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化学调查报告(精选13篇)

化学调查报告(精选13篇)化学调查报告 1一.提出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凤凰中学并没有开新课改所要求的所有实验,只是在条件允许下学生做部分实验。
并且由于实验室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做实验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
还有部分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实验时不知如何操作,乱作一团。
而且老师对于课堂演示实验也并不是太看重。
基于上述原因,我对凤凰高一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做以调查。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从高一年级十八个班级中选择六个班级,共429人,其中:1凤凰班,3个实验班,2个普通班。
共发放问卷405份,收到有效问卷376份,占93%。
本次调查结果的统计有我们调查团队(共8人)共同完成,经过多次一起分析调查结果,并各自完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据上述统计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很重视,38.6%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非常重要,只有6.4%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不太重要;对于学生实验选择非常重视和重视的占65.9%,仅有3.7%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但是,关于实验现象的确定问题,仅有21.5%的学生选择有条件的话亲自做实验验证,却有78.2%的学生选择了查资料或者看答案。
这就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愿意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帮助自己来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由以上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相当浓厚的兴趣。
关于化学学科特点的问题,48.9%的学生认为化学很有趣,将近一半;但有38.8%的学生选择了是高考科目,所以必须学习。
有94.4%的学生赞同做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拓展实验,仅有5.3%的同学选择了不赞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4篇)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4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范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新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往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
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汇报。
一、基本情况分析在学习新课程化学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
也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
二、学习能力、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
但只有8.5%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只有51.5%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学生是在临近考试时才整理复习。
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只有被动接受。
三、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应该事倍功半。
化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化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化学社会实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对调查过程中的感悟进行总结。
二、调查目的本次化学社会实践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希望了解人们对于化学的认知、化学技术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化学产业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调查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先后走访了一些化工企业、化妆品公司和实验室等地,观察和了解化学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和访谈。
2. 问卷调查:通过向社区居民、学生和专业人士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不同群体对于化学的认知、对化学技术应用的态度以及对化学环境安全等问题的看法。
3. 访谈:我们采访了一些从事化学相关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了解他们对于化学在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的看法。
四、调查结果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化学广泛应用于家庭、医药、食品、农业和环保等领域。
例如,家居清洁产品中的清洁剂、洗衣粉、洗洁精等都是化学制品;医药领域中的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化学技术;食品加工中的防腐剂、增鲜剂也需要化学原料等。
2. 化学技术在生产和环保中的应用:我们了解到许多化工企业采用化学技术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化学技术在环保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都需要化学反应和材料。
五、调查结论通过本次化学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化学技术在生产和环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 化学产业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初二化学学情分析

初二化学学情分析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初二化学学情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学生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学生背景
初二学生通常年龄介于13至14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研究兴趣和动机
初二学生对化学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 对实验和化学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喜欢动手实践,对于实际应用有强烈的好奇心;
- 对于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较为感兴趣。
4. 研究困难和挑战
初二学生在研究化学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 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辅以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 对于一些化学原理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 需要培养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
5. 教学策略
针对初二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 利用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供具体的实际
应用场景;
- 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
能力。
6. 总结
通过对初二化学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
特点和挑战,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兴趣,提供
实践机会,培养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升研究成效。
---
以上为初二化学学情分析的文档内容。
关于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调查方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其中问卷调查设计了5个选择题、2个开放性简答题。
调查分工:我校初三学生的化学教学与学习情况的调查。
一、前言:自从教两年多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化学没有兴趣或信心不足,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了解他们现有的化学学习情况,在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促使教师真正改变教学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也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发展,使学生消极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学习,教学共进,力求达到教学的最大有效值,最终最大限度改变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不良现状。
此次调查有7个问题,涉及到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即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等方面;其二,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现状,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是否受学生们的欢迎?从这次的调查中可以看的出来:同学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下是对此次调查情况的简要分析:(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第1题“在老师进行习题教学时你怎么做?”有79.1℅的学生能接受老师的习题教学并且掌握较好,有10.5℅的少数学生普遍存在“老师讲了很多题,但我做题时仍不知道怎样解题”的困难,有时因为课堂时间紧,有些学生基础差一时不能反应过来,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学好。
有学生说到自己在听课的时候对一些基础的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老师进行习题教学的时候老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道所以然,更不用说之所以然了,像这样的基础薄弱群体应该在课下多关注。
通过第2题,我想知道学生对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在做什么?因为我很多时候看见很多学生都是看着被提问的学生,我想告诉学生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最新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5篇)

最新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5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研究总报告 2

研究总报告课题名称: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分析课题类别:国家级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 G S1*******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课题组参与人员: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
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
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
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
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目标的实现最基础的根源在教育,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
我校在2008年就确立了“对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优化策略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
中学学生学习兴趣调查及分析报告

中学学生学习兴趣调查及分析报告小节一:“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节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种类及影响因素。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调查对象为我校500名中学生,其中男生250名,女生250名。
小节三: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种类众多。
其中,对于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有40%的学生表示较高的兴趣;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如语言、历史、地理等,有30%的学生表示较高的兴趣;对于艺术类的学科,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有20%的学生表示较高的兴趣;对于体育类的学科,如篮球、足球、游泳等,有10%的学生表示较高的兴趣。
小节四: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一-教学方式调查结果还显示,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中,以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中,以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艺术类的学科中,以创作和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体育类的学科中,以实际操作和比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小节五: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二-教师激发教师的激发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中,平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教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中,擅长讲解和耐心解答问题的教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艺术类的学科中,具有丰富艺术经验和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教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体育类的学科中,能够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并激励团队合作的教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小节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三-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中,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中,家庭对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艺术类的学科中,家庭对艺术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体育类的学科中,家庭对体育运动的鼓励和支持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相关性。
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

《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总报告报告西埌二中化学课题组陈恒北流市北流市西埌二中《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 在2009年3月起,组织学校教师开始设计和组织课题申请工作,2009年5月被玉林教科所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B类课题后,正式进行实验研究,我们根据课题制定的阶段性计划进行了两年半的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取得了预定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全体课题成员的努力下,已进入结题阶段,现对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问题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
《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试验)》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均指出,中学化学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实验探究的意义,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实验内容,有计划地为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提出要求和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探究实验从而实现学习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1)由于实验器材、药品不足等原因,造成部分实验无法开展,而教师对化学实验的作用认识不够,又造成“讲实验”“背实验”多,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技能低。
(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教材中验证性实验比重过大,探索性实验的比例不足;过分重视实验的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和思维方法;过分重视化学实验的理想化模式,忽视了化学实验客观性模式的讨论,如实验室用3分解制取O2,因生成了2明明具有刺激性气味,教师却说是“无色无味”,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
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
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
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
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其中以下三种原因:(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
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二、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科学的重视,并为高中生的选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化学调查报告范文

化学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并分析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影响,我们运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访谈等。
三、调查结果1.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化学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洗发水、肥皂、护肤品等产品中,以提供清洁和保护皮肤的功能。
此外,在家庭清洁产品中,化学物质也被用于清洁剂、漂白剂和洗涤剂中,以提供强效的清洁效果。
此外,医药领域使用了大量的化学药物,以治疗各种疾病。
2.化学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大规模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工业化学物质的排放导致空气和水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
此外,许多化学物质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会产生有害废物,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化学物质的使用应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化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学物质的过量暴露或长期接触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化学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并与许多癌症的发生相关。
此外,部分化学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影响,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
因此,为确保人类健康,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减少对这些有害化学物质的暴露。
4.相关的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为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相关安全措施和保护措施十分重要。
在工业领域,应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同时,应加强废物处理和再利用的措施,以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化学物质使用较少的个人护理产品和清洁产品,减少对有害化学物质的暴露。
此外,个人应遵循正确的使用和储存化学品的方法,保证安全使用化学品,并且及时处理废弃物。
四、结论化学在现代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校本教研小课题初中化学(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 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 分析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2. 研究意义-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为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现状分析。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探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和建议。
-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并实施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进行实践研究。
-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探究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分工。
-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准备。
-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 实施阶段-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看法。
-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
- 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情况。
3. 总结阶段-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探究能力培养的效果。
- 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docx一、调查背景1二、调查时间1三、调查地点1四、调查对象1五、调查方法1六、调查内容1七、调查结果2八、分析结果2九、建议4十、附件8;一、调查背景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因为兴趣是获得只是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先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然后再去激发、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调查时间2023年10月18日三、调查地点_中学四、调查对象初_班全体学生五、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六、调查内容调查了学生对化学是否感兴趣,是什么方面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这种兴趣是刚接触产生的还是会坚持下去等方面的内容。
七、调查结果发出45份调查问卷,回收45份有效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八、分析结果表格一对化学的兴趣A很感兴趣B一般C没兴趣人数4050百分比89110从大家对化学的兴趣程度来看,100的学生是对化学感兴趣,其中89对化学很感兴趣,11对化学的兴趣程度一般,这也充分说明大家对于化学这一新的课程并不讨厌,我们要保持并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
表格二学化学最愉快的时候A老师精彩的讲解B 实验发现新问题C自己独立完成学习D得到老师表扬E考好成绩F 学有所用解决问题人数101XXXX4883百分比222XXXX8187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从解决题目中感受到快乐的很少,说明我们要多给他们接触化学的机会,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实验新发现最感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
表格三实验对化学有必要吗A很有必要B一般C没有必要人数4500百分比10000表格三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化学的兴趣度以及对化学的清晰认识,化学离不开实验。
表格四对化学感兴趣原因A老师影响B化学本身C升学D实验人数XXX百分比331XXXX2227从表格四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升学为目的学化学的占到了22,希望这部分同学能够从升学这个出发点中走出来,去真正去体会化学的奇妙,老师要充分利用化学的奇妙来唤醒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从而真正因为化学本身而去对化学感兴趣,去学化学。
2023年有关学生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2023年有关学生调查报告合集五篇学生调查报告篇1海南省从__年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化学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以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
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高一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调查。
1 问卷调查1.1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
内容分为二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方法、手段等。
1.2调查对象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30~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 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异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见表1),理科生大部分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
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

《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内容摘要:本课题主要调查了九年级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现状和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有效性,指导了学生完成化学家庭小实验,建立了沪教版教材中出现的家庭小实验档案,改进了沪教版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整理了《中学生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形成了《初三化学家庭小实验报告册》。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调查指导研究一、课题的提出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与保证。
从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来看,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仍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忽视对学生动手、动脑、操作技能的培养。
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及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小实验常常受到师生的冷落,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好,所以他们的发明创造也多。
家庭小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并拓宽了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它不仅能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的弊端,而且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实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实验进行探究和操作。
因此,我们提出了《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化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课题主要概念的界定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以外,主要在家庭里完成的实验。
根据家庭的现有资源,教学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化学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化学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学生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报告旨在对当前的化学教育进行调研,了解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资源的现状,以期提出改进化学教育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们了解他们对化学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通过访谈的方式,与数位化学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观察他们的教学现场。
该方法旨在收集到多方面、多角度的数据,为本次调研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对化学教育的看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化学教育存在以下几点看法:- 多数学生认为化学是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科目,需要更多的实验和示范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 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教育缺乏趣味性,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引起兴趣。
- 学生对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参与度普遍偏低,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与化学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教学中普遍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知识:教师主要通过板书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
- 实验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引入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操作实验的机会。
- 小组讨论:少数教师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集体合作和交流。
3. 教学资源的现状学校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相对较为有限,主要包括教室、实验仪器和教材。
其中,实验仪器的数量和种类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需求。
此外,部分学校的教材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化学教育改进的建议:1. 提供更多的实验和示范: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实验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2. 增加趣味性的元素: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趣味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兴趣和乐趣。
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范本模板】

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与分析吴桥县桑园第一初中徐志章现在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教、轻学。
课堂教学仍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模式,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强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教学中缺少师生间的默契配合,并且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活动时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埋没。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把知识放在首位,教学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
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在分析和研究化学现象和问题时,往往是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而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主动探究,在师生共同探索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对于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懂的内容,教师往往也不敢放手.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自学、思维、想象等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3、重知识、轻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所特有的功能。
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大多是“教师做,学生看”很少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实验后也很少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甚至大纲中规定的必做学生实验也不能全部开设。
因而影响了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4、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落后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5、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少数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一刀切,教学面向少数学习优秀生,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导致学生严重分化,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基于现存的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对于学生的调查我们采用问卷法.见下面内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调查问卷1。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单篇二:化学暑期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油漆、涂料的性质、危害、使用研究性学习报告一、研究背景涂料的用途极为广泛,没有涂饰的生活是很难想象的,涂料已经成为家家装修的必备品。
但是,各种各样的油漆涂料在给我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其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人类本身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伤害。
传统涂料无论在制造过程或施工应用过程中均还有大量有毒有害废气、废液的排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当下的重点。
二、研究目的了解传统油漆涂料工艺的不足,对于水性、油性漆两类分别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油型漆,进行自主实验研究、调漆,对油漆行业做出充分的认识。
三、研究意义当今家庭装修,油漆是必不可少的装修材料,可对于它,我们并不是十分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对于油漆中的有害成分、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如何处理等等方面都以无所知。
为此,我们针对油漆进行探究,深入了解其特性,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油漆,尝试改良油漆,并借以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油漆这一行业的认知。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五、研究内容1、油漆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2、油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改良油漆性能的措施4、动手制作油漆、调漆六、研究步骤1、搜索相关资料,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料,对油漆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了解油漆品种2汇总查询资料和研究成果,整合并精选,再进行补充、完善,为接下来进行公司访问做准备3、参观、访问常州月季涂料有限公司和戈顿表面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油漆的制作工艺、性能、种类、危害等具体方面。
向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咨询请教。
4、整理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总结分析。
七、实践过程:1、参观常州月季涂料有限公司和常州戈顿表面装饰涂料公司,了解水性和油性油漆的种类。
2、向相关技术人员咨询油漆的具体物化性质,加深了解和认识。
2、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改进对油漆的物、化性能的研究方案,将其具体到各项试验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
学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级化学*班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调查背景 (1)
二、调查时间 (1)
三、调查地点 (1)
四、调查对象 (1)
五、调查方法 (1)
六、调查内容 (1)
七、调查结果 (2)
八、分析结果 (2)
九、建议 (4)
十、附件 (8)
一、调查背景
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因为兴趣是获得只是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先了解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然后再去激发、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18日
三、调查地点
****中学
四、调查对象
初***班全体学生
五、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六、调查内容
调查了学生对化学是否感兴趣,是什么方面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这种兴趣是刚接触产生的还是会坚持下去等方面的内容。
七、调查结果
发出45份调查问卷,回收45份有效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八、分析结果
表格一
从大家对化学的兴趣程度来看,100%的学生是对化学感兴趣,其中89%对化学很感兴趣,11%对化学的兴趣程度一般,这也充分说明大家对于化学这一新的课程并不讨厌,我们要保持并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
表格二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从解决题目中感受到快乐的很少,
说明我们要多给他们接触化学的机会,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实验新发现最感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性。
表格三
表格三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化学的兴趣度以及对化学的清晰认识,化学离不开实验。
表格四
从表格四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升学为目的学化学的占到了22%,希望这部分同学能够从升学这个出发点中走出来,去真正去体会化学的奇妙,老师要充分利用化学的奇妙来唤醒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从而真正因为化学本身而去对化学感兴趣,去学化学。
表格五
表格五中,78%的学生选化学不需要像物理那么努力,说明大家学习化学的知识,基本上都能听懂领悟。
表格六
从表格六中可以看出,没有同学认为考试不会影响化学兴趣,说明同学们已经对考试深恶痛绝,因此我们要换一种角度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课堂提问、知识抢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校方领导、指导老师及学生们表示感谢!
九、建议
(一)、表演化学小魔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先避开书本,做了两个实验。
首先,“魔棒点灯”。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问这是为什么?但我并没急于回答。
接着,我将带火星的小木条让学生看,他们说小木条会熄灭,这时我把它伸入到一集气瓶中,他们惊讶的发现小木条复燃了,他们急切地问我瓶里是什
么气体?我还是不回答,我告诉他们:“在以后的化学的学习中,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你们,化学会让你们收获许多惊喜!你们喜欢化学吗?想学好化学吗?”当然他们给了我肯定的回答。
这些简单的小魔术激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不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求知,化学实验对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就要在创设问题情境上多下功夫。
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课题里,我将一枚鸡蛋放在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让学生观察现象。
鸡蛋在稀盐酸中反复浮沉,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为什么会这样呢?鸡蛋壳的成分是什么?鸡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是什么?这既自然切入本课
主题,也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由于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迫切希望领会其中的道理。
从而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进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年龄,教师一定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三)、恰当运用比喻,引导学习兴趣
恰当地以生活现象为例,用生动的比喻引起学生兴趣,运用联想开拓思路,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非但不难学,而且满有趣味。
如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核外电子是由近及远,能量由小到大排列的,针对这一难题,我借鉴了一个比喻:这好比一位老奶奶照看几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婴儿”离老奶奶最近,需要抱在怀里;“会蹒跚走路的孩子”离老奶奶稍远,可在老奶奶身边玩耍;“再大一点的孩子”,离老奶奶更远,可去远处玩或去上学。
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连连点头称是,欢笑不已。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化解了难点,掌握了知识。
这也体现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四)、运用动画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由于化学的抽象性很强,致使许多学生感觉到了学习化学的难度,以至于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恰当的运用动画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轻而易举地唤回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教学中,我在大屏幕上展示水电解的微观动画,学生先看到了众多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绿色的小球)和一个氧原子(蓝色的大球)构成的,接下来他们看到每个水分子破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进而看到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学生看到众多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众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学生当然对眼前的动画片兴趣盎然,他们甚至要求再看一遍,那些会跑的小球俨然是大明星,他们觉得特好玩。
我抓住他们兴致勃勃的大好时机,让学生根据观赏到的整个动画过程讨论: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还是原子?他们就很快回答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破裂为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进而自己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这就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
他们喜欢直观形象,动画片对孩子们更富有亲和力。
(五)、借助课外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适时适当的课外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阵地。
竞猜化学谜语就是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之一。
例如,创设一节活动课,主题就是化学谜语竞猜。
其形式可以是学生分组也可以是师生互动。
“包公静卧水晶房,清风吹来喜洋洋,突然烈火平地起,包公变成关云长。
”(打一化学实验)。
于是,谈笑间学过的知识便被大家“消化”和深化。
再比如组织故事会,让大家收集整理并演讲“我最敬重的化学家”等。
还有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自制炭黑、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用家中的物品进行过滤液体的实验等。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发展学习兴趣。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在情感上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哪
怕是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使学生信心大增。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我们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
同时,我们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伺机用不同凡响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扉,在恰当的场合张扬自己的才华,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幽默,和学生打成一片。
这样慈爱优秀的老师,才能引发情感共鸣。
爱屋及乌,学生就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对其所教的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把兴趣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打开化学之门的金钥匙。
十、附件
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您的基本情况是:男()女()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化学兴趣怎样?()
A.很感兴趣
B.一般
C.没兴趣
2.在化学学习中,你什么时候最愉快?()
A.教师精彩的讲解时;
B.在实验时发现新问题时;
C.自己独立完成学习时;
D.在课堂上得到教师表扬时;
E.在考试取得好成绩时;
F.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验问题
3.你认为实验对化学学习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一般必要
C.没有必要
4.你对化学学习感兴趣的原因是()
A.受到化学教师的影响
B.化学学科本身很有理
C.要升学
D.化学要做实验
5.你是否觉得:要学好化学,要比物理更加努力?()
A. 是
B.不是
6.考试成绩会影响你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吗?()
A.影响很大
B.有影响但不大
C.无影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