律最大的直观影响莫过于体现在建筑上。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认为:“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首先获得的是一种幻想,一种转化为视觉印象的纯粹想象性或者是概念性的东西。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建筑的认识不仅在于以主体对客体的方式进行观察,更在于对主客体的“融合、整一”,我们游遐在建筑所营造的“氛围”中并欣赏、使用它;同时,这种欣赏、使用影响着我们的“感觉”,给我们一种所见即所是的暗示。
在这一交换的过程中我们用自己的“感觉”与园林相互交流,而这种“感觉”源于我们的视觉。
浅析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视觉语言

间设 计 的成败 。而色 彩设计 是真 实环
境 气氛 、增强艺 术感 染力 、统一 色彩
的主调子 ,给人 的视觉上造成 同一感 ,
也给人 以独 特的感 受 。肌 理质 地是 由 材料本 质属性所 显示 的表 面效果 ,是 通过视 触觉直 接感受 的 ,材料肌 理美
基 调的 手段 ,也 是使展 示形 式设 计更 加 生动 、协调 和统一 的重要 因素 。黑
格 尔说 : “ 在现 实世 界里一 切事 物都 由于空气 而产 生着色 方面 的差异 ,它
在展示 设计 中 ,有一 种不 可 忽视
的效 果 ,那 就 是光 与 影 的视 觉 效 果 。
是静 的 、深邃 的 、朴 素而 雅静 的 。各
种实体 材料都 有它 固有 的视感 觉特征
是我们感 知世界的基础 。 ”色彩在人 的
以在空 间运用 上 ,应 该可 以制造 意外
的变化 ,让观众 被空 间的神 秘所 吸 引
而去探索。
一
观者 只有 在运 动 中对 各局 部 的空 间艺 术有 掌握才 能综合 地展示 设计 特
个 好 的设计 师是 一个好 的心理
专 家 ,他 可 以运 用空 间来影 响人 的行
怎 么摆设空 间 中的物体 ,都 对视 觉 有
一
、
展 示设 计 的 空 间性
征 的总体 印象 。观者 对展 品的观 赏是
一
动 和 心 理 。 在 展 示 空 间 设 计 中 应 避 免
空 间是展示设计所要 呈现的载体 , 也是展示设计 与人们传送信息的媒介 。
空 问 由于 点 、线 、面 的构成 而 成立 。 展 示设计 的主 体结构 和空 间 ,正是 由
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

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摘要:环境空间的视觉设计是将环境设计与视觉相结合的一个概念。
其内容和形式包含着环境空间表现和视觉传达两个方面,是一门交叉的新型学科,是分析和讨论空间影响下的视觉艺术及表现的。
关键字:环境;视觉设计中图分类号:J5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62-01在建筑中,“环境”就是指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对于建筑内部或外部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的总和。
将这几方面综合起来考虑,从而分析在空间影响下的视觉意识及表现。
什么是视觉,简言之视觉就是经由眼睛所看,大脑所审视分析后产生的一种感觉,视觉是视线作用于外部世界后产生的心理结果。
作为一个设计者,应该结合环境空间和视觉设计一起来看,因为二者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
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
即使是作为商业服务的艺术,视觉传达所涉及的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却很少涉及到建筑空间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这些主要以强调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意义为主。
因此,将环境和视觉纳入一个整体进行讨论的并不多见。
环境视觉设计系统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用指用来标明方向、区域的图形称号;二是指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上述内容揭示了环境视觉设计的作用和形式,下面将浅析其作用与形式的具体表现。
显然环境视觉要担负起指示方向和区域的作用,这说明环境视觉的主要概念和内容中有很大的导向意义。
环境空间导向按照性质分为公共导向和商业导向两类。
公共导向是指一些公共场所的导向设施,比如邮局、公园、机场、火车站、地铁、马路等区域的导向标志。
建筑中最基本的设计语言

建筑中最基本的设计语言建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们便开始在自然中寻找建筑的灵感和设计元素。
而建筑中最基本的设计语言,则是一种表达方式,是建筑师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建筑形式的重要工具。
一、空间空间是建筑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
一个建筑的空间是否合理、舒适、有效,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一个建筑的空间应当具有连通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让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地流动和感受。
此外,建筑的空间应当还能够提供丰富的体验,让人们在其中产生各种感觉和情感。
二、形态形态是建筑中最直观的设计元素,指建筑的整体形状、立面构成、外观造型等。
建筑的形态应当符合其所在环境的气氛和语言,同时具有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形态的设计对于建筑的视觉影响非常大,它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材料材料是构成建筑的基本元素,也是体现建筑语言的重要方式。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当考虑其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等因素,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其所在环境的气氛。
不同的材料在建筑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大理石的高贵、混凝土的坚实、玻璃的透明等。
四、光线光线是建筑中最具有魅力和生命力的元素之一,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建筑师应当善于运用光线,将建筑内部的自然光和人工光进行合理组合,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境。
此外,建筑师还应当考虑到光线的方向、强弱、色彩等因素,以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比例比例是建筑中最为微妙和难以把握的设计元素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和局部的协调性。
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可以使建筑产生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比例的设计需要建筑师具有高度的审美和技巧,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实践。
六、功能功能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建筑师应当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进行设计。
一个建筑的功能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通过理解和掌握环境的特点,建筑师可以将功能和环境进行有机融合,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此外,功能的设计还应当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视觉传达-----建筑

视觉传达-----建筑06080518 李晓曦什么是视觉传达?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
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
而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在这,我要写的是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建筑作为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的传达以及情感的沟通。
建筑不仅仅只是提供人的住所,它还是一件艺术品,每一个建筑大师将自己的作品作为一生的宝贝,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孩子。
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建筑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它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正如詹姆斯所说的,建筑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或诗中的投影,因此,建筑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起我们迄今所知道的其他符号形式更加复杂的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或‘表现性的形式’,它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结构,而是一种幻象。
在观赏者看来,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情绪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之中的,它看上去不是象征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出来的。
形式和情感在结构上是如此一致,以至于在人们看来符合于符号表现的意义似乎就是同一种东西。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语言

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语言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不仅涉及到建筑学、结构学、建筑材料学等学科,还需要涉猎到美学和艺术设计等方面。
而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语言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好的建筑设计应该能够通过一种简洁、有力的艺术语言去传递建筑的理念和主旨。
一、建筑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建筑设计中最直观的艺术语言莫过于视觉语言,它是通过建筑的外观、表现形式、色彩和材料等方面来传达建筑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如白天我们看到的建筑,会因为颜色、形状、线条等方面的不同,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曼哈顿的珠穆朗玛峰大厦的针尖造型、令人惊叹的高度和闪亮的表面,都是它成功地利用了视觉语言来传递自己的主旨——超越极限的挑战精神。
除了外观表现形式,建筑设计中的材料也是视觉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材料的纹理、色彩、形状等都会对建筑的外观产生影响。
比如,在北京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设计师用蓝色的玻璃将整个建筑覆盖,使其看起来像一座“水立方”。
这种“水立方”的外观设计借鉴了水波纹形态和流水的运动轨迹,通过材料与形状的精心搭配,使建筑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视觉艺术。
二、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语言建筑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灵魂所在,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应该能够在空间的设计上更好地与视觉语言相结合,给人更多的视觉与心灵上的享受。
艺术语言的空间设计主要通过气息、景观、光线等来实现,比如,在设计博物馆、图书馆、剧院时,设计师强调建筑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建筑的空间可以变化多样,更加自然通透。
这样的设计方式使空间更为开阔、明亮,更能够拓展人们的思想和眼界。
而在空间设计中,气息和景观是更为关键的元素。
巴黎的卢浮宫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的展览,而这些展览每一次都将活化卢浮宫的气息,让卢浮宫的每一处空间都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
而景观则是建筑空间中最能够引人入胜的部分,设计者可以通过植物、岩石、水域等元素,为建筑中的空间创造出自然、和谐的环境。
广州珠江新城的南沙图书馆在设计时,设计师认为“光、水、石、云”这四种元素可以与书籍相互呼应,使读者能够在游走于书架之间,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体验。
建筑色彩合理使用的意义

建筑色彩合理使用的意义在工程建筑中,色彩与造型是人类视觉艺术活动中两大构成要素,在建筑环境工程中,人们关心形态造型比关心色彩更多,忽视色彩在空间造型上的特殊作用,认为色彩是依附于形体存在的次要因素。
其实,色彩与造型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建筑作为审美信息载体的视觉语言,通过实体的物质表现,以视觉符号组合的方式呈现视觉的价值。
在建筑的造型语言表现中,色彩成为物体形态的表达工具及情感象征的要素,以其独特的功能且完善地配合,方便人们对建筑审美的分辨与情感认知。
色彩与材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体造型构成要素与色彩息息相关,材质及加工程度和色彩的面积,色彩与材料本性、加工程度,对用色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之一,各种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
随着科技进步,用于设计中的材料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发现的天然材料和新创造的人工材料。
因此作为建筑审美情感表达的色彩,也更加绚丽多彩。
而各种材料的质地、质感更加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
而材料的质地影响着其色彩效果,有的材料表面质地有增强色彩的效果,如纹理明显的暗色木材就可以强调其本身的色彩。
有花纹的材料表面适用刺激强烈的色彩。
表面光泽材料能强调其色彩的表现效果,凹凸起伏的质地则抑制色彩的表现效果。
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较低,所以在粗糙表面材料上的色彩看起来要比在光泽材料上的色彩浓重一点。
由于色彩具有冷暖,远近,软硬,轻重的特点,将适当的色彩运用在某种材料上,可以改变材料给人的感受。
比如景观环境中树桩造型的水泥墩,用暖黄棕色的涂料能将冰冷的水泥墩刷成很舒服的色彩。
运用色彩对比的铺地块体装饰地面,可以增加景观的美化效果,创造人们行走的乐趣,还可成为环境中有效的视觉导向。
客观的物像无论点、线、面、体一旦在视网膜上成像,都占有面积,所以视面积是色彩存在不可缺少的因素。
视面积的大小对研究色彩心理的影响有较大关系。
视面积大,心理作用强;视面积小,心理作用弱。
人对色彩的感觉及情感反应因面积不同而不同,而且差别比较明显。
浅析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浅析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发表时间:2014-09-17T15:18:02.7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柳丽丽[导读] 城市“现代化”改造后,公共场所不够突出,文化特征不够明显,城市毫无现代化韵味可言。
柳丽丽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摘要:景观设计具有双重语言特点,采用语言学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掌握景观设计原理、设计结构、词汇语法用法等。
目前,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可通过语言学分析途径的方法加以解决。
景观设计应建立在国际视角下,依托语言概念,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更加成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语言学;分析方法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极为相似,“千城一面”的局面受到各方诟病。
这种高度雷同城市景观设计,使得原本富有特色的街区逐渐消失,城市“现代化”改造后,公共场所不够突出,文化特征不够明显,城市毫无现代化韵味可言。
这种发展背景,促使景观设计重新思考和定位,新景观语言随之产生。
文章结合景观设计和语言学的联系,重点分析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语言学的应用。
1 “设计”和“语言”的联系景观设计语言与通常意义上的语言一样,同样涵盖语言特有的语法和语汇等,遵守语言学的相关规律。
可以说,景观设计既有物质功能,又有精神功能,是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的综合表现。
景观设计应用语言学叙述空间设计主题,最终形成设计作品。
设计作品要包含两层效果,一是实境,而是意境,二者缺一不可。
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充当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情感交流的媒介;二是作为认识、描绘世界的工具;三是作为储存文化的器具。
这也充分表明现代设计学基于自身发展,必然会和语言学存在一定交集。
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景观设计中语言学问题,我国建筑学者开始大量引入西方先进设计思想,一批建筑和风景园林学者做了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前卫理论的工作,促进了“景观设计”和“语言学”的联系。
2 景观设计中语言学的应用2.1词汇景观设计中词汇是指在人们视觉范围内一切自然、人工景物,从广义上来看,和景观设计搭配的声觉、嗅觉因素也可在设计中发挥“词汇”的作用,当然,这类词汇属于特殊范畴。
视觉传达要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要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对环境空间进行设计,从而传达、表现信息给受众的一种技术手段。
常见的视觉传达要素有图案、文字、色彩及板式四个方面,设计师利用丰富多样的图案、色彩来对人们的视觉感官形成刺激,使其感受到环境的设计美感及设计师所传达的情感。
可以说,视觉传达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对环境空间的美化与再创造。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视觉传达要素的应用主要如下。
关键词: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不仅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还可以促进人与空间环境的有效互动,因此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要高度重视色彩视觉传达效果的研究和应用。
1关于视觉传达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原则1.1坚持适用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视觉传达要素思想,要坚持“适用”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人性化和艺术性,就必须使其更好地发挥出来。
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前提,使人的身体与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地选取视觉传达要素,使其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适应性原则需要对新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
与此同时,还要与不同地区环境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运用相匹配的艺术手段,收集并应用素材,最终实现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目的。
1.2坚持差异原则环境艺术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人文和地域环境。
而正是由于遵守了差异性设计原则,环境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才可以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设计风格,使得各个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有着明显的特点。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中的人类社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是用来传达建筑设计意图和表达建筑美学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1. 形式语言:建筑的外观形状和空间组织方式,包括建筑的整体形态、体量、比例、线条和曲线等。
2. 空间组织:建筑内外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如建筑平面布局、空间序列和流线等。
3. 结构表达:将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展示出来,如使用明显的悬挑、拱券、柱廊或钢结构等。
4. 材料与质感: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利用材料的纹理、颜色和质感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5. 光线与影响: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引入和控制,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6. 色彩运用: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增强建筑的表达力和视觉效果,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7. 比例与尺度: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尺度设置,使建筑显得协调和谐,并与环境相适应。
8. 立面设计:建筑立面的样式和组织方式,包括窗户、门、装饰元素和材料的运用等。
9. 功能布局与流线: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空间,并设计顺畅的流线,提供便利的使用体验。
10. 建筑符号与象征:利用建筑元素、形象和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文化、历史、社会或象征意义。
这些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可以单独或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表达力的建筑作品。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展示其特定的风格和理念,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并创造美学上的愉悦和魅力。
建筑设计中的视觉体验与感知

建筑设计中的视觉体验与感知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的地标,也是人们生活的场所。
建筑设计既要考虑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也要注重细节和艺术性,以创造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与感知。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视觉体验与感知,并探讨其与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视觉体验与感知是通过建筑的形状、比例、色彩等元素来实现的。
建筑的形状和比例对人的感知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高耸入云的塔楼给人以崇高的感觉,低矮而宽敞的建筑则会给人以安全感。
建筑的色彩也是影响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
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提升人的情绪,而暗淡、深沉的色彩则会让人感到沉闷和低落。
其次,建筑的细节设计也是创造视觉体验与感知的关键。
细节设计体现了建筑师的审美品味和对人性的理解。
例如,建筑外墙的装饰、门窗的设计、阳台的布局等都可以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增强建筑的美感和舒适度。
同时,细节的处理还可以与建筑的功能需求相结合,实现形与功能的统一,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第三,建筑环境的布置和景观设计也能够影响人的视觉体验与感知。
建筑的周围环境和景观是建筑的延伸,也是与建筑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宜人的建筑环境可以提供舒适的视觉享受,增强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例如,建筑周围的绿化植被、水景、雕塑等都能够增添建筑的韵味和情趣,让人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另外,建筑设计还可以通过艺术表达来创造视觉体验与感知。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形式语言、材料的选择等来传递建筑师的思想和情感。
建筑的形式语言包括线条、曲面、几何形状等,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建筑风格。
例如,古希腊的柱廊式建筑体现了均衡和和谐的美学理念,现代的玻璃幕墙建筑则追求简洁和透明的效果。
最后,建筑的功能性和人性化设计也是创造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与感知的重要因素。
建筑的功能性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便利程度。
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建筑,能够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从而增强人的满意度。
建筑中的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

建筑中的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个成功的建筑应该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地融合,同时又能够独立地成为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设计原则和技巧。
一、建筑立面的定义和功能建筑立面是指建筑物外部的垂直面,也是人们从外部观察建筑的主要界面。
它不仅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还承载着建筑物的整体形象和风格。
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立面可以为建筑增添美感,提升其在周边环境中的地位和形象。
二、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好的建筑立面应该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协调一致,既能够融入整体环境,又能够突出自身的独特性。
在设计建筑立面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形式语言的选择:建筑立面的形式语言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匹配,遵循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例如,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建筑立面可以采用传统的石材或砖石构造,以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
2. 材料的选择:建筑立面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以确保其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高温多雨的地区,可以选择经过防水处理的材料,以避免外墙的受损和腐蚀。
3. 颜色与纹理:建筑立面的颜色和纹理也是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颜色和纹理选择可以使建筑立面更加与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融合,同时又具有足够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4. 比例与尺度:建筑立面的比例和尺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不能显得过于庞大和压抑,也不能显得过于狭小和不起眼。
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建筑立面在环境中显得舒适和和谐。
三、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为了实现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设计师可以采用一些原则和技巧:1. 反应周边环境特点:建筑立面的设计应该反映周边环境的特点和特色,可以参考当地建筑的风格和元素,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契合的建筑形象。
2. 创造视觉焦点:通过在建筑立面上设置突出的元素或特色,可以使建筑在周边环境中成为一个独特且吸引人的焦点。
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

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一、建筑艺术的定义建筑艺术是一种通过空间、形体、结构和材料等因素来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是一种以建筑物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是对社会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是一种具有美学、实用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艺术。
二、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1. 空间语言建筑艺术通过对空间的组织、布局和构造,表达出不同的空间语言。
这包括内部空间的分隔、通道、明暗处理、高低变化等;外部空间的尺度感、景观关系、立面设计等。
通过对空间的处理,建筑艺术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视觉效果。
2. 形体语言建筑艺术的形体语言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形状、布局和外部轮廓。
不同的形体语言能够传达出不同的审美观念,反映出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
古希腊的多柱式建筑体现了对均衡、和谐的追求;哥特式建筑的尖顶、飞檐则表现了对垂直、上升的向往。
3. 结构语言建筑的结构语言是指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结构构件的排列、比例和形式。
不同的结构语言会影响建筑的稳固感、轻盈感、力量感等。
通过对结构的设计,建筑艺术能够表现出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形式美。
三、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1. 材料运用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之一就是材料的运用。
不同的材料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质感、色彩和光影效果,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氛围和风格。
木材、石材、金属、玻璃等材料都在建筑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建筑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和表现力。
2. 装饰手法装饰手法是建筑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段之一。
它包括雕刻、铸造、涂饰、贴花等多种形式,通过对建筑表面的装饰,赋予建筑更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不同的装饰手法能够突出建筑物的特色、加强建筑的空间节奏和节制,使建筑更具观赏性。
3. 光影变化光影是建筑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因素。
建筑艺术借助于自然光的变化和人造光的照射,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建筑形象。
光影的变化可以使建筑在不同时刻、不同角度呈现出多样的美感,为建筑增添了生命力和动态性。
四、结语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通过对空间、形体、结构以及材料、装饰和光影的处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象和空间氛围。
建筑视觉原理

建筑视觉原理建筑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和工程的综合性学科,而建筑视觉原理则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视觉原理是指通过对建筑空间、形式、结构、色彩、材料等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来实现建筑设计的美学效果和空间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视觉原理不仅仅是美化建筑外观,更是影响人们对建筑产生情感和认知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和运用建筑视觉原理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建筑视觉原理中的比例和尺度是至关重要的。
比例是指建筑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大小关系。
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建筑显得和谐、舒适,而不合理的比例和尺度则会使建筑显得扭曲和不协调。
建筑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比例和尺度的把握,来实现建筑空间的美感和功能性。
其次,建筑视觉原理中的对比和平衡也是不可或缺的。
对比是指建筑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平衡则是指这些差异的协调和统一。
通过对比和平衡的运用,建筑设计师可以使建筑更具有张力和动感,同时也能使建筑更加稳定和和谐。
对比和平衡的运用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建筑元素的选择和搭配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另外,建筑视觉原理中的色彩和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可以赋予建筑以情感和个性,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材料则直接影响建筑的质感和触感,不同的材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貌。
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风格,合理选择色彩和材料,来实现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氛围。
最后,建筑视觉原理中的光影和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
光影可以赋予建筑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不同的光影效果可以使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韵律和美感。
形式则是建筑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建筑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境。
建筑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光影和形式的运用,来打造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建筑作品。
总之,建筑视觉原理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美学效果和空间功能。
建筑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比例和尺度、对比和平衡、色彩和材料、光影和形式等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来实现建筑设计的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
初解建筑的视觉语言

等 这些 经 过 力作 用 的 物 体 , 表 象 上 往 往 呈 现 出某 种 在 睛具有极高 的精确 度和灵 敏度 。当人们从 强光 环境进 入较 暗的 碎 的玻 璃 ” , 。理论家 评论 哈迪得 建筑 个案 中所表 现的 室内时 , 需要经过几分钟才能恢复视觉 , 这称 为暗适应性 。反之 , “ 具有倾 向性 的张 力”
“ 当光线 突然 由暗变亮 时 , 的视觉 却可 以较快 地恢 复 , 人 这称为亮 动态 时候说 :动态 在她 的方案 过程 图中得 到放大 和延 伸。哈迪 得偏爱产生失重感 的构 图, 常以倾 斜的物体 或元 素形成趋 势构成 适应性。同样 的一块黑色物体 , 若其周 围背景 是 白色 , 就会使人 眼
感到该物体比周 围背景为灰色时更黑一些 , 此现象称为对 比现象。
画面 中最抢眼 的因素 : 倾斜 的地 平线 , 张的透视变形 , 斜放置 夸 倾
并且 经常选 择在 现实 中无法 获得 的超 常视点 , 人感觉 令 人的感觉 器 官对外 界 事物 的反 应 总是存 在 着 一定 的局 限。 的画面 , 建筑好像飘 移起来 , 故意造成建筑 的运 动。 哈迪 得的设计故意 留 ” 太小或太弱的刺 激无 法觉 察 , 而太 强 的刺 激 又可 能导 致 回避 觉
明、 优美和醒 目的符号 , 比用 意大利 文 和拉丁 文编写 文艺 复兴史 在古 希腊 , 建筑师就 已注 意到这 个现象 并找 到 了解 决 的办法 , 所 更为生动 、 真实 和形 象。直到 5 6年后 的今 天 , 穹顶 依 旧是 意 以古希腊的柱式都有卷杀 。这种处理 是很细微 的, 8 该 帕提农 神庙柱
建筑环境视觉语言的解读

概 念形 式提 供 了一把 钥 匙 。符 号 概念 是 哲 学 家 手 中具 有
最 大 普 遍 性 和 灵 活 性 的 工 具 , 种 符 号 形 式 的 生 成 , 是 各 就
一
有符 号性 及相 关 的许 多符 号 特 征 。首 先 它是 具 有视 觉 因 素 , 够被 人感 知 , 过 视 觉信 息 传 达 给人 以语 言 意 义 , 能 通 还 包括 : 质性 、 杂 性 、 征 性 、 物 复 象 历史 性 、 方 性 以 及 心 地 理 的 、 感 的 、 会 的 等 方 面 意 义 。如 : 旋 门是 指 一 种 情 社 凯
制决 定着 视觉 对象 的大 小 、 状 和色彩 等 等 。而这种 思维 形 机制 本质 上又是 “ ” 间 的 相互 作 用 。视 觉 形象 能够 按 场 力
照 某 些 极 易 确 定 的形 式 组 织 起 来 , 种 几 何 形 状 就 是 最 确 各 凿 的 说 明 。 视 觉 媒 介 的 最 大 优 点 就 在 于 它 用 于 再 现 的 形 状 大 都 是 二 度 的 ( 面 的 ) 三 度 的 ( 体 的 ) 这 要 比 一 平 和 立 , 度 的语 言 媒 介 ( 性 的 ) 越 得 多 。 这 种 多 维 度 的 空 间 不 线 优
“ 言 并 不 是 思 维 活 动 之 不 可 缺 少 的 东 西 , 它 的 确 语 但 有 助 于 思 维 。 问题 在 于 , 以 什 么 方 式 帮 助 思 维 。 既 然 语 它 言 是 一 整 套 知 觉 形 状 —— 听 觉 的 、 觉 的 、 觉 的 — — 集 动 视 合 , 们 就 要 问 一 问 , 究 竟 会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使 人 类 对 于 我 它 结 构 特 征 的 把 握 作 出 贡 献 。[3 美 学 家 阿 恩 海 姆 的 这 段  ̄10 15 话 对 我 们 至 今 仍 有 启 发 意 义 。 众 所 周 知 , 觉 中 的 思 维 机 知
建筑知识: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与技巧

建筑知识: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与技巧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代表性产物,其作用除了提供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外,还有重要的社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多重功能。
为了保证建筑能够体现其功能,信号传递技巧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与技巧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信号传递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是建筑与人类的交流方式。
建筑中有许多信号,如语言、声音、光线、图像、气味等,这些信号贯穿于整个建筑中,沟通着建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建筑的信号传递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语言与符号形式语言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种信号,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人类通过形式语言,能够快速、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功能、层次和空间结构。
因此,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运用形式语言,使建筑的语言形式与其功能相一致。
符号是建筑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如门牌号码、标志、平面图、指示牌等都是符号,在建筑中广泛应用。
符号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增强建筑与人之间的交流。
2、色彩与光线色彩与光线在建筑中也有重要的传递作用。
不同颜色的墙面、地面等可以体现不同的功能、气氛和文化内涵。
光线可以烘托空间氛围,创造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适当运用色彩和光线,使建筑具有更多的意义和功能。
3、声音与气味人类在进入建筑时,通过听觉和嗅觉来感受建筑的环境,因此,声音和气味也是建筑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如建筑的环境声音能体现出其氛围和活动范围,对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味则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生理反应,使人在建筑中得到更加愉悦、舒适的感觉。
二、建筑信号传递的技巧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运用信号传递的技巧,以便满足建筑与人类之间的交流需求。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1、空间分隔空间分隔是通过空间的划分和层次来达到不同功能要求的技巧。
如建筑内部的墙体、隔断等,可以将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在空间划分上遵循一定的层次关系,使人能够清晰地感知空间结构和功能。
建筑立面的语言与表达方式

建筑立面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建筑立面是建筑物的外在特征,是由建筑设计师通过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建筑物的特点和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高楼大厦、公共建筑、商业街区等各种建筑形态的立面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它们的故事。
因此,建筑立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它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既可以为建筑物增添视觉美感,吸引人们的目光,也可以在传递信息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筑立面的语言,一方面是指建筑物的外在造型,包括其高度、宽度、长度、比例关系、曲线、棱角等等,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是指建筑物的材质和颜色等,这些元素同样可以作用于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对人的感官产生所谓的“视觉语言”。
我们都知道,建筑立面是建筑物的“脸面”,也是与外界交流信息的重要媒介。
因此,建筑立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地理、文化、底层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人类感知的心理学。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建筑语言”则会有所不同。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以华丽与应景的细节装饰为主,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则以简洁的几何形态、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为主。
因此,在设计建筑立面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周边文化背景和历史氛围,不仅是为了真正地传达建筑物的意义,同时也是为了让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中,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在建筑表达方式方面,可以总结为:1)细节设计,包括建筑物各种装饰和材质选择等;2)线条形态,包括建筑立面形状、轮廓线、棱角等;3)配色方案,包括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等要素。
这些元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立面的语言。
对于细节设计而言,其目的是为了为建筑立面带来更多的情感和纪念意义。
常见的细节设计包括浮雕、雕刻、彩画等,这些在建筑立面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各种形式的精美细节的呈现,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传达例如宗教、文化和历史的含义,同时让观者感受到建筑设计师的用心,在当前科技非常发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会选择在建筑立面上加入现代数字技术元素,通过科技展现建筑立面的新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视觉语言的解读“语言并不是思维活动之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它的确有助于思维。
问题在于,它以什么方式帮助思维。
既然语言是一整套知觉形状――听觉的、动觉的、视觉的――集合,我们就要问一问,它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使人类对于结构特征的把握作出贡献。
”美学家阿恩海姆的这段话对我们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众所周知,知觉中的思维机制决定着视觉对象的大小、形状和色彩等等。
而这种思维机制本质上又是“场”力间的相互作用。
视觉形象能够按照某些极易确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各种几何形状就是最确凿的说明。
视觉媒介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用于再现的形状大都是二度的(平面的)和三度的(立体的),这要比一度的语言媒介(线性的)优越得多。
这种多维度的空间不仅会提供关于某些物理对象或物理事件的完美思维模型,而且能够以同构的方式再现出理论推理时所需要的各个维度。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当代符号文化学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认为,对符号形式的研究,给人类探讨一般概念形式提供了一把钥匙。
符号概念是哲学家手中具有最大普遍性和灵活性的工具,各种符号形式的生成,就是一部人类精神成长的史诗。
卡西尔还认为,“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其具有一种运用“符号”的能力。
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如语言、神话、艺术和科学,都是在运用符号的方式表达人类的种种经验,概念作用不过是符号的一种特殊的运用。
符号表现是人类意识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对于理解科学结构固然不可缺少,对于理解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和历史的结构同样重要。
本文即试图应用符号理论对建筑环境视觉语言作一个初步的解读。
一、建筑符号的语义对于建筑,墨肯海姆在《建筑艺术的要素》一书中指出了符号的弹性和文化特性。
“威廉?墨肯海姆把他的研究领域分为‘形式、外表和空间’的表现类型,并进一步谈到习惯性的限定类型如:体部、体量、平面、线条、实与虚、比例、大小、尺度、光与影(都按形式来区分);质感、式样、色彩、透明度、反射度和半透明度(按外表区分);以及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环绕、高度、宽度、深度、亮度和伸展性(按空间分)。
当他继续用建筑实例来说明这些表现类型时,人们就可以在某个实例中看出一方面它是多么容易改变和多么常规化,另一方面同时又都是建筑符号。
”具体表现,例如:带有拱形或穹顶的柱林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
人们通过这样的对建筑物的陈述理解一幢建筑。
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涵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知并欣赏。
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深刻的内涵,但仅从其形式构成,人已经可能产生审美快感。
格罗皮乌斯指出:“建筑是表现人们崇高思想、热情、人性、信仰、宗教的结晶。
”这也表明了作为空间造型艺术的建筑是蕴含着极深的情感符号的。
建筑不仅是用来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专门组织起来的空间,不仅是结构、材料和技术,也是符号系统。
建筑是语言,作为语言,是不能没有符号而存在的。
建筑文化具有符号性及相关的许多符号特征。
首先它是具有视觉因素,能够被人感知,通过视觉信息传达给人以语言意义,还包括:物质性、复杂性、象征性、历史性、地方性以及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等方面意义。
如:凯旋门是指一种通行的可能,同时也明确地包含“凯旋”和“庆祝”的含意,除具有进入的功能外,还具有象征的含意。
再如:一把椅子首先是可以坐上去的。
但如果是御用的宝座,那就不仅起椅子作用:它是供皇上坐的,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尊严的内涵。
假如承认建筑学是一种语言现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语言),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理解每一幢建筑,而且建筑对人类的意义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此外人们将会把这种意义是建筑所固有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偶然的联系。
“建筑的语言主要是‘体型’。
建筑主要就是通过体型与人对话、与世界对话的,人也主要是通过建筑的体型在这门艺术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我们也主要是通过体型这一渠道来认识建筑的特征,欣赏建筑的美,理解建筑的含义的。
建筑体型上的其他因素,如雕刻等,都是它的辅助因素,正如图表、图画对于文学作品,音响、色彩对于舞蹈艺术一样。
所谓体型,是指建筑的整体形象或轮廓,它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
”对于建筑形体语言的表达,例如,用同一种精彩的语言证词(因为它们是不自觉的):拱“上跃”,风景“延伸”,穹顶“膨胀”,希腊庙宇“安宁”,巴洛克立面的“烦躁不定”等。
事实上,整个建筑都被我们不自觉地赋予人的运动和人的情绪。
我们把建筑改写成我们自己的术语。
这就是建筑的人文主义。
把我们自己功能的形象投射为具体形式的倾向,对建筑来说,是创造性设计的基础。
以具体的形式来认识这些功能的形象的倾向,则是评论欣赏的真正基础。
“确定构成人文主义建筑的价值时,可以同时从两种研究倾向入手。
一种倾向是研究各种社会文化的结构,它们渗入建筑语言并成为建筑语言的组成部分:包括符号体系、认识问题、社会行为、根据建筑师的构思对这些方面所作的修正、视觉规律、技术条件及其内在含义等。
另一种倾向是各种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即在各个价值体系转化为艺术信码的组成部分时所经历的变形的研究。
”建筑具有的精神,它们的力量,它们的生气也来自其建造者使用的模式语言。
宏伟大教堂之美,窗子之生气,装饰感人之优雅,柱身和柱头之雕饰,形成教堂中心的空旷空间之寂静……,所有这些也都来自建造者所使用的模式语言。
总之,语言的使用不只帮助我们的建筑生根于现实;不只保证它们满足人类需要;保证它们和内在的作用力相一致,而且使它们看上去各有差别与精神内涵。
二、建筑符号的内涵建筑是一个富有内涵的体系,集中含义的表现层面,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表现变成了内容。
阅读建筑不同于阅读诗书,建筑本身和整体由各部分细致的信息符号组成,体现出了独特内涵的内容,从“变化中求统一”的特性,和“建筑寓于细部之中”,表明细部之间符号的相互参照,也表达了建筑的无限译码的可读性。
阿尔伯蒂和赖特等建筑师都很强调建筑符号的这一属性,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通过寻找符号学的某种联系,将建筑各个部分“融合”为一体,突出建筑的独特的个性内涵。
现代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设计语言和个人的格调,其目的就是为了“新奇”。
当人们在领悟和理解新信息时只能依靠他所期待的丰富信息的启示。
但无论怎样,建筑都在以新的代码传递着一部分新的、未曾预见的信息。
建筑还存在着多义与多价性的内涵。
符号的含义,在经历历史传统与每代设计师的创作,引入任何一种新建筑、新思潮、新风格,或一系列新观念,都会改变传统中原来所有建筑的关系。
例如“纽约五人小组”或称“白色派”的作品,促成了对20世纪白色建筑,即勒?柯布西耶和特拉格尼的建筑的再振兴。
正是“一个多价的建筑和一件多价艺术作品一样,具有占据我们思想和开阔我们对新意义的想象力,这就是催化性、刺激性和创造性的能力,而一个单价的建筑则是还原性的、单调迟钝的。
由此,多价的建筑的内涵就是它对人的创造影响作用。
它与其他符号共同促使人们以多种不同方式把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和行为全都联系起来。
”多义性并不是作品的纯客观性质,也不是欣赏者的主观构想,而是作品的某些特征与观看者的某些特殊的知觉和理解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
从客观方面或从多义性产生的先决条件看,首先要有能够唤起多种不同意义的特定刺激物,亦即特定的色彩、形状、力的作用、运动、字词组合、意象、符号、故事、寓言,等等。
这些刺激物在经过无数不同场合的使用之后,已经逐渐演化成为体现某些特定情感、引起特定联想和包含特定符号意义的‘材料’,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意义系统’中被结合和使用,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意义。
建筑是不能简化的多元体(它由断续的代码组成),它的本质就是要改变它的意指作用的对象和它的代码(思想、社会模式、语言都会变化),然而,任何时候,不同的代码拼凑在一起,都会使建筑实践的产物具有可识别性和表达的明确性。
代码是有组织的建构意图,并构成一整套建筑形态的组织规律。
建筑体从不同侧面创意着各种事物,通过内容和形式表现着事物的含义符号,将建筑作为生活方式的符号、种族领域的符号、历史变化过程中建筑活动符号、传统的意念和信仰的符号、建筑的各种功能的符号、建筑环境社会活动符号、心理动机的符号、设计视觉形式表现的符号代码等等。
还可继续引申多方面的表现渠道如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等,以及表现内涵的符号,如:韵律表现内容含义的符号。
从所述的这些符号,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是复杂、多元的混合物。
但并不是所有建筑都使用所有这些代码,而那些强调某一类代码为建筑的“本质”或排除某些单纯的建筑的定义,显示出对特殊性的典型崇拜。
这种拜物主义对创造性可以说是有益的,但是在理论上带来许多复杂性。
事实上,符号是某种因为它的本性抵制了单一意义识读的事物。
符号的内涵是不可捉摸的,它的特征是同时既暴露而又含蓄。
因此,符号的质与艺术的“记号”的质一样:在接受不同的含义时具有不定性和敏感性,在预先建立的信内部是清晰的,并已固定下来,而同时又容易违反这种信码的法则。
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作品置于特定的文化领域内来识读建筑符号体系的毫不隐晦的含义,那些隐蔽在建筑内的符号体系,即使没有再现各种符号的外在含义,也可以通过考虑各种符号的连接关系来认识。
例如:一个建筑物中的一个片断(如门、窗)离开整体就失去了意义;然而我们却能在整体中分析出每一部分与片断在这整体中的意义。
穹顶、集中式平面、“神秘的”几何图形平面的布局、神人同形同性论统辖古典柱式的运用、和谐的比例模数,一旦它们的符号价值受到限定,那么研究就将上升到新的水平。
三、建筑符号的象征黑格尔曾提出建筑是“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符号”。
从人类对栖身之处的认识至有目的地进行营造活动,都充分表明建筑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具有表达思想、情感、意义的作用。
在建筑中,每一个符号都有一种指示的成分,如:玻璃门指示其自身的存在及门后的东西,箭头指示路线,风信标指示风向,窗户指示视野。
标志性符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观察者去掌握,在这个意义上,它们都是具有某种特性的隐匿的象征性符号。
标志性符号对建筑是重要的,由于某些实用的和功能的原因,许许多多新形式被引入建筑中,在文中它们得到不断的再使用直到成为象征性符号。
符号和图形有一定的区别,图形完全可以根据设计意图来进行创造。
符号是建立在图形的基础上传承下来并且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
可以说,图形是符号的外延,更是符号的母体,符号是能够传达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信息的图形,所以说符号的意义也就是传达一定的信息。
它不只满足人的视觉美感,更注重的是满足人内心的情绪。
由于建筑环境是为人服务的,并且是复杂和综合的,包括大量的外围知识,如民俗、心理、历史、美学、哲学等。
所以构成建筑环境的符号语言同时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意义。
每一种符号语言都有其内涵,都有相应的复杂性。
但不一定每个视觉符号和它所对应的含义都一致,同样的一种视觉符号不能表达很多意思,不同的人对符号有不同的理解,并且不同的地区也会产生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