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内部扶手
公交车扶手调查报告

公交车扶手调查报告一、引言公交车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扶手作为公交车上常用的设施之一,对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乘坐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公交车扶手的调查研究,了解公交车扶手的使用情况以及乘客对扶手的需求和评价,为公交车扶手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公交车乘客参与。
问卷涵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乘坐公交车的频率;2. 对公交车扶手的使用频率;3. 对公交车扶手的舒适度评价;4. 对扶手的高度要求以及不满意之处;5. 对于公交车扶手的改进意见。
问卷调查时间为两周,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乘车频率的人群,以确保结果的代表性。
三、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 乘坐公交车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每天乘坐公交车,约20%的受访者每周乘坐公交车,而仅有少数人只在特定情况下才选择乘坐公交车。
2. 对公交车扶手的使用频率多数人在乘坐公交车时会使用扶手,约80%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使用扶手以保持身体平衡。
只有约10%的人表示很少或几乎不会使用扶手。
3. 对公交车扶手的舒适度评价大部分受访者对公交车扶手的舒适度评价较高,约70%的人表示扶手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能够提供舒适的支撑,并对其满意。
但约20%的人对扶手的舒适度表示不满意。
4. 对扶手的高度要求以及不满意之处调查发现,乘客对扶手的高度存在一定的要求和差异。
大部分人表示,扶手的高度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客即可,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反映扶手的高度过高或过低,不够合理。
此外,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扶手上的防滑性能有待改进。
5. 对于公交车扶手的改进意见对于公交车扶手的改进,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乘客认为扶手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合理,不需要大幅改动。
然而,也有部分乘客认为可以在扶手上增加柔软垫层,增加舒适度。
此外,还有人提出应该在扶手上增加一些防滑设计,以增强乘客的安全感。
人机工程学—公交车扶手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公交扶手设计课程人机工程学设计专周姓名叶超学号年级 2010级专业工业设计专业2013 年 7月5日摘要:乘坐公交车是百姓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人口密集,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城市公交车辆已成为全国大中型客车的主要市场和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群雄逐鹿的大舞台。
人们对公交车的性能、技术水平、乘座舒适性、车内装置、环保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公交车的设计还没有让人们感到满意,特别是在车内扶手这一方面。
公交车乘客经常要保持站姿,站立的乘客要抓住扶手或者横杆。
目前,我国常有关于公交车扶手横杆高度不当给乘客带来不便的报道。
本文主要以公交车扶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其所存在的一些使人们不满意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交、扶手、人机工程学、改良、人性化公交车扶手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车辆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在地面机动车辆这一特定领域的应用分支,它以人(包括驾驶员和车内乘员)一车一环境系统为对象,以改善驾驶员的劳动条件和车内乘员的舒适性为核心,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为目标,使整个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最优。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坐公交车出行,而公交车内环境缺少人机设计,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扶手设计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
公交车扶手的设计需要考虑两方面问题:1.不碰头;2.舒适抓握。
很多市民都有体会,交通高峰时公交车几乎车车爆满,坐公交车简直就是苦行修炼,其中体会最深的是抓不到扶手,没有扶手可抓,所以有必要探讨下公交车扶手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本文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中人体相关尺寸及乘客使用扶手的习惯,本文提出了公交车扶手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设计分析:扶手是公交车内饰主要部件,不仅因为其数量多占用车内空问大,更是因为大多数站立的乘客需要抓住扶手,以保持稳定的站姿。
公交扶手的不良设计点

公交扶手的不良设计点扶手作为公交车设计的一个重点之处,对于乘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公交车的扶手有两种:圆柱形的管状扶手和单个的一般呈三角式的吊环。
扶手的设计也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扶手有顶盖扶手和侧窗扶手,其中顶盖扶手的高度在1700-1800mm,侧窗扶手的高度应1000-1700mm。
然而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应该有所调整。
北方的人身材较高,而南方的人身材较矮,因此,为北方设计的车扶手的高度应比为南方设计的车的扶手高一点。
吊环的高度应1000-1700mm,吊环的设计应符合手形,这样长时间会减小手的疲劳度。
扶手的空间>70mm;吊环的距离也应>70mm。
扶手的布置应符GB13094的规定。
根据扶手的位置,又可分为上车扶手和车内扶手。
上车扶手指的是乘客在上车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种扶手,特别是对于一部分踏板比较高的公交车,上车扶手的重要性则更显得突出。
车内扶手是供站立的乘客支撑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的失衡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所需要的支撑点。
实际中我对XX大学南门XX路公交车内部的扶手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其车内部存在着一些问题:1、经过测量车内顶盖扶手的高度为1900mm,吊环的高度为1700mm,吊环之间的距离为600mm,其顶盖扶手的高度过高,而且吊环的高度也有1米7高,经测量侧窗扶手到竖直的扶手有600mm,这样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人以及小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够到扶手。
而且车上的竖直扶手很少,只能让很少的人扶。
虽然车上的吊环很多,这样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吊环上端是不固定,车辆剧烈摇晃时人们会跟着摆动,并且吊环顶部的固定并不是很紧,这就存在了对乘客安全的隐患。
2、对于侧窗的扶手,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被设置在窗户的中间,如果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乘客通过砸碎玻璃逃生时,会受到侧窗扶手的阻挡,影响逃生的速度。
3.、在车门旁竖直的扶手设计过于简单,当人在上车或者下车时,尤其是老年人上车比较慢,车门扶手在车门关上时与人的距离会变大,但是如果车上人多,能扶到扶手的人却很少,这样会造成不安全事故。
那些年的公交车扶手分析

(二)分析横杆设计中乘客抓得到 的高度
扶手杆属男女通用的产品尺寸设计,舒适抓握即要求扶手 X:女性立姿双手功能上举高5百分位X=1741 应保证被大多数人舒服抓握,所以取女性的 5百分位(满 Y:女子的穿鞋修正量:Y=30mm 百分位 足大多数人群的需求,而女性身高普遍低于男性,所以取 1 5 10 50 90 95 99 数综上 /% Z:人体身高增长修正量 Z=14mm 身高分析结论:不碰头要求横杆中心 女性的5 百分位),如下表所示: A1888mm :人体上举功能高与人体舒适抓握扶手高度 高于 ,舒服的抓握则要求横杆中 相差量。(同样2个在使用扶手杆的人体模型, 男 心低于 1635mm ,两者互不相容,不可能 18~60 1815 1869 1604 1899 2003 2138 2203 自然状态姿势比立姿双手功能上举高姿势要更 岁 舒服。)取A=150mm 同时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所以满足乘客抓的到,要求扶手中心距离车内 地板高度为h≤1741+30+14-150=1635mm 女
现在开始兴起一种V形扶手,其充分利用空间,V 形横杆可握高度变化范围大,有高有低,较直杆 而言,可降低横杆高度,也能满足不同身高人群
(2)横杆层次
双层横杆
横杆为单层还是多层是影响横杆高度的 另一个因素。层次越多,适用于不同阶 段高度人的使用,设计时扶手高度相对 便会降低。
(3)有无吊环
有吊环
无吊环
18~55 岁 1696 1741 1766 1860 1952 1976 2030
立姿双手功能上举高/mm
横杆抓得着的范围参照
2.对应措施(综合横杆高度影响因素)
(1) 公交车前部可在直横杆基础上加设吊环 高低低的布置方案 从数理统计中95%的 概率置信度出发,得出 适用于公交车扶手横杆 中心高度为1 800 mm ,吊带手环的中心高度 为1 600 mm,才能尽 大限度的满足乘客对乘 坐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 求,可设计从横杆一端 开始每隔0.5m,按“ 低低高”的顺序配置扶 手。
关于公交车内部改良设计

关于公交车内部改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公交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然而,由于不同城市和不同地区的需求和条件不同,公交车的内部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公交车的舒适度和实用性,改良公交车的内部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公交车的座椅设计非常重要。
目前,许多公交车的座椅设计都存在一些不便之处。
例如,座椅的硬度通常不够适宜,长时间坐下会感到不舒服。
此外,许多座椅设计的高度和角度不够合理,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座椅设计,使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角度,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此外,可以增加座椅的软硬度调节功能,使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座椅硬度。
这样,乘客就能在公交车上享受到更加舒适的座椅体验。
其次,公交车的扶手设计也是一个需要改良的问题。
目前,许多公交车的扶手设计较为简单,不够人性化。
例如,扶手的高度和角度通常不够合理,乘客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扶手进行改良设计。
首先,可以增加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扶手设计,使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提高扶手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其次,可以增加防滑材料,避免乘客在使用扶手时滑倒。
此外,可以增加扶手的长度,确保乘客可以在拥挤的公交车内找到合适的扶手来支撑自己。
除了座椅和扶手外,公交车的内部空间分配也是需要改良的问题。
目前,许多公交车的座椅排列密度较大,乘客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
这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还有可能影响乘客的安全。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可调节座椅排列密度的设计,使乘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可以增加更多的立柱和扶手来分散乘客的站立空间,提供更大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最后,公交车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也是需要改良的问题。
在炎热的夏季,公交车内部往往会变得闷热不透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公交车的车顶和侧面增加通风口,增加通风效果。
公交车扶手优化设计方案

公交车扶手优化设计方案1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交通越来越拥挤。
公交车作为一种低廉又方便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但是公交车座位有限,所以公共建筑扶手的数量、质量、结构敏感度以及其舒适程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目前,公交车上的扶手多为单排活动型,在公交车进站离站时,由于惯性,乘客不好把握重心,容易摇晃,甚至摔倒。
并且,对于相当多的乘客来说,由于扶手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在握住电车扶手后的短时间随后内,手臂特别容易疲劳。
改良公交扶手对人们的出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公交车扶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2调查与分析针对人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调查,并对公交车人机方面以及扶手设计方面进行调查与结果分析:(1)调查报告结果显示,44%的乘客乘坐时间在20分钟以上,而55.04%的乘客经常无座,甚至感到拥挤。
所以公交车的设计走道的数量有较高要求。
(2)关于公交车的扶手合理位置的设计分歧较大。
49.61%的乘客表示应在头部上方,34.11%认为应与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而31.01%则认为公交车扶手应设在头部以下肩部。
无论扶手设计在哪个升降机位置都不应过较高或过高,乘客在这方面观点较为一致。
因此,扶手位置的设置是优化方案的重点。
(3)在乘车无座时,大多数乘客多选择抓住椅背和竖杆,只有小部分旅客选择抓住吊环,依靠椅背和竖杆的支撑比吊环更舒服方便。
所以可结合椅背支撑以及竖杆位置的位置及随机性对扶手进行优化设计。
3优化设计3.1尺寸选择实际中,即使人机工程经过人机工程学的严格设计的任何一个机械或产品都不显然适用所有人的使用[2]。
由于男女身高差异,扶手在高度的选取上很难既要适合女性又要适合极限值男性。
建筑设计所以本设计提出对扶手采用装主布置,即把扶手降为上扶手,中扶手,下扶手(本设计方案主要是对中才、下扶手的设计),分别位于车厢内上侧、乘客座椅上部及车窗一侧,这样的设计可在模块化不碰头的前提下,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客对行人扶手的需求[1],又可分开各个中老年人,利用空间。
城市公交车内部设施舒适性研究及改进[整理]
![城市公交车内部设施舒适性研究及改进[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e882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0.png)
城市公交车内部设施舒适性研究及改进——以济南市公交车为例摘要:本文以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为指导原则,对济南市公交车内的座椅和扶手进行调查研究,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其座椅和扶手进行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城市公交;舒适性;安全性;座椅;可收放式桌板;扶手一、导论(一)研究缘起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浪潮,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也面临着新的考验,而作为与城市人们生活出行关系密切的公交车,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公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交通工具,人们之所以选择公交车作为代步工具首先是因为它的方便快捷,与此同时它的环保功能也呼应了时代的要求。
(二)研究背景公交车虽方便普遍,然而在我们日复一日的乘坐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城市公交车的一些不完善之处,例如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就存在着一些隐患,而并没有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
由此我们想到是不是可以通过对车内一系列设施的改进来增强其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使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乘坐公车,以此达到环保的目的。
对于公交车与一般乘客的人机界面——座椅和扶手的设计应尤其受到关注,因此我们通过对济南市的快速公交车和一般的公交车进行调查,对公交车的乘客座椅和扶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常见的公交车中一些设施的研究,经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公交车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所搜集人机原理的知识提出改进完善方案,使得乘客乘公交时更加舒适、安全,提高社会和谐程度。
另外,可以将研究的结果提交给公交车公司或者公交车制造商,可以让公交车制造商改进其设计以获得更好的市场占有率,对于公交车公司则可以作为一定的标准来选购公交车。
尤其面临着人口密度增加,交通日益拥堵的现状,因此公交公司应当有更人性化的公交车辆,使得乘客感觉舒适、安全。
(四)研究方案1、研究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访问,搜集数据,参考文献进行调查,使我们对存在的问题有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出符合广大群众要求的更好的改进方案。
3005+公交车扶手的人性化设计

竞赛小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公交车扶手的人性化设计--分段式公交车扶手作者:方雪文,钟滢斌,韦梦柳,张玉品,艾承指导老师:段爱媛(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武汉430074)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城市公交和人们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但是由于公交车内环境缺少人性化设计,因此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和乘客的不良体验。
本文通过结合实际,了解了公交车扶手的设计现状,并分析了人机工程学中相关人体尺寸及乘客使用扶手的习惯,从而设计出了一款能满足不同身高段人群需求的公交扶手,这款公交扶手可以实现三个高度的调节,并且能满足身高较矮的弱势群体的需要。
关键词:人性化;人机工程;分段式公交扶手User-friendly Design of Bus Handrails-- Segmented Bus Handrails (Fang Xuewen ,Zhong Yingbin ,Wei Mengliu ,Zhang Yupin , Ai Cheng)Instructor : Duan Aiyu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Mechanic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Wuhan 430074)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travel by bus, urban transpor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s liv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vehicle environment Ergonomics Design, it brings a lot of security risks and the pain experience for passenger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the actual,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us handrail design, and analyzes related to human ergonomics in size and habits of passengers using handrails, thus devised a crowd to meet the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bus handrail height. The bus armrest can be adjusted three heights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vulnerable groups lower height.Keywords: human natur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Segmented bus handrails1.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交通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的乘公交车出行。
公交车横向扶手高度的确定

设 计 . 计 算 . 研 究
即高 度 应 大 于 l 8 3 6 mi l l 。若 按 照 男 性 身 高 第 9 9百 分 位计算 , 此 数 值将 更 大 。 c . 扶 手高 度 的确定 。通过 上述 的计 算 , 以男 女通
理 论进 行设 计 , 使 身材高 大 的乘 客可 以顺 利通 过 和抓
日1 = l +△ +△ 一 r
1 公 交车扶手的分类方法
扶手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 第一类是上 下车扶手 , 这类扶手一般都是倾斜安装在车门内侧, 使 不同身高和臂长的乘客都可以抓握到合适的位置; 第二 类扶手是车辆运行过程 中为保持乘客身体平衡安装在 车厢内部的扶手。 当汽车加速、 减速 、 转弯、 刹车时, 由于 惯性 , 站立乘客往往要借助扶手才能保持稳定 , 同时扶 手也给乘坐在座椅上的乘客提供汽车速度急速变化时 身体保持平衡的保障。扶手设计的合适与否 , 直接影响 到乘客的乘坐舒适I 生 和安全I 生。 第二类扶手按照其位置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 与车辆地板平行的上扶手 ; 与车辆 地板垂直的下扶手; 座椅靠背上的中扶手。
碰到 , 也便于乘客抓握。在靠近过道的座椅附近设置 竖杆 , 根 据上 述 上 、 中、 下 扶 手 的高 度在 竖杆 上 设 置扶 手的位置 , 中扶手的位置可设在车窗一侧 。
2 . 2 扶 手材 料 选择
此按照男性第 9 5 百分位相关数值进行计算。
H2 = h 2 +A + △+ r
此取 1 6 mm。计算 得 :
Hl :1 7 4l +2 5 +2 0 —1 6 =1 77 0 i f l m
2 公 交车扶手 的结构及材料
2 . 1 扶 手结构 与 布 置 目前公 交 车扶 手结 构 主要 有 两种 , 圆柱形 的管状
关于公交车上的扶手的作文

关于公交车上的扶手的作文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公交车就像一个个忙碌的小甲虫,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
而公交车上的扶手,那可真是个独特又有趣的存在。
每次一上公交车,我就像个寻找宝藏的探险家,眼睛立马开始搜寻扶手的踪迹。
那扶手啊,有的是横着的杆子,就像单杠一样,有的是竖着的小圆环,仿佛一串神秘的连环锁。
对于我这种在公交车上就像无根之萍的人来说,扶手就是我的“救命稻草”。
当公交车启动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坐在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船。
要是没有扶手,我估计能像个球一样,在车厢里滚来滚去。
我紧紧地抓住扶手,感觉自己就像是抓住了世界上最稳固的东西。
那扶手冰冰凉凉的,给我燥热的手降降温,仿佛在说:“朋友,放心,我罩着你呢!”我还发现,公交车上不同的人抓扶手的姿势那可是千奇百怪。
有些大爷大妈,他们就像挂在树上的老猴子一样,稳稳地抓着扶手,身体随着车子的晃动轻微摇摆,那叫一个泰然自若。
而年轻人呢,有的一边抓着扶手,一边眼睛还死死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好像在和扶手玩着“我抓你,但我还能一心二用”的游戏。
还有些小朋友,因为个子矮够不着上面的扶手,就像小尾巴一样紧紧拽着大人的衣角,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这扶手上有时候也会有点小尴尬。
夏天的时候,人多拥挤,大家的手都汗津津的,抓着扶手就感觉黏糊糊的,这时候就有点嫌弃这扶手了,心里暗暗想:“扶手啊扶手,你怎么就不能清爽点呢?”可是到了冬天,扶手又冰得像块铁,抓一下能让你打个寒颤,但又不得不抓,那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个冰冷的家伙无奈地握手言和。
而且啊,这扶手还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交场所。
有时候你抓着扶手,旁边的人不小心碰到你的手,大家会相视一笑,好像在说:“这公交车的摇晃让我们有了点小交集呢。
”有时候还能听到旁边的人小声抱怨扶手太滑或者太高,这时候大家就像找到了共同话题的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公交车上的扶手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却见证了无数人的出行故事,它是我们在公交车这个小世界里的依靠,也是这个移动空间里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公交车扶手设计标准

公交车扶手设计标准公交车扶手是一种为乘客提供支撑、稳定的装置,通过安装在车厢内,为乘客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
公交车扶手设计标准需要考虑乘客舒适性、安全性、耐用性、易维护性等多个因素,下面对公交车扶手设计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1、材质选择公交车扶手的材质一般需要兼顾质量、强度和成本三个方面,现在一般材料有金属、玻璃钢等多种选择。
金属制作的扶手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耐用性好、维护简单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使用过程中易生锈、不易清洁等问题。
而玻璃钢制作的扶手虽然外观美观,耐腐蚀性强,但是承重能力相对较弱,安全隐患也较大,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来选择材料。
2、设计长度公交车扶手的长度需要根据车辆尺寸、座位布局、乘客数量等因素来设计。
一般来说,公交车扶手长度应该在35至40厘米左右,这可以保证乘客在站立时能够平稳地握住扶手,保证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设计扶手长度时,还需要考虑到站立乘客的身高、体型等因素,以尽可能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3、扶手形状公交车扶手形状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方形、扁平状等。
扶手形状也需要兼顾乘客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圆形的扶手握感较舒适,但是容易让手部位置移动,使用时可能会不太稳定;方形的扶手握持稳定,但握持不够舒适,会对乘客手部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一般建议扶手的设计是扁平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握持的稳定,又能够保持一定的舒适性。
4、扶手高度公交车扶手高度需要根据乘客的不同身高来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扶手装置的高度应该与乘客的手臂近似平行,这样可以让乘客在使用时不需要高举手臂。
对于有身体障碍的乘客,也需要保证扶手高度方便他们使用。
5、扶手安装位置公交车的扶手需要根据人流量、车辆布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位置安排。
一般来说,公交车的扶手应该放置在车厢各个出入口和靠窗座位处,以便乘客在上下车和行驶中有更好的支撑和稳定保障。
总之,公交车扶手设计标准需要兼顾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装,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款公交车可伸缩软绳扶手的设计

工业技术76DOI:10.16660/ki.1674-098X.2004-5454-3610一款公交车可伸缩软绳扶手的设计①雷鸿春 胡存林 段盛哲 李玺 李帅(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摘 要:在城市里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普遍较少,更多的乘客是抓握固定在车箱顶部的软绳扶手站立在公共汽车过道上。
针对城市公共汽车软绳扶手长度一定,不能适应不同身高乘客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公共汽车用可伸缩软绳扶手,该款公交车用可伸缩软绳扶手采用了发条弹簧、带轮及卡钮机构的设计,实现了可伸缩的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乘客,在人们乘车过程中能比较方便的单手调节可伸缩软绳扶手长度,使用方便。
该软绳扶手结构简单,可靠安全,使用方便,能够适合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公共汽车 软绳扶手 机构 便捷中图分类号:TH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c)-0076-03Design of a Soft Retractable Rope Handrail for the BusLEI Hongchun HU Cun in DUAN Shengzhe LI Xi LI Shuai(Xian Siyuan University,Xian,Shaanxi Province,710038 China)Abstract: The bus seats are generally less in cities, and more passengers are standing on the bus aisle holding the soft rope handrail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car. For city bus must be soft rope handrail length, can not adapt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ssenger demand, different height designed a bus with a scalable soft rope armrest, the bus with a scalable soft rope armrest adopted the clockwork spring, pulley and card button mechanism design,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calable,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passengers, the people can more convenient bus process of single hand adjust scalable soft rope handrail length, easy to use. The soft rope handrai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reliable and safe, convenient to use,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passengers of different heights.Key Words: Bus; Soft rope handrail; Agencies; Convenient工业发展为城市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为人们出行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但随之带来的弊端是城市中的交通流量激增,出现了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交通事故增加、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给公众出行带来了困难。
浅谈公交车扶手设计

浅谈公交车扶手设计朱旭涛;王伟涛【摘要】随着城市化进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坐公交车出行,而公交车内环境缺少人机设计,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扶手设计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公交车扶手的设计需要考虑两方面问题:1.不碰头;2.舒适抓握.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学中人体相关尺寸及乘客使用扶手的习惯,本文提出了扶手设计的新方式--阶梯式设计,并陈述了阶梯式布置的优点.【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公交车扶手杆;人机工程【作者】朱旭涛;王伟涛【作者单位】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公交车扶手现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交通恶化,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乘坐公交车出行。
很多市民都有体会,交通高峰时公交车几乎车车爆满,坐公交车简直就是苦行修炼,其中体会最深的是抓不到扶手,没有扶手可抓,所以有必要探讨下公交车扶手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2.扶手设计中注意的问题扶手是公交车内饰主要部件,不仅因为其数量多占用车内空间大,更是因为大多数站立的乘客需要抓住扶手,以保持稳定的站姿。
目前扶手高度普遍偏高(通常距离车内地板高度在1800mm之上,新款公交车扶手高度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通常在1750mm-1800mm之间),常常会使乘客感到“高不可及”。
降低扶手高度可以降低乘客抓握扶手的难度,但降低了的扶手会使得车内过道变窄,会与乘客头部发生频繁的碰撞?扶手多高为合适?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公交车内环境缺少人机设计,为此必须应用人机工程学相关人体尺寸及乘客使用扶手习惯进行设计。
从使用扶手功能来说,首先要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其中最基本的是不碰头,即必须保证扶手杆高于大多数人群身高;其次应保证大多数乘客都能够使用,其中最基本的是够得着、抓得住,即必须保证人群中的大多数能够舒适使用扶手。
因此,扶手的高度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即 A.不碰头;B.舒适抓握。
公交车扶手的原理

公交车扶手的原理
公交车扶手的原理是利用力学原理和材料力学原理来设计和制造的。
首先,公交车扶手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支撑乘客的重量和动作。
一般来说,扶手采用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如钢铁、铝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其次,扶手需要考虑到人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扶手一般呈现铁环形状,方便人们握住,并且采用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乘客握住时可以更加舒适地支撑自己的重量。
此外,公交车扶手还需要考虑到制造工艺和安装方式。
一般来说,扶手会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公交车车厢内侧的扶手立柱上,以确保牢固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公交车扶手的原理就是通过材料强度和刚度的设计,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来确保乘客能够舒适地握住扶手,并且能够承受乘客的重量和动作。
基于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公交车扶手杆设计

基于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公交车扶手杆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交通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公共交通中,公交车作为重要的载体,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其中包括大量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在公交车上出行时,由于身高较低,常常需要借助扶手杆才能站稳身形。
设计一种能够适应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公交车扶手杆显得尤为重要。
一、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特点未成年人的手部号型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的手掌和手指相对较小,抓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更为合适、舒适的扶手杆设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特点,扶手杆的设计需要兼顾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需求,以便满足不同年龄段乘客的需求。
1. 扶手杆高度: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高较低,扶手杆的高度需要设置在能够方便抓握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扶手杆的高度设置在未成年人常用的抓握高度范围内,如手臂自然下垂时的高度,能够满足未成年人的需求。
2. 扶手杆材质:公交车扶手杆通常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质,对于未成年人,可以在扶手杆表面设置防滑设计,以增加抓握稳定性。
为了避免可能的碰撞伤害,扶手杆的材质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防撞性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3. 扶手杆形状:扶手杆的形状需要考虑未成年人手部的号型特点,通常采用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设计,以确保未成年人能够轻松抓握,减少手部疲劳和不适。
4. 扶手杆间距: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需求,公交车扶手杆的间距需要设置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身高未成年人的需求。
扶手杆的间距也需要考虑到公交车乘客的整体舒适度,在保证未成年人抓握时不会相互挤压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扶手杆的间距,以提高公交车的乘车舒适度。
5. 扶手杆颜色: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扶手杆的颜色设计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可以选择鲜艳且具有吸引力的颜色,以引起未成年人的注意,增加他们对扶手杆的使用欲望。
设计一种基于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公交车扶手杆,需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体特点和精神需求,以提高他们在公交车上的乘车体验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9318019+王力玏
公交车内部的扶手改进研究
一.概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人口密集,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城市公交车辆已成为全国大中型客车的主要市场和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群雄逐鹿的大舞台。
随着现代城市的稳定发展,乘坐公交车出行已经是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选择,而人们对公交车的性能、技术水平、乘座舒适性、车内装置、环保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公交车的设计还没有让人们感到满意,之所以造成这种不满意,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之了解甚少,一方面则是因为客车的设计者和制造者在设计和制造客车时对人性化的因素考虑不周。
本文主要以34路车内的扶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其所存在的一些使人们不满意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参考。
二.车内扶手及所存在问题
扶手作为公交车设计的一个重点之处,对于乘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公交车的扶手有两种:圆柱形的管状扶手和单个的一般呈三角式的吊环。
扶手的设计也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扶手有顶盖扶手和侧窗扶手,其中顶盖扶手的高度在1700-1800mm,侧窗扶手的高度应1000-1700mm。
然而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应该有所调整。
北方的人身材较高,而南方的人身材较矮,因此,为北方设计的车扶手的高度应比为南方设计的车的扶手高一点。
吊环的高度应1000-1700mm,吊环的设计应符合手形,这样长时间会减小手的疲劳度。
扶手的空间>70mm;吊环的距离也应>70mm。
扶手的布置应符合GB 13094的规定。
根据扶手的位置,又可分为上车扶手和车内扶手。
上车扶手指的是乘客在上车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种扶手,特别是对于一部分踏板比较高的公交车,上车扶手的重要性则更显得突出。
车内扶手是供站立的乘客支撑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的失衡中保持身体的平衡所需要的支撑点。
实际中,我对交大南门34路公交车内部的扶手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其车内部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过测量车内顶盖扶手的高度为1900mm,吊环的高度为1700mm,吊环之间的距离为600mm,如下图1,
图1
其顶盖扶手的高度过高,而且吊环的高度也有1米7高,经测量侧窗扶手到竖直的扶手有600mm,这样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人以及小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够到扶手。
而且车上的竖直扶手很少,只能让很少的人扶。
虽然车上的吊环很多,这样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吊环上端是不固定,车辆剧烈摇晃时人们会跟着摆动,并且吊环顶部的固定并不是很紧,这就存在了对乘客安全的隐患。
2.对于侧窗的扶手,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被设置在窗户的中间,如果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乘客通过砸碎玻璃逃生时,会受到侧窗扶手的阻挡,影响逃生的速度。
如下图2所示
图2
3.在车门旁竖直的扶手设计过于简单,如下图3所示
图3
当人在上车或者下车时,尤其是老年人上车比较慢,车门扶手在车门关上时与人的距
离会变大,但是如果车上人多,能扶到扶手的人却很少,这样会造成不安全事故。
三.改进的意见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人因工程的知识,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意见:
1.在公交车内应该适当多增加一些竖直的扶手,取消吊环或者减少其数量,将顶盖扶手的高度设置为1800mm,现在年轻人一般个头都在1米8左右,这样高的年青人可以抓顶盖扶手,个矮的人则可以扶竖直扶手。
由于扶手都是固定的,可以减少来自车体的摆动。
改进图如图4和图5:
图4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扶手设计,与现实中有一定差距
图5
这是现实中改进的例子,这样可以为许多人提供方便。
2,将侧窗扶手的高度适当提高或者取消,因为侧窗扶手扶的人比较少。
一个1米8高的人蹲下后的身高为1米,那应该将侧窗扶手与车窗底部的距离保持至少1米。
图6为现实中的改进图:
图6
左车取消了侧窗扶手,右车将扶手提高到了人蜷身可以通过的高度。
3.在车门处的扶手上应该加一些弯状的扶手,以便人们上下车可以扶,而且能增加可以扶的人数。
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
比如在门口增加这样形状的扶手,可以增加可扶的人数
图8
在这辆车的车门处设计了许多弯曲的扶手,这样增加了可扶扶手的数量,为乘客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