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社交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侗族的集体社交活动除了主要的乡客 之外,在新晃、芷江、靖州一带的侗族 则还有“演侗戏”、“舞龙灯”、“玩 狮子”、“打闹年锣”的社交习俗。 靖州侗族,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五芦笙 节以前各寨轮流执事,吹芦笙放鞭炮到 各寨相邀,商讨有关芦笙节歌舞事宜, 每到一寨,都以酒肉相待,对唱芦笙歌 。清《靖州志..竹枝词》载:“投足歌 呼效盖天,三时耕凿古皇年,社鼓鸡豚 迎寨老,家家饮得杖头钱。”通过这些 活动,增进各寨之间的友谊。
23
有些侗寨的小伙 子爱弹唱琵琶歌,坐 夜时,彻夜弹唱,所 唱的歌多为抒情歌, 有的因琵琶弹唱的好 而拨动了少女的一颗 怀春之心。
24
相传清代时,通道陇城乡梓坛中步青年男子杨发 林,能编唱一首好琵琶歌,获得了坪阳一女字的 欢心,但因为发林家境贫寒,遭到女方父母的反 对。在思念中彻夜难眠的他,一夜间将自己的心 思编成琵琶歌,第二天夜里手抱琵琶到女方的窗 前弹唱,句句情,声声泪,“一曲琵琶泪数行”, 终于打动了女方父母的心,从而成全了他俩的恋 情。后来一个与发林同样遭遇的男青年听说后, 挑三百斤茶油请发林去弹唱那首琵琶歌,也如愿 以偿,后又有人称该琵琶歌为“三百斤油水歌”。
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很 多。后人统一为“播种节”。其一,农历三月 将开始农时播种。为庆贺播种顺利,秧苗易 长,秋天丰收。村民们举办农忙前的播种节, 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过了“三月三”节,寨上 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他们不再吹芦笙,跳 舞,走村串寨,专心一意的搞好农业生产。 其二,三月春暖花开,是男女青年播种爱情 的好时光。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相认识、了 解、沟通感情。如今的“三月三”节已成全寨 人请客会友,广交亲朋,相爱定情,经商贸 易的综合性节日。但那独特浓厚的民族风俗, 依然一点不失色。
6
临近客寨时
临近客寨时,全体乡客 在寨边围成一个圆圈,第 一位头客按照人数多少拿 来一束丝毛草,念符打结 (一是合身,二是除邪)。 念毕,发给每人一根丝毛 草,放在口袋内或者插在 芦笙上,作为护身物,以 避凶邪。发完丝毛草之后, 头客带头前走,依次进入 村寨,这时不吹芦笙,人 不说话,否则认为人会受 到邪气侵击而晕倒。
14
赶歌会的社交方式有通道 坪坦一带的谷雨前两日土王 节的将军坡歌会、菁芜洲小 江歌会、西部大戊梁歌会、 独坡六月六成冷歌会。其中 ,以大戊梁歌会影响最大。
15
相传很久以前,贵州有一后生名叫门龙,到 通道五通(今牙屯堡)给萧家种田,门龙勤劳勇 敢,心灵手巧,忠厚老实,被萧家姑娘萧女看中, 两人经常到大戊梁山上约会对歌,但遭到萧女父 母的反对,并把门龙赶出了家门。萧女不顾父母 的反对,毅然与门龙私奔,在通过五通河时,山 洪突然暴发,双双遇难。死后,化作两座互相依 偎的礁石屹立于中流,昂首挺胸,千古至今。这 天正好的大戊日(每年立夏前十八天)。为了纪 念门龙、萧女,寄托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每 年这一天,湘、桂、黔三省(区)边境的侗、汉、 苗、瑶、壮等各族青年,盛装打扮,云集上山, 举行一年一度的大戊梁歌会,在怀古中追求新的 生活,在歌声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中国南方民族志
侗族的社交习俗
指导教师:Hale Waihona Puke Baidu筑慧 小组成员:黄雪燕 苏欣
1
2
乡客是以一个寨 为组织的,人员的多 少依寨的大小而定。 参加的人员有老人, 有青少年,但女性只 限青年姑娘。
3
乡客的第一人为乡客之首,侗语称 “耶头(yeek done)”,头包一丈多长的 青布围巾,上插鸡尾(鸡毛),并批红色 毛毡(风毡),左边腰身挂刀锏,胸怀罗 盘。 第二位至第五位头客的穿着打扮与第 一位头客相同,只是没有刀锏和罗盘。芦 笙队员着芦笙服。 一般的乡客成员叫“子耶(yeek lax) ”,他(她)们都穿着民族的节日盛装, 每个人提一个精致的花篮叫“应篮(竹或 藤编制)”。花篮里装满各色衣服,并用 侗锦手帕盖着。
17
赶坳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龙家 寨的腊妹,天生秀丽,纺纱织布、挑花刺绣样样能干, 她与田家寨的天郎相爱,两人只隔一个山坳,经常在一 起劳动,就像竹笋不分。可是腊妹从小就被父母按侗家 的规矩订了“乃口亲”,拿去“还娘头”。这是旧时侗 家的婚姻习俗,姑家有女必先送舅家为媳,如果不放舅 家,必经娘舅同意方可外嫁。这“乃口亲”是谁也挡不 住的。就在腊妹与田郎私逃的那个晚上,腊妹被舅家人 抢走了。面对田郎的思念,腊妹每到山坳便偷偷留下一 件饰物给田郎作记。一天,田郎得到神明指引,终于找 到腊妹,但神仙告诫说:“过山坳时,如果遇到鸡叫就 不能说话。”当两人逃离到山坳时,腊妹不小心跌落在 路沟,田郎见状便惊喊“腊妹”,这时恰逢鸡叫头遍, 于是两人化成石头。消息传遍侗乡山寨,人们为了纪念 这对坚贞不渝的情侣,常常邀伴在这山坳唱歌怀念,从 此便形成“赶坳”习俗。
7
入 主 寨 款 坪
主寨的人这时已在门寨早早恭候,乡客来到寨门前,要与 主寨的人对歌,主寨的人唱拦门歌,主要唱一些欢迎和谦 恭之词,乡客要唱开门歌,主要唱一些赞美、尊敬之词。 然后还要喝拦门酒,方才进寨。 乡客队伍入主寨款坪,要绕坪走三圈,然后头客(耶头) 眼看罗盘,站在子午旁位置上,勾起右脚,芦笙队吹起一 支“进场”曲。曲毕,主寨的青年男女争相“抢耶”,把 客人要到自己家去做客。
28
“偷”月亮菜,是侗族青年男女社交的一种形式,盛行于通道南 部侗族地区。 相传古时候的一天晚上,月亮仙女降临凡间,把天上的甘露洒 向蔬菜水果,使凡间的百姓蔬菜水果长得又嫩又甜。为了纪念仙女 ,特别欢迎仙女上自己家的菜地果园,认为这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实际上这天晚上,好心的主人都要选择园中最好的瓜果,在旁边插 上草标,使姑娘们光临时, 不至于忙中“偷”错。而实际上,与其 说是“偷”,倒不如说是“拿”更确切些。因为姑娘去男青年家菜 园“偷”月亮菜之前,已告诉了对方,借此约对方到自己家中交谈 对歌。而姑娘们不是毫无目标的,她们总是选中中意的后生的园圃 去偷,摘走之后,还要高声喊叫:“啊X你的水果我摘走了,今晚 到我家去吃油茶啊!”这种纪念神祖的活动传承下来,变成男女约 会的节日良机。姑娘们如果碰巧遇上两个并蒂的瓜果,将会感到无 比的幸运。认为并蒂的瓜果可保佑来年生个胖娃娃。年轻的母亲在 这晚上也要去“偷”月亮菜,她们只选择那最青翠新鲜的毛豆,可 29 以使她们的“毛头”平安、安宁。
9
10
到春耕生产时为止。做乡客,主 要是讲款立规,起到安定社会、 团结友爱的作用,它也是男女青 年社交活动的形式之一,在一个 寨子做客的两晚,主寨的青年男 女邀请乡客的青年男女互相对歌, 并打油茶宵夜,通过对歌,增进 了解,建立感情,从而寻找终生 伴侣。
乡客们并没有 只要有寨子迎接,乡客队伍 就此停下他们 的脚步,而是 又可以到其他寨子继续做客,直 吹着芦笙继续 前进
16
赶坳是新晃、芷江、及贵州的三穗、玉屏等地侗族的特有的一种文 化活动形式。坳期多为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等,也有的乡村临时约定 坳期。 每逢赶坳这天,周围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侗家人身着盛装,手持 布伞或头顶细篾斗笠,成群结队来到坳场。坳会主要是唱歌、赛歌。树荫 下,人们三五成群围坐一起,俗称“歌塘子”,用花伞和斗笠遮住脸部对 唱。尤其是那些尚无对象的娜耶(姑娘)、纳曼(小伙子),打扮得更加 漂亮,歌声更为热烈。对歌一人主唱,另一人帮腔,一般是男生先唱《上 坳歌》,邀请女方对唱,而女方则先唱《问姓歌》,如果不同姓,便唱《 请坐歌》、《夸赞歌》,此时男方亦唱《夸赞歌》,后唱《借带歌》。如 果是姑娘有意,便将随声携带的一件东西送给男方作为初恋的信物,男方 得了信物后,暂停对歌,便到食品摊上招待女方午餐。餐毕,回到“歌塘 ”再唱《朋友歌》,然后两个人相约好下次幽会的日期和地点后,就唱起 《分离歌》互相道别。当然,坳会不仅是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场地,也是中 老年人互相对歌,传送历史、歌唱生活的场地。
12
湖南地区的侗族青年传统的社交方 式有站岗、赶歌会、赶坳、做豆地、 抢手帕、行歌坐夜、三月三歌会、“ 偷”月亮菜、花园幽会等,侗族喜欢 唱歌,无论哪种社交方式,青年们都 离不开歌,或唱或吟,对歌成为侗族 青年男女结交的媒介。
13
侗语 (yunl liungh),也有的地方叫“ 赶墟”,主要流行于通道的独坡、坪坦 、通坪、桥寨等侗寨。傍晚男青年三五 人不等到寨门旁或寨边的巷子里,吹侗 笛等候姑娘们的到来。听到笛子声的姑 娘们放下手中的家务,梳妆打扮一番, 即前往约会。他们或对立而站,或平排 而坐,细语交谈或细声对歌。到晚饭时 分散场,如互有好感,便相约晚上行歌 坐夜的时间和开门信号。
18
19
侗语“威的多”,侗文week din don 。是 通道南部、西南部侗族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方 式。每年阳春三月,一寨的男青年约另一寨的 姑娘结伴上山开荒种黄豆,这是青年男女的初 识阶段。四五月份,双方相约上山进行铲草中 耕,这一阶段要进行两三次,是在共同生产劳 动中增进了解阶段。八月十五是收获的季节, 两寨男女青年共同上山收豆,边收豆边对唱山 歌,直到傍晚,晚上到姑娘家集体聚会打油茶 。通过三个阶段数次的接触交流,许多青年男 女建立起感情,确立了恋爱关系。
25
26
三月三歌会主要流行于会同侗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各村寨的青年男女同到歌场对歌,以歌传情。有一首歌这样唱 道:“高山种菜不用肥,小郎找妻不用媒,不花钱来不选日, 唱首歌来带妹回。”三月三歌会的另一形式——歌墟是男女青 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墟,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 集在歌墟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 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 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歌声是条红 线,牵引着两颗爱心,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 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 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随订秦 晋之后。 三月三歌墟中还有一种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彩蛋 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 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 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 27 情的种子。
8
听讲款
吃合拢饭
第二天,客人在各户早餐后,集中在款坪里或者公共场地 围成圆圈,由头客“讲侗款”。主寨男女老少围在四周,静听 “讲款”。每讲完一个段落,听者都同声高呼“是呀”。然后 主客寨芦笙队比赛芦笙。晚上,由主寨杀猪款待客人,集体就 餐,主客尽情畅饮。 第三天早餐,除了主寨集体办酒菜外,各户还各自从家里 带来一盘腌肉(鱼)和一壶苦酒,设长桌酒席,主客对座入席, 即常说的吃合拢饭。饭后,乡客们手拿芦笙和花篮,在款坪围 成圆圈,并相互勾起指头,一起欢唱三支“操劳了”的耶歌, 对主人的盛情款待,深表谢意。然后,芦笙队吹起“同去”曲, 接着小号芦笙吹“引仁”曲,引领乡客队伍出寨。
20
做豆地
21
新晃平溪、中寨河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 常利用赶场的机会进行交流求爱。男青 年如果看上某位姑娘,便想方设法去抢 姑娘扎在衣襟上的小手帕。姑娘的小手 帕被“抢”,如对男方有意,便羞答答 地托人约定时间向男方“讨”回帕子, 并送另一件信物。如果看不上男方,则 可将男方捉弄一顿,或者不约定“讨帕” 时间。男青年自觉没趣,便自动将小手 帕送回。
4
乡 客 快 要 出 发 时
乡客队伍走寨的整一 个过程在不同的时间 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 个过程
临 近 客 寨 时
乡 客 来 到 寨 门 前
乡 客 队 伍 入 住 寨 款 坪
第 二 天 l l 听 讲 款
第 三 天 l l 吃 合 拢 饭
5
乡客出发前
乡客快要出发时,芦 笙队伍在款坪里吹三 支集合曲。人到齐后, 围成圆圈,由头客请 师傅先敬萨岁,再念 咒符。念毕,芦笙队 吹起“同去曲”,接 着用最小号的芦笙弹 塑吹奏“开路曲”, 边吹边走,乡客队伍 出发。途中,每逢庙 宇、寺观都要祭神, 意在逢凶化吉。
22
行歌坐夜一般是多个寨的青年交叉进行,在本寨坐 夜的极少,因为本寨大部分为同房族。行歌坐夜,一般在 夜深人静、老人小孩睡觉后才进行。小伙们一出寨门有的 哼歌,有的吹侗笛,有的弹琵琶,但都必须轻声弹唱。初 涉恋场的青年男女,大部分是结伴坐夜,等有了意中人后 才单独行动。结伴坐夜者,女的在火塘的一方纺纱织布或 做针线活,男的坐在另一方,你问我答,一问一答,以歌 代话,侗语叫“al lix”,既是歌,又是话,俗称四言八句, 所涉及的内容是旁敲侧击、试探性的。经多次结伴坐夜, 有的成了意中人,便单独坐夜。女的在自己家中把门闩紧 做针线活,专等自己的意中人来才开门,如你不是姑娘的 意中人,你再唱歌叫门也是枉然,只好自叹多情却被无情 恼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