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80a11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7.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识别并运用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 生字词学习: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自然声音欣赏:欣赏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水声、风声等,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识别并运用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复杂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自然声音音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自然声音音频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 自然声音欣赏:欣赏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鸣、水声、风声等,培养学生对自然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6. 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进行写作练习。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重点内容:课文大意、生字词、自然声音欣赏、写作练习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a19bcb0717fd5370cdc14.png)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的声音?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小组读书比赛。
5.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风、水、动物)三、课堂练习1.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1.游戏:找朋友。
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全班交流。
第2、3、4自然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
其余两段由扶到放。
(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
)4.朗读全文,尝试背诵第2、3自然段。
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
三、拓展。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
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风21大自然的声音水美妙动物(教学反思参考1)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了“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
部编本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5f21e69eae009581becc6.png)
21.《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风、水、动物)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指名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全班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②教师评议小结:你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吗?③指名读,教师作适当评价和指导。
(3)谈话过渡:微风是轻柔的,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4)指导朗读: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们都听过狂风吹起的声音吗?谁来学一学?(生模仿狂风吹起的声音:“呜呜呜!”)②你看,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吗?(学生自愿举手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5)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好吗?(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师小结:这段文字写得真美,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微风的温柔,再写了狂风的雄壮,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写得如此生动细腻,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1adbc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5.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这三个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说说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准备】大自然的声音音频,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交一个新同伙——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本日,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你们晓得是什么吗?(齐读课题)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同伴。
(出示词卡)。
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2、出境想像,美读感悟。
1.教师过渡: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像,美读悟妙)(1)师: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你们听……(2)播放胆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味微风和暴风带给人分歧感受的比较。
(3)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d6a0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8.png)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声音,如风的低语、水的潺潺、鸟儿的鸣叫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2.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真实体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大自然声音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2.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指导。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关爱,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作业小结: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的大自然声音。这种作业设计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又关注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
2.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的大自然声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在作业中体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如与家人、朋友分享大自然声音的感受,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d5d71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8.png)
21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借助工具书查阅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3.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描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描绘,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教学光盘等。
2. 学具:字典、词典、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大自然中听到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六、板书设计1. 21 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重点词语:风声、水声、鸟鸣、雷鸣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 拓展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仿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21 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98a3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f.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自然声音。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拟声词,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聆听,学生能够感知大自然中的声音,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分享和交流对自然声音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2.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 自然声音的描述和表达。
3. 拟声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感知和准确表达。
2. 拟声词的创造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自然声音。
3. 画纸和彩笔,用于学生绘制自然声音的场景。
4. 拟声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播放自然声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提问他们听到了什么。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他们听到的声音,并讨论这些声音的特点。
4. 绘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自然声音,用画笔描绘出相应的场景。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分享: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 拟声词学习:教师介绍拟声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学生尝试自己创造拟声词,描述他们听到的自然声音。
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拟声词和课文中的句型,编写一段关于自然声音的短剧。
4. 表演与展示:各小组表演自己的短剧,全班同学欣赏并给予评价。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1. 《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型。
3. 自然声音的记录和描述。
第二课时1. 《大自然的声音》——拟声词的运用2. 拟声词的定义和例子。
3. 学生创造的拟声词。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下自己听到的自然声音,尝试用拟声词进行描述。
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7a4c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 生字词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大自然声音的特点: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4. 口语表达与写作: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声音的录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教师检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 感悟大自然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表达,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6. 练习表达: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水平。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1 《大自然的声音》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ac2a3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详细解读《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包括风、水、动物等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自然现象的声音:介绍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使学生能够辨识并描述这些声音。
3. 诗歌欣赏:引入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课文中提到的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自然现象的声音,音频播放设备。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现象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课文解读: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4. 诗歌欣赏:引入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并进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提纲: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现象的声音特点和相关诗歌作品。
3. 关键词:标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如“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
作业设计1. 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2. 诗歌欣赏:学生选择一首与自然声音相关的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想。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26700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c.png)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
3.使学生能够找到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并且能够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3.让学生初读课文,弄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谈话激趣,引入题目。
1.(播放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1:有关大自然的音频2.教师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
(板书: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一齐朗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倾听自然界的一些声音,导入课文题目,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以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小组同学比赛读。
4.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和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指名让学生朗读,学生一齐朗读。
(出示课件2)课件2:妙奏呢喃伟击汇喳唧哩注意读准多音字“呢”:在词语“呢喃、呢大衣”中读ní;用作句末语气词时读ne,例如“你呢”、“为什么呢”。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cd6a4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7.png)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了解课文描述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和魅力。
2. 词汇积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倾听、观察、想象、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倾听大自然声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和体验。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大自然声音的特点和魅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声音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内容:描述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和魅力。
3. 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练习: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4e2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3.png)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教学重点)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激趣导入,引出新课1.课件出示篇章页,引导:大自然中有什么珍贵的礼物?2.学生交流。
如风、雨、云霞、动物、植物……3.诵读古诗词,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古诗词:孟浩然《春晓》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会古诗词中描绘的大自然的声音。
(2)师:你从上面的古诗词中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鸟啼声、风雨声、蝉鸣声、蛙声)(3)师:你还能背出像这样描写大自然声音的诗句吗?(4)揭示课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灵敏的听觉,捕捉到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写下了许多佳作。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感受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篇章页的内容、诵读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交流与诵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自然导入课文。
Ⅱ初读课文,聆听声音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大自然中哪些美妙的声音?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认识多音字“呢”:“呢”在“呢大衣”“呢喃”中读“ní”;用作句末语气词时读“ne”,如“为什么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8acd3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1.png)
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妙”等7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妙”等13个字和“美妙”等22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呢”在本课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能按照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填空,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学习把握内容要点。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链接”,能提取和品读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语,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3、能说说自己在哪里听到过课文描写的大自然的声音,根据提示写几句“美妙的声音”,与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1、(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入第七单元的学习,走进第七单元的课文前,我们把书翻开,先来看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指名读)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让我们带着单元目标一起走进第21课,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2)板书课题,齐读。
2、播放音频,识别声音。
播放音频,学生识别哪五种声音。
过:同学们真是有一双会聆听的耳朵,让我们带着这双会听的耳朵,加上会看着眼睛和会读的嘴巴一起走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1)课件出示三组词语。
①指名读(三人)。
②小老师带读,生跟读两遍。
③去拼音齐读。
(2)出示多音字“呢”,情景识记。
(3)出示会认的字本课生字中,你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呢?第三组:这些生字有相同的偏旁,我们可以把它放到一起识记,这就是偏旁归类识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e61a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c.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妙、奏、呢”等8个生字,学会“妙、演、奏”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妙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声音美妙、有趣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第1自然段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各种有趣的声音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妙、奏、呢”等8个生字,学会“妙、演、奏”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描写顺序。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板书课题1.课件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本人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教师适时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听到了这么多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那末,大自然里除刚才我们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唧些声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美妙的声音!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创境引人法,借助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唤醒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从而激发了探究了解大自然声音的兴趣。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自由地朗诵课文,留意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句子读通畅、读流利。
2.检查自主研究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奏、手风琴、温柔、感受”等,指名朗读词语,引导其他同学适时进行朗读评价,教师重点指导读准“琴”是前鼻音,“鸣”是后鼻音,另外“击、激”两个字读音相同,读“jī”。
全班同学齐读词语。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试着识记生字(“喳、鸣”两个字都跟声音有关,所以都有个“口”部……).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琴”下面是“今”,不要记成了“令”,另外可以采用熟字比较法(受——爱)、形声字形旁加声旁(演、伟……)等多样化方法记住字形。
2018秋部编人教版语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2018秋部编人教版语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b8b90db4daa58da0114abb.png)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
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
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yuè)歌曲.(qūqǔ)快乐.(lèyuè)弯曲.(qūqǔ)他呢.(ne ní)散.步(sǎn sàn)呢.喃(ne ní)散.装(sǎn sàn)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妙()受()汇()查()三、照样子写拟声词。
(每小题写四个)1.淙淙:2.唧哩哩:3.叽叽喳喳:参考答案:一、yuèqūlèqǔne sàn nísǎn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bd6af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2.png)
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能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主动积累摘抄,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主动积累2.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声音写几句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大自然声音的视频)引导: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音乐家,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森林,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2.复习回顾:①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出示句子: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描写声音的词语,老师把它放进了积累宝库中,一起来读③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对风声的学习,积累了很多描写声音的句子。
请人朗读,检查读音(呢的多音字)-全班齐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水声”的美妙过渡句:风声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美妙的感受,那么水这位音乐家的乐曲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美妙的声音呢?1.出示任务: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生动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请3-4人交流)预设指导第4句。
出示句子1: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引导学生从拟声词中感受句子的美妙: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这些都是代表声音的词,也就是拟声词。
像这样的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②积累拟声词:你们的词汇量真丰富,老师也找到不少呢,一起读一读吧啪啦啪啦哗哗啦啦淅淅沥沥沙沙啦啦噼噼啪啪叮叮当当③想象画面,学生想象说话。
过渡引读:雨,下呀下呀,落在树叶上,落在房屋上。
一起读——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提问:我发现你们在读“所有的”时候,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引导:看来音乐声充斥在森林的每一个角落。
你听,雨下着下着,雨点落在窗户上,叮叮咚咚雨点打在树叶上,滴滴答答孩子们,试着想象一下,雨点还有可能落在哪里,发出怎样美妙的声音呢?(5-7人)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语文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我的教法设计是: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怎么美妙?”这个问题贯穿始终,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和描写声音的词,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的快乐,旨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的想象在美读中飞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及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幻灯片,水流、森林声音录音。
一、自主预习,复习导入
l、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板书“美妙”,也知道大自然的音乐家有风,水,动物(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首先来看看,大家对这篇课文的生字词都掌握的没有。
呢喃细语温柔雄壮威力
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轻轻柔柔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
唧哩哩哗啦啦淙淙潺潺
(1)指导读好两组词。
(2)第二组词都是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你能说一两个这样的词吗?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二、交流质疑、互动展示
(一)关于风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风会在森林里演奏哪些音乐呢?出示学习清单1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哪些音乐呢?动手用“”划一划。
2.先自主学习,然后组内交流,并做好发言准备。
1、指名朗读画出的句子,我们一齐来感受风声的美妙。
(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
(1)风声怎么美妙呢?谈谈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跟随着风,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谈体会,抓住“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来体会微风的温柔;“激动”“力量”“威力”体会狂风的雄壮,从而感受到风声的美妙。
边指导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再读)
(4)我们男女生配合读:女同学是温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教师适时用手势画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2、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美妙。
风吹过,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又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学生朗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同一树叶、不同树叶、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声音。
(2)师生合作读。
3、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说,风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板书:手风琴)
4、小结:风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呀!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乐,风声是多么美妙。
(二)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1、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什么这样说?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板书:打击乐器)
学习清单2
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中心句”,思考:从哪些语句能体会到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手用“”划一划。
2.先自主学习,然后组内交流,并做好发言准备。
3、指名读,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指名读,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小雨滴落在哪儿?
(2)谁来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声音的延续或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声音)引导学生说出雨滴会落在哪儿,发出怎样的声
音。
(劈劈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
叮当叮当等)
(3)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谁能读出来?
4、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想听水的歌唱吗?播放水的声音,学生说说自己自己听到的声音。
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水声的变化,水流量的变化,理解“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指导朗读。
(3)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同学读小溪的句子,1、2组同学读河流的句子,1、2、3组读大海的句子,最后一句话老师读。
(三)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听到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玩的打击乐,动物们是歌手,(板书:歌手)他们也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谁来说说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在水塘边散步,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坐在一棵树下,听听蝈蝈的歌唱。
你知道它们唱得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
(1)指名读。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
(3)情境互动。
师: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学生扮演小动物回答。
(4)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叫声,谁来学着叫一叫。
(5)这些小动物都在歌唱,它们都很快乐。
谁能快乐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
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巩固拓展
1、对照黑板,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美妙)
2、回顾二三四自然段,发现每一段都围绕着第一句话在写。
课后练习单: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8 大自然的声音
风手风琴
美水打击乐
妙动物歌手
教学反思:大自然的声音真的是美妙无比的。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森林里演奏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喜欢玩打击乐器;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在快乐地歌唱。
这些熟悉的声音围绕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相伴,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这些声音,让这些声音通过语言文字的意象传达给我们与平时听觉上不一样的奇妙感受。
文
可编辑
章谴词造句生动,修辞手法多样,是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极好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却让孩子们理性地去分析“什么声音美妙,怎样美妙?”一句一句拆开来,揉碎来,那种美妙还能降临孩子心间吗?一句一句单独来看,也能感受到声音的妙处,但是惟有把声音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感受同样是风,同样是水,声音却是那么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声音,微风的轻柔,狂风的雄壮……把这些放在一起来用心倾听,细心品味,那份美妙的感受会直击心房,让人流连,让人陶醉。
感受的方法是多样的,读是最主要的方法,读出声音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