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涵
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
水资源论证管理制度一、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义1. 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2.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水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3. 促进经济发展。
水资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保护水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1. 水资源规划。
根据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需求,制定水资源规划,确定水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发展目标。
2. 水资源配额管理。
根据水资源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分配和配置,建立水资源配额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3.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4. 水资源监测和评估。
建立水资源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问题。
5.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水资源浪费和损失。
6. 水资源保障措施。
建立水资源应急预案和水资源调度制度,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和安全。
7. 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强化政府管理。
政府是水资源管理的主体,要强化政府的水资源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
2. 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管理,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改革 与探讨 I l1}
浅谈我 国水资源 的统一 管理
毕先 允 。 关 红 波 :
(、 1 黑龙江省巴彦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公室, 黑龙江 巴彦 1 10 2 黑龙江省延寿县水务局加信灌区, 5 80 、 黑龙江 延寿 10 0 ) 5 70
摘 要: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十分 紧迫的任务 , 论述 了要加 强水资源管理应从三方面入手 。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 ; 方法 缺水问题是 当今世界 的普遍问题 ,随着 并可以允许市场主体依法进行使用权 的有偿流 经济社会 的发展 ,我国水资源问题特另 是水资 转 。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多渠道、多层次投 源短缺 的问题也 日益突 出。2 世纪我 国水资 资开发利用水资源 , 1 加强水权 、产权管理 ,实 源供需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如果在水资源 行所有权 与使用权分离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 管理上没有大的突破 , 那就很难支持 国民经济 转让 , 将有利于促进经 营者和使用者对资源的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 。因此 , 加强水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社 管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加强水资源管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 的使用权的流转 ,实际 理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 上是政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管理的一 1构建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种经济手段 ,而不是 目的。它的实施应与很多 我国 目前 的水资源 管理 呈 “ 头管水 , 政策相配套 。其一是有偿转让应 建立在有偿使 多 多头治水 ”的局面 ,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统 用的基础上,即水的使用权的取得如果是行政 的水管理体系 。我国虽然设有七大流域 的管 审批取得 , 其转让还是应该经过行政许可 ;但 理机构 , 但这些流域管理机构没有独立 的管理 如果国家已建立 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已行 职责 ,缺乏统一 调度和 管理流域 水资 源的功 使 了 用收益权 ,某一 主体 已向国家交纳 了水 使 能 ,因而水资源实际上无法真正实现流域统一 资源有偿使用费后才取得 了水资源 的使用 权 , 管理 ,没有能力协调流域 内部各个行政 区之间 则允许依 法进行有偿转让 。其二是水资源的使 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 其他还有如水利和水 电的 用权的取得应与其事业相适应 ,国家在许可水 分散管理,生活用水的分散管理和水利工程及 资源 的使用权 时是依据 事业 的需 要和定 额管 水土保持 的分散管理等。这种分散管理体制有 理 ,而不是凭空就许可水资源使用权 ,这样才 碍水资源和地 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致使水 能避免由此引起的诸如使用权垄断等一系列问 体污染加重 、水环境遭受破坏。为了应付 日益 题。其 三是水的使用权 的转让应 有利于水资源 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 急需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 的节约和保护 ,可转让 的权利应限制在 因技术 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 目 ,全国有许多大中 和资金 的投入 ,通过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措 前 城市正 在酝酿筹划 成立水 务局 。新的运行 机 施而空余下来的水量。 制 ,无疑将起到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作用 。 3 改 革 水 价 体 系 2 明确划分政 府管理水 资源的权利空 间 科 学的水价体 系是水 利经济 良性循 环的 和市场机制的边界 重要保证 ,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解器。 目 长期 以来 我 国用计 划手段 配 置水 资源 。 前的水价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在许多人 的心 目中形成 了水资源是典型的 “ 公 其 一 ,定价原 则极不合理 ,导致水 费标 共 物品”的观念。在这种体制下 ,国家是水资 准偏低 。主要表现在农业按供水成本收费 ,其 源管理和保护的主体 ,利用各项权力主导流域 成本不包 括农 民投 劳折资 形成 的固定资产 折 内地 区间水的分配,实施跨流域 和跨地区之间 旧 ,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 的一 半。 的调水工程 ,采取行政的、经济 的等各种手段 其 二,没有将供水列入商品范畴进行定价和管 来保护 、管理水 资源 ,并取代 了市场主体 , 决 理 。长期 以来 ,将 水费计 收作为 有偿服务 行 定水资源使用的有偿流转 , 从而导致了水资源 为 ,收入 当做事业性收费进行管理 ,有的地方 管理 的混乱和低效率 。然而, “ 公共物品”的 政府将水费纳入 财政专户管理 , 并按预算外资 显著特征是其 消费的 “ 非竞争性 ”和 “ 非排 他 金进行调控。由此出现 了各种不正常现象 :收 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 “ 公共物品”的消费, 费难 ,拖欠水费甚 至拒交的事时有发生 ,清理 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可见 ,水 行政事 业收费时往往被列为清理和审查对 象 , 资源在一定程度 上并不是 “ 共物品” 公 ,它作 导致水费标准难 以达到合理水平 ,且水费难以 为 “ 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环境特征等外部性 落实到水管单位使用。其三 , 费标准背离市 水 上 。在这些 “ 市场失灵”的地方 ,应是政府发 场价值 ,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水 费标准一旦确 挥作用的区域 。因此 ,在水生态保护和水 污染 立 , 难以改动,水费不能反应市场 的价值 ,市 治理 ,水资源流域上下游 的分配与补偿 ,水市 场调节机制严重失灵。 场规则的制定与维护等方 面,是政府水 资源管 针对 以上存在 的问题 ,应 当以水价改 革 理的核心内容。当前亟待建立和完善我 国的水 为 突破 口, 建立 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 制 , 权制度 ,明晰水资源产权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 主 要 包 括 : 制度 ,建立一个利用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 第一 ,实施符合社 会主义市 场经济规 律 的水市场 。这既是水利改革适应市场机制 的需 的 “ 水价办法 ” ,要体 现市场 经济运 作原则 , 要 ,同时也是水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 做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 ,体现一般商品的价 果。国家可 以通过行使使用收益权和建立水资 值规律。第二,适 当考虑供求关 系,采取市场 源有偿使用机制 ,将使用权转让给 市场主体 , 调节 , 许部分地 区,在适 当部 门监控下 ,按 允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 水 资 源统 一 管 理 是水 资 源 循 环 客观 规 律 的 要 求 . 2
水资源是大气降雨循环再生 的动态资 源 , 地表水 、 地下水相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防治水害 ,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
益 , 国民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的需要 , 适应 制定本法。并在第九条 规定: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 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 门管理相结合 的制
均 只有 24 0m , O ,是世 界人 均的 1 , / 居世界第 19位 , 4 0 是世 界 1 3
升 级 或 购买 时 , 定 要 将 这 些 因素 作 为 重 要 指标 去 衡 量 。 一 33 应 注 意 设 备 的开 关 .
一
Hale Waihona Puke 的照 明亮度 、 显示 器的亮度 , 如果房外 的光线控制得不好 , 照在
水 资源统一管理 ( 也称统管 ) 是指政府水行政主管部 门代表
国家对水资源实施 的权属管理必须统一 ,它是国家水资源所有
权 主体地位 的体现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能在 国家的统一管
定的能源。机房 的光线方 向、 强度控制恰 当与否 直接影响机房
我 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2 万亿 m , . 8 居世界第六位 , 但人
源少 9 %; 0 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能源也 比激光打印机少 9 %。 以 0 所 我们应选择适合需要 、大小适当的复印机 。打印机与复 印机联
网, 可以减少其空 闲时间 , 效益更高。此外应选择适 当大小 的显 示器 , 因为显示器越大 , 消耗的能源越 多。电脑及 附属产品需要
水 资源问题弓起 国人 的重视始 于 2 世 纪 7 年代末 期 , I 0 0 起
因是华北地区持续干旱 , 出现 了用水紧缺 。事实上 , 在这时期 , 世 界上许多 国家都 出现 了不同程度 的水荒 。基于此 ,我国于 17 98
水资源管理原则
水资源管理原则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遵循以下水资源管理原则:1. 综合管理原则综合管理原则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这意味着需要将各个部门、行业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合理整合,制定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
同时,要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协同发展。
2. 公平与公正原则公平与公正原则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是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平等享有的权利。
因此,在水资源管理中,应强调公平分配,防止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滥用。
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水资源的福利。
3. 适度利用原则适度利用原则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原则。
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水资源管理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中,应注重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 预防与控制水污染原则预防与控制水污染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水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推行源头治理,减少和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还要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6.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是水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
在水资源管理中,应注重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7. 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原则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风险因素,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水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应急能力。
试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使整个 流域 的经济社 会与供用 水的 “ 费用与效 益 ”之 间得 到均衡 和协调 发展 。③ 功能特 性:水 资源具有 多种功 能, 如供 水 、 灌溉 、 发 电、 航运 、水产 养 殖 、改 善环 境 等 功
维普资讯
中国西 部科 技 2 0 年5 ( 0 8 月 中旬 ) 7 第1 期 总 第1 9 ] 第0 卷 4 3 W
张 玉 龙
( 纳斯 县 清 水 河 管理 处 ,新 疆 玛 纳斯 性 、流域特性 、功 能特 性 服 务特性 决定 了水资源必须 进行统一 管理 。水资 源统 一 管理 的实质 是 为 了在保 障 水资源可持 续利 用的基础上 ,实现 水资 源综合开 发、优化 配置 、高效利 用和 有效保护 的科 学组合和 最佳的
才 能 体 现 江 河 治 理 与 水 资 源 管 理 的 统 一 性 和 综 合 性 ,才 能
建立水资源 统一管理体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基 础 、国内外 的实践证 明:实现水资源 可持 续利用必须依靠科 学 的管理体制 。19年我 国第一部 《 98 水法 》条文 中虽然 明确 规 定国务 院水行 政主管部 门负责 全 国水 资源 的统 一管理 工
统一的电网供 电。水 资源 的管理却政出多门,这种 体制只能
是 水 资源 不合 理 的配 置 、低 效 利 用 和 浪 费 。 水 资源 统 一 管 理 体 制 落 后于 其 他 行 业 原 因很 多 ,体 制 长 期 不解 决 是关 键 。加 强 水 资源 的统 一 管 理 ,建 立 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新 体制 ,这 是 形 势 的需 要 ,客 观 的 需 要 ,势 在 必行 。
基于系统理论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范畴探讨
【 要]水资源可持 续发展战略 已经成为各 国社会 、经济和环境发展 的共同准则 。我 国也提 出新时期 治水 思路是水资源的可 摘 持 续利 用,而这一 目标的实现,在一 定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统一 管理及其管理体制。文章运 用 系统理论 ,从水资源 系统 的整
Re e rh o h n e r t d Ma a e s a c nt e It g a e n g me t f a e s u c s B s do se e r n t r o W Re o e a e n Sy t msTh o y r
WagZ ieZ agS eg u S n uh n n h i h n hn w , o gF z og j,
,
t o lo a a e e td he m de ft m n g m n om an fi e r t d wa e e o ce a g m e tb s d n s se st e r And a s a he z e he i s o g ae t rr s ur s m na e n a e o y tm h o nt y lo we tke S n h n
,
e vion e t l e e o n r m n a d v l pm e o vey o t .The usan bl de l m e t of wa e r s ur e i s c nsd r d s nt f e r c un r y s t ia e veop n tr e o c s s alo o i e e a ChiaS w ae n ’ tr
ma a e n d a i h e p r d T e r aia i n o i g a , o a c ran e t n , e e d n t e it g a e n g me to tr n g me ti e n t e n w e i . h e l t ft s o l t et i x e t d p n s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e r t d ma a e n fwae o z o h
现代水资源的概念内涵及技术支撑
现代水资源概念、内涵及其技术支撑一、前言面向21世纪,我国提出将传统“工程型”水利开发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型”水利管理。
这里向我们从事水资源管理的人员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1、现代“资源型”水利管理的内涵是什么?2、如何完成从传统的“工程型”向现代的“资源型”转变?3、完成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撑?二、从最简单的定义谈起人所共知的,但却常常产生错误的基本概念。
1、现代水资源定义:水资源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又可以再生(能得到恢复更新)的天然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其真正的消耗为蒸腾蒸发(即ET)。
内涵:(1)“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天然淡水”,是维持陆地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天然淡水”,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这就界定了我们研究水资源的范围及利用原则。
例如:海水和咸水不是淡水,因此不属于我们所说的水资源的范围,它们就不能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对于地下水来说:只有参与自然水循环的地下水才属于我们研究水资源的范围,而对地下水的取用量只能决定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
而对那些地质年代形成的深层地下淡水,由于隔水层不能参加水循环,因此不能列入现代水资源的范畴,这是比石油、煤更为宝贵的资源,非特殊时期不能取用。
(2)“水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我们可以利用水资源改善我们的生活、进行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娱乐、发电及航运等。
(3)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是可以通过自然界水循环得到恢复与更新的资源。
陆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其真正的耗水主要表现为蒸腾蒸发。
假定一个没有人类干扰的区域(或流域),该区域年自然蒸腾蒸发量(ET)与年降水量(P)之间的比值可以定义为改地区的干旱指数,其比值越大,则干旱指数越高。
当比值等于1时,则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流域)。
(由该指数可以界定流域属于干旱地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等)(4)水资源的恢复与更新还有第二层含义:当被人类使用过或降到人类密集活动区域的大气降水转变成(径流或地下水)被污染的水,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水采取处理和净化措施,恢复成可以承载自然生态环境的水再放归自然,或将这些水放归自然后与自然界的水(河、湖、海)混合后,仍具有承载自然生态环境的能力。
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水是一种可再 生资源, 水 的更新再 生可持续性 能力是靠水循 环过 程实 现的. 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有条件的。 1 . 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能超过“ 水资源可利用量 ” 联合 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气 象组织共 同制定 的 《 水 资源评 价活 动—— 国家评价手册》 ,对水 资源的定义是 : “ 可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支撑能力。对某一流域或地 区而言 . 在特定 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水平下 ,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相对有 限的。但水资源 承载能力 由于受多种 因素影响 , 也是 可变 的, 是个多变量的函数 。 因为 实践证明 , 人 口增长 、 城市化水 平的提高 、 产业结构调 整 , 都会引起用 水结构和用水方式 的改变 , 从而导致用水总量 的变化。 因此 , 对流域或 地区而言 , 在一定水资源可利用量条件下 , 可 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 改 变用水方 式 、 节约用 水 、 降低 用水定额 , 提高用水效率 等多种有 效措 施. 提高水资源 的承载 能力 . 实现从水资源超载状态 向不超载状态 的 转变。
4 . 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 制
从 国内外实践来看 . 水在管理方式上大体也存在两种模式 . 一种 是一条龙的直接管理 , 一种是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 . 不管那 种管理方式 , 职能转变是关键 , 权属管理是核心 。这个问题解决了 . 其 他 问题相对要好办些 。 权属管理属于机构 的职能 . 就是说 . 水务局必须 对 防洪 、 供水 、 用水 、 排水 、 节水 、 污水处理 和回用 、 水环境治理等等 , 实 行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 。 统一管理并不 意味着有些企业性质 的经营实 体一定划归水务局直接管理 。对于供水 、 排水和污水治理 回用等企业 经营实体 . 应 当走产业化经营 的路子 . 但权属管理 必须与产业化 经营 实体 相匹配 , 可以借鉴 国际上间接管理 的方式 , 通过法规 , 以合 同形 式不 仅要保证水 务局对水资 源的权属管理 . 而且对公 司和企业 的经 营和管理有决策 和监督权 . 可以采取董事会 和监事会 的形式参 与经 营实体的决策 和管理 . 这样 可以节省水行 政主管部 门的管理 和运行 费用 , 又使企业能运用市场经 济规 律运作 。总而 言之 . 任何一种管理 方 式都必须 服从 四个有利 : 有 利于水 资源 的优化 配置 , 有利 于水资 源的高效利用 . 有利于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可 持 续 发展 。 加强领导 、 加强宣传。要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主题 . 提 高全社会对“ 水 危机 ” 的意识 , 加强需水 和用水 的管理。 中国 存在“ 水危机 ” 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北方地区 , 以及大中城 市缺水 态势已经十分严峻 ,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 , 城市化水 平的提高. 人类 活动 的影响 . 导致下垫面产流和汇 流的条件 发生了变化 . 如果未来气候变
试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涵
r our e. es c
W a e m an gem en s oul tr a t h d p a ay Ren i t wo—ha m an t on o t nd age e t n m el co bia in f i bl m n, a y m n to o vsi e
水 、 表 水 、 下 水 ) , 立 了水 行 政 主 管 地 地 ”确 部 门统 一 管 理 城 乡 水 资 源 的 原 则 。 江 泽 民总 书记 多 次 强 调 “ 无 远 人 虑 , 必 有 近 忧 ” 1 9 年 6 批 示 ,9 8 (9 0 月 19 年 5 批 示 ) “ 坚 持 依 法 治 水 的 水 利 杂 志 专 家 委 员 会 会 议 暨 水 资 源 管 理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高 层 研 讨 会 论 文
试 论 水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的 基 本 内涵
口 钱 敏
摘 要 水 资 源 统 一 管理 是 党 中央 新 时期 治 水 方针 的 必 然 要 求 , 过 分 析 水 资 源 统 一 管理 的基 本 内涵 , 出 了水 通 提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模 式 的 改 革 建 议 , 简 要 说 明 了 流 域 管 理 在 水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中 的 地 位 、 用 及 流 域 管 理 与 并 作
区域 管 理 的 相 互 关 系 。
关 键 词 水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内 涵
流 域 管 理
国 家 新 颁 布 的 《 法 》 十 二 条 指 水 第 出 “ 务 院 水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负 责 全 国 国 水 资 源 统 一 管 理 和 监 督 工 作 ” 。 19 年 , 务 院 机 构 改 革 方 案 中 明 98 国 确 :水 利 部 统 一 管 理 全 国水 资 源 ( 空 中 “ 含
水资源管理
四、水资源管理的功能(书P230)
水资源管理的四大功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1.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功能
决策的作用 决策的内容 决策的原则与程序 (1)差距原则:决策目标的需要和现实有差距。 (2)紧迫原则:差距需要尽快解决。 (3)力所能及原则:目前条件下差距是可以解决的。
2.水资源管理的计划功能
本章讲授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方法 水权、水价、水市场 水务管理
第一节
概述
1.水资源管理的概念
没有水,就没有一切。水资源对地区、国家极其 重要。 水资源管理概念很多种,分途如下: 指为保证在某一地区内可以得到的、具有一定质 量的水资源的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最大限度地 满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要求而进 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 等)。
5.印度水资源管理机构
行政机构: 国家水资源委员会 中央水委员会 水资源部 农业部 中央水污染防治与控制局 联邦防洪局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的方法
1. 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管理体制与公众参与 理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 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 监督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指水利部、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指:水利厅、水利 局 中国将实施“一龙治水”,改“水利局”为“水 务局”。
流域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 黄河水利委员会 淮河水利委员会 海河流域委员会 珠江流域委员会 松辽流域委员会 太湖流域委员会
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3 水资源行政管理与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
由于缺乏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部门,长期以来,我国的水 资源管理一直处在一种以地方行政区域管理为核心、地方政府各自为政 的混乱状态。
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水资源政策指导,违背价值规律,开源由 国家投资,用水却是无政府状态;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主体行为多为经济利益所驱动。 各地方政府会不顾一切的从本地区利益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 水资源,而将流域整体的综合利益放置一边,最终导致流域内水资源配 置失衡,地区间矛盾日趋尖锐。
1.水资源所有权
归国家所有
2.水资源使用权 3.水资源处置权
获得取水许可的水消费者 归国家所有
4.水资源经营权
由水利工程供水单位的经营层所有
4 水资源经济管理
4.2 水资源的权属管理
(三)水权转让
水资源是一种国家所有的稀缺资源,稀缺的资源具有价 值,使用这种资源的用户应该支付一定的费用。既然水权是 有偿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就可以转让、可以交易。
3 水资源行政管理与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的方法是目前我国进行水资源管理最常用的方 法。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行政方法往往要求管理对象尤条件服从,如果运用 不好就会产生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和简单的命令主义;
二是行政方法是一种无偿的行政统辖关系,单一运用行 政管理方法会助长水资源的无偿调拨。
正因为如此,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水 资源管理体制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完善。
制度体系更加严密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
《水法》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
形成严密、精细、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架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其内涵
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奠定了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就是要在已有制度框架下,丰富、细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取水 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节约用水制度、 水功能区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提高各项制度 的可操作性,形成严密、精细、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使得每 一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 循。
1、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定 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流域、各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 指标。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 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指标主要是用 水总量。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制定区域、行业 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改变粗放用水模式,加快推进节水 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水权制度,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节 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 全面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等。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指标主要有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业灌溉 水有效利用系数。 3、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基于水 体纳污能力,提出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 工作的依据。建立水功能区达标指标体系,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完善水功能区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等。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主要有江河湖 泊水功能区达标率。
(二)六大转变:
1、在管理理念上,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2、在规划思路上,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 3、在保护举措上,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4、在开发方式上,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 开发转变。 5、在用水模式上,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 6、在管理手段上,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关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探讨
关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探讨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这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水是自然界宝贵的资源,水资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需要有水资源的存在,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要有规划,有节制,因为水资源的存量是有限的,加之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应的水环境污染,使得可用的优质水源越来越少,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水资源,将会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同时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又起步较晚,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从而改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水源紧张、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迫在眉睫。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具体特点,尽快建立起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体系,为发挥水资源在人类生存、社会生产及优化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做出积极的贡献。
1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义1.1对水资源的理解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它的特征是把自然界现有的有限水资源通过开发、供水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需水量紧紧联系起来的一个繁杂的动态系统。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1.综合谋划。
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整体谋划、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实现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机统一。
2.公平公正。
水资源管理应当做到公平公正,保障各地区、各行业的合理用水需求。
3.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未来子孙后代的水资源需求。
4.依法治水。
水资源管理应当依法治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保护水资源。
二、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1.水资源勘探和利用制度。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勘探和利用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价,科学确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
2.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
加强水资源环境的监测、评估和保护工作,实施河湖管理、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保障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3.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
建立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制度,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实施水价改革,鼓励节水型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4.水资源权利交易制度。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权利交易制度,实行水资源利用权市场化交易,完善水资源使用许可制度,引导各类用户合理配置水资源。
5.水资源污染防治制度。
建立完善的水污染防治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和排污许可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畜禽养殖等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1.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积极推动水资源勘探技术创新,加强水资源环境监测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强化监督执法。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水资源违法行为。
3.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跨境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推动跨界水资源的有序利用,加强对流域水资源的联合保护和管理。
4.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宣传教育。
加强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爱水的良好氛围。
四、水资源管理的政策保障1.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和组织领导,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水资源管理
4 水资源经济管理 4.2 水资源的权属管理
(二)水权的界定
水权就是水资源的所有权与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有 关水的产权。它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水权通常应包括水资源 所有权、开发使用权、处置权、经营权及与水有关的其他权 益。
通过新技术应用等多种手段广泛开源节流;
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水资源管理等。
补充内容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目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内容:配置、节约、保护; 手段:规划、水量分配、水资源论证、取用水 许可、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功能区划等; 制度: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有偿使用、超定
额累进加价等。
我国水资源管理基本制度
1)水资源规划制度 2)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 4)取水许可制度 6)节约用水制度 8)计量收费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 10)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3)水资源论证制度
5)计划用水制度
7)有偿使用制度
9)水功能区划制度
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12)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 13)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制度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
《水法》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
形成严密、精细、架
3、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
管理措施更加严格
对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
对取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
对重点用水户实行考核 对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 对现状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 对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
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王浩院士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的报告中提出:
水资源管理
二、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资源与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可再生的资源。流域是一个以降水为渊源、水流为基础、河流为主线、分水岭为边界的特殊区域概念。水资源按照流域这种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一个统一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量水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就要求对水资源只有按照流域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才能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区间、部门间的水事关系。水落石出资源的另一特征是它的多功能性,水资源可以用来灌溉、航运、发电、供水、水产养殖等,并具有利害双重性。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才能兴利除害,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潮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界议程》指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应当在流域一级进行,并根据需要加强或者发展适当的体制。我国重要江河均是跨省区的流域,这一自然特点使得协调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江河湖库水网体系。
四、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新《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全国水资源的战略规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为了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主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主要江河设置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流域管理机构,例如1935年设立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33年设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和1929年设立的导淮委员会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大江大河的规划、治理和管理,在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其间机构几经变更。到目前我国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这六大江河和太湖流域都成立了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的流域管理机构,行使《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水利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新《水法》对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包括:(1)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的监测。(2)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的编制。(3)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上建设水工程的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体制与其核心制度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体制与其核心制度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全过程中,水资源管理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目前,内陆干旱区绝大多数河流都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引水无节制,保护无措施,管理无效力,由此引发出许多水事纠纷、坏境问题和社会矛盾。
目前,我们缺的不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行为能力,而缺失的是约束人类失当行为的管理效能,因此,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件十分迫切的大事。
当前流水资源危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水资源管理思路下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实践已不适应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因而要改变传统思路,树立新的水资源管理思路。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basic system;core system1.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体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其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开发、利用水资源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③国家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定。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题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协和生态坏境用水。
④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
⑤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从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各人,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请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⑥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的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⑦其他一些河道、水域和水工程保护的基本制度。
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水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逐渐推进,使得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加剧,而水资源本身对于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尽管已经开始着手加强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但仍存在部分不利因素,对于水资源的优化管理起着制约作用,基于此,有必要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言我国各地区对水资源供应的需求都不相同,需要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做出大量的实践证明,再根据水资源的状况进行有效评价,以证明水资源供应与需求的科学性。
比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供水能力与水资源需求情况就具有明显的差异,或是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需求,或是水资源单位消耗等等,再与当地的供水能力进行分类与比对,可以得出当地的水资源供应能力是否充足,要坚持以节水为先,探寻最佳的水资源调配方案,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强化对当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现代社会的水量配置方案是将神经网络结合流域水量的分布情况,配置成可供研究的模型,可以实现区域发展与流域统一水量分配的有机结合。
1水资源管理的内涵水资源管理指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其作用是保证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
水资源管理目标的确定都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控制目标相适应,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改善,而且还应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在初期处理水资源配置问题时,因为技术相对落后,可以考虑通过修建水坝、建设饮水工程等方式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能力,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地面径流量逐渐减少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水资源配置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考虑到对水资源总量及水质并重的原则,还需要确立减少水量消耗及污染的保护目标,以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目标。
2绵竹市水资源现状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6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55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0.23亿m3,人均水资源量2224m3,境内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马尾河、龙蟒河、白水河、射水河、付家河、灌耳河、白溪河等9条河流;市内目前水库有20座,其中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15座。
试谈水资源统一管理
( ) 用 思 路 二 应
定 过程 中起 到 了重 要 的反馈 作用 。但意愿 调查法 主
要依 赖 于人们 的观 点 ,而不 是 以人 们 的市 场行为 为 依据 , 在应 用 过程 中容 易产 生各种偏 差 , 响其估 算 影 价值 。而且 意愿调 查法 取决 于调查对 象对 环境 问题 的理 解 , 假 定人们 有一 定 的文化水平 和环境 意识 , 并 因而 在某 些 区域 内应 用 此法 可能会受 到一 定限制
北 方大部分地 区属 于资源性 缺水地 区 , 水资源短 缺是 制约 国民经济发展 的关 键 因素之一 , 然“ 虽 南水北调 ” 工程 可 以缓 解 北方地 区的缺水 状况 , 但是 , 不从 根本 上改变水资 源过度利用和 无序管理 的状况 , 水资源短 缺 这个 制约 国民经济 发展 的瓶 颈 问题 就不 能从 根本
参 考 文 献
首先 , 建立 一个 假 想 的市 场 , 如 , 保护 的某 例 需 野 生 生物 区域 很难 进 入实 际市 场 交 换 , 假定 该 野 可 生 生 物 区域 是 能被 交 换 的对象 , 评价 者 根据 其 可 让 能 给 自己带来 的 效用 , 照 等 效用 原 则 , 货 币 量 按 用 作 为 等 价 物对 其 价值 进 行 判 断 ; 后 , 过 说 明 让 然 通 评 价 者 对 评价 对象 有 正 确 的 理解 ; 次 , 查 和 收 再 调 集数据 , 通过 采 访 、 卷调 查 或 提 出 的方 式来 了解 问
1经济 合 作 与 发展 组 织 , . 环境 项 目和政 策 的经 济评 价 指 南, 中国环境 科 学 出版社. 9 1 6 9 2 张帆 , 境 与 自然 资 源经 济 学. 海人 民 出版 . 环 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涵钱敏摘要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党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并简要说明了流域管理在水资源统一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水资源统一管理内涵流域管理国家新颁布的《水法》第十二条指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的原则。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0年6月批示,1998年5月批示),“要坚持依法治水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关法规,依法调整和规范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水资源,严格监督执法”(1999年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方式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性的水资源管理新体制”(1999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由此可见,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现了党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是法律法规赋予我们水利人的崇高职责,是经济社会赋予我们水利人的神圣使命,现根据学习党中央治水方针和有关水法规,就水资源统一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党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的必然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治水方针和政策,水利部党组在总结治水经验、深入分析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治水思路。
实施这一思路的主要支撑就是水资源统一管理。
1.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才能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应用上的不可代替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特点。
而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
水资源始终在降水—径流—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之中,这就要求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系统循环。
历史上大量事实证明,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导致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过度地围湖造地、侵占河道、湖洼,降低了河湖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剧洪涝灾害;大量污水不经处理排放,超过河湖自净能力,水体污染,水生生物被破坏等,都是人类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水资源利用的一般规律,导致水生态系统循环的破坏,最终又转变为水对人类的加剧侵害。
因此,要实现人与水的协调与和谐,必须根据水的自然属性,把水的利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好供、用、排各环节的关系,在不违背水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再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水资源在降水—径流—蒸发这个自然水文循环中,人类可利用的径流是有很大限制的,一旦利用量超过限度,就会导致循环破坏。
因此,水资源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流域灌溉面积不到66.66万hm2,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更是微乎其微。
到20世纪80年代,工农业用水达400亿m3,而21世纪初,已达550亿~600亿m3。
用水的过量增长势必带来一系列问题。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由过去无节制扩大供水能力,转变为根据资源情况合理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注意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由于水资源利用的分配社会性和用水之间的排他性,加之资源使用成本不合理,决定了用水户只从满足本身的最大需求和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出发,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节约与保护。
因此,要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只能由国家进行宏观调配,协调地表水与地下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用水比例及用水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协调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及水事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3.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是积极探索水权理论,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市场的需要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强化节约用水,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要依靠行政、法制、科技手段,而且要采取经济手段。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迫切需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产权归属、收益、经营问题,需要解决用水指标、定额、基本水价、节水奖励、浪费处罚问题等等。
只有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从全局出发统筹解决。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内涵1.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概念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容,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很多论述,冯尚友同志认为:水资源管理是为可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
笔者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认为,水资源管理不仅是这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还是一个过程,是鼓励水、土地和相关资源的合作开发与管理,以求得以平等的方式,不损害关键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取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果的一个过程。
也是统一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与水量等因素,促使不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向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转移的一个过程。
这里所说的统一,是以流域为单元的包括自然系统的统一和社会系统的统一。
自然系统的统一主要是:水、土资源管理的统一,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的统一,缺水区与丰水区(相对)管理的统一,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管理的统一,水质与水量管理的统一,淡水与海水(含滨海区)的统一。
社会系统的统一主要是:国家开发政策中跨部门的统一,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不同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城乡)相关利益的统一,水资源相关政策(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决策原则的统一,除害、兴利的统一,取用水与排水管理的统一。
2.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与手段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遵循公平分配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规模不超过水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维持生态生物的生命力与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地科学管理原则,具体有以下4条:(1)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和保护环境一体化。
开发水资源是为了满足人民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是为了支持和维护资源的持续生成和全社会的有序发展。
三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柱,缺一不可。
开发是人类永恒的活动,而防治和保护则是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2)全面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和空中水。
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具有互补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地表水、地下水往往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对象。
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统一配置和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3)开源与节流并重。
我国人多水少,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的1/4,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量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且短缺与浪费并存,用水与污染同在,严重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
只有开发与节约、利用与保护并重,才能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用水需要。
(4)发挥组织、法制、经济和技术管理的配合作用。
水资源统一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管理体系,涉及自然、社会诸多方面,管理措施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常采用的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及宣传教育手段等。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手段。
从水资源的产权到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形式,从综合利用规划到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旱调度、控制性工程管理、水利财政管理、水行政执法等范围都需要通过立法,划清各部门的责权利关系,从而规范上下级和各部门之间的行为。
由于水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常出现水灾、旱灾、突发的水污染和公害事件及水事纠纷等,需要紧急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灾、抗旱。
需要协调地区、部门间的水事矛盾,又需要用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经常性的事务进行处理。
经济手段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采取经济手段,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
通过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产权归属、产权收益和产权经营问题,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对于推动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也是搞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理论和新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水法规,提高生态环境和水意识,使全社会都珍惜水、保护水等。
都是对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的有力支持和补充。
3.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主要内容(1)产权管理。
《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作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部,主要代表国家管理好水资源所有权,并应制定规章和政策,对与水资源所有权相关的占有权、开发权、经营使用权、处置权等进行界定和规范。
(2)水资源合理配置管理。
水资源因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不同于一般商品,完全由市场机制来配置,也不同于其他专用性的稀缺资源,完全由国家计划配置。
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公平与效益、兴利与除害、近期与长远,同时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使水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3)水资源政策管理。
就是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而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的诸多方面,涉及天然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子系统。
当前政策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流域管理政策的建立、完善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之间政策的协调。
(4)水资源组织和协调管理。
新《水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在我国,“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管理体制,是切合当今国情的必然选择。
要完善和健全以河流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必须加强与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协调,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