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11J-13)PDF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11J-19)PDF

自动控制原理(11J-19)PDF
2
解: 由图示特性可知,系统为2型系统, 开环频率特性应为
ω K (1 + j ) 5 G ( jω ) = ( jω ) 2
ω L(ω ) = 20 lg 2 + 20 lg 1 + ω 5 K
2
0
L(ω)
-- 40dB/dec
-- 20dB/dec 5 10
ω
(1) 利用低频段特性求K值: (已知:ωa=7.07)
s→0
L1 (ω )=20 log
K
ω
2
= −20 log
ω2
K
7
(Ka=K)
8
9
“2” 型系统Bode图特点:
(1) 起始段为斜率: - 40dB/dec (2) 起始线段(或其延长线)在ω=1处的幅值为:
Ka L1 (ω ) = 20 lg ( jω ) 2
= 20 lg K a = 20 lg K
的交接频率时,斜率增加
(5) 最后在各转折频率附近作误差修正,得精确曲线。
13
3. Bode图相频特性的简捷绘制
● 在低频区,对数相频特性由
−ν × 90 o 开始。
● 在高频段,ω→∞,相频特性趋于
− (n − m) × 90o
● 如果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对数幅频特性 L(ω) 的斜率
保持不变,则在此频率范围内,相位也几乎不变。
(2)对于1型系统,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 Kv = K = 10
ess = 1/Kv = 1/K = 1/10 = 0.1
(3)该系统的相位特性
30
ϕ(ω) = -90 − arctg
0
相位特性 ω
0.01
ω
0.01 K (1 + j

.自动控制原理(精品)共41页文档

.自动控制原理(精品)共41页文档
.自动控制原理(精品)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自动控制原理 第11章

自动控制原理 第11章

第十一章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定理 11-1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 设系统状态方程为
x f ( x, t ),且f (0, t ) 0(t t0 )
当选定x≠0(相当于系统受到扰动后的初始状态),V(x)>0后 . (1) 若 V(x)<0,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如果随着‖x‖→∞, 有V(x)→∞,则系统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 (2) 若V(x)>0, 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 . . (3)若 V(x)≤0, 但 V(x)不恒等于零(除了 V(0)=0以外),则系 . 统是渐近稳定的; 但是若V(x)恒等于零, 按照李亚普诺夫关于 稳定性的定义,系统是稳定的,但不是渐近稳定的。系统将保持 在一个稳定的等幅振荡状态。
第十一章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例 11-1 】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2 x1 x2 x1 ( x12 x2 ) 2 x2 x1 x2 ( x12 x2 )
试确定该系统的稳定性。
解 先构造一个正定的能量函数, 例如:
则有
2 V ( x) x12 x2
V ( x) 2 x1 x1 2 x2 x2 2 x1[ x2 x1 ( x x )] 2 x2 [ x1 x2 ( x x )]
能量关系。李氏函数是标量函数, 用V(x)表示, 必须是正定的,
第十一章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1. 标量函数的正定性和负定性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是以标量函数的正定和负定为基础 的。设V(x)是向量x的标量函数,Ω 是状态空间中包含原点的封 闭有限区域(x∈Ω )。 1) 正定性 如果对于所有Ω 域中非零的 x,有V(x)>0, 且在 x=0处有 V(x)=0,则称标量函数V(x)在Ω 域内是正定的。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指导pdf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指导pdf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指导pdf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

对于即将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方法,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自动控制原理主要研究将系统的输出通过反馈作用与期望值进行对比,并通过调节系统的输入,使得输出尽可能接近期望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各种系统进行控制,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例如,电机速度控制、温度控制、飞行器姿态控制等等,都是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来实现的。

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输入、输出、控制器、传感器等。

系统是指需要进行控制的对象,它可以是一个机械装置、一个电路、一个化工过程等等。

输入是指控制系统对系统施加的激励,它可以是电压、电流、力、温度等物理量。

输出是指系统对激励作出的响应,它可以是位置、速度、温度等。

控制器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产生控制信号的部分。

传感器是用来采集系统输出信号的装置,它将输出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给控制器分析。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前提,也是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经典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

经典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它们是根据控制系统的特性进行设计和调整的。

现代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状态空间分析与设计、斯坦利斯拉夫莫里斯方法等,它们是基于系统状态的描述进行控制设计的。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系统特性进行参数调整,能够更好地实现控制目标。

在考研中,自动控制原理的考察点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传递函数和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等。

对于这些考察点,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熟练应用。

为了提高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效果和成功通过考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理清基本概念和方法的逻辑关系,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

自动控制原理pdf

自动控制原理pdf

自动控制原理pdf1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所必备的一个基本学科,几乎所有技术,从船舶系统到火车系统,都涉及自动控制原理。

它关注如何把输入信号转换成正确的输出,并考虑传递信、存储信息、变压器及其它电路的功效,以及如何控制复杂的系统的运行,从失真的现象中学习,改进系统的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使用数学方法,物理理论,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编程,仿真和实验来设计,分析,改进和实施控制系统。

2 自动控制原理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有助于设计,分析和实施控制系统,使系统快速、准确、稳定地完成预定的任务。

自动控制原理能够帮助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失真的模型,建立可靠的信号传递网络,性能变化的抑制,以及构建易于操作的人机接口。

对于复杂系统,控制原理也可以帮助更好地应用模拟和实验,模拟系统改进流程,以及识别和抑制频繁发生的错误。

3 自动控制原理的分类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分为几类:(1)模型匹配,用于定量测量预期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差异,以及适当的调整控制参数来消除两者之间的差异。

(2)非线性控制理论,用于研究模拟系统的动态特性,解读的内容包括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动力学过程,以及不同介质中信号传播的方式。

(3)离散控制,用于控制微分方程,数字技术和机器人等。

(4)运动控制,用于管理机器人,机器人链,夹具控制系统的机器运动。

(5)遥控、遥测,用于建立分布式控制系统,模拟系统和失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是连接控制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的桥梁,它们都是解决复杂控制问题所必备的基本理论。

对该原理的全面了解可以帮助研究者解决实际中控制问题。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精品文档20页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精品文档20页

一、课程计划:1、课程概要本课程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工程分析以及设计方法,使学生建立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会利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设计自动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时域和复频域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全面细致地研究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方法。

2、学习目标建立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和了解其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对系统的改善。

3、基本要求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2、能够建立线性定常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结构图;3、掌握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4、能够按要求校正系统。

4、老师介绍林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现任职于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处理、非线性控制及机电一体化。

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苏州大学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AMD教书育人奖。

二、视频序号及知识点名称正确性审核1、审核提供的视频内容是否为完整的课程内容;完整2、知识点序号及知识点名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予以修改;请将知识点标题做如下修改:“10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更改为“10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11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更改为“11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二)”“12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更改为“12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一)”“1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更改为“1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二)”“16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更改为“16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17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更改为“17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19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更改为“19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一)”“20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更改为“20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二)”“25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制”更改为“25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一)”“26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更改为“26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二)”“27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更改为“27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三)”“30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更改为“30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一)”“31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更改为“31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二)”“34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更改为“34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一)”“35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更改为“35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二)”“45串联校正”更改为“45串联校正(一)”“46串联校正”更改为“46串联校正(二)”三、每个知识点的内容概要,在线、离线作业: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本知识点介绍了自动控制的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控变量的值并把它变换为与输入量同一物理量后,再反
馈到输入端以作比较。
EXIT
第1章第24页
比较元件 —— 比较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以产生反映两 者差值的偏差信号。
放大元件——将微弱的信号作线性放大。
校正元件 —— 也叫补偿元件,它是按某种函数规律变换
控制信号,以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或静态性能。
执行元件——根据偏差信号的性质执行相应的控制作用,
自系统内部的扰动因素,如元件参数变化等,都将会直接 影响到输出量,而控制系统不能自动进行补偿,抗干扰性 能差。因此,开环系统对元器件的精度要求较高。
EXIT
第1章第16页
1.2.2 闭环控制系统
偏差 ue= ug-uf
+ _
u
电位器
g
+
+
电 压 放大器 _
功 率 放大器
_ a
电动机
u
n
Mc
负载
_
uf
EXIT
第1章第27页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EXIT
第1章第28页
1.4.1 按输入信号的特征分
1.恒值调节系统:该类系统的输入信号为一常数,扰动使被 控量偏离理想值而出现偏差,利用偏差该系统可使被控量回 复到理想值或接近理想值。上述的转速闭环控制系统、水位 控制系统均属于此类系统。 2.程序控制系统:输入信号为已知的时间函数,如机械加工 中的数控机床工作台移动系统。 3.随动系统:这类系统的给定量是时间的未知函数,系统能
EXIT
第1章第26页
反馈信号:由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并反向送回系统 (或元件)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反馈分为主反馈 和局部反馈。 偏差信号:它是指参考输入与主反馈信号之差。偏差信号 简称偏差。 误差信号:它是指系统输出量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之差,简 称误差。在单位反馈情况下,误差值也就是偏差值,二者 是相等的。 扰动信号:简称扰动或干扰,它与控制作用相反,是一种 不希望的、影响系统输出的不利因素。扰动信号既可来自 系统内部,又可来自系统外部,前者称为内部扰动,后者 称为外部扰动。 外部扰动是不希望的输入信号。

自动控制原理(11J-11)PDF

自动控制原理(11J-11)PDF

2
本节讨论内容: 1. 控制系统误差和稳态误差定义 2. 稳态误差计算 3. 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的关系 4. 干扰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及计算
3
3.6-1
R(s)
控制系统的误差和稳态误差定义
+ _
E(s) B(s)
G(s) H(s)
C(s)
控制系统误差的定义
两种形式:
1. 基于输出的定义:
e(t) = r(t) - c(t)
s→0
Kv 定义为系统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结论:系统对速度信号的稳态误差取决于系统的静态 速度误差系数: 1 e ss = Kν
21
对于0型系统:
K (τ 1 s + 1)(τ 2 s + 1) (τ m s + 1) Kν = lim s =0 s→0 (T1 s + 1)(T2 s + 1) (Tn s + 1) 1 e ss = =∞ Kν
指系统响应的期望值 r(t) 和实际输出值 c(t) 之差。
4
2. 基于输入的定义:
e(t) = r(t) - b(t)
指系统响应的期望值 r(t) 和输出反馈量 b(t)之差.
一般多采用此形式定义。 ● 对于单位反馈控制系统两种定义相同。
5
进一步: 由于系统响应包括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决定了系统误差也包括暂态响应误差和稳态响应误差 两部分: e (t) = et (t) + ess
1 1 1 1 e ss = lim s ⋅ = = s→0 1 + G( s ) H ( s ) s 1 + lim G ( s ) H ( s ) 1 + K p
s→0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版)PDF.pdf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版)PDF.pdf
简述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相应的
关系。P155(背)
①要求系统稳定,则必须使所有的闭
环极点 si 均位于 s 平面的左半部。
②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应使阶跃响 应式中每个分量衰减得快,则闭环极 点应远离虚轴。要求系统平稳性好, 则复数极点最好设置在 s 平面中与负
实轴成 45。夹角线附近。
③要求动态过程尽快消失,要求系数
6
21. 什 么 是 主 导 极
点,什么是偶极子
p155(背)
主导极点:离虚轴最 近且附近没有闭环 零点的一些闭环极 点(复数极点或实数 极点)对系统的动态 过程性能影响最大, 起着主要的决定的 作用的。 偶极子:将一对靠得 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22.什么是最小相位 系统与非最小相位 系统 p162(背) 最小相位系统:系统 的所有开环极点和 零点都位于 s 平面的 左半部 非最小相位系统:s 平面的右半部具有 开环极点或零点的 系统 第五章: 23. 频 率 特 性 的 定 义:(背)线性定常 系统,在正弦信号作 用下,输出的稳态分 量与输入的复数比。 称为系统的频率特 性(即为幅相频率特 性,简称幅相特性)。 24.奈氏曲线 奈奎斯特图是对于一 个连续时间的线性非 时变系统,将其频率 响应的增益及相位以 极座标的方式绘出, 常在控制系统或信号 处理中使用,可以用 来判断一个有回授的 系统是否稳定。奈奎 斯特图上每一点都是 对应一特定频率下的 频率响应,该点相对 于原点的角度表示相 位,而和原点之间的 距离表示增益,因此
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变量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拉氏变 换之比。
这里的零初始条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 t=0 以后才加于系统,因此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

自动控制原理黄坚

自动控制原理黄坚

自动控制原理黄坚一、引言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科学技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涉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1.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指由各种组件组成的系统,用于实现对某个物理过程或设备的控制。

它主要包括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组件。

2.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在该控制方式下,控制器将被控对象的输出与给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控制信号,以使输出接近目标值。

3.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仅根据给定的输入信号来生成控制信号,而没有进行输出与目标值的比较。

它的主要缺点是对于被控对象的扰动和非线性响应比较敏感。

三、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推导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学描述的方程或函数。

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进行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衡量控制系统性能好坏的指标,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稳态误差、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定裕度等。

3.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

传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根轨迹法等,而现代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状态空间法和优化控制等。

四、自动控制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自动控制原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生产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1. 生产制造在生产制造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汽车工厂中,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装配线的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调控,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

python自动控制原理 pdf

python自动控制原理 pdf

python自动控制原理 pdf在自动化领域中,自动控制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如何使用各种控制算法来调节和控制系统的行为。

Python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

下面,我们将介绍Python自动控制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展示如何使用Python来实现自动控制系统。

Python自动控制原理主要涉及到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各种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器、现代控制算法等。

Python的语法简单易懂,易学易用,而且具有丰富的第三方库,这使得Python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变得非常便捷。

二、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算法,它包括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库来实现PID控制器,如scipy.signal中的PID控制器类。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来实现PID控制器:```pythonimport numpy as npfrom scipy.signal import PIDdef pid_controller(input_signal, setpoint, output_max): pid = PID(Kp=1, Ki=0.1, Kd=0.01)output = pid.apply(input_signal)return output```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必要的库。

然后定义了一个名为`pid_controller`的函数,该函数接受输入信号、设定值和输出限制作为参数。

在函数内部,我们创建了一个PID控制器对象,并调用了其`apply`方法来计算控制输出。

最后,我们将控制输出返回给调用者。

三、现代控制算法除了PID控制器之外,Python还提供了许多现代控制算法的实现。

这些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最优控制等。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库来实现这些算法,如numpy、scipy等。

pdf自动控制原理

pdf自动控制原理

pdf自动控制原理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是一种用于表示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它具有跨平台、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PDF文档的自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PDF自动控制的原理。

一、PDF文档的结构PDF文档是由一系列对象构成的,这些对象包括页面对象、字体对象、图像对象等。

页面对象是PDF文档显示的基本单位,字体对象定义了文本的样式和排版,图像对象用于显示图片等。

二、PDF自动控制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通常希望能够实现对PDF文档的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填充表单、自动提取文本等。

这些需求的实现就需要进行PDF自动控制。

三、PDF自动控制的原理PDF自动控制的实现依赖于对PDF文档的解析和操作。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PDF自动控制:1. PDF解析:首先需要对PDF文档进行解析,将文档中的各个对象解析出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结构。

解析可以使用现有的PDF解析库,如iText等。

2. 页面操作:通过控制页面对象,可以实现对PDF文档页面的编辑和操作。

例如,可以添加文本、图像等内容到页面上,可以调整页面的排版和布局。

3. 表单填充:PDF文档中的表单是一种常见的交互元素,用户可以在表单中输入信息。

在PDF自动控制中,可以通过自动填充表单的方式实现对表单内容的编辑。

4. 文本提取:PDF文档中的文本内容可以通过解析PDF文档的方式提取出来,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例如,可以将提取的文本进行分析、关键词提取等。

5. 文件生成:在PDF自动控制中,有时需要生成新的PDF文档。

可以通过控制PDF对象和页面对象,将需要的内容添加到PDF文档中,并生成新的文档。

四、PDF自动控制的应用基于PDF自动控制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自动化报表生成: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定期生成各种报表。

通过PDF自动控制,可以实现对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填充,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全分解共37页文档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全分解共37页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全分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自动控制原理pdf

自动控制原理pdf

自动控制原理pdf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应用。

本文将从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对某一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它由输入、输出、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等组成。

在控制系统中,输入信号经过控制器处理后作用于被控对象,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经过反馈回到控制器,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而控制原理则是指导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它包括了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器的设计、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在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中,最常见的是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是一种经典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的组合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比例部分用于校正当前误差,积分部分用于消除静差,微分部分用于抑制振荡。

PID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简单、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工程实践中的重要工具。

除了PID控制器外,现代控制理论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新的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自动控制原理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例如,自动控制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车辆行驶轨迹等的控制,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航空航天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自动驾驶和飞行姿态控制,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航空器性能;在机器人领域,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自动导航、抓取和操作,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范围。

总之,自动控制原理作为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其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实例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自控原理

自控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应时而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

它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

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反馈模型:开方:公式:X(n+1)=Xn+(A/Xn^2-Xn)1/3设A=5,开3次方5介于1^3至2^3之间(1的3次方=1,2的3次方=8)X_0可以取1.1,1.2,1.3,1.4,1.5,1.6,1.7,1.8,1.9,2.0都可以。

例如我们取2.0。

按照公式:第一步:X1={2.0+[5/(2.0^2-2.0)]1/3=1.7}。

即5/2×2=1.25,1.25-2=-0.75,-0.75×1/3=-0.25,输入值大于输出值,负反馈2-0.25=1.75,取2位数字,即1.7。

经典自动控制原理

经典自动控制原理

j0
0
0
h(t)=
1 =01
e √1- 2
-ωS1nt,欠2si=n阻(±ω尼djtω+βn)
j
h(t)= 1 -co零s阻ω尼0nt 25
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与计算
hω(tn)=ωj d1=-ωn√√11- -
2
1
2

eΦ-(sω)n=tsins2(+ω2dωt+ωnβ2ns+)ωn2
△k求法: 去掉第k条前向通路后所求的△
△k=1-∑LA+ ∑LBLC- ∑LDLELF+…
16
G4(s)
梅逊公式例R-C
R(s)
GG11((ss) )
GG22((ss))
GG33((ss))
C(s)
H1(s)
H3(s)
△1=1
△2=1+G1H1
G4(s)
GCR1((s(s)s))=? G2请(s)你写出G答G33案((ss)),行吗?
h(2TT)=0.865h(∞) h(3T)=0.95h(∞) h(4T)=0.982h(∞)
问应
1 、3个图各如何求T?
3 、r(t)=vt时,ess?=?
2 、调节时间ts=?
4、求导关系
24
二阶系统单位
阶跃响应定性分析 Φ(s)=
ωn2 s2+2ωns+ωn2 2
j
- >1
1
= S1,2 T2
② 由零行的上一行构成 辅助方程:
s3 51 51
思 s2 61 61
s2+1=0
对其求导得零行系数: 2s1
表 s1 02
继续计算劳斯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3. 三阶系统的根轨迹
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极点,使系统成为三阶系统。 例:三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极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解:开环传递函数为:
Kg = a K k;a =
1 T
11
Im
根轨迹方程:
Kg s ( s + 1) (s + a )
= −1
Re -a -1
根轨迹是什么形状?
由幅角条件:
∠( s + a ) − ∠s − ∠( s + 0.2) = 1
0
代入:s = σ + jω
可证明在复平面上根轨迹是一个圆方程:
(σ + a ) 2 + ω 2 = a 2 − 0.2a
圆心: 半径:
σ = − a, ω = 0
r = a − 0.2a
2
性能比较: 在极点左侧增加1个开环零点后, 使根轨迹向左偏移。闭环系 统的稳定性、动态性得到改善,稳态特性不变(型不变)。
KK T
1 得系统开环放大系数调整关系: K K = 2T
7
2.开环具有零点的二阶系统根轨迹
典型二阶系统前向通道增加一个零点,系统结构图如所示:

K > 0.2 中 : g = K; a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零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8
根轨迹方程:
K g ( s + a) s ( s + 0.2)
1 a r sc c o =4 s 5 θ = a r c ςc= o 2
R是根轨迹上的点, 应满足幅值条件。
6
极点矢量?零点矢量? 令根轨迹增益:
图形关系: cos θ =
L 1 2T
1 2 1 2 2 T K g = L1 L2 = [ ] =( ) = 2 c o 2T θ s 2T
1
而: K g =
(k = 0 , 1 , 2 ,,n − m − 1)
根轨迹如图所示。
4

-1/T
×
-1/2T
×
σ
0
闭环极点位置决定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有几种工作模式?
5
1 应用问题:若希望该系统工作在欠阻尼状态,使 ς = 2
应如何调整系统参数Kk? 解:本问题是在已有的根轨迹上确定一个符合要求的状态点 (符合阻尼比要求的闭环极点)。 为此在根轨迹图上作阻尼线OR,使阻尼线与负实轴夹角满足:
18
G (: 幅值条件:
=
= -1
Kg e
−τσ
1 =1 s ( s + 1)
s = σ + jω
幅角条件:
− τω −
π
2
− ∠( s + 1) = π (1 + 2 µ )
(设:τ = 1)
µ = 0,1,2,3,⋅ ⋅ ⋅ ⋅
21
渐近线: ω = ±(1 + 2 µ ) π
4.2
1. 2. 3. 4. 5. 6. 7.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 根轨迹始于开环极点, 终于开环零点, 分支数为n. 实轴上的根轨迹 分离点和会合点 根轨迹的渐近线 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出射角与入射角)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4.2.1 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法则
8. 根轨迹的走向
1
4.2.2 典型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令s=jω,K1=8.16代入上式,求得ω=±1.1 。 根轨迹的两条分支与虚轴交于ω=±1.1j处,对应的 K1=8.16, 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
31
32
补充习题: 已知系统
根轨迹方程 :
K g ( s + z1 ) s ( s + p1 )
2
= −1
(z1=-1;p1=-3)
要求:画该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增加零点环节引起的变化。
25
练习题
无零点四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K G ( s) H ( s) = 2 s( s + 3)( s + 2s + 2)
•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
26
解 按照以下步骤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1)开环极点为p1=0,p2=-3, p1=-1±j, 无开环零点; (2)根轨迹分支数n=4条; (3)在实轴上[-3,0]之间为根轨迹段; (4)渐近线, n-m = 4条:
Im
= −1
Re -a -0.2
根轨迹起点: P0=0, - P1= - 0.2
根轨迹终点: 1个有限零点 -z1= -a ; 1个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2 实轴上的根轨迹: 0 ~ - 0.2 , -a ~ -∞ 分离点和会合点: 各1个 根轨迹分离点坐标: 方法(1)
dK g ds
=0
9
因为在 -1~-4 之间不可能有根轨迹,故分离点应为 s1= -0.467 。
根轨迹的渐进线:
n - m = 3 (条)
2 k+1 渐进线倾角: ϕ a = π n− m π 3π 5π = ; ; 3 3 3
渐进线交点:(设a=4)
(k = 0 , 1 , 2 ,,n − m − 1)
σa =
33
D( s ) = s ( s + 3)( s + 2 s + 2) + K = 0
2 *
令s
解得
= jω
代入上式
*
ω= ±1.095, K = 8.16
30
用劳斯判据法: 由特征方程并列出劳斯表: 令劳斯表中S1行的首项 为零,求得K1=8.16。 为了求临界状态时的闭环 极点位置,可根据表中S2 行的系数写出辅助方程:
14
临 界 根 轨 迹 增 Kg = 2 0
根轨迹是什么形状?
增加极点P=-4
15
4. 开环具有零点的三阶系统根轨迹
已知系统如图所示:
xr(s)
K (τ d s + 1) τ d Ti s 2 (T s + 1)
xc (s)
开环传递函数为:
Wk ( s ) =
K g ( s + z1 ) s 2 ( s + p1 )
-1/T
×
×
σ
0
dK g 令: = 0 ds
得分离点: s =-1/2T
3
根轨迹的渐进线: 渐进线交点:
n - m = 2 (条)
σa =
∑P −∑Z
j =1 j i =1
n
m
i
n−m
0 + ( −1 / T ) − 0 1 = =− 2 2T
渐进线倾角: ϕ = 2 k + 1 π a
n− m π 3π = ; 2 2
∑P −∑Z
j =1 j i =1
n
m
i
n−m
0 + ( −1) + ( −4) − 0 5 = =− 3 3
Im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据根轨迹方程: 令:
Kg s ( s + 1) (s + a)
= −1
Re -a -1
s = jω
得:ω
= ±2 0
临界开环放大系数 Kg 20 KK = = =5 a 4
27
(5)由特征方程求分离点
K1 = K* 解得s1=-2.3,s2,3=0.725±j0.365。s1为分离点。 利用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求得对应于分离点s1=-2.3的K1 值为4.33 。
28
(6)求出射角
根据对称性可知:θp4 =71.6°
29
( 7 )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1 K ; z1 = ; p1 = 其 中: K g = τd TiT T


K g ( s + z1 ) : 2 方 程 = −1 迹 s ( s + p1 )
16
增加零点之后,根轨迹呈现向左侧伸展。
17
5.具有时滞环节系统的根轨迹
设时滞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
τ 为延迟时间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时滞环节的存在,使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以及闭环传 递函数不再是线性代数方程,根轨迹的绘制出现了新的变 化 : 对于一定的Kg, 特征根不再是n个,相应的根轨迹有无 群多条。
µ = 0,1,2,3,⋅ ⋅ ⋅ ⋅
K g = 0.161
23


(τ系 = 1)
µ =1 µ =0
µ =1
=
时滞环节应用结论: (1) 时滞环节的存在,使系统的稳定性变的复杂。 为了稳定工作,只能将Kg 限制在较小范围(对应于 主分支区内)。 (2) 当滞后时间τ很小时(为毫秒级),常把时滞环节的传 递函数近似处理:e-τs≈1/(1+τs) ,把它等效成为一个 惯性环节。
根轨迹起点:P0=0, - P1= - 1, - P2= - a 根轨迹终点: 3个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3
实轴上的根轨迹: 0 ~ - 1 , -a ~ -∞ (设:a=4) 根轨迹的分离点: 分离点和会合点满足:
dK g ds
=0
在 a=4 时,分离点为: s1= -0.467 , s2=-2.87。
结合典型系统熟悉根轨迹绘制法则、根轨迹的初步应用
1.典型二阶系统 的根轨迹
二阶系统如图所示 试画该系统的根轨迹 解: 开环特性:
s
KK (K g = ) T
1型系统,两个开环极点、无零点。
根轨迹方程:
Kg s( s + )
1 T
= −1

根轨迹起点:P0=0, - P1= - 1/T 根轨迹终点:两无限远零点 根轨迹分支数:n=2 实轴上的根轨迹:0~(- 1/T) 实轴上根轨迹的分离点: 由于:Kg = - s(s+1/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