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提纲(-12-20-2)
《土壤调查与制图》总复习
总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7个14分) 二、填空(20个20分) 三、是非题(12个12分) 四、单项选择题(10个10分) 五、简答题(4个28分) 六、论述题(1个16分)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 1、论述土壤调查与制图的意义。 • 2、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 第五章 (遥感)复习思考题
• 1、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名称。 • 2、几个遥感定律和散射方式及其特点。 • 3、航片的直接判读标志有哪些? 。 • 4、熟悉TM图像和MSS图像所使用的波段。 • 5、简述火山、岩溶地形、黄土地形、 洪积母质、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和草 本植被的最主要影像特征。
• 1、为什么要进行成土因素调查和研究 • 2、简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 • 3、什么叫指示植物?茶树、侧柏、盐嵩、 泽泻分别指示何类土壤? • 4、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有哪些影响, 举例说明。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 • • • 1、简述土壤剖面性态研究的重要性。 2、土壤剖面的概念及种类。 3、土壤发生层的概念及基本发生层次。 4、请描述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 的特点。 • 5、举例说明土体构型的地理观点和作物 观点。 • 6、土壤颜色的三原色及其来源。
祝你取得
•优异成绩!
• 6、黑体、白体、灰体及选择、野外所取土壤样本包括哪几种? • 2、土壤肥力鉴定要分析哪些内容? • 3、怎样写调查报告?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名词:土地分类、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 、平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2、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大类名称和一 级类型名称。 3、 面积量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土壤地理学期末复习提纲(精简版)
土壤的颜色的测定:土壤颜色的判断可以用目力,也可以使用门赛尔土壤比色卡,主要从色调、亮度和彩度三个属性来表示颜色。
色调(色彩、色别)亮度(色值、明亮度)彩度(饱和度)
颜色命名的顺序:色调-亮度-彩度。
4.主要性状:矿物分解、盐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强烈;有些土壤粘粒部分的阳离子交换量或硅铝分子率的高低与富铝化作用的程度不全吻合;若没有受到侵蚀,土层较厚;颗粒较细、排列紧密、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很强;全剖面呈酸性反应。
5.分类: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详细了解),黄壤。
第六章 土壤分布
1.土壤分布规律:是指土壤类型随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变化的特性。
7.原生矿物: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原来的
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未变。主要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8.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后重新组成的,其化学组成和构造发生改变。主要包括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小于10微米),呈胶体性质,又称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
指标界限不明确,定量化不足
过分强调地带性因素,将自然带与土壤带混淆
对耕作土壤注意不足
连续命名法比较拖沓冗长,不便使用
分类系统共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
(2)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
观点:分类依据是具体的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量的土壤属性,划分的标志是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按照土壤发生学理论,土壤分布规律可用多变函数式表达:S=F(W、J、G);式中:S表示土壤;W、J、G分别表示纬度、经度及高度等。
农综一土壤学复习资料提纲.
农综⼀⼟壤学复习资料提纲.南农专硕农综⼀考研⼟壤学复习资料部分第⼀章⼟壤矿物质1、层状硅酸盐粘⼟矿物种类及⼀般特性1)⾼岭组:1:1型的晶层结构、⾮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2)蒙蛭组:2:1型的晶层结构、张缩性⼤、电荷数量⼤、胶体特性突出3)⽔化云母组:2:1型的晶层结构、⾮膨胀性、电荷数量较⼤、胶体特性⼀般4)绿泥⽯组:2:1:1型的晶层结构、同晶替代较普遍、颗粒较⼩2、⾮硅酸盐粘⼟矿物种类1)氧化铁:针铁矿、⾚铁矿2)氧化铝:三⽔铝⽯3)氧化硅4)⽔铝英⽯3、我国⼟壤粘⼟矿物的分布规律1)⽔云母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原西部、柴达⽊盆地、青藏⾼原⼤部2)⽔云母—蒙脱⽯区:包括内蒙古⾼原东部、⼤⼩兴安岭、长⽩⼭地、东北平原⼤部3)⽔云母—蛭⽯区:包括青藏⾼原东南边缘⼭地、黄⼟⾼原、华北平原4)⽔云母—蛭⽯—⾼岭区:包括秦岭⼭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狭长的过渡地带5)蛭⽯—⾼岭区:包括四川平原、云贵⾼原、喜马拉雅⼭东南端6)⾼岭—⽔云母区:包括浙、闽、湘、赣⼤部和粤、桂北部7)⾼岭区:包括贵州南部,闽、粤东南沿海,南海诸岛及台湾第⼆章⼟壤有机质1、⼟壤有机质的来源1)⾼等植物的根系、残茬、根系分泌物2)动植物残体3)⼟壤中的微⽣物4)⼯业和⽣活废⽔,废渣,微⽣物制品,施⽤的有机肥农药等有机物2、有机质的三种形态1)新鲜有机质(未分解有机质)2)半分解有机质3)腐殖质3、有机质对植物⽣长的作⽤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是⼟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促进⼟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壤物理性质3)提⾼⼟壤的保⽔保肥能⼒,增强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4)腐殖质具有⽣理活性,能促进作物⽣长发育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有助于消除⼟壤污染4、有机质的积累和调控1)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2)秸秆还⽥,轮作倒茬3)调节⼟壤⽔热状况5、腐殖质分解和转化过程1)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和⽣物降解,使其⽅向结构核⼼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重点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重点
一、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土壤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土壤资源调查的资料搜集与整理;
4.土壤资源图件的制作与应用。
二、土壤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1.土壤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土壤分类的原则、方法和体系;
3.土壤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
4.土壤类型划分的标准与方法。
三、土壤质量评价:
1.土壤质量的定义和意义;
2.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土壤质量评价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4.土壤质量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四、土壤利用与保护:
1.不同类型土壤的适宜利用方式;
2.合理土壤利用的原则与方法;
3.如何合理利用有机肥料与化肥;
4.土壤污染与土壤治理的基本知识。
五、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可持续土壤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2.土壤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合理施肥与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4.土壤保育和水土保持的措施与技术。
六、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实践应用:
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
在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籍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
还要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参加实地考察、查阅真实的土壤资源调查报告等。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土壤资源调查
与评价的核心内容。
土壤学 1-9章复习提纲及答案
土壤学题型一、名词解释。
(10道*3=30分)二、选择题。
(5道*2=10分)三、图形题。
(共20分)四、简答题。
(5道*4=20分)五、论述题。
(2道*10=20分《土壤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一、概念:1.土壤P2: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聚合土体P5 :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合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便组成聚合土体3.土壤圈物质循环P51 :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4.土壤的自净能力P10 :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负载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过程,是其浓度降低、毒性减弱或者消失的性能。
5.土壤发生层P4:二、其他1、单个土体图解P42、西欧主要土壤地理学派的代表学家及观点P15-16以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归还学说”以地质学家法鲁(1794-1877)为代表的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岩石-岩石”以土壤学家库比纳(1897-1970)为代表的土壤形态发生学派。
“土壤演替序列”3、土壤的自净能力包括哪些?P10土壤的自净能力包括:①物理自净,②化学自净,③物理化学自净,④生物自净土壤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章一、概念1、次生矿物P29: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叫次生矿物。
2、粒级P36: 把土壤颗粒中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就为粒级3、土壤质地P40: 土壤中各个粒级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4、灰分P42: 植物组织回落土壤之后,将经历化学变化和降解过程,则构成植物组织的元素,从植物组织分解后,将以离子或离子团形式保留在土壤中,它们就是灰分元素,简称灰分。
5、土壤腐殖质P437、土壤结构P57: 土壤原生矿物颗粒与次生矿物颗粒、其它土壤颗粒单元或土壤自然结构体相互组合重排的一种物理排列样式。
8、土粒密度P60: 是指单位容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
《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资料.doc
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调查:其旬括有土壤特征的描述、土壤分类、土壤解译和土壤制图等,也是研究土壤资源,以便充分、合理、持续利用土壤资源的最必要、最为基本手段。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及土壤自身的属性和肥力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按一定的原则和系统,对土壤进行划分归类。
★降水: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
表示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前,相对高度在100m 以上。
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类型。
切割破碎,构造线模糊,地形起伏缓和,绝对高度在500m以内,相对高度在200m以内。
有高、中、低三丘之分。
★平原:指地面平坦而稍有起伏的广阔地,绝对高度在200m以内,相对高度在10m以内。
★河漫滩:高出于中水位以上,又能为洪水淹没的平垣谷地。
★自然堤:由于下流河面宽广,流速减缓,河水携带的泥沙便在河床两侧沉积下来,逐渐形成的堤坝。
★喀斯特: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和地貌现象的总称,也叫岩溶。
★风蚀地形:雅丹地形、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丘、风蚀带和摇摆石等。
★地表水:存在于河流和湖泊中的水资源,大部分可供土壤灌溉利用的淡水。
★地下水:地面以下各种状态的水分,分自由地下水和压力地下水。
★泉水:从地下自然流向地面的水分。
★升泉:地下水因静压力而上升到地面。
★降泉:地下水因重力作用而流向地面。
★径流总量:指某段时间通过河流某一出品断面的总水量为该段时间的径流总量★平均径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又称径流率,是指流域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的径流量。
★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指各年的径流模数和历年平均径流模数的比值★径流深度:指某时段流域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
径流深度=径流总量/1000F e(F表示受水面积)★径流系数:指某时段与形成该时段径流的降水深度比值。
土壤学复习题纲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密切相关(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与大气圈。
土壤空气水圈。
土壤溶液岩石圈。
土壤矿物生物圈。
土壤生物人类智慧圈。
土壤肥力(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①再生速度缓慢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③退化破坏严重2.土壤的概念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3.土壤退化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xx县土壤6.土壤学概念研究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1)提高土地肥力,以获取高额农业产量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②改良中低产田(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3)合理开垦新耕地8.土壤学研究方法(1)调查法①研究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2)实验法(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注重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研究。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土壤是发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2)土壤是发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灌溉地少(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重①乱占滥用耕地②土壤退化③土壤污染第二章土壤行成过程1.土壤形成的三个阶段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自然土壤(人类的耕种熟化作用)农业土壤2.岩石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地标裸露的巨大坚硬岩石,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土壤地理学 复习提纲+补充内容
土壤地理学复习提纲+补充内容第一章一.概念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
3.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所组成的聚合体4.土壤的自净能力: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二、其他1、单个土体图解(P4):2、西欧主要土壤地理学派的代表学家及观点(P15):第二章一、概念1、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分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2、粒级: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
3、土壤质地: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4、灰分:植物组织回落土壤后,将经历化为变化和降解过程,则构成植物组织的因素将逐渐变为最终的矿质形态。
5、土壤腐殖质: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土壤结构:土壤原生矿物颗粒与次生矿物颗粒、其它土壤颗粒单元或土壤自然结构体相互重排的一种物理样式7、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8、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质量(风干)9、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容积土壤中所占容积的分数。
二、其他1、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P22)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2、铝硅酸盐类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示意图(P31)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若干硅氧四面体连接形成的硅氧片和若干铝氧八面体连接形成的水铝片构成的。
3、层状次生铝硅酸盐矿物的构型和代表矿物(P32):(1)1:1型:高岭石类矿物(高岭石、埃洛石)(2)2:1型:蒙脱石类矿物(蒙脱石、绿泥石、拜来石)水云母类矿物(水云母、伊利石)蛭石类矿物4、部分染色次生氧化物(P31):氧化铁、褐红色的赤铁矿(Fe2O3)、黄棕色的针铁矿(Fe2O3·H2O)、棕褐色的褐铁矿(Fe2O3·nH2O)、氧化锰5、土壤结构类型(P58):单粒状结构、粒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大块结构6、土壤颜色的表示方法(P63)土壤颜色采用国际通用的门塞尔色卡来表示命名系统是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亮度、彩度来表示的门塞尔色的完全表示方法:(色调-空格-亮度-斜杠-彩度)例如:7.5YR 5/6 7、土壤矿物的物理风化类型(P25)冰楔作用、冷热剧变、盐晶生长、生物作用、植物根系作用8、随着土壤颗粒的变化,土壤各种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P37):一般来说,随着颗粒的减小,土壤颗粒的孔隙度、吸湿量、持水量、毛管含水量、比表面面积、膨胀潜能、吸附性能、塑性和黏结性将增加,而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土壤密度将降低。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 (2)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阐明其土壤类型、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以及肥力特征,然后提出合理改良利用该土壤资源的依据和措施。
2.土壤制图: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线划符号通过制图综合把测区的土壤类型及分布状况缩绘成平面图的过程。
3.工作底图:是绘制土壤草图的地形图或遥感资料。
4.土壤草图:野外直接在工作底图上绘制出来的图。
5.土壤剖面:从形式上讲是指我们观察描述土壤的垂直切面,实际代表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土柱。
6.单个土体:指我们能对之进行描述和采样,从而能据以鉴定出土壤的特性和排列以及一系列特征变异的最小土体。
7.聚合土体:指在土体构型中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发生层的组合和排列的最小单位的土体。
8.主要剖面:又称基本剖面、代表剖面。
为全面研究土壤性态特征与成土条件和改良利用特点之间关系的剖面。
9.定界剖面:是为确定土壤边界而设定的剖面,应设置在可能出现土壤边界的地方。
10.检查剖面:又称对照剖面,次要剖面。
是为检查主剖面土壤属性的稳定性和变异程度而设定的剖面。
11.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一些层次统称为土层。
12.土壤发生层:经过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层叫土壤发生层。
13.土壤发生型:指土壤发生、发育类型,是发生学土层组合形式,是划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的标志。
14.土体构型:在土壤发生范围具有各种性质和形态的土层相互组合状况,且具有质和量的指标,用于确定基本分类单元。
15.障碍层:指对土壤利用和作物生长有特殊影响的土层。
16.诊断层:经过一定成土过程在土壤剖面上发育而成,能鉴定土壤类型、特征标志的层次。
17.土壤组合制图: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壤类型,由于比例尺的限制每种土壤类型都不够上图面积,把这些无法单独勾成图斑的类型合并在一起作为制图单元勾绘出来。
18.土壤复区:在大比例尺制图中,与微地形相联系的不同土壤类型的斑块成镶嵌状分布有规律更替的区域。
土壤学复习提纲
一、土壤1、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那一疏松表层。
以能否生产植物作为土壤的重要标志两个基本特征: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它通常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并被生物居住,对植物根系起着支撑作用,并提供水分、养分等物质。
根据是否受到耕作影响它可分为自然土壤、耕作土壤。
根据不同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
也有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分为林业土壤、农业土壤。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营养条件:土壤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是指土壤肥沃或不肥沃通常是相对于某种植物而言。
因为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土壤肥沃或不肥沃是相对的。
在园艺生产中,就应当根据园艺植物对土壤的生态要求,把他们种在适宜的土壤上,即林业上的“适地适树”。
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作物产量、质量,木材蓄积量、平均树高,生物量,经济价值。
3 土壤的特征•一、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二、土壤是一个三相系统•三、土壤是一个多分散系的系统•四、土壤具有巨大表面积•五、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六、土壤的空间位置•七、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八、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二、矿物1 地壳:地球外表极薄的一个壳层。
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称为地壳。
2矿物的概念:是处于地壳中或地面以上的各种化学元素经地质作用而生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矿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组成和比较均匀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性质。
矿物的分类:按形成矿物的成因(地质作用)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
按化学成分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
按经济利用价值分为:有用矿物、造岩矿物。
矿物的特征:1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形态2矿物的化学成分3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力学性质:解理、断口、硬度。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1)(1)
土地资源调查(diào chá)与评价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xùlùn)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píngjià)概念就是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yǎnbiàn)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2、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kèchéng)具有四方面特点(1)对象宏观性。
土壤资源,面广量大,具有鲜明的宏观性特点。
(2)实践应用性。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和应用性特点。
(3)技术技能性。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一项技术性、技能性很强的实践活动。
(4)专业综合性。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要运用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作用(1)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是农、林、牧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2)土壤资源的数量影响供给人类食物的数量多少,土壤资源的质量影响供给人类食物的质量高低。
(3)查清土壤资源,对于发展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对于国民经济建设,非常重要。
(4)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为土壤确定的利用方向,确定种植何种作物,确定施用何种肥料,确定采用何种灌溉方法,确定采取何种耕作制度,确定使用何种农业机械等等(děnɡ děnɡ),提供决策依据。
4、中国开展(kāizhǎn)第一、二次土壤普查时间(1)1958 - 1960年,中国(zhōnɡɡuó)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2)1979 -1985年,进行全国(quán ɡuó)第二次土壤普查5、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主要(zhǔyào)的存在问题(1)土壤调查资料缺乏。
土壤调查与制图期末复习试题答案.doc
土壤与土壤调查I (A)答案2002级土管专业一、名词解释1、有效肥力: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肥力在当季生产上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
2、腐殖化过程:矿质化过程的同时,由于微生物活动的作用,产生复杂腐殖质的过程。
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个粒级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
4、土水势:即土壤水在各种力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主要是降低,就称为土水势。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土壤水的能量指标与土壤含水量做成相关曲线来反映土壤水的基本特性,这种曲线称为水分特征曲线。
6、土壤重量热容量:单位质量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 °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7、水解性酸度:用弱酸强碱盐浸提土壤,与土壤胶体发生代换作用,代换下来的H+、A13+ 进入土壤溶液中所表现的酸度为水解性酸度。
8、土壤呼吸:土壤从大气中吸收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的现象。
9、土壤结构体:土壤中单粒和复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体。
10、粘化过程:成土过程中,土壤中粘土矿物形成和聚集的过程。
一、填空题1、0.01〜1;2、动植物残体、微生物残体;3、胶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团的解离;4、增加;5、小;6、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7、吸湿水;8、高于;低于;9、时间;10、地质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三、简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作用。
答: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土壤有机质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
土壤有机质富含各种矿质养分,它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较全面的养分。
(2)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土壤保肥力,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
土壤有机质胶体可吸附大量的矿质养分离子,以提高土壤的保肥力,同时有机酸及其盐类则为土壤提供了一个伏良的酸碱体系,提高了土壤的缓冲能力。
(3)土壤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具有较好的物理性状。
土壤学期末复习 提纲
土壤学水解作用(P26)水解作用是指水电解离出的H+对矿物的分解作用,它是化学分解的主要过程,可使矿物彻底分解。
根据矿物在水解过程中的分解顺序可划分为: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脱盐基阶段:K2Al2Si6O16+HOH=KHAl2Si6O16+KOHKHAl2Si6O16+HOH=H2Al2Si6O16+KOH脱硅阶段:H2Al2Si6O16+5HOH=H2Al2Si2O8.H2O+4H2SiO3富铝化阶段:H2Al2Si2O8+4HOH=2Al(OH)3+2H2SiO3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的产物,故不同的土壤及其发生层都具有一定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类型:单粒结构、粒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结构、大块状结构。
氮有机物的分解: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P48)土壤腐殖质的形成(P49)土壤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分解转化的同时,其部分分解产物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聚合形成腐殖质,有关土壤腐殖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归纳起来有3种学说:①木质素-蛋白质聚合学说;②生物化学合成学说;③化学催化聚合学说。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图式土壤腐殖质(P43)●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敏素●土壤腐殖质主要由胡敏酸和富里酸组成土壤腐殖质的作用(P45)●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对土壤结构体、保水保肥性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富里酸对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和矿质养分的释放都有重要作用。
●胡敏酸和富里酸能多次与次生黏土矿物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构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学》复习大纲
《土壤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土壤的定义: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广义的还包括海洋。
是土壤,气候,地貌,岩石,生物和水文因素构成包括人类劳动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母质向土壤演化过程中,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团粒结构是基础》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成土作用的产物人为肥力: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是劳动的产物有效肥力:指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指在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章:土壤矿物质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原生矿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A.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粒B. 提供养分:有的矿物风化产生大量的养分次生矿物: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主要为粘粒,所以,也叫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它们是成土过程和成土条件的反映--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粘粒矿物的同晶替代作用:粘粒矿物晶格中的组成离子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替代而晶格不变的现象(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非硅酸盐粘土矿物:主要是Fe、Mn、Al、Si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氧化物组矿物粘土矿物的分布:中国南方地区温度高,风化强烈,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氧化铁铝矿物;北方气候干旱,淋溶弱,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
粘土矿物的形成:粘土矿物是一次生矿物,由母岩风化产生。
自然合成学说,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简单风化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沉淀而成。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1.12.23.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确定比例尺的影响因素航片的划分标准第三章,土壤测定的方法两种酒精燃烧法的步骤土壤剖面的生产评价,古土壤是指在过去环境条下形成的土壤,指示植物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严格的植物。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2017-08-01 06:00:39 | #1楼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绪论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定义2、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四个特点3、土壤资源与评价的作用第一章1、土壤调查工作程序以及准备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2、确定比例尺的影响因素3、航片的划分标准第三章1、单个土体、聚合土体、2、土壤剖面的种类自然剖面、人工剖面(按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3、土壤剖面点的常规布点法的原则4、统计抽样布点的优越性5、土壤剖面的野外原则6、土壤剖面的挖掘应注意事项7、土壤颜色的基本色调,色调、明度、彩度的概念8、土壤新生体、土壤入侵体的概念、线性系数的概念9、土壤PH测定的方法两种10、酒精燃烧法的步骤11、土壤剖面的生产评价12、蒙金土在南北方的评价差异及原因第四章1、土壤分类单元、土壤实体、制图单元和图斑的概念及区别2、一个制图单元或图斑内,并非只包括用来命名该制图单元的土壤分类单元所定义的土壤,可能还包括符合其他土壤分类单元定义的土壤或非土壤的东西,其原因3、优势制图单元的概念4、野外草图绘制的概念及其精度要求5、野外勾绘中比例尺土壤的方法6、典型区的设置原则7、地形图上定点的方法8、大比例尺土壤草图测绘的特点9、野外土壤制图的工作程序10、实体界线和映像界线11、工作底图的绘制第六章1、土壤草图审核的三方面2、清图中,以求保证质量,只允许缩制,不允许放大3、土壤调查报告单编写格式第七章1、土壤调查成果在土壤改良规划上的原则2、废弃物处理用地的等级划分第八章1、湿地类型2、矿山土壤第九章1、土壤资源评价的概念、实质、遵循的原则2、土壤资源调查的基本程序3、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原则4、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RI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和国家级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2017-08-01 06:01:01 | #2楼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因素长时间作用的产物。
最新土壤学与农作学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1.农业生产包括植物生产(种植业)和动物生产(饲养业)两大部分。
2.基本条件:水、肥、气、热、光。
3.农田水利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调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5.肥力是土壤同时地不断地满足和调节植物对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要求的能力。
6.土壤形成条件: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主导)。
7.土壤分布规律: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区域性。
8.土壤矿物质的种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无机化合物。
9.土壤中养分的种类与含量与矿物的化学组成、风化程度及气候条件有关。
10.粒级(土粒大小的不同级别):物理性沙粒(0.01~3.0)、物理性粘粒(0.0001~0.01)、石砾和沙粒、粘粒、沙粒。
11.土壤机械组成:不同粒级组合的相对比例;土壤质地是根据不同机械组成所产生的特性而划分的土类。
12.土壤质地:沙土类、粘土类、壤土类。
13.改良:掺粘、掺沙、客土调剂、施用有机肥。
14.蒙金土:上啥下粘,托水托肥,有利于作物生长。
15.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土壤微生物。
16.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矿质化和腐殖质化过程。
17.转化条件:植物有机质的碳氮比;土壤环境条件(通气、水热状况);酸碱反应、气候条件、耕作灌排等措施。
18.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是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能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腐殖质在植物营养中有明显的间接作用。
19.土壤空气的特点:不连续,空隙中;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季节性;水汽含量高;组成和数量不均。
20.土壤溶液组成:难溶性(迟效性)养分;有效性(速效性)养分。
21.土壤中有效养分的迁移转化途径:形成难溶性化合物,重新迟效化;随水分从土体中淋失;转化成气体散失;被土壤胶体所吸附;被植物所吸收。
22.吸收方式:向根液流;离子扩散作用;根系的拦截作用。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题型:名词解释(≦5题)、单选题(10分)、多选题(10分)、判断题(10分)、论述题(2题)1、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资源有限③农用土地资源质量不高,难利用土地偏大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显著(3)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土壤盐碱化潜育化④草地退化⑤土壤污染与肥力衰减2、土地资源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1)土地资源地带性分布①土地资源的纬向地带性分布:在全球性范围内,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地资源依次出现的有苔原地带的土地资源、针叶林地带的土地资源、阔叶林地带的土地资源和热带雨林的土地资源。
②土地资源的经向地带性分布:海陆对比引起的干湿差异规律。
如从温带沿海至内陆,土地资源的变化大致可分为阔叶林经向带的土地资源、草原经向带的土地资源、荒漠经向带的土地资源以及沙漠土地资源。
③土地资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由于土地构成要素中的水热条件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变化,导致土地资源也发生相应的垂直分异规律。
土地资源的垂直带更替方式称为垂直带谱。
(2)土地资源非地带性空间分布土地资源的非地带性分布: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由于地质、地形、水文、人类活动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使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随区域地质、地貌、土壤及人类活动的不同而表现出地域性的分布特点,也称为区域土地资源分布规律。
3、土地空间结构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条带状结构:多出现在缓坡形的平地、山前微倾平原及沿河两岸,从河岸至山麓呈条带状的分布组合形式。
(2)重复式组合结构:几种土地资源交替出现的结构类型。
这种土地资源结构主要出现在广阔的地上河冲积平原上的岗地、二坡地、洼地,土地资源呈条带式重复更替。
(3)环状结构:主要出现在封闭洼地内或小型的山体周围(4)阶梯式组合结构:从平地到山顶,土地资源呈阶梯状的垂直排列组合形式。
土壤调研与制图复习提纲
绪论1、什么是土壤调查与制图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2、土壤调查与制图的程序第一、准备工作(1)确定调查对象、目的与围(2)制定技术规程(3)收集、分析有关资料(4)组织专业调查队伍第二、外业调查(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第三、资料和基础图件的整理(1)基础资料的整理(2)基础成果图件的编制第四、提交成果(1)成果图件(2)调查报告第一章土壤调查制图的准备工作1、底图的精度及要求(1)详细比例尺:1:200-1:5000,土壤制图单位要求到变种或更细。
多用于小型试验地、各种苗圃、土壤改良试验区、村(社区)和农场的分场等类型的土壤利用改良设计。
(2)大比例尺:1:1万-1:2.5万,土壤制图单位要求到土种或变种。
多用于乡(镇)和大型农场的农业生产规划,土壤利用改良区划和指导农业生产。
(3)中比例尺:1:5万-1:20万,土壤制图单位土属、土种。
多用于县(市、区、旗)或中、小河流流域的农业区划和土壤利用改良区划,以及森林和草原的开发利用调查。
(4)小比例尺:<1:20万,土壤制图单位要求到亚类、土属。
多用于全国、大区或大的河流流域土壤资源开发,国际土壤图幅的测绘和编制。
(5)复合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有两种比例尺。
2、概查与详查概查概念:对大的河流流域或省以上围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区划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
队伍:需要多专业,综合性的调查队伍。
详查概念:对某一小区域的土壤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以便进行土壤改良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做的土壤调查。
队伍:需要专业骨干和有经验的农民。
第二章成土因素与区域景观研究1、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成土因素与土壤的关系:道库恰耶夫公式: S=f(C,O,R,P)TS:土壤体R:地形C:气候P:母质O:生物T:成土时间含义:土壤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因素长时间作用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复习提纲1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学、地学、遥感与制图学、资源评价等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遥感技术和制图学原理,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并对土壤资源作出评价来研究土壤的一门科学。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明显地具有四方面特点:①对象宏观性②实践应用性③技术技能性④专业综合性。
2名词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自然湿地>沿海型:滨海盐土、潮滩潮土、酸性硫酸盐土(红树林)内陆型:沼泽土、泥炭土、表潜土、沼泽盐土、潜育草甸土人工湿地水稻土土类:是高级分类单元,它是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的统一和综合。
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在100m以上。
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人工剖面:是根据土壤调查的要求,临时开挖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一般挖成阶梯状的斜坑,故又称土坑。
按其用途和特点可细分为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和定界剖面三种。
古土壤:是指在过去环境条下形成的土壤,它们可以是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而终止了原来的土壤形成过程,成为现在土壤发育的一种母质;它们也可以是因为地壳新构造运动的升降或地面的变迁,使原来的土壤发育受到埋藏而终止。
类型有:埋藏土、残余土、化石土和裸露土等径流系数:是指某时段的径流深度与形成该时段径流的降水深度比值。
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其数值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
3 路线调查:技术要点::1)、在调查区选择一条或数条典型路线(以路线最短及所能观察到的内容最全面为原则)2)在可能出现土壤类型变异的地方挖掘土壤剖面,确定类型并取回比样标本。
3)、通过对比样标本比土评土,确定整个调查区的工作分类方法:平行法辐射法4 划分土属的依据:红壤:(地带性土壤):依母质类型。
潮土:依表层质地类型为依据水稻土:母质+水型(5 连续命名法:(如发育的黄土性粘壤土上的重壤质中等厚度的中量腐殖质的碱化普通黑钙土)分段命名法:(如:干旱灰钙土)6 土种分类依据:有机质含量:旱地水田乌 > % > %灰 1—% —%普通 < 1% <%;7 土体构型:具有不同质地、有机质、结构、颜色等形态特征的土层组合。
潴育型:A—Ap---W—C8 1、科学命名+群众命名科学命名:第四纪红粘土性红壤OM :% 叫上位花泥底灰土30cm以内出现网纹层群众命名:—母质(或颜色)质地第四纪红粘土:黄土砂土:飞砂土千枚岩:粉红土砂壤:砂土花岗岩类:麻(砂)土轻壤:泥砂土旱地:以“土”字结尾;水田以“田”字结尾。
9、怎样绘制地形-母质-植被-农业利用现状-土壤断面图1) 在地形图上找一条直线或折线,所经过的地物最多(地形、母质、植被、农业利用、水文等);:2)用直尺压在直线或折线上并以直尺上的读数为横坐标,以海拔高度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3)以直尺上的读数和海拔高度为坐标点(直尺读数、海报高度),在坐标线上描点;4)把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成。
10、我国东南部植物群落带与土壤类型的关系11野外剖面点布置的原则与方法1)设置原则(2分)a根据路线调查和对地形图、航片的分析,根据成土因素的变化情况,在可能出现土壤类型变异的地方布置剖面点。
在航片(或地形图)上标出,以便掌握工作量。
符号为“ ”b调查区内每一个土壤类型至少要有一个剖面点c要适当考虑剖面点的均匀性'2)设置方法(实地布置)(4分)山顶不同母质类型上要有剖面点山地山坡|不同的地形要有剖面点山谷丘陵冲垅岗地河谷(平原)不同的农业利用类型要有剖面点水田(双、单季稻);旱地;林地;其他用地在可能出现地下水位变化的地方要布点冲垅交合处;水库、塘堰的下面;河床高于地面时的落河田、## 剖面点挖掘的规格应该注意事项规格–长()*宽()*深()注意事项–点位要避开道路、村庄、沟渠的附近、粪抗、地形变化太大处等人为干扰和污染的地段–观察面要向阳–挖土时土要往两边堆,表土要另外堆(便于填土),不要堆在观察面上–。
–观察面上不要站人–事后填好12 划分土壤层次(发生层)–依据:土壤层次的形态特征–A、四大稳定特征质地结构颜色(门塞尔色卡)|新生体13怎样进行成土因素的综合分析一)、确定成土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在某一特定地区,对土壤性状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总有一个因素是主导的,而其它因素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二)、分析各成土因素之间的联系区域景观中任何一个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不是孤立的。
这是因为各因素间有着发生上的联系。
三)、研究各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区域景观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来说,其它所有的因素都为它创造了或规定了起作用的条件。
四)、研究成土因素的变化对土壤类型演替的影响区域景观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引起其它一些因素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土壤类型依次发生演替。
14风蚀地形:常见的风蚀地相有雅丹地形、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带和摇摆石等。
15土壤草图的拼接的精度和祥度要求:直线允许误差最小上地形图航片图面积界线明显 2mm 1mm[界线较明显 4mm 3mm 实际面积达亩界线不明显 8mm 5mm16 土壤草图转绘方法格网法相似图形法两极法辐射格网法(丘陵)映绘(描错部分用刀片刮去线划后,应用光滑工具磨压几次避免涸水):(17 土壤图的着色着色原则.1、颜色的选择:地形从低到高,颜色从冷—暖—热色(兰、绿、黄、橘黄、红)2、不同土壤尽量选用自然的颜色(反映出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水—蓝水稻—绿色潮土—黄绿或浅绿红壤—红石灰土—灰紫色土—紫黄壤—黄3、一个土属一种颜色。
注意调色:以淡为宜且均匀着色方法:1、一个土属一次着色完成,图斑大时,要求毛笔上的颜料要蘸饱2、下笔侧笔锋,一个图斑一次运笔一气呵成。
提笔慢,着色之前用2%明矾水(或清水)涂搽整个图纸.3、方向(如下图)19土壤资源调查需要完成的图件有四图一志:土壤分布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评级图、土壤改良利用区划图和土壤志;土壤图斑包括的内容:主要剖面点、土壤类型、土壤界线##土壤图斑的取舍与合并(见下图):{20怎样进行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土镇腐殖质的研究要分别采集表上层和亚表层士样进行如下项目的分析:(1)土壤腐殖质的总碳量和全氮量,并计算C/N比;(2)胡敏酸和富里酸量的测定,并计算胡敏酸/富里酸比值;(3)土壤残渣中胡敏素的含碳量计算——由土壤全碳量减去胡敏酸与富里酸碳量而得;(4)胡敏酸与富里酸的光学性质测定,根据二者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的消光系数(E)检测短波段(465nm)和长波段(665nm)部分的消光系数值,并比较E4/E6比,检定其缩合度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分析研究,一般能取得有机肥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分解和合成腐殖质的数量和质量特征,以便了解施肥措施在土壤形成发育中的作用。
21 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的复杂程度---复杂,则比例尺相应增大1/1>1/农业利用方式不同(用的比例尺:果园.>农田>林地>草场)调查区面积的大小(面积大,一般采用比例尺略小)23在航空像片的四边,通常印有一些像边标记,是当时摄影状态的记录(图5—1)。
对错图5—1 航空象片上的标志\1框标2时表3水准器4压平线5像片编号航片的质量要求:1航向重叠不得少于55%(一般为60%),旁向重叠不得少于15%(一般为30%)。
(1分)2根据像片角上圆水准气泡来评定,气泡偏离中心一圈为倾斜一度,一般不应大于2º,个别不应大于3º(1分)3摄影时软片压平程度的评定,根据每片上的四条压平线的直线性,其弯曲度不得大于—(2分)4影象质量的评定:要求影象清晰,色调均匀一致,反差适中。
特别注意阴影、云彩和其他斑痕不得影响判读使用。
还有像片的时相)(2分)24 影象图型:各种形状、大小、色彩和阴影不同的地物,以特定方式排列起来,在航片上反映出来的综合影象特征。
如:果园:粒点排列整齐呈棋盘状;菜园:栅栏状;:茶园:蜘蛛网状油茶林:“棉桃吐絮”状阔叶树:逗点状第四纪红土石灰岩花岗岩图5—19 不同母岩坑垄田田块图25 气候类型。
划分依据:水、热因素的组合干冷型湿冷型干热型湿热型注意:1、在同一气候带中,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可能才出现不同的气候型2、在不同气候带中,由于地理环境相同,可能出现相同的气候型。
、26怎样拟订土壤资源调查工作计划计划内容一般包括:(1)调查精度,如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制图单元确定、野外观察和化验分析所需采样的密度(2)成果要求,如完成图幅的种类和数量、调查报告的要求、必须完成的资料汇编,化验分析数据。
(3)工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野外试点、全面展开、室内分析安排,工作总结等。
(4)完成工作的时间,可以时间表或甘特图(GANT)(查看项目进程最常用的工具图,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由二维坐标构成,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的形式落实。
(5)各项工作阶段所必须的设备,包括野外调查装备及室内化验设备、制图的仪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等。
(6)经费的估算。
27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继承性、震荡性和周期性28 中位地下水北方 2—3m 不会出现盐化南方—1m 不会出现潜育化}29盖度:(分总、层、种盖度)指植物的地上部分在地面上的投影占调查区的百分比。
30 自然植被的调查方法1明确什么是植被带了解调查区大地形上是植被群落特征,选择不同地形部分、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对群落的组成、层态、多度、盖度、频度等进行详述2 绘制群落的植被分布图1)草本植被用1m2的木框在群落里随机放置用坐标纸将样方内绘下,重复5次.2)木本植被用50m绳子一条,在群落内随机拉成直线,其左右1米的100m2范围即成一样方用坐标纸将样方内绘下,重复5次3)在野外勾绘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图建立分类系统在野外划分界线,勾绘类型界线4)植被根系的调查方格网法调查根系的形态分布—大型剖面挖掘法了解土壤根系的参数:不同根径的根系在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布(密度、重量、长度和表面积等)拍照法31 ###土壤中的动物根据其个体大小分为如下四组,即:大型动物:由个体大小为4-80mm的各种动物群,如蚯蚓、高等昆虫(包括白蚁、蚂蚁及其幼虫)、多足纲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泥鳅、田螺等。
巨型动物:包括个体大小在1cm以上到 l—的大动物,如田鼠、龟、蛇、鳝鱼、胡鳗、蟹等,最大的动物类型如狐狸等也是生活在土壤穴洞中。
32 土壤形态要素及其描述(1)、颜色:土壤的基本色调:红、黑、白?A、红色:主要由铁达到氧化物引起三氧化二铁(赤铁矿)红色B、白色:主要由土壤中的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这四种组分有关C、黑色:土壤的深色矿物腐殖质颜色描述和记载1、三要素:色调:颜色,决定于光波的波长亮度:无色彩时绝对黑为0,绝对白为10,分为10级¥彩度:颜色的浓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