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

合集下载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授课教案篇1内容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谊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恋和酷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由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知道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浏览古诗的爱好。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知道诗意,积存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想念故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进程:一、交换积存,引入诗文。

老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往今来阔别故土的游子总会想念魂牵梦萦的故乡。

他们常常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请同学们把你积存或搜集到的描写想念故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换。

老师:从刚才的交换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存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存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存的习惯。

由于学习语文重在积存。

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字词乐园
课件PPT
会 luò
春风 瓜洲 数重山 读

洛 yú pàn榆
的畔
洛阳 秋思 意万重 读
复恐 匆匆 行人


zhàng 帐
榆关 那畔 千帐灯 聒碎 泊船 故园

字词乐园
课件PPT
换一换 猜字谜
愉→榆 格→洛
一条长毛巾→帐
字巧
土地分两半,一半是 形 记
稻田 →畔
字词乐园
易错字
课件PPT
“畔”字左边是“田”,不要 写成“日”。 “帐”字左边是“巾”,不要写成 “贝”。
3.“此声”是风雪聒噪之声。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表达了 将士们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图解结构
课件PPT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钟山 一水间 数重山
又绿 照我还
表达诗人思乡之情
图解结构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 意万重
复恐 说不尽 又开封
叙事抒情
课件PPT
图解结构
课件PPT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
空间
的感情。
写法点拨
课件PPT
这是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三首
诗词都用寥寥数语就写出无穷的意境,文 字凝练,寓意深远。如《泊船瓜洲》中的 “绿”字,是诗人经过多次推敲才最终选定的, 这个字用得实在是绝妙,让人似乎看到了 大地变绿的动态之美,也让人感受到了春 风的魔力,更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而来。
可见,在文章中选词炼字是很必要的。
课件PPT
课文详解
比一比,说一说
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妙
“绿”字在此处是使动用法,“吹绿”的意思。 其他的字都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而“绿”字 却更表现出了春风来到后,千里江岸万物吐翠,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字写出了春风拂过大地,万物逐渐变绿 的场面,不仅具有色彩感,更具有动态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思乡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诗人简介**
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 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我 是 小 诗 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小擂台
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下练习 课后收集有关思乡的其 他古诗,与同学一起交流 品读。
明月何时照我还。
间:隔开,相隔。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泊船瓜洲

zhǐ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教学目标: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

教学重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教法学法:1、变序教学法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2、读诗感悟法“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

古诗《《泊船瓜洲》》教案古诗《《泊船瓜洲》》教案范例内容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

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一)知诗人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写好一份教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都是要认真准备相关的教案的,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泊船瓜洲》教案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__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古诗课件:幻灯片5)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泊船瓜洲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泊船瓜洲PPT、优质教学课件

一. 听写生字词 二.
精读训练
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 渐渐凉
了”,再说“秋风起了”?
(3)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 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 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
• 认识课题
查字典看看“泊”字的两个读音及其不同的含意。 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 方?
了解作者
王 安 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 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1069-1076 年,王安石两度为相,发动和领导了一场涉及到 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 的规模巨大,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
—— 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解释题意 出示投影
1. 图上的太阳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 太阳周围的云有哪些颜色?
3. 太阳下面的山是什么样儿,什么颜色? 由学生按以上顺序观察画面,认真组织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5. 小 结图意。 6. 学习课题里的生字。 四.初读指导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 对照课
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课件

归纳词性活用现象
1、“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1)之
忽啼求之( 代词,代书具 ) 借旁近与之 ( 代词,代仲永 )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代“仲永写的诗”) 余闻之也久( 代词,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不能称前时之闻( 助词,的 ) 卒之为众人( 调节音节,无意义 ) 受之天也( 调节音节,无意义 )
假如你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读了文章后, 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 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 之,曰:“欲磨针。”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 武氏岩。
车胤囊萤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请简 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 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 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 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 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 议论。
他的父亲认为他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 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 前的名声相称。
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先天得到的,远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了。他最终成 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优质课ppt课件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泊船瓜洲》 优质课ppt课件_1

秋思 泊 船 瓜 洲
chóng 1、重复 2、重新 3、层 4、使重叠在一起
chóng
钟山只隔数重山

欲作家书意万重
zhòng 1、重量 2、重量大 3、程度深 4、重要 5、不轻率 6、重视
chóng 1、重复 2、重新 3、层 4、使重叠在一起
chóng
欲作家书意万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小组合作学习: 1、一人介绍诗人,一人解释诗
题,一人读古诗,一人说诗 句的意思。认真倾听他人发 言,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把你找到的表达作者思乡之 情的词句讲给组员听,互相 补充。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温馨提示: 1、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洛阳街
头,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心情如何?想到了什 么? 2、诗人作家书时,想到了谁?想说什么?他作家 书时的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内心呢? 3、当捎信的人即将启程时,诗人又是怎样做的 呢?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 的?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泊船瓜洲
jiān 1、中间 2、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3、一间屋子 4、量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1、空隙 2、嫌隙、隔阂 3、隔开,不连接 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 5、拔去或除去
jiàn
京口瓜洲一水间
隔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zhòng 1、重量 2、重量大 3、程度深 4、重要 5、不轻率 6、重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他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 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 前的名声相称。
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 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 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答司马谏议 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课本。
他先天得到的,远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了。他最终成 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 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 能够吧?
才能
指物作 诗立就

不能称前 时之闻
使
泯然“即书诗四句”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1)之
忽啼求之( 代词,代书具 ) 借旁近与之 ( 代词,代仲永 )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代“仲永写的诗” ) 余闻之也久( 代词,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 不能称前时之闻( 助词,的 ) 卒之为众人( 调节音节,无意义 ) 受之天也( 调节音节,无意义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注释】 ⑴ 难:艰难险阻。 ⑵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
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⑶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⑷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
不断的样子。 ⑸ 细浪:小浪花。 ⑹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⑺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⑼ 暖:温暖。 ⑽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写 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 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 比喜悦的心情。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
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 在丛中笑。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
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 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
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 到家乡啊! 【鉴赏】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⑴ 作:写。 ⑵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⑶ 复:又。 ⑷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⑸ 临:将要。 ⑹ 发:出发。 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必背诗词【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西江夜行(唐张九龄)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唐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随园诗话(清袁枚)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长安春望(唐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鹧鸪天(金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2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泊船瓜洲》》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泊船瓜洲》》附答案
5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学习《泊船瓜洲》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体会作者的感情。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主旨
《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
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 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学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无比
的思念。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品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 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 的距离,不由想到家乡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并
不远。这种实际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突显
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泊船瓜洲》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
瓜州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
回家。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泊船瓜洲
【泊:停船靠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听准

泊船瓜洲的诗意

泊船瓜洲的诗意

篇一:泊船瓜洲的诗意泊船瓜洲的诗意注释1、泊船:停船。

泊,停泊。

《泊船瓜洲》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

读shù chóng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

译文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篇二:泊船瓜洲篇三: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泊船瓜洲
单位:郑州登封市大冶镇
第一中心小学
执教人:赵世飞
5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泊船瓜洲》,会读“泊”(bó),区分“pō”读音;会读“间”(jiān),区分“jiàn ”。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小组合作,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学法交流。

学习重难点:
1、会读“泊”(bó),区分“pō”读音;会读“间”(jiān),区分“jiàn ”。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感情朗读。

学法指导:品读、情感读、小组合作交流、读诗指导等
学法:品读、小组探究等
教学设施:U盘、班班通、导学材料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人:赵世飞
授课班级:五三班
授课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页,阅读文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在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人,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提出阅读问题:从第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第二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明确答案本单元写的是书法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的情感;要用心的去读文章,通过景物或事情表达情感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组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二首古诗《泊船瓜洲》和《秋思》
板书课题:5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
二、新课学习
1、在老师板书课题的同时,请大家拿出字典查“泊”字,看它
有几种读音,在课题中应选第几种读音。

泊:bó pō生回答。

师明示读“bó”
2、在学习古诗《泊船瓜洲》之前,检查一下对于作者王安石的了解情况。

A、让学生交流作者王安石
B、师出示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多次做官,多次被皇帝罢免,最后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3、检查古诗的诵读情况,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方,师生纠正。

指生读。

4、自主学习,根据要求完成合作学习,学习后小组代表交流。

生先读古诗,后回答问题。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这个季节的什么时间?
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分别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诗中描写地点的词语有那些?
5、再读古诗,感受诗意。

学生自读两遍,指名读古诗,播放班班通《泊船瓜洲》朗读音频,师指导读,生品读分享,齐读古诗。

6、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古诗,交流古诗内容。

7、交流古诗学习方法:生交流,师总结。

读古诗、知作者、解诗句(注释、诗句字面意思)、悟情感。

三、课堂学习检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测,以小组代表来交流。

1、根据古诗填地名京口_____一水间,______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根据诗意填诗句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__________________;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遥遥相望,京口到(南京)钟山在云雾中只隔几座青山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点明诗人离乡时间,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__________之后,望着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_,想到离京口不远的自己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之
6、指导节奏读古诗,谁能背诵古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课堂小结:
生总结,师补充。

板书: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泊(bó pō)间(jiān jiàn )
导学材料(一)
自读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这个季节的什么时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分别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诗中描写地点的词语有那些?
导学材料(二)
小组学习:结合以下注释,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古诗,交流古诗内容。

出示注释,帮助理解诗句。

1、泊船:停船。

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长江北岸,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


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导学材料(三)
学习检测:
1、根据古诗填地名京口___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根据诗意填诗句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__;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遥遥相望,京口到(南京)钟山在云雾中只隔几座青山___;诗中描写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感的诗句是____;诗中点明诗人离乡时间,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______之后,望着仅一江之隔的_____,想到离京口不远的自己的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之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本诗的理解。

5、带情感读古诗,读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指导节奏读古诗,谁能背诵古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