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试题——语文(湖南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0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含答案)

200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ǘ)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B.倏.忽(shǖ)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á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

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 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确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确气息。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今朝勇登龙虎榜,他年必定栋梁材放飞理想中考起步,施展才华高校留名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中考号角声声急,是谁又催千里马;夺魁战鼓阵阵高,看我更上一层楼苦斗六载历届师生卧薪尝胆学校创辉煌;寒窗三年今朝将士破釜沉舟中考谱新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沉着应战,哪怕考题深似海;笑对人生,抖擞精神向未来。

九十余名园丁同心同德敬业爱岗精心育桃李一千六百学子再接再厉勤学苦练努力成栋梁封侯当自强,学无止境,须立卧薪尝胆志气;越洋可力行,艺臻佳态,必奋继往开来志士争雄龙虎榜;英才夺冠凤凰台九载辛勤汗水铸造少年凌云壮志;向中丰厚底蕴铺就学子灿烂前程我难人也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也易,我不大意。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九年历程勇攀书山甘洒汗水,今日竞雌雄争取金榜题名1、努力````不要让自己后悔```` 付出汗水,改变命运!!!2、百分之1的希望,百分之99努力!!3、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4、点滴努力,泉水回报5、不经一番寒傲骨,那得梅花扑鼻香6、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拼搏,会拼才会赢。

7、时不我待,分秒必争备战中考。

8、机不可失,锱铢必较谱写人生。

9、群策群力奋战百日决胜中考10、一心一意守望六月续写辉煌11、九年磨一剑,中考越难关12、放飞理想中考起步,施展才华高校留名13、人难我也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也易,我不大意。

14、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成功15、为理想而奋斗16、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17、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18、要给成功找方法,不给失败找理由。

19、青春没有草稿纸,我们永远不能输!20、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21、向着理想奋飞,向着中考冲刺!22、奋斗改变命运,梦想在于行动!23、加强规范性,考试无不胜!24、拼搏创造价值,勤奋成就未来,细心完善考试,勇气铸就高分!25、志存高远,扎实奋战,永不言累,定要成功!26、积累、反思、条理化、强化训练是学习成功的法宝!27、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1.(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

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

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一、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眷顾 伺.候(c ì) 怯.生生(qu è) 不揣.冒昧(chu ǎi ) B .糅合 愠.色(y ùn ) 闹别.扭(bi è) 闭目塞.听(s è) C .遴选 舛.误(chu ǎn ) 煞.风景(sh ā) 飞扬跋扈.(h ù) D .做梗 咋.舌(z é) 处.方药(ch ǔ) 唧唧喳.喳(ch 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D .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

‘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 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 .感受 依托 未免 B .感触 依附 未免 C .感触 依托 不免 D .感受 依附 不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Ⅰ)(供河南、河北、山西、广西使用)详细解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 圈养(quān) 愀然不乐(qiǎo)B.倏忽(shū) 越俎代庖(páo) 牛虻(máng ) 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á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多音字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A项中“圈养”的“圈”应读“juàn”,B项中“牛虻”的“虻”应读“méng”,D项中“探本溯源”的“溯”应读“sù”。

C项的几个字读音完全正确。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èng)不掘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一、(12分,每小题3分)1C2B3A4B二、(9分,每小题3分)5B6A7C三、(9分,每小题3分)8A9B10D四、(23分)11(10分)(1)(6分)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译出大意给3分;“日”“哺”“莫”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补充细则】日:天天、每天、每日,经常(х)时间名词作状语。

莫:不,没有哪种方法,没有哪种办法,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比…更好的。

每小句1分。

(2)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补充细则】君:把他当成国君(对待),像国君一样对待。

兄:把他当成兄长(对待),像兄长一样对待。

总原则:关键词语和大意翻译不重复扣分。

(扣除关键词,句意对给分。

)12(8分)(1)(3分)“拳”和“退”。

用“他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答出“拳”和“退”的,给1分;能作出分析的,给2分;如找出其他的字,如“明”、“阔”的,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意思答对即可。

【补充细则】①答出“拳”“退”1分,正确分析2分;“明”“阔”分析合理,酌情给分。

②每个字的分析,修饰语:传神、具体、形象,宾语:姿态、形态、样子等。

③只有一个字的分析,中无修饰语,不扣分,两字都无修饰语扣1分。

④对两字好处分析不太准确,而又答出最后一句的,不扣分。

⑤没有对两字好处的具体分析,而只有最后一句的,给1分。

⑥如考生选明、阔,用明字衬托出月光明亮的沙滩上,白鹭蜷缩的状态,用“阔”字,表现出飞鸿在这辽阔云天自由飞翔的情景。

⑦如选中一句中两字,即使分析正确,也扣1分。

(2)(5分)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文科)2490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文科)2490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文科) 测试题 2019.91,函数)0()(2≤=x x x f 的反函数是( ) )0()(.1≥=-x x x f A )0()(.1≥-=-x x x f B)0()(.1≤--=-x x x f C )0()(.21≤-=-x x x f D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满足,则( ),//.βn B 或β⊂n α⊥n C . ,//.αn D 或α⊂n 3,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3log 5log 2log 223<<C .5log 2log 3log 232<<D .2log 5log 3log 322<<4,在ABC ∆中,AB=3,AC=2,BC=10,则 ( )A .23-B .32-C .32D .23 5,某市拟从4个重点项目和6个一般项目中各选2个项目作为本年度启动的项目,则重点项目A 和一般项目B 至少有一个被选中的不同选法种数是( )A .15B .45C .60D .756,长方体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11=AA ,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αβ,,m n m ααβ⊥⊥⊥.A n β⊥322log 2log 3log 5<<AB AC ⋅=1111ABCD A B C D-A .42πB .22π C .π2 D .2π2 7,双曲线)0,0(12222>>=-b a b y a x 的右支上存在一点,它到右焦点及左准线的距离相等,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甲、乙、丙三人参加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试,面试合格者可正式签约。

甲表示只要面试合格就签约,乙、丙则约定:两人面试都合格就一同签约,否则两人都不签约。

设每人 面试合格的概率都是21,且面试是否合格互不影响。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doc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doc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王昌龄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

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

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

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与物融,情与景合。

这首诗就达到了情景相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蓝天,月亮是那样皎洁无暇,明净幽美,不正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情吗?诗人之“愁”是怀人之愁。

而用一“直”字,更写出了诗人那种要急切前往抚慰友人的深婉情致。

结句颇为奇特,不仅想象超人,而且写得极为开阔,余意不尽,无形中使人陶醉在诗意盎然的境界里。

《龙标野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

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1全国一、2全国二、3北京、4天津、5上海、6重庆、7山东、8江苏、9辽宁、10宁夏、11安徽、12湖南、13湖北、14浙江、15广东B、16江西、17四川、18福建十一、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说明:本试卷为完整版,附答案及大部分试题的详解。

详解部分,虽然耗费了不少精力,但由于本人学识水平的有限和手头资料的缺乏,仅是一孔之见,定有不少疏漏乃至谬误之处,请使用者斧正。

本人已经连续三年对安徽试卷进行了详解,目的是用于同行切磋。

本人保留对详解部分版权的享有,不得用于营利,转载请注明出处——淮南六中语文组:程道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语言知识仍然是4题,语音在多年停考后又回归了,成语、病句还是必考题,第四题考查的应该是属于句式知识。

总体难度不是很大。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清澈./掣.肘殷.红/湮.没瞠.目/螳.臂当车B.箴.言/斟.酌蛊.惑/商贾.船舷./扣人心弦.C.联袂./抉.择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D.徘徊./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解析】:答案为B。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四川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 2.C 3.A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A 6.C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A 10.C
四、(23分)
11.(10分)
(1)(4分)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14.(8分)
⑴(4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
23.(4分)⑴功亏一篑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风 ⑷淋漓尽致
12.风从外在看,在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时时在重新雕塑着一个新的世界。风从本质看,不变的是,它有情,磊落坦荡,敢爱敢怒;它更有骨,心高气豪,义无反大陆,颇有英雄气度。
(意思对即可)
13.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例:“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徙”,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作文

名师点评2008年高考高分满分作文(湖南卷)【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作文】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

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

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

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的迷惑与求解平均分38.69,得分率64.5%。

今年作文题的命题方式考生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去年北京卷的作文题也是从一联古诗出发,"借题发挥",提供几种阐释,让考生循着命题人提供的路径立意作文;用一个省略号提示考生还可以有自己对诗句的独特理解。

不同的主要是,湖南卷选择的诗句在意义上是偏重于后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命题人对诗句的阐释进一步强化了这句诗的理性意义。

所以尽管材料反复提到"意境与哲理",试图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要求相协调,尽量照顾考生在文体写作方面的不平衡性,但由于材料的限制,"意境"的幽径殊难寻觅,大部分考生只能选择"哲理"一条路。

但这条路,对于刚刚成年(从哲思上说,多数同学仍处于幼年)的中学生来说,却是不容易走通的。

毋须实证科学的同行拿出证据,我们也可以知道,中国的中学生与欧美的中学生相比,是属于右脑发达而左脑迟滞类型的,我们的学生很难脱离情境从事纯粹的演绎推理。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jiāoB.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

(jǐ)C.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与创新欲望的年轻一代的不断参与.。

(yǔ)D.提倡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

(wè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拷..,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èng)不掘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⑤无需人为干预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8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加精)

2008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加精)

①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第Ⅰ卷一、1.【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多音字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A项中“圈养”的“圈”应读“juàn”,B项中“牛虻”的“虻”应读“mãng”,D项中“探本溯源”的“溯”应读“sù”。

C项的几个字读音完全正确。

】2、【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B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其他几项成语使用都是恰当的,A项“探囊取物”意思是“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

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C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3、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B项搭配不当和赘余,“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4、【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本段文字主要讲我国如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便可解答。

】二、5、【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备受推崇”的是“浑天仪和浑象”,“圭表”是“广为世人所知”。

湖南省2008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题

湖南省2008届高三语文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试题

湖南省2008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2008年3月1日下午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由联合命题隆回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一. 语言知识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熟稔. rěn 阻.击 jū说.服 shuì弄巧成拙. zhuōB.落泊. bó绯.闻 fēi 碑帖.tiè名符.其实 fúC.脖颈. gěng 铜臭. xiù偌.大 nuò煊.赫一时 xuānD.杀戮. lù蕴藉. jiè癖.好 pǐ伛偻.提携 ló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昏时分,彬彬打开影牒机,他很快被《集结号》的场景震撼了:我地下谍报人员,拼尽全力,依然无法避免喋血惨案的发生——敌人穷凶极恶啊!B.清秋时节,雨霜洗染过的麓山枫叶,洁净无暇,它给赏玩着的龙儿以无限的遐想。

她想,周末如有闲瑕,定要邀上小舟去攀缘久违了的岳麓山!C.小姑娘彭帧目睹冒着蒸气的水壶,竟莫名地感动,今天历史课上提及的瓦特真伟大啊,他发明的蒸汽机竟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时代!D.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爱晚亭依山傍水,四周风光旖旎,吸引着无数游客徜徉..其间,酝酿出不少有趣的故事。

B.冰雪灾害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C.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美国师出无名....的伊拉克战争,造成10万平民死于非命,也让1700多美国大兵丧生异域。

2008年高考试题——语文(湖南卷)(有答案)

2008年高考试题——语文(湖南卷)(有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l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颔.联hàn 思忖.cǔn 悄.声qiāo 物阜.民安fùB.摒.弃bìng 咋.舌zé泠.然lěng 倾箱倒箧.qièC.沉浸.jìn 跻.身jī撰.写zhuàn 大笔如椽.yuánD.宽宥.yòu 车辆.liàng 仓廪.lǐn 凭栏骋.目chě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面丰富的知识。

B.乡村风光,甚觉宜人,野外景致,殊有情趣,远近树木参天,蔚为大观。

C.他的散文和小说富有诗情画意,也不乏扣人心弦之笔和感人肺腑之言。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到带有浓郁山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200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含答案)

200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悬想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ǘ)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B.倏.忽(shǖ)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á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 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

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 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确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确气息。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19.03.2019
2、适用条件
15
2Z203030 民事诉讼法
2Z303034掌握审判程序 一、一审程序---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工程建设中的纠纷一般采用“普通程序”
二、二审程序
1、上诉期限—15日 或 10日
2、二审法院的处理情形与结果---教材245
三、审判监督程序
19.03.2019
16
2Z203030 民事诉讼法
19.03.2019
21
2Z203050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
三、证人证言与当事人陈述
1、证人证言—民事诉讼法第70条、《证据若干规定》第69 条 2、当事人陈述--- 《证据若干规定》第76条
19.03.2019 8
2Z203020证据
四、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1、鉴定结论 当事人申请鉴定的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教材234
2、勘验笔录
19.03.2019 19
2Z203040 仲裁法
2Z203043熟悉仲裁裁决的撤销 一、撤销条件—教材223页 二、撤销申请与时间 1、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 2、6个月 三、撤销后果
撤销后,可以诉讼
19.03.2019
20
2Z203050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
2Z203051熟悉行政复议的范围 一、可以申请的事项 教材225列出6种情况 二、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1、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2、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
19.03.2019
3
2Z203010民事纠纷处理方式
二、仲裁的基本特点 1、自愿性; 4、保密性; 7、独立性 2、专业性; 5、快捷性; 3、独立性民事纠纷处理方式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湖南卷)

深爱成害曾经看到一个电视采访,演员徐帆说,太太做着做着就变成了妈。

而妈呢?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上帝。

无论做妈还是做上帝,都是试图以爱的名义包办,这种包办,在承包方看来,是全情付出,对方理应感激涕零没齿难忘,而对于承受方来说,却往往意味着悲剧的开始。

人,生而自由,太深太多的爱,则是一剂剥夺人类这一基本权利的慢性毒药。

强权,一旦以爱的名义,就变得合理与难以反抗,倘若不是自虐狂人,恐怕谁都不愿意背负这样的枷锁,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深爱泛滥的妈咪型女人,往往遭遇背叛,而那些“管好自己,天下太平”的自私女人往往被男人当成手中宝的原因。

相思能成灾,深爱能成害,世间才有了“过犹不及”这个词。

但凡将深爱发展成深害的人,皆自觉得无私。

却不知,于人类来说,自私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德,至少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他人的“瓦上霜”时,保持难能可贵的自制与清醒。

要知道,以爱之名存在的无私是一种病,会上瘾。

它需要的未必是当事人相同多的爱的回报,却一定是当事人相当多的爱的服从。

说白了,所谓深爱,并非无私的奉献,而是无条件的掌控。

半个多世纪前,文人郁达夫为美人王映霞抛弃元配,放弃声色犬马的大上海,蜗居于杭州,他爱她,就像老鼠爱大米,他看上去可以为她放弃一切,却也要求她“不许读书,不许外出,整天在家待着”。

他为她放弃了一座山,便也要求她为他放弃一片海。

这样的爱有多沉重?40年后,王映霞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是爱我的,那方式,却是我受不了的。

那样的痛苦,我今生绝对不要再有第二次。

我们歌颂爱的伟大,却往往忽略了它永远绕不过人性这道门槛。

一个为子女付出全部青春,做了偌大牺牲的母亲,一定会要求子女对她的指令俯首帖耳。

一个为丈夫牺牲了个人生活的妇人,男人的自由与快乐,便是对她含辛茹苦的漠视与挑战。

所谓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情书中的对白,现实版本往往是“我快乐所以你也要快乐”,甚至于“我不快乐,你也要不快乐”。

如果真有爱,或者真有所谓无私的爱,便一定不是将爱与要求一股脑地倾倒在对方身上,全然不顾人家能否承受,而是克制再克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递归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②簧(zé):竹席。③鞫(jū):审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指: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莱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答: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2)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 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
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C.公坚不回回:返回
D.亦以是持其身持:约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①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①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7~20题。
谈 静
朱光潜
(1)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千草之间也诀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
7.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l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邹忌,。,窥镜,谓其妻日: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祜元年在家去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