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热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电子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 1: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3: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这是因为:①: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 1: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为骨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八章 政治观教育
我国的基本国情
• 指我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情况。 • 具体表现:人口多、文化悠久、人均资源 少
进行基本国情教育的意义
• 一、有利于人民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党的路 线方针 • 二、有利于人民更好地参与现代化事业建 设 • 三、有利于人民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 四、有利于人民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利益 的关系
三、爱国主义教育
• 含义: • 指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 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 • 现阶段,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主要表 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 建设,积极投身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四、形势政策教育
• 形势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的状况 和态势 • 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 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
政治观的含义: 广义:政治观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 治活动的根本观点。 狭义:特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 政策所持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
政治观教育的作用
• 1、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 2、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 • 3、保持坚定正确的政策方向
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
• 1、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就是要经常向人们 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宣传党和 的方针、政策。 • 2、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 形势政策教育中,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 作,突出重点。 • 3、形势政策教育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因此 形势政策教育一定要联系教育对象的思想 实际, 一、基本国情教育 二、党的基本路线 三、爱国主义教育 四、形势政策教育
一、基本国情教育
• 1.含义: 所谓基本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 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即那些对社会和经济 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发展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该国 长远发展的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章绪论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六页,共60页。
▪
1、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
对象、理论基础、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地位作用及其队伍
建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方法。
▪
2、通过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习和掌
第十一页,共60页。
▪ 在此阶段中,学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 就:
▪ 首先,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教育 学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包括两方面的力量: 一是高校系统;二是高校以外的社会研究 力量,主要包括党群系统、企业系统、军 队系统等。
第十二页,共60页。
▪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所涉 及的研究领域主要有: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十页,共60页。
第一节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 ▪ 一、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
些看法、原因、后果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60页。
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看法、原因、 后果
▪ (一)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 (二)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主要原因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失效性的后果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第十五页,共60页。
二、课程目的、要求、任务
▪ 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 形成发展,理论基础、基本范畴和过程方法及队伍 建设等内容,介绍我党九十多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 政治教育的新鲜经验,介绍世界各国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的现状及经验教训。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群众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1. 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1. 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学科。
2. 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评估等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 形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等。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3. 思想与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灌输与疏导:灌输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疏导是指通过引导、启发和沟通,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和内化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
5. 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外化为实际行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含义2、实行党政职能分开3、确立和维护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4、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建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1、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2、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科学化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内容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过程二、难点问题解析(一)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2、内化外化规律,即内化及外化辩证统一规律。
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
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
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渗透。
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和品德意志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践行新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过程;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践受认识、情感的指导和支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是其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和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第二版,旨在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本书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它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后,本书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
接下来,本书详细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情感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读书讲座、实践活动和心理辅导等方面。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包括教育计划制定、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主要包括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两个层面。
最后,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有了新的机遇。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人们的思想觉醒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总之,本书通过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指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具体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宣传,可以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认同和理解,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事求是、科学性、激发内在动力、全面发展等。
这些原则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可以指导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情感教育、实践教学等。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所述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重点
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主体:社会或社会群体(教育者)。
教育对象:全体社会成员(受教育者)。
教育要求: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按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培养下一代社会新人提出要求,在教育中,表现为具体的教育要求。
教育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属性: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以人自身为实践对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具有超越性。
(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超越,对人的现实规定性的超越,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的活动,培养出改造现实世界,超越现实世界的人)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其中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研究的重点。
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有:(1)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因素:研究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揭示人的自身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
(人);(2)研究普遍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社会要求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关系。
揭示、探索如何调节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以及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
(社会)(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和领导职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以及促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
(教育)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l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l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l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开放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四、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l工人阶级的实际运动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而只能自发地产生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点整理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P32、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P33、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P44、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P8简答题:1、简述思想和行为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P10(1)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
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
辩证关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
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
(2)启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要研究如何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如何使人们正确的思想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因此,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2、简述内化和外化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P11(1)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辩证关系:内化与外化既紧密联系又有所不同。
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
两者又相互渗透,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分别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阶段。
在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
(2)启示:它们共同推动人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复习资料——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复习资料——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概念,含义基本相同,指导思想、目的和内容也基本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
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区别。
思想政治工作除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包括党的组织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群众工作等。
尽管这些工作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但这些工作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人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一)内涵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内涵,从词义上说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存在的根据。
3.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
(二)外延1.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与内涵是相对应的概念)2.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具有全员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全程性;思想政治教育外延受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内容与目的的制约。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延与内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外延的广泛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性、方式和特色的多样性。
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人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是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
1996年教育部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合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归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保留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针对中国大陆高校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的研究和实践的学科,旨在建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引导学生培
养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服从社会公德、守正维护共产主义等特色,
培养自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公民观念,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
法制观念,以及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学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研究中
国共产党的思想与理论,党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党的思政文献;②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探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
析它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③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方法研究:探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与培养的方法;④社会主义思想政
治教育管理与服务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高校社会地位及社会
经济效应;⑤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探讨思想政治学科在研究、指导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完整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一】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及社会组织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P50※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想接近的关系。
P162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P294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内容和信息,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
P392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
P32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的运行方式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有效调节方式的总称。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在关系、机理运用、制度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
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层次性、主观性、复杂性、弱结构性、适应性等特性。
【二】简答:※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P91、按范畴性质分: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2、按范畴作用分: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重点范畴、具体范畴3、按范畴体系分:高层次范畴、中层范畴、低层次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P171、思想与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2、思想与行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互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思维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4.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5.民主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6.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7.求实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8.激励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准则。
9.渗透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灯各方面工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10.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
11.示范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的行为准则。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的责任。
1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内在逻辑联系
2019·03摘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之间具有极其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中心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成果范畴(内化与外化)和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关键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内在逻辑联系作者简介:徐志远,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慧玲,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湖北武汉430070)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野下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BKS10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3-0023-05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内在逻辑联系□徐志远范慧玲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它是人们对该学科领域问题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因而反映着该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已经构建了自己的范畴体系,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学术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哪些范畴应当归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这需要在研究中逐步解决。
笔者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有以下八对: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
研究和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对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加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重点复习笔记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片面,还有非政治思想和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过于宏观,并非专有特殊的对象)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矛盾,我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的制约。
人的思想和行为受这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另外还要研究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如何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
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
5、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6、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7、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和评价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8、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⒐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系,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⒑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⒒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⒓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什么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门专业学科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政治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学习内容。
2.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要内容。
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判断和分析时事政治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思想道德素养思想道德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等。
4.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学生需要学习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这能够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样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为社会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
5.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
学生需要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提高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专业能力。
6.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7. 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需要学生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法,能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说是这个特殊矛盾是呢?第一,道彳固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摞。
迤行思想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除生活中,人件号的思想政治表现重^是同一定社曾的思想政治要求有距雕很^完全一致。
迤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落助人件号逐步缩小造一距辄第二,道固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余冬,推勤著它的樊展。
造一矛盾是思想教育的起黠和勤力第三,道固矛盾遢制太勺著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晕的研究封象雨固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樊展的规律以及举寸人伊耳迤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既有耳斜系又有显别:1) G耳斜系: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擘羟生的前提脩件,基碘和源泉,思想政治教育擘是^於思想政治教育瞿富的^^^^的理^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只是醴系。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擘就曾成篇瓢源之水,瓢本之木,不能成篇真正的科擘,^^了思想政治教育擘的理^ 指醇,思想政治教育^^曾带上很大的盲目性。
2)显别: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工真^^活勤,以人卷作用举寸象,其目的在於落助人件号形成符合社曾要求的思想品德,^^活勤由来已久。
而思想政治教育擘划是一力科擘,它以思想政治教育造工^^践活勤卷研究客醴,目的在於科阜地言忍^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槿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5.思想政治教育晕的基本靶嚼(»8S)起黠轮嚅:思想和行篇中心轮嚅:教育主醴和教育客^中介靶嚅:疏通和引醇,言教和身教,物^鼓勘和精神鼓勘,教育和管理结果轮嚅:内化和外化余冬黠轮嚅:彳固人典社曾6.内化典外化内化:是指人件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谩程中,符社曾樊展要求的思想,觐念,规靶纳入自己的魅度醴系,成篇自己意虚散醴系有檄^成部分的谩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1: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3: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这是因为:①: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1: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为骨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有两类,一类未区分层次,只是探讨有那些主要范畴;另一类则认为应区分层次,如思教学的基本范畴、重要、具体范畴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一般从狭义上研究。
2:思教学范畴与思教规律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是思教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都是人们认识思教的思维形式,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识思教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结晶,又都是人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化对思教的认识提供认识工具。
但,思教规律对思教本质联系反应的更完整和深刻,而思教学范畴则从某一侧面、某一环节上反应四角的某系本质联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和结构第一,按思教范畴的性质、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
①实体:反应思教客观内容、实在基础和各个环节。
②属性:反应思教内在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特点、属性和功能性的。
③:反应思教各种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联结关系和综合联系等普遍关系的。
第二,按思教学范畴作用大小不同,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据具体范畴。
第三,按在范畴体系中高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思教学的高层、中层次和低层次范畴。
4: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考察纵向关系。
研究范畴之间的纵向关系,目的在于从动态上弄清各种范畴运行和发展的历史链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①主从关系。
②组合关系。
③连锁关系。
④互补关系。
考察横向关系,目的在于从静态上弄清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即弄清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5: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和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①客观性②流动性:我们把思教学范畴的发展性、相对性、辩证性统称为流动性。
第一,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思教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认识能力的提高,不仅会丰富已有的思教学范畴的内容,而且还会提出和增加新的范畴。
第二,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思教时间的深度、广度的相对性、有限性的制约,作为主观反映的思维形式的思教学范畴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
第三,思教学范畴的辩证转化也反映了它的暂时性、过渡性和渗透性。
③抽象性:思教学范畴的形成是在分析思教的矛盾运动中,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对矛盾运动的性质、属性、特征概括出最简单的规定、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④阶级性。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功能①认识功能。
首先,表现为规范思教学科的理论知识。
其次,是认识和揭示思教的本质和规律。
再次,是开拓人们的思维,起着思维再生产的作用。
②方法功能。
首先,它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
其次,它体现认识运动中个别和一般的各个思维环节。
再次,它激发思维的超越,为学科理论知识宝库增值。
③构建功能。
首先,它能指导人们构建思教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次,它是构建思教学科体系的基本条件。
最后,它是思教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范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作系统研究的仅见徐志远所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
徐志远2002年初提出:“思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他提出,起点范畴是思想和行为,中心范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介范畴是四对即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结果范畴是内化与外化,终点范畴是个人和社会。
1.思教学的起点范畴:思想和行为。
第一,思想和行为是思教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第二,思想和行为同思教学的研究对象互相规定。
第三,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剁成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第四,思想和行为也是思教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中心范畴,是这个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我们称它为逻辑基项。
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确定为逻辑基项,这是由他在思教基本范畴系统中占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第一,作为思教学基本范畴系统的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系统中的整体性范畴。
第二,作为思教学基本范畴系统的逻辑基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思教领域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重要因素,从而体现了基本范畴系统的本质特征。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逻辑中项联结逻辑始项和逻辑终项。
处于原则、方针的重要地位。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教本质、体现思教领域特殊矛盾性的基本范畴。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建构思教范畴体系的建构一是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二是要体现时代性,突出创造性,提炼新范畴。
三是要深入揭示思教范畴体系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是要大力开展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
为了合理、科学、有效地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应当遵循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①。
------徐志远:《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的建构原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实践性原则。
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通过思教实践,使思教学范畴得到检验。
一方面,使某些思教学范畴成为过世的或是陈旧的东西;另一方面,又会使某些思教学范畴的内容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通过思教实践,使思教学范畴得到发展。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其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即对其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
全面的认识对象,这是思维的本质所在。
而“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包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全面性原则的基本逻辑要求是:第一,从整体出发考察思教学范畴的纵向发展过程,反对那种脱离整体而孤立地考察对象的部分或要素的做法。
第二,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考察思教学范畴的横向连理,反对形而上学地割裂成对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
3.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充分认识它同社会环境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遵循开放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时代性。
第二,坚持全面性和联系性4.创新性原则。
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具有敢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追求独到和最佳的精神,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开拓性的现代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教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思教的方法理论研究,思教管理理论研究。
思教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研究自身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
包括思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教的功能和价值研究,思教的过程和规律研究,思教的对象和接受研究,思教的目的和任务研究,思教的内容及方针、原则研究,思教与社会环境的研究等。
思教的形成和发展,这部分研究思教在阶级社会的普遍性和历史发展,研究在马义指导下批判继承、批判借鉴的问题。
思教的方法理论,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在哲学方法的指导下,恰当运用一般方法去创造、总结、掌握、运用思教自身的科学方法。
思教的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岁思教活动的全过程实行有效调控,包括思教信息的调查分析、思教的预测、决策、实施和评估的研究,思教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领导研究,思教队伍建设研究,思教者的素质及修养的研究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确立思教学科的二级学科地位,对思教学科建设、发展和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思教学科建设,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认清思教学科与马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思教学科的作用。
马克思早就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其二,重视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大力建设思教新的分支学科。
与思教直接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及其分支学科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参见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