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与郭锡良《古代汉语》相同篇目注释比较研究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郭锡良和王力都是中国教育界的知名人物,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研究使得古代汉语变得更加清晰和系统化,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锡良,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研究。
他对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编纂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字典是古代漢語詞典,收錄有甲金文以来的漢字,對於古漢語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
對於古代漢語的研究,郭仕良亦著有重要著作《中国古诗韵学概论》。
该书系统概述了中国古代韵书的编纂和发展历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韵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郭锡良的研究成果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论体系和学术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古代汉语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力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同样也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音韵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使得古代汉语的音韵规律更加清晰和准确。
他的代表作《古汉语研究》是古代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对于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此外,王力还编纂了《古代汉语字典》,对于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字义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索引,为古代汉语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书。
郭锡良和王力的研究成果为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为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方法。
他们的研究使得古代汉语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郭锡良和王力都是为古代汉语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
他们通过研究和整理古代汉语的音韵、字义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律,使得古代汉语的知识更加清晰和准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广大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古代汉语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他们的努力,古代汉语的研究得以深入和发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古代汉语》与郭锡良《古代汉语》相同篇目注释比较研究
王力《古代汉语》与郭锡良《古代汉语》相同篇目注释比较研究作者:王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王力先生和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相同篇目的注释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两者许多不同之处,也分析了两种教材的特点,希望对古代汉语的初学者有启发作用,也为我们继续研究古代汉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古代汉语》;注释;不同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23-01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有关古代汉语的教材,各个教材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侧重点不尽相同。
现在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版)和郭锡良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出版)为主进行比较研究,就两者在选文中相同篇目注释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一、相同篇目注释的比较(一)注释的内容详略不同。
1.对整个句子的疏通情况。
王版很少作疏通,郭版作疏通。
例如:(1)“颜渊季路侍。
”(《论语·公冶长》——王版无疏通,郭版作注为“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
”2.对原文中同一句话,注释的字、词多少不同。
王版所注释的字、词少,郭版所注释的字、词多。
例如:(2)“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王版作注为“盍(hé),‘何不’的合音字。
郭版作注为“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论语》凡言‘子曰’都指孔子说。
盍(hé)何不。
”(二)对所释意思相同的字、词、句子,用的描述方式不同。
例如:(3)“学之不讲。
”(《论语·述而》)——王版作注为“讲:研究,讲习。
”郭版作注为“讲,研究,讨论。
”(三)相同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不同。
例如:(4)“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王版用“。
”,郭版用“?”。
(四)断句不同。
例如:(5)“从韩厥曰”(《左传·案之战》)——王版断句为“从韩厥曰:”,郭版断句为“从韩厥,曰:”。
(五)标注位置不同。
《古代汉语》王立本与郭锡良本比较
摘要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课所讲授的内容来自于古代汉语教材,因此,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众多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开山之作,而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则是近年来教材中的优秀之作。
对此,我们以这两本教材为例,通过对两家教材的结构、语法和编写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尝试得出当今高校古代汉语教材的一些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古代汉语;结构;语法;教材;比较研究1952年,各大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实施院系调整后,陆续设立了古代汉语课。
但是,当时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根据教师自己的喜好而定,随意性大。
直到1962年,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的问世,才结束了古代汉语教学没有教材的历史。
此后,很多优秀的教材相继问世,如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1981年版)、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1988年版)、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1992年版)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其中郭锡良先生编写的教材不仅对王力先生所创制的传统古代汉语教材编写体例有所继承,还加入了很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这部教材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王本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
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
文选的次序安排,大致是既按时代,又按文体,有的还照顾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释一般采用传统的说法,术语不用文言。
总体内容详细具体。
郭本分上下两册,每册分为三个单元,每单元都有文选、古代汉语常识、词义分析举例三部分。
文选大体上按体裁编排,上册是各种体裁的散文,下册是先秦诸子和骈文、辞赋、诗词。
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由浅入深的原则和文体的语言特点。
同一题材的作品,按时代先后排列。
每篇选文前面都有作家或专书的简要介绍以及选文内容的简要说明。
同一作家或专书第二次出现时,不再重复介绍。
古代汉语 绪 论参考以下教材的绪论:王力《古代汉语》郭锡-支持高清浏览
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1、与古代文化史研究有关 《论语· 八佾》:“帮君树塞门”。 《礼记》“脱履不当阶”、“虎裘不入公
门”。 • 2、与考古学、历史学有关。 王国维、郭沫若、商承祚、唐兰的研究。 • 3、与古代文献学、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 《中国丛书综录》、《四库全书总
通假字,异体字 ——“庄公寤生。” (左传)“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诗经· 七月) 古今词义不同——孟子去齐、 斤斤 计较 ; 虚词用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其他如语序、省略,实词活用等都 要注意。
第四,抓基本规律,勤查多练。 (勤查工具书,多做练习) 第五,古汉语的文化关照,开阔 视野。 申小龙《左传》主题句研究; 陈建民《语言文化社会初探》; 曹先擢《汉字文化漫笔》;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 《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 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书面语”是“口语”的摘要
• 《论语· 颜渊》:“齐景公问政于 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 父 父 、 子 子 。
(2)文言与白话
• 第一,古白话是文言不能满足人们表达、交际需 要的产物。韩愈说:“周诰殷盘;诘屈聱牙”。
• 第二,古白话虽一直受压抑,但最终取代了文言。 这说明书面语的发展只能顺应口语的要求,而不 能相反。
e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祭祀牲畜→献出→为正义 献身 加——《说文》“语相增加也” 。 “诬,加也。”成语“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义为“凭空捏造,编 造”。 f .“小信未孚”——《说文》“孚, 孵也。从爪从子,一曰给也。”徐 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 信也,鸟袌恒以爪反覆其卵也。”
2024年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38、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
39、《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
40、清末民初标题词汇研究
41、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
42、《黄帝内经》医学术语词义研究
43、从“日”的语音变化看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关系
44、关中方言与古代汉语关系探析--大荔方言古语古义疏证
29、浅析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研究状况
30、试论古代汉语中“个”“个”“个”的用法及其流变
31、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汉语在古代越南的传播与汉越语言的接触研究
33、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
34、综论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作状语
3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假设连接词研究初探
36、论古典诗词中的“拟形”修辞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3
12.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2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1、粤方言中的文言字词
大陆地区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共有篇目注释比较
大陆地区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共有篇目注释比较作者:薛小云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0期内容摘要:古代汉语教材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备受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对教材的选择有所不一,郭锡良、王力、荆贵生、许嘉璐、王宁、易国杰和黎千驹、张盛桥和熊细滚、李国英和李连富等编者分别对古代汉语教材进行研究,并且编写出属于自己的版本。
我主要摘选出有争议的注释,根据《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王力古代汉语字典》等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来加以论证,以改善目前教材中对注释的一些片面理解,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教材知识,进行古汉语教学。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选共有篇目注释比较一、问题的提出就目前大陆地区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而言,它们独具特色,例如郭锡良、王力、荆贵生、许嘉璐、王宁、易国杰黎千驹、张盛桥和熊细滚、李国英和李连富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
而在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个字的解释说法不一。
如何判断此注释在语境中有理有据,这需要我们对古代汉语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探讨的课题之一。
之前有学者曾对王力、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进行指误和补正,本文试图通过对八本古代汉语教材文选共有篇目注释进行比较,从而初步罗列出异同并加以考证,对学习古代文选篇目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相同篇目文选注释比对作为大陆地区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
每个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它们的侧重点也不同。
然而,它们在文选注释中也有很多不一样的解释。
接下来,我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加以对比,结合考证,说明自己更倾向于哪一种看法。
1.厭:(出自“何厭之有?”)(1)王版认为,是“满足”之意;(2)郭版认为,厭作为一个通假字,通“猒(饜)”,知足、满足;(3)王宁版认为,厌为“满足”之意;(4)许版认为,厭为“满足”;(5)荆版认为,厭,后来写作“饜”,饱,引申为满足;(6)张版认为,厭,满足。
依据《说文》中“猒”是饱的意思,从字面来看“从甘,从肰”。
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的商榷
郭锡良《古代汉语》部分注释的商榷张延俊【摘要】Sentence from the words of the content and nature of the pointof view,"毋吾以也" is a negative imperative sentence.From theshape,meaning implied by law,and rhetorical sentence was intended to see,"捲" is a verb.From the syntactic view,"形格势禁" has two parallel "adverbial phrase center" structure.Explain the Ancient Font should be used "is the …… ancient writing " or "The significance was writing ……"this format,At Interpretation interchangeabil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time,Should be using the "通"(generic) term.At Interpretation variant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the time,Should be using the "同"(Same)term."霸"、"闵" is interchangeabil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文章对郭锡良等所编《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注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话语内容和句式性质上看,"毋吾以也"属否定命令句。
从字形、词义引申规律、句意和修辞看,"捲"属动词。
从句法看,"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状中结构。
注释古体字"敖"、"厉"、"冯"、"大"、"县"等时应该用"是……的古体"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的格式,注释"强"等通假字时应该用"通"这个术语。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一则
、
西周早期 。 申在 陕 北
桓公 , 始复见焉 。《 崧高》 :不显申伯 ,宣) 云 “ ( 王之元舅 。《 ” 史 记・ 十二诸侯年表》 “ 有 郑桓公友 , 始封 , 周宣 王母弟 。 索隐亦 ” 云“ 宣王母弟 。而《 ” 郑世家》 郑桓公友 , 云“ 周厉王少子 而宣 王 庶弟也 。集解引徐广 日“ ” 年表云母弟。 当作母弟是。 ” 至宣王之时 , 申国已成 为周 王室内倚仗 的重要 力量 、 支 撑周王室的一根栋梁 。《 高》 :崧高维岳 , 极于天。维 崧 云 “ 骏 岳 降神 , 生甫及 申。维 申及 甫, 维周之翰。四国于 蕃 , 四方 于
20 0 9年 7月
内蒙古 民 族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版 )
o ma 0 me Moa l iesyfr ai ats(o  ̄Si cs u l f r r vo a vrt t nli s6 c n e I zi Un i o N o ie e ) : :
以申名。唯安塞之 申山最在于西 , 殆即西 申也。此山以西既
万邦为宪。提到吉甫( ” 尹吉甫 )可知是宣王时事 。《 .、 , 诗 / 雅 J
・
为古 区阳国地 , 西 申国当在 山北 , 则 为今鄂尔多 斯右翼前 旗
教材。但智者千虑 , 或有一失。我们拟就其中的一个问题提
出 自己 的看 法 , 以就 教 于 方 家 。
境。即古夏州也 。按《 ” 王会》 篇 , 一 所记乃西周早 期事。王应
麟《 王会篇补注》 :周室 既宁 , 云 “ 八方会同, 王会》 作《 。晋《 舆服 志》 ‘ 云 成王之会 。唐 颜师古云 : ’
关岭 , 区水所 出也。 又有上 申之 山, ’ 毕注 日: 疑即米脂 县北 ‘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注释商兑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注释商兑摘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众多院校古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几经修订再版之后更臻完善。
但或由于时代之特殊,或由于工具之落后等多重因素,其第一册文选注释尚有一些疏漏可商之处。
如“阙地及泉”之“阙”,“为之箪食与肉”之“食”,“奉厚而无劳”之“奉”,“皆欲赴愬于王”之“愬”,等四则注解,皆可进行商榷补正。
关键字: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一、阙《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015.4重印)]]12此句中的“阙”,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注释为“阙,挖”。
注释不妥,“阙”应当是在与“掘”通假的条件下,才表示“挖、挖掘”之义,教材应注明两字通假关系。
字义上,“阙”甲骨文与金文未见,篆文为形声字,从门,欮声。
《说文》:“阙,门观也。
”[[[]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3北京第四次印刷]]《尔雅》:“观谓之阙。
”[[[] 郭璞.尔雅.[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2018.11.11重印)]]可见阙初名“门观”,意指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
引申为宫殿、宫廷。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
”又通“缺”,豁口、缝隙。
《孙子兵法·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
”亦表缺少、空缺。
班固《<两都赋〉序》:“斯事虽小,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
”又通“掘”,音jué。
而“掘,搰也。
”即“挖,掘出”之义。
可以看出,“阙”通“掘”,意为“挖掘”。
读音上,据《说文解字注》,“阙”去月切,十五部,“掘”衢勿切,十五部,可见这两字读音属于同一韵部,读音相近且和语义无联系,具备通假条件。
综上,“阙”字应是被借用来代替“掘”字,表示“挖”这个意义。
更多例证如:(1)北京大学郭锡良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和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都将“阙”注为:阙,通“掘”,挖。
古代汉语 教材
古代汉语教材
以下是一些古代汉语教材:
1.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该教材是建国后首部由国家组织编写、全国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
教材把文选、常用词、通论三者结合起来,强调以文选为纲,辅以常用词释义和通论阐发。
在文选方面,书中所选多为历代名篇,具有语法教学和文学赏析的代表性。
在常用词编写方面,坚持义类组合并兼顾与文选相配合的原则,并附以检索字表。
在通论方面,以基本知识为主,包括辞书及古书注解、词汇、语法、音韵、修辞、文体六个部分。
该教材在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方面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目前全国最通行的教材。
2.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教材坚持了王力首创的文选、常用词、通论相结合的体例,并有所创新,增加了练习。
韵文部分指出了韵脚字,并对韵部进行了归纳。
3. 《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通论、文选、参阅三板块结合的格局。
以上教材各有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摘要:一、引言二、郭锡良的古代汉语贡献1.学术背景2.代表性著作3.学术影响三、王力的古代汉语贡献1.学术背景2.代表性著作3.学术影响四、郭锡良与王力的比较1.研究方法2.研究范围3.学术观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古代汉语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初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如郭锡良和王力。
他们在古代汉语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古代汉语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他们的学术贡献和影响。
二、郭锡良的古代汉语贡献1.学术背景郭锡良,字伯言,江苏南通人,生于1909年,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他自幼酷爱文学,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钱玄同、刘复等人,主修中国文学。
毕业后,他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2.代表性著作郭锡良的古代汉语研究成果丰硕,代表著作有《诗经选注》、《楚辞补注》、《文心雕龙注》等。
这些著作体现了他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深厚功底。
3.学术影响郭锡良的古代汉语研究注重实证,严谨治学,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
他的著作成为古代汉语研究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王力的古代汉语贡献1.学术背景王力,字了一,广西南宁人,生于1891年,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致力于古代汉语研究。
2.代表性著作王力的古代汉语研究成果丰富,代表著作有《古文字学》、《诗经韵读》、《楚辞韵读》等。
这些著作展示了他对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3.学术影响王力是20世纪我国古代汉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观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著作成为古代汉语研究的必读书目,对后世学者产生了重要启示。
四、郭锡良与王力的比较1.研究方法郭锡良和王力在研究方法上都注重实证,力求客观、严谨。
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点:郭锡良强调文字、音韵、训诂的内在联系,注重文献的实证研究;王力则更注重系统性和理论性,倡导音韵、文字、训诂的综合研究。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和引文部分勘误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和引文部分勘误本文对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一书中的文选及注释部分、词义分析举例和古汉语常识部分的引文材料进行了校对,运用本校、他校等校勘方法,引用大量古籍文献材料为佐证对其进行勘误。
标签: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引文本校他校由郭锡良、唐作藩先生等编著,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广泛使用的古汉语教材之一。
它编写谨严,体例系统,文选经典,注解精当,内容博赡。
而笔者在学习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书的文选及注释部分、词义分析举例和古汉语常识部分的引文存有疏漏。
为了使此书臻于完善,本文对其进行了校订和勘误,以就教于编注者和读者。
一、文选及注释部分1.“再進,再屈千人”P31(“P31”指《古代汉语》第31页,下同。
),“千”应作“于”。
按:《详注昌黎先生文集》作“再进,再屈□人”。
《东雅堂昌黎集注》:“杭本無再進二字,《文苑》無下再字,而屈下一字,皆作千字,又多作于字。
方云:‘斯立貞元四年進士,六年中博學宏詞,再進而屈千人也。
’今按:杭、《苑》作千字,方從之為誤。
蓋唐人試宏詞者甚少,如貞元九年,僅三十二人而已,作千人恐非是。
或疑千當作其,如云屈其坐人也,然無所據,故放穆天子傳文闕處以俟知者。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集注立之貞元四年進士第。
公嘗寄其詩曰:‘連年收科第,如摘頷下髭’。
此其所以再進而再屈于人也。
或謂屈當作出,乃與詩意合是不解。
公所謂屈于人之意耳,屈于人屈人也。
”《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集》和《唐宋八大家文钞》都作“再進,再屈於人。
”《文苑英华》、《文章正宗》和《文编》都作“再進,再屈于人。
”笔者认为,此处应作“于”字,在古代“于”和“於”都有出现,“于”字与“千”字字体相近,很容易在传抄、刻印过程中发生脱字或讹误。
2.“不避禹湯”P392,“禹湯”应作“湯禹”。
按:《汉书》《汉书考正》《汉书补注》《汉书疏证》和《汉书注校补》都作“不避湯禹”。
郭锡良 《古代汉语》 文选注商 - 文学语言学研究
zēng。 另,教材文选《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注“老臣病足, 曾 不 能 疾 走 ”中 的 “曾 ”为 “曾 (zēng):副 词 ,起 加 强 语 气 的作用。 ”[1](P174),得之。
6.“蕲”—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注:“蕲(qí):在今安 徽宿州市南。 ”[1](P199)(《史记·陈涉起义》)
古代汉语王力版郭锡良版精编
王力《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郭锡良和王力是中国学术界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锡良,字德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扬州。
郭锡良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中国当代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
他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语法、古代汉语以及汉语的历史发展。
郭锡良的研究成果丰富,他以其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和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郭锡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的分析和解读上。
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细致研读,揭示了古代汉语词法、语法、语音等方面的特点。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一系列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中,并被很多学者引用和借鉴。
郭锡良在研究中强调文本的语境以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才能真正掌握古代汉语的本质和规律。
另一位著名的学者王力,字之楷,祖籍四川眉山,生于江苏松江。
王力是中国汉语方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方言学家之一。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涵盖了汉语的历史演变、方言研究以及古代汉语文献的解读。
王力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和独特的创新性,他提出了很多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观点。
王力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的语音和语法方面。
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古代汉语的发音和语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贡献。
王力的研究成果被很多学者广泛引用和借鉴,对于中国汉语史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王力在研究中注重对古代文字的解读和理解,他深入研究了汉字的演变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对古代汉语文献的解读中。
郭锡良和王力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古代汉语学科的发展,也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为学术界所称道,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他们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指导。
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汉语语言学的研究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继续为我们了解古代汉语的演变和特点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李二年;陈泽新【摘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
《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
《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应该是“朋友、伙伴”。
《公刘》“爰方启行”的“启行”当是“开路”。
%Annotations about the anthology in Ancient Chinese ( Revised Version) edited by Wang Li has something to consult. In Zhanguoce·Luzhonglian Yi Bu Di Qin,“You” in the sentence“Ze Lian You Fu Donghai Er Si Yi” shows a gentle tone, which can be found in some other ancient documents. In Book of Songs ·NO Clothes,the meaning of “Chou” in the phrase“Yu Zi Tong Chou”should be “friends or partners”. In Gong Liu,the meaning of“Qi Xing” in the phrase“Ai Fang Qi Xing” should be“open a way”or“blaze a trail”.【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1520-1523)【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与子同仇;爰方启行【作者】李二年;陈泽新【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中文系,长春 130031;长春大学人文学院,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自上世纪60年代面世以来,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堪称古代汉语教材的典范之作。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郭锡良和王力都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古代汉语方面,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郭锡良是中国著名的汉语方言学家和历史语言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汉语系方言音韵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
在他的研究中,他通过对中国各地方言的收集和整理,还原了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
他将中国各地的方言划分成不同的音系,并且揭示了古代汉字的字音演变规律。
郭锡良在研究古代汉语的过程中,也对历史语言学和方言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揭示了历史语言学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古代汉语方言的演变,揭示了汉语的历史变迁。
同时,他还对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古代汉字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
相比之下,王力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他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他的著作《古代汉语》被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郭锡良一样,王力的研究对象也是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和字音演变规律。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上古音、中古音、今音”的分类,通过对古代汉字的音韵演变进行分析,重新还原了古代汉语的发音规律,为古代文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除了古代汉语的音韵学研究,王力还对古代汉字的造字规律和使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他在《古代汉语》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字的构成形式和字义,对于解读古代文献和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郭锡良和王力都是古代汉语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
他们通过对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字义演变和使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和学习古代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有重要影响,也为语文教学和汉字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材注释比对献疑
48亮点•成效/教材新解教材注释比对献疑郭红雨(重庆市开州中学,重庆405400)摘要:语文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与王力《古代汉语》均收录了《阿房宫赋》一文,但两书对文本的注释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亟■须在下次修订时进行改进。
同时,两书采用的《阿房宫赋》文本也存在一定差异,亟须国家层面入手加以规范。
关键词:语文版;高中语文;王力;古代汉语;阿房宫赋;注释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55(2019)10-0048-02中图分类号:G633.33语文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语文版”教材)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常用的教材,中华书局王力《古代汉语》是我国大中专院校常用的教材。
语文版教材(必修三)和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四册均收录《阿房宫赋》一文,但两书对《阿房宫赋》的注释存在多处差异。
—、蜀山兀兀,秃。
(语文版教材)高而上平,此处指树木被砍光了,秃了。
(王力《古代汉语》)按:许慎《说文解字》:“兀,高而上平也。
”《康熙字典》、顾野王《玉篇》《汉语大字典》均认同这一说法。
《辞海》《汉语大字典》均收录了“光秃”这一义项,但其例证均为孤证。
“蜀山兀,阿房出”,从学术角度看,孤证说服力不强。
此处,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较为详细,且依据阿房宫修建的背景交代了为何应当训为“秃”,也更为可信。
建议两书将注释修改为:“本义为高而上平,此处指树木被砍光了,意思是’秃'。
”二、骊山北构而西折从骊山向北边建起,折而向西。
(语文版教材)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折。
(王力《古代汉语》)按:两书对该句的注释均无误,但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更好地体现了“北构”与“西折”二词在语法结构上的一致性,以及对“方位名词作状语”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注释时的规律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素养。
三、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量词,相当于“坐”或者“所”。
(语文版教材)落,居(聚居之处),这里略等于说院落。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
(实用版)
目录
1.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研究背景
2.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3.郭锡良和王力的研究成果
4.古代汉语研究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研究背景
古代汉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其中,郭锡良和王力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他们为古代汉语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明的承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等领域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古代汉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郭锡良和王力的研究成果
郭锡良和王力作为古代汉语研究的两位巨匠,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学界所瞩目。
他们从文字、音韵、语法、语义等多个方面对古代汉语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四、古代汉语研究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古代汉语研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古代汉语研究将会在数字化、智能化、跨学科等方面取得
新的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郭锡良和王力等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古代汉语研究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总之,郭锡良和王力的古代汉语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为古代汉语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古代汉语》与郭锡良《古代汉语》相同篇目注释比较研究摘要:本文对王力先生和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相同篇目的注释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两者许多不同之处,也分析了两种教材的特点,希望对古代汉语的初学者有启发作用,也为我们继续研究古代汉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古代汉语》;注释;不同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23-01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有关古代汉语的教材,各个教材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侧重点不尽相同。
现在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华书
局版)和郭锡良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出版)为主进行
比较研究,就两者在选文中相同篇目注释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一、相同篇目注释的比较
(一)注释的内容详略不同。
1.对整个句子的疏通情况。
王版很少作疏通,郭版作疏通。
例如:(1)“颜渊季路侍。
”(《论语·公冶长》——王版无疏通,郭版
作注为“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
”
2.对原文中同一句话,注释的字、词多少不同。
王版所注释的字、词少,郭版所注释的字、词多。
例如:
(2)“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王版作注为“盍(hé),‘何不’的合音字。
郭版作注为“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论语》凡言‘子曰’都指孔子说。
盍(hé)何不。
”
(二)对所释意思相同的字、词、句子,用的描述方式不同。
例如:
(3)“学之不讲。
”(《论语·述而》)——王版作注为“讲:研究,讲习。
”郭版作注为“讲,研究,讨论。
”
(三)相同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不同。
例如:
(4)“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王版用“。
”,郭版用“?”。
(四)断句不同。
例如:
(5)“从韩厥曰”(《左传·案之战》)——王版断句为“从韩厥曰:”,郭版断句为“从韩厥,曰:”。
(五)标注位置不同。
王版一般标注在一个分句后,郭版一般标注在一整句话末尾。
例如:
(6)“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王版分别在两分句末作标注,郭版只在整句话末作注。
(六)注音不同。
1.对同一个字,注音有无不同。
例如:
(7)“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篇》)——“来”,王版无注音,郭版注为“lài”。
2.对同一个字,注音不同。
例如: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论语·述而》)——“枕”,王版注音为“zhèn”,郭版注音为“zhěn”。
以上归纳出来的不同之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分述
如下:
第一,针对的对象不同。
王版是针对具有一定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读者编写的,因此对文选的注释更简略些。
而郭版是针对初学及自学古代汉语的读者编写的,因此对文选的注释更详细,更容易理解。
第二,两位作者的认识不同。
两人所持观点不同,所采取各家意见不同。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样,语法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就如吕叔湘先生说的:“由于各人掌握的事实的广度可能不同,分析事实的深度也可能不同,特别是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因此同一种语言的语法在不同的语法著作里就会呈现一种大同小异甚至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情况。
”
二、优劣比较
(一)两者注释详略不同,郭版对整句话及多个字词作疏通和注释,对于我们基础知识浅薄的学生来说更好一点,更容易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易于理解,而王版只对极个别的字词作注,很少疏通,因此更利于专业人士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断句的不同,郭版断句更细一些,王版断句要粗略点,所以郭版句子理解要容易一点,句意更清晰一些。
(三)两者标注位置不同,郭版在整句话末作标注比王力在分句后作注更合理一点,有利于疏通句意,明白整个句子的意思。
三、结论
通过比较两位作者的注释,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知识,可以从字、词入手,把握句子,稳固地掌握古代汉语常识,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为进一步探究古文化知识打下基础,因而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