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船舶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污染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污染事故,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沿海及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油污、化学品泄漏、垃圾倾倒等。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
3.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救援。
(2)监测评估组:负责污染监测、评估和污染范围确定。
(3)应急处置组:负责污染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
(4)应急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5)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船舶污染事故发生后,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2)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
(2)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1)监测评估组对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确定污染范围和程度。
(2)应急处置组根据监测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围油栏设置、污染物收集、无害化处理等。
(3)应急物资保障组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及时调配应急物资。
4. 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2)事故信息发布应遵循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
5. 后期处置(1)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后期处置工作。
(2)后期处置包括: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受污染区域的修复、事故原因调查等。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船舶遭遇污染事故时,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污染物向环境释放的计划。
以下是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般内容:
1. 事故报告:船舶遭遇污染事故后,船员应立即向所在船舶公司或相关机构报告情况,并提供详细信息,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污染物类型和数量、影响范围等。
2. 事故情况评估:相关机构应立即对事故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确定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扩散情况,以及对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
1
3. 应急措施:根据事故情况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紧急堵漏、污染物清除和处置等,确保污染物不进一步扩散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资源调配:根据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扩散情况,调配相关的应急救援资源,包括清洁设备、防污染设施、人员和物资等,以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5. 合作和协调: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与相关机构、船舶公司、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救援力量进行紧密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污染事件。
6. 事故后处理:事故救援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救援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执行是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效应对船舶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释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
船舶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船舶污染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发生的船舶污染突发事件,包括船舶溢油、化学品泄漏、垃圾倾倒等污染事故。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船舶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船舶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环境保护、海事、交通、公安、消防、卫生、农业、海洋渔业、水利等部门。
四、应急响应1. 预警与监测(1)建立船舶污染预警监测系统,对重点水域进行实时监测。
(2)发现船舶污染迹象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
2. 应急响应分级根据船舶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响应:重大污染事故,涉及跨区域、跨水域。
(2)二级响应:较大污染事故,涉及区域水域。
(3)三级响应:一般污染事故,涉及局部水域。
(4)四级响应:轻微污染事故,涉及水域较小。
3. 应急处置(1)污染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程序,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3)应急队伍应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污染清理、环境监测、人员救治等工作。
4. 信息发布(1)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公众发布污染事故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根据事故进展情况,及时更新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五、后期处置1. 污染损害赔偿(1)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查明污染原因和责任。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进行污染损害赔偿。
2. 恢复与重建(1)应急指挥部应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恢复受损生态环境。
(2)加强对船舶污染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船员环保意识。
六、应急保障1. 队伍保障(1)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修订时机: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船舶污染事故的处置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船舶污染事故的处置中对应急预案的部分内容不适应;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修订程序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形成修订方案;公开修订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对修订方案进行评审,并完善修订内容;公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并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演练内容
演练计划和内容
评估
应定期对防污染应急培训和演练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培训和演练的合理性、有效性、参与人员的表现等。评估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培训和演练提供依据。
总结
应定期对防污染应急培训和演练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培训和演练的经验教训、需要改进的方面等。总结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为提高防污染应急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上交通日益频繁,船舶污染风险逐步增加,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保障水域环境安全,有必要制定新的《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背景
目的和背景
本预案适用于中国籍船舶、外国籍船舶以及中国航运企业拥有或租用的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适用范围
船舶污染
指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因突发事件导致油类、化学品、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泄漏,对水域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污染事故。
船舶污染应急处置
指船舶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时,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发现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救援行动、现场清理等。
定义和术语
应急预案概述
02
xx年xx月xx日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CATALOGUE
目录
引言应急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和救援措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
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应急指挥部设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和完善。
(2)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响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4)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情况。
2.3 成员单位及职责(1)海事局:负责船舶污染事故的现场指挥、交通管制、船舶停泊等工作。
(2)环保局:负责污染事故的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事故调查等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4)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等工作。
(5)卫生部门:负责人员伤亡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6)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港口、航道、码头等设施的安全保障。
(7)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按照职责分工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3.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污染物质、污染范围等。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政府、上级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报告。
3.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指定现场指挥长,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
(2)交通管制:海事局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船舶和人员安全通行。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记录保存
修订原因
根据船舶实际运营情况和相关法规标准的变化,对预案进行修订。
修订内容
包括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更新危险品泄漏处置方案等。
预案的修订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
专项检查
随船检查
针对船舶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如油污、化学品泄漏等。
在船舶靠港或离港时,对船舶的防污染设施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
03
检查计划
02
01
通过船舶日志、航行记录、油污报告等途径,收集船舶污染的相关信息。
收集信息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评估船舶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等级。
定期演练
06
其他
获取方式
通过正式渠道购买或从船上获取相关文件。
获取内容
包括船舶的结构图纸、装卸货操作指南、应急处置流程、危险品泄漏处置方案等。
相关文件的获取
记录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启动、执行和终止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处置措施等。
记录内容
采用纸质或电子文档记录,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船舶污染应急指挥部
由环保、海事、港口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为应急指挥部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应急专家组
组织结构
制定应急预案
负责制定和更新船舶污染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资源配置和协调机制等。
信息通报和报告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船舶污染事件,发布预警和通知,协调各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
培训和教育
组织开展船舶污染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员工和船员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预防和控制船舶污染的意识和能力。
快速响应
一旦发生船舶污染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尽快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污染源。
船舶污染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我国对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1. 成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3. 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实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组织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配。
(4)组织事故调查和评估。
(5)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通报(1)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环保、海洋、公安等部门报告。
(2)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 分级响应根据事故规模、影响范围等因素,应急处置指挥部将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1)事故现场处置:包括污染物的控制、清理、监测等。
(2)岸上处置:包括污染物的接收、处理、处置等。
(3)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附近海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4. 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
(2)生态修复:对受污染海域进行生态修复。
(3)信息发布: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进展及应急处置情况。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成立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志愿者等。
(2)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防污染设备、监测设备、应急车辆等。
(2)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
3. 通信保障(1)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通信畅通。
国家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污染事故,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油轮、化学品船、液化天然气船等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与实施(一)成立国家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国家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工作。
(二)指挥部组成1. 指挥长:由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2. 副指挥长: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外交部、商务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3. 成员:由相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
(三)应急指挥部职责1. 制定、修订和完善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2. 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工作。
3. 负责船舶污染事故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
4. 负责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调查处理和恢复重建。
四、应急处置措施(一)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2.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二)应急响应1.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1. 现场处置:采取围控、清除、回收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 人员疏散:组织受污染区域附近居民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力量,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
4. 生态修复:采取必要措施,对受污染海域进行生态修复。
(四)后期处置1. 污染损害赔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污染损害进行赔偿。
2. 回收污染物处置:对回收的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置。
3. 调查评估:对事故原因、损失等进行调查评估。
4. 恢复与重建:采取必要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环境。
五、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1. 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应急人员培训。
船舶防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油类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生态失衡,有毒液体物质可 能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生活污水和垃圾则可能引发疾病传 播。
污染事故类型01源自020304碰撞事故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碰撞, 导致油舱或货舱破损,从而引 发油类或有毒液体物质泄漏。
触礁搁浅事故
与人员的表现。
总结经验和教训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 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确定改进方向
根据评估结果和总结的经验教训, 明确预案的改进方向,如完善应急 响应流程、提高救援能力等。
持续改进与完善预案内容
定期修订预案
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评估结果,定期 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 性和实用性。
现场指挥与协调
01
02
03
04
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专业应急 指挥人员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和应急资源,制 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各 应急响应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和
任务。
协调现场各应急响应单位之间 的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
有序进行。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现场 应急处置情况,请求必要的支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触礁或搁浅 ,可能导致船体破损和油类泄
漏。
火灾爆炸事故
船舶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可 能导致油类、有毒液体物质泄
漏和环境污染。
其他事故
包括船舶设备故障、人为操作 失误等原因导致的事故,也可
能引发环境污染。
法律法规要求
国际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如《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MARPOL公约),对船舶防污染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的
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
1.1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特制定本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应急预案。
1.2 本预案适用于本船所有与安全、防污染相关的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
二、应急组织机构
2.1 成立安全与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和统筹各应急工作。
指挥长为船长。
2.2 指定安全与防污染应急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具体应急工作。
三、常规应急预案
3.1 异常温湿度、电力等事故时实施恢复措施。
3.2 船体进水事故时实施断水封堵,抽送水等措施控制船体安全。
3.3 结构损伤事故时实施紧急修补措施,防止进一步损伤。
3.4 起火事故时实施灭火、通风除烟等措施避免火势扩大。
四、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4.1 污染源识别、告知有关部门并采取遏制扩大污染的措施。
4.2 根据污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收集、清除污染物品。
4.3 及时通报海事当局处理。
五、训练与考核
5.1 组织定期应急演练与培训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2 不定期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
6.1 本预案一旦实施,所有船员和工作人员均应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6.2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实施,修订由安全与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
船舶防污染应急预案

船舶防污染应急预案【篇一: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工程hd-6标段,施工内容为k21+540~k27+027的航道护岸、土方等工程施工。
采用三级航道建设标准,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最小通航水深3.2m,航道最小底宽45m,标准面宽60m。
二、编制目的(1)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防治油类污染事故造成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灌河半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配备相应设备,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迅速有效地做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污染。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向平湖市海事局报告,并按照海事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少污染,接受调查处理。
三、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8)《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9)《港口溢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港口散装油类作业污染物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四、组织机构总指挥:陈伟明副总指挥:王谷、胡世能现场总指挥:施晓东成员:陆丹辉、承良星、朱佳、王珍、孙嘉震、陶建峰、施刚、张金林、陈在良防止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小组职责(1)负责本预案的全面实施。
(2)实行24小时污染应急总值班,接受污染事故报告,迅速做出评估,采取抢险行动。
(3)一旦启动本预案,必须迅速召集所有应急反应人员就位。
(4)组织协调和指挥污染应急事故的防治:①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②确定报警、监视监测、应急设备与人员的调配、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等。
③支援和指导现场应急反应行动。
④迅速组织及指派应急队伍携带应急反应设备器材赶赴现场控制、清除污染。
船舶安全防污染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船舶安全航行,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提高船舶防污染应急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国管辖水域内航行的各类船舶,包括客船、货船、油船、化学品船、散装液体危险品船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船舶防污染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信息报送等工作。
3.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响应组: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现场处置组:负责污染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警戒等工作。
(3)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等工作。
(4)技术支持组:负责应急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污染事故后,船舶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评估污染程度。
3. 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应急响应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现场处置、人员疏散、警戒等工作。
5. 现场处置组根据污染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2)清除污染物质,修复受损设施。
(3)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6. 信息报送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确保信息畅通。
7. 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故处理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五、应急保障措施1. 船舶应配备必要的防污染设备和物资,如防污染围油栏、吸油设备、防护服等。
2. 船舶应定期对防污染设备和物资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船舶应定期进行防污染培训,提高船员防污染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船舶应与周边相关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应对污染事故。
六、附则1. 本预案由船舶防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船舶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加强船舶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船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域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内发生的船舶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船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环境保护、海事、交通运输、公安、卫生等部门组成,负责船舶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各部门职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监督事故处置,提出环境损害赔偿要求。
(2)海事部门:负责船舶事故调查、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交通管制、船舶拖曳等工作。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协调、组织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等工作。
(4)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事故调查、人员疏散等工作。
(5)卫生部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等工作。
三、事故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1)加强对船舶的监督管理,确保船舶符合环保要求。
(2)加强船舶污染物的收集、处理、运输等工作。
(3)提高船员环保意识,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技术培训。
2. 预警信息(1)建立船舶污染事故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2)通过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无线电通信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四、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2.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指挥部将事故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3. 响应程序(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救援、污染控制、交通管制等工作。
(3)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现场处置(1)设立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
(2)组织人员清理污染物,防止扩散。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污染事故,保障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运输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的预防、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工作。
- 指挥长:由环保部门负责人担任。
- 副指挥长:由海事、海洋、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 应急工作组: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设立应急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 清理修复组:负责污染物的清除、环境修复等工作。
- 技术支持组:负责技术指导、监测评估等工作。
- 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船舶船员环保意识。
2. 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
3. 加强船舶防污染设施建设,提高船舶防污染能力。
4. 定期开展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船舶污染事故发生后,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立即向海事部门报告,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性质、规模、影响等因素,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 紧急疏散: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应急救援: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包括人员救助、医疗救护等。
- 清理修复:组织专业队伍对污染物进行清除和环境修复。
- 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和监测评估。
-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六、后期处置1. 污染损害赔偿:按照法律法规,追究污染者的赔偿责任。
海上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我国海上船舶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提高应对海上船舶污染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污染损害,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海上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成立国家海上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国范围内海上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
2.3 工作机构根据事故应急处置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监测评估组、应急处置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三、监测预警3.1 信息监测与通报建立健全海上船舶污染事故信息监测网络,对船舶排放污染物、船舶事故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信息畅通。
3.2 预警发布根据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3 预警响应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响应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响应4.1 报告与通报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立即向当地海事、环保等部门报告,并按要求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4.2 分级响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3 应急处置4.3.1 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各部门、单位共同应对事故。
4.3.2 监测评估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评估污染范围、程度,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4.3.3 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污染物的围控、清除、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4.3.4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
4.3.5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五、后期处置5.1 污染损害赔偿根据事故责任,依法进行污染损害赔偿。
5.2 回收污染物处置对回收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应急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发生油污、化学品、垃圾等污染物泄漏事故;2. 船舶事故导致的水域环境污染;3. 船舶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水域环境污染;4. 其他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突发事件。
三、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船舶污染水域环境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污染源控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污染水域进行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供应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工作。
(5)法律事务组:负责应急工作中的法律咨询、协调、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预警(1)对可能发生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突发事件的区域进行预警,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2)加强与船舶企业的沟通,督促其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2. 初步响应(1)现场指挥组迅速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环境监测组对污染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3)物资保障组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
3. 全面响应(1)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现场指挥组组织力量,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防止污染扩散。
(3)环境监测组继续监测污染水域,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
(4)物资保障组全力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4. 后期处置(1)对污染水域进行治理,消除污染隐患。
(2)对受污染水域进行环境修复,恢复生态平衡。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及各工作组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本(四篇)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本是为了响应船舶海上污染事故而制定的一套应急救援策略和措施,旨在减少污染扩散和损害,保护海洋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和步骤:1、污染事故发生预警:预警可以来自于船舶的遥测监控系统、船员的报告、海事部门的监测等途径。
一旦接到预警,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确认和定位:通过与船舶通讯、卫星监控、雷达追踪等方式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和范围,确认污染源。
3、组织抢险队伍:根据事故性质和规模,调配合适的抢险队伍和装备,确保能够应对各种污染情况。
4、现场处置:立即派遣抢险队伍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污染物清除、收集和处理。
应该根据事故类型和污染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和设备。
5、防止污染扩散:采取临时隔离、围堵、浮油吸附、油污救援船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6、启动应急响应措施:通知相关海事部门、环保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协调应对,确保污染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7、信息共享和发布:及时向船舶、渔民、领海国家等相关方发布污染警告信息,向媒体发布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8、事故调查和评估:完成救援工作后,及时展开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评估救援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不仅要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还应加强污染物清除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二)一、前言船舶海上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船舶海上污染事件,保护海洋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组织1. 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人员:包括指挥官、副指挥官、联络员、情报分析员等,具体职责由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搜索与救援组:负责在事故现场搜救事故失踪人员和提供紧急救援。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一、前言随着船舶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海上污染事件的频发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船舶海上污染事件,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船舶海上污染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总指挥部:负责制定应急救援策略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2. 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做好信息的汇总和统计。
3. 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协调船舶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4. 污染清理组:负责对海上污染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5. 救援组:负责执行救援任务,包括人员救援和应急物资运输等。
6. 宣传组:负责宣传污染事故的救援工作和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应急救援预案流程1. 污染物泄漏报告当发生船舶海上污染事件时,船舶应立即向当地海事部门进行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阻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泄漏。
2. 急救策略制定根据污染物泄漏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总指挥部将制定相应的救援策略,包括组织技术支持组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 救援队伍调派根据救援策略,总指挥部将派遣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派遣救援船只、救援人员、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等。
4. 现场处置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将立即展开处置工作。
其中,污染清理组将对污染物进行清理和处理,同时,救援组将进行人员救援和应急物资运输等工作。
5. 事故后续处理事故发生后,总指挥部将组织对事故进行后续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的追究,在此过程中,宣传组将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应急救援装备1. 污染清理设备:包括吸油船、清洗船、围栏等。
2. 救援船只:包括救生艇、快艇等。
3. 救援装备: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
4. 应急物资:包括吸油毡、防污染剂等。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设工作1. 制定和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船舶海域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在海域发生的污染事故,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海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油轮、货船、渔船等船舶。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一)成立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1. 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沿海省级人民政府、海上搜救中心、海事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组成。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监督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工作。
(二)应急指挥部职责1. 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工作。
2. 审定应急响应级别。
3. 指导、协调、监督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资源的调配。
4. 组织调查、评估事故原因和损失。
5. 发布应急信息。
(三)相关部门职责1. 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海上搜救力量,救助遇险人员。
2. 海事局:负责组织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取证、处理。
3. 环保局:负责组织海洋污染事故的监测、评估、治理。
4.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应急人员安全。
5. 卫生部门:负责救治受伤人员,保障公众健康。
四、应急响应(一)预警1. 指挥部根据船舶污染事故的发展态势,发布预警信息。
2. 沿海省级人民政府、海上搜救中心、海事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
(二)应急响应级别根据船舶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三)应急处置1. 救援遇险人员: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力量,救助遇险人员。
2. 阻止污染物扩散:海事局、环保局等部门组织力量,采取措施阻止污染物扩散。
3. 清除污染物:环保局等部门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清除污染物。
4. 环境监测:环保局等部门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5. 信息公开:指挥部及时发布应急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五、后期处置(一)事故调查1. 海事局、环保局等部门对船舶污染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船舶污染水环境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船舶污染水环境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域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船舶运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污染水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船舶污染水环境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船舶污染水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协调组、应急监测组、舆情处置组、后勤保障组等职能小组。
(1)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收集、整理、上报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救援协调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协调各部门、单位参与救援工作。
(4)应急监测组:负责对污染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5)舆情处置组:负责舆情监测、引导和处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经费的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后,船舶责任人应立即向当地海事、环保等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
2. 启动预案:接到事故报告后,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力量开展污染控制、救援、监测等工作。
4. 污染控制:采取围油栏、吸油毡、化学破乳剂等手段,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5. 清理处置:对污染水域进行清理,恢复水域环境。
6. 监测评估:应急监测组对污染水域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7. 舆情处置:舆情处置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消除负面影响。
8. 总结报告:事故得到有效处置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总结,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围油栏、吸油毡、化学破乳剂、防护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事故的等级第三章---------------------------------优先保护原则第四章---------------------------------------组织机构第五章---------------------------------应急反应队伍第六章---------------------------------应急反应设备第七章---------------------------------------通讯系统第八章------------------培训、演习及预案的修订第九章---------------------------污染应急反应行动第十章------------------------------应急反应的结束第一章总则1 目的(1)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防治油类污染事故造成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灌河半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配备相应设备,在发生海区船舶污染事故后,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及人员,迅速有效地做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污染。
2 编制依据2.1 我国有关法规和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8)《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9)《港口溢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港口散装油类作业污染物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1)《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预案》(12)《北方海区溢油应急预案》3 义务3.1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向连云港海事局报告,并按照海事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少污染,接受调查处理。
4 定义和术语4.1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石油及其炼制品和其他油类(及类油)物质。
第二章事故的等级1 一般污染事故溢出污染物不足10吨,而且发生在非敏感区域的污染事故。
2 中等污染事故2.1溢出污染物大于10吨不足50吨;2.2污染事故发生在敏感区内或距离敏感区有一定距离但极有可能对敏感区域造成污染损害;2.3污染源难以控制。
3 大型污染事故3.1 溢出污染物为50吨及以上的污染事故;3.2 污染源无法控制的污染事故;3.3敏感区域受到严重威胁的污染事故。
第三章优先保护原则总原则是任何情况下,首先保障人命安全与健康,具体如下:1 确定优先保护区域应遵循的原则:1.1 该事故可能会造成哪些严重的损害。
1.2 应急设备和人员的能力限制。
1.3 季节因素的影响。
2 本预案对敏感区域的优先保护次序:2.1 发电厂和其他工业的取水口。
2.2 水产资源及养殖区。
2.3海滨浴场等旅游景点。
3 发生污染事故后,首先要保护敏感区域和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其次才是清除污染物。
第四章组织机构1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小组1.1防止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小组由公司人员及船上人员共同组成,具体如下:总指挥: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公司副总经理现场总指挥:船长成员:公司所有岸基人员及船舶船员2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办公室:连云港胜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3防止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小组职责3.1职责(1)负责本预案的全面实施。
(2)实行24小时污染应急总值班,接受污染事故报告,迅速做出评估,采取抢险行动。
(3)一旦启动本预案,必须迅速召集所有应急反应人员就位。
(4)组织协调和指挥污染应急事故的防治:①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②确定报警、监视监测、应急设备与人员的调配、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等。
③支援和指导现场应急反应行动。
④迅速组织及指派应急队伍携带应急反应设备器材赶赴现场控制、清除污染。
⑤对现场指挥部提出的求援,及时进行协调和组织工作。
(5)负责公司污染应急反应系统和应急能力(应急队伍,应急设备)的建设。
(6)组织防止船舶污染应急演习。
4 人员职责4.1总指挥的职责:(1)确定并下达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决策指令,宣布污染事故等级。
(2)督促各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全面指挥公司应急反应行动。
4.2副总指挥的职责:(1)负责向总指挥提供所掌握的污染应急反应各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①污染风险(目前损失情况、污染发展趋势、可能的污染程度等)。
②已经和将要采取的应急反应对策、行动方案。
③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资金。
(2)提出所需要的物资、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如种类、数量、时间限制等)。
(3)受总指挥委派或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全权负责指挥应急反应行动,协调各污染现场之间的反应工作。
4.3现场总指挥的职责:具有绝对的现场指挥权,其职责是:(1)在总指挥的直接领导下,执行应急反应小组下达的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决策指令,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调整应急反应决策的建议,指挥应急反应行动。
根据现场各方面状况初步判断污染事故性质与规模。
(2)向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
(3)确保已抵达现场的各类资源得以合理调配使用,同时报告需要获得增援的应急物资和人员要求情况。
(4)依照总指挥部的部署指挥现场应急反应行动,密切注意海上污染物和清污作业的动态,制止在危险条件下进行清污作业。
5组织机构图应急反应总指挥第五章1 应急反应队伍组建和使用原则(1)为了满足本预案的实施,建立应急反应队伍。
(2)参加应急反应队伍的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相关知识、经验。
(3)参加应急反应队伍的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
(4)应尽量避免使用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于紧急调用的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指导。
2 应急反应队伍及职责职责:负责水上污染物围控、打捞清除行动;岸线清除与保护;污染物接收处理和其它水上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抵御和对抗污染的能力。
第六章应急反应设备1 污染防备、应急设备(直接用于防止、遏制和清除污染的设备)(1)主要有:浮油回收船、围油栏、吸油材料、污染分散剂和凝固剂及其喷洒装置、抽油泵系统、废油接收设施、各种车辆、岸上油污水处理设备等。
(详见附件A)2 应急反应设备配备要点海上污染应急设备耗资巨大,为确保在污染应急反应行动中有充足与适用的应急设备和器材,设备配置时应遵循以下要点:(1)设备选型时需选择耐用易维护的设备。
(2)尽可能与应急器材生产厂家签订发生事故时可迅速供货的合同。
(3)为了适应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应随时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4)应急反应设备的保管、维修、养护由设备的产权单位负责并做好记录,保证登记在册的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第七章通讯系统1 通讯系统网络组成公司接收船舶污染事故人员及电话:柴玉凌,。
海事接收报告电话:123952 通讯联系程序图:手机 VHF13/16第八章培训、演习及预案的修订1 培训1.1 培训目的培训的目的是使主要的污染应急反应人员具备系统、扎实的应急理论知识,熟悉反应程序和职责,确保应急反应决策和行动的迅速有效。
1.2 培训的组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中心可安排应急反应人员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指定的培训基地组织的有关应急反应理论知识和应急决策及其支持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 演习开展演习的目的是检验应急反应中的各个环节是否能快速、协调、有效运作,以及应急队伍的反应能力和可供他们利用的资源,提高污染应急反应能力。
2.1 演习的组织应急反应小组负责制定应急演习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习。
2.2 演习的目标(1)使公司岸基人员和船员熟悉、掌握和理解各自的职责。
(2)保持应急反应各有关环节快速、有效、协调地运作。
(3)检验应急反应人员对理论与技能的熟练程度。
(4)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系统在制定和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和完善。
2.3 演习的分类(1)通知演习。
(2)室内演习。
(3)设备使用演习。
(4)综合事故管理演习。
2.4 演习的时间要求本预案实施后,根据需要应定期进行通知演习、室内演习、设备使用演习和综合事故管理演习。
3 应急预案的修订3.1 为使本预案更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需要根据下列情况进行修订:(1)由于法规和政策的变化,需对应急组织、政策和管理做相应的调整或修订。
(2)鉴于污染应急技术与设备、器材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需对应急预案作补充和修改,以适应污染应急的需要。
(3)根据演习或实际应急反应所取得的经验,需对应急反应的技术、对策等内容进行修订。
3.2 修订时间要求每年的一月由应急反应小组集体讨论对本预案进行年度修正,每2-3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
3.3 修订稿的发布和备案将修订好的应急预案通报公司岸基人员及船舶,并报葫芦岛海事局备案。
第九章污染应急反应行动应急反应程序是发生应急反应时应遵守的程序性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污染事故报告1.1 污染事故报告人和接受报告人公司岸基人员和船舶船员发现污染事故应立即向应急反应小组报告(报告内容见附件B)。
应急反应中心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1.2报告内容(1)船舶按IMO标准格式报告污染事故,包括最初事故报告、污染监视监测报告、继续报告、补充报告、通报与呈报、请求援助报告等。
(报告的具体内容见附件B)(2)船舶应依据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I第26条和附则Ⅱ第16条的规定实施报告程序。
(3)到达污染现场的人员应将详细情况逐级向应急反应小组报告。
(4)应急反应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电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葫芦岛海事局。
2 应急反应行动应急反应小组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除应迅速采取下列行动,还应该根据事故等级采取适当行动:(1)根据所获的信息资料,进行污染事故的初始评估。
(2)做好一切启动本预案的准备工作。
(3)报告葫芦岛海事局。
3.1 污染事故相应措施启动本预案,立即召集应急反应小组成员到应急反应办公室。
4预案的实施4.1 本预案启动后,总指挥负责实施本预案的全面指挥。
4.2 本预案所涉及各方面的人员必须按照本预案所规定的相应职责范围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5 应急反应行动图6 处理污染事故应急决策6.1 污染事故应急决策主要内容(1)避免无关船舶和人员进入事故海域。
(2)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确定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资源及优先保护次序,对污染进行监视、监测、围控及清除,并根据被保护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清除技术。
(4)组织协调清污力量参加应急行动,对后勤保障工作做出安排。
(5)确定岸上污染清除方案,组织清除行动。
(6)研究确定回收的污染物与废弃物的运输方式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