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甲壳素基材料
甲壳素的成份和结构
一、前言甲殼質是經由幾丁質(chitin)水解後取得的多醣類天然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含量僅次於纖維素;幾丁質為構造類似纖維素的直鏈狀高分子醣類聚合物,廣泛分佈在自然界中:如甲殼動物的外殼,節肢動物的外甲皮,軟體動物的外殼和內骨骼,還有真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細胞壁等,都有它的存在。
一般蝦蟹殼裡約有三成左右的蛋白質、碳酸鈣和幾丁質,利用稀鹼來去除其蛋白質、稀酸來排除碳酸鈣後可以得到較純的幾丁質;再將幾丁質脫乙醯處理後就變成了幾丁胺醣。
二、甲殼質的介紹(一)甲殼質的成份和結構甲殼質是幾丁質和幾丁聚糖(幾丁胺醣)的合稱。
幾丁質與幾丁聚醣是一種天然無毒性高分子,並且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它的構造類似纖維素,由1000-3000個N-乙葡萄糖胺(N -Acetyl 2- Amino -2 Deoxy -d -D =Glucose或n- Acetyl -d -Glucosamine)單體以B-1,4鍵所構成的直鏈狀高分子醣類。
在自然界中幾丁質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胺基醣型式的多醣,含量僅次於纖維素;它主要存在於昆蟲類及水生甲殼類等無脊錐動物的外殼上,以及真菌類的細胞壁,它在生物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用來作為身體骨架及保護作用。
幾丁聚醣是幾丁質去乙基醯基產物,通常將幾丁質去乙醯基程度達70%以上即可變成可溶於酸性的幾丁胺糖產物。
幾丁質與幾丁聚醣是由天然物質中所製取的生物高分子(biopolymer),與生物體細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不具有毒性且可以被生物體分解,具有生物活性,被視為最具有潛力的生物高分子。
(二)甲殼質的特性1.生物相容性,這使它適合於醫療相關的材料使用。
2.生物再製性,這使它能夠被重製、重覆使用。
3.生物分解性,這使它在使用後容易被生物分解,不會造成環境的負擔。
4.生物活性,這使它不只適用於生物材料,更是一種機能性的材料。
(三)甲殼質的應用甲殼質的作用非常繁多,應用範圍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原料資源的利用-有淨化工業廢水、離子交換等功能。
甲壳素基新材料研究进展
. 近年来, 对甲壳
素 / 壳聚糖新材 料 的 研 究 向 着 绿 色 、 健 康、 环保的 方向 发 展, 并与纳米技 术、 生 物 技 术、 分析技术等 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 对其在 环境 友 好 催 化 、 纳 米 生 物 材 料、 生 物 分 析、 食品保
[ 24 ]
The inset images are the SEM picture of single CS / PEO core-shell fiber and multiple fibers[29 ]. Copyrigh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hybrid catalysts with 11 kinds of aldehyde respectively[6 ]. Copyright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近年来研究 发 现, 壳聚糖上的羟基能作为金 属离子的还原剂 原 位 生 成 金 属 纳 米 粒 子, 壳聚糖 溶液还能使金属纳米粒子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3
2
医用纳米材料
由甲壳素 / 壳聚 糖 制 备 的 纳 米 纤 维 在 生 物 医
[ 17 ]
药物阿霉素( DOX ) 的 季 铵 盐 壳 聚 糖 / 聚 乳 酸 纳 米 DOX 从 纤 维 中 的 释 放 受 扩 散 控 制, 纤维, 纳米纤 维对 Hela 癌 细 胞 的 抑 制 能 力 比 单 独 的 DOX 高
[ 12 ]
的 缩 合, 反 应 不 需 要 溶 剂, 最大转化率高达 99% [15 ]. Zheng 等 利 用 部 分 碳 化 的 动 物 甲 壳 素 ( 鳖甲) 作为生 物 柴 油 的 催 化 剂[16 ], 如 图 2 所 示, 甲壳素经部分碳 化 后, 渗透进氟化钾就得到活化 部分碳 化 甲 壳 素 具 有 大 的 比 表 面 积 与 的催化剂, 氟化钾作用后产生活性位点催化酯交换反应的进 行, 相对传统的固相催化剂, 甲壳素催化剂表现出 更高的活性, 其制备过程简单环保, 为清洁能源的 制备提供了新的绿色途径 .
淀粉基材料
5.1 淀粉的来源
• 玉米淀粉
玉米的化学成分范围及平均值/%(质量)
➢ 玉米属一年生草本 成分 范围 平均值 成分 范围 平均值
植物,又名玉蜀黍,
在世界谷类作物中,
水分 淀粉
玉米的种植面积和 蛋白质
7~23 64~78 8~14
16.7 71.5 9.91
灰分 1.1~3.9 纤维 1.8~3.5
➢ 直链淀粉的聚合度约在100~6000之间。 ➢ 自然界中尚未发现完全由直链淀粉构成的植物品种,普通
品种的淀粉多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共同组成,少数品种 由支链淀粉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2 淀粉的结构与性质
(3)支链淀粉
➢ 支链淀粉是指在其直链部分仍是由α-1,4-糖苷键连结,而 在其分支位置则由α-1,6-糖苷键联结。
5.3 淀粉的改性及应用
糊精的性质及应用
➢ 颗粒结构:仍保留原淀粉的颗粒结构,但较高转化度的糊精 具有明显的结构弱点及外层剥落现象。
➢ 色泽:具有一定的颜色。 ➢ 溶解度:白糊精(60%~95%),黄糊精(100%),大不列
颠胶的溶解度取决于其转化度,最大可达100%。 ➢ 黏度及成膜性:黏度较低,在水中具有更高的固含量,从而
5.3 淀粉的改性及应用
• 变性淀粉
➢ 变性淀粉(改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天然淀粉经物理、 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改变了淀粉分子中的某些D-吡喃葡 萄糖单元的化学结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天然淀粉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经过这种变性处理的淀粉通称为变性 淀粉。
➢ 变性淀粉的制造加工方法:物理法(14%)、化学法 (80%)、生物法(6%)
更易成膜并具有更好的粘接能力。 ➢ 溶液稳定性:黄糊精>大不列颠>白糊精。添加硼砂或烧碱有
第6章 甲壳素、壳聚糖材料
Ⅲ—氧化降解 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酸、碱和 中性条件下都可以使壳聚糖主链发生断裂,得到低分子量壳 聚糖。过氧化氢无残毒,易处理。 O3法—在均相或非均相条件下,O3可使壳聚糖发生氧化 降解。-糖苷键的氧化断裂是一个基础反应,反应过程无杂 质引入,后处理简单。但氧化断裂时,在还原端残基产生了 羧基,未保护的氨基也存在脱氨反应。
三类酰化反应体系: 第一类:甲磺酸酰化 甲磺酸——催化剂、溶剂 温度——0 ℃,温度高易降解 体系——均相 产物——O-长链酰基壳聚糖、N-芳酰基化壳聚糖产物 制备方法: (1)将甲壳素/壳聚糖加入甲磺酸和丙酸酐的混合物中, 0 °C 搅拌2 h,得到凝胶产物; (2)-20 °C保存12 h以上; (3)加冰屑沉淀 (4)用氨水中和悬浮液,过滤,水洗并真空干燥得酰化产物。
第6章 甲壳素、壳聚糖材料
Chapter 6 Chitin and Chitosan Mate素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总 产量15 万吨/年 主要来源:虾壳、蟹壳、昆虫壳等;广泛存在于节肢动 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及真菌和藻 类的细胞壁。 主要特性:生物相容性 应用:医药卫生、食品饮料、农业生产、水处理、化妆 品、纺织、印染
一、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质
1. 分子结构
甲壳素:N-乙酰-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线性多糖 壳聚糖:甲壳素脱去55 % 以上的N-乙酰基的产物
CH2OH H H OH H O H OH Cellulose CH2OH H H OH H O H O H H O H H
4.物理性质
甲壳素 壳聚糖
颜色状态 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形态、 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形态、 半透明固体 半透明且略有珍珠光泽的 固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稀酸、稀碱 不溶于水、碱溶液、稀硫 或一般有机溶剂 酸和稀磷酸
甲壳素
由于存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O-H-O型和OH-N一型氢键作用,而形成微纤维网状的高
度晶体结构。
三、甲壳素的
自然界中动物甲壳中的甲壳素总是和难溶于水的无机盐主要 是CaC03)及蛋白质紧密连接在一起,由动物甲壳制备甲壳 素实际上就是使甲壳素和无机盐及蛋白质分离的过程。通 常用虾,蟹壳为原料,常温下用稀盐酸分解碳酸盐,用煮 沸的稀碱分解蛋白质,再用高锰酸钾或用有机溶剂除去色 素,则得白色甲壳素产品.
1999年 11月 中国第二届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2001年中国第三届中国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研讨会在浙江玉环 召开
2004年 中国第四届中国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研讨会在广西召开
二、甲壳素的概念
甲壳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
的细胞中,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
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
提高免疫能力、凝血与抗凝血作用、抗 肿瘤作用、人造器官、药物载体、杀 虫、抗感染作用、降脂、降胆固醇和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 溃疡、中药浸提等等,
例如;接触镜片(隐形眼镜)材料要求:
透光性好; 有柔性和韧性; 湿润性好; 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良好的透气性; 高度的生物相容性; 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初期用不透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近来用透 氧性能好的纤维乙酸-丁酸酯和聚硅氧烷。以上都不能
•
• 1977 年 4 月第一次甲壳素、壳聚糖国际学 术研讨会在美国召开。 • 1988 年 4 月日本通产省开始以甲壳素为原 料执行“无公害塑料计划”。日本 UNITIKA公司以甲壳素为基料开发了世界最 早的人造皮( BESCHITIN-W )。
1996年 中国第一届中国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
⎪⎪⎪⎪⎪⎪⎪⎪⎪⎪⎪⎪⎭⎪⎪⎪⎪⎪⎪⎪⎪⎪⎪⎪⎪⎬⎫⎪⎪⎪⎪⎪⎪⎪⎪⎪⎪⎪⎪⎩⎪⎪⎪⎪⎪⎪⎪⎪⎪⎪⎪⎪⎨⎧实验一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目的和要求】1、 初步掌握利用虾蟹壳制备可溶性甲壳素的操作技术。
2、 学习制备可溶性甲壳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关键。
3、 计算虾蟹壳制备甲壳素和可溶性甲壳素的成品率和原辅材料成本费。
【原 理】甲壳素又称甲壳质、壳蛋白,是一种含氮多糖物质。
为无脊椎动物甲壳的主要构造成分,脱去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基即为可溶性甲壳素。
可溶性甲壳素是利用虾蟹壳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后,除去壳内的钙质。
蛋白质、脂肪、色素等,再用40%以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脱去甲壳素分子中的乙酰基而制成的。
甲壳素和可溶性甲壳素的分子结构式如下:甲壳素分子结构-O -CH CH -O -CH 2C =O NHHO -CH 2 CH -CHCH -O -CH CH -CH CH -O OH NH C =OCH 2 OHCH 3CH -On⎪⎪⎪⎪⎪⎪⎪⎪⎪⎭⎪⎪⎪⎪⎪⎪⎪⎪⎪⎬⎫⎪⎪⎪⎪⎪⎪⎪⎪⎪⎩⎪⎪⎪⎪⎪⎪⎪⎪⎪⎨⎧可溶性甲壳素分子结构【试剂和仪器】 1、 试剂(1)、新鲜虾蟹壳 (2)、冰醋酸 (3)、工业盐酸 (4)、工业烧碱 2、 仪器(1)、烧杯 (2)、量筒 (3)、自动温度控制器 (4)、电炉 (5)、烘箱 (6)、托盘天平 (7)、高压消毒锅 (8)、保温锅 【工艺流程】虾壳或蟹壳 浸酸脱钙洗涤晒干 甲壳素 浓碱保温(70~115℃,32~48洗涤CH -O -CH 2 OH NH 2 -O -CHCH - CCH -O -CHCH -CH CH -O OH NH 2CH 2 OHCH -OOHn【操作方法】1、原料处理新鲜的虾蟹壳除去肉质和杂质,水洗干净。
2、浸酸处理好的新鲜虾蟹壳浸入含盐酸5%的水溶液中,每隔4小时搅拌一次,如此浸泡24~48小时。
浸酸完毕,水洗至中性。
3、碱液煮浸酸后的软虾蟹壳,仍含有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的其他杂质。
甲壳素研究和应用
2 制备方法
2. 1 甲壳素制备方法 甲壳素的生 产一般采取以虾、蟹为 原材料脱
钙、脱蛋白和脱乙酰的传统基本工艺, 耗碱量极大 且污染严重。随着研究的深入, 为了解决原材料单 一, 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又发展了微生物法、微 波法和生物制备法等来生产甲壳素和壳聚糖及他 们的衍生物。 2. 1. 1 提取法
1 结构及理化性质
1. 1 结构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其学名是
- ( 1 4) - 2- 乙酰氨基- 2- 脱氧- D- 葡萄糖, 是由 N- 乙酰氨基葡萄糖以 - 1, 4 糖苷键缩合而 成的。
如果把此结构式中糖基上的 N- 乙酰基大部分 去掉的话, 就成为甲壳素最为重要的衍生物壳聚糖。 1. 2 理化性质 1. 2. 1 物理性质
不同来源的壳聚糖酶的水解作用根据底物不 同而产生不同的产物。壳聚糖酶也可以分为两种, 即内切酶和外切酶, 作用于底物最终得到的主要是 二聚体和三聚体的降解产物和其他低聚糖。
甲壳素
10
抑制过量摄取食盐而导致的高血压 疾病
•
甲壳素的成分几丁质与几 丁糖是不会直接被动物体吸收 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日本研
究的结果显示,添加在食品中的
甲壳素被人体由于离子的吸附 作用而使食盐附着其上,因此保
留了食品原来的风味,又不致使
食盐被机体过度吸收。
11
减少机体重金属的积蓄
•
重金属在机体内蓄积会造成 神经性病变及器官功能失调等 后遗症甲壳素可吸附铜、隔、
甲壳素
1
甲壳素的应用范围及开发前景
•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和壳多糖 ,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诺1811年首 次从蘑菇中提取的一种类似于植物 纤维的六碳糖聚合体,被命名为 Fungine(茸素)。1823年法国科学 家欧吉尔(Odier)在甲壳动物体外壳 中也提取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几 丁质和几丁聚糖,是几丁胺粉的合 称。几丁质希腊语原意为“外壳” 或“信封”。
13
甲壳素减肥产品
14
15
16
17
优良的医用生物材料
医用纤维
手术缝合 线
人造血管 医用微 胶囊
18
药用缓释剂
止血剂和伤 口愈合剂
骨病治疗
人工透析 膜
19
新型的环保材料
20
理想的食品工业材料
21
22
化学工业材料性材料主要应用
• 1)在日用化妆中的洗发香波、头发的调节剂及定型
发胶的摩丝都具有黏稠性、保水性、成膜性及防 潮防尘,对头发无化学刺激等特点。 • 2)在纺织印染和造纸方面的应用。 • 3)化工催化剂。 • 4)涂料添加剂。
以β(1-4)甙键连接,一般相对分子质量约
为106,理论含氮量6.9 %。
3
甲壳素基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甲壳素基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作者:陈嘉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24期摘要: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天然高分子,主要来源于虾蟹外壳以及一些藻类和菌类细胞壁,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有着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与生理适应性,也是重要的医用材料。
本文主要针对甲壳素基新材料的特点与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甲壳素基新材料;特点;应用在自然界中,甲壳素的合成数量稍低于纤维素。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其主要来自于甲壳纲类的动物,例如虾和蟹一类的外壳和一些菌类跟藻类的细胞壁上都含有甲壳素,甲壳素的主要分子由乙酰氨基、吡喃葡萄聚糖和氨基结构所组成,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属于碱性阳离子聚多糖. 且存储量十分巨大。
甲壳素的生理适应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非常强大,是生物上重要的医用材料. 将甲壳素中的乙酰基去掉就得到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壳聚糖. 壳聚糖与甲壳素相比,其溶解性较大,稀酸分解出的壳聚糖分子含有正电荷。
在甲壳素中具有丰富的氨基、羟基和乙酰氨基等活性因子,这些因子使壳聚糖反应功能性优良和生理活性明显,已在医学、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1980年以来甲壳素一直作为研究重点,近些年来,甲壳素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绿色、健康、环保。
甲壳素是一种催化剂,来源很多,没有毒,根据需要可制成粉末、纤维、胶等多种形式,以方便人们使用,可与二氧化碳、醛发生反应,壳聚糖分子链拥有充足的氨基酸,经过静电作用以及配位作用可与金属离子转化成复合物,为促进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加氢反应,而使用它为催化剂,经过多年研究,生成金属纳米粒子是用壳聚糖上的羟基能当作还原剂。
一、甲壳素基新材料用作医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利用甲壳素制作成的纳米纤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国外科学家Fan等采用超声的方式将鱿鱼软骨为原料制作成了3纳米的甲壳素纳米纤维,在制备过程中并未出现脱乙酰反应,使纤维能够以原有的结构继续存在。
以蟹壳为原料,将蟹壳内含有的蛋白和钙质清除掉后,采用机械研磨的方式,将其放置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获得15纳米的甲壳素纤维。
木质素
3.1 木质素概述
木质素难以分离的原因
➢ 木质素的不稳定性,受到光照、温度、化学试剂及机械作 用时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
➢ 木质素和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化 学和物理上的连接
➢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中某些部分与高聚糖的相似性 ➢ 木质素化学结构很复杂,不同来源的木质素的化学结构都
不尽相同
3.2 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
➢ 光学性质:含有芳环,表现出不同于碳水化合物的光学性 质。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
➢ 分子量:木质素的分子量受来源和分离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范围可从几百至几百万,具有明显的多分散性。
➢ 超分子特性:木质素存在大量的羟基、甲氧基、羰基、羧 基等极性基团,它们分别作为氢键的给体和受体,从而形 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酚羟基易与相邻的甲氧基形成分 子内氢键,使木质素分子体现出超分子复合物的特点。
3.3 木质素化学
(1)木质素的主要化学反应
➢芳香环选择性反应:卤化、硝化、羧甲基化、酚化、接枝 共聚 ➢侧链反应(苯甲醇基、芳醚键、烷醚键):烷基化、去烷 基化、氧烷基化、甲硅烷基化、磺甲基化、氨化、酰化、酯 化(羧酸化、磺酸化、磷酸化、异氰酸酯化)等。 ➢氢解 ➢氧化和还原 ➢聚合
3.3 木质素化学
黑云杉 花旗松
87
74
9
10
4
4
-
8
-
4
94
90
4
4
2
2
-
3
-
1
总木质素(%)
黑云杉 花旗松
72
58
16
18
木质素浓度(g/g)
黑云杉 花旗松
0.23
0.25
0.5
0.56
甲壳素
甲壳素 Chitin[摘要] 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的作用下或用其它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的衍生物, 无毒、无害,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性等, 对生物机体是相对安全的。
本文讲述了甲壳素的结构和其性质,还有甲壳素在医药领域、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还有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Abstract] Chitin on chitinase or other chemical methods can produce a series of chitin derivatives, non-toxic, harmless, with good organization 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renewability, is relatively safe to organis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hitin and chitin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gri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And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are now. [关键字] 甲壳素性质制备应用发展一、甲壳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结构甲壳素又名甲壳质,是聚乙酰胺基葡萄糖即聚(1,4)-2-乙酰胺基-2-脱氧-β-D-葡萄糖,其化学结构和纤维素类似(如图1),其分子结构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聚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聚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元线型聚合物,是自然界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阳离子聚多糖。
甲壳素几乎是以小片状或粉状存在,由于分子内、分子间极强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呈紧密的晶态结构,只溶于吡咯烷酮-LiCl,六氟异丙酮等少数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稀无机酸碱和其他一般有机溶剂甲壳素是自然界生物合成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
甲壳素
目录1.甲壳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4)1.1结构 (4)1.2化学性质 (4)2制备 (5)2.1EDTA脱钙法制备甲壳素 (5)2.2从虾蛄壳制备甲壳素 (5)2.3酸溶法 (6)3.甲壳素的应用 (6)3.1在纺织印染业的应用 (6)3.2在医学(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7)3.3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4.发展 (8)5.现代发展面临的问题 (9)5.1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 (9)5.2原料的选用及加工问题 (10)5.3价格及产品研发问题 (10)5.4产品本身的问题 (10)6.自己的看法 (10)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11)1.甲壳素的由来 (11)1.1 甲壳素的分布 (11)1.2甲壳素的化学结构 (12)1.3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 (12)2.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元素 (13)2.3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14)2.4 具有强化肝脏机能的作用 (14)2.5 具有活化细胞,抑制老化,恢复各个器官功能作用 (15)2.6 调节自律神经,促进末梢循环 (15)3.优良的医用生物材料 (15)3.1 制备医用敷料 (15)3.2 手术缝合线 (16)3.5 药物缓释剂 (16)3.6 止血剂和伤口愈合剂 (17)3.7 骨病治疗剂 (17)3.8 用作人工透析膜 (17)4.1 理想的制膜材料 (18)4.2 废水处理吸附剂 (18)4.3 污水处理絮凝剂 (18)4.4 饮用水的净化高手 (18)5.理想的食品工业材料 (18)5.1 保水剂和乳化剂 (18)5.2 增调剂和絮凝剂 (19)5.3 食品保鲜剂 (19)5.4 不溶水可食薄膜 (19)5.5 功能性甜味剂 (19)5.6 功能食品的理想添加剂 (20)6.化学工业材料新秀 (20)6.2 在纺织、印染、造纸方面的应用 (20)6.3 化工催化剂 (21)6.4 涂料添加剂 (21)6.5 色谱分离用吸附剂 (21)6.6 稀有金属富集剂 (21)6.7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21)6.8 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22)7.方兴未艾的甲壳素产业 (22)8.展望 (22)1.甲壳素的历史 (23)2.甲壳素的分布 (24)3.存在状态 (24)4.甲壳素的结构 (25)5.甲壳素其衍生物 (25)6.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 (26)6.3化学性质 (26)6.4其他物化性质 (27)6.5化学改性 (27)7.甲壳素、壳聚糖的应用 (28)7.2环境友好材料 (30)7.3优良的吸湿保温功能 (30)7.4较好的可纺性 (30)甲壳素化学摘要: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的作用下或用其它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的衍生物, 无毒、无害,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性等, 对生物机体是相对安全的。
甲壳素
甲壳素它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纺织、农业、渔业和化妆品美容等行业。
甲壳素为真菌的细胞壁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动物多少也含有此物质。
它是N-乙酰-D-胺基葡萄糖多糖体,一同用β-1,4模式(以相似的模式形成纤维素的葡萄糖单位),实际上甲壳素可能被描述成纤维素有一组氢氧根在一乙酰组替换的每单体上。
这考虑到增加的在氢结合的聚合物之间,给这个聚合物增加强度。
以它不可变的形式,甲壳素是半透明,易弯和有弹性,和十分坚韧的。
不过在节肢动物里它经常被更改,透过嵌入变硬的蛋白质基体里,形成大部份的外骨骼。
通常昆虫的外骨骼不会更换,但幼虫或是虾蟹类会换壳,因为甲壳素构成的外壳不会成长。
甲壳素是天然聚合物之一。
透过如细菌的微生物分泌的甲壳酶可能加速破坏它的结构,可能由于甲壳素的分解对简单的糖类有感受器。
如果甲壳素被分析,将会生产酵素透过它把甲壳素分解到单糖和氨水。
甲壳素与壳聚糖(一个几丁质的更水溶性的纤维质衍生物,也称甲壳素)密切相关。
它紧密和化学的纤维素相关,因为这是一种葡萄糖衍生物的长链。
两种物质共成架构和强度保护生物体。
工业上甲壳素在工业上被用于许多不同的用处。
甲壳素被用于水和废水净化,作为稳定食物的食品添加剂和药品。
甲壳素还可以作为染料、织物、黏合剂。
工业的分离薄膜和离子交换树脂可制成甲壳素。
加工纸的大小和强度也使用甲壳素。
医药上甲壳质的产物作为坚韧和强的材料利于作为外科线。
另外有一些不寻常的特性,甲壳素加速人体伤口愈合,甲壳素甚至成为一个单独的伤口愈合剂。
在生医材料上的相关应用研究非常多,目前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生物毒性、价格低廉、容易改质、机械强度较好…等优点。
美容上甲壳素对细胞无排斥力,具有修复细胞之功效,并能减缓过敏性肌肤,且日本研究证实甲壳素具有抗氧化的能力,能活化细胞,防止细胞老化,促进细胞新生带。
甲壳素及其应用
甲壳素及其应用一、甲壳质(chitin)的概念甲壳质是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
自然界中,甲壳质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其量不低于丰富的纤维素,是除纤维素以外的又一大类重要多糖。
据估计自然界中,甲壳质每年生物合成的量多达1000亿吨。
蟹壳中含有40%的蛋白质、30%的钙、30%的几丁质。
提取甲壳质(几丁质)的工艺是:首先用稀的氢氧化钠液除去蛋白质,然后,用盐酸除去钙盐,剩下的就是几丁质。
为了从这些几丁质中除去乙酰基,用长时间的高温,使之在浓的氢氧化钠中发生反应,就可制成含有氨基的甲壳质(几丁聚糖或壳糖胺)。
因为几丁质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很难被人体利用。
经脱乙酰基成几丁聚糖后它能溶于稀酸和体液中,可被人体所利用。
甲壳质的其它名称概括如下:一般通称:甲壳质英文名称:Chitin中文学名:几丁质化学名称:聚N一乙酰葡萄糖胺商品名称:救多善等现在日本三荣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救多善含几丁聚糖可达93.66 9/6。
二、甲壳质的化学结构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
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
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是由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al,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p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
而几丁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
1.分子量甲壳质是高分子量物质,其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
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适合工业、环保领域应用。
低分子量容易被人体吸收。
分子量为7000左右的几丁聚糖,大约含30个左右的葡萄糖胺残基。
2.脱乙酰基纯度几丁质经过脱乙酰基成为几丁聚糖。
几丁质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身体利用。
第六章甲壳素基材料
6、1 甲壳素得存在与发现
(1)甲壳素得存在
➢ 甲壳素得化学名称为1,4-二-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 又称为甲壳质,就是虾、蟹等甲壳动物或昆虫外壳和菌类细 胞壁得主要成分。
➢ 在全部天然高分子中,最丰富、最容易获得得应属纤维素和 甲壳素,据推测甲壳素每年有100亿~1000亿吨。
➢ 从蟹、虾中分离甲壳素就是最普遍使用得方法。由于甲壳 中除了甲壳素外还有蛋白质、碳酸钙等成分,因此需要用碱 或酸分解,去除残存得成分,得到分离得甲壳素。但由于甲 壳素不溶、不熔,利用及处理极其不便,因此就是目前还未 很好利用得丰富天然资源之一。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S
O HO
CH2OHO
NH n CO
CS2 NaOH
OCSNa
CH2 O O HO
NH n CO
CH3
CH3
O
HO P OH
O HO
CH2OHO NHR
P2O5 CH3SO3
n
CH2O O O
HO NHR n
R=H, COCH3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CH2O CH CH2OH R CH
O
CH2O O
HO
NH2 n
羟烷基化反应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醚化
O HO
CH2OHO NHR
CH2=CHCN NaOH
n R=H, COCH3
O HO
CH2CH2CN CH2O O
NHR n
氰乙基化反应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N-烷基化
CH2OH O
➢ 基本制备方法:将甲壳素在冷冻下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碱化,悬 浮于异丙醇中,室温下与氯乙酸反应制得。
甲壳素
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方法2实验原理虾蟹壳除含有甲壳素外, 其它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粗蛋白, 因此制备甲壳素实际上是三者的分离。
碳酸钙除去一般采用常温下稀酸分解反应形成可溶性盐。
蛋白质则根据其两性化合物的特点用稀碱加热溶出,剩下则为甲壳素。
由于甲壳素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所以用浓氢氧化钠在一定温度下将甲壳素中的乙酰基脱去, 即得可溶性甲壳素。
3实验用品3.1实验材料蟹壳、蟹壳3.2 实验试剂5%HCl 、8%NaOH 、1%KMnO 4、1%NaHSO 3、40% NaOH 、2%HAc3.2实验仪器量筒、烧杯、煤气、石棉网、三脚架、pH 试纸、天平4实验步骤 虾蟹壳5%HCl 浸泡24h 水洗至中性称重m 18%NaOH 煮1h水洗至中性1%KMnO 4浸泡1h 水洗至无色1%NaHSO 3浸泡1h 洗涤烘干称重m2 (甲壳素)40% NaOH ,90-100℃4h 水洗至中性烘干(可溶性甲壳素)m3 5数据处理甲壳素得率X 1=%10012⨯m m可溶性甲壳素得率X 2=%10013⨯m mm 1=3.2gm 2=1.7gm 3=1.5gX 1=%100.23.71⨯=53% X 2=%100.23.51⨯=47%6实验分析1) 甲壳素是一种多聚乙酰基葡萄糖,属于N 多糖类,是一种半透明或洁白的片状物,不溶于 水、有机溶剂,只溶于酸性有机溶剂,形成玻璃状物。
只有本 身脱去乙酰基,才会变成可溶性甲壳素,具有耐碱、耐晒、耐热、耐腐蚀、不潮解、不风化、不畏虫蛀等特性。
2) 加盐酸的目的:脱去CaCO 3、Ca 3(PO 4)2等钙盐。
3) 当虾壳由酸浸泡脱去无机盐组份后, 用碱处理的目的是溶出虾壳中的蛋白质、脂肪、色素等杂质。
4) 40% NaOH 煮沸目的:脱掉乙酰基。
甲壳素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应用
甲壳素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应用1 引言1.1 甲壳素的研究背景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学者对甲克素的不懈探索和认真研究,人类开始逐步认识甲壳素这一新的化学物质,并将之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探索和研究甲克素的历史过程中,首先要提的是法国科学家Henli Brocronna,其在1811年第一次从蘑菇中成功分离并提取到了甲壳素,由此揭开了甲克素的神秘面纱,让人们清晰的看清甲克素的面容;其次,法国学者Rouget 在1859年发现甲壳素溶于有机酸这一重要化学性质,这为人们初步了解甲壳素开启了一扇大门。
再次,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广泛关注甲克素,有关甲壳素的研究也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比如在1982年,日本将甲克素列为"1982~1992"十年开发计划,并且在1984年拨款50亿美元用于13所知名大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甲壳素。
最后,经过不断探索和科学研究,华盛顿大学的学者于1986年首次发现甲克素具有生理活性。
该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甲克素的兴趣,以致于后来其成为甲壳素发展的坚实理论基础。
关于甲克素,曾经有人说:"甲壳素是唯一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物质。
"甚至也有人说:甲壳素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研究希望的多糖。
1.2 甲壳素的来源在绵长的海岸线的滋养下,我国每年都出产大量的海产品、水产品。
同时,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我国成为消费海产品、水产品的大国。
在东南沿海城市,数量繁多的加工厂在加工海产品、水产品时,每天都有大量的虾皮、蟹壳(见表1)等废弃物产生,污染环境的同时也让这些富含甲克素的宝贵资源--虾皮、蟹壳流之于壑,造成极大地浪费。
然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出含有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一系列用品。
目前的研究发现表明,甲克素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学物品,它比纤维素有更大工业价值和用途。
现在甲克素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医疗、化工、食品等各个领域。
另外,借助于我国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和原料价格优势,国内甲克素的生产成本普遍较低,成本优势使得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市场竞争中极具价格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H
(2) DMF-H2O, 24h, 55 C
O CH2OSO3Na O NH2 n
H2NNH2 H2O H2O, 70 C
o
O
O NaSO3O
壳聚糖C3位硫酸酯化产物的制备过程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S OCSNa O HO CH2OH O NH C O n
CS2 NaOH
CH2 O HO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溶解性与吸湿性
α甲壳素是刚硬的结晶构造,在通常的溶剂中不溶。但β-甲 壳素能在甲酸中完全溶解,另外由于它在各种溶剂中润胀 较容易,化学改性中β-甲壳素比α甲壳素具有高得多的反应 性。
无论是甲壳素还是壳聚糖都具有相当好的吸水性,β-甲壳 素比α-甲壳素吸水性好。吸湿性、保水性最好的还是水溶 性甲壳素。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工艺流程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3)甲壳素的性质
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片状固体,不溶于水、稀酸、 稀碱和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碱、浓盐酸、浓硫酸、浓 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 壳聚糖是白色或灰白色略有珍珠光泽的半透明片状固体, 不溶于水和碱液,可溶于大多数稀酸。 结晶构造:蟹的甲壳中所包含的甲壳素通常是α-甲壳素, 它的分子链是互相逆向配列的逆平行型。与之比较,鱿鱼 等的软甲壳中的甲壳素是β-甲壳素,分子链是同方向排列 的平行型。以上两种的混合型叫做γ-甲壳素。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甲壳素的晶体结构
-甲壳素的分子链排列 -甲壳素的分子链排列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2)甲壳素、壳聚糖的提取
原料:蟹、虾食品加工厂废弃的生物甲壳。 方法:将蟹虾外壳浸泡在 4%~6%的HCl溶液 24小时以上, 再将其浸泡在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于80℃下浸泡数小 时,重复以上步骤,得到的不溶物即为甲壳素。将甲壳素 在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135℃ 氮气保护下反应 3 小时, 使之脱乙酰基,得到壳聚糖。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1)甲壳素的结构
甲壳素的结构与纤维素非常相似,只是2位上的-OH基被NHAc臵换。由于甲壳素分子中-O-H· · · O型及-N-H· · · O型 强氢键作用,分子间存在有序结构,使结晶致密稳定,因 而一般反应较纤维素更困难,成本更高。 壳聚糖:甲壳素在浓碱条件下脱乙酰得到壳聚糖。壳聚糖 因有游离氨基的存在,反应活性比甲壳素强。在脱脂过程 中伴随着分子量的降低。
硫酸酯化试剂主要有浓硫酸、SO2-SO3、氯磺酸等,反应 一般为非均相反应。硫酸酯化反应通常发生在O上,N上 也可进行。 磷酸酯化试剂主要为P2O5。甲壳素和壳聚糖磷酸酯衍生物 的制备可用P2O5在甲磺酸中进行。各种取代度的甲壳素磷 酸酯化物都易溶于水。壳聚糖磷酸化物低取代度的溶于水, 而高取代度的不溶于水。羟乙来自化反应CH3CH3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醚化
CH2OH
pH=7
O HO
O
CH2 O
CHR
CH2OH O HO
O n
NH CH2 HO CH R CH2OH R CH CH2O
n
N CH2 CH2 HO CH R CH R R
CH2OH O HO
O NH2
CH2 O
CHR
OH
n
CH2O CH CH2OH R CH CH2O O HO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CH2OH O HO O NH2 CH2OH O NaO3SO O NH2
+
CH2OH
邻苯二甲酸酐 HOCH2CH2OH, DMF, 130 C
o
O HO O
O n
SO3-吡啶 DMF, 室温
n
N
O
n
o
O NaO3SO
CH2OSO3Na O N n
NaOH, 室温
HO O
O O CH2OH
分子内氢键
O H
H CH OH 2 O O
分子间氢键
6.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三级结构是指由一级结构和非共价相互作用造成的有序的 二级结构致使甲壳素在空间形成有规则而宏大的构象。 四级结构是指甲壳素长链间以非共价结合规整排列和堆砌 在一起而形成的聚集体。
甲壳素的螺旋结构
nRCHO
O HO
O n
N CH R
NaCNBH3
NH CH2 R
CH2OH O HO
O NH2 n
CH3 N O CH3I
CH2OH O HO
O n
+ CH3 N CH3
CH3I-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羧基化
羧基化反应是指用氯代烷酸或乙醛酸在甲壳素或壳聚糖的6 位羟基或氨基上引入羧烷基基团。 基本制备方法:将甲壳素在冷冻下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碱化, 悬浮于异丙醇中,室温下与氯乙酸反应制得。 甲壳素与壳聚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可得羧甲基化 衍生物,反应最后得到可溶于水的两性电解质产物。研究 最多的是羧甲基化反应,相应的产物为羧甲基甲壳素、O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和O,N-羧甲基壳聚糖。 N-羧甲基壳聚糖:将壳聚糖与乙醛酸反应形成可溶性酰亚 胺,再用NaBH3CN还原即得。 O,N-羧甲基壳聚糖:将壳聚糖悬浮于异丙醇中,加入氢氧 化钠,搅拌使其膨胀,再与氯乙酸反应,加热后即得。
O NH C O n
CH3
CH3
O HO P O HO CH2OH O NHR n R=H, COCH3 CH2O
P 2 O5 CH3SO3
OH O NHR n
O HO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甲壳素具有很多羟基,因此可进行酯化反应,在含氧无机 酸酯化剂的作用下,甲壳素和壳聚糖中的羟基形成有机酯 类衍生物。常见的反应有硫酸酯化和磷酸酯化。
pH>10
O HO
O NH2
CH2 O
CHR
O NH2 n
n
羟烷基化反应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醚化
CH2CH2CN O HO CH2OH O NHR n CH2O
CH2=CHCN NaOH
O HO
O NHR n
R=H, COCH3
氰乙基化反应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N-烷基化
CH2OH O HO O NH2 n CH2OH O HO O n CH2OH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醚化
CH2COOH O HO CH2OH O NHR n CH2O
ClCH2COOH NaOH
O HO
O
羧甲基化反应
NHR n
R=H, COCH3
OCH2CH2OH
O HO
CH2OH O NH C O n
O CH2 CH2
CH2 O HO
O NH C O n
NaOH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氧化反应:醛基、羰基、羧基
甲壳素和壳聚糖上的伯醇基可被氧化成羧基,然后再进行 硫酸酯化反应,可得到结构与肝素更加相近的衍生物。
接枝共聚反应:化学法、射线辐射法和机械法
可以提高相对分子质量,而且还可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如乙烯基单体在甲壳素和壳聚糖上进行接枝聚合,可得到 新型的特种合成多糖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在生物医学上具 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支链脂肪酰基(如N-异丁酰基、N-三甲基乙酰基、N-异 戊酰基)衍生物可在甲酰胺溶液中反应。
芳烃酰基衍生物常在甲磺酸溶剂中制备。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酯化
OSO3H O HO CH2OH O NH C O n
ClSO3H
N
CH2 O HO
O NH C O n
CH3
CH3
甲壳素的硫酸酯化(非选择性)反应-
6.1 甲壳素的存在与发现
1878年,德国人Ledderhose将甲壳素溶于热浓盐酸中,得 到一种晶体,经测定为含氮糖类,并命名为glycosamin,即 氨基葡萄糖;1939年,Haworth证明了这一论断。 20世纪50年代,X射线分析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真菌中甲壳素 /壳聚糖的研究。人们对甲壳素/聚糖的化学结构、性能和制 备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963年,Budall根据X射线衍射光谱得到的结果,提出甲壳 素存在着-、-、-三种晶型。 20世纪70年代,源于对大量海鲜产品剩余物的利用,对甲 壳素/壳聚糖的研究日益增多。 20世纪80~90年代是甲壳素/壳聚糖研究的全盛时期。
CH2OH O HO O NHR n CH2OCOR1 O NHR
2
R COCl CHCl3/C5H5N
1
O R1OCO
n
CH2OH O HO
O NHR n
(R CO)2O C2H5OH/H2O
1
O R1OCO
CH2OCOR1 O NHR
2
n
6.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
• 酰化
壳聚糖的非均相酰化反应在润胀状态下可进行。 在非质子性溶剂(甲醇/乙醇或甲醇和甲酰胺的双相混合 介质)中可完全酰化,而在甲醇/乙酸中只获得部分酰化 产物。 直链脂物酰基(如甲酰、乙酰、己酰、十二烷酰、十四烷 酰)衍生物可在甲酸或吡啶/氯仿溶剂中制得。
6.1 甲壳素的存在与发现
(2)甲壳素的发现
1811年,法国学者Braconnot首先从蘑菇中提取了甲壳素,
并命名为Fungine,意即真菌纤维素。 1823年,法国学者Odier从昆虫的护膜中分离出同样的物质, 并命名为甲壳素。 1843年,法国人Lassaigne发现甲壳素中含有氮,从而证明 甲壳素与纤维素不是同一种物质。 1859年法国人Rouget发现将甲壳素在浓氢氧化钾水溶液中 煮沸,可以制备一种“改性甲壳素”,其可溶解于稀的有机 酸溶液中。 1894年德国人Hoppe-Seiler确认这种“改性甲壳素”是脱掉 了部分乙酰基的甲壳素,并命名为Chitosan,即壳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