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灯下漫笔》的教学

合集下载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进行有效的辩论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独立思考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

2.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3.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重要的概念、观点、论证方法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分析文本。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辩论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辩论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灯下漫笔”,思考文章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标记生僻词语和典故。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解决文本中的难点。

3. 讲解与讨论:(1)讲解文中重要的概念、观点、论证方法等。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分析与评价:(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 辩论与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任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灯下漫笔》教案精讲:如何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灯下漫笔》教案精讲:如何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一、教案简介《灯下漫笔》教案精讲:如何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是一套针对中学生设计的语文教案。

本教案以鲁迅的经典文章《灯下漫笔》为阅读文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灯下漫笔》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写作练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灯下漫笔》全文阅读,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问题讨论:针对课文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

3.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和讨论结果,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分析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准备:提前准备好《灯下漫笔》的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相关的问题讨论材料和写作练习材料,包括文章的解析、思考题和写作指导。

3. 教学设备准备:确保教学所需的设备如投影仪、白板等正常运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鲁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对《灯下漫笔》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 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深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和鲁迅的思想观点。

5. 写作练习: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讨论结果,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八、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节选)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节选)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一、教学背景《灯下漫笔》是鲁迅的一篇杂文,写于1925年。

本文针对社会上种种丑恶的现象,批判了旧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切忧虑和对民众的期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讽刺手法和深层含义。

2. 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和语言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的思想特点。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合理性。

4.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文章中的讽刺手法、比喻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5. 批判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赏析。

3.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看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灯下漫笔》的文化背景和鲁迅的思想,可以组织一次关于鲁迅生平及其作品的讲座或者观看相关纪录片。

通过拓展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鲁迅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课堂讨论1. 鲁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具体的例子来揭示社会现象?2. 鲁迅的讽刺手法有哪些特点?3. 学生认为鲁迅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八、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对《灯下漫笔》的语言风格进行深入鉴赏,分析鲁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创作背景,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的基本内容。

2. 鲁迅先生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三、教学难点:1. 鲁迅先生在文中的深刻内涵和寓意。

2. 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文中的难点。

2. 互动法: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解析鲁迅先生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深刻内涵和寓意。

5.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的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资料和创设情境。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安排为一课时(45分钟)。

2.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导入新课(5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课堂讲解(15分钟),小组合作(10分钟),情境教学(5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分析《灯下漫笔》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朗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引导学生阅读《灯下漫笔》,并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灯下漫笔》的文意和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灯下漫笔》的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

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读文本。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灯下漫笔》的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读心得和感悟。

第三章:文学背景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的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文学流派。

分析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史研究能力。

3.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和研究成果。

第四章: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探讨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作品主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主题思考能力。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和翻译。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探讨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观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第二章:作者和背景介绍2.1 鲁迅简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介绍鲁迅的其他作品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2 《灯下漫笔》的背景《灯下漫笔》是鲁迅在1925年创作的,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分析文章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第三章:课文朗读和翻译3.1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3.2 课文翻译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4.1 修辞手法的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2 语言特色的探讨探讨课文中的幽默、讽刺等语言特色。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第五章:探讨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观点5.1 文化背景的探讨分析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对文章意义的影响。

5.2 作者观点的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第六章:课文重点句子解读6.1 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分析。

对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6.2 学生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准备自己认为的重点句子进行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观点和解读。

第七章: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7.1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

灯下漫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漫笔”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漫笔是一种随性而谈的文学形式。

2.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的背景。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针对课文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四、课后作业1.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2.收集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准备下一课的讨论。

第二课时一、作业回顾1.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讨论课文中观点的正确性。

二、课堂讨论1.针对课文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避免陷入文中提到的困境。

三、写作训练1.以“灯下漫笔”为题,让学生尝试写作一篇短文。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创作。

四、课后作业1.完成写作训练,提交短文。

2.准备下一课的讨论内容。

第三课时一、作业回顾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讨论短文中的亮点和不足。

二、课堂讨论1.针对学生的写作,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写作提升1.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修改自己的短文。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升写作水平。

四、课后作业1.完成修改后的短文,提交作业。

2.准备下一课的讨论内容。

第四课时一、作业回顾1.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讨论短文中的亮点和不足。

2.强调批判性思维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2.准备下一课的讨论内容。

四、拓展延伸1.介绍其他类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

课文《灯下漫笔》阅读教案

课文《灯下漫笔》阅读教案

本篇文章将针对课文《灯下漫笔》制定一份阅读教案,通过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对于这篇杂文的阅读能力提高。

一、教材分析1、作者简介《灯下漫笔》的作者是鲁迅,在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

2、篇目简介《灯下漫笔》是一篇散文,是鲁迅于1924年发表在北京的《晨报月刊》上的一篇杂文。

文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转变过程,从一个“追寻成功”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追求真理”的作家。

3、文本分析(1)结构分析本文分为六段,每段大约1000字左右。

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由“误入歧途”、“思想改变”、“感动之后”、“焦虑与挣扎”、“追求真理”、“重获新生”六个部分组成。

(2)语言风格本文语言风格简练、意犹未尽、重在表达思想。

语言中富有诗意,表达细腻,值得一读再读。

二、阅读目标在阅读《灯下漫笔》后,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鲁迅探讨的官场腐败问题,弄清“为官一任,如践坑蒙”,“桃花扇子”,“典籍糊涂”等句式的含义及联系;2、理解鲁迅探讨的教育问题,弄清“智慧与审美”的关系及其对文化素质的影响。

3、理解鲁迅探讨的历史和社会问题,弄清“今之主人公有如元朝世贤”,“鬼迷心窍”等句式的含义及联系。

4、善于运用文化知识进行归纳及演绎推理,了解鲁迅思想及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鲁迅的文艺思想并进行评析;分析文中表现的官僚主义、教育问题和历史问题,并且从中提炼出鲁迅思想;结合现实生活、文艺作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合作。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理解和表达鲁迅思想;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感受鲁迅文学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听、说、写、演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性教学,将鲁迅思想的核心观点、文艺思想、文化视野等方面作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可以使用PBL教学模式,以小组探究课题为基础,让学生自己选题、策划、设计、组织演示。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分析并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解读并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文本中的细节,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的背景介绍。

文本的表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分析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讨论分析:小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作者背景、文本特点和解读方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介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和背景。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惑。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3.4 教师讲解讲解作者背景和文本特点。

解读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3.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阅读笔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思考。

4.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

阅读笔记:能够记录关键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和分析。

课后作业:能够深入解读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灯下漫笔》原文。

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阅读理解练习题。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网络资源:鲁迅作品的相关文章和评论。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阅读《灯下漫笔》,了解文本内容。

高二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高二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高二语文教案:《灯下漫笔》一、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掌握鲁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散文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灯下漫笔》这篇文章。

学生分享对鲁迅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讽刺等。

4.深入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5.拓展延伸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其他散文作品。

学生自主选择一篇鲁迅散文进行阅读,分享阅读感悟。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鲁迅作品。

6.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收获。

7.课后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给予反馈。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鲁迅散文的艺术风格和批判精神。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学习兴趣浓厚,对鲁迅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3.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鲁迅散文的阅读量,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作品。

2.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4.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

重难点补充:一、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灯下漫笔》时,有没有发现鲁迅的语言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老师,我觉得鲁迅的语言很尖锐,有时候也很讽刺。

”教师引导:“很好,鲁迅的语言确实有这样的特点。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步教学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灯下漫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借鉴。

《灯下漫笔》提出了5步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和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的实践体验和经验。

一、教学背景笔者所教授的是初中语文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贯彻语文教学的“三个育人”,而且还要积极应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我深感传统教学方法的疲态,为了改进教学模式,我开始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借鉴《灯下漫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出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通过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水浒传》第一回(三种渔翁得大鱼)。

2、教学方法步骤一:引导学生体验“步骤一”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我先给学生放一段老电影《水浒传》片段,让学生模仿语音,学会“岳家庄打滴滴,齐发诺大方”这一句口号。

然后再和学生探究这个口号的含义、背景、作用等,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热血豪情。

步骤二:引导学生探究“步骤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从中获得方法和技能。

我让学生自己阅读第一回文学语言,然后和学生探究文章中的词句、结构、人物和情节等,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步骤三”的目的是让学生归纳、总结和分类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我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逐步理解文本中的离合和情感变化,进而理解故事中渔翁、僧人、道士等人物的道理和寓意。

灯下漫笔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灯下漫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收录在他的杂文集《坟》中。

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本文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艺术形式上则具有独特的风格。

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笔触、生动的比喻和严密的逻辑,将复杂的社会问题阐述得清晰明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他的愤怒和忧虑,还能够引发对自身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了一年多的高中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较为久远,文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风格独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2)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和文学常识。

(3)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同情。

(2)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即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呼唤。

鲁迅《灯下漫笔》赏析

鲁迅《灯下漫笔》赏析

鲁迅《灯下漫笔》赏析《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3月8日的《莽原》周刊上所发表的一篇杂文。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谈作文教学的问题,第二部分谈读书治学的问题。

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传统文化极为憎恶,认为其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通过作者的反复申述,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

课堂上,即使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也不能完全照着书本上写的来。

倘使老师所举的例子不好,学生就不能尽情地发挥,结果往往只知皮毛,不得要领,在写作文时往往空洞无物,肤浅可笑。

但若所举的例子太好,则又未免喧宾夺主,甚至于夸大其辞。

因此老师必须选取恰当的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表达事理,从而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佳作来。

2。

有些知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用法,懂得它的来龙去脉,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记得在小学时学习拼音,不少字音如“ n”和“ l”、“ sh”和“ s”等,光靠死记硬背,远远不够,而要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能熟练运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学到了知识,否则只能是死记硬背,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3。

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要一味地把自己限制在所谓的框框里。

必须摆脱“框框”,像天马一样在天空中翱翔,才能感受到美妙无比的境界,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也许有人会说,怎么可以不受约束呢?没错,是应该不受约束,但关键是要敢于突破,敢于怀疑,敢于打破常规。

如果只是墨守成规,谨小慎微,最终就只能做井底之蛙,没有前途可言。

4。

很多人写文章总是拘泥于旧套,害怕与别人雷同,动辄援古喻今,就如被钉住了似的,以致于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另辟蹊径,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新路子。

5。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没有止境,就算到了八九十岁,也仍需继续学习。

《灯下漫笔》 说课稿

《灯下漫笔》 说课稿

《灯下漫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灯下漫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灯下漫笔》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收录在他的杂文集《坟》中。

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剖析,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和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人民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审视历史,关照现实”,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灯下漫笔》作为本单元的重点篇目,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对于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提升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以“灯下漫笔”为题目,营造了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思考氛围。

文章由一件小事——换银元引起,进而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这一深刻的主题。

文章语言犀利,论证严密,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战斗性和思想性。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高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和语言风格的独特,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二学生对于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和国民性的问题,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学生在阅读杂文时,可能会因为文章的逻辑性和批判性较强而感到枯燥和难以把握。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浅析《灯下漫笔(节选)》教学策略

浅析《灯下漫笔(节选)》教学策略

109OCCUPATION2017 01基础教育P UBLIC C OURSE浅析《灯下漫笔(节选)》教学策略文/杨春红在义务教育阶段,技工院校学生已经学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并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灯下漫笔(节选)》这篇杂文和学生曾经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有很大的区别。

相对而言,这篇杂文笔触迂回曲折、思想深邃,再加上技工院校学生限于生活阅历、心理年龄和知识储备等因素影响,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一、教材文本剖析该文入选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理清文章思路”。

在这一单元中,入选了汪曾祺《胡同文化》、刘征《过万重山漫想》、王蒙《新疆的歌》和鲁迅《灯下漫笔(节选)》等文章,重点培养学生在阅读散文、序言、杂文等题材文章中,把握文章思路以及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和技巧。

《灯下漫笔(节选)》选自鲁迅杂文集《坟》,鲁迅先生在该文中通过情理交融的笔触,从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入手,深刻揭露当时中国封建专制非人的历史真相和奴化国民的文化传统,最后寄托于涌现出反抗封建专制、不甘奴化压迫的热血青年建立一个“第三样时代”。

整个文章思路为“现实——历史——现实”。

二、教学目标确定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该文的文章思路,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和技巧。

准确把握该文的中心思想,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写作手法,提高学生赏析说理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了解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该文的历史启示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通过该文的学习鉴赏,让学生得到一次精神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操。

三、教学法选择策略1.启发教学法该文的写作历史背景比较久远,再加上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和杂文题材,学生学习本文的难度不小,给教学带来了难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的文章思路和中心思想,本文的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突破教学难点。

鲁迅《灯下漫笔》一等奖说课稿

鲁迅《灯下漫笔》一等奖说课稿

鲁迅《灯下漫笔》一等奖说课稿《鲁迅《灯下漫笔》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鲁迅《灯下漫笔》一等奖说课稿《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定位为“说理性散文”。

“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

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

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

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至少在这类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年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灯下漫笔》的教学
文章主体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换银元说起:“为了方便,把银元换成钞票。

钞票贬值,心中惶恐,千方百计再打折换银元,被欺骗,被愚弄,却心安,喜欢。

这就使作者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由这一思想进而分析历史,从而得出一个真切的判断。

以小见大,由事入理。

但是,在教授过程中总是感觉缺乏某种契机,比如“以小见大”,肯定有某种内在的相似性,我发现文章在第一部分中是以纸币贬值或者是不兑换钞币进入话题。

历史上从元代中统钞开始,历经明清两代,在战乱年代或财政困难时期,凭借皇权威势以行政方式强迫商民百姓行用,无偿地征收明间财物来弥补政府财政的不足。

鲁迅先生国学深厚,自会知道这一史实,为何不顺便拿来进行类比呢?
文章中有一个关键词语,“暴力”。

我丛这里发现,所谓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就是暴力的内在相似。

第一部分是经济暴力,第二部分是政治暴力,从而比较合理建构了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在逻辑。

现实生活中,钞币由无法兑换,成一堆废纸,再到黑市兑换六七折,一百变成零又变成七十,普通人在政府暴力下的悲喜交替,令人唏嘘感慨。

历史生活里,人的地位,从人到死亡再到奴隶,也是悲喜交替,充满无奈的“高兴”。

并且即便是两个著名的论断,“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可以划分为两种暴力。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

于是便“万姓胪欢” 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这是经济暴力的表现。

经济暴力是通过表面看来较为和缓的经济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大部分新创建的新王朝,在它的初期,总是显现出和旧王朝的明显的不同,表现出一些生气,一些前进精神,阻碍社会生产的某些旧制度多少有所改进,激化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生活有所好转。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但是封建王朝的和缓统治总是比较短暂,官府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迫使农民中断耕作,无以求活。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徭役”,《明季北略》所记“朝求升,暮求和,近来贫汉难存活”。

官逼民反,在所不免。

动乱时期,无论是外族参与,还是农民起义,它们的破坏性和进步性往往杂糅一处,而破坏性是现实的,进步性却总是滞后的。

农民阶级小私有者和小生产者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不能不受到限制,使他们的活动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利益范围,而不能产生出如同无产阶级那样的阶级的觉悟,达到阶级的团结。

农民起义领袖所追求和向往的,就是推翻腐朽的旧王朝,推翻地主贵族的黑暗统治势力,而由自己去充当“好皇帝”,建立“好王朝”,实行“好政治”。

但是历史现实却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

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这是政治暴力的表现。

其实政治暴力不仅表现在社会动乱时期,也表现在封建王朝统治高压时期。

象杜甫《兵车行》所描绘,并非仅仅是唐朝而是整个封建时代都可以看到得凄凉情景。

但鲁迅先生明显不愿执着于一朝一代的分析,或者是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而是中国文化的总体问题。

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是暴力,是吃人。

文章后续部分自然而然指出中国文化的吃人问题。

第三种时代是人的时代,是没有暴力的时代,是既没有政治暴力也没有经济暴力的时代。

但怎样建立是年青人的使命。

鲁迅先生重视“人”自身。

重视“人”的内部世界,所以分析中国历史的本质,着重理性的认知,而将愤怒浓缩于理性之中,先生的目的不是引导激情,而是开掘心志。

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中已经提出“张灵名”“任个人”的主张,他认为救国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只有国人之自觉至而个性张”,“沙聚之帮”才能“由是转为人国”。

只有人的精神认知才能推动人进入实际的创造过程,只有明白中国历史的特征是暴力,无论是和缓时期的经济暴力还是高压时期的政治暴力,其本质就是吃人,才能针对具体的一时一事进行分析,鲁迅先生重视的是中国文化的全部发展过程,在文化与人的关系上,文化与民族的关系上,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用一个特定的思想体系来套用。

文章既以漫笔之形态,指摘核心,纲举目张,不惟考据一事一时之专论。

从动态之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本质是暴力吃人,余下的任务自是年青人的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