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

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无答难)高考地理小专题——三角洲的形成典型试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交迁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陆速车之快世所少见,但在淤进造陆的同时,三角洲也受到海洋动力的侵蚀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混地生态系统,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1987-1992年黄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图材料三:1950~2000年黄河利津站(黄河入海口附近)水沙统计图(1)结合材料三,简述1990-2000年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

(2)分析1987-1992年图中虚线框内黄河口海岸线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3)分析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4)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对鸟类生存的意义。

典型例题二:(14分)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的一部分劳动力指向性和原料指向性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3分)(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试分析原因。

(3分)(3)简要叙述两个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2分)(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6分)典型例题三: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广布的原因。

(6分)(2)说出多瑙河在M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3)简析在多瑙河铁门建水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专题:三角洲综合题

专题:三角洲综合题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 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 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 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 型的三角港。
3、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1)扇形三角洲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 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 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 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 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 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 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锯齿状。 (2)鸟足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 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 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 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 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 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3)尖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 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 为尖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高中地理小练习:三角洲(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三角洲(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三角洲(附答案解析)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 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 台湾岛C. 华北平原D. 喀斯特地貌(3)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 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 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 黄河入海口的位置变化【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河流地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但是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气候区形成冲积扇,所以①说法不对;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但是不能确定是什么样的气候区形成三角洲地貌,所以④说法不对。

C对,ABD错。

故选C。

2. 【分析】本题考查流水沉积地貌。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河口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解答】A、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B、台湾岛是板块碰撞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C、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D、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高考地理中的三角洲

高考地理中的三角洲

一、什么是三角洲?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流水地貌。

二、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大量的河流冲积物。

2、受水盆地的水深较浅,便于泥沙堆积。

3、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与河流泥沙沉积对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三、三角洲的成因河流进入海洋、湖泊和水库等受水盆地,因水流能量减弱,其所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区沉积,故形成三角洲。

四、三角洲的典型形状(1)鸟足状三角洲多形成于汊(cha )流发育的弱潮河口,形如鸟足,因而岸线极曲折,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2)尖头状三角洲这类三角洲呈尖头状向海凸出,岸线平直,沿岸发育沙嘴或沙堤,如埃布罗河三角洲。

(3)扇形三角洲该类三角洲的前缘受海浪作用,岸线圆滑并基本上被沙堤和堡岛封闭,如尼罗河三角洲。

(4)多岛型三角洲其形态主要受潮流作用控制,汉流河口多成喇叭形,口门外有长条状潮流沙坝,如湄公河三角洲。

五、三角洲的组成三角洲沉积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其中前者为三角洲的陆上部分,而后两者属于三角洲的水下部分。

(1)三角洲平原当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时,在河口附近发生大量堆积,形成堆积体。

堆积体逐渐加积,脱水成陆,并向海(湖)域推进,发育成三角洲平原,表面平缓微向海(湖)倾,流动在三角洲平原上的河流善淤易决,许多成分支、汉道或湖沼洼地。

(2)三角洲前缘陆侧以海岸线与三角洲平原相接,海侧过渡到前三角洲海底。

主要由水下汉道河床、水下沙坝等部分组成。

(3)前三角洲向陆一侧接三角洲前缘,向海一侧逐渐过渡到陆架浅海海底。

六、三角洲对人类的影响(1)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中国农业高产区。

(2)三角洲地区因为沉淀了含有有机质的淤泥,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能形成石油天然气。

意大利波河三角洲和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是著名油气产地。

(3)河网密布,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港口发育。

七、高考地理中常考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位于印度恒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角洲之一。

高三地理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高三地理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

下图为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

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10分)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材料一: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小部分位于印度。

这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下图为恒河三角洲的位置及孟加拉国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面两幅为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景观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的原因。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你认为恒河三角洲的面积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明理由。

(3)简述恒河三角洲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该房屋采用“吊脚式”建筑的原因。

1.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由粗到细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河漫滩平原。

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口地区)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洲平原。

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1、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2分);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植被覆盖高,(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2分);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2分);有暖流流经,泥沙被大量带走,沉积作用弱。

(2分)2、(1)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条大河冲积而成,泥沙数量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带来泥沙多;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易沉积;孟加拉湾海潮势力强,海水对河水顶托能力强。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C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

故选C。

2.C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样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C。

3.D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进入河流中的泥沙减少,黄河中游的水利设施建设调节水量、截留泥沙,使入海的泥沙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工农业用水,使黄河的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但是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影响黄河携带的泥沙含量,则答案为D。

下图为“湄公河三角洲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湄公河三角洲白然她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该地区气候形成原因与地面状况有关C.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常年稳定D.该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5.下列有关湄公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广阔,乳肉畜牧业发达B.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为著名的新兴T业区D.居民多为黑色人种4.D 湄公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A错。

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

微专题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

微专题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

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叉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与扇缘相比,扇顶()A.径流量更小B.昼夜温差更大C.透水性更差D.实际蒸发量更大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然而并非所有土地都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高产田和中低产田的分布差异。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分析黄淮海平原高产田集中分布在()A.滨海平原B.中部冲积平原C.山前洪积—冲积平原D.丘陵地带4.沿a-b、c-d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A.B.C.D.浅水三角洲是指在水体较浅、地形较平缓的沉积区形成的以分流河道砂体及分流砂坝砂体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在我国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大型古湖盆中十分典型。

下图示意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不同沉积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b→e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A.流水作用相对强度增大B.形成过程中气候均长期严重干旱C.湖平面升降幅度在变大D.沉积物总厚度越来越薄6.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中的沉积层()A.泥砂颗粒前缘粗后缘细B.泥砂的分选性较差C.沉积物的磨圆度较差D.砂质少、泥质多7.长期以来地质学家高度重视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勘探,其原因可能是该地()A.地下水质优良B.油气藏量丰富C.土壤肥沃深厚D.地质构造稳定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北坡,中游河段发育了系列古河道,古河道1、2、3分别在距今(以1950年为基准)7471年、7434年、5706年被遗弃。

研究发现,图中河道变迁与金塔南山地壳活动和区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古河道3沉积物粒径大于古河道2。

高中地理三角洲形成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三角洲形成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答案:(1)流域面积大,支流汇集后水量较丰富;上中游地区植被发育差,地表多沙粒物质;上中游地区多风沙天气,河水沙尘来源丰富;降水强度变化大,有暴雨冲刷,河水含沙量大;河口附近地势低洼,水流缓慢;三角洲附近的湖底较浅。(任答5点,得5分)
.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在哈萨克斯坦流入巴尔喀什湖。位于伊犁河上游的霍尔果斯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位于伊犁河下游的巴尔喀什湖,分为东西两湖,两湖间有狭窄水道相连。西湖广阔而水浅,水深不超过11米;东湖水面窄,水深约25米。阅读伊犁河水系示意图和霍尔果斯交通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2分)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答案: D
.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7~8题。
答案:D
答案:D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简述伊犁河三角洲的成因。说明卡普恰盖水电站建造以后对伊犁河三角洲的影响。(12分)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和原因类

一轮复习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和原因类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类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三角洲是河口区的堆积作用超过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

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口区的鸟足状三角洲地貌。

(1)试析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2)试述鸟足状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论述古文明发源地多位于三角洲地区的原因。

参考答案:(1)河流带来泥沙的量大丰富;河口附近的海浪(潮流)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河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地形坡度平缓。

(既对波浪起阻挡减缓作用,又有利于沉积的物质出露于水面。

)(海水顶托作用强)(2)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时,由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流在此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由于河口区海浪作用较弱,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海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分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

(3)三角洲地区距海近,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们居住,生物种类多,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适于种植业发展,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为沿岸提供充足的农产品;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加强对外联系。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恒河三角洲位于恒河入海口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三角洲以南的孟加拉湾部分海底有浊流存在,浊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的流体,其密度比水大,常沿海底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流动。

无底大峡谷起于孟加拉湾北部大陆架,向南到达深度1400米的洋底,长约160千米。

峡谷继续向南,发育有世界第一大深海扇一孟加拉扇(下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形成的自然原因。

(2)描述孟加拉扇的形成过程。

(3)指出孟加拉扇上扇、中扇、下扇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大小的变化。

(4)说明孟加拉湾大陆坡大型海底峡谷形成的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上游流经高山峡谷区,水流急,水量大,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列,携带大量泥沙。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12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

高中地理高考微专题012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

沉积体,即为水进型三角洲。下图为
我国西北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
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规律,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
的排列特点为( )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
C 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 B 8.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
10.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读世界三大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 答问题。
(2)比较甲、乙两三角洲冬季的主要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8分) 甲三角洲冬季盛行偏西风(西南风、西风); 气流源自海洋,受其影响使冬季气温温和;并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 了丰富的降水。 乙三角洲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 气流源自较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受其影响气候低温少雨。
10.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读世界三大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 答问题。
(1)用外力作用的相关原理解释图中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共同过程。(4分) 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在河流下游常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地貌。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河口,流 速减慢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沉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 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洋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 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 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图3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
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
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e为下
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
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
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
A.地势起伏较大

三角洲成因分析

三角洲成因分析
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 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 原因。(8分)
伊犁河流量较大、搬运泥沙能力强;伊犁河有多条支流入湖, 泥沙量大;河口地势较平坦,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较易沉积; 乙河为时令河,流量小,携带泥沙的能力较弱;乙河入湖处地 势起伏较大,泥沙不易沉积。
思维建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
三角洲成因分析
汕头市实验学校 刘曼虹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 ?
链接高考
指出G河没有 形成明显三角洲的 原因,并加以分析。 (16分)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பைடு நூலகம்
? ?
?
链接高考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 分析。(16分)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 (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拓展
泥沙量 变化
三角洲面积 变化
沉积作 用变化
链接高考
距起始点距离/km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 20
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 2m
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15 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
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
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1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 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 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 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
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
原因。(8分)
例2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下图为巴
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伊犁河(甲河)从南面注 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并 在其河口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及沿岸处发 育了规模较小的湿地。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三角洲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①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①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C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

故选C。

2.C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样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C。

3.D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进入河流中的泥沙减少,黄河中游的水利设施建设调节水量、截留泥沙,使入海的泥沙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工农业用水,使黄河的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但是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影响黄河携带的泥沙含量,则答案为D。

下图为“湄公河三角洲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湄公河三角洲白然她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该地区气候形成原因与地面状况有关C.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常年稳定D.该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5.下列有关湄公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广阔,乳肉畜牧业发达B.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为著名的新兴T业区D.居民多为黑色人种4.D 湄公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A错。

专题:三角洲综合题

专题:三角洲综合题
学的有效三仔细审题理清思路有效解题规范答题练的有效答的有效综合题为例高考怎么备一依据考纲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夯实基础二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一般入海河流往往在入海口形成发达的三角洲例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荷兰莱茵河三角洲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区域地理综合题 解题的整体性思维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 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 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 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 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第(1)题:由文字材料获取信息,该地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 沙量大。又经纬度信息判断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 河床裸露提供沙源。H地有风口,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上风向为温带荒漠,春季强劲的西北风引发沙 尘天气,出风口在此地发生风力沉积。
原因分析的模式:从“过程”切入,再逐步深入分析
上游流速
植被覆盖率 地势
含沙量 泥

水流速度
沉 积
三角洲的形成
海水侵蚀(洋流)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及“两河概况对比表”,回答:
1160E
1160W
材料二:R2、R3两河概况对比表
河 长度 流域面积 河口年径 4-7月流量占 流域年均降
多:沙源广(流域广,降水多且强,坡度陡,土质松,植被少。 (2) 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1分)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 截留部分泥沙。(1分)
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历史变迁。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3)简析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历史变迁规律。(3分)

高中地理小练习:内陆三角洲(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内陆三角洲(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内陆三角洲(附答案解析)1、奥卡万戈河,是南部非洲一条内陆河。

发源于安哥拉比耶高原,最后消失于博茨瓦纳西北部卡拉哈里沙漠边缘,形成奥卡万戈三角洲。

奥卡万戈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平均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其面积大小存在季节性变化,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

下图示意奥卡万戈三角洲的位置和地形。

(1)分析奥卡万戈三角洲沼泽广布的原因。

(2)推断奥卡万戈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奥卡万戈三角洲动物数量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1)地势平缓,河网密集,河道淤塞,排水不畅;土质黏重,阻滞水分下渗(或地下水位高,下渗弱);当地夏半年汛期洪水泛滥等。

(2))南半球夏半年(10月到次年3月,或1月前后)三角洲面积大,冬半年(4月到9月或7月前后)三角洲面积小;原因:奥卡万戈河以雨水补给为主,上游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湿(雨)季出现在南半球夏半年,汇集雨水多,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洪水到达三角洲后,四处流散;干季出现在南半球冬半年,汇集雨水流少,流量小,为枯水期。

(3)纬度低,终年高温,水源充足,植物生长快,食物丰富;地形平坦,地域广,适宜动物生存的空间大。

2、博茨瓦纳地处非洲内陆,境内马卡迪卡迪盐沼(图1中甲)属沙漠中的凹陷低地,曾是非洲最大咸水湖,现为世界最大盐碱滩。

1991年博茨瓦纳政府和南非政府合资开发盐沼,产品主要通过图中铁路输往南非。

图甲为博茨瓦纳区域图,图乙为奥卡万戈三角洲。

(1)简要说明甲地盐碱的主要来源。

(2)图2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示意图。

分析该内陆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指出图中东南部铁路线建设施工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1)甲地原为咸水湖,盐碱含量丰富(2分);当地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从湿季过渡到干季,蒸发强烈,土壤中盐碱在地表富集(2分);湿季,河流等地表径流携带地表盐碱汇入甲地(2分)。

高中地理三角洲形成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三角洲形成专题训练(精华版)含答案
材料二:B国“大人工河工程”(图10)耗资330亿美元,是要将撒哈拉沙漠地下500-800米的水源引到该国人口聚集的北部沿海城市。
材料三:“阿斯旺工程”和“大人工河工程”示意图。
图9 图10
⑴分析纳赛尔水库三角洲的形成原因。(10分)
答案:⑴河水(汛期)含沙量大(2分);湖水(对三角洲)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比较弱(2分);在滨湖地区,地势平缓,水流分散,水深较浅(2分),加之受湖水的顶托作用(2分),河流流速减慢(2分);河水挟带的泥沙堆积(2分),形成三角洲。(任选五点,共10分)
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训练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7~8题。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答案:B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6~7题。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答案: D
.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7~8题。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答案:D
.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地形塑造)6 三角洲-解析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维练(地形塑造)6  三角洲-解析

微点练6 三角洲一、单项选择下图为典型河流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A.冲积扇、河漫滩 B.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①地势平坦,多汊流②沉积物大小差别大③分布地区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B 甲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呈扇形,为冲积扇;乙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呈三角形,为三角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C 读图可知,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平坦,多汊流,多沙洲、沙岛发育,①④符合;冲积扇沉积的物质多石块、砾石,也有泥沙,沉积物大小差别大,而三角洲内沉积物以泥沙为主,颗粒大小差别较小;三角洲分布地区气候不一定温和,如勒拿河三角洲,②③不符合;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

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出河口地区后,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

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

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B.冲积岛 C.江心洲D.河漫滩4.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A.长江干流北移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3.D 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其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

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

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

故选D。

4.D 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

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

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A. 向北B. 向南C. 向西D. 向东2. 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A. 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B. 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C. 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D. 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答案】1. A 2. D【解析】试题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图,考查河流三角洲。

1.由材料可知,三角洲应向地势低的地方扩展,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三角洲形状可知,向北扩展,A正确。

2.从图中看,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等高线稀疏,地形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D正确。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

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

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

右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

据此完成3~5题。

3.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5.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3. C 4. D 5. B【解析】3. 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故C 项正确。

4. 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伸,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正确。

5. 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入湖径流量减少且集中在主要汊道,三角洲主要汊道河床下切、加深,致使相邻的汊道萎缩废弃,A项错误,B项正确;前三角洲面积减小,水深变浅,人工鱼道发挥的作用增大,C项错误;入湖水量减少,伏尔加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

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6~7题。

6. 罗讷河下游地区,沉积物颗粒粒径东侧比西侧明显偏大,主要原因可能是A. 东侧支流较西侧多B. 东侧位于河流右岸C. 西侧植被覆盖率高D. 东侧地形坡度大7. 当河口三角洲表层泥沙由河口向外颗粒逐渐增大时,对应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6. D 7. B【解析】6. 罗讷河为断层作用形成,西岸是低地,东岸是山谷,东侧地势起伏大,流速快,细小的物质不能沉积,沉积物颗粒平均粒径大,D正确;东侧支流流速快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起伏大,支流多少也会影响河流流速,但不是主要原因,且东侧位于河流的左岸,排除A、B;植被覆盖率更高,水土流失会更小,沉积物的粒径也会小些,C错误。

故选D。

7. 河口处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作用和海浪作用。

罗纳河地处地中海沿岸,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冬季为雨季,故冬季河水水位高于海平面,河口流水自陆地流向海洋,颗粒由陆地向海洋逐渐减小;夏季正好相反,河流枯水期时海水倒灌,海浪堆积作用比流水堆积作用强,故颗粒由河口向外逐渐增大。

故选B。

自1976年黄河入海口由西河口人工改道到清水沟以来,巨量的泥沙输入,在近岸浅水区淤积出新的三角洲舌状体,废弃的三角洲海岸出现退缩,由于河道的迁移和水沙输入量的变化,水下三角洲的淤、蚀经常会发生。

下图为某时段黄河水下三角洲泥沙沉积量变化图和入海口清水沟泥沙方位图。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黄河水下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9米水深处泥沙沉积最多B.19米水深处达到冲淤平衡C.泥沙沉积随着水深一直增大D.入海口处先侵蚀后沉积9.关于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南方以侵蚀为主B.北及西北方侵蚀为主C.东北方淤积量约占10% D.三角洲各方向都以沉积为主【答案】8. B 9. B【解析】8. 据左图可知,10米水深处泥沙沉积量最大,A错误;19米水深处泥沙沉积量为0,达到冲淤平衡,B正确;泥沙沉积量随着水深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少,C错误;随着水深加深,泥沙沉积量减少,入海口处先沉积后侵蚀,D错误。

故选B。

9. 读图可知,东南方单位面积泥沙沉积量为正值,以沉积为主,A错误;图中只给出了三角洲各方位单位面积沉积量,并未给出对应的面积,所以无法得知各方位具体的淤积量所占比重,C错误;三角洲北及西北方单位面积泥沙沉积量为负值,以侵蚀为主,B正确,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

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笼;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

近年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

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1)指出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演变情况。

(2)推测目前辽河三角洲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3)说明辽河三角洲泥沙沉积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4)分析为保护辽河三角洲湿地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清朝之前,辽河流域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三角洲面积较小;清朝之后,辽河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加大,三角洲面积扩大。

(2)变化趋势:三角洲有所萎缩。

理由: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减缓流域的水土流失,河口处泥沙淤积减轻。

(3)季节:夏季。

原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受夏季风影响,海水在河口处产生的顶托作用强,利于泥沙沉积。

(4)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治理流域城市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湿地经济、生态价值。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河口三角洲的演变过程及湿地保护措施。

【详解】(1)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入海与河流的含沙量有关,根据材料信息,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笼,则清朝前,河流含沙量小,三角洲面积较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加大,河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加大,三角洲面积扩大。

(2)根据材料信息,近年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则河流含沙量会减小,河口处泥沙淤积减轻;同时全球变暖的趋势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

故三角洲将有所萎缩。

(3)辽河三角洲泥沙沉积量首先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多少,河流流量越大,携带泥沙能力越强,到达河口泥沙量越大。

辽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再加上夏季风影响,海水在河口处产生的顶托作用强,利于泥沙沉积。

故夏季辽河三角洲泥沙沉积量最大。

(4)保护辽河三角洲湿地,减少湿地破坏的措施有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治理流域城市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湿地经济、生态价值。

【点睛】三角洲的演变主要取决于河口泥沙沉积,河口泥沙沉积既与河流有关,也与海水顶托有关。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下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

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2)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沿岸河流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少;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湖岸地带风速大,风浪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入湖河流难以形成适宜的沉积环境;河口外滨湖区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2)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水严重缺氧(溶氧量小),鱼类成活率低;入湖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水矿物有机质缺乏;海拔高,湖水温度低,鱼类机体抵抗能力差;地处内流区,湖水盐度高,湖水中浮游生物少,饵料贫乏,营养条件不足。

【解析】【分析】本题以纳木错为情境设置试题,考查我国河湖的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流速等有关。

读图可知,注入纳木错湖的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小。

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河水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

纳木错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

湖岸地带风速大,出露泥沙受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强烈,不利于三角洲形成。

河口处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2)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水温、营养物质、含氧量等角度分析。

纳木错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生长慢,所以个体小。

湖泊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水溶氧量小,严重缺氧,鱼类成活率低,所以数量少。

入湖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水中矿物质缺乏,不利于鱼类生长。

地处内流区,湖水盐度高,湖水中浮游生物稀少,能够提供的饵料少,营养条件差,所以鱼类数量少,个体小。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小部分位于印度。

这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