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儿童学游泳的基本动作及基本要领
![儿童学游泳的基本动作及基本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2dade2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6.png)
儿童学游泳的基本动作及基本要领儿童学游泳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他们的安全和身体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儿童学游泳的基本动作及基本要领的参考内容。
一、基本动作1. 浮水动作:儿童学游泳的第一步是学会浮水。
正确的浮水姿势是面向下沉,背部向上浮在水上。
教练可以在孩子的腹部下方放一块浮板,让孩子练习浮水。
2. 踏水动作:踏水是儿童学游泳的基本动作之一。
儿童可以站在水中,然后将脚尖踏水。
这样可以不断练习踩水的力量和节奏感。
3. 划水动作:儿童学游泳的另一个基本动作是划水。
划水姿势是臂展开,手掌朝下,手臂的动作是交替进行的。
儿童可以先在水面上练习手臂的划水动作,然后逐渐过渡到水中进行。
4. 蛙泳动作:蛙泳是儿童学游泳的最基本的泳姿。
练习蛙泳的动作可以从蛙泳腿的练习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入蛙泳的手臂动作。
蛙泳的要领是保持身体的水平,双臂交替划水,脚蹬力量要均匀。
5. 自由泳动作:自由泳是儿童学游泳的另一种重要的泳姿。
自由泳的要领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头部保持在水面上方,双臂交替划水,腿部做踏水和蛙泳腿的动作。
二、基本要领1. 安全意识:儿童学游泳的第一要领是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他们需要知道在水中的行为规范,如不在深水区玩耍,不单独下水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一些自我救援的方法,如翻滚浮出水面、侧身漂浮等。
2. 开放心态:儿童学游泳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他们需要克服对水的恐惧感,并愿意接受教练的指导。
父母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3. 稳定呼吸:在学习游泳时,稳定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应该学会正常呼吸,不要憋气,也不要过度喘气。
在游泳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4. 强化练习:儿童学游泳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父母可以陪伴他们定期去游泳课,同时也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的练习,如在浴缸中做一些浮水动作和划水动作。
5. 均衡饮食:儿童学游泳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
他们需要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
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口诀_具体解析
![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口诀_具体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8de14650e52ea551898a7.png)
具体分析:1、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
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
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
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
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
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
(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
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
上身要含胸收腹。
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台面近乎平行。
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
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
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免。
3、“照着来球收小臂”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
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
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
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
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
得反手者得天下。
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後。
军训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军训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9a0b3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9.png)
军训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立正、稍息、跨立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立正"口令,两脚跟靠扰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二、稍息口令:稍息。
动作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三、跨立跨立又称跨步站立。
口令:跨立。
动作要领:当听到"跨立"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第二节停止间转法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口令: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向后――转。
动作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向后转,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右转180度。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第三节集合、解散、整齐、报数(教练员喊口令)1、讲解:队列的集合分为横队集合、纵队集合、二列横队集合、二路纵队集合。
口令:“成横队(二列横队)――集合”、“成纵队(二路纵队)――集合”、“解散”。
动作要领: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队列位Z集合时,教练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体人员注意”,然后,教练员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教练员左前方适当位Z,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足球教学基本功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
![足球教学基本功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https://img.taocdn.com/s3/m/2f9618b9e009581b6ad9eb20.png)
足球基本技术讲解及重难点与纠错(大全)熟悉球性的基本练习一、颠球颠球是培养球性的主要练习方法,可以使球员了解球性,与足球培养感情。
颠球和踢毽子较为相似,就是用身体的合理部位触球,使球弹高,再接住,再弹高的过程。
注意:最好先做热身运动,使身体活动开,再做颠球练习;把握触球的位置和力度,尽量使足球的运动范围在自身的掌控之内;颠球时,击球的最佳部位是球的底部中央,球弹起的高度最好不超过膝盖。
(一)动作要领:1.双脚脚背正面颠球:屈膝,提高小腿,亮出脚掌,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底部中央。
两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
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身体周围。
2.双脚内侧、外侧颠球:抬脚屈膝,用脚的内侧或外侧向上摆动,击球的下部,两脚内侧或外侧交替击球。
3.大腿颠球:抬腿屈膝,用大腿的中前部位向上击球的下部,两腿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做支撑,用另一侧的大腿连续击球。
4.头部颠球:两脚开立,膝盖微屈,用前额部位连续顶球的下部。
顶球时,两眼注视球,两臂自然张开,以维持身体平衡。
(二)重难点:重点:脚法的正确及动作的熟练,尽量使两脚都能颠球。
难点:动作协调、自然。
(三)教法:1、初学时,可先徒手做无球模仿颠球练习。
主要让同学掌握一脚支撑,一脚颠球的动作,体会用小腿摆动发力击球。
(最好每人一球,可用篮球、排球、软式排球等代替)2、用脚颠带绳的球或装在网兜里面的球。
目的在于增加颠球的机会,减少拾球次数,提高练习的趣味。
当一脚基本掌握上述颠球方法后,可用另一只脚也练习,逐步过渡到两脚交替颠球,两脚都会颠球。
3、初学时,由于动作掌握较慢,学生会感到乏味,可以用比赛的方法激发练习的积极性。
如:颠网兜里的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颠得多;规定颠球的次数,看谁先达到;规定颠球的次数,看谁用时少;两人一组合作练习,一人拿带绳球辅助,另一同学练习颠球,拿球同学观察并纠正动作,二人交换反复进行。
脚内侧停球动作要领
![脚内侧停球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25fc69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c.png)
脚内侧停球动作要领一、引言脚内侧停球是足球比赛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动作之一,它可以帮助球员在比赛中控制球权,创造进攻机会。
然而,许多初学者在练习这个技术动作时会遇到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内侧停球的要领,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这个技术动作。
二、基本动作要领1.身体姿势在准备接球时,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略向前倾斜。
接近球时,身体稍微向下弯曲,并且膝盖微屈。
2.视线注视着足球,在接近足球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
3.接球方式用脚内侧轻轻地接触足球。
这个动作需要用到足弓内部的部位来控制足球。
三、练习方法1.单人练习(1)放置一个足球在地上,在距离你大约一米处站立。
(2)用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并且弯曲右膝。
(3)用左脚的内侧轻轻地接触足球,使足球静止在你的脚下。
(4)重复上述步骤,用右脚和左脚交替练习。
2.两人练习(1)两个人面对面站立,保持一定距离。
(2)一个人将足球轻轻地传给另一个人。
(3)另一个人用内侧停球的方式控制住足球并将其传回去。
(4)重复上述步骤,两个人交替进行。
四、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1.动作过大或者太小如果动作过大,则会失去平衡;如果动作太小,则无法控制住足球。
正确的方法是尽量保持简单的动作,只需要用到合适的力量来接触足球。
2.没有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在比赛中,你需要时刻关注着周围情况。
如果你只注视着足球而不注意周围情况,则很容易被对手抢断。
因此,在练习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3.没有保持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非常重要。
如果你在接球时没有保持好平衡,则很容易失去控制,并且容易被对手抢断。
五、总结脚内侧停球是足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它可以帮助球员控制住足球并且创造进攻机会。
在练习这个技术动作时,需要注意身体姿势、视线和接球方式。
通过单人和两人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技术动作。
如果出现了常见错误,需要及时纠正。
最后,希望初学者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脚内侧停球水平。
垒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垒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452e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9.png)
垒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垒球是一项团队性的运动项目,在垒球比赛中,队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完成击球、跑垒和守垒等动作。
本文将介绍垒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垒球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一、击球动作要领1. 准备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略偏向击球方向,上半身稍微前倾,保持身体平衡。
2. 握拍姿势:将球拍握于手掌中,拇指和食指交叉握住球拍柄,其余三指轻轻放置在球拍上,保持松散握持状态。
3. 击球动作:挥拍时,将球拍从身体的一侧向前甩动,利用手腕和前臂的力量将球击出。
注意要保持上半身的稳定,同时注意击球时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想要的球路效果。
二、跑垒动作要领1. 准备姿势:站在本垒的位置,双脚并拢,身体稍微前倾,准备迅速出发。
2. 起步动作:出发时,将重心迅速转移到前脚,用力迈出第一步,同时双臂向后摆动,帮助身体保持平衡。
3. 加速阶段:在起步后的几步中,逐渐加快速度,用力蹬地向前奔跑,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4. 踩垒动作:接近垒前时,将身体向前倾斜,用前脚踩在垒上,同时用手触碰垒,确保自己已成功踩垒。
三、守垒动作要领1. 准备姿势:站在守垒的位置,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略向前,手臂自然下垂,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 观察球员动作:在守垒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击球手的动作,准备迅速反应。
3. 接球动作:当球被击出后,快速移动到球的预计落点,用手接住球,并立即做出下一步的动作。
4. 踩垒动作:如果需要守垒踩垒,同样需要注意踩垒的时机和方式,确保自己能及时踩住垒。
垒球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技术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基本技术的训练包括击球、跑垒和守垒等方面的训练。
针对每个动作,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场景进行训练,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击球靶,让队员进行击球练习;可以设置跑垒线路,让队员进行跑垒练习;可以进行守垒对抗训练,提高队员的守垒能力。
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速度、力量、敏捷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武术腿法基本功
![武术腿法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e5d0209e6c175f0e7cd137e9.png)
武术腿法基本功武术腿法基本功拳谚说:“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
”腿法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屈伸、摆动、扫转等运动能力。
分直摆性腿法、屈伸性腿法和扫转性腿法。
练习踢腿,可以增强腿部的柔韧性,灵敏性及控制力量,练踢腿的方法有正踢腿、侧踢腿、后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弹腿、蹬腿、侧踹腿、前扫腿、后扫腿、拍脚等。
1.正踢腿动作要领:并步亮掌,目视前方。
左脚向前迈半步,左腿伸直支撑,右脚跟提起。
右腿伸直,脚尖勾紧向上踢起,踢腿过腰时迅猛加速。
右脚保持适度紧张向下收落,脚面绷直轻落地面。
收腹、立腰、挺胸、脚尖勾起绷落或勾起勾落。
练习步骤:压腿和劈腿练习后,再行进左右交替的间踢腿练习。
要求:两腿膝关节挺直,多做手扶支撑物的一腿连续快速的踢腿练习以增强腿部肌肉速度和力量,并要求收髋,下颏、头上顶,立腰,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脚尖勾紧踢腿要有寸劲。
2.侧踢腿动作要领:并步站立,立掌侧平撑;目视前方。
右脚向前盖步,身体右转,左脚尖勾起向左耳部踢起;同时,右臂上举亮掌,左臂屈肘左掌立于右胸前。
左脚快速下落,脚面绷平轻落地面,左右交替练习。
练习步骤:压腿和劈腿练习后,再行进左右交替的间踢腿练习。
要求:挺胸、立腰、侧身、开髋,支撑腿脚尖外展,上体右转侧立,摆动腿快速向耳侧踢起。
3.十字踢腿动作要领:与正踢腿相同,惟踢腿时,腿向头异侧方踢。
练习步骤:压腿和劈腿练习后,再行进左右交替的间踢腿练习。
要求:两腿膝关节挺直,多做手扶支撑物的一腿连续快速的踢腿练习以增强腿部肌肉速度和力量,并要求收髋,下颏、头上顶,立腰,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脚尖勾紧踢腿要有寸劲。
4.后踢腿动作要领:并步站立,右腿立地支撑,挺膝,左腿、左脚尖绷直向后上方踢起,上体向前倾探,头要仰起,然后左腿收落原位,挺膝站立,支撑身体,右腿、右脚绷直向后、向上踢起,左右交替后踢。
一腿站立时,全身重心量移于立地一腿,挺膝,抬头,腰向后仰,使后踢的脚踢至头后部。
练习步骤:手握肋木,仰身后踢,支撑腿站稳。
自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自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84c023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d.png)
自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一、何谓自垫球自垫球是排球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动作,指的是在球落地前,使用身体的一部分(通常是手臂或手掌)接住球并使其弹起。
自垫球的正确操作能够保持球控,为队友进行进攻或组织防守提供有利条件。
二、自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2.1 姿势准备1.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与地面保持平行。
2.膝盖微微弯曲,重心放在前脚掌上。
3.上身略微向前倾。
4.双臂上举,手肘伸直,手掌心相对。
2.2 球的接触点1.接球点位于头顶正上方略微偏后的位置。
2.看准球的落点,调整身体位置,确保能够接到球。
2.3 接球动作1.用手掌的中心部位接触球的底部。
2.手臂保持伸直。
3.手掌跟随球的运动轨迹,争取稳定控制住球。
4.球与手掌接触时,用掌心和手指关节吸引球,避免球的弹射。
5.保持手臂肘关节的稳定,防止过早弯曲。
6.头部保持稳定,不要随着球的运动晃动。
2.4 手臂的运动轨迹1.自垫球时,手臂由上往下打开。
2.手臂不要外扩,保持在身体的垂直直线上。
3.注意控制手臂的力量,不要用过猛的力量使球反弹太高或太低。
三、自垫球的训练方法3.1 基础训练1.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进行目视训练,迅速判断球的速度和轨迹。
2.加强核心肌肉力量:进行腹肌、背肌等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3.练习接触点的准确性:反复练习调整身体位置,准确接触球的底部。
3.2 运动训练1.持球运动:将球抛起后自己接住,并保持球的控制。
2.双人垫球:与搭档距离适中,反复练习垫球动作,提高默契度。
3.小组队形练习:在场地上组织3人至6人的小组,进行多人配合的训练,模拟比赛情境。
3.3 技巧训练1.增加垫球高度:逐渐增加自垫球的高度要求,练习垫球反弹的控制力。
2.改变球的角度:练习迎球接住球时,球从不同角度落下,提高应变能力。
3.增加接触点难度:练习在各种高度和速度的球中准确接触球的底部。
四、自垫球细节注意事项1.注重身体平衡:在接球的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出现摇晃、后仰或前倾的动作。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ea4af1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7.png)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一、队形练习(一)原地队形1.横队。
基本队形之一,左右并列平而成,常用于集合整队、听讲、观摩和做操。
有一列横队和数列横队之分。
要领;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字排列。
多列横队在一列横队的基础上进行报数分队。
2.纵队。
基本队形之一,前后重叠而成,常用于整队、集体行进和游戏。
有一路纵队和多路纵队之分。
要领: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多路纵队在一路纵队的基础上进行分队。
3.方队。
常见队形之一,用于做操、游行和表演。
要领:横队或纵队组成,纵横人数相等。
4.圆形。
常用队形之一,适合做行进间练习和游戏。
有单圆或复圆。
要领:一路纵队首尾相接成圆。
5.梯形。
适合于做操、表演和观摩。
要领:由一列横队一、三、五、……报数,下达“分队——走”口令后,各人按所报的数向前X步走。
其它尚有三角形、弧形等队形,用于表演和做操。
(二)行进间队形1.一路纵队:(1)绕场行进口令“绕场行进——走”“绕场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围绕场地边线呈述时针方向行进,每到一角自动左转弯继续前进。
教法:在场地四角转弯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2)对角钱行进口令“对角钱行进——走”“对角线跑步——走”要领:听到口令,排头带领主转弯135“按对角行进,到达顶点自动转弯沿边线行进。
教法:在两对角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3)蛇形行进口令“蛇形行进——走”“蛇形跑步——走”要领:由排头带领左后转弯走,到达规定点自动右后转弯走。
依此往复行进。
教法:场地中设置标志或由指挥员带队练习。
(4)圆形行进口令“圆形行进——走”“圆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沿弧形绕场行进,自动调整步幅,至队伍首尾相接后按弧形行进。
教法:确定圆心后,排头根据队伍长短调整半径;亦可以面向圆心,左右拉手成圆后进行练习。
(5)“8”字形行进口令“ 8字形行进——走”“ 8字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左转弯弧形行进,通过场地中心点自动右转弯弧形行进成圆,至中心点左转弯,两国在场地中心点相切。
排球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排球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8e498f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9.png)
排球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指双手在腹前垫击来球的一种垫球方法,它是各种垫球技术中最基础最简单的技术。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适合于接发各种球、扣球、拦网球等,有时也可以垫传球,在困难的时候用来组织进攻。
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手形有:抱拳式、叠掌式和互靠式等。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要领一、动作要领:准备姿势:正面对准球,两脚开立(左右、前后)稍宽于肩,脚尖内收或朝前,脚跟稍提起,两膝弯曲稍内扣,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落于前脚掌,两臂微屈置于肤前,两肘稍向内收,两眼注视来球。
二、垫击手型:抱拳式:一手半握拳,另一手抱住握拳手,两拇指平行朝前。
叠掌式:两手手指上下相叠,掌根紧靠,合掌互握,两拇指朝前。
垫击球时两臂自然伸直,两掌跟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腕关节以上的前臂形成一个垫击的平面。
三、手臂触球部位: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的后中下部。
四、动作要点:正面对准来球,两脚开立,两臂并靠并插入球下,在腰腹前约一臂距离的位置上,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部位,触球的后中下部,并迅速蹬伸前移重心。
击球时,两臂伸直夹紧,提肩压腕、前送,靠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配合来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
五、易犯错误纠正:1.击球时机的掌握: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对球的落点判断不好,会出现击球过早或过晚这样那样的情况,对高球的处理尤其明显,在这其中会出现击球“落空”的现象。
2.击球部位不准确:主要是手的部位不准确。
触球时,应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桡骨内侧平面接球。
如触球部位过高,两臂间隙大而不好控制球,触球部位过低,垫球腕部不易垫稳。
3.挥臂发力不协调:挥臂发力是指接球时,以肩关节为轴心,有下而上挥双臂击球,垫球时应配合蹬地、跟腰动作,使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手臂应适当缓冲。
准备姿势和步法解析
![准备姿势和步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ae41cbfad6195f302ba62a.png)
准备姿势和步法解析一、准备姿势格斗势准备姿势也称实战姿势或预备姿势,是竞赛跆拳道比赛中双方开始时的基本站立姿势。
准备姿势应便于进攻和防守反击以及步法的移动。
一动作过程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垂与体侧。
2.左脚或右脚向另一脚的前方迈出,两脚相距一步距离前后站立,使身体侧对对方,同时两手半握拳,沉肩、两臂屈肘自然垂放左脚在后是左架准备姿势,右脚在后是右架准备姿势。
3.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膝部略弯曲,眼睛平视对方面部,下颚微收。
二要领1.两臂所放位置不是固定的,也可以一臂下垂或两臂下垂。
2.两脚之间的距离和重心的高低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是在移动时能最快调整好身体重心。
3.若重心下降,大小腿之间的夹角几乎等于90度时,则为低位姿势。
三准备姿势的理论基础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侧对对手,在前面的称前脚,在后面的脚则称后脚 ;同样,在前面的腿称为前腿,在后面的腿则称为后退。
一般来说,运动员做出准备姿势,或是准备进攻,或是准备防守反击,此时要求运动员心理和身体都要放松,重心的高低取决于自己是否能以最快速度向各个放向移动。
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经常有一个互不进攻的短暂时间,既双方都保持着准备姿势,原因是:1.等待对方进攻,自己准备反击。
2.自己直接进攻得点的把握不大,犹豫不决。
3.进行短暂的休息,调整体力。
4.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拖延时间。
5.其他战术的需要。
此时运动员不一定站在固定位置上,有经验的运动员往往会主动后撤或向一侧移动几步,使对方也不得不随自己而调整准备姿势,而此时却是对方进攻或自己的较好时机,运动员应在平时训练中进行这方面的专门练习。
如果双方运动员都是左架站立或都是右架站立,则称双方站位为闭式站位;如果一方是左架,一方是又架,则称双方站位为开式站位。
一般来讲,运动员都有一条腿是自己经常使用的,也就是无论在出腿速度或是力量上都觉得这条进攻得点或防守反击更有把握一些,这条腿称为优势腿或主打腿或得点腿等。
正手攻球动作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一篇)
![正手攻球动作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1a6f2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c.png)
正手攻球动作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一篇)正手攻球动作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 1正手攻球动作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一、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右手执拍为例)正手攻球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一般借对方来球的力量进行回击,是进攻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
正手攻球以撞击为主,稍加摩擦,每一板球必须打响打透。
1、预备姿势:全身放松,距离球台约50厘米,左脚在前,脚尖内扣,右脚稍后,脚尖外撇,两脚分开稍比肩宽,身体偏右斜对球台站立,左手大臂下垂小臂上抬横放在胸前,右手持拍大臂下垂小臂上抬拍头对着左前方,双膝微屈,上身前倾含胸收腹,身体重量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脚后跟不要离地。
2、动作要领:全身放松,右手大臂垂直,向外打开约一拳的距离,固定在体侧。
小臂上抬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大臂的夹角不小于90度,不大于120度。
肩部和手腕相对固定。
直板正手攻球大拇指稍微加点力压拍,食指略放松。
横板正手攻球食指前伸至拍面中部稍微加点力顶拍,大拇指略放松靠近中指。
右手手臂随着腰水平平移转动向身体右后方引拍,拍面稍前倾约80度,右肩稍沉,左脚尖内扣,右脚尖外撇,重心落在右脚上,然后蹬腿、转腰,手臂顺势由右后向左前方挥拍横摆,同时小臂快速稍向上收,大臂随着小臂收缩略向前上挥动,在来球跳至高点期时,击球的中上部,随即制动,快速还原。
击球部位示意图(中上部):3、注意事项:以腰带手,手臂不能主动前甩后拉。
转腰动作不要太大约45度即可。
引拍高度不要太高,也不能低于桌面。
肩膀和大臂不主动发力。
4、小臂收缩方向:小臂正对大臂,由下向上接近垂直收缩,不是由下向前上斜向收缩。
小臂上收后,从正面看小臂与大臂是重合的图象,基本上只看到小臂看不到大臂。
徐旋教授将小臂正对大臂挥拍的臂外轨迹叫着“挥动平面”。
肘关节、前臂、大臂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如果打球时抬大臂、拉肘、翻腕而破坏了三者的挥动平面就会造成动作变形,从而影响击球的命中率和稳定性。
5、挥拍轨迹:由后下向斜上方为直线(平面),拍尖由右后向左前上方为半圆形弧线(见福原爱徒手挥拍练习动画)。
五步拳教案最终版
![五步拳教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c59f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png)
五步拳教案最终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五步拳,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武术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五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1.3 教学准备教师应准备宽敞的教室或武术场地,音响设备,以及相关的武术器材。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
第二章:五步拳基本动作2.1 动作要领教师讲解并示范五步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步法和身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2.2 练习步骤(1)原地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双脚并拢,全身放松。
(2)左脚向前迈出,左手成拳,右手成掌,左拳击打右掌,迅速收回。
(3)右脚向前迈出,右手成拳,左手成掌,右拳击打左掌,迅速收回。
(4)左脚向后迈出,左手成掌,右手成拳,左掌击打右拳,迅速收回。
(5)右脚向后迈出,右手成掌,左手成拳,右掌击打左拳,迅速收回。
2.3 练习要求学生分组练习,每组轮流进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三章:五步拳组合动作3.1 动作要领教师讲解并示范五步拳的组合动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3.2 练习步骤(1)左脚向前迈出,左手成拳,右手成掌,左拳击打右掌,迅速收回。
(2)右脚向前迈出,右手成拳,左手成掌,右拳击打左掌,迅速收回。
(3)左脚向后迈出,左手成掌,右手成拳,左掌击打右拳,迅速收回。
(4)右脚向后迈出,右手成掌,左手成拳,右掌击打左拳,迅速收回。
3.3 练习要求学生分组练习,每组轮流进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四章:身体素质训练4.1 训练内容进行一些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耐力。
4.2 训练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每组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教师巡回指导,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比赛与展示5.1 比赛规则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表演五步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由教师担任评委,根据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协调性进行评分。
中国舞蹈基本功动作教程
![中国舞蹈基本功动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d03a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c.png)
中国舞蹈基本功动作教程中国舞蹈的基本功动作是学习中国舞蹈的基础,它们包括了身体的姿势、手臂的动作、腿部的动作、身体的转动和平衡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舞蹈的基本功动作教程。
1. 身体姿势:头部,保持头部挺直,目光前方,不要低头或抬头。
脊柱,保持脊柱挺直,胸部微微收腹,不要驼背。
手臂,手臂要柔和自然,保持舒展,避免僵硬或过度张开。
腿部,站立时双脚并拢,脚尖稍微外展,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2. 手臂动作:手臂的动作要优雅流畅,充满力量和表现力。
常见的手臂动作包括舞蹈手、扇子手、花手等。
舞蹈手,手掌自然弯曲,手指并拢,手腕柔软,手臂在舞蹈中起到平衡和表现的作用。
扇子手,手臂自然伸展,手掌握住扇子,通过扇子的展开和合拢来表达舞蹈的意境。
花手,手指自然张开,手臂花样翻转,如花朵般绽放,表达舞蹈的柔美和变化。
3. 腿部动作:腿部动作在中国舞蹈中非常重要,常见的腿部动作包括抬腿、踢腿、弓步等。
抬腿,腿部要柔软,抬腿时要保持腰部和上身的稳定,注意脚尖的指向和腿部的协调。
踢腿,踢腿要注重力量和灵活性,踢腿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弓步,弓步是中国舞蹈中常见的基本步伐,要注意腿部的协调和腰部的稳定。
4. 身体转动和平衡:身体的转动和平衡是中国舞蹈中的重要技巧,它能够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和动感。
身体转动,身体的转动要柔和流畅,通过腰部和臀部的协调来完成,同时要保持上身的稳定。
平衡,平衡是舞蹈中的基本功,要通过锻炼身体的核心力量和稳定性来提高平衡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舞蹈的基本功动作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转动和平衡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可以提高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的练习
![幼儿园小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的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e4ac0fe0b4e767f5acfcef5.png)
幼儿园小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的练习3.常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内外八字脚。
向家长和教师、保育员做宣传工作,早期预防;经常提醒有内外八字脚缺点的幼儿走路时要脚尖朝前;纠正外八字,可让幼儿两脚内扣站立,用脚内侧踢毽子;可沿一条直线向前走来纠正八字脚。
(2)抬腿过高。
向幼儿讲清楚高抬腿是错误动作,幼儿在向前迈步和走步时,教师应经常提醒,及时纠正;排队走时,前后距离要稍大,以免妨碍向前迈步。
(3)落地重。
走步时教师可提醒幼儿“向前迈步,落地要轻”或提出“看谁走路轻”等。
教师喊口号时不要过于用力。
(4)摆臂紧张,幅度过大,身体左右摆动。
向幼儿讲清楚正确的摆臂方法;教师示范要正确;让走姿正确的幼儿做示范或当排头;让犯有此错误的幼儿跟在走得正确的幼儿后面走。
(5)低头含胸,上体扭晃。
向幼儿讲清楚正确的走路姿势,教师平时应注意走步的正确姿势;在排队走步时经常提醒幼儿“抬头挺胸”;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教学注意事项(1)走步教学重点是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只要做到蹬地有力,步幅大,方向正,挺胸直腰,走步就有精神。
(2)要有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要求。
对小班幼儿的主要要求是:走得平稳、步子迈得开;排队走步时能注意跟上前面的幼儿,保持队形,不要求步伐整齐。
对中、大班幼儿的要求主要是:做到动作正确、协调、放松、均匀、步幅大、有节奏、步伐整齐。
(3)教师走步的姿势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影响很大。
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室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求有正确的走步姿势,还要向家长做宣传工作,引起家长的重视。
(4)散步和游览是发展幼儿走步能力的好形式。
散步和游览时,允许幼儿比较自由地走,只要队形不散就行,不必要求队形整齐。
走步速度可以有变化,也可以走走停停,观察附近自然景色。
如果途中能带幼儿爬过小坡,走过小桥,跨过小障碍物,幼儿会更感兴趣。
散步和游览时,要注意安来了解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但不宜制定指标,不宜进行评比。
(2)要特别重视对中、大班幼儿跑的动作的指导。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a9d70b3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d.png)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特点及练习要领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
为了进一步促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规范性,更好地满足功法展示活动的要求,对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各式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做如下归纳,供广大习练者参考。
健身气功八段锦整体风格(一)动作方面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导引术,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功法特点主要表现为势正招圆。
整套动作看似横平竖直、柔和缓慢,但却方圆相应、松紧结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每式中均体现了这一风格。
如“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两手自胸前开弓至两侧,再由两侧弧形下落,动作以横平为起点,以半圆为路径,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松柔之美。
上述八段锦的功法特点是在动作进入熟练阶段后,自然而然进入的一种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的状态。
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将在下文细述),先求动作方整,再求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
(二)呼吸方面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
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
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
如“两手托天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
在动作的初学阶段,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
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
(三)意念方面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意念活动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不同的习练阶段,其意念活动也是不一样的。
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要点和动作规格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
颠球的动作要领以及训练方法
![颠球的动作要领以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d98d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e.png)
颠球的动作要领以及训练方法颠球,是指用脚踢球并使其在空中连续弹起,不落地的一种技巧。
它不仅是足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踢球技术、掌握球感以及增强平衡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颠球的动作要领以及训练方法。
【颠球动作要领】1.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地面进行训练,最好是平坦的室外场地或室内平整的硬地面。
2. 准备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稍微弯曲膝盖,将重心放在脚掌上。
双手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3. 将球放置在一只脚前面,用另一只脚的脚背踢球。
踢球时要确保球离地面约15-30厘米,这样有利于后续的接球动作。
4. 当球飞到头顶位置时,迅速用相同的脚内侧或鞋面接住球,使球继续弹起。
5. 接球时,腿部和脚部的力量要用力掌握好球,保持足够的球感力量。
6. 在接球后,再次用另一只脚继续踢球,并保持上述的动作要领。
7. 在整个颠球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双手用来调整重心,防止失去平衡。
8. 颠球时,眼睛要保持看向球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掌握球的位置。
以上就是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下面将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帮助提高颠球技巧。
【颠球训练方法】1. 初级训练法:从简单的开始,可以先试着踢完一次再接球一次。
踢球时可以用同一只脚或者轮流使用两只脚,重要的是把球稳定地弹起来。
逐渐增加次数和高度,直到可以连续颠球。
2. 持续时间训练法:找一个明确的时间标准,比如10秒或30秒,尽可能多地颠球。
尝试不用同一只脚连续颠球,增加对脚部的平均力量和平衡能力。
3. 双脚交替训练法:踢完一次球后立即用另一只脚接住,并连续颠球。
通过交替使用脚部,训练两只脚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 高空颠球训练法:找一个适当的空间,用力将球踢向空中,确保球能够飞到较高的位置。
然后用同一只脚或双脚接住球并继续颠球。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对球的掌控能力。
5. 反手颠球训练法:颠球时将手绑在背后,只能使用脚部进行颠球动作。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锻炼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立定三级跳远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远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ae43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3.png)
立定三级跳远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立定三级跳远是一项需要爆发力和协调性的体育项目,要想在这项运动中取得好成绩,需要牢固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下面将从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来介绍立定三级跳远。
一、动作要领1. 起跳准备: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略微外展,双腿保持微屈状态。
臂部自然放松,双手向下自然垂放。
2. 起跳动作:由下向上,以大腿为支点,收缩大腿的肌肉,突然发力跃起。
上半身的力量主要来自腰部和腹部的肌肉,要做到腰腹用力,胸部向前拨。
手臂以大臂关节为轴,向上和向前挥。
3. 飞行动作:在空中的飞行阶段,好的动作表现是后胸背部张开后拉起,全身保持伸直状态,重心较高,臀部向前突出。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重力加快向前落地的速度。
4. 落地准备:当双脚即将落地时,把重心向上抬,双腿迅速伸直,并于落地前抬起臂部。
双手快速向下伸展,形成反作用力,保持平衡。
5. 落地动作:双脚同时着地,屈腿准备接力。
接触地面后,迅速发力,用脚掌向前推进身体,尽量减少着地时的阻力。
二、训练方法1. 动作技术训练:要重视立定三级跳远的基本动作技术训练,如立定起跳、腿部用力等。
可以结合模仿优秀选手的跳远动作,带领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和纠正错误动作。
2. 力量训练:立定三级跳远需要有较强的爆发力和全身肌肉的协调性。
可以通过体育课上的常规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
也可以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如蛙跳、爬山等,有针对性地加强跳远所需的肌肉群。
3. 速度训练:要提高起跳速度和跑步速度,可以进行短距离高强度的跑步训练,如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还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如蹲跳、蛙跳等,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4. 灵活性训练:要进行一些适当的伸展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如体操、瑜伽等,增强肌肉的柔韧性,提高跳远时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5. 跳远练习:除了技术和力量的训练外,还要进行实际的跳远练习,以提高跳远的水平。
可以选择适当的跳跃高度和距离,重点训练起跳和着地动作的要领,不断调整和改进跳远技术,提高成绩。
中学生短跑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中学生短跑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4552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7.png)
1 中学生短跑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一、蹲距式起跑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造有利的条件条件★起跑器的安装★起跑器的安装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
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45厘米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45度角和7080度角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厘米。
★起跑技术★起跑技术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鸣枪”((或“跑”或“跑”))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听到“各就位”口令口令口令后,后,后,做做2—3次深呼吸次深呼吸,,轻快轻快地地走到起跑器前,两到起跑器前,两手手撑地,两脚依次踏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在前,后起跑器的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抵足板上抵足板上,后,后,后膝跪膝跪膝跪地,两地,两地,两手放手放手放在在紧靠紧靠起跑线后起跑线后起跑线后沿沿处,两处,两臂伸臂伸直,肩与起跑线与起跑线平行平行平行,两,两,两手手间隔间隔比肩稍宽比肩稍宽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四指并拢和和拇指拇指成成八字形八字形支撑。
支撑。
支撑。
颈部自然放颈部自然放松,两,两眼视眼视眼视前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厘米处,注意注意注意听“预备”听“预备”听“预备”口令口令口令。
听到“预备”听到“预备”口令口令口令后,后,后,随时之吸随时之吸随时之吸一一口气口气,,平稳平稳地地抬起臀部臀部,与,与,与肩同高肩同高肩同高或或稍高于肩稍高于肩,,重心适当重心适当前前移,肩部稍超出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起跑线,起跑线,这时这时这时体体重主要落重主要落在两在两在两臂臂和前和前腿上腿上腿上。
“预备”“预备”姿势应姿势应该稳定该稳定,两脚,两脚,两脚贴贴起跑器起跑器抵足板抵足板抵足板,,注意注意力力高度集中。
初中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初中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ea14a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1.png)
初中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初中跳高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项目,要求选手在有限的距离内以最高的高度跳越横杆。
跳高项目对选手的柔韧性、力量和技巧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初中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一、基本动作要领1. 起跑准备:站在跳高场地的起跑线上,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直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在裁判员的指令下,做好起跑的准备姿势。
2. 起跑冲刺: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用力推地,双臂向前摆动,加快速度。
在前进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3. 跳起起跳:当接近跳板时,用力迈开一条腿,膝盖向前抬起,同时另一条腿用力蹬地,身体向上起跳。
起跳时要保持身体的直立,双臂向上伸直,以增加起跳的力量。
4. 翻身过杆:在跳起的过程中,身体要做好准备,迎接横杆。
当身体越过横杆时,要进行翻身动作,将身体抬起,并迅速用双手将横杆推开,以免触碰到横杆。
5. 落地稳定:越过横杆后,要做好着地准备。
双臂向下摆动,身体保持直立,双脚着地时要放松膝盖,以减轻冲击力,并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
二、技巧要点1. 身体柔韧性训练:跳高项目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柔韧性训练。
如做扩胸、弓步、深蹲等伸展运动,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柔韧性。
2. 强化腿部力量:跳高需要用到腿部的力量,因此要进行腿部力量训练。
可以做深蹲、踢腿、单腿蹲等练习,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
3. 技术练习: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需要进行反复的技术练习。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选手的动作,进行反复跳高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4. 注意节奏和速度:跳高需要掌握好起跑的节奏和速度。
起跑时要迅速用力推地,保持平稳的冲刺速度。
同时要注意起跳时的力量控制,不可过于用力或不足。
5. 提高自信心:跳高是一项需要克服心理压力的项目,选手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以应对比赛的压力。
三、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1. 起跳时身体不够直立:起跳时身体不够直立会影响跳高的高度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时,不能直接在线条上中割,必须注意立体的概
念,如图5-7所示,我们把鼻子投影到平面上,便
能看出其中的差别。直接中割会使脸部方向偏向正
面。不过可以以中割原则先作标记,可先作为打稿
的依据,快速找到接近的位置,再以立体概念修正
之(图5-8)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除了前面所提的一般走路方式外,走路的方式还会因不同情绪和个性而有所 不同,在作画前必须了解原画和脚本的动作指示,作不同的表演(图514b,c,d)。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人物造型的比例不同,在走路的表现上,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如图5-15a 要 先了解人物骨架结构上的关系,再决定关节弯曲的程度,在结构上作相对的挤压 伸展的表现(图5-15b,c).
第四节 跑步
以下我们举几个常见的跑步动作原则:在图5-16 b ,c中,是两种常见的基 本跑步动作。
第四节 跑步
动作中使用动作腾空动画张,比较适合可爱活泼的人物造型的跑步表演。跑 步动作相对于走路动作,身体前倾的角度较大。除了固定地面的脚掌需要如走路 一样先踩平外,跨步极张动作后退必须完全伸展,如图5-16b的A4.
如此观众的视觉将看到四格睁眼,四格半睁,而只
看见两格闭眼,因为闭眼的过程只停留半闭的一半
时间,使我们看不清闭眼的过程,所以我们作了这
样的处理。一般半闭的眼睛珠可随眼皮适度移动,
如图5-4.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
人的头部是立体的,并非平面,中割转头动
特别要注意作转头动作时,眼睛必须先朝转头的方向移动,而不是直接 中割位置。(图5-9)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除了平视转头外,转头的角度还有仰视和俯视,甚至不规则动线的运动 (图5-10a,b,c,d,)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除了平视转头外,转头的角度还有仰视和俯视,甚至不规则动线的运动 (图5-10a,b,c,d,)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第四节 跑步
跑步的动作与走路的动作类似。在跨步前有挤压动作及跨步伸展动作,动作 弧度及轨迹较大,另有腾空动画张。因速度较快,中割张数一般较少,但如果动 作较细腻时,中割张数也会比较多,但相对拍摄格数也会减少(图5-16a)。
第四节 跑步
以下我们举几个常见的跑步动作原则:在图5-16 b ,c中,是两种常见的基 本跑步动作。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除了平视转头外,转头的角度还有仰视和俯视,甚至不规则动线的运动 (图5-10a,b,c,d,)
第二节 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除了平视转头外,转头的角度还有仰视和俯视,甚至不规则动线的运动 (图5-10a,b,c,d,)
第三节 走路
走或跑在动画人物的动作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因人物造型和片子风格的不 同,人物的走或跑的动作也有许多画法,我们在此只举出一般的常用方法。 完成走跑动作的顺序: 1.先取人物高低位置(运动轨迹)。 2.再中割较相近或不太变化的部分,如头部或躯干部分。 3.完成手的摆动。 4.最后是完成脚的动作和轨迹。 在图5-11 a中,走路的动作造成的身体平衡现象,是靠手脚的反向摆动和身体转 动来达成的。
第三节 走路
在处理脚步同描的问题时,一般原画的大小总会有些微误差,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我们通常选择较不移动的部分为基准,则动作过程中的变化,较不易被察 觉出来(图5-12f)
第三节 走路
另外一种常使用得走路方式,如图5-13a所示,这表演方式常见于一般的美 式表演或人物造型较夸张,造型较可爱得人物,需要挤压伸张的表现时较适合, 在运动轨迹的变化上弧度也较大(图5-13b)
分别,才能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质。图5-2中,A
很香B,B很像C,C又很像E,但它们却都不是
一样的造型。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
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中割眨眼的问题。在图5-
3中,我们看到了两组基本的眨眼方式。其中从睁
眼到睁眼的变化中,A2眼皮稍高A4眼皮稍低,假
设为两格一拍,以中割原理A2和A4将同样半睁,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走路的轨目中也会因人物的大小或速度不同,而导致张数的不同,我们在作 画时,也要依轨目调整适当的KEY POSE和运动轨迹(图5-13C,D)
第三节 走路
图5-13 E,F,G中,动作轨迹或使用得动作位置不同,但动作原则却相同, 动画员应依实际状况作修正。人物动作若较大夸张,运动弧度较大时,特别要注 意身体上的挤压伸展效果或配件如头发或衣服的滞留动作(图5-14a)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由图5-11b中,我们可以观察出人物运动时,因为踩在地上的那只脚向上推 进,而使移动的脚离地向前,因此形成运动轨迹的最高点,再因视觉感受的关系, 我们在取人物运动轨迹的高低时,也总是以头部的高低位置为基准(图5-11)。
第三节 走路
此图5-12a此种运动轨迹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日式的做法,这种做法我们也 常使用在较写实的人物造型走路表演上,除了表现比较柔软,带有挤压伸张的表 演外,骨盆至头部间的主要躯干部分,我们假设没有体积上的变化,作为我们在 控制人物比例大小和造型的重要部分,加上前面所提到的运动轨迹,以头部位置 来定高度,我们便可大致找到人物运动的移动位置。最后以此为基础,再来处理 人物四肢的摆动,人物走路的动作就能完成。在走路动作开始后,固定地面的脚 就必须先踩平,稳住重心才能开始动作,所以图中A2在地面的脚掌位置,必须 同描A3的位置图(5+12b.c).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第三节 走路
在摆手的部分,摆手的中间张为了表现自然放松的感觉,可稍微作弯曲,弧 度不要太明显,使动作更生动自然(图5-12d)
第三节 走路
另外,一般来说手的摆动,前摆较后摆松弛,所以前摆弧度较大而后摆较小。 有时候除了手臂摆动外,手掌也可随手臂的摆动,作一点滞留性的跟随动作(图 5-12e)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
我们看一个人常会比较注意他的脸,而眼睛
的表情更是传达情绪的关键,所以在中割动画时脸
部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图5-1)。
第一节 眨眼的做法
•
在图5-2中我们注意到,就算是差别很小,
他们还是不同的,不要认为卡通人物的眼睛只有
一种形状,而必须对于眼睛造型的描绘更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