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和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1.6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和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尺子、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物体运动快慢是如何比较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快慢,并写成观察日记。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距离,比较时间。
2.相同时间,比较距离。
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1.6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以下是针对小学科学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快慢是指相同距离内所花时间的长短。
2. 能够区分不同速度的运动,并能准确描述其快慢程度。
3. 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比较不同运动的速度。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
2. 运动相关物品,如玩具汽车、小球等。
3. 计时器或秒表。
4. 学生配备的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幻灯片或展示板上的图片或动态图像,引起学生对速度与快慢的思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运动?有没有发现有的运动比另一些运动更快?"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探究: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为每组提供一些小球和一个跑道。
2. 让学生观察和实地测量不同大小的球在相同距离内滚动所花的时间。
3.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讨论。
4. 引导学生发现球的大小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概念讲解:1. 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板,向学生解释速度与快慢的关系。
确保学生理解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2.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式:速度 = 距离 ÷时间,并解释这个公式的含义。
运用与拓展:1. 在球滚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到其他运动形式,如跑步、骑自行车等。
2. 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大小球滚动的速度,以及他们自己跑步的速度,并记录结果。
3. 引导学生分析各个运动的快慢程度,并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来比较。
4. 鼓励学生用图表或图形的形式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
巩固与评价:1.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呈现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比较结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运动的速度会有所不同,并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联系。
3. 回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我评价他们在理解和实践中的表现。
四、教学延伸:1. 将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联系,讨论其他场景中的运动速度快慢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速度与运动的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研究。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2.影响物体运动速度的因素。
3.实验操作技能,如准确记录时间、测量距离等。
4.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和分析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是速度的正确表达式?
A.速度=距离+时间
B.速度=距离-时间
C.速度=距离/时间
D.速度=时间/距离
2.在相同距离内,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在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细节举例:
-运动时间的记录:学生需学会使用秒表或计时器准确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
-距离的测量:学生需掌握使用直尺或测量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距离的方法。
-速度的计算:学生需理解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速度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速度的单位(如米/秒、千米/小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知识点二:影响物体运动速度的因素
学生可以探究不同因素(如摩擦力、物体质量、坡度等)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
-知识点三:速度与动能、势能的关系
学生可以了解速度与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探讨它们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转化。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简单机械运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运动快慢的比较,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和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实验器材(如小车、尺子等)。
2.学具:学生实验操作器材、学习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运动场景,如赛跑、赛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快慢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PPT展示,介绍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比较方法,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教师总结并强调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比较的准确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建议。
小学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案:小学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如何比较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比较用物体、线规、秒表、直尺、计时器。
2. 教学媒体:教学PPT。
3. 学生参与活动的分组:小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在相同距离内进行的运动,如何比较这些运动的快慢。
2. 实验设计(10分钟):a. 教师向学生展示要比较的物体(如小车、小球等)。
并让学生脑中思考一会儿,师生共同商量出比较的方法。
b.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比较物体,并在白板上记录各组的比较物体。
3. 实验操作(25分钟):a. 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准备实验所需器材。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操作比较物体的运动,其他小组成员负责记录、计时。
c. 每个小组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d. 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记录比较物体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探究原因。
4. 实验总结(15分钟):a. 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白板上,进行总结。
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与发现,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5. 延伸活动(10分钟):利用教学PPT,展示其他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通过与之前实验结果的比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观察、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媒体的运用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提问1:你们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提问2:比较这6种动物百米赛跑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短,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长很快,第二场比赛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比赛有两位非常有趣的运动员——兔子和乌龟。
2、新龟兔赛跑在上一回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兔子因为骄傲自满在比赛中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兔子非常不服气。
兔子对乌龟说:“我今天一定要夺回我的第一名!你敢不敢跟我赛跑?”乌龟说:“好啊”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假如将龟兔赛跑搬到实验室进行模拟。
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跑道上,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1、模拟龟兔赛跑假如用两个相似的乒乓球分别用红球代表兔子,用黄球代表乌龟。
我们如何来模拟它们的运动?(提示:上节课学习斜面上的运动时,我们如何让小球动起来)学生:通过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因为它们都跑了100米,用的时间不同。
跑得快,用时短,跑得慢,用时长。
(学生齐读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高度的支架,模拟运动,用高的支架模拟跑得快的兔子的运动,用低支架模拟跑得慢的乌龟的运动。
学生:1、相同长度的跑道二、12分钟通过阅读,展现重点,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故事引入,联系上下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思考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公平性,从而形成科学实验的思维——科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控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单一、比一比: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名次给动物按照从快到慢排名次:。
我的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米(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
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记录表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运动快慢兔子(红球)乌龟(黄球)我的发现: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速度,了解速度的概念,进而学习如何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速度的概念;(2)能够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2)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速度的概念;(2)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2.教学难点:(1)速度的概念的理解;(2)如何比较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速度。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五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如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重量等。
但是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简单的示意图:两个物体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运动得快,让学生观察图像,思考两个物体之间的区别。
2.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速度吗?速度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3.讲解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并且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2.讲解不同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来确定。
3.教师通过多组示例,让学生感受速度的快慢差异。
(三)实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卷尺、小球、计时器。
2.让学生自己组队,每组两人,一人放小球,一人计时,开始进行实验。
3.实验方法:在地面上放置一条直线,两个人分别站在直线两端,一个人放小球,另一个人计时,当小球滚到另一端时,计时结束。
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优秀)含课后反思等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课本P15~1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设计实验过程。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合适?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实验数据?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四、
资料阅读1:
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较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分享比较的方法。
资料阅读2:
1.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2.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3.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
我依照教学设计开展实验。本课设计的实验和课件展示的活动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时间比较紧张,对实验探究过程很快,一些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为有上节课类似的实验经历作为铺垫,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更加熟练。
课下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
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时间→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比较测得的距离→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距离÷时间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难点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因为测量不准确而得到错误的数据。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减少误差,例如确保小车从同一点开始,避免在测量时移动尺子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2.理解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可以不同;3.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快慢;4.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进行测量和比较;5.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速度的含义。在实践活动环节,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准确测量距离和计算速度感到困惑,这表明我们在教学难点上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我也意识到在理论介绍部分,可能需要更加简化和形象化地解释速度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1.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在实验操作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3.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学中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难点四:将速度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如设计一场小车比赛,让学生根据速度选择小车和跑道,从而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距离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速度的概念还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让学生能够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能够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速度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速度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速度的物体,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
2.准备测量距离的工具,如卷尺。
3.准备测量时间的工具,如秒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可以比较的吗?那么在相同距离内,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呢?”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速度的物体,如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并让学生观察他们在相同距离内的运动情况。
同时,教师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速度的概念,即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测量不同物体的速度。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测量该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速度=距离/时间)计算出不同物体的速度。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为后续学习速度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速度的概念和计算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理解速度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速度的物体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小车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并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相同距离内,物体的速度不同,我们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呢?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解答。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6.《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和感知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语言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问答法,询问学生掌握运动速度相关的概念。
2.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物体在同样的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二、学习任务1.引导学生通过直觉感觉来确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说出速度的描述词。
2.通过看图和实例分析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3.让学生分组到校园内散步,观察不同人的走路速度,对比并写下比较的结果。
4.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物体快慢运动的例子,如电梯上升、车辆行驶等等。
三、小结1.通过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2.再次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人的走路速度,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物体的速度和人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3.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将两个物体的速度差异化理解。
四、练习和反思1.让学生自行搜集一些物体运动速度的图片或视频,并简单描述。
2.作用对比习题,如自行车快还是汽车快,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3.对于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和帮助,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
4.总结课堂所学,鼓励学生以走路速度为基础,加上日常生活的例子,形成自己的运动速度观察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时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快慢。
通过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使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并培养学生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2.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够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3.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并认识到科学工具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b.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测量距离和时间时的准确性和技巧。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物体的运动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对于距离和时间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但是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如何用软尺测量距离和用秒表测量时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指导。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简单直观的示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软尺和秒表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课件或教学板书。
b. 实验所需的软尺、秒表、物体等。
c. 相关实验记录表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准备好笔和笔记本,以记录实验结果和思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羊最慢。
展示课本上面的图片,有汽车、自行车、行人在大桥上行进,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说出自己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课题。
2. 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
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
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根据图表,填写时间和名次记录表。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方法。
以动物王国进行赛跑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从原有的体育学习活动中迁移评判方法,按所用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出名次。
知道人类在百米赛跑中的最快速度。
知道树懒是哺乳动物中时速最慢的动物。
拓宽知识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比较物体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小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小车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让学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并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运动快慢的比较,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并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小车、测量尺、计时器。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车,一张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小车,放在同一起点,让学生观察两个小车在相同距离内的运动情况,并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两个小车运动的快慢?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用纸和小车进行实验。
首先,学生用纸铺成一条直线,作为小车的跑道;然后,学生让两个小车从同一起点出发,分别沿着纸直线运动;最后,学生用测量尺测量两个小车运动的路程,用计时器记录两个小车运动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定量地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同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
2.引导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气球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气球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在相同时间内,这些物体的运动快慢有什么不同?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反思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学会使用秒表。
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13展开实验,并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并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
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
【板书设计】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相同的距离→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比较测得的时间→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
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较大。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及反思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学情分析】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预设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预设2: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30分钟)1.探索活动1:(1)出示动物王国的10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
(2)学生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动物的编号和奔跑100米所需的时间)。
(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5)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的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的慢。
2.探索活动2:(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两条相同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
(2)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设计一、教材简析:《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物体的运动》单元第5课时。
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而且是唯一一次。
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征”这一个核心概念编排的。
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反而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加一个逆向思维。
所以本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使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快慢”是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的,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特别是“坐车”。
但是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思维的是具象思维,具体到快慢这一个生活经验上: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外一辆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终点,就谁快。
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数据作为实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课堂的关键点不在于“深挖”,而在于厘清学生思维的逻辑,强调经历和体验。
所以,需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让其充分的经历和体验,以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三、设计思想:树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
由生活经验导入——矛盾聚焦,寻找公平——游戏,获得方法——探究,获取数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拓展运用。
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
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学会使用秒表,
5.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运动的快慢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小球、秒表、小球轨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街道上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出不同车辆、行人的行进快慢吗?
3.学生观察课件后作出汇报。
(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13 展开实验,井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减少实验误差;二是怎样观察实验,获取并处理实验数据。
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结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作出适当修改补充。
2.要比较不同动物运动快慢少的怎么做?
3.总结: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球在这段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时间越短,小球运动得越快:时间越长,小球运动得越慢。
【板书设计】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距离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比较测得的时间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
走过场的味道。
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我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已动手操作难度较大、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好。
比如学生在观看动物奔跑后不能将注意力及时转到实验操作与观察中,过于兴奋。
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已去讲解。
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一堂实验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得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开展实验常规操作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