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地理试题2015.1

第I卷(选择题,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人口数柱状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 )

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 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

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 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

2.据上题,对甲、丁两省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省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

B.两省区行政区范围小,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

C.甲省区人多地少,经济构成以二、三产业为主

D.丁省区人均耕地多,多大型农场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 )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午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4.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地形 B.气候、土壤 C.交通线、市场 D.劳动力、土地

6.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A.耕地面积大 B.热量条件好 C.光照条件好 D.机械化水平高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7~9题。

7.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8.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9.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11.a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12.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3~14题。

1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14.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15~16题。

15.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16.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195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次生盐渍化

18.该地区城镇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是( ) A.向公路沿线集中——交通便利 B.向森林地区转移——环境优美

C.向河流下游迁移——水源充足 D.向河流上游迁移——下游断流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20.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途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采取丹江口水库加坝调水的方案,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输水总干渠自陶岔渠首闸起,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将水输到北京、天津。结合下图,回答21~22题。

2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受水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①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雨季短②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总量不足③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较严重④多季节性河流,水量有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23~24题。

2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2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多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甲、乙两处的数值最可能是()

A.20、10

B.15、10

C.20、0

D.15、0

26.1951—2000年,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为()

A.青藏高原

B.南方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7~2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