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合集下载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样品的制备呈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样品的制备呈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样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样品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来源、性质、纯度等因素。

如果样品来源不明确或者样品性质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2. 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或者变质。

同时,还需要注意采集样品的数量和采集的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样品的保存:样品在制备呈送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冷冻保存,化学样品需要密封保存。

在保存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4. 样品的处理:在进行样品制备之前,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样品需要研磨或者溶解,液体样品需要过滤或者浓缩。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者损失。

5. 样品的标识: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样品的编号、名称、来源、采集时间等信息。

标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样品的识别和追溯,避免样品混淆或者丢失。

6. 样品的包装: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样品不受到外界污染或者损坏。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冻袋或者冷藏盒进行包装,化学样品需要采用密封瓶或者密封袋进行包装。

7. 样品的运输: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链运输,化学样品需要采用防震防漏的运输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8. 样品的呈送: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填写相应的呈送单或者报告单。

呈送单或者报告单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呈送的目的和要求等内容。

样品采集和制备的基本原则

样品采集和制备的基本原则

样品采集和制备的基本原则
样品采集和制备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应尽可能代表被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

要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样品,避免选取异常样品或极端值。

同时,样品数量应足够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随机性:采样过程应具备随机性,即在选取样品时要保证每
个样品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

这样可以避免主观意识和个人偏见对样品选取的影响,以及选择特定区域或时间点的偏差。

3.完整性:在采集样品时,应尽可能采集全面的信息,以便能
够更全面地了解样品的特征。

同时,要注意采集样品的多样性,避免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类型的样品。

4.净化和处理:对于一些样品类型,如土壤、水样等,可能需
要进行净化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或不相关的成分。

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保存和存储:采集的样品应及时进行标识、记录和保存,以
防止样品的变质或丢失。

在保存和存储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环境条件,以保持样品的原始特性。

6.标准化:在制备样品时,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样品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的可比性。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以及正确的制备方法和流程。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一、采样。

采样就像是从一个大宝藏里挑选小宝贝一样有趣呢。

1. 固体样品。

如果是像土壤这种固体样品呀,那可得有点小技巧。

咱得用专门的小铲子或者采样器,从不同的地方挖取。

比如说一块大田地,不能只在一个角落取,要像小蚂蚁找食物一样,东一点西一点的,这样取到的土壤样本才更能代表整块地的情况。

而且取的时候呢,要尽量保证深度一样哦,不然浅层和深层的土壤性质不一样,样本就不准确啦。

2. 液体样品。

对于像水这样的液体样品,要是在小河里采样,可不能直接拿个瓶子就舀。

得用专门的采水器,把采水器慢慢放到水里,在不同的深度取一点,因为有时候水的上层和下层成分不一样呢。

如果是从水龙头里取水样,也要先放一会儿水,把水管里存着的陈水放走,再取新鲜的水样。

3. 气体样品。

气体采样有点像捕捉小泡泡。

有专门的气体采样袋或者采样瓶。

要是采集室内的空气,要把采样设备放在不同的角落,因为可能有的地方有污染源,有的地方比较干净。

在室外采集大气样本的时候,也要注意高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给空气来个全面的小体检。

二、样品保存。

采好样了,怎么保存这些小宝贝也很关键呢。

1. 固体样品。

土壤样品采回来,如果不能马上分析,要放在干净的密封袋或者密封容器里。

可不能让它受潮或者被污染啦。

要是里面有小虫子或者草根啥的,也要尽量挑出来,不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就像要把小土壤样本保护在一个安全的小房子里,等着被研究。

2. 液体样品。

水样保存更要小心。

有的水样需要加一些保护剂,像测定重金属的水样,可能要加酸来防止金属沉淀。

水样一般要放在低温的环境里,就像给它放在小冰箱里一样。

而且要尽快分析,不然水里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

3. 气体样品。

气体样品保存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特别好。

要是漏气了,那采集的气体就不完整啦。

如果是一些特殊的气体,可能还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存,就像照顾一个超级娇弱的小娃娃,一点都不能马虎。

总之呀,采样和样品保存都是很细致的活儿,就像精心照顾小宠物一样,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检测结果准确又可靠呢。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处理及保存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图2-2 萃取操作示意 1-三角瓶;2-导管;3-冷 凝器;4-欲萃取相
图2-3 常压蒸馏装置
3、盐析法:溶液中加入某种盐类,降低了 某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 之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4、超临界萃取法(SF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a.流体是非液非气的,具有气体较强的穿透 能力和液体较大的密度及溶解度,有较大 的吸附能力,流动性好. b.萃取速度快
什么物质适合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优点
a. 接近常温, 对物质没有变解作用. b. 易达到Pc和Tc c. 化学稳定性好, 无毒, 无色, 无味, 无污染 d. 萃取时间短 e. 费用低 f. 适用热敏感样品 g. 有防氧化和抑菌作用
然后层从的样四品角堆和放中
的不心同点部用位双,套按回
采样转件取数样确器定各具取
体采少样量袋样(品桶,、得
箱)检,样再,用再双按套上回
转取法样处管理采得样平。均
将取样样品管。插入包
装中,回转180。
取出样品,每一
包装须由上、中、
下三层取出三份
检样;把许多检
样综合起来成为
原始样品:用
“四分法”
这类物料不易充 分混匀,可先 按 总件数/ 2 确 定采样件(桶、 罐)数。启开 包装,用采样 器从各桶(罐) 中分层(一般 分上、中、
特点:简便快速,破坏彻底,减少 金属挥发。酸气刺激性大, 腐蚀性大。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硫酸-硝酸法 如图2-1所示。
(2)高氯酸-硝酸-硫酸法
(3)高氯酸(过氧化氢)-硫 酸法
(4)硝酸-高氯酸法

分析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分析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分析样品制备注意事项样品制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样品要保持准确、快速和代表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坏。

同时对于特殊的样品,要在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或者在采集后储存于适当的条件下,以避免样品发生变化。

2. 样品的处理:对于需要处理的样品,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和试剂。

同时,要避免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和样品的损失。

在处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处理参数,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样品的分散和均匀性:对于固体样品,要保证样品的分散和均匀性,以避免分析结果的误差。

可以通过机械研磨、均质化或分子筛等方法来实现样品的均匀性。

4. 样品的稀释和浓缩:对于液体样品,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进行稀释或浓缩。

在进行样品稀释时,要保证所加溶液的纯度和浓度,以避免对后续分析结果的影响。

而在进行样品浓缩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以保证浓缩后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样品的保持和运输:在样品制备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对于生物样品或敏感样品,要在合适的温度下储存,并采取防止光照、湿度和氧气等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同时,在进行样品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采取适当的包装和保护措施,避免样品的泄漏或损坏。

6. 样品标签和记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对样品进行标签,以避免样品混淆或丢失。

同时,要做好样品制备过程的记录,包括样品的来源、处理方法和处理参数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7. 避免实验人员的污染:实验人员的手套、实验仪器和操作台面等都有可能对样品产生污染。

因此,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保持实验人员的卫生习惯,规范操作步骤,并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卫生状况。

8. 对于特殊样品的制备,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的性质进行特殊处理。

如对于有机物样品,需要在制备过程中避免氧气、湿气和光照等因素的干扰。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食品分析基础知识—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样品的保存方法
(1)短期保存可采用冷藏的方法,可保存在0-5℃冰箱 内,但应尽快检测,不能长时间存放。 (2)可根据样品种类及要求采用干燥保藏的方法,如自 然风干、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
样品的保存方法
(3)不能即时进行处理的鲜样,在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 罐藏的方法保存。
可放入无菌密封器中保存,或充惰性气体。 (4)特殊样品可加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
样品制备的目的
样品制备的目的
食品种类繁多,很多食品不同部位 的组成存在差异性。用于检测的样品必 须要保证样品各个部分的均匀性,取任 何一部分都能很好地代表待检测食品的 特性。
样品制备的目的
在检测之前需要根据待测食品的特性 及检测需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制备。样 品的制备是指对采取的样品进行分取, 粉碎及混匀等过程,目的是要保证样品 均匀,使在检验时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 全部样品的成分检验结果。
基本条件有干燥、低温、避光、密 封等,特殊样品根据需要应保证必要 的条件,确保样品成分不发生任何变 化,使检测结果准确有效。
Part 02
样品保存的原则
样品保存的原则 1.防止样品污染 保存样品的容器及工具必须清洁干净,最好用玻璃瓶,切忌使用带橡皮 垫的容器。 不能含有待测成分或其他可能污染样品的成分,不能引入新的污染物。 同时样品的包装应密封,可避免样品在运输及保存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 境影响而污染。
散粒状固体样品
四分法取样:即用分样板先把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清洁的玻璃板上, 压平成厚度在3cm以下的圆台形料堆,在料堆上画对角线,将其分成 四份,取对角的两份混合,再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四份,取对角两份, 剩余样品继续混合,重复操作至样品达到所需数量。
Part 03
液体及半固体样品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具体样品的抽取方法
(1)均匀的固体样品(如粮食、粉状食品) 对同一批号带有包装的产品:
采样点数可由以下采样公式决定:
S N/2 式中:N-----检测对象的总数目(件、袋、桶等)
S-----采样点数
然后从样品堆放的不同部位,按照采样点数确定 具体采样袋(件、桶、包)数,用双套回转取样管, 插入每一袋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采取部分 样品混合在一起。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散堆状的均匀固体样品:
先划分若干等体积层,然后在每层的四角及中 心点,也分上、中、下3个部位,用双套回转 取样管插入采样,将取得的检样混合在一起, 得到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按四分法对角取样, 即得到平均样品。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四分法:
是将均匀固体样品由原始样品制成平均样 品的方法。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集在一 张干净平整的纸上,或一块洁净的玻璃板上; 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 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 划“+”字等分成4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 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 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2)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鱼、果蔬等)
此类食品的本身各部位极不均匀,个体大小 及成熟度差异大,更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肉类:视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而定,有时从不同 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该只动物,有时从很多 只动物的同一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某一部位的 情况。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一、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的意义及要求 (二)采样的数量和方法 (三)采样的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一)采样的意义及要求
采样:从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 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 叫采样。

2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诊断样品(包括问题样和对照样) 作物生长异常,缺素、病虫害、污染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C. 特殊样品的采集
3)物理性样品采样 使用原状土,e.g.测三相比的样品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C. 特殊样品的采集
4)盐分、养分动态样品(段取) • 水平变化
垂直变化
施肥点
施肥沟
采样: 等距划分 段取采样 由下到上取
2. 混合土样的采集
A.划分采样区:根据地形和土壤种类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 混合土样的采集
B.混合土样
a) 方案一:采5个点分别检测,再求均值 b) 方案二:把5个点混合成一个样,检测
☆ 方案二优势: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 混合土样的采集
1)采样点数 理论上,越多精度越高
2)操作
称样 取1mm土样5.g,放入烘箱中,盖倾斜 烘干 放入已烘干称重(W1 )的铝盒中,称重(W2 )
在105110摄氏度烘干8h后 冷却 在干燥器中
加盖,取出
2030 m in
称重(W3 ) 再烘干 30min冷却 称重(W3 )
四、土壤、植物和肥料中水分的测定
B.烘干法(国标法)
计算:
水%
风干土重 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100
W2 W3
W3 W1
100
烘干土重
100
100 水分(%)
风干土
1
1 水分%
风干土
将1+水分%称为水分系数。如:水分:3.05%,水分系数为1.0305。
四、土壤、植物和肥料中水分的测定
B.烘干法(国标法)
3)注意 ① 温度的控制(有机物挥发;OM或石膏含量高则真空烘干) ② 恒重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一)、采样要求进行食品检验,是在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检验样品,而对样品进行检验的结果用来说明整批食品的性状。

因此,采样时必需留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匀称性。

要仔细填写采样记录。

写明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包装状况等,外地调入的食品应结合运货单、兽医卫生人员证明、商品检验机关或卫生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状况,并填写检验项目及采样人。

(二)、采样数量和方法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意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章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

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洁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实行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终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实行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依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需从整批食品中实行肯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简单。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匀称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需采纳正确的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实验报告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土壤制备的目的:①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 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 如铁锰结怀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样的组成部分;②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③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④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2、土壤保存的目的:制备好的土样要贮存,为之后的重要研究项目或长期性研究项目的实验材料做准备,以便必要时查核或补充其他分析项目之用。

二、实验原理1、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有代表性的土壤。

2、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必须严格认真地进行,否则就算以后分析工作很精细,仍不能保证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

三、实验设备1、采集:铁锹、土壤袋、纸盒、铝盒、铅笔、标签2、制备:土壤筛、硬纸板、木棒、研钵、广口瓶、铅笔、标签3、保存:封口袋四、实验步骤及结果(一)采样步骤结果图按S形线路采样,在每一个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干燥、含石砾而坚硬的土壤)下切取一片片的上下厚度相同的土壤样品,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将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要量(混合样品重约0.5kg)装入干净土壤袋(或塑料袋)内。

标签上填写样品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标签样品编号1号采样地点苏沙西路土壤名称淋溶土采样深度20cm深采样日期2020/10/17 采样人Xxx将土壤样品带回宿舍,敞开袋口风干数日,直到土壤样品风干,再进行包装托运到实验室。

步骤过程图从样地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其干燥。

在进行土壤化学分析时,研磨前取风干样品一份,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制备方法因样品类型不同而异: 1.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将
样品充分摇匀或搅拌均匀即可。 常用的搅拌工具有玻璃棒、搅拌 器等。
2.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的混 合物,可分离后再分别取样测定。
3.固体样品
应用切细、粉碎、捣碎、研磨等方法将
样品制成均匀可检状态。常用的工具有研钵、
粉碎机、绞肉机、高速组织捣碎机等。
②水产品
小鱼、小虾:可随机采取多个检样(2~3
条),切碎、混匀后成为原始样品,再分取缩减得
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
大鱼:可从若干个体上的头、体、尾各部位切取 适量可食部分得到检样,切碎、混匀后形成原始样 品,再分取缩减得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
③ 果蔬
体积较小的(如山楂、葡萄等):可随机取一定个 数作为检样,切碎、混匀形成原始样品,再分取 缩减得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 合平均,均匀地分出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 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 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复验样品(在对检验结 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复检用)和保留样品(需封存保 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 证,但易变质食品不作保留)。每份样品数量一般 不少于0.5kg。
❖ 容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可用以下方法保存,使用时可 根据需要和测定要求选择。
1. 冷藏 短期保存温度一般以0~50C为宜。
2. 干藏 可根据样品的种类和要求采用风干、烘干、 冷冻干燥等方法。冷冻干燥是在低温及真空下的情 况下对样品进行干燥(温度:-30~-10℃,真 空压力:10~40Pa),所以食品的变化可以减至 最小程度,保存时间也较长。
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批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 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采样的数量一式三份 供检验、复检和备查用,每份不少于0.5kg。

2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制样时一般用40目(0.42mm)。 4)保存 鲜样采回后马上分析,或在4℃保存;风干样同土壤。
二、农/畜产品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2. 籽粒样品
1)个别植株的采样 一株即一个样品,重量>25g
2)试验小区的采样(重量>500g)
作为植株采样 收获后采样 3)成批物(重量>500g) 4)制备 去杂,去不完善粒(空壳,裂纹,病变…),晒干,装瓶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3.土样的制备 A.样品制备的目的
1、挑出植物的根、石块等非土部分,使样品能真正代表 土壤本身的组成; 2、样品磨细后增大了土粒的表面积,有利于测定时土粒 与试剂反应迅速、完全。 3、使分析用的少量土样有较高代表性,减少称样误差; 4、使样品能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作用而养分变质。
A.包装化肥
• •


<10袋:逐袋采样,在3/4处采样 10~50袋:采集袋数>20% 50~100袋: >10% >100袋: >10袋,(总数的2%)
B.散装化肥(至少10点)
分为上、中、下三层,东、南、西、北各采一个点。
C.液体
5%,一个样品至少500ml,用玻璃管。
三、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B.制备
1)清污 一般不水洗,用湿沫布擦干净(防易溶养分渗出) 若刚施肥或打药,用0.1%-0.3%洗衣粉去垢,清水快速淋 洗后马上擦干
二、农/畜产品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2)烘干 剪碎 杀青(90℃烘15-30min,使酶失活) 烘干(~60℃

3)粉碎过筛(粉碎机)
称样重 <1g 1~2g >2g 粉碎粒径 0.25~0.1 mm 0.5 1 mm பைடு நூலகம்m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制备(理化检验技术)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制备(理化检验技术)

3.均匀化处理 ①对于干燥的固态样品(如粮食等),一般可采用20~40目的分样筛,或根据分
析方法的要求过筛。 ②对于液态或半流体样品,可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 ③对于互不相溶的液态样品,应先将其分离,再分别搅拌均匀 ④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类,一般先用水洗净泥沙,揩干表面附着的水分,
取可食部分,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充分混匀。
2.去除非食用部分
食品样品一般也应剔除非食用部分。 对于植物性食品,根据品种的不同分别去除根、茎、叶、皮、柄、壳、核等非食用部分 对于动物性食品,常需去除羽毛、鳞、爪、骨、胃肠内容物、胆囊、甲状腺、皮脂腺、
淋巴结、蛋壳等 对于罐头食品,则应注意剔除其中的果核、骨头、调味品(葱、辣椒及其他)等。
二、样品的保存
(一)保存原则 1.稳定待测成分 2.防止污染 3.防止腐败变质 4.稳定水分
二、样品的保存
(二)保存方法 食品样品的保存时要求做到: 净 密 冷 快
一、样缩分等处理工作。
样品的制备方法有: 搅拌、切细、粉碎、研磨或捣碎等
常用的样品制备工具包括: 研钵、磨粉机、万能微型粉碎机、球磨机、高速组织捣碎机、绞肉机、搅拌机等。
1.去除机械杂质 所采集的食品样品应预先剔除生产、加工、运输、保存中可能混入的肉眼可见的 机械杂质。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

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
2. 采样时,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样品的生产日 期、批号、采样条件、方法、数量、包装情况等。 外地调入的食品还应结合运货单、商检机关和卫生 部门的化验单、厂方化验单等,了解起运日期、来 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同时注意其运输 及保管条件,并填写检验目的、项目及采样人。
采样时的记录
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如动物油脂、果酱等,启开包装后,用采样器 从上、中、下三层分别取出检样,然后混合缩减至 所需数量。
c.液体样品
如鲜乳、酒或其他饮料、植物油等,充分混匀 后采取一定量的样品混合。用大容器盛装不便混匀 的,可采用虹吸法分层取样,每层各取500mL左右, 装人小口瓶中混匀后,再分取缩减至所需数量。
(2)散装固体食品 可根据堆放的具体情况,先划分为若
❖ 样品的制备方法一般有搅拌、切 细、粉碎、研磨或捣碎,使检验样 品充分混匀。常用研钵、磨粉机、 万能微型粉碎机、球磨机、高速组 织捣碎机、绞肉机等进行均匀化处 理。
1.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将样品充分摇匀 或搅拌均匀即可。常用的搅拌工具有玻璃棒、 搅拌器等。
❖ 采样的数量 ❖ 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批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
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 ❖ 采样的数量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和备查用,每份
不少于0. 5 kg
❖ 2. 具体样品的抽取方法 采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按照相关的
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1)有完整包装(桶、袋、箱等)的食品首先根据 下列公式确定取样件数: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1
了解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掌握样品处理的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 样品的采集 ❖ 样品的分类 ❖ 采样的一般方法 ❖ 样品的制备 ❖ 样品的保存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方法以及采样人 签 封
二、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取的样品进行
分取、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目的: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在检测时取 任何部分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
制备时,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和检验项目的 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
1.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将样品 充分摇匀或搅拌均匀即可。常用的搅 拌工具有玻璃棒、搅拌器等。
散堆状的均匀固体样品:
先划分若干等体积层,然后在每层的四角及中 心点,也分上、中、下3个部位,用双套回转 取样管插入采样,将取得的检样混合在一起, 得到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按四分法对角取样, 即得到平均样品。
四分法:
是将均匀固体样品由原始样品制成平均样 品的方法。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集在一 张干净平整的纸上,或一块洁净的玻璃板上; 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 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 划“+”字等分成4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 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 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高温炉(马福炉)
干法灰化方法特点
优点: 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②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 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 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③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 率降低。
除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 定都可用此法处理样品
微波高压消煮器 食品样品最多只要10分钟(2.5 MPa);
其它方法:
高压密封消化法——120~150℃,数小时,要求 密封条件高。 自动回流消化仪
微波消解仪
(二)蒸馏法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
不同而将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常压蒸馏法、减压蒸 馏、水蒸气蒸馏
1.常压蒸馏
适用范围: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 高的物质。
(2)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鱼、果蔬等)
此类食品的本身各部位极不均匀,个体大小 及成熟度差异大,更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肉类:视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而定,有时从不 同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该只动物,有时从 很多只动物的同一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某一 部位的情况。
水产品:个体较小的鱼类可随机多个取样,切 碎、混合均匀,分取缩减至所需要的量。个体 较大的,可以在若干个体上切割一定量的可食 部分,切碎后混匀,分取缩减。
常压蒸馏装臵
全自动常压蒸馏仪
2.减压蒸馏
适用范围:常压下受热易分解或沸 点太高的物质。
减压蒸馏装臵
HDV 632自动减压蒸馏分析仪
3.水蒸汽蒸馏
适应范围:适用于沸点较高,易炭 化,易分解物质。 水蒸汽蒸馏是用水蒸汽加热混合液 体,使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 与水蒸汽分压成比例地自溶液中一 起蒸馏出来。
2. 湿法消化
原理: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 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 态逸出,待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 消化液中。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
消化设备
凯氏消化管
湿法消化的优缺点
优点:
(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 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易挥 发元素逸散损失。 缺点: (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1) 提取剂的选择 依据相似相溶原理 溶剂沸点在45~80℃之间的。沸点低, 易挥发;沸点高,不易提纯,浓缩, 溶剂与提取物不好分离。 选稳定性好的溶剂。
(2) 提取方法
振荡浸提法、捣碎法 、索氏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2.溶剂萃取法
利用该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 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 剂中转移至另一种溶剂中,从而与 其他成分分离,达到分离和富集的 目的。
对于西红柿、洋葱、马铃薯等取样个数不 少于20个。
对于黄瓜、萝卜、茄子等取样个数不少于 15个。 对于体积膨松型蔬菜,如油菜、菠菜、小 白菜等,应由多个包装(捆、筐)分别抽取一定 数量,混合后做成平均样品。
(3)液体及半固体样品(如植物油、动 物油、鲜乳、饮料等)
对桶(罐、缸)装样品:
先按 S N / 2 确定采取的桶数,再启开包装,用虹 吸法分上、中、下三层各采取少部分检样,然后混 合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的平均样品。
水蒸汽蒸馏装臵
(三)溶剂提取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不同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完 全或部分地分离的方法。 根据提取对象不同分为浸提法和萃 取法
1.浸提法
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某种待
测成分浸提出来,又称“液-固萃取 法”。 所采用的溶剂,应既能大量溶解被 提取的物质,又要不破坏被提取物 质的性质。
食品分析中,不论是原料、半成品还是成品, 即使同一种类,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 加工及贮存方法、保藏条件的不同,食品中 成分和含量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动。 此外,即使同一检测对象,各部位间的组成 和含量也会有显著差异。因此,要保证检测 结果的准确、结论的正确,首要条件就是采 取的样品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一)采样的意义及要求 (二)采样的数量和方法 (三)采样的注意事项
(一)采样的意义及要求
采样:从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 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 叫采样。 样品:从大量产品中所抽取的分析材料。 采样是食品分析的首项工作。采样的正确与 否,是检验工作成败的关键。
1. 正确采样的意义
(4)采样后应迅速送检验室检验,保持原 来的理化状态。
(5)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包括采样单位、 地址、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 况、采样数量、现场卫生状况、运输、贮藏 条件、外观、检验项目及采样人等。
(二)采样的数量和方法
1.样品的分类 2.采样的数量 3.采样的方法
1.样品的分类
样品一般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三种。 检样:从整批待测食品的各个部分所采取的少量 样品。 原始样品:把质量相同的许多份检样混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按一定的方法和 程序抽取一部分作为最后的检测材料 试样:由平均样品中分出,用于全部分析项目检 验用的样品。 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复检,故必须有复检样品。
四、样品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原则:
(1) 消除干扰因素; (2) 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3) 使被测组分浓缩,以便获 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主要的预处理方法
(一)有机物破坏法 (二)蒸馏法 (三)溶剂提取法 (四)色层分离法 (五)化学分离法
(六)盐析法
(七)浓缩
(一)有机物破坏法
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需要在测 定前破坏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 糖等。
2. 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的混合物, 可分离后,再分别取样测定。
3.固体样品
采用切细、捣碎、粉碎、反复研磨等方法, 将样品研细并混合均匀。常用的工具有研 钵、粉碎机、绞肉机、高速组织捣碎机等。 注意:(1)样品在制备前必须先除去不 可食用部分。(2)固体试样的粒度应符 合测定的要求。
标准筛的筛号与孔径大小
3. 罐藏:不能即时处理的鲜样,在允许的
情况下可制成罐头贮藏。例如,将一定
量的试样切碎后,放入95%乙醇中煮沸
30min(最终乙醇浓度应在78%~82%的范
围内),冷却后密封,可保存1年以上。
注意: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 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查,保留期 从检验报告单签发之日起开始计算; 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留样品加 封存入适当的地方,并尽可能保持 原状。
果蔬:先去皮、核,只留下可食用的部分。
体积小的果蔬:如枣、葡萄等,随机取多个整 体(不少于40个),切碎混合均匀后,缩减至 所需量; 体积大的果蔬:如西瓜、冬瓜等按成熟度及个 体大小的组成比例,选取若干个个体(不少于 10个),对每个个体单独取样,以消除样品间 的差异。取样方法是从每个个体生长轴纵向剖 成4份或 8份,取对角线2份,再混合缩分,以减 少内部差异。
采样的步骤
待检食品
采样
检 样
混合
原始样品
处理
检验样品
平均样品
保留样品
0.5Kg
复检样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Kg
0.5Kg
2.采样的数量
采样的数量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和备 查用,每份不少于0.5 kg
3.采样的方法
• 样品的采集通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 随机抽样是指不带主观框架,在抽样过程中保证整 批食品中的每一个单位产品(为检验需要而划分的 产品最小的基本单位)都有被抽取的机会。 • 抽取的样品必须均匀地分布在整批食品的各个部位。
4. 罐头类
在捣碎前要先清除果核;鱼类罐头、肉 禽罐头应先剔除骨头、鱼刺及调味品(葱、
姜、辣椒等)后再捣碎、混匀。
三、 样品的保存
保存的原则是: 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容易腐败变质的样品的保存方法
1. 冷藏: 短期保存温度一般以0~5 0C为宜。 2. 干藏: 可根据样品的种类和要求采用风干、 烘干、冷冻干燥等方法。
对大桶或池(散)装品:
可在桶(或池)的四角及中心点分上、中、下三 层进行采样,充分混匀后,分取缩减至所需要的量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
根据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采样。同一批号
取样数量, 250g以上包装不得少于3个, 250g以下包装不得少于6个。
• 常用采样器
电动采样器
补充:
采样时的记录 样品名称 采 样 地 点 时 数 间 量
食品分析与检测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制 备、保存及预处理
一、样品的采集 二、样品的制备 三、样品的保存 四、样品的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