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练兵手册内容

合集下载

岗位练兵内容

岗位练兵内容

2011.12.12~2011.12.18岗位练兵内容常减压:1、装置地下管网循环水流程。

(请班长组织本班职工沿流程走一遍,做到人人熟悉隐蔽工程)2、蒸汽抽真空、液环真空泵的投用、切换及注意事项。

(请各班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次开停和切换)3、停电事故预案。

(常减压统一组织实施)4、油雾润滑主系统运行步骤?油雾润滑系统主辅系统切换步骤?一:油雾润滑主系统运行步骤(1)关闭辅系统电源、气源调节阀和气源开关。

(2)接通主电源。

(3)打开主路气源开关。

(4)缓慢调整主气源调节阀旋钮至油雾压力5Kpa。

(5)打开油泵气源开关和手动加油开关,将工作压力调至0.2Mpa,关闭手动加油开关。

(6)观察设备运行,至顶部绿灯亮。

(7)调整完毕后,关闭主机柜门。

二:油雾润滑系统主辅系统切换步骤(1)关闭主(辅)系统电源、气源调节阀和气源开关。

(2)接通主(辅)电源。

(3)打开主(辅)路气源开关。

(4)缓慢调整主(辅)气源调节阀旋钮至油雾压力5Kpa。

(5)打开油泵气源开关和手动加油开关,将工作压力调至0.2Mpa,关闭手动加油开关。

(6)观察设备运行,至顶部绿灯亮。

(7)调整完毕后,关闭主机柜门。

焦化:1、写出吸收稳定收汽油流程。

开工汽油线→换-315→换-305→换-304→T-304→泵-306→塔-301→泵-305→换-321→换-311→容-301→泵-301→换-304→塔-302→泵-302→塔-304 2、轻蜡油系统退柴油流程3.引蜡油建立开路循环流程蜡油去罐区线→开工蜡油线→V-101→泵-101/A,B→换-101/A-D→换-102→换-103/A,B→换-104/A,B→换-105/A-D→V-102→泵-102/A,B→F-101→四通阀→开工线→塔-101/A,B→V-104→泵-113→E-133→V-504硫磺:1.装置停电后,溶剂集中再生部分如何处理?(班长应带领职工到现场走一遍,指导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并给职工强调注意事项)(1)报告调度,联系上游相关装置做好溶剂再生装置切断富液进料的准备。

岗位练兵道法知识点总结

岗位练兵道法知识点总结

岗位练兵道法知识点总结一、岗位练兵的基本概念岗位练兵是指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系统、有效的练兵活动。

它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战、针对性强的一种练兵形式。

岗位练兵的核心是让官兵在自己的岗位上熟练掌握战斗技能、军事技术和作战战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二、岗位练兵的基本原则1. 实战导向原则:岗位练兵要贴近实战,以战备一切、练真打硬,注重实战检验,保证练出来的技能和素质在实战中能够发挥作用。

2. 专业化原则:根据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培养官兵专业能力和技能,提高部队的专业化水平。

3. 民主和平原则:在练兵活动中,要尊重官兵的意愿,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保持良好的部队风气,建设和谐的官兵关系。

4. 坚持实战化训练原则:注重实战背景、实战形势、实战任务和实战要求,保证练兵活动与实战需要相适应。

三、岗位练兵的内容和要求1. 岗位练兵的内容:(1)基本技能练习:包括射击、格斗、战术行动、装备使用等方面的训练。

(2)战术训练:进行战术课目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官兵的作战技能和作战能力。

(3)专业素质培训:包括军事理论知识、军事技能和相关专业能力的培训。

(4)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官兵的战斗意志和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

2. 岗位练兵的要求:(1)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练兵内容和要求,注重培养官兵的实战能力。

(2)讲求科学化和系统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练兵活动,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

(3)强调实践和检验:在训练中注重实际操作和实战检验,检验官兵的练兵成果和实战能力。

(4)重视个性化和差异化:根据官兵的个人特点和岗位需求,科学安排训练课目和内容,培养个性化的专业能力。

四、岗位练兵的方法和手段1. 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官兵的技能和能力,提高其实战能力。

2. 模拟仿真训练:利用模拟器材和仿真系统,进行情境模拟和实战演练,提高官兵的作战技能和应变能力。

中小学教师大练兵记录手册

中小学教师大练兵记录手册

晋中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记录手册县(区、市)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晋中市中小学教师六项技能大练兵训练要求中小学教师六项技能大练兵活动是落实《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具体体现。

具体项目要求如下:一、“读”:普通话诵读诵读是中小学教师为师从教的一项重要技能。

教师诵读要准确把握作品,做到正确、流畅、有感情,音量、语速适度,恰当运用停顿、重音等诵读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及感受。

开展此项活动要达到四个目的:一是教师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要求;二是促进教师普通话的应用,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三是使普通话诵读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四是通过普通话诵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二、“写”:规范汉字书写和教学作图(画)规范汉字书写和教学作图(画)是教师目前需要提倡的基本功。

汉字书写要做到写字姿势端正,能用正楷或行楷书写规范的简化汉字、学科符号、字符等。

做到笔画规范、笔顺正确,结构合理、字迹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整齐。

板书时能及时、自然、连贯,做到板面整洁,布局科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无错别字,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作图(画)要求:能根据学科需要,边讲课边把教学内容所涉及事物形态、结构等用简洁、流畅的图画出来(数学教师能熟练使用教具在黑板作图),画面清晰,色彩运用美观得当,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作”: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制作活动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选取适当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制作教学课件应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合理,教学资料典型、新颖,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

交互界面直观、亲切,颜色搭配观感舒适,动画或其他媒体的设计和选用有创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考和创造能力。

岗位安全练兵卡内容

岗位安全练兵卡内容

岗位练兵卡内容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氢气的理化特性是什么?答:无色无臭气体,无毒无腐蚀性,极易燃烧,燃烧时发出青色火焰,并发生爆鸣。

3、氢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答:4.1%-74.1%4、氢气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有哪些?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明火会引起爆炸,与氯、氟、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深度暴露可引起缺氧窒息。

5、三氯氢硅的理化特性是什么?答:三氯氢硅(化学式:SiHCl3,英文缩写TCS)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潮解;易燃易爆,遇明火、高温时发生燃烧或爆炸,远离火源;爆炸极限6.9%-70%(体积比),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气、氯化氢、二氧化硅,放出大量的热。

6、三氯氢硅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有哪些?答:易燃易爆,遇明火、高温时发生燃烧或爆炸,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溅在皮肤上,可引起坏死,溃疡长期不愈。

7、四氯化硅的理化特性是什么?答:四氯化硅(化学式SiCl4,英文缩写STC)为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遇水生成为氯化氢、氧化硅等。

7、四氯化硅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有哪些?答:对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角膜浑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

眼直接接触可使角膜及眼睑严重灼伤,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本品可引起溶血反应而导致贫血。

8、二氯二氢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答:二氯二氢硅(化学式SiH2Cl2,英文缩写DCS)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的无色有毒气体,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卤素及其他氧化剂剧烈反应,遇水或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盐酸盐酸雾。

爆炸极限为1.3%-98%(体积比)。

9、二氯二氢硅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有哪些?答:对上下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2020年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精品版

2020年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精品版

ⅩⅩⅩⅩ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学科:语文工作单位:ⅩⅩ省农垦总局教育局ⅩⅩ农垦教师进修学院使用指南为帮助ⅩⅩ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全面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化水平,特编写《ⅩⅩⅩⅩ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从新课程理念和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问题思考为导引,以实践操作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示范,在内容选择与安排、编写体例、立意与行文方面都力求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手册》分五部分,分别为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评价和教师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管理。

必练模块与选练模块分别设四个单元。

单元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以五个栏目呈现训练内容,即“读一读”──单项能力理论概述;“想一想”──教师个体对专业能力理论的认识;“议一议”──教师团队专业能力训练的思考;“做一做”──教师单项能力岗位练兵实践;“评一评”──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评价。

《手册》是记实性手册,记录教师练兵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是教师岗位练兵校本研修的考核档案,与教师培训的学时学分挂钩,是指导、评价与考核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手册》自2011年3月开始使用,五年为一个使用周期。

在2011─2015年的教师培训周期内,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120学时校本研修的培训任务,即每学期12学时。

按照《ⅩⅩⅩⅩ教师岗位练兵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

教师完成一项必练(或选练)能力专题记6学时,教师所得学时数,按照1学时1学分折合为学分进行登记。

中小学校校长负责本校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的组织实施,开展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问题诊断、课题研究、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并对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学时学分登记,且与职称评聘、评优、晋升工资挂钩;未参加或未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合格。

岗位练兵计划书

岗位练兵计划书

岗位练兵计划书岗位练兵计划书一、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满足组织的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次岗位练兵计划。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使员工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训内容和方式1. 培训内容:(1)岗位操作流程和规范:通过培训,让员工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和规范,掌握岗位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

(3)团队合作培训:通过团队合作培训,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2. 培训方式:(1)线下授课:邀请行业内专家和资深员工进行现场授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加深员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在线学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员工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供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三、培训时间和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岗位练兵计划的培训时间为3个月。

2. 培训计划:(1)第一阶段(1个月):岗位操作流程和规范培训。

(2)第二阶段(1个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3)第三阶段(1个月):团队合作培训。

四、培训评估方式1. 考核方式: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考核,评估员工的学习效果。

2. 考核内容:对员工的岗位操作流程和规范、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考核。

3.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评估员工的学习成果。

五、培训实施和管理1. 培训实施: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具体的培训实施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师资和场地,组织培训过程中的管理和评估工作。

2. 培训管理: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和成绩,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和措施。

六、预算和效益1. 培训预算:根据培训内容和方式,制定相应的培训预算,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培训效益:通过本次岗位练兵计划,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将大大提高,有效地推动组织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

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

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具体内容(一)手册讲解(二)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和启动阶段(201*年3月)。

编写训练教材。

制定、下发《8511农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方案》。

2.实施和推进阶段(201*年9月前)。

全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牡丹江管理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8511农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方案》,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扎实推进全员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3.展示阶段(201*年9月至11月底)。

201*年9月至10月为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展示时期,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展示活动。

201*年11月为全校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成果展示月。

4.总结阶段(20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中小学校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提炼大练兵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设计下一年度练兵方案,建立长效练兵机制,力求练兵工作常态化。

评选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训练先进个人,对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表彰。

(三)手册学习计划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单元一”;201*年201*年上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二”前六个专题;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二”后二个专题和“单元三”;201*年201*年上学期《手册》第二部分“单元四”;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三部分“单元五”和“单元六”;201*年201*年下学期《手册》第三部分“单元七”、“单元八”和第四部分。

(四)教务处组织学习填写注意:每项内容记为6学时201*.3教研组研究新课程标准201*.3高效课堂研究月(公开课)201*.4教学公开周201*.5青年教师汇报课201*.5.1112班会课大赛201*.7全校基本功培训说课比赛201*.9教师粉笔字展示201*.9导案设计评比展示201*.9知识树、方法树设计展示201*.9板书设计评比展示201*.10高效课堂实验展示课201*.10教研组研究专题(小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处理、小数:创设情境,努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小英: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小副:知识拓展,形成知识链接、体育: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五)自主学习内容填写扩展阅读: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文件渝北教[201*]33号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通知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各直属中小学: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渝北教201*468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岗位练兵手册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

岗位练兵手册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

第三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单元五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与具备的能力之一。

一般来说,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筛选与鉴别能力、整合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创生能力、评价能力等。

资料来源:周广强著《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专题●读一读☆课程资源概述广义地说,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地说,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一般可以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素材性资源。

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第二类是条件性资源。

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第三类是隐性资源。

这类课程资源主要是如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班级氛围等。

第四类是显性资源。

是指学校正规的学科课程和计划内的活动课程。

●想一想阅读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苹果树的启示一所山区学校,由于政府的关怀,在原来极其简陋的校园里建起了两栋白色的崭新的建筑,一栋是教学楼,一栋是学生宿舍;在贫瘠的大山的怀抱里,显得特别美丽。

可是校舍的周围却是光秃秃的,显得跟美不相宜,校长很想借着新校舍落成大做“校园建设”的文章。

但是没有钱去买花、种草,怎么办?校长和领导干部商量,与乡里的领导商量。

乡里的一位领导提出,我们这个乡是苹果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苹果大多是供出口的。

乡里的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苹果的种植技术,另外,苹果树也可以美化校园呀。

校领导听了,深受启发,确定了与学生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校园建设思路。

于是,学校通过乡里的支持,请来了当地的种植大王,从挖树坑到剪枝,一次次地教学生。

后来,校长在思考:学校几年来的毕业生考上大学的极少,可会种苹果的却很多,为学生的今后发展考虑,是不是可以将“苹果种植”开成一门课?资料来源:《新课程与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谈一谈你对课程开发资源的认识。

检修岗位练兵学习清单

检修岗位练兵学习清单

锅炉厂检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学习资料一、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一、基础知识:1、安全生产三大顽疾: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2、“三保”目标:保人身、保系统、保设备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3、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5、倒闸操作的顺序:线路上工作送电时,先高压侧后低压侧;停电时相反;设备送电时,先电源侧后负荷侧;停电时相反。

6、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的措施:一、停电;二、验电;三、装设地线;四、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栏。

7、交流电10 毫安和直流电50毫安为人体安全电流。

8、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楚因后,再进行操作。

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9、禁止在起重机吊着的重物下边行走或站立。

10、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的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内。

11、安全阀回座压差一般应为开始启动压力的4%—7%,最大不得超过开始启动压力的10%。

12、进入高空作业现场应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高处工作传递物件,不得上下抛掷。

13、发现有人被强酸、强碱灼伤后,首先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14、当运行中的电动机发生燃烧时,应立即将电动机电源切断,并尽可能把电动机出入口通风口关闭,然后才可用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严禁使用能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旋转电机火灾时,严禁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干砂直接灭火。

15、调整安全阀时以就地压力表为准,工作安全阀起座压力为 1.06倍工作压力,控制安全阀的起座压力为1.04倍的工作压力。

16、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

17、转动机械采用强制润滑时,油箱油位在1/2以上。

二、应知应会:1、安全的定义是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作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

也就是指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电气岗位练兵学习清单

电气岗位练兵学习清单

锅炉厂电气岗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学习资料一、风险管控风险管控及法律法规1、法律法规1.1、我国职业病目录中有10大类132种。

1.2、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3、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4、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专用车辆等。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双预控知识2.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2.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2.4、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5、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2.6、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2.7、风险评价(风险评估)评估风险是对危害因素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2.8、风险等级指以结果及其可能性的结合表示的一个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或量级。

岗位练兵方案 (3)

岗位练兵方案 (3)

岗位练兵方案
岗位练兵方案,是指对某个岗位上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练习,以提高其在岗位上的能力和表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岗位练兵方案的示例:
1. 岗位分析:首先,对该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能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员工在该岗位上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和技能。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制定岗位练兵的培训计划。

此计划应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和评估方法等。

3. 岗位技能培训: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进行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

4. 岗位实践训练:在培训完成后,安排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训练,以巩固所学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 反馈和评估: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员工在岗位练兵过程中的进步和学习效果。

6.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岗位练兵方案,以适应员工的发展需求和公司的变化。

综上所述,一个有效的岗位练兵方案应包括岗位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岗位技能培训、岗位实践训练、反馈和评估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旨在提升员工在岗位上的能力和绩效。

岗位练兵 实施细则

岗位练兵 实施细则

岗位练兵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岗位练兵是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培训计划。

通过岗位练兵,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

2. 增加员工对公司业务的了解和把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三、培训内容1. 业务知识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根据其所需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知识、市场分析、销售技巧等。

2. 技能培训:针对员工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技能进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沟通技巧、演讲技巧、团队合作等。

3. 职业发展规划:匡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路径,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四、培训方法1. 线上培训:通过公司内部培训平台,提供在线视频教学、在线测试等形式的培训,让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 线下培训:定期组织员工集中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授课,同时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加强学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五、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通过在线测试、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2.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表现等。

3. 培训反馈: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个别培训反馈,指导其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

六、培训管理1. 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和参预人员,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2. 培训资源:建立培训资源库,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选择。

3. 培训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预的培训内容、时间和成绩,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七、奖惩措施1. 奖励机制:对于在岗位练兵中表现出色的员工,赋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激励其积极参预培训。

2. 惩罚机制:对于拒绝参预岗位练兵或者培训成绩不达标的员工,赋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员工的积极性。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1.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报告时间: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本办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间:24小时内。

2.全科医师的定义: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3.全科医学定义: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又称为家庭医学4.全科医学的特点:1﹒服务的广泛性:社区内所有人群都有权获得全科医疗服务。

2﹒服务的参与性:除卫生部门外,各有关部门(工业、农业、教育、商业、社会福利等)均共同参与,推动全科医疗服务向前发展。

3﹒服务的连续性:在社区中,全科医学提供的连续性卫生服务体现在:从健康到疾病的连续性,从生到死的连续性。

4﹒服务的综合性:全科医学提供的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卫生服务,即实现了防治与康复相结合,临床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院外服务与院内服务相结合,卫生部门与家庭、社会服务相结合。

岗位练兵与培训制度

岗位练兵与培训制度

岗位练兵与培训制度1、岗位练兵岗位练兵内容1.1工艺原理方面:本岗位及相关岗位工艺原理、原料及产品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机理、物理吸附及蒸馏机理、生物反应机理等。

1.2设备结构及性能方面:设备主要尺寸及构造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维护保养要求、自动仪表调节等。

1.3工艺流程及指标方面:工艺流程、工序控制点、公司及厂控和一般工艺指标的控制原理和上下限。

1.4操作和事故处理方面: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操作程序,异常情况的判断及处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

2岗位练兵方式2.1由生产技术部统一制作练兵台和练兵卡片,各单位技术员根据需要在生产技术部领取,并负责每月填写、更换卡片。

岗位主操(或班长)负责本岗位练兵卡片的管理。

2.2单位技术员每月更换一次练兵卡片,每个岗位每次不少于3题,卡片上要注明更换日期。

2.3岗位人员要熟记卡片上各题答案,采用自抽卡自答或别人抽卡问答的方式进行考练。

3岗位练兵考核3.1值班长(或班长)每周对所管辖岗位考核一次。

3.2单位技术员负责每月对各岗位抽卡考核一次,每次不少于3题。

3.3生产技术部对岗位练兵内容、方式进行检查,并在每月绩效考核检查时抽卡考核一次。

2岗位培训2.1各单位成立职工教育培训领导组,每年10月份制定出下年度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经所在厂、公司、中心审定后报职工教育部。

2.2培训对象:各厂、公司、中心各岗位的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与维修人员、化验人员、电气仪表维修人员等。

2.3培训内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应知应会、设备性能及构造、事故与故障异常的处理、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规定及岗位操作规程与化验规程等。

2.4培训方式:各单位要按岗位要求,结合各岗位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岗位培训,职工以在岗自学为主,每两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集中授课培训。

2.5培训考试:各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实际操作技能考试与技术理论考试,考试时通知各厂、公司、中心的生产或技术管理部门人员参加,考试成绩报职工教育部备案,作为岗位主操、技师选拔的依据。

岗位练兵内容

岗位练兵内容

岗位练兵内容
1、设备修理与保养的“三懂四会”中的“三懂”: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结构、懂设备管理
2、设备修理与保养的“三懂四会”中的“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安全生产管理中反三违:狠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4、“安全”的名词解释: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5、“事故”的名词解释: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6、“事故隐患”的名词解释: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7、维护:为维护设备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作业,也叫保养。

8、检视:主要凭感官或使用简单的检查工具对设备总成、零部件技术状况所实施的检查。

9检查:外观检查,不需要拆卸的清洁、扭紧、调整以达到技术要求。

10、检修: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理,调整达到要求。

11、拆修:拆开或拆下检查,并进行部分解体修理达到技术要求。

03-维修电工岗位练兵指导手册

03-维修电工岗位练兵指导手册

维修电工岗位练兵指导手册理论知识 (目录)一、基础知识1.什么叫三相三线制?2.什么叫三相四线制?3.什么叫三相五线制?4.什么叫对称三相负载及对称三相电路?5.三相电功率及功率因数如何计算?6.由集成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有几种类型?7.配电变压器各部件的名称?8.变压器是如何分类的?9.什么是电动机的负载率和有功经济负载率?10.变压器为什么常采用并列运行的方式?11.识别三相异步电动机各部件名称12.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必要性和条件是什么?13.低压四芯电缆中性线有什么作用?14.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是什么?15.理想集成运放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6.何谓集成运算放大器?有什么特点?17.变压器温度表所测的温度是变压器哪个部位的温度?运行中有哪些规定?温度与温升的区别?18.简答直流电机的一般结构?19.抽油机常用几种形式的电动机?有什么特点?20.在电机运行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总是低于其同步转速的道理是什么?21.电焊变压器的特点是什么?22.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上带电断导线时严禁违反要求?23.自来水管不宜作接地体?24.主要电气设备符号25.什么是IGBT电力晶体管?26.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其原因是什么?27.短路计算程序是什么?28.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29.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什么?30.什么是变压器的经济负载?31.单台变压器的经济负载如何求得?32.什么叫变压器的经济运行?33.判别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依据是什么?34.对开关的电器触头有哪些基本要求?35.电力晶体管(GTR)有哪些特点?36.触电急救中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哪些?37.触电急救的原则有什么?38.简述变压器小修项目及检修周期。

39.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40.变压器的技术数据有什么?41.常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有哪几种类型。

岗位练兵手册内容

岗位练兵手册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解析与重组玉泉中心小学孙桂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

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介绍:1.教材的编排2.教材特点3.教学目标与要求4.教学内容与提示一、教材的编排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

“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

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

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书后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

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1.综合性。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科学性。

在教材中,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识字和写字为例,本册教材突出识字这个重点,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字400个,写其中的100个。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鼓励的平台。

以平时练兵为基础,以集中比武为手段,不断激励、鼓舞广大医务工作者训练综合素质,提升岗位技能,树立高尚医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三个原则1坚持“干什么练什么、什么弱强什么”原则2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立足本职岗位,因岗施训,注重实效3坚持全面提高原则,各科室各类岗位人员,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二)坚持三个注重1注重在提高能力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2注重在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3注重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坚持四个结合1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相结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2与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相结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3与落实好2013年市、县卫生重点工作相结合,以练促学,学以致用;与抗震救灾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医务工作者的奉献意识。

“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五好五带头“五好五带头”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党员带头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八荣八耻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

黑龙江垦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姓名:学科:语文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教育局黑龙江农垦教师进修学院使用指南为帮助垦区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全面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化水平,特编写《黑龙江垦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从新课程理念和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问题思考为导引,以实践操作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示范,在内容选择与安排、编写体例、立意与行文方面都力求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手册》分五部分,分别为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评价和教师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管理。

必练模块与选练模块分别设四个单元。

单元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以五个栏目呈现训练内容,即“读一读”──单项能力理论概述;“想一想”──教师个体对专业能力理论的认识;“议一议”──教师团队专业能力训练的思考;“做一做”──教师单项能力岗位练兵实践;“评一评”──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评价。

《手册》是记实性手册,记录教师练兵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是教师岗位练兵校本研修的考核档案,与教师培训的学时学分挂钩,是指导、评价与考核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手册》自2011年3月开始使用,五年为一个使用周期。

在2011─20一五年的教师培训周期内,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120学时校本研修的培训任务,即每学期12学时。

按照《黑龙江垦区教师岗位练兵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

教师完成一项必练(或选练)能力专题记6学时,教师所得学时数,按照1学时1学分折合为学分进行登记。

中小学校校长负责本校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的组织实施,开展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问题诊断、课题研究、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并对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学时学分登记,且与职称评聘、评优、晋升工资挂钩;未参加或未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材解析与重组玉泉中心小学孙桂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

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介绍:1.教材的编排2.教材特点3.教学目标与要求4.教学内容与提示一、教材的编排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

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

“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

“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

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

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

书后有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

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1.综合性。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科学性。

在教材中,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以识字和写字为例,本册教材突出识字这个重点,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字400个,写其中的100个。

认哪些字?应该是认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

我们在编写教材之前,做了调查研究,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小学生常用字表》等几份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并加以人工干预,从中选择出最常用的400个字。

3.时代性。

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

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

不论是课文、儿歌还是插图,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感情因素。

如,第27页出现了“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的图和句子,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材内容特别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状态,贴近儿童的生活。

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这样做不好》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会拼图》《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4.倡导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自主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的意图,注重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

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标题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充分参与的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

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体现了“我要学,我会学”的自主精神。

“语文园地四”第2题,是“我会读”,题中出现了校牌、单位牌,让学生读读认认,引导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字,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材的最后两课,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

全文不注汉语拼音,学生可以借助图画、猜读等方式自己认读生字,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学生自己认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

学生从自读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5.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教材努力贯彻统一性和可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材内容兼顾城乡,有反映城市生活的,如《自选商场》《平平搭积木》,有反映农村生活的,如《菜园里》《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一定弹性,如识字,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内容与提示(一)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有四幅图画,分别是“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并根据各学校不同的情况,把了解图意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课堂常规。

对读书、写字姿势的指导,可以模仿图画,实际做练习。

(二)汉语拼音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

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

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

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与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几个变化。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

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

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

如第25页,出现qìchē、huǒ che、wà zi、kù zi等音节;第36页,出现学习用品的音节,如,qiān bǐ、yuán zhū bǐ、xiě zì běn等音节词。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

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从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加深对字母音、形的印象。

如第2课的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

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儿童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

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

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

这部分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

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是早期进行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三)识字、写字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识字形式多样,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体现汉字构字规律。

安排了一课象形字《口耳目》,一课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粗浅地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2.韵语识字。

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

3.事物归类识字。

识字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在家里》,通过认识家中物品学习汉字。

反映学校生活的有《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

反映时代生活的有《自选商场》。

反映农村生活的有《菜园里》等。

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此外,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巩固,以帮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要求会写的字,在拼音部分没有安排。

(四)课文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分别安排两部分之内,每部分10篇,5篇为一组。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讲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