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影响犯罪的主体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影响犯罪心理的主体因素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因可寻的。人为什么会犯罪?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学者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正确的结论是:犯罪心理的形成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是促使内因变化的条件。
本章将对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即主观因素进行专门的讨论,这方面因素主要包括犯罪主体自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行为因素。这三大方面因素是产生犯罪心理的前提因素,或者说是内在的,关键性的因素
第一节犯罪主体的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决定了人的物质存在状况,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犯罪者也是具有一般属性的个体,其生理状况对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并具有不同的社会经历,因而年龄因素会对犯罪率的高低,犯罪种类和犯罪手段的选择产生影响。14岁之后开始上升,20—24岁达到顶峰,25岁开始下降。年龄层中犯罪发生率的变化,表明了个体人格未完全形成而产生的在社会中的适应性障碍。
法国·杜布里洛博士
儿童期 1~12岁
少年期 12~18岁
青年成人期 18~25岁
成年成人期 25~35岁
公认成年期 35~50岁
危机期 50~60岁
衰老期 60岁以上
1.儿童期:几乎没有犯罪、生理和心理末充分发育,人身处于父母的严格保护之下,并且对犯罪认知还十分模糊,因而不易诱发犯罪心理的形成。
2.少年期:充满矛盾时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形成与认知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认识、情感、行为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都表现较为突出。渴望独立,但又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从而形成犯罪心理。犯罪类型与年龄较为一致,多表现为盗窃、抢劫、放火、性犯罪等爆发性强的非智能犯罪。
3.成人期:犯罪率下降。这是由于此时人的身体与心理都逐渐发育成熟,认识能力与自知能力、自控能力都大为提高,心理结构渐趋稳定,因而主体内外之间的矛盾下降。所以犯罪率下降。犯罪类型与年龄相一致,多发生所谓白领犯罪、经济犯罪、高智能犯罪、黑社会犯罪等需要丰富的经验、成熟的智慧乃至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犯罪,不容易冲动更善于伪装自己,掩饰情绪,犯罪心理结构趋向稳定化。
4.危机期:犯罪率进一步下降
5.衰老期:犯罪率降至最低点。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衰退,相对于青少年而言,已不再冲动,发生纠纷可能性小,更趋于稳定的生活方式。
二、性别因素
男女之间的差别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理、心理的不同,对犯罪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从犯罪率来看,一般而言,女性犯罪数量要比男性低得多。两性差别是其重要原因。
1.生物基因决定了她们在体能上天生地弱于男性,心理能量亦弱于男性,表现为胆量相对于男性较小,性格温和柔顺等,女性在整体上攻击性弱于男性。
2.女性在体质上和精神上富于忍耐、牺牲、抑制等品质,相对男性较少冲动。
3.女性负有生育子女的生活使命,社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从而发生社会冲突可能性小些。
(二)从犯罪类型来看,女性多为诈骗、盗窃、纵火、投毒等,而男性多为杀人、伤害、抢劫等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和有组织犯罪。女性由于其心理较男性更趋于稳定,并且性格耐心、细致,因而诸如交通肇事罪这类过失犯罪的发生率要比男性低得多。
(三)从犯罪手段,由于女性具有体能偏弱和心思缜密、度量狭小,嫉妒心强等负面性格特征,其作案手段往往具有间接、迂回、隐蔽、卑鄙、残忍的特性。相对而言,男性体能偏强、粗糙直率的性格特点使其多采取直接、直达、公开、暴力的手段。
有些人认为女性犯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性犯罪,女性实施卖淫行为,是以大量的男子有嫖娼需要为前提的,否则色情行业不能称为“行业”了。
三、反社会行为中的生物学因素
人类具有生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但历史上一些犯罪学家坚持认为犯罪仅仅与生物禀赋有关,从而提出了“反社会行为中的生物因素”这一概念。这种观点由于包含了极端的犯罪控制方法,如遗传工程、精神外科手术等而受到严厉的批判。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生物学因素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比较间接和有限的,并且对各种社会越轨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现有的证据足以显示,犯罪学不能忽视生物学分析的价值。
(一)遗传因素
通常认为,基因确立行为的范围,而环境决定在这个范围内的发展。行为遗传学家通过“遗传力”估计确定遗传作用大小的工作,就反映了这种观点。(不过,这种观点承认独立的原因,并且有理由怀疑基因与环境之间持续的相互依存的互动,是否允许这样一种分类。)
研究假设:不存在特殊的犯罪基因,复杂的人类行为也不是预先安排的。
基因影响犯罪行为的动机。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的,可以通过基因与父母提供的环境的结合,也可以通过对其他人和生物上的有差别的个人的不同反应,还可以通过那些个人对环境的不同选择产生影响。
1.家庭研究
家庭研究或者家系研究(pedigree·Study)比较反社会行为在犯罪人和守法者的血缘亲属中的分布,犯罪父母很可能有犯罪子女。例如:剑桥一项研究 2倍。有犯罪父亲的少年是没有犯罪父亲的少年2倍,对于犯罪少女的家庭研究也发现,越轨亲属要多于其他少女。
但是,家庭因素在犯罪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男女是同样重要的,不过,家庭研究不可能清楚区分遗传影响和环境影响的。
2.孪生子研究
同卵孪生子(MZ)识别主要指标:性别相同、血型相同、触珠蛋白(血清量)相同。如果三项指标中有一项不同,则不是一般遗传素质相同或者有为其接近。
异卵孪生子(DZ)异卵孪生子之间遗传素质和身体外形,只有普通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
逻辑基础:在养育条件类似的情况,同性别的同卵孪生子和异卵孪生子之间的表现型差异。反映了遗传的影响。
Lange, 1931
选取13对同卵双生子,犯罪一致率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