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届中考化学适应性训练考试题(五).doc
初中化学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考试题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a96ad6561252d380eb6ef8.png)
初中化学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未分类(共1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答案】C二、选择题(共9题)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果汁B.豆浆C.碳酸饮料D.蒸馏水【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3.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A. 分子间隔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C.Ca(OH)2溶液可以区分CO2 和CO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5.不锈钢属于A.纯净物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6.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稀盐酸溶液B.KCl溶液C.K2CO3D.NaOH【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7.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④属于金属元素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8.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9.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制取氢氧化铜Cu(OH)2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把NaCl 和NaOH分开C.清洗试管中附着的铜: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振荡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氮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三、填空题(共7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5ed87d5901020207409cf8.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 CuSO4粉末时无明显现象(提示: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蓝)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和 CO,一定没有 H2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 CO2和 H2,一定含有 CO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含有 CO,一定没有 H2D.原混合气体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CO22.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A.44:25 B.22:5 C.4:1 D.44:32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4.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5.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2g B.14.25g C.17.25g D.27g6.将Mg和Ag的混合物放入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8.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a B.1﹣8a C.12a D.8a9.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10.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A.4:13 B.3:10 C.2:7 D.1:412.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中有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需鉴别物质所加试剂或方法方法1方法2A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洗涤剂加入石灰石加水看是否放热B NH4N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并闻气味加水触摸烧杯C苏打和小苏打加水,观察能否溶解加入稀HClD羊毛织品和尼龙织品触摸纺织品抽丝灼烧观察A.A B.B C.C D.D1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A.A B.B C.C D.D14.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
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9629c56c175f0e7cd137ea.png)
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注意:l.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Cl一35.5 Ca一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包括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列图标中,属于节能标志的是A B C D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条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烫C.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空气属于化合物B.水属于氧化物C.氧气属于纯净物D.酒精属于有机物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汞B.有机玻璃不是玻璃而是塑料C.玻璃钢不是玻璃而是钢D.纯碱不是碱而是盐5.3月28日晚,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采集的土壤样本首次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钚—239,钚—239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9,核内质子数为94,则它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45 B. 239 C.94 D.966.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伪养生食疗专家张悟本的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尽管张悟本的学历和身份均遭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否定,但张悟本现象却将国人的目光吸引到了黄豆等豆类物品上。
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此,没有煮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
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
请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黄豆磨成粉末是化学变化 B. 黄豆磨成粉末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C. 黄豆烧熟煮透发生了化学变化 D. 黄豆烧熟煮透只发生了物理变化8.小荣同学通过化学课学习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bb1f2631b765ce0408140c.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 B.B C.C D.D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4.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金属铁铝镁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5.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2g B.14.25g C.17.25g D.27g6.某同学将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A.2.4≤m≤6.5B.2.4<m<6.5C.1.8≤m≤6.5D.1.8<m<6.57.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8.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9.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10.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11.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39b3ce1711cc7931b716e3.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逐滴滴加稀硫酸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A.1个B.2个C.3个D.4个4.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着火点: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物质形成溶液的pH: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D.a的取值范围:a≥8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碱溶液的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AgNO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8.向500g3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滤渣中不含铁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Ag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D.原39.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①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②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③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④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0.用足量的CO 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A.FeO 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C.FeO与Fe3O4的混合物D.Fe3O41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1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8fb2a4770bf78a6429540e.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⑥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⑦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一种复合肥。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 B.3 C.2 D.12.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CaCO3粉末NaCl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氯化钾氯酸钾加热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通入CO2,过滤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5.向一定量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CuSO4溶液至过量。
则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B.图中涉及到置换、复分解两种基本反应类型C.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包括②③④⑤D.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 7.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B.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C.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D.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8.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A B.B C.C D.D9.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质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0.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5c310376baf1ffc4fad54.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2. 下列有关化学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3. 小明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扇子可扇灭蜡烛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B. 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C. 在密闭容器中,石蜡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通常燃烧需要氧气D. 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4.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5.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A. Zn和FeB. Cu和AuC. Zn和CuD. Mg和Al6.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D.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7.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分离、区分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 检验NH4NO3溶液和K2SO4溶液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C 从H2O2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过滤或蒸发D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水或小木条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24分)8.(3分)右图是小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b751b50740be1e640e9a68.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3.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一定是二氧化碳B.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C.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D.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Na2CO3、NH4NO3、Ca(OH)2B.Fe2(SO4)3、Na2SO4、Mg(NO3)2C.AlCl3、Ba(NO3)2、CaCl2D.Na2CO3、AgNO3、BaCl28.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清晰版)九年级学生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五)及答案
![(清晰版)九年级学生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五)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903b9cd1f34693daef3eb1.png)
2018年春季九年级学生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S -32 C -12 Ba -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C.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D.活性炭用来除去冰箱内异味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米饭上滴加几滴碘水后呈现蓝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D.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上出现红色物质3.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碳酸钠;②N2、P、Mg、O3;③Al2O3、Fe2O3、CuO、SO3。
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A.黄铁矿、Mg、Al2O3B.碳酸钠、Mg、SO3C.合金、O3、Fe2O3D.碳酸钠、P、SO34.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5.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
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6.下列探究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NaOH、Ca(OH)2、HCl、K2CO3B.NaCl、BaCl2、CuSO4、NaOHC.Ba(OH)2、NaCl、Na2SO4、Na2CO3D.AgNO3、HCl、Na2CO3、CaCl28.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H+、Ba2+、Na+、OH-、CO32-、NO3-。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bbd1bcf78a6529647d53fd.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CaCl、KCl的固体混合物,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1.分离2A.水、硝酸银、盐酸B.水、碳酸钠、盐酸C.水、碳酸钾、硫酸D.水、碳酸钾、盐酸2.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B.在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硝酸根质量分数随加入铁粉质量变化如图所示C.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为3X+Y=4ZD.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图中c点时,可以加BaCl2溶液来检验硫酸是否被反应完3.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A.X:Cu Y:CuO Z:CuSO4B.X:CO2 Y:O2 Z:COC.X:CaCO3 Y:CaO Z:Ca(OH)2D.X:NaOH Y:NaCl Z:Na2CO35.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2g B.14.25g C.17.25g D.27g6.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B.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C.表示向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D.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A.A B.B C.C D.D7.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8.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跟8gO2完全反应,可得到10gH2O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 8%的生铁C.各取10g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H2多,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D.将l0gCuSO4·5H2O与90gH2O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10.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da54c18e9951e79a892765.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
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
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A.Ag B.NaOH C.BaCl2 D.CuO2.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3.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1Cl3C.0-50s,发生稀盐酸与A12O3的反应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4.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5.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稀硫酸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B.在K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C.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D.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会覆盖一层红色物质7.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A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B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A.A B.B C.C D.D8.如图是A~H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每个反应涉及的所有物质都已给出。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516794482fb4daa58d4bc6.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向质量为m的Zn和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 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3种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6%B.20%C.25%D.40%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4.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5.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6.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 B.0.6g C.0.8g D.0.9g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Ca(OH)2溶液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 CO2CO点燃气体D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191ea9650e52ea54189814.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分离 2CaCl 、KCl 的固体混合物,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水、硝酸银、盐酸B .水、碳酸钠、盐酸C .水、碳酸钾、硫酸D .水、碳酸钾、盐酸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A .60%B .47.3%C .40%D .33.6%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A 是有机物,C 、D 是无机物 C .点燃前要先检验A 的纯度,防止爆炸 D .此反应中A 和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4.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12gB .14.25gC .17.25gD .27g5.将Mg 和Ag 的混合物放入Zn(NO 3)2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预测其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和滤液的组成成分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含有2种固体 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3种固体C .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D .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至少含有1种溶质6.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 2和HC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 2CO 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7.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8.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9.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a7d77a4028915f814dc253.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没,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其逐一鉴别出来的是()A.NaOH Ca(OH)2HCl Na2CO3B.KCl Ba(NO3)2CuSO4NaOH C.AgNO3HCl Na2CO3CaCl2D.Ba(OH)2KCl Na2SO4Na2CO33.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4.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5.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6.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④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A.只有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所选用试剂或方法A CO2CO点燃B CaO CaCO3高温灼烧C 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Ba(NO3)2溶液A.A B.B C.C D.D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CaCO3粉末NaCl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氯化钾氯酸钾加热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通入CO2,过滤A.A B.B C.C D.D9.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B.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C.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D.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10.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A B.B C.C D.D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9g;③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实验①可以确定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C.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可能是4.4g 12.向一定量的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2f702e240c844768eaee4d.png)
中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总分值3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Ca:40 O: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以下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压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2、用以下图装置做趣味实验:在用胶塞塞紧的烧瓶里充满某种气体〔X〕,烧瓶内导管的一端事先己绑好了一个气球.拔开胶塞,迅速倒入一种溶液〔Y〕,再立即塞紧胶塞振荡,此时可看到气球逐渐膨胀的是:A、氧气〔X〕、氯化钾溶液〔Y〕B、二氧化硫〔X〕、氢氧化钾溶液〔Y〕C、氢气〔X〕、硫酸锌溶液〔Y〕D、一氧化碳〔X〕、碳酸钠溶液〔Y〕〔〕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想其中可能的原因是:A、苹果中含有的Cu2+变成CuB、苹果中含有的OH-变成H2OC、苹果中含有的K+变成KD、苹果中含有的Fe2+变成Fe3+〔〕4、以下各物质的用途与其后所描述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氧炔焰焊接金属、氧气具有助燃性B、氢气用作高能燃料、氢气具有可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熟石灰改进酸性土壤,熟石灰具有碱性〔〕5混有水蒸气的以下气体,既能用浓硫酸枯燥又能用氢氧化钠枯燥的是:、A、CO2 B、NH3C、H2D、HCl〔〕6、以下各组物质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响实现的是:A、CO→CO2 B、Fe→Fe〔OH〕2C、H2→H2O D、CaCO3→CO2〔〕7、“白醋〞人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具有酸的性质.请你说出小强选用实验试剂不正确的选项是:A、食盐B、纯碱C、铁钉D、石灰石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物质有联系.写出以下物的化学式:①饮用工业酒精配制的假酒引起中毒使眼晴失明,是由于工业酒精中含有 ,②冬天用煤炉取暧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排放不畅引起.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块金属,把它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响,放出氢气,此金属在水上急速转动,并马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白色小球,过一会儿逐渐缩小至消失.请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有,3、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喝一些碳酸饮料,当翻开这些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人喝了饮料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4、在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沫中参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响后,铁粉剩余,过滤,滤纸上除铁外,一定有,滤液里溶质是.5、“…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红读了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成蓝色,她又将另一朵喇叭花泡在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上述内容答复:①肥皂水的pH 7〔填“大于〞“小小〞“等于〞〕②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常用的试剂性质相似.6、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用红色颜料,其化学名为1—苯基偶氮—2—萘酚,化学式为C6H5N=NC10H6OH ,它对人体有害,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该物质是由种元素组成.7、现有一包白我色粉未,它可能是Na2CO3、CuSO4、Na2SO4、BaCL2、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粉末少量放入烧杯中,参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参加稀酸,沉淀局部溶解,并产生气泡.向滤液中参加用稀硝酸化了的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结果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判断,原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实验中第一步操作时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三、实验题.1、某同学为了把一个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酸钙〕洗干净,应先用,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2、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一般都不能要使试管口略.3、以下图是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再给A处的氧化铜加热的意图是.〔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A、B、C三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B:.C:.四、计算题〔共5分〕某学校在进行校园建设时购回了一批石灰粉,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为了检验其中是否会有未锻烧的石灰石,称取石灰样品20g放入一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参加2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结果得到39.12g无色澄清的溶液,求该石灰粉的纯度是多少?。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9e9a6d31126edb6f1a10f3.png)
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A.A B.B C.C D.D2.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3.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A.X:Cu Y:CuO Z:CuSO4B.X:CO2 Y:O2 Z:COC.X:CaCO3 Y:CaO Z:Ca(OH)2D.X:NaOH Y:NaCl Z:Na2CO34.某同学将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A.2.4≤m≤6.5B.2.4<m<6.5C.1.8≤m≤6.5D.1.8<m<6.5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6.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A.8g B.10g C.12g D.14g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FeCl3、 CaCO3、NaOH、Ba(OH)2、 BaCl2、 Na2SO4中的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届中考化学适应性训练考试题(五)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天然气 B. 乙醇汽油 C. 纯碱 D. 加铁酱油【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
下列仪器中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3.下图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4.下列说法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度比较快而且充分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窒息死亡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将铁片放入氯化铜、硝酸铜等溶液中都可置换出铜【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5.下列四个变化中,与其它三个__________________的是评卷人得分A.火炬燃料丙烷完全燃烧,产物无污染B.用纯羊毛绒制作福娃外部材料C.用钢铁材料建造主体育场“鸟巢”D.用金、银、铜等制作奖牌【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下列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绿色奥运理念的是A.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B.建议观众将垃圾随身带出赛场,分类处理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D.为节约时间,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7.体育比赛中,将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兴奋剂。
乙基雌烯醇是禁止参赛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之一,其化学式为C20H26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48个原子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C.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3:1【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8.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O氧16.0010Ne氖20.1817Cl氯35.45A. 图中“8”表示8个氧原子B. 20.18是一个氖原子的质量C. 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是稳定结构D. 氖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B. 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热量C. 合成纤维、合金、复合肥都是合成材料D. 人体缺钙易造成甲状腺肿大【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0.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速冻小魔术。
他在一个小木板上撒了一些水,然后放上一个小烧杯,杯中加入半杯蒸馏水。
随后他向杯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片刻以后,他提起烧杯,杯子和木板紧紧粘在一起。
老师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食盐D.硝酸铵【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1.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B.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C.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D.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3.向和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4.下列各组溶液中其离子能在pH=12的条件下大量共存的是A.Fe3+、Na+、SO42―、Cl―B.Na+、K +、SO42―、N03―C.Na+、K+、NO3―、H+D.Ba2+、Cl―、SO42―、N03―【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5.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先加水,后加酸B.炼铁时先加热,后通CO,节约药品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6.下列物质的转化,__________________一步实现的是A.CO2→C6H12O6B.HCl→CuCl2C.Fe(NO3)2→FeCl2D.CO2→CO【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多项选择(共2题)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B.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具有均一、稳定特征的液体都是溶液D.淀粉没有甜味,但属于糖类【答案】B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2.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O2B.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C.质量比为1:1的CH4和O2D.质量比为1:1的C和O2【答案】A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竞赛三、填空题(共4题)1.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贵州、湖南、云南、广东等省遭受大范围雪灾。
为了清除道路上积雪,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将大量的工业食盐撒在路面上,以便尽快融化路面上的积雪。
这一做法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这类融雪剂的使用对环境会造成危害。
我们看到在钢质桥梁的路面上,人们并没有使用融雪剂,而是使用机械铲雪、人工除雪。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融雪剂也会污染水资源,因为工业食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答案】稀溶液的凝固点较低;盐溶液会加速铁的生锈;NaNO2难度:基础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2.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们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1) 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生重金属离子中毒,可以用来解毒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
(3) 使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逸出可以采用__________减小气体溶解度的方法。
【答案】(1)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洗涤剂可以将油污乳化(2)牛奶(或鸡蛋清)(3)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3.水电解时,正负极获得气体的质量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8:1;增强水的导电性;增大难度:容易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点P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时将5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的是A物质______溶液。
(填“饱和”和“不饱和”)。
将此溶液升温至30℃需要再加入_____克溶质,溶液方能饱和。
(3)在2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三者的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10℃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饱和5(3)A=B>C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四、综合题(共3题)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答案】(1)①+1②2.5(2)双氧水;过氧酸分解生成的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3)①活性炭②ClO2 ③Ca(ClO)2 + 2H2O = Ca(OH)2 +2HClO难度:中等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2.泰州市某化工厂一车间排放到废水池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
小黄同学取了一瓶废水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废水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
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试回答:(1) 加入硝酸银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加入 NaOH溶液时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__________。
(2) 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A、氯化物B.硫酸盐C.硝酸盐D.碳酸盐(3) 小黄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白色的Fe(OH)2 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①金属X为_________,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2)BD(3)①Fe ; FeCu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3.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 是 H2,还有 CO2 和水蒸气等。
现利用下图中提供实验装置,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 和 H2。
(A中加热装置在图中略去;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水暴沸)回答下列问题:(1) C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2) 仪器 E 中需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仪器 F 中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F和G的位置能否颠倒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明认为该实验装置的存在一个缺陷,你认为这个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除去CO2(2)氧化铜或氧化铁(3)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从而证明氢气的存在(4)不能;无法证明氢气是否存在(5)G中石灰水变浑浊(6)没有处理尾气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相关问题。
(1)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连接好的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