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管理制度细则
影像科室工作管理制度

影像科室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影像科室的工作管理,提高医疗影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影像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保证医疗影像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条影像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医疗影像的诊断、检查、治疗等工作,任何影响医疗影像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第四条影像科室的工作管理遵循公平、公正、严格的原则,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奖惩,确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第五条影像科室负责人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确保影像科室的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影像科室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分管影像医学和放射技术等工作。
第七条影像科室下设各科室,包括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各科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八条影像科室设有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放射技师、超声技师、核医学技师等,他们负责医疗影像的检查和诊断工作。
第九条影像科室设有行政人员,包括医疗影像管理人员、影像科室秘书等,他们负责协助负责人管理科室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条影像科室负责根据医院的医疗工作安排,及时开展各类医疗影像工作。
第十一条各科室负责医疗影像的检查工作,确保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二条各科室负责医疗影像的存档和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影像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各科室负责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行政人员负责医疗影像工作的统筹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五条医院门诊患者或住院患者需要医疗影像检查时,由医生开具检查申请单,患者凭借申请单到影像科室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患者到达影像科室后,根据申请单安排相应的影像检查工作,医技人员负责完成检查工作。
第十七条诊断医师根据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影像诊断工作,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检查结果。
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提高医学影像质量,保障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医学影像科是医院的紧要科室,负责患者的影像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的订立。
医学影像质量是保证医生准确诊断的基础,也是患者安全和满意的紧要保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学影像科全体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二章医学影像设备管理第四条医学影像科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医学影像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第五条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经过系统培训合格方可从事操作工作。
第六条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包含设备表面清洁、消毒和灰尘清理等。
第七条医学影像设备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刻停止操作并报告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修理。
第八条医学影像设备故障修复后,必需重新校准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医学影像质量掌控第九条医学影像科应建立完善的质控管理制度,确保医学影像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第十条医学影像科应定期进行线性校准、灵敏度校准、空间辨别率测定等质量掌控测试,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第十一条医学影像科应定期参加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医学影像质量评估活动,及时矫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第十二条医学影像科应建立影像质量评价指标,包含但不限于辨别力、噪声水平、对比度等,并定期评估和监测各项指标。
第十三条医学影像科应订立医学影像质量掌控的操作规范,包含设备操作、影像手记、参数设置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四条医学影像科应建立影像质量评审制度,由医学影像科医生和技师共同参加,对每一份影像进行评审并做出合理诊断。
第四章医学影像质量保障第十五条医学影像科应开展内部质量保障教育培训,提高医生和技师对医学影像质量的紧要性的认得和理解。
第十六条医学影像科应定期组织技术沟通会议,共享医学影像质量掌控的经验和方法,促进科室间的合作和共同提高。
第十七条医学影像科应乐观接受医院和行业监督检查,搭配进行医学影像质量核查和评估,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医学影像科室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背景与目的为保证医学影像科室的正常运作,提高医学影像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规范医学影像科室的管理工作,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室,包含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者以及医学影像科室的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遵守原则医学影像科室的管理应遵从以下原则: 1. 服务至上:为患者供应优质、安全、有效的医学影像服务; 2. 知识保证:确保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连续学习和进修; 3. 规范操作: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标准执行医学影像工作; 4. 安全保障:确保医学影像设备、影像信息及患者隐私的安全性; 5. 团队协作:推崇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优质医学影像服务的共同目标。
第二章医学影像科室的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医学影像科室组织结构医学影像科室的组织结构应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学影像技术人员、信息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第五条职责分工1.科室主任负责医学影像科室的整体管理与协调,组织订立科室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2.副主任帮助科室主任工作,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与技术引导。
3.医学影像技术人员担负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影像诊断、报告书写等工作。
4.信息人员负责医学影像信息的管理、存储和传输,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行政人员负责科室的日常行政事务和人事管理工作。
第六条人员招聘与培训1.人员招聘应严格依照招聘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招聘到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人员。
2.新入职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包含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影像诊断技巧、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进修和学术沟通活动,不绝提升专业水平。
第七条工作时间与考勤1.医学影像科室应依据医院的医疗服务时间布置工作时间,并确保科室24小时不间断供应医学影像服务。
2.医学影像科室实行考勤制度,要求医学影像技术人员按规定时间打卡,并记录工作日志。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学影像科的运行管理,提高医学影像科服务质量,保障医学影像科安全可靠运行,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以及医学影像科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学影像科(以下简称影像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包含科室主任、医生、技师、护士、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影像科:指医院内负责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工作的科室。
2.医学影像学:指应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CT、MRI等,对人体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学科。
3.影像科医生:指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具备相关资质并从事检查和诊断工作的医生。
4.影像科技师:指从事医学影像检查及设备操作维护的专业人员。
5.影像科护士:指从事影像科病人接待、帮助检查等工作的护理人员。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影像科组织结构影像科设立科室主任一名,直接负责影像科的日常工作和管理。
科室主任下设医生团队、技术人员团队和护理人员团队。
第五条科室主任的职责1.组织订立科室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并负责实施和监督执行情况。
2.负责科室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绩效评价。
3.组织并引导科室的学术沟通与培训活动,提高科室的专业水平。
4.乐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影像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5.协调与其他科室、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提高医院影像科的整体效益。
第六条科室人员的权限和责任1.影像科医生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本领,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负责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保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2.影像科技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依照医生的引导完成影像检查工作,并负责设备的操作维护和质量掌控。
3.影像科护士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病人的接待和帮助检查工作,并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第七条科室会议制度影像科定期召开科室会议,讨论科室工作情况和问题,并订立解决方案。
会议由科室主任或主管医生主持,全体人员参加。
第八条工作纪律影像科全体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定时上下班,严格遵守院内的规章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或私自调休。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5篇)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1、医院医学影像科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实施科主任对各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面完成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
医学影像科设有介入组、普放组、CT组、MRI组,各组由付主任或组长负责,协助科主任工作。
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医德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诊疗质量。
2、医技人员须经过专业岗前培训、辐射安全培训和岗前体检,考核、体检合格后,方可承担各专业诊疗或技术操作工作。
住院医师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
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按人体解剖系统进行重点分工,培养一专多能的专家。
3、科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严禁在科内吸烟。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胸牌;介入手术时,应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
4、各专业组应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
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QA),建立健全质量控制(QC)小组,严格执行影像诊疗规程。
5、坚持每天集体读片与定期评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并评定照片质量优劣,诊断报告应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审核后签发。
6、定期对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病例进行随访,评定诊断符合率。
同时,应对漏诊、误诊及疑难病例进行集体讨论,不断总结提高。
7、不断完善PACS系统安全使用规定,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资料详细登记,严格资料管理。
8、专人负责设备、仪器、物资和药品的领取、保管及台帐登记、消耗记录工作。
9、医技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合理安排休假。
10、各组工作人员应按排班表到位工作,不迟到、不早退,严格履行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上班时间因工作需要离开科室,须向登记室报告去向及联系电话;职工病、事假按院部规定办理。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2)是指对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流程、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医院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管理,提高医学影像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医学影像科的安全和合规运行,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医学影像科的组织架构由科室主任、副主任和医技人员构成。
2.1 科室主任医学影像科的科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医学影像科的工作,下设多个工作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副主任医学影像科的副主任帮助科室主任进行工作领导和管理,负责医学影像科的具体工作布置和协调。
2.3 医技人员医技人员是医学影像科的核心力气,包含影像诊断师、放射技师、超声技师等职业人员。
医技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执业证书,并依照规定开展工作。
三、工作流程医学影像科依照以下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和操作:3.1 患者接待(1)患者到达医学影像科后,由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核实身份并记录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进入相应的检查室。
(2)医技人员应当友善地接待患者,向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了解并搭配检查。
3.2 影像检查(1)在进行任何影像检查之前,医技人员必需核实患者身份信息和医嘱,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医技人员应依照医学影像科的操作规程进行影像检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3.3 影像诊断(1)医学影像科的影像诊断师依据影像结果进行专业判读,并书写诊断报告。
(2)影像诊断师应具备执业资质和相关经验,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3.4 报告发放与存档(1)医学影像科的工作人员应依据诊断报告及时发放报告给医生和患者,并依照规定存档。
(2)报告的发放应确保安全可靠,遵从相关保密规定,严禁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3.5 质量掌控(1)医学影像科应建立质量掌控与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诊断准确性。
(2)医学影像科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影像质量。
四、安全管理医学影像科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采取以下措施:4.1 辐射防护医学影像科应依据辐射防护标准进行辐射防护,保护医技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院医学影像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影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提高医院医学影像管理水平,规范医学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保障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安全,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影像质量掌控标准》《医学影像临床应用质量监测评价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科室及相关人员。
2.全部医学影像工作都应依照本管理制度进行。
第二章医学影像设备管理第三条设备购置和验收1.医学影像设备的购置应与医院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协商确定,并经过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2.设备购置后,应依照相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编制验收报告。
第四条设备运行和维护1.医学影像设备应设定特地的运行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启动、关闭、维护和保养等步骤和要求。
2.设备的日常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五条设备故障处理1.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2.维护和修理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记录维护和修理情况和原因。
3.设备维护和修理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并编制维护和修理报告。
第六条设备报废和更新1.医学影像设备的报废应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办理,涉及设备的报废申请必需经过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2.设备更新应依照医院的科技发展要求和设备更新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不绝提升。
第三章医学影像质量管理第七条影像质量掌控1.医学影像科室应遵从医学影像质量掌控标准,订立相关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影像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2.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应依照质控标准进行影像手记和处理,减少误诊、漏诊等错误。
第八条影像质量评价1.医学影像科室应定期开展影像质量评价工作,包含影像分析、诊断结果验证等。
2.影像质量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订立改进措施。
第九条影像质量监测1.医学影像科室应建立影像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2.影像质量监测结果应作为科室绩效考核的紧要依据。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6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一、图像打印、记录设备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作图像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二、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
前者主要查询脏器整体结构,依靠超声解剖学作病灶的定位;后者则针对病灶放大、细察,分析其物理性能等。
如做超声血流成像,则进一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调节仪器面板上有关功能钮,使之呈现最佳显示。
三、图像记录对疾病有关的声像图表现或对临床拟诊不符的图像表现,检查者应给予记录。
记录媒体可采用热敏打印,计算机打印,cd盘存储,工作站存储,光盘刻录等。
(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2)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证影像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管理:制度规定了对影像设备的选择、验收、备案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修复。
2. 人员管理:制度规定了影像科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培训要求和考核要求等,以确保人员具备合格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3. 工作流程:制度规定了影像科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图像质量评价和报告录入等环节,以确保工作的规范和连贯性。
4. 质量控制:制度规定了影像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影像质量评价、故障处理和质量跟踪等,以保证影像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5. 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影像科工作中的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包括防止影像设备被病原体污染、防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等,以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6. 审核和评估:制度规定了影像科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和评估要求,包括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评估和参与外部质量评估等,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制定和执行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影像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
同时,也能够为影像科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影像科室安全管理制度

影像科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影像科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影像工作的安全与稳定进行,提高医疗影像工作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影像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影像科室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影像科室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影像科室负责人应承担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本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本制度。
第五条影像科室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按照风险防范、责任明晰、管理科学、制度完善的要求开展。
第六条影像科室应当依法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并严格保护病人的个人隐私信息。
第七条影像科室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废物处理标准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工作,确保安全环保。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八条影像科室负责人应当负总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第九条影像科室负责人应当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条影像科室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影像科室各岗位人员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加强对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和宣传,加强对医疗影像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十二条影像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
第十三条影像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场所、用电用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进行整改、清理,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及整改台账。
第十四条影像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进行整改和纠正,并做好事故隐患整改的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影像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大检查制度,定期对医疗影像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医疗影像工作的安全行为。
第十六条影像科室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度,对常见的安全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影像科室管理制度

影像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了规范影像科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影像科室所有员工的工作。
第二章岗位职责一、科室主任1. 负责影像科室的整体管理与组织工作。
2. 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3. 指导和培训科室的技术人员,确保他们具备专业技能。
4. 负责影像报告的审阅和确认,并与临床医生沟通。
二、技术人员1. 按照医嘱进行各类影像拍摄和检查。
2. 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规范和操作流程,并保证病人的安全。
3. 熟练使用影像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4. 添加正确的患者信息和拍摄参数,确保影像资料的准确性。
第三章工作流程一、患者预约1. 患者来电预约,接听员应记录患者信息、就诊医生、检查项目等,并按要求确定检查时间。
2. 核实患者的医嘱,确保预约的准确性。
二、检查操作1. 检查开始前,技术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并确认患者无禁忌症。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检查,确保影像质量。
3. 完成后,及时标注检查结果,如有异常现象应报告科室主任和临床医生。
三、报告编写和审核1. 影像科技术人员编写检查报告,包括影像所见和结论。
2. 科室主任和临床医生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准确无误。
3. 审核通过后,报告打印并归档,确保检查结果及时传达给临床医生。
四、影像资料管理1. 影像资料应按照科室制定的标准进行归档和保管,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影像资料的借阅和调取应按照科室规定的流程进行,并记录借阅人和目的。
3. 定期进行影像资料的清理和备份工作,确保数据的顺利传输和保存。
第四章工作纪律一、工作时间1. 影像科室的工作时间为每日早上8点至晚上6点,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调整。
2. 值班人员应按时上班,并保持良好形象和工作状态。
二、工作纪律1. 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严禁违规操作和擅自离岗。
2. 临床医生和患者对科室工作提出的要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敷衍塞责。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4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影像科质量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持续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第四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全程质量控制、全方位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断结果和服务。
第五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影像设备质量管理、医学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医学保密质量管理、质量评价与改进、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
第六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实行科室领导负责制、技术负责人协助制和全员参与制。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七条影像科设立质量管理机构,由科主任担任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质量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第八条影像科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开展质量管理评估、推进质量管理提升、监督、检查和评价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向本科全体人员发布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九条质量管理委员会由科室领导、技术负责人、科室各业务骨干和业务骨干组长等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
第十条影像科质量管理机构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执行、监督和评审。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属于科室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第十二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责任、过程控制、纪录与文件、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处理等方面。
第十三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要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相衔接,并根据科室特点进行具体的制定。
第十四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由科室领导负责,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和监督。
第四章影像设备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影像设备质量管理包括影像设备的选购、验收、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和报废处理等。
第十六条影像设备的选购要根据需要制定选购方案,确定设备品牌、型号和配置等要求,经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单位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单位影像资料的管理,确保影像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提高影像资料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影像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影像文件、视频资料等。
第三条影像资料的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影像资料管理小组,负责影像资料的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影像资料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影像资料管理制度;2. 组织实施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3. 负责影像资料的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4. 定期对影像资料进行审查、鉴定和销毁;5. 提供影像资料查询、复制和利用服务;6. 对影像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第三章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六条影像资料的收集应全面、准确、及时,确保影像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影像资料的收集范围包括:1. 单位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节庆等场景的照片和视频;2. 单位内部培训、讲座、研讨等活动记录;3. 单位对外交流、合作、考察等活动资料;4. 单位日常工作、业务活动、科研成果等记录;5.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影像资料。
第八条影像资料的整理应分类存放,明确标识,方便查询和使用。
第四章影像资料的归档与保管第九条影像资料的归档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影像资料的保管应确保以下要求: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硬盘等,确保影像资料的长期保存;2. 建立影像资料库,对影像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登记;3. 定期对存储介质进行检查,防止数据损坏;4. 对重要影像资料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5.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影像资料被盗、丢失或损坏。
第五章影像资料的利用与保密第十一条影像资料的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2. 符合保密要求,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3. 符合利用目的,不得滥用。
第十二条影像资料的查询、复制和利用,应办理相关手续,并注明用途。
影像科管理制度大全

影像科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影像科管理制度,提高医院影像科的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影像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影像科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医学影像学的规定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条影像科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秉承“安全、准确、快捷、优质”的原则,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不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影像科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技师、护士及辅助人员若干名。
第六条影像科主任负责全科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第七条影像科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岗位设置,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纪律。
第八条影像科应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九条影像科应严格执行检查预约制度,合理安排患者检查时间,避免因检查过于拥挤导致的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第十条影像科应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确保检查过程准确、快速、安全。
第十一条影像科应建立完善的影像资料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影像的安全存储和便捷查阅。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二条影像科应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影像科应加强对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十四条影像科应加强对患者检查结果的质量控制,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影像科应制定紧急事故处理预案,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第十六条影像科应加强对医疗辐射的防护,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七条影像科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章信息管理第十八条影像科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第十九条影像科应加强对医学影像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诊断水平。
第二十条影像科应积极推广影像科技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放射科影像管理制度

放射科影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放射科影像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定,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影像管理工作。
第三条放射科影像管理应遵从“确保质量、保证安全、供应准确诊断”的原则。
第四条放射科影像管理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辅佑襄助人员搭配。
第二章放射科影像设备和设施管理第五条放射科影像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持正常运转,确保影像质量和安全性。
第六条放射科主任负责设备的选择、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
第七条放射科设施应符合医院建设和卫生防护要求,保证放射科影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八条放射科设备和设施定期检修,维护记录应详实。
第三章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第九条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应依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第十条放射科主任负责订立影像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
第十一条放射科影像人员应依照专业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确保影像质量。
第十二条对于影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放射科主任要及时采取矫正措施,并记录整改情况。
第四章放射科影像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放射科影像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四条放射科主任负责订立影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放射科工作中的安全要求和流程。
第十五条放射科影像人员必需熟识和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接受辐射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
第十六条放射科影像设备使用前应检查设备安全状态,确保设备无故障,除去风险隐患。
第十七条放射科处理放射性废物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妥当处理废弃的放射性药物和器材。
第五章放射科影像存档和检索管理第十八条放射科影像存档和检索应遵从信息安全和医疗隐私保护的原则。
第十九条放射科主任负责订立影像存档和检索管理制度,确保影像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第二十条影像存档应依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进行,并配备保护措施,防止意外丢失和破坏。
第二十一条影像存档料子必需正确定期保管,并设立有效的检索系统,方便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研究。
影像科工作管理制度

影像科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影像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影像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影像科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第四条影像科工作应坚持“医学、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影像科工作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综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条影像科工作应注重团队合作,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影像科工作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团队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第八条影像科工作应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第九条影像科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十条影像科应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工作内容管理第十一条影像科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影像检查、报告撰写、质量控制等。
第十二条影像科工作应按照医嘱要求,准确完成各类影像检查。
第十三条影像科医师应及时撰写检查报告,准确表述检查结果,并按时提交至相关科室。
第十四条影像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影像检查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影像科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影像科应建立质控体系,对影像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十七条影像科应加强影像技术交流,推广先进的影像技术,提升工作水平。
第十八条影像科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第三章服务管理第十九条影像科工作人员应遵守患者权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条影像科应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二十一条影像科应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影像科应强化信息沟通,确保患者及时获得检查结果。
第二十三条影像科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四条影像科应建立病历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二十五条影像科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的所有影像工作,包括X射线、CT、磁共振、超声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院放射科影像的准确性、清晰度和完整性。
第四条医院放射科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影像采集管理第五条影像采集设备应满足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的要求,必须经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六条影像采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应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七条影像采集人员在采集影像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影像采集请求,确保采集的影像与患者身份一致。
第八条影像采集人员应按照临床工作需要和医生的要求,采集高质量的影像,避免图像模糊、曝光不当等问题。
第九条影像采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第三章影像审核与报告第十条影像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应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影像审核人员应认真审核采集的影像,对有问题的影像进行退采或重采,确保影像质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第十二条影像审核人员应及时报告采集有问题的影像,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三条影像审核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第四章影像管理与保存第十四条影像管理人员应负责影像的整理、分类和存储,确保影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影像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影像的保存周期和存储方式。
第十六条影像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影像的存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影像的可访问性。
第十七条影像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影像数据,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第五章质量评估与改进第十八条医院放射科应建立质量评估系统,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估。
第十九条质量评估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负责评估影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医学影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治疗等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学影像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治疗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放射技术人员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培训与考核(1)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 设备管理(1)医学影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检查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2)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告知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4. 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对放射性药物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滥用。
5. 质量控制(1)建立健全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估。
(2)对影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6. 信息安全(1)加强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2)对影像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患者隐私。
7.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2)对医务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四、监督与考核1. 医学影像科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定期检查、考核医务人员执行情况。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医学影像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放射科室影像管理制度

放射科室影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院放射科室的影像管理工作,确保影像资料的安全、准确和有效使用,提高放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科室的全部工作人员,包含医师、技师、护理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放射科室负责人的职责1.负责订立本科室的影像管理制度,确保其能够有效执行。
2.确保医院放射科室的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3.确保医院放射科室的工作人员具备必需的技术本领和操作规范。
4.定期检查评估放射科室的影像质量和工作流程,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协调其他科室与放射科室的合作,保证影像资料的及时传输和共享。
第四条医师的职责1.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并拟定相应的检查方案。
2.负责影像检查的操作和解读,并准确填写相关影像报告。
3.及时与其他科室医师进行沟通,供应必需的影像诊断看法和建议。
4.保护患者隐私,妥当保管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依照规定期限进行归档。
第五条技师的职责1.娴熟掌握放射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影像的质量和安全。
2.严格依照医师的指令,进行影像检查的准备和操作。
3.负责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及时报告和解决设备故障。
4.帮助医师完成影像的处理和解读,确保影像报告的准确性。
第六条护理人员的职责1.帮助技师和医师,做好患者的影像检查准备工作。
2.确保患者在影像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3.熟识并遵守医院的感染掌控规定,做好影像检查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第七条行政人员的职责1.管理和维护放射科室的相关档案和数据。
2.组织并保证放射科室的物资供应和设备维护和修理等后勤工作。
3.协调科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供应必需的行政支持。
第三章影像管理规定第八条影像手记1.影像手记前,医师必需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询问,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等信息。
2.医师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手记方法,并向技师认真说明。
影像放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影像放射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辐射污染,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影像放射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影像放射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影像放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影像放射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安全管理制度1.放射源管理(1)放射源必须存放在专用放射源储存室,由专人负责管理。
(2)放射源出入库必须进行登记,详细记录放射源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3)放射源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辐射安全。
2.辐射防护(1)影像放射工作场所必须设置辐射防护设施,如防护屏、防护门、防护帘等。
(2)影像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影像放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3.个人防护(1)影像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辐射防护培训,了解辐射防护知识。
(2)影像放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定,减少辐射暴露。
(3)影像放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辐射暴露情况。
4.辐射事故处理(1)发生辐射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
(2)对辐射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辐射扩散。
(3)对受辐射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并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5.辐射监测(1)影像放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辐射水平、防护设施等。
(2)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应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四、奖惩措施1.对认真执行影像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防范辐射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影像放射安全管理制度,造成辐射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影像放射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影像科质量控制管理细则

质量控制管理细则和方案
1、建立CT、MRI报告审查签发制度
(1)报告内容应规范准确详细,图文报告必须经医师手写签字后方能生效。
(2)实习、进修医师所打报告必须由当班医师检查无误后,方能打印,签字发出。
(3)报告时限:常见病、多发病3小时内出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内出报告。
急危重患者应及时报告临床主管医师,迅速发放报告。
(4)疑难病例及外院会诊病人,应由高年资医师把关,必要时科室集体会诊。
(5)每月由质控小组成员抽查报告单20份以上,记录抽查结果,发现问题随时整改,并计入考核分值。
2、建立疑难病例随访及讨论制度。
每人每月随访病例不少于3例,每月至少召开两次疑难病例讨论会。
3、考核处理办法:
(1)每位员工必须按时下科室随访。
(2)对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3)对随访中发现CT、MRI诊断与临床手术完全不符者,要求当事医师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并做出书面报告科室内通报。
(4)对查出误诊、漏诊的工作人员,科室要严格组织其进行业务学习,安排专人带教。
4、制定本科室与临床科室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同临床科室间的业务沟通与交流,经常组织科室间的业务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管理制度细则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开发项目资料管理,控制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展示项目良好形象,做到有据可查,档案完整,特制订以下影像相关规定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开发的所有项目
二、影像类型
下述部门及事项均应有照片或者录相、录音资料:
1、营销部: 户外广告,各类活动(开盘,认筹,解筹,线下活动,说明会,
签约会、答谢会等)
2、工程部: 场容场貌、场地移交、涉及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管理的
各阶段及各阶段的不同情况(比如基础阶段取芯、基坑验槽等,
主体阶段各层砼浇筑前验收、砌体样板楼层等等,每月形象进
度等),各项验收,重要签证事项,形象等;
3、设计部:设计原始地形地貌等;
4、开发部:涉汲拆迁不同时段状态、验收、各级领导检查工作等;
5、成本部:重要收方签证等;
6、综合部:公司重大会议、公益活动,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活动等;
7、采购部:考查,设备材料抽查验收等。
8、外出考察学习,由组织部门负责考察学习的摄像、录音等。
二、影像提交:资料收集,整理
1.收集;
1.1.各部门在需要留存影像资料的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拍摄、录制;
1.2.若需专业录音、摄制,应提前与采购部门落实,衔接,租赁;
2.整理
2.1 各部门收集完成后,应逐一进行分类整理,每张照片(录音)应载明:内
容,时间,部位等关键信息;
2.2 原则上整理为电子文件,特别重要的应冲洗成照片交由综合部整理册
三.提交
每月1号提交上一个月所有相关整理好影像的资料给综合部人事专员统一分部门保存;
2、本制度自2015年确定时起执行。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