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管理-《客源国概况》 复习资料

《客源国概况》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传统划分方法,世界旅游业划分为六大区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2.从旅游目的分析,外国游客来华的主要目的为、和探亲访友。
3.日本的旅游法规包括三大部分:、和相关法规。
4.称为日本国技,亦称角力,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
5.韩国民族音乐大致可分为和。
1.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2.观光休闲、会议商务3.基本法、专门法规4.相扑5.雅乐、民俗乐二、简答题1、简述日本旅游业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征(1)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2)腾飞阶段:20世纪70-80年代(3)变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注:对于各阶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内容进行适宜得分。
2、简述德国出境游客源地及产生原因。
(1)以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为主的南部地区,是尖端科学、电子工业和奔驰汽车基地,专业人员较多;(2)从法兰克福到中部的鲁尔地区,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3)汉诺威——汉堡地区,汉诺威每年举办世界博览会,当地居民思想开放。
3、简述英国来华旅游市场拓展的影响因素(1)空间距离远,营销费用高(2)环境问题严重(3)产品及服务问题严重三、论述题1、综合所学知识,试论述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答案A:(1)旅游业发展迅速,增幅大(2)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旅游的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4)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个最大的产业(5)旅游业的国内管理和国际协调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6)旅游活动遍及全球答案B:结合非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世界旅游区的划分,分区进行论述。
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前景发展趋势(1)旅游市场细分化,竞争更加激烈(2)旅游从观光型为主向度假休闲型旅游为主转变(3)游客喜欢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追求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4)旅游者的大众化(5)网络化、品牌化的旅游电子商务正在改变旅游经济的运行模式注:能结合适度的数据及所学相关知识,从回答的全面及观点的针对性得相应的分值。
11341国际旅游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旅游学课程代号:11341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国际旅游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国际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国际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者的界定,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政府的旅游政策等问题。
对旅游全面的、科学的认识是科学制定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决策的基础,因此,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中,旅游从业人员和将要从事旅游业的人员以及从事社会经济规划工作有关的政府官员都要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课程设置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国际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各分支学科奠定专业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了解国际旅游学的研究范围和框架体系;理解国际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明确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性质,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的概念、特点和构成;理解并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含义、特点、分类、作用和彼此的关系;认识旅游业的各个部门;理解并掌握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含义及特点;认识旅游组织、旅游政策对旅游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国际旅游市场的基本格局及中国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对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掌握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
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思考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旅游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了解旅游所涉及的领域,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旅游学的研究体系及研究方法。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课程名称: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课程代号:04942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选择了中国23个主要客源国和地区进行概述,体现了我国旅游业“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既突出了现有入境旅游市场,也兼顾了潜在市场。
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旅游业概况、来华旅游现状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以中国出入境旅游迅猛发展的环境背景,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发展中国入境旅游这一主题,致力于体现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在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更新、更系统、更富于指导性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使自考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情况。
本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属于基础课程,学习好本门课程对考生及时掌握旅游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各国国情及世界旅游概况有很大帮助,并能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和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上有一定的作用。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趋势,了解世界旅游组织基本情况,了解世界旅游市场的基本格局。
1、重点: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格局2、难点: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预测3、学习应注意:本章是基础环节的学习章节,通晓本章的基本内容,利于对整个国际旅游市场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世界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第二节世界旅游组织一、世界旅游组织简况二、世界旅游组织与全球旅游业发展第三节世界六大旅游市场一、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二、南亚旅游区三、中东旅游区四、欧洲旅游区五、美洲旅游区六、非洲旅游区三、考核知识点1、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趋势2、世界旅游组织3、国际旅游市场基本格局四、考核要求1、识记:国际旅游业、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市场。
客源国概况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客源国概况》是旅游管理专业自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介绍了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前景和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并能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扩展学生知识面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共六章,各章均列入考试范围。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总体概况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全面掌握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兴起的原因、和世界人文概况,掌握世界旅游市场的主要分区、格局和发展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1、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2、世界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非洲I、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第三节世界人文概况1、人口和人种2、民族和语言3、宗教第四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1、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2、世界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前景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客源市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掌握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特点和前景。
二、内容提要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2、中国旅游业的现状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1、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划分2、中国旅游业的外国客源市场3、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点4、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开发的前景第三章亚太地区一、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须了解亚太地区所有客源国的情况,包括其基本国情、经济、政治、人文习俗和旅游发展状况等,特别是日本、韩朝等相邻国家。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自考-大纲

高纲101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129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设置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掌握中国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从而深刻认识到我国入境旅游要想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八章,在充分认识国际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全面地了解并熟练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特别是作为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各国,在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现状及旅华市场新特点和新情况,掌握我国主要客源国的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性格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游览胜地分布,并初步掌握接待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从事旅游管理、宾馆服务、翻译导游等工作打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门课程打下理论基础,而本门课程则是把前修课程的理论与我国各主要客源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世界及中国旅游业(一)课程内容全面介绍世界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世界旅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世界旅游组织的性质与作用,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简单介绍世界六大旅游市场。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全面了解世界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对世界旅游组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应该对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全球旅游市场的划分以及各个市场区域的基本特征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为深入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发展态势,为正确分析与评价我国的海内外旅游市场范围奠定基础。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试题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旅游客源国概况试题一及答案

旅游客源国概况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1.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WTO)的传统划分方法,世界旅游业划分为()大区:欧洲、()、非洲、()及中东。
2.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世界上第()大产业,而且还为各国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
3. 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世界锡和橡胶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世界奶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世界椰子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4. 来韩国旅游游客,旅游目的以()居多。
5. 菲律宾三大旅游城市是()、()、()。
6.日本的地形特点是五个多,分别是()()()( )( )7.日本的象征是()、()、()。
8. 法国在交通方面素有()之美称。
9.()人均啤酒消费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啤酒肚”。
10.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和(),且与英法的差距很大。
二、选择题1.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在世界出境旅游市场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0.9%增大到2020年的6.4%,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A.1 B.2 C.3 D.42. 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可以归纳为()。
A.一为主,二为辅 B.二为主,一为辅C.二为主,二为辅D.一为主,一为辅3. 美国的国球是()。
A.高尔夫球B.棒球C.橄榄球D.篮球4.有“北方玫瑰”之称的东南亚城市是()。
A.曼谷B.槟城C.清迈D.新加坡市5.印度的传统节日是()。
A.洒红节B.猎鹰节C.圣周节D.加龙岸节6.被评为亚洲最佳会议城市的是()。
A.新加坡 B.上海 C.东京 D.首尔7.世界第一大宝石出口地是()。
A.泰国B.南非C.意大利D.巴黎8.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国家是()。
A.菲律宾B.印度尼西亚C.马来西亚D.日本9. 瑞典约()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
A.75% B.20% C.85% D.15%10. 13世纪末14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的曙光最先在意大利出现。
旅游概论复习提纲

旅游概论复习提纲一、旅游概念与发展历程1.旅游的定义及特征-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次级性与细分形式-旅游的时空特征2.旅游发展的历程-古代旅游-中世纪的旅游-现代旅游的兴起与发展3.旅游的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二、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1.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UNWT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酒店与餐饮协会(IHRA)2.国际旅游规模与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规模及趋势-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影响因素三、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旅游学科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学科的定义-旅游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2.旅游学科的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律与管理四、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2.旅游市场的基本特征与划分-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五、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依据与原则-旅游目的地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策略与模式-旅游目的地开发策略-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与实践六、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1.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旅游规划的定义-旅游规划的内容与要素2.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目标-旅游政策的制定过程与实施方法七、旅行社与旅游策划1.旅行社的概念与分类-旅行社的定义与功能-旅行社的分类与运营模式2.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旅游策划的基本环节-旅游策划的方法与实施八、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旅游环境的概念与评估-旅游环境的定义与特点-旅游环境评估的指标与方法2.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可持续旅游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与实践以上提纲是旅游概论的复习大纲,包括旅游的概念与发展历程、旅游全球组织与国际旅游规模、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开发、旅游规划与旅游政策、旅行社与旅游策划以及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客源国概论--期末试题

2、作业提交要求
客源国概论 期末考查
(3)、云南旅游项目推介方案 旅游案例项目自选;方案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方案内容陈述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并合理运用营 销相关知识; 成绩比例40%。 成绩比例40%。 3、作业提交时间及地点
城市学院教学周历第十三周,周二下午四点提交到德阳楼 城市学院教学周历第十三周,周二下午四点提交到德阳楼202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客源国概论
Hale Waihona Puke 客源国概论 期末考查一、作业背景
2011年,据国家旅游局预计,中国旅游经济总体发展目 年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 标可以实现,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增长高于预期, 标可以实现,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增长高于预期,但入境旅 游增长低于预期。预计 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15万亿元, 万亿元, 游增长低于预期。预计2011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 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 万亿元 同比增长17%。国内旅游人数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 同比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 亿人次,同比增长 , 亿人次 内旅游收入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出境旅游人数 万亿元,同比增长 内旅游收入 万亿元 。出境旅游人数65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入境旅游指标将略低于年初目标, 。入境旅游指标将略低于年初目标, 预计入境旅游人数1.36亿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 亿人次,同比增长 预计入境旅游人数 亿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 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亿美元 。
客源国概论 期末考查
二、课程考查指导思想及目的 学生通过近八周的知识点学习,对国际客源市场 概况有了相对客观、形象的了解,通过期末考查,了 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本次考查,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开拓相关旅游市场的实践 技能。
客源国概况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客源国概况》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0200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 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结构与特点。
理解: 中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了解: 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考核知识点世界旅游区概况,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中国入境客源国市场的结构与特点。
2、考核要求了解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掌握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结构与特点,并分析中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第二章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第一节日本2、考核要求掌握:日本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应用:分析中日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樱花绿稚 1972 9建交。
1992到2003连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京大阪设有办事处第二节韩国。
2、考核要求掌握:韩国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包括外交、经贸、民间交往及旅游关系应用:分析中韩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木槿花虎鹊首尔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韩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客源国,中国成为韩国出境第一目的地第三节蒙古2、考核要求掌握:蒙古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应用:分析中蒙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乌兰巴托男子三技摔跤赛马射箭蒙古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1949 10 6 建交第四节新加坡2、考核要求掌握:新加坡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应用:分析中新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公元10世纪就有海上往来,经贸科技旅游文化等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中国 ---新加坡 --旅游办事处新加坡--上海--办事处第五节泰国2、考核要求掌握:日本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应用:分析中泰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
睡莲桂树曼谷喜欢咖喱饭75-7-1建交泰国是中国第十四大贸易伙伴,中是泰第二大,中国赴泰国将跃居第一位第六节马来西亚2、考核要求掌握:马来西亚的地理、人文和简史,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旅游城市景点的特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00200客源国概况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课程代码:0020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该门课程系统的介绍了我国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拓展了考生的全球化视野。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国际性,给考生更为广阔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了解各个地区中相关国家的基本概况,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有利于做好对外接待和营销宣传工作,有利于提高对外接待服务水平。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对各个国家的概况有基本的辨识能力,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掌握相关知识,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强化对外接待和服务水准。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是非常广泛的,除客源国概况外,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还包括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外民俗、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文化学、专业英语、旅游景区管理七门课程,这些课程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互相启发承接。
与本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有中外民俗,客源国概况更加丰富全面的介绍了各个不同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口、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以及相关旅游资源,从宏观层面,掌握旅游客源国概况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世界旅游业和中国入境客源市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的学习,了解世界旅游业、旅游分区,了解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掌握中国入境客源市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世界旅游业。
(重点)第二节世界旅游区1、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重点)2、欧洲地区。
(重点)3、美洲地区。
(重点)4、非洲地区。
(重点)第三节中国旅游业1、中国旅游业简史。
(重点)2、中国旅游业的历史性转变。
(重点)3、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重点)第二节中国入境客源市场1、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历史回顾。
(重点)2、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现状与特点。
(次重点)3、21世纪中国入境客源市场开发前景。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客源国概况》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主要研究和介绍:1、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2、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3、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4、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等概况。
为旅游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打下必备的、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而做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联系当今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了解中国国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趋势,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地的吸引力。
完整掌握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主要客源产出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概括为四大部分:第一、中国国际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第二、中国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及其对客源国(或地区)的吸引力;第三、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四、中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
总的,第一、二、三部分是学习本门课程的背景分析,是为后几章学习打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分析。
二、本课程教学时数18学时,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学习需要安排36学时,这样可保证相关知识点的深化与细化,不同的教学学时可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
三、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穿插讨论、指导性自学及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点。
四、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本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以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四大部分依次展开,注重前后之间的逻辑性,章与章之间内容相扣。
2、注意本课程知识的新进展我国的入境旅游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入境客源产出地区在不断扩大,这些客源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变化。
致使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密切注意形势的发展,并将中国入境客源市场的新发展、新特点融入教学中,增进课程学习的前瞻性。
旅游学概论考核大纲

《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所属系别旅游系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060022实践课时0课程学分 4执笔教师执行教师编制日期2018年9月《旅游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 课程所属系别及适用专业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二、 课程代码060022三、 考核对象三专一年级学生四、 命题依据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命题五、 命题原则强化知识记忆和考核;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原则。
六、 考核总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的构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的构成、特点等内容,特点等内容,以及旅游业的构成和发展情况,对有关旅游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概通体的把握。
七、 考核时限60分钟八、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九、 考核题型及试卷结构、总分题型填空题 15分选择题 30分判断改错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5分十、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古代旅游、近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发展的背景及特点;新中国旅游的发展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了解)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的发展(熟悉)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掌握)第五节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了解)第六节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熟悉)第七节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熟悉)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以及旅游活动性质、特点和意义等内容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旅游的概念;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划分;旅游活动的特点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旅游的概念(掌握)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熟悉)第三节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第四节旅游活动的特点(熟悉)第五节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熟悉)第三章旅游者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者的概念、分类;及影响个人旅游需求原因等内容的掌握程度2、考核主要知识点旅游者的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因素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掌握)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掌握)第三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熟悉)第四节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熟悉)第四章旅游资源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的掌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客源国概论——精选推荐

客源国概论第⼀章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标准,全球分为六个旅游区:⾮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佛教起源·印度)。
欧洲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业化的发源地,当代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之⼀,也是世界旅游业发源地。
美洲,主要是北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旅游业发达地区之⼀。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世界旅游市场正向欧洲,东亚太和美洲三⾜⿍⽴新格局演变。
欧洲世界最⼤旅游⽬的地东亚太超过美洲成为世界第⼆⼤旅游⽬的地市场美洲第⼆章中国⼊境客源市场分类:⼀部分是⾹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另⼀部分是外国⼈(包括已加⼊外国国籍的海外华⼈)。
外国客源市场以亚洲为主体,欧洲和北美为两翼。
中国⼊境客源市场总体格局:亚洲和东太平洋区域市场是主体,欧洲和北美远程洲际市场为两翼。
“⼀体两翼”亚洲主要客源国:⽇本、韩国、俄罗斯(东部地区为主)、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蒙古等国。
欧洲:英、德、法美洲:美国和加拿⼤⼤洋洲:澳⼤利亚哪些国家为潜在客源市场?第三章⽇本领⼟由四⼤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伊⾖、冲绳、⼩笠原等3900个岛屿组成,呈弧形延伸。
总⾯积3778800平⽅公⾥。
⼭地和丘陵约占全国总⾯积3/4,最⾼峰是3776⽶的富⼠⼭。
⽇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被称为“⽕⼭、地震之国”是世界上最⼤的温泉国。
【菊花皇室象征,国花樱花?? 富⼠⼭,国鸟绿雉】樱花节(公历3⽉15⽇~4⽉15⽇),⽇本列岛从南⾄北樱花盛开,⼈们纷纷游览赏花,迎接春天到来。
端午节(农历5⽉5⽇)男孩⼦的节⽇。
武⼠偶⼈,升起鲤鱼幡,柏叶饼或粽⼦。
盂兰盆节(关东7⽉,关西8⽉)祭祀祖先,在⼭上烧“字”。
⽇本⼈忌讳“4”死和“9”苦,受西⽅影响避开“13”“星期五”。
不⽤梳⼦做礼物(发⾳“哭死”)婚礼不送易碎品,忌讳荷花(丧事),探病(忌仙客来,⼭茶花),忌讳绿⾊(不吉利)。
⽇本出境格局:出国旅游前往最多国家是美国,其中近半数去夏威夷度假,其次中国内地、韩国、东南亚、中国⾹港和中国台湾。
《旅游客源国概况》复习资料

必答题1、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标准,全球可分为哪几个旅游区域,各旅游区域旅游业发展分别有何特点?全球可分为六个旅游区:非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中东和南亚。
非洲地区:①非洲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野生动植物,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前景十分广阔。
②非洲大多数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旅游设施不够完善;一些地区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正在加速发展。
③许多国家重视旅游开发,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针对游客的猎奇和求新心理,大力开展各种专项旅游活动,如自然生态游、民族风情游、沙漠探险游、珍稀动植物考察游、考古游和海上游等,以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④2011年非洲接待国际旅游者5010万人次,占世界份额5.1%;旅游外汇收入326亿美元,占世界份额3.2%。
美洲地区:①广袤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哥伦布到达美洲前的文化遗迹和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许多国家的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旅游业,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特别是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和文化旅游项目。
②2011年,接待国际旅游者1.57亿人次,占世界份额15.9%,旅游外汇收入1991亿美元,占世界份额19.3%。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①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的兴起是相互促进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观光游览与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密切结合,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与经济合作同步发展。
②2011年,亚太地区旅游收入将达到2894亿美元,占全球总额28.1%,旅游总数2.17亿人次,占全球总额22.1%,其中2/3是区内游客。
亚太地区内部旅游业的强劲增长,将有助于该地区抵御世界经济的波动。
欧洲地区:①欧洲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交通、通信发达,历史文化绚丽多彩,旅游接待设施完备,旅游业已成为该地区规模最大、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国际协调与合作不断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我国在欧洲的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学习他们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管理理念,做大做强我国的旅游产品,拓展在欧洲的市场范围。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欧洲的海陆位置,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英国的全称与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法国的全称及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特点、地形的组成等。德国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主要河流与气候类型等。意大利的全称、地理位置、领土构成、气候特点等。俄罗斯的全称、地理位置,主要邻国、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等。
(一)课程内容
详细介绍了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特色。详细介绍了东南亚主要旅华客源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旅游业的发展和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要了解该地区整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特点等,重点掌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五个主要国家地理环境、社会风情、民族习惯、主要旅游资源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经验,旅华市场的特点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熟悉外国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在我国客源市场中的地位。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各方面的特征,以便很好地为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基础。要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的时间;简要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形成过程。来华入境旅游者的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职业构成特征。
3、熟练掌握:东南亚旅游资源的特征。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马来西亚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东南亚地区为什么长期以来始终是我国传统的海外客源国?
第五章 欧洲主要客源国
(一)课程内容
简要介绍欧洲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点和旅游业发展概况。详细介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五国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和各国旅华市场情况。
2、掌握:旅游业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综合性;世界旅游组织的简况;中东旅游区的位置特点、重要性,是哪些宗教发源地等。
3、熟练掌握: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每个阶段的特征;为什么说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新世纪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旅游发展将出现的新的变化是什么?旅游业在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牢固树立东亚太地区作为我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对该市场范围内的日本、韩国、蒙古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的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基本的旅游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五国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旅华市场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2、掌握:新加坡的经济特点和主要部门,新加坡不同民族的社会风情与习俗等,新加坡旅华市场的特点。马来西亚的社会风情与习俗、主要节假日等。泰国的社会风情与习俗、主要礼节和节日等,泰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泰国的旅游业概况等。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特点、社会风情与习俗,包括服装、饮食的特点、礼节、禁忌等。印度尼西亚旅华市场特点。掌握菲律宾的旅游资源特点。
第六章 北美洲主要客源国
(一)课程内容
详细介绍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两国旅华市场的特点及开拓战略源市场,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在来华的海外客源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旅游大国,其强大经济实力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极高的旅游消费水平,为世界各旅游目的地所垂涎。因此要全面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特色、历史与文化、掌握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偏好,扬长避短地发挥我们的优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旅游营销活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门课程打下理论基础,而本门课程则是把前修课程的理论与我国各主要客源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世界及中国旅游业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东南亚名称的来历、范围和组成国家,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类型。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包括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新加坡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政治体制。马来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其领土组成、位置、气候类型等,了解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官方语言等。马来西亚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了解泰国的原名称是暹罗,泰国一词的意思是“自由之地”,泰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组成、重要河流、气候类型等。泰国的主要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等。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及重要性、领土特点、气候类型、丰富的物产与资源、主要民族、宗教信仰等。了解菲律宾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组成、气候类型;菲律宾的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特点等,菲律宾旅华市场的特点与潜力。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最早的国际性旅游产生的大概时间和地点,世界上第一家诞生的旅行社名称和诞生的时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化饭店宾馆。什么是“旅游革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世界旅游组织划分的六大旅游市场。东亚及太平洋旅游区的范围、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南亚旅游区的范围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中东旅游区的范围;欧洲旅游区的具体分类,该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美洲旅游区的范围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非洲旅游区的范围、经济发展特点和旅游业发展特点。
3、熟练掌握:近几年日本海外旅游市场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促进日本旅华市场增长的因素,保持和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到我国旅游的措施。韩国旅华市场的特点、目前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的促销对策。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稳步增长的原因,影响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的主要因素。新西兰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东南亚地区主要客源国
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日本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产业部门;日本礼仪的特点,主要饮食习惯等,日本旅游资源的特色,日本旅华市场现状分析。韩国的社会风情与习俗,韩国饮食的特点;韩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主要旅游景点。蒙古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社会风情与习俗、主要的乐器和娱乐活动等,蒙古国的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的现状。澳大利亚的经济基本特征,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澳大利亚旅华市场出现的新特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特点,主要的风情与习俗,旅游资源特色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八章,在充分认识国际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全面地了解并熟练掌握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特别是作为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各国,在历史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现状及旅华市场新特点和新情况,掌握我国主要客源国的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性格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游览胜地分布,并初步掌握接待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从事旅游管理、宾馆服务、翻译导游等工作打基础。
第二章 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一)课程内容
全面介绍了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旅华游客的地域构成;详细介绍了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特征,包括地域结构特征、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职业结构特征、旅游目的、方式、次数和停留时间变化、海外游客在国内的流量与流向分析等;重点介绍了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3、熟练掌握:英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的旅游名胜,我国对英国旅华市场促销战略等。法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主要的名胜古迹。德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原因,德国旅华市场的特点与对德旅华市场促销战略。意大利的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名胜古迹等。俄罗斯旅游资源特色和主要名胜,旅华市场需求特征和对俄罗斯旅华市场开发战略等。
(一)课程内容:
全面介绍东亚太各主要客源国的情况,日本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日本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旅华市场的特点;韩国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韩国旅游业的发展、韩国的旅华市场的特点;蒙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蒙古国旅游业的发展、蒙古国的旅华市场特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澳大利亚旅游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旅华市场特点;新西兰的自然环境、社会与文化特征、新西兰旅游业的发展、新西兰旅华市场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美国的全称、美国的领土组成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评价,美国的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宗教信仰等,了解美国的发展历程。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及其评价,人口构成与分布,宗教信仰等。
2、掌握:美利坚民族的性格特点,掌握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禁忌、饮食、穿衣习惯等,美国经济的一般特征,美国主要的产业部门与分布,美国的政治体制等。加拿大的历史、政治体制,掌握加拿大的经济特征,社会风情、饮食习惯等。
1、领会: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资源和气候特点等;日本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和祭祀,日本人的禁忌等。什么是日本的“积蓄型消费者”和“工薪型消费者”。韩国的自然环境,包括韩国的位置、领土构成、地形、主要河流和气候类型等;韩国的历史、文化特点,韩国文化与中国的渊源,韩国的政治体制、民族构成、宗教信仰、主要节日与禁忌等。蒙古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湖泊,蒙古国的历史、建国时间、政治体制、主体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包括面积、海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矿产资源等;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特点、人口构成、宗教信仰,主要的风俗等。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与组成、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人口构成与宗教信仰等。
、课程设置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世界及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掌握中国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从而深刻认识到我国入境旅游要想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