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 L 0884:1996 耐氯牢度
面料美标四分制检验标准
![面料美标四分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88861fc281e53a5802ffd9.png)
面料美标<四分制>检验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 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 寸两分: 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 寸三分: 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 寸四分: 疵点长度大于9寸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
例如: 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都将被评为四分。
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每码疵点的评分不得超过四分。
美国四分制标准美国四分制标准是出口坯布或者印染布的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具体规定如下:一、织物疵点评分标准:织物疵点按“四分制”(FOUR POINT SYSIEM)评分1、评分方法疵点在3寸或以下评一分疵点超过3英寸而到6英寸评二分疵点超过6英寸到9英寸评三分疵点超过9英寸评四分2、连续性疵点,每1码计四分:3、较大的疵点(有破洞等)不计大小,每1码计四分;4、横档、中边色、不对色、幅不足、幅不同、有皱、整理不良等,连续发生时,每1码计四分。
二、以平方码为单位的计算方法1、每匹布:(常用)总评分数×36×100 评分=码数×有效幅度(寸)100平方码2、每单货:(整批布)每码总分数×36×100 评分=总码数×有效幅度100平方码三、验收标准(以100平方码为基准)适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
每匹布1组15分/100平方码2组20分/100平方码3组25分/100平方码4组40分/100平方码5组60分/100平方码现通用标准是选用2组、3组、4-5组不用四、全面疵点的评分标准☆连续性疵点1、连续有规律性疵点,1码计四分2、连续性3码以上,作不合格品对待。
面料、成品 品质标准一览表
![面料、成品 品质标准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df1b18c5da50e2524d7f8a.png)
毛衫类
要符合 要符合 要符合 要符合
要符合标准 无异常 4 4-5 3 7(5)
-6~+2 -7~+2※ -7~+2 -8~+2※
无异常 4 3
4-5 无异常
4 4-5
3 5(3)
±2※ 无异常
4
3 4-5
试验委托,请到附近的事业所、检查所
www.boken.or.jp
备注 适用于法规规制品 要对所有颜色、分部件实施
5(3)
○
机织物 ○
±2※
○
±2※
○
±2※
针织物 ○
±2※
○
±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耐 外观变化
反
复 干
变褪色
洗
性 渗色
(级)≥
商业干洗方法 四氯乙烯、石油类
(级)≥
○
无异常
○
无异常
○
无异常
○
无异常
○
1次后
4
4
4
4
○
○
○
○
○
3次后
3
3
3
3
○
4-5
○
4-5
○
4-5
○
4-5
○
品目 男子服装 女子、儿童服装 机织衬衫、罩衫类 针织衬衫、罩衫类 毛衫类 睡衣、贴身内衣类 泳衣类 婴幼儿服装、小商品类 西洋服饰、小商品类 床上用品、室内装饰类 天然皮革类 合成皮革类 附件 里料
○
4-5
○
4-5
○
4-5
○
4-5
○
○
无异常
○
无异常
○
无异常
常见色牢度试验比较
![常见色牢度试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326999e195f312b3169a586.png)
ISO 105-E03
A.次氯酸钠(NaOCl) B.磷酸氢二钾(KH2PO4) C.Na2HPO4·2H2O 20.05g/l或 D.Na2HPO4·12H2O 40.35g/l
1:100 20ppm 50ppm 100ppm 否
耐氯水试验方法
4cm*6cm 6cm*10cm
漂白水配置
100%
SDC标准摩擦布 (白棉布)
≥ 50*140mm
蒸馏水
95~100%
试验标准 AATCC-08
测试样
摩 直径 擦 头
16mm
往复 动程 垂直 压力 预干燥
干燥装置
104±3mm
9N±10%
温度21℃±1℃. 湿度65±2% 4小时 AATCC吸水纸 或轧水车
JIS-L0849
Ⅰ.16mm±1mm Ⅱ.表面半径为45mm 的曲面 经向20mm 纬向20mm Ⅰ.100mm Ⅱ.100mm
None 10 30min
None 10 30min
None 10 30min
2
10 45min
2
10 45min
JIS-L0844 B法
试验选项
B-1 B-2 B-3 B-4
测试溶液
皂液(g/l)
浴比
5
1:50
5
1:50
5
1:50
5
1:50
温度
50±2℃ 60±2℃ 60±2℃ 70±2℃
时间
10 10 20 10
浴比1:100~200 pH:7 有效氯含量5~100mg/l
ISO 1hrs
27℃
室温晾干
摩擦牢度试验
AATCC-08 JIS-L0849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7b49da49649b6649d7470c.png)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⑴目的
在管道水和游泳池里,作为消毒作用使用了氯化漂白剂。
此方法是为了了解洗涤频度较高的染色纤维制品和泳衣对氯化漂白剂的色牢度情况。
⑵概要
试样通过规定的方法,经次氯酸钠稀溶液处理干燥后,其变退色与变退色灰卡比较,从而判定其色牢度。
⑶取样
面料:约10×4cm,重量0.5g~1.5g;
纱线:长10cm,重量0.5g,两端扎紧,成纱线束;
⑷试验的种类和条件
*各色基准,一般衣料采用A法,泳衣采用B法。
⑸试验液的调制
A法:
①调制1L中含有效氯1g的次氯酸钠溶液
②将此溶液10ml中加入PH7.0±0.2的缓冲液至1L。
PH7.0±0.2的缓冲液:1L溶液中含有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48.15ml,磷酸二氢钾6.8045g。
PH用JIS Z 8802方法测定。
⑹试验操作
A法:
①预先将试验液调整为温度25±2℃,浴比200:1,将试样放入试验瓶中,密闭,放入洗涤试验
机,在25±2℃的温度下运转30分钟。
②干燥:夹在滤纸或白棉布中间脱液,风干。
⑺判定;使用变退色灰卡进行比较,判定。
国内外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
![国内外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9df19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3.png)
国内外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
耐氯漂色牢度是指织物在经过氯处理后的变色程度,通常用灰色卡比色法进行测定。
以下是国内外常用的耐氯漂色牢度标准比较:
1. 国内标准
《纺织品着色牢度试验》(GB/T 3921-2013):规定了在不同浓度的氯试剂下,棉、羊毛、丝和合成纤维织物的耐氯漂色评定方法和标准等级。
2. 国外标准
(1) 美国标准 ASTM D1293-99:该标准规定了对纤维从浅色到深色的染整产品使用浓度不同的氯试剂进行测试,并提供了不同级别的耐污染标准。
(2) 欧洲标准 EN ISO 105-C06:该标准规定了在稀释的氯试剂溶液中,对不同类型的织物进行染色(耐浅深不同度的染色)后进行评分的方法。
(3) 日本标准 JIS L0844: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在氯试剂溶液中降低染料颜色程度的方法和标准评级。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7b49da49649b6649d7470c.png)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
JIS L 0884 盐素处理水色牢度的试验方法
⑴目的
在管道水和游泳池里,作为消毒作用使用了氯化漂白剂。
此方法是为了了解洗涤频度较高的染色纤维制品和泳衣对氯化漂白剂的色牢度情况。
⑵概要
试样通过规定的方法,经次氯酸钠稀溶液处理干燥后,其变退色与变退色灰卡比较,从而判定其色牢度。
⑶取样
面料:约10×4cm,重量0.5g~1.5g;
纱线:长10cm,重量0.5g,两端扎紧,成纱线束;
⑷试验的种类和条件
*各色基准,一般衣料采用A法,泳衣采用B法。
⑸试验液的调制
A法:
①调制1L中含有效氯1g的次氯酸钠溶液
②将此溶液10ml中加入PH7.0±0.2的缓冲液至1L。
PH7.0±0.2的缓冲液:1L溶液中含有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48.15ml,磷酸二氢钾6.8045g。
PH用JIS Z 8802方法测定。
⑹试验操作
A法:
①预先将试验液调整为温度25±2℃,浴比200:1,将试样放入试验瓶中,密闭,放入洗涤试验
机,在25±2℃的温度下运转30分钟。
②干燥:夹在滤纸或白棉布中间脱液,风干。
⑺判定;使用变退色灰卡进行比较,判定。
双日Infinity基准
![双日Infinity基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edcc0ac5da50e2524d7fd5.png)
2009年4月1日修订
nity㈱测试项目及基准一栏
对象
全素材必须 全素材必须 全素材必须 全素材必须 适用于水洗表示物 适用于水洗表示物 适用于外套类 适用于水洗表示物 适用于干洗表示物 适用于纤维类 适用于异色深浅混合物 适用于毛与起毛品 适用于织物
基准值
适当 变褪色 4级以上、(淡色、彩色は3级以上) 变褪色 4级以上、污染 3-4級以上(丝绸混3级以上)※1 干燥 4级以上 湿润 3級以上(浓色2-3级以上)※4 变褪色 4级以上、污染 3-4級以上(denim污染3级以上)※1 变褪色 4级以上、污染 3-4級以上 变褪色 4级以上 变褪色 3-4级以上 变褪色 4级以上、污染(液体污染) 3-4级以上※1 变褪色 3级以上 污染 4-5级以上 3级以上 3mm以内
织) 挂干 -3~+2% 编) 挂干、平干 -5~+2% ※5 全素材必须 ±2% 4级以上 适用于水洗表示物 织)-3~+2% 編)-5~+2% ※5 5%以内 1回后4级以上、5回后3级以上 适用于特殊印染类 ※6 无异常 4级以上 适用于干洗表示物 织)-2~+1%编)±5回后3级以上 无异常 印染类 ※6 75ppm以下 袜子、手套必须 中衣在300ppm以下、上衣在1000ppm以下 适用于表示物 尺寸变化率不到±1%、起皱・外观无异常
尺寸变化 家庭洗涤法 率
素材试验
物性
耐洗涤性 耐反复洗 涤性 产品试验 耐干洗性 耐反复干 洗性
冲压法 变褪色 尺寸变化率 洗涤后变形 变褪色 外观变化 变褪色 尺寸变化率 洗涤后变形 变褪色 外观变化
游离甲醛 形态稳定加工
附属类(扣、勋章、主轴、胶带、合成皮革、天然皮革部分使用)进行【水坚牢度】【干洗坚牢度】【摩擦坚牢 注释)◎标志是全素材必须;○标志是根据素材和用途有所变化 用于染色坚固度测试的附属白布,以棉/尼龙为基准 此外,标签上有标明某种好处的,要取得满足此种功能的数据 ※1 异色浓淡组合的情况为污染四级以上 ※2 毛•丝绸•醋酸纤维素•蛋白质共聚物纤维•天然皮革是用A-1法,其他是用A-2法 ※3 天然皮革产品是用I型 ※4 斜纹粗棉布(靛蓝)、棉绒、灯芯绒为干燥3级、湿润2级以上 ※5 关于罗纹毛衣巾方向的适用除外 ※6 适用于特殊印染(颜料•橡胶•誉写•发泡•金线等)、表面涂层、绒布、焊接
jisl0848标准
![jisl0848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ccd9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1.png)
jisl0848标准JIS L0848标准简介JIS L0848标准是日本工业标准(JIS)的一个重要标准,主要涉及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将介绍JIS L0848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应用领域。
一、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日益增加,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抗菌纺织品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减少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广泛应用于医疗、餐饮、家居等领域。
为了保证抗菌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JIS L0848标准应运而生。
二、主要内容JIS L0848标准规定了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抗菌活性试验:通过将纺织品与特定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测量细菌数量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常用的测试细菌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抗菌效果评级:根据细菌数量的变化,将纺织品的抗菌效果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无效、弱效、中效和强效。
3. 抗菌剂的使用:对于含有抗菌剂的纺织品,标准规定了抗菌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要求。
4. 抗菌性能持久性:标准要求对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进行持久性测试,即经过一定次数的洗涤或摩擦后,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是否有所变化。
三、应用领域JIS L0848标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医疗用品:如手术衣、口罩、护士制服等。
抗菌纺织品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机构交叉感染的风险。
2. 家居用品:如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套等。
抗菌纺织品可以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餐饮用品:如餐巾、厨房布、围裙等。
抗菌纺织品可以减少细菌在食品加工和餐饮过程中的传播。
4. 运动用品:如运动服、袜子、手套等。
抗菌纺织品可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异味和细菌感染的风险。
JIS L0848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纺织品的卫生性能、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JIS L0848标准是一个关于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的重要标准。
通过规定抗菌活性试验、抗菌效果评级、抗菌剂的使用以及抗菌性能持久性测试等内容,标准确保了抗菌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几种不锈钢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
![几种不锈钢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3e103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2.png)
几种不锈钢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几种不锈钢在含氯水溶液中的适用条件1)304型不锈钢。
这是最廉价、最广泛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如食品、化工、原子能等工业设备)。
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
例如,浓度<30%、温度≤100℃或浓度≥30%、温度<50℃的硝酸;温度≤100℃的各种浓度的碳酸、氨水和醇类。
在硫酸和盐酸中的耐蚀性差;尤其对含氯介质(如冷却水)引起的缝隙腐蚀最敏感。
PRE为19。
2) 304L型不锈钢.耐蚀性和用途与304型基本相同。
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耐蚀性(尤其耐晶间腐蚀, 包括焊缝区)和可焊性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
3) 316型不锈钢适用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介质。
例如,天然冷却水、冷却塔水、软化水;碳酸;浓度<50%的醋酸和苛性碱液;醇类和丙酮等溶剂;温度≤100℃的稀硝酸(浓度<20%=、稀磷酸(浓度<30%=等。
但是,不宜用于硫酸。
由于约含2%的Mo,故在海水和其他含氯介质中的耐蚀性比304型好,完全可以替代304型。
PRE为25。
4)316L型不锈钢) S9 M:耐蚀性和用途与316型基本相同。
由于含碳量更低(≤0.03%),故可焊性和焊后的耐蚀性也更好,可用于半焊式或全焊式PHE。
PRE 为25。
5) 317型不锈钢.适合要求比316型使用寿命更长的工况。
由于Cr、Mo、Ni元素的含量比316型稍高,故耐缝隙腐蚀、点蚀和应力腐蚀的性能更好。
PRE为30。
6)AISI 904L或 SUS 890L型不锈钢; ^"这是一种兼顾了价格与耐蚀性的高性价比的奥氏体不锈钢,其耐蚀性比以上几种材料好,特别适合一般的硫酸、磷酸等酸类和卤化物(含Cl—、F—)。
由于Cr、Ni、Mo含量较高,故具有良好的耐应力腐蚀、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PRE为36。
7)Avesta 254 SMO高级不锈钢这是一种通过提高Mo含量对316型进行了改进的超低碳高级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氯化物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适用于不能用316型的含盐水、无机酸等介质。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cc643a376baf1ffc4fad06.png)
检测项目及适用标准
适用标准 AATCC61,ISO 105C01-C05、JIS L0844、GB/T3921 AATCC132,ISO 105D01-C05、JIS AATCC15,ISO 105E04、GB/T3921 AATCC8, ISO X12、JIS L0849、 GB/T3920 ISO 105C06、GB/T12490 AATCC106,ISO 105E02、GB/T5714 AATCC133/117,ISO 105X11、JIS L0854、GB/T6152 ISO 105E03、 JIS L0884、GB/T8433 AATCC172 GB/T18886 DIN53160 AATCC61,ISO 105N01、GB/T7069 ASTM D3512, ISO 12495、 BS 5811、GB/T4802 ASTM D4966、 ISO 12947、GB/T13775、 FZ/T20020 ASTM D5034、ISO 13934/13935、JIS L1096、GB/T3923 ASTM D 434 、ISO 2960、 ISO 13936、GB/T13772 ASTM D1424, ISO 13937 、GB/T3917 ASTM D 2724、FZ/T01085 ASTM D3786/6797、ISO 13938、GB/T7742 ISO 3393、GB/T4667 ASTM D3774、ISO 3932、GB/T4667 ASTM D3775、ISO 7211、GB/T4668 ASTM D1777、ISO 5084/9073/9863、GB/T3820 ASTM D3776,ISO 3801、GB/T4669 AATCC20,ISO 1833/5088、BS 4077、GB/T2910/2911 ASTM D2594/3107、FZ/T01034/70005/70006 AATCC135/150,SO 5077、JIS L0217、 GB/T8629/8630 / ISO2061、BS2085、ASTM1422/1423DIN53832 ASTMD1907/2260、ISO2060、BS2010 ASTM D737、IS09237、GB/T5453 ISO 105A05、ISO 105J01、GB/T 8424 AATCC22, ISO 4920、JIS L1092、 GB/T4745 AATCC127、ISO 811、 GB/T4744 GB12705 / AATCC81, ISO 3071、GB/T7573 AATCC124、 ISO 7768、GB/T13796 AATCC130 AATCC179 L0860、GB/T5711 AATCC107,ISO 105E01、JIS L0846、GB/T5713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天祥无锡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天祥无锡](https://img.taocdn.com/s3/m/8db4b7d149649b6648d74737.png)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附件(AS L2941)名称:无锡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府北路8号签发日期:2009年08月21日有效期至:2012年01月28日附件1-1 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项目/参数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1 纺织品及成衣1纤维成分(定性分析)0224.01AA TCC 20-2007纤维分析:定性FZ/T 01057.1-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一般说明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2部分:燃烧法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3部分:显微镜法FZ/T 01057.4-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FZ/T 01057.11-1999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系统鉴别方法ASTM D276-2000a纺织纤维鉴别标准测试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L 1030-1:2006纤维制品混合率(定量分析)试验方法第一部分:纤维鉴别1 纺织品及成衣2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机械拆分和化学分析)0224.02AATCC 20A-2007纤维分析:定量不测:13:显微镜分析概述14: 显微镜分析程序BS 4407-1988 (2007)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指令96/73/EC双组分混合织物的定量分析指令73/44/EEC三组分混合织物的定量分析修订2006/2/ECISO 1833-2006纺织品-双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化学分析ISO 1833-2-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混合物ISO 1833-1-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测试的基本原理ISO 1833-3-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3醋酯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丙酮法)ISO 1833-4-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4各种蛋白质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碱性次氯酸钠法)ISO 1833-5-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5粘胶、铜氨纤维或莫代儿纤维和棉纤维混纺(锌酸钠法)ISO 1833-6-2007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6粘胶、铜氨或莫代儿或莱赛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甲酸/氯化锌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ISO 1833-7-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7聚酰胺和其他纤维的混纺(甲酸法)1 纺织品及成衣2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机械拆分和化学分析)0224.02ISO 1833-8-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8聚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的混纺(丙酮法)ISO 1833-2-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混合物ISO 1833-9-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9聚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的混纺(苯甲醇法)ISO 1833-10-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0三醋酯纤维或聚交酯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二氯甲烷法)ISO 1833-11-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1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混纺(硫酸法)ISO 1833-12-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2聚丙烯睛纤维、变性聚丙烯睛纤维、含氯纤维、弹性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二甲基甲酰胺法)ISO 1833-13-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3含氯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二硫化碳/丙酮法)ISO 1833-14-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4醋酯纤维和含氯纤维的混纺(冰乙酸法)ISO 1833-15-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5黄麻和动物纤维的混纺(含氮量测定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ISO 1833-16-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6聚丙烯和其他纤维的混纺(二甲苯法)1 纺织品及成衣2纤维成分(定量分析-机械拆分和化学分析)0224.02ISO 1833-17-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7含氯纤维(聚氯乙烯)和其他纤维的混纺(硫酸法)ISO 1833-18-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8丝和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的混纺(硫酸法)ISO 1833-19-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9纤维素纤维和石棉的混纺(加热法)ISO 1833-21-20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21含氯纤维、变性聚丙烯睛纤维、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和其他纤维的混纺(环己酮法)GB/T 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 2911-1997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ASTM D629-1999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AS 2001.7-2005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JIS L 1030-2:2006A混合纤维的定量分析方法第二部分:混纺纤维的定量分析测试方法FZ/T 01026-1993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FZ/T 01095-2002纺织品氨纶产品的试验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FZ/T 30003-2000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镜投影法GB/T 16988-1997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1 纺织品及成衣3 pH值0224.03AA TCC 81-2006ISO 3071-2005BS EN ISO 3071-2006DIN EN ISO 3071-2006NF EN ISO 3071-2006纺织品水解萃取的pH值测定GB/T 7573-2002纺织品水解萃取的pH值测定4释放甲醛含量0224.03AA TCC 112-2008织物释放甲醛的测定,密封罐方法ISO 14184-2-1998BS EN ISO 14184-2-1998DIN EN ISO 14184-2-1998NF EN ISO 14184-2-1998GB/T 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二部分:释放的甲醛(蒸汽吸收法)5游离甲醛含量0224.03ISO 14184-1-1998BS EN ISO 14184-1-1999DIN EN ISO 14184-1-1999NF EN ISO 14184-1-1999GB/T 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一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JIS L 1096-1999(2004)章节8.39一般机织试验方法章节8.39:游离甲醛含量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L 1041-2000(2005)章节6.3Method B1&B2树脂加工机织物及编织物测试方法章节 6.3 水萃取法方法B1 &B26 吸水性能0224.09AA TCC 79-2007漂白纺织品的吸水性能1 纺织品及成衣6 吸水性能0224.09JIS L 1096-1999(2004)章节8.26机织物测试方法章节8.26:吸水性能JIS L 1907-2004 章节7.1.1纤维制品的吸水性试验方法章节7.1.1 滴定法7皂洗色牢度0224.07AA TCC 61-2007耐家庭洗涤色牢度:快速法BS EN ISO 105 C10-2007DIN EN ISO 105 C10-2007NF EN ISO 105 C10-200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10部分:耐洗涤色牢度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ISO 105 C06-1994BS EN ISO 105 C06-1997DIN EN ISO 105 C06-1997NF EN ISO 105 C06-1997GB/T 12490-2007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ISO 105-C10:200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液或皂液和苏打色牢度CAN/CGSB-4.2 No.19.1-2004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测试方法-加速测试AS 2001.4.15-2006纺织品测试方法-色牢度试验:耐洗涤色牢度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8干洗色牢度0224.07AATCC 132-2004ISO 105 D01-1993BS EN ISO 105 D01-1995DIN EN ISO 105-D01-1995NF EN ISO 105-D01-1995GB/T 5711-1997CAN/CGSB-4.2 No.29.1-M89(1997)AS 2001.4.16-198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1 纺织品及成衣8干洗色牢度0224.07JIS L 0860-2008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9有机溶剂色牢度0224.07ISO 105 X05-1994BS EN ISO 105 X05-1997DIN EN ISO 105 X05-1997NF EN ISO 105 X05-1997GB/T 7074-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有机溶剂色牢度JIS L 0861-1996耐有机溶剂色牢度10氯化水色牢度0224.07AATCC 162-2002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ISO 105 E03-1994BS EN ISO 105 E03-1997DIN EN ISO 105 E03-1996NF EN ISO 105 E03-1996GB/T 8433-1998CAN/CGSB-4.2 No.52.2-M98AS/NZS 2001.4.5-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JIS L 0884-1996(2007)耐氯化水色牢度11摩擦色牢度0224.07AA TCC 8-2007耐摩擦色牢度:AATCC 摩擦仪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ISO 105 X12-2001BS EN ISO 105 X12-2002DIN EN ISO 105 X12-2002NF EN ISO 105 X12-2003GB/T 3920-2008CAN/CGSB-4.2 No.22-2004AS 2001.4.3-199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JIS L 0849-2004 类型I耐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1 纺织品及成衣12光照色牢度(氙弧灯光照试验机)0224.07AATCC 16-2004, OPTION 3耐光色牢度ISO 105 B02-1994BS EN ISO 105 B02-1999DIN EN ISO 105 B02-2000NF EN ISO 105 B02-1999GB/T 8427-2008CAN/CGSB-4.2 No.18.3-M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13非氯漂白色牢度0224.07AATCC 172-2007耐家庭洗涤非氯漂白色牢度14漂白色牢度(次氯酸盐)0224.07ISO 105 N01-1993BS EN 20105 N01-1995DIN EN 20105 N01-1995NF EN ISO 105 N01-1995GB/T 7069-1997AS 2001.4.11-198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JIS L 0856-2002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15水渍色牢度0224.07AA TCC 107-2007ISO 105 E01-1994BS EN ISO 105 E01-1996DIN EN ISO 105 E01-1996NF EN ISO 105 E01-1996AS 2001.4.E01-2001GB/T 5713-1997CAN/CGSB-4.2 No.20-M89(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渍色牢度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L 0846-2004耐水渍色牢度16汗渍色牢度0224.07AA TCC 15-2007ISO 105 E04-2008BS EN ISO 105 E04-2009DIN EN ISO 105 E04-2007NF EN ISO 105 E04-1996GB/T 3922-1995CAN/CGSB-4.2 No.23-M90(1997)AS 2001.4.E04-200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JIS L 0848-2004耐汗渍色牢度1 纺织品及成衣17唾液及汗渍色牢度0224.07DIN V 53160-1&-2-2002通用物品色牢度的测定-第1部分:耐人造唾液第2部分:耐人造汗渍GB/T 18886-20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18海水色牢度0224.07AATCC 106-2007ISO 105 E02-1994BS EN ISO 105 E02-1996DIN EN ISO 105 E02-1996NF EN ISO 105 E02-1996AS 2001.4.E02-2001GB/T 5714-1997CAN/CGSB-4.2 No.21-M9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JIS L 0847-2004耐海水色牢度19酸斑色牢度0224.07AA TCC 6-2006耐酸、碱色牢度(耐酸)ISO 105 E05-2006BS EN ISO 105 E05-2006DIN EN ISO 105 E05-2006NF EN ISO 105 E05-2006GB/T 5715-1997 AS 2001.4.12-198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酸斑色牢度JIS L 0851-1994(2005)耐酸斑色牢度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20碱斑色牢度0224.07AA TCC 6-2006耐酸、碱色牢度(耐碱)ISO 105 E06-2006BS EN ISO 105 E06-2006DIN EN ISO 105 E06-2006NF EN ISO 105 E06-2006GB/T 5716-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碱斑色牢度JIS L 0852-1994(2005)耐碱斑色牢度1 纺织品及成衣21水斑色牢度0224.07AA TCC 104-2004 ISO 105 E07-1989BS EN ISO 105 E07-1997DIN EN ISO 105 E07-1997NF EN ISO 105 E07-1997GB/T 5717-1997AS/NZS 2001.4.4-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斑色牢度JIS L 0853-1994(2005)耐水斑色牢度22汗光复合色牢度0224.07GB/T 14576-1993,方法B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SN/T 1461-2004进出口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 0888-2005耐光、汗复合色牢度23热(干态)色牢度0224.07AA TCC 117-2004ISO 105 P01-1993BS EN ISO 105 P01-1995DIN EN ISO 105 P01-1995NF EN ISO 105 P01-1995GB/T 5718-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JIS L 0879-2005耐干热色牢度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24 热压色牢度0224.07AATCC 133-2004ISO 105 X11-1994BS EN ISO 105 X11-1996DIN EN ISO 105 X11-1996NF EN ISO 105 X11-1996GB/T 6152-1997AS 2001.4.6-199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JIS L 0850-1994(2005)耐热压色牢度25 色差测定0224.07ISO 105 A01-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一般规则ISO 105 A02-1993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灰卡评颜色变化1 纺织品及成衣25 色差测定0224.07AS 2001.4 A04-20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仪器评相邻布沾色级别AS 2001.4 A05-20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仪器评颜色变化级别GB/T 8424.1-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表面颜色的测定通则26家庭和商业洗涤漂白色牢度0224.07ISO 105 C08-2001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第C08部分:使用不含磷洗涤剂在低温漂白剂作用下的家庭和商业洗涤漂白色牢度测试ISO 105 C09-2001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第C09部分:使用不含磷洗涤剂在低温漂白剂作用下的家庭和商业洗涤氧化漂白色牢度测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27皂洗尺寸稳定性0312.06AA TCC 135-2004机织物和针织物在家庭洗涤时的尺寸变化AA TCC 150-2003成衣经家庭洗涤后的尺寸变化ISO 3759-2007BS EN ISO 3759-2008DIN EN ISO 3759-2008NF EN ISO 3759-2008GB/T 8628-2001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时织物和成衣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1 纺织品及成衣27皂洗尺寸稳定性0312.06ISO 5077-2007BS EN 25077-2008DIN EN 25077-2008NF EN 25077-2008GB/T 8630-2002纺织品-家庭洗涤及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ISO 6330-2000BS EN ISO 6330-2001DIN EN ISO 6330-2001NF EN ISO 6330-2002GB/T 8629-2001纺织品-纺织品测试采用的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CAN/CGSB-4.2 No.58-2004纺织品-家庭洗涤过程中纺织品的颜色及尺寸的变化AS 2001.5.4-2005纺织品测试方法-尺寸变化:测定家庭自动洗涤过程中织物和成衣的尺寸变化FZ/T 80007.2-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28洗可穿性能0312.06AA TCC 124-2006重复家庭洗涤后织物的外观ISO 7768-2006GB/T 13769-1992纺织品-耐久压烫织物经家庭洗涤和干燥后外观的评定方法AA TCC 88B-2006重复家庭洗涤后织物接缝平整性ISO 7770-2006GB/T 13771-1992纺织品-耐久压烫织物经家庭洗涤和干燥后接缝外观的评定方法AA TCC 88C-2006重复家庭洗涤后织物折裥保持性1 纺织品及成衣28洗可穿性能0312.06ISO 7769-2006GB/T 13770-1992纺织品-耐久压烫织物经家庭洗涤和干燥后褶裥外观的评定方法AA TCC 143-2006重复家庭洗涤后成衣和纺织产品的外观29蒸汽尺寸稳定性0312.06ISO 3005-1978BS 4323-1979(1995)纺织品-自由蒸汽引起的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FZ/T 20021-1999织物经汽蒸后尺寸变化试验方法30断裂强度(条样法)0312.02ASTM D5035-2006ISO 13934-1-1999BS EN ISO 13934-1-1999DIN EN ISO 13934-1-1999NF EN ISO 13934-1-1999GB/T 3923.1-1997AS 2001.2.3.1-200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条样法测定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CAN/CGSB-4.2 No.9.1-M90(1997)测定纺织织物的断裂强度(条样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L 1096-1999(2004)章节8.12方法A机织物测试方法-断裂强度(条样法)31断裂强度(抓样法)0312.02ASTM D5034-2008ISO 13934-2-1999BS EN ISO 13934-2-1999DIN EN ISO 13934-2-1999NF EN ISO 13934-2-1999GB/T 3923.2-1998AS 2001.2.3.2-200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抓样法测定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CAN/CGSB-4.2 No.9.2-M90(1997)测定纺织织物的断裂强度(抓样法)JIS L 1096-1999(2004)章节8.12方法B机织物测试方法-断裂强度(抓样法)1 纺织品及成衣32 接缝滑移0312.02ASTM D434-1995标准线缝状态下机织物纱线的抗滑移性ISO 13936-1 to–2- 2004BS EN ISO 13936-1 to–2 - 2004DIN EN ISO 13936-1 to–2–2004NF EN ISO 13936-1 to–2 - 2004纺织品机织物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第2部分:定负荷法GB/T 13772.1-2008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测定方法缝合法CAN/CGSB-4.2 No.32.1-M98(1997)机织物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AS 2001.2.21-1989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定负荷条件下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AS 2001.2.22-2006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标准线缝状态下机织物纱线抗滑移性的测定JIS L 1096-1999(2004)章节8.21机织物测试方法- 接缝滑移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FZ/T 20019-2006毛机织物脱缝程度试验方法33 接缝强度0312.02ASTM D1683-2007机织成品接缝的标准测试方法ISO 13935-1 to–2-1999BS EN ISO 13935-1 to–2-1999DIN EN ISO 13935-1 to–2-1999NF EN ISO 13935-1 to–2-1999纺织品-织物及纺织成品的接缝拉伸特性第1部分:条样法测定最大接缝强度第2部分:抓样法测定最大接缝强度GB/T 13773.1 2008GB/T 13773.2 2008机织物及制品的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样方法FZ/T 70007-1999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试验方法1 纺织品及成衣34 单纱强度0312.02ASTM D2256-02 (2008)单绞线法测定纱线的拉伸性能ISO 2062-1993BS EN ISO 2062-1995DIN EN ISO 2062-1995NF EN ISO 2062-1995GB/T 3916-1997纺织品-卷筒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的测定35撕破强度(舌形法)0312.03ASTM D2261-07a单舌法测定纺织品撕破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等速拉伸试验仪)ISO 13937-2 to–4:2000BS EN ISO 13937-2 to–4: 2000DIN EN ISO 13937-2 to–4: 2000NF EN ISO 13937-2 to–4:2000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测定撕破强度(单舌法)第3部分:翼形试样测定撕破强度(单舌法)第4部分:舌形试样测定撕破强度(双舌法)GB/T 3917.2 to 3-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CAN/CGSB-4.2 No.12.1-M90(1997)单舌法测定纺织品的撕破强度CAN/CGSB-4.2 No.12.2-M95梯形法测定纺织品的撕破强度AS 2001.2.10-1986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翼形法测定机织物撕破强度36撕破强度(Elmend-orf法)0312.03ASTM D1424-07aISO 13937-1-2000BS EN ISO 13937-1-2000DIN EN ISO 13937-1-2000NF EN ISO 13937-1-2000GB/T 3917.1-1997CAN/CGSB-4.2 No.12.3-2005AS 2001.2.8-200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冲击摆锤法测定撕破强度(Elmendorf)JIS L 1096-1999 (2004) 章节8.15 方法D机织物测试方法摆锤法1 纺织品及成衣37 顶破强度0312.04ASTM D3786-08a测定纺织织物的液压顶破强度-薄膜顶破强度试验仪ISO 13938-1-1999纺织品-织物顶破性能第一部分:液压法确定顶破强度和延伸性能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一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张度的测定液压法JIS L 1018-1999 (2004) 章节8.17 方法A针织物测试方法-顶破强度(Mullen方法)ASTM D3787-2007测定纺织织物的顶破强度-弹子顶破法GB/T 8878-2002 5.4.1棉针织内衣-弹子顶破强力试验GB/T 19976-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FZ/T 01030-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38织物密度(机织物)0312.06ASTM D3775-2008机织物织物密度的试验方法ISO 7211-2-1984BS EN 1049-2-1994DIN EN 1049-2-1994NF EN 1049-2-1994CAN/CGSB-4.2 No.6-M89AS 2001.2.5-1991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单位长度纱线根数的测定GB/T 4668-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定JIS L 1096-1999 (2004) 章节8.6机织物测试方法- 密度39织物密度(针织物)0312.06ASTM D3887-1996(2008)章节12针织物的公差规格- 织物密度BS 5441-1988(2007)章节2针织品试验方法- 纬编针织物1 纺织品及成衣39织物密度(针织物)0312.06CAN/CGSB-4.2 No.7-M88 (2001)针织物每厘米的线圈横行数和纵列数的测定AS 2001.2.6-2001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针织物单位长度线圈横行数和纵列数的测定FZ 70002-1991针织物线圈密度测量法JIS L 1018-1999 (2004) 章节8.8针织物测试方法-密度40 纱线支数0312.06ASTM D1059-2001经纬向纱线支数的测定方法ISO 7211-5-1984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CAN/CGSB-4.2 No.5.2-M87织物纱线密度的测定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L 1096 –1999 (2004) 章节8.8机织物的测试方法章节8.8 纱支JIS L 1018-1999 (2004) 章节8.7针织物测试方法-纱支ISO 2060-1994线密度测试方法绞纱法41 织物幅宽0312.06ASTM D3774-96(2008)e1ISO 22198-200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4667-1995CAN/CGSB-4.2 No.4.1-2008AS 2001.2.12-1987纺织品-机织物-幅宽的测量BS EN 1773-1997DIN EN 1773-1997NF EN 1773-1997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宽度的测定JIS L 1096-1999 (2004) 章节8.2机织物测试方法- 幅宽1 纺织品及成衣42织物纬向歪斜度0312.06ASTM D3882-2008BS 2819-1990(2006A)机织和针织织物弓纬和纬斜的试验方法NF G07-163-1990机织物测试方法-角间距的测量NF G07-168-1994针织物测试方法-偏离角度的测量JIS L 1096-1999 (2004) 章节8.11机织物测试方法- 弓纬和纬斜AA TCC 179-2004家庭洗涤使织物和服装扭曲纬斜变化GB/T14801-1993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FZ/T 20011-2006测量毛针织成衣扭斜角的试验方法43 织物克重0312.06ASTM D3776-2007测定织物单位面积(重量)质量ASTM D3887-96(2008)章节9针织物的公差规格- 织物克重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ISO 3801-1977GB/T 4669-2008AS 2001.2.13-1987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及单位面积的质量测定BS EN 12127-1998DIN EN 12127-1997NF EN 12127-1998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CAN/CGSB-4.2 No.5.1-M90 (1997)纺织品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JIS L 1096-1999 (2004) 章节8.4机织物测试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JIS L 1018-1999 (2004) 章节8.4针织物测试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FZ/T 20008-2006毛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 70010-2006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1 纺织品及成衣44耐磨性(马丁代尔试验仪)0312.06ASTM D4966-98(2007)e1ISO 12947-1 to–4-1998BS EN ISO 12947-1 to–4-1999NF EN ISO 12947-1 to–4-1999DIN EN ISO 12947-1 to–4-2007AS 2001.2.25.1 to 4-2006纺织品-马丁代尔法测定织物的耐磨性FZ/T 20020-1999毛机织耐磨试验方法45耐磨性(Flex磨擦试验仪仪)0312.06ASTM D3885-2007a纺织品耐磨测试-可挠曲性和磨擦方法AS 2001.2.26-1990纺织品测试-物理测试:确定纺织面料的平磨性能(可挠曲性和磨擦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46耐磨性(Inflateddiaphragm磨擦试验仪)0312.06ASTM D3886-99(2007)纺织品耐磨测试(膨胀膜法)47面料加速耐磨性能0312.06AA TCC 93-2005面料耐磨性能:加速48袜子耐磨性0312.06BS EN 13770-2002纺织品-确定针织鞋类产品的耐磨性能49抗起毛起球性(ICI起球箱)0312.06ISO 12945-1-2000BS EN ISO 12945-1-2001DIN EN ISO 12945-1-2001NF EN ISO 12945-1-2002纺织品-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起球箱法GB/T 4802.3-2008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JIS L 1076-2006 方法A纺织品抗起毛起球性的测定方法1 纺织品及成衣50抗起毛起球性(马丁代尔试验仪)0312.06ISO 12945-2-2000BS EN ISO 12945-2-2000DIN EN ISO 12945-2-2000NF EN ISO 12945-2-2000纺织品-织物表面起毛起球性的测定-第2部分:修改的马丁代尔法GB/T 4802.2-2008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ASTM D4970-07织物起毛起球和其他相关表面变化的标准测试方法:马丁代尔试验仪51抗起毛起球性(随机转筒起球试验仪)0312.06ASTM D3512-07用随机转筒试验仪测定织物表面的抗起球性及其它有关表面变化的测试方法NF G07 121-1987纺织品-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CAN/CGSB-4.2 No.51.2-M87(1997)纺织品抗起毛起球性测试方法-随机转筒试验仪JIS L 1076-2006 方法D纺织品抗起毛起球性的测定方法52抗起毛起球性(弹性垫片法)0312.06ASTM D3514-2005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及其它相关的表面变化的标准试验方法:弹性垫片法53拒水性(泼水试验)0312.06AA TCC 22-2005拒水性:喷淋试验ISO 4920-1981BS EN 24920-1992(1996)DIN EN 24920-1992NF EN 24920-1992GB/T 4745-1997CAN/CGSB-4.2 No.26.2-M94AS 2001.2.16-1987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JIS L 1092-2009章节7.2防水性试验方法- 喷淋试验1 纺织品及成衣54抗水性(静水压试验)0312.06AATCC 127-2003ISO 811-1981BS EN 20811-1992(1996)DIN EN 20811-1992NF EN 20811-1992 GB/T 4744-1997CAN/CGSB-4.2 No.26.3-M95AS 2001.2.17-198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JIS L 1092-2009 章节7.1 方法A防水性试验方法- 静水压试验55抗水性(雨淋试验)0312.06AA TCC 35-2006抗水性:雨淋测试56弹性及回复率0312.06ASTM D2594-04(2008)e1低弹针织物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3107-07BS EN 14704-1-2005弹力纱机织物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ASTM D4964-96(2008)e1弹性织物拉伸和伸长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等速拉伸试验仪)JIS L 1096 1999 (2004)章节8.14机织物测试方法-弹性织物的拉伸性能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57 防油性0312.06AA TCC 118-2007防油性测试58 防污性0312.06AATCC 130-2000防污性测试59透水汽性能0312.06ASTM E96-2005材料透水汽的标准测试方法GB/T12704-1991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BS 7209-1990(2007)织物透水汽性能60普通织物的燃烧性能(45°角法)0312.05US 16 CFR Part 1610ASTM D1230-1994(2001)成衣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CAN/CGSB-4.2 No.27.5-2008纺织品燃烧性测试方法-45o角测试1 纺织品及成衣61 燃烧性能0312.05US 16 CFR Part 1615/1616儿童睡衣燃烧性能测试标准GB/T14644-1993纺织织物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GB/T 5455 -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垂直法BS 4569-1983(2002)起绒织物及表面植绒织物可燃性测试方法(表面燃烧)BS 5722- 1984(2008)睡衣和晨衣织物燃烧性能规范BS 5438-1989(2008)晚装织物燃烧性能规范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BS EN ISO 6941 -2003织物燃烧性能-垂直方向燃烧性测定US 16 CFR Part 1630US 16 CFR Part 1631地毯表面燃烧性ISO 10047-1993纺织品-织物表面燃烧时间BS EN ISO 1103-2005纺织品服装面料燃烧性能测试BS EN 14878-2007纺织品儿童睡衣燃烧性能规范AS/NZ 1249-2003澳大利亚儿童睡衣燃烧BS 5852 Part1 1979(2006)家俱防火测试第1部分座垫可燃烧性测试-香烟法BS 5852 Part2 1982(2006)家俱防火测试第2部分座垫可燃烧性测试-火源法1 纺织品及成衣62禁用偶氮染料0224.03源于偶氮染料(颜料)的芳香胺—某些未经萃取即易获得的偶氮染料(颜料)的使用EN 14362-1:2003BS EN 14362-1:2003DIN EN 14362-1:2003纺织日用品中偶氮染料的检测德国官方方法汇编§64 LFBG B82.02-2:2004源于偶氮染料(颜料)的芳香胺—某些须经萃取纤维获得的偶氮染料(颜料)的使用EN 14362-2:2003BS EN 14362-2:2003DIN EN 14362-2:2003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聚酯纤维织物中偶氮染料的检测德国官方方法汇编§64 LFBG B82.02-4:2004消费品检测-可裂解出对氨基偶氮苯的偶氮染料的检测和测定§64 LFGB B82.02-9:200663 纤维直径0322.04ASTM D2130-1990(2001)显微投影法测定羊毛和其它动物纤维直径的试验方法ISO 137-1975羊毛-纤维直径的测定-投影显微镜法GB/T 10685-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64 含油率0224.03FZ/T 20002-1991毛纺织品含油率的测定FZ/T 20018-2000毛纺织品中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65干洗尺寸变化率0312.06FZ/T 80007.3-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66静态尺寸变化0312.06FZ/T 20009-2006毛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静态浸水法67染料转移色牢度0224.07AATCC 163-2007染料转移色牢度1 纺织品及成衣68漂白色牢度(过氧化物)0224.07ISO 105 N02-1993BS EN ISO N02-1995GB/T 7070-1997AATCC 101-2004纺织品耐过氧化物漂白色牢度69耐臭氧色牢度0224.07AATCC 109-2005在低湿空气中纺织品耐臭氧色牢度ISO 105 G03-1997纺织品色牢度大气中臭氧色牢度70 松弛及毡化0312.06FZ/T 70009-1999毛针织物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71 织物厚度0312.06ASTM D1777-1996(2007)ISO 5084-1996BS EN ISO 5084-1997DIN EN ISO 5084-1996NF EN ISO 5084-1996纺织品-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AS 2001.2.15-1989,方法A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织物厚度的测定JIS L 1096-1999(2004) 章节 8.5机织物测试方法 - 厚度GB/T 3820-1997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72耐磨性(Taber磨擦试验仪)0312.06ASTM D3884-2007纺织品耐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4685-2007灯芯绒织物的耐磨性73 透气性0312.06ASTM D737-2004ISO 9237-1995BS EN ISO 9237-1995DIN EN ISO 9237-1995NF EN ISO 9237-1995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JIS 1096-1999(2004)机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JIS 1018-1999(2004)针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1 纺织品及成衣74防紫外光性能0312.06AATCC 183-2004织物上紫外光透射量的测定BS EN 13758-1-2002纺织品-抗紫外光性能-第1部分:成衣织物的测试方法AS/NZS 4399-1996日晒防护服-评级及分类GB/T 18830-2002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75 防钩丝性0312.06ASTM D3939-2003 (2004)织物防钩丝测试(钉锤钩丝法)序号产品/产品类别领域代码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限制范围说明序号名称JIS 1058-2005针织物勾丝试验方法GB/T11047-2008织物勾丝试验方法76抗起毛起球性(圆轨迹起球仪法)0312.06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77 剥离强度0312.06FZ/T 80007.1-2006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度测试方法AATCC 136-2003双层织物的粘合强度ASTM D2724-2007双层织物的测试方法BS EN ISO 11339-2005结构粘合剂.挠性粘合组件的T-剥离试验78 织物硬挺度0312.06ASTM D 4032-2008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圆形弯曲法79纤维穿透测试0312.06EN 12132-1 1998羽毛绒穿透性- 第1部分摩擦法80 织密度系数0312.06FZ/T 70008-1999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试验方法8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0312FZ/T 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82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0312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2 成衣附件(拉链,揿钮,钮扣等)1 拉链强度0312.02ASTM D2061-2007拉链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BS 3084-2006拉链规格AS 2332-2003拉链2拉链使用性能0312.02ASTM D2062-2003拉链使用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3 钮扣强度0312.02BS 4162-1983(2007)钮扣测试方法(强度测试)。
国内外三种耐水洗色牢度方法的要求
![国内外三种耐水洗色牢度方法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275dc0c0b4e767f5acfce56.png)
耐水洗色牢度指织物颜色耐各种洗涤的能力,用加速法获得织物在人为长期作用下的效果,是衡量织物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今天上海品魁根据对标准的解读,归纳了国内外耐洗标准的差异。
耐洗色牢度标准比较
目前,耐洗色牢度的方法有GB/T 392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AATCC 61-2013 耐皂洗色牢度:快速法和JIS L0844-2011耐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
其中国标规定了5种耐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试验包括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范围;AATCC 61规定了6种耐洗涤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44规定了5类耐洗涤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分别与ISO 105系列耐洗涤标准等效。
这三种方法的仪器和试验材料如下表:
三种耐洗涤色牢度测试方法对于相同织物、相同温度的测试结果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日标的沾色稍微严重,美标的变色稍显严重,而国标的变色和沾色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这是由于三种洗涤方法的贴衬缝合方式、洗涤剂成分、洗涤时间、摩擦状态各有不同而导致。
以上仅为经验评判。
不作为实际评判的依据。
JISL纤维
![JISL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7fd8a9d3240c844769eaeebb.png)
JIS L0101-1978 特克斯(TEX)纱支号数JIS L0102-1981 服装尺码JIS L0103-1990 成衣的标识和尺寸系统的一般规则JIS L0104-2000 纱线特克斯表示法JIS L0105-1994 纺织品的物理试验方法通则JIS L0110-2001 纸样符号标记JIS L0111-1983 用于量体裁衣的条款术语汇编JIS L0112-1986 服装的部位及测量条款术语汇编JIS L0120-1984 针脚类型.分类及术语JIS L0121-1984 接缝类型.分类及术语JIS L0122-1987 用于缝纫的术语汇编JIS L0200-1976 针织物编织表示方法JIS L0201-1995 针织缝合用字母符号JIS L0202-1995 手动针织机术语JIS L0203-1983 服装制图术语汇编JIS L0204-1-1998 纤维用术语汇编.第1部分:天然纤维JIS L0204-2-2001 纤维用术语汇编.第2部分:人造纤维JIS L0204-3-1998 纤维用术语汇编.第3部分:天然和化学纤维之外的材料JIS L0205-1972 纱线术语集JIS L0206-1999 用于纺织工业的条款术语(羊毛织物)JIS L0207-1976 纺织工业术语汇编(染色和精整)JIS L0208-1992 纺织工业术语汇编.试验JIS L0209-1983 纺纱术语汇编JIS L0210-1981 纺织工业的术语汇编(织造部分)JIS L0211-1986 纺织工业术语汇编(编织部分)JIS L0212-1-1999 织物术语汇编(不包括衣物).第1部分:铺地织物JIS L0212-1984 寝具、铺地织物、室内装饰品等的织物术语汇编JIS L0212-2-1999 织物术语汇编(不包括衣物).第2部分:室内装饰品JIS L0212-3 ERRATUM 1-2000 织物术语汇编(不包括衣物).第3部分:铺地织物及其他(勘误 1) JIS L0212-3-1999 织物术语汇编(不包括衣物).第3部分:寝具及其它JIS L0212-3-1999/ERRATUM 1-2000 织物术语集(服装除外).第3部分:寝具及其它(勘误1)JIS L0213-1983 纺织杂品术语汇编JIS L0214-1983 编织术语集JIS L0215-1984 成衣术语汇编JIS L0216-1990 羽毛术语集JIS L0217-1995 纺织品的提示标签JIS L0219-1988 纤维绳术语集JIS L0220-1992 纺织工业术语汇编.检验部分JIS L0221-1994 土工合成材料工业中用术语汇编JIS L0222-2001 在非织造工业中使用的术语汇编JIS L0301-1983 纺织机械左右侧的定义JIS L0302-1963 折叠机、捻线机、绕纱机左右侧的定义JIS L0303-1963 织造准备机及织机左右侧的定义JIS L0304-2000 化学纤维机械的术语集JIS L0305-1999 纺织机械术语汇编JIS L0306-1998 织造机械术语汇编JIS L0307-1999 编织机械和相关机械的术语汇编JIS L0308-2001 染色和精整机械术语汇编JIS L0311-1983 纱管和筒管的分类JIS L0600-1958 出口棉布标准颜色JIS L0801-1995 色牢度试验方法通则JIS L0803-1998 色牢度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JIS L0804-1994 颜色褪变对比用灰色分级卡JIS L0805-1998 染斑鉴别用灰色分级卡JIS L0806-1971 荧光增白牢度分级卡JIS L0807-1971 荧光增白度分级卡JIS L0808-1994 标准染色浓度表JIS L0809-2001 仪器检测色牢度.颜色和燃色变化JIS L0810-1973 标准染色浓度表3JIS L0812-1973 标准染色浓度表5JIS L0841-1998 耐日光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2-1996 耐紫外线碳弧灯光染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3-1998 耐氙气灯光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4 ERRATUM 1-2001 (勘误 1)JIS L0844-1997 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5-1998 耐热水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6-1996 耐水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7-1996 耐海水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8-1996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49-1996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0-1994 耐熨烫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1-1994 耐酸斑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2-1994 耐碱斑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3-1994 耐水斑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4-2001 传输中染料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55-1998 耐氮氧化合物染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6-2002 耐次氯酸盐漂白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7-1995 耐过氧化物漂白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8-1994 耐亚硫酸气体漂白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59-1994 耐亚氯酸盐漂白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0-1996 耐干洗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1-1996 耐有机溶剂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2-1996 耐有机溶剂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3-1998 耐碱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4-1976 耐碱煮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5-1975 耐脱胶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6-1995 炭化氯化铝测定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67-1995 用硫酸进行干镏测定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68-1995 耐甲醛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69-1998 耐常压汽蒸煮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0-1995 染池中金属色牢度的试验方法.铬盐JIS L0871-1975 染缸中金属铁及铜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2-1975 耐羊毛交染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3-1974 耐氯化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4-1975 耐加压汽蒸煮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5-1995 用煮泥法测定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78-1995 耐高温蒸气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79-1996 耐干热染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1-1971 耐氯化硫硫化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2-1975 耐汽蒸硫化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3-1971 耐热空气硫化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4-1996 耐氯水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5-1992 耐树脂整理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6-1998 光致变色的检查及评定试验方法JIS L0887-1975 耐荧光增白色牢度试验方法JIS L0888-1998 耐光和耐汗渍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0889-1998 耐过碳酸钠漂白洗涤色牢度的试验方法JIS L1013-1999 化纤长丝试验方法JIS L1015-1999 化纤短纤维试验方法JIS L1017-2002 化学纤维轮胎帘子线试验方法JIS L1018 ERRATUM 1-2001 针织物试验方法(勘误 1)JIS L1018-1999 针织坯布试验方法JIS L1019-1999 棉纤维试验方法JIS L1021-1999 铺地织物结构的试验方法JIS L1022-1992 纤维地毯负载厚度损失的试验方法JIS L1023-1992 纤维制地毯的性能试验方法JIS L1030-1-1998 纤维混合物数量分析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纤维识别的测试方法JIS L1030-2-1998 纺织品纤维混合物数量分析的测试方法.第2部分:纤维混合物数量分析的测试方法JIS L1033-1978 渔网用维尼纶细纱捻线试验方法JIS L1034-1978 渔网用尼纶长丝捻线试验方法JIS L1035-1978 渔网用聚偏氯乙烯长丝及聚氯乙烯长丝捻线试验方法JIS L1041-2000 树脂整理织物试验方法JIS L1042-1992 机织物收缩率试验方法JIS L1043-1992 合成纤维渔网用网眼织物试验方法JIS L1055-1987 窗帘材料遮光效果的试验方法JIS L1056-1987 纺织品及针织品耐磨抗熔性试验方法JIS L1057-1992 机织物及针织物熨烫收缩率试验方法JIS L1058-1995 纺织纤维和针织纤维钩丝的试验方法JIS L1059-1-1998 纺织物的折皱恢复测试方法.用测量回复角的方法确定横向折叠试样的皱折恢复JIS L1059-2-1998 纺织物回弹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织物回弹的评定.外观方法JIS L1060-1987 机织物及针织物褶裥性试验方法JIS L1061-1987 机织物及针织物起拱性试验方法JIS L1062-1987 机织物经纬纱滑移试验方法JIS L1063-1985 机织物及针织物中染料移动性试验方法JIS L1064-1985 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类别判定方法JIS L1065-1999 染色织品染料类别鉴定JIS L1066-1963 聚氨酯泡沫塑料胶合织物试验方法JIS L1069-1995 天然纤维抗拉强度试验JIS L1075-2000 机织物及针织物绒毛保持性试验方法JIS L1076-1992 纺织品和针织品疵点试验方法JIS L1081-1998 羊毛纤维和动物毛的试验方法JIS L1082-1971 原毛及洗净羊毛试验方法JIS L1084-1992 静电植绒坯布试验方法JIS L1086-1999 热熔粘合衬布试验方法JIS L1087-2002 羊毛毡试验方法JIS L1089-1999 层叠织物的试验方法JIS L1090-1992 合成长纤维膨体纱线试验方法JIS L1091-1999 织物易烧性试验方法JIS L1092-1998 防水性试验方法JIS L1093-1995 纺织物的缝隙强度的试验方法JIS L1094-1997 纺织品及针织品带电性能试验方法JIS L1095-1999 一般纺纱试验方法JIS L1096-1999 一般羊毛织品试验方法JIS L1097-1982 合成纤维填絮试验方法JIS L1098-1992 毛毯试验方法JIS L1099-1993 织物的水蒸气渗透率的试验方法JIS L1802-1957 针织针和钩子JIS L1901-1988 织物及针织物的反转试验方法JIS L1902-1998 纺织制品的抗菌性试验方法JIS L1903-1998 羽毛试验方法JIS L1904-1994 毡层砖试验方法JIS L1905-2000 评估纺织品接口皱纹状况的方法JIS L1906-2000 长丝纱非机织织物的试验方法JIS L1907-1994 纺织物吸水测试法JIS L1908-2000 土工织物的试验方法JIS L1909-1995 纺织品.尺寸变化测定JIS L1910-2002 用氧漂白剂处理的织物的抗断及抗脆裂强度降低的百分比的试验方法JIS L1911-2002 FUTON热绝缘特性的试验方法JIS L1912-1997 医用非织造织物的试验方法JIS L1913-1998 非机织人造短纤维的测试方法JIS L1914-1998 FUTON弹性的测试法JIS L1915-1998 FUTON湿度传导特性的测试法JIS L1916 ERRATUM 1-2001 织物白度的测定(勘误1)JIS L1916-2000 织物白度的测定JIS L1917-2000 由于织物表面硫的燃烧的试验方法JIS L2001-1980 被褥用棉絮JIS L2101 ERRATUM 1-2000 棉质缝纫线(勘误1)JIS L2101-2000 棉质缝纫线JIS L2102-1978 渔业用棉捻线JIS L2310-2000 丝质缝纫线JIS L2401-1992 黄麻纱JIS L2403-2000 麻质缝纫线JIS L2404-1978 塌塌米用麻线JIS L2405-1978 塌塌米用麻质维尼纶混纺线JIS L2501-2000 塌塌米用维尼纶线JIS L2502-1993 塌塌米用聚乙烯长丝JIS L2503-1993 塌塌米用维尼纶和人造纤维混纺线JIS L2504-2000 塌塌米用聚丙烯线JIS L2505-2000 塌塌米用聚酯线JIS L2510 ERRATUM 1-2000 尼龙缝纫线(勘误1)JIS L2510-2000 尼龙缝纫线JIS L2511 ERRATUM 1-2000 聚酯缝纫线(勘误1) JIS L2511-2000 聚酯缝纫线JIS L2512 ERRATUM 1-2000 维尼纶缝纫线(勘误1) JIS L2512-2000 维尼纶缝纫线JIS L2513-2000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缝纫线JIS L2701-1992 麻绳JIS L2702-1978 棉绳JIS L2703-1992 维尼纶绳JIS L2704-1992 尼龙绳JIS L2705-1992 聚乙烯绳JIS L2706-1992 聚丙烯绳JIS L2707-1992 聚酯绳JIS L3102-1978 棉帆布JIS L3104-1959 胶带用棉织物JIS L3108-1992 塌塌米用包边布JIS L3201-2002 长卷羊毛毡JIS L3202-1976 纯毛及混毛衬布JIS L3203-2002 黄麻毡JIS L3204-2000 再生毛毡JIS L3402-1999 麻帆布JIS L3404-1977 苎麻帆布JIS L3405-1987 打包细麻布JIS L3412-1977 麻衬布(整理前织物)JIS L3413-1977 麻及混纺麻衬布JIS L3414-1994 黄麻袋布JIS L3416-2000 表面弥合扣件JIS L3505-2000 西服衬里布(化纤)JIS L4001-1998 婴幼儿服装的尺寸系列JIS L4002-1997 男孩服装尺寸体系JIS L4003-1997 女孩服装尺寸体系JIS L4004-2001 男装尺寸体系JIS L4005-2001 成年女子服装尺寸体系JIS L4006-1998 妇女紧身内衣的尺寸系列JIS L4007-1998 袜子和连袜裤的尺寸系列JIS L4104-1960 日本布袜JIS L4105-2000 浴巾JIS L4107 R-2000 服饰JIS L4107-2000 白色工作服JIS L4111-2000 棉料短裤及长裤JIS L4112-2000 儿童开襟衬衣及青年开襟衬衣JIS L4114-2000 女罩衫JIS L4115-2000 睡衣裤JIS L4116-2000 长衬裙JIS L4117-1992 上浆衬衫JIS L4118-1992 运动衫JIS L4131-2000 工作手套JIS L4203-2000 学生制服JIS L4205-2000 教练衫及教练短裤JIS L4207-2000 雨衣JIS L4208-2000 成品男西服JIS L4211-2000 尿布JIS L4212-1995 床单的防水性能JIS L4403-2000 被、褥、枕心、靠垫和坐垫JIS L4404-2000 机织地毯JIS L4405-2000 栽绒地毯JIS L4406 ERRATUM 1-2001 瓷砖铺面(勘误1)JIS L4406-2000 瓷砖铺面JIS L4902-1992 集会用帐篷JIS L4903-1987 山地帐篷的形状、尺寸、结构JIS L4904-1987 N型野营帐篷(普通型)JIS L4905-1987 L型野营帐篷(轻型)JIS L5101-1975 烧结单边钢领JIS L5102-1975 烧结单边钢领托座JIS L5103-1994 烧结捻线钢领JIS L5104-1994 绕结锥面钢领JIS L5105-1994 单边钢领JIS L5106-1975 绕结捻线和锥面钢领托座JIS L5107-1994 耳形钢丝圈钢领JIS L5111-1975 捻线木管JIS L5113-1976 自动换行用纬纱管JIS L5115-1994 筒子纱木管JIS L5116-1983 粗纱管JIS L5119-1987 精纺机沟槽罗拉JIS L5121-1987 精纺机沟槽罗拉的沟槽形状、尺寸JIS L5122-1992 精纺机叶子板JIS L5124-1957 捻线导纱板JIS L5125-1957 捻线瓷导纱板JIS L5129-1996 短纤维和长纤维纺纱和编织用钢丝圈JIS L5131-1976 粗纺机锭翼JIS L5133-1998 条筒和筒簧JIS L5134-1981 棉纺钢剌条JIS L5135-1978 针布JIS L5138-1987 粗纺机沟槽罗拉的沟槽形状、尺寸JIS L5140-1992 环锭精纺机用隔纱板JIS L5142-1992 梳棉盖板链条JIS L5143-1981 盖板梳棉机用剥棉刀JIS L5145-1987 粗纺机沟槽罗拉JIS L5146-1970 纺纱针JIS L5147-1978 双边钢领JIS L5150-1981 精梳毛纺用剌条JIS L5151-1981 粗梳毛纺用剌条JIS L5152-1978 双边钢领托座JIS L5162-1960 清棉机锡林用木针板JIS L5163-1960 梳针打手用木针板JIS L5166-1995 粗纱机用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的顶端滚柱JIS L5167-1995 环锭细纱机用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的顶端滚柱JIS L5168-1987 环锭精纺机和环锭捻线机的罗拉轴承锭子JIS L5171-1984 棉纺机的工作宽度JIS L5172-1984 精梳和粗梳梳毛机的工作宽度JIS L5302-1992 环锭精纺机用塑料筒管JIS L6101-1992 捻线锭子(意大利式)JIS L6102-1962 捻线木管(意大利式)JIS L6103-1962 卷绕木管(意大利式)JIS L6104-1959 卷绕滚筒(意大利式)JIS L6105-1959 捻线导纱器(意大利式)JIS L6106-1979 卷绕筒管(意大利式)用锭子JIS L6108-1982 络纱机用纱框JIS L6112-1973 长丝整经机尺寸JIS L6113-1983 织机用衬经纸JIS L6114-1961 目板(丝织机用)JIS L6205-1977 织机工作宽度JIS L6207-1988 织机用卷布变换齿轮JIS L6208-1979 织机卷布辊JIS L6210-1994 长丝整经机经轴座JIS L6211-1972 长丝织机手柄JIS L6212-1986 织机停经片JIS L6308-1981 筘片JIS L6310-1979 丝织机卷布用蜗轮及蜗杆JIS L6311-1994 提花机纹版JIS L6312-1999 提花织造用带综眼丝综JIS L6313-1983 导综杆JIS L6402-1966 梭子JIS L6405-1978 织机用钢丝综JIS L6407-1958 棉布用整经筒管JIS L6410-1982 织机侧板JIS L6412-1988 棉织机用经轴及经轴边盘JIS L6414-1994 织机.边撑圆筒JIS L6416-1992 织机用纱罗布边组合筒管JIS L6417-1982 络纱用宝塔纸管JIS L6418-1992 织机卷取辊表面用刺毛铁皮JIS L6502-1979 梭子用纬纱木管JIS L6503-1981 织机投梭棒JIS L6505-1973 长丝织机纬纱叉JIS L6506-1986 织机钢筘JIS L6507-1979 织机钢片综JIS L6508-1984 织机综框JIS L6509-1981 织机皮结JIS L6512-1975 长丝织机重锤JIS L6515-1981 多臂机用纹钉和纹板JIS L6516-1999 提花机用铅锤JIS L6517-1961 梭箱纹版(丝织机用)JIS L6518-1993 多臂机用纹版JIS L6601-1958 编织机械JIS L6602-1972 圆形编织双罗纹针织机JIS L6801-1958 手动编织机械用针JIS L7504-1999 染色整理用压辊和干燥滚筒JIS L7505-1992 染整用烘干筒JIS L7506-1981 染整用导辊JIS L7507-1995 染色和精整用导布装置JIS L7508-1992 染整用气动导布辊JIS L7509-1999 染色和整理用导辊.主要尺寸JIS L7707-1995 印花辊。
氯醋树脂型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氯醋树脂型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9fbab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e.png)
氯醋树脂型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氯醋树脂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的合成树脂。
它是由氯乙酸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无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多样化的用途。
氯醋树脂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建筑材料、塑料制品、胶黏剂、涂料以及医药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提供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由于其独特的性能特点,氯醋树脂逐渐成为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氯醋树脂的型号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讨论其定义、性质以及应用领域。
首先,我们将介绍氯醋树脂的定义和结构,包括其分子组成和化学特性。
然后,我们将探讨氯醋树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以及在塑料制品、胶黏剂和涂料中的使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氯醋树脂的优点和它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氯醋树脂的型号和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为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深入理解氯醋树脂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对氯醋树脂的背景和特点进行简述,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和内容。
目的部分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整体的预期。
正文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介绍氯醋树脂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其组成成分、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探讨氯醋树脂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应用、生活应用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氯醋树脂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应用领域的研究,展示氯醋树脂的重要性和广泛适用性。
结论部分对氯醋树脂的优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其在特定领域的优势和独特性。
同时,展望氯醋树脂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在未来应用领域的潜力和可能性。
72JISL0846-1996水渍牢度测试[宝典]
![72JISL0846-1996水渍牢度测试[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d0f74c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2.png)
修改明细表一、作业目的1.1 衡量色纱和色织物经蒸馏水浸泡后的色牢度。
二、测试原理2.1 复合测试样(检测样和多种纤维布)在经蒸馏水浸泡、在特定条件处理后,其颜色变化和多种纤维布沾色变化可通过对比,由灰卡评定。
三、相关工作文件和参考标准3.1 《仪器操作说明》3.2 《物理测试程序》3.3 ISO 105-E01:1994四、设备和测试准备4.1 汗渍牢度仪4.1.1 玻璃或刚性塑料板:115X63X(1.5∽3.0mm)4.1.2 砝码(5kg)4.1.3 试样夹持架4.2 烘箱4.3 日本多种纤维布4.4 水渍牢度杯4.5 蒸馏水五、作业流程5.1 变色和沾色评级灰卡试样和多种纤维布的大小都是100⨯40mm(或60mmX60mm,以下同),若为间条布,试样长度方向沿间条方向。
5.2 将多种纤维布和试样正面接近,沿两个短边缝合。
若是纱样,剪取长约100mm,重约为一块100⨯40mm多种纤维布重量的纱样,并将其梳理成宽约40mm,整齐地夹于两块多种纤维布中间,沿短边缝合。
5.3 在室温下,将试样和多种纤维布一起充分浸泡在蒸馏水中30分钟,经常搅动,使其能充分润湿。
5.4 取出试样,沿长度方向用两根玻璃棒轻轻挤压试样,直至没有溶液滴下。
5.5 将测试样和多种纤维布一起夹于两片玻璃板之间,若不足20个测试样,也要放满21块玻璃板。
5.6 盖上夹板,放上砝码,使玻璃板上的总压力为5KG,旋转夹板上的螺丝,锁紧玻璃板,移去砝码。
5.7 将试样夹中侧放于37±2︒C的烘箱内,多种纤维条处于垂直方向,恒温4小时。
5.8 测试时间结束后,取出试样夹,放松螺丝,取出试样,置于不高于60︒C的温度下烘干。
5.9 清洗试样夹的玻璃板。
5.10 参照JIS标准灰卡评定试样颜色变化程度和多种纤维布沾色程度(JIS L0801)六、报告6.1 测试标准号及必要的描述6.2 结果报告如下如:水渍牢度测试:变色牢度4.0,沾色(棉)4-5,毛4.0(Water Test) : Change in color grade 4.0;staining grade 4-5(cotton),grade 4.0 (wool)七、注意事项7.1 若为间条布,以色条与多种纤维条垂直叠放;若花型大于2英寸,应分颜色剪样。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54a1b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f.png)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纺织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为了保证纺织品的品质和耐久度,需要进行各种测试评估。
其中,色牢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其中又包括了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
下面将会介绍该试验所需的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
1. 什么是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是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之一。
该试验是指将含有氯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水溶液加热后,将被测试的纺织品浸泡在其中,模拟各种环境下纺织品的使用情况,测试其在氯化水中的色牢度,即是否会褪色或染色。
2. 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为了保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的准确性,需要使用标准工作液进行测试。
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材料:- 氯化钠 20g- 亚硫酸钠 2g- 蒸馏水 1000ml步骤:1)将氯化钠和亚硫酸钠分别称量,并放入容量为1000ml的烧瓶中。
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至烧瓶中的溶液体积达到1000ml。
3)加盖烧瓶并摇匀,使得溶液充分混合。
4)将制备好的标准工作液在室温下保存,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 注意事项在制备标准工作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称量氯化钠和亚硫酸钠时,需要保持精准度,以避免影响后续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水时,需要掌握好溶液的体积,以确保最终浓度符合试验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3)制备好的标准工作液需要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受到污染或降解。
4)在使用标准工作液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比,以保证溶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总结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是纺织品测试的重要程序之一,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操作,注意各项细节,以获得科学、准确的测试结果。
jisl0842标准
![jisl0842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b1d8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3.png)
jisl0842标准
从物理和机械性能测试的角度来看,JIS L 0842标准包括了纺
织品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度、磨损性能、抗皱性能等指标的测试方法,以评估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化学性能测试方面,该标准涉及纺织品的染色牢度、耐光性、耐水性等指标的测试方法,以确保纺织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化学
性能符合相关要求,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JIS L 0842标准还包括了纺织品外观质量的测试方法,
如色牢度、外观评定等,以确保纺织品在外观上符合美学和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JIS L 0842标准涵盖了纺织品的各个性能和质量指
标的测试方法,旨在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障其安全和舒适性。
这些测试方法的规
范化有助于纺织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JISL0884:1996耐氯牢度
![JISL0884:1996耐氯牢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8b7e5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c.png)
JISL0884:1996耐氯牢度JIS L 0884: 1996 耐氯牢度之測試方法1.範圍:在本標準中提到的氯水包含了用來消毒游泳池的濃縮氯水。
2.原理:由指定的方法將試樣經過稀釋後的次氯酸鈉處理,烘乾後,用灰色標評級色牢度。
3.測試的分類:此測試分為四種類別根據氯含量,pH值,溫度,浴比和時間顯示在表1。
採用的方法應根據預期的目的。
表1 氯水測試(類別及條件)4.儀器和材料:使用的儀器和材料如下(1)水洗機:將試樣,測試溶液和鋼珠放入鋼瓶內,將鋼瓶置於旋轉裝置上保持在恆溫的水浴下測試,每個符合的規範如下。
水洗機的範例如圖1。
(a)鋼瓶:封閉型的圓柱瓶由玻璃或不鏽鋼製成的,能夠承受旋轉的力量和容量為550±50ml(內徑為75±5ml)。
(b)旋轉裝置:裝置由馬達,轉軸和安裝鋼瓶的支撐架組合而成。
鋼瓶支撐架的中心線對齊鋼瓶的中心線。
鋼瓶須在恆溫水浴下以每分鐘40±2轉的轉速旋轉。
從轉軸的中心到鋼瓶的底部距離約45±10mm。
(c)恆溫水浴或恆溫器:具有加熱裝置,使得測試溶液在鋼瓶內維持在指定的溫度±2oC,並配有排水或排氣的裝置。
圖1 水洗機範例(2)評估變褪色的灰色標:指定在JIS L 0804。
(3)次氯酸鈉溶液:包含7%或更多的氯(4)氫氧化鈉:指定在JIS K 8576。
(5)磷酸二氫鉀:等級指定在JIS K 9007。
(6)磷酸氫二鈉(2水):與試劑相同等級。
(7)磷酸氫二鈉(12水):指定在JIS K 9019。
5.試樣準備:試樣準備描述如下(1)分別根據JIS K 0801的5.1和6準備試樣和水的比例。
(2)對於紗線,取長度100mm和重量約0.5克並兩端可綑綁。
6.測試溶液的製備6.1方法A:製備pH值7.0±0.2的次氯酸鈉水溶液,1L的水裡含有10mg的氯指定在JIS L 0801的4.(10),並製備1L氯中含有次氯酸鈉原液1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S L 0884: 1996 耐氯牢度之測試方法
1.範圍:在本標準中提到的氯水包含了用來消毒游泳池的濃縮氯水。
2.原理:由指定的方法將試樣經過稀釋後的次氯酸鈉處理,烘乾後,用灰
色標評級色牢度。
3.測試的分類:此測試分為四種類別根據氯含量,pH值,溫度,浴比和時
間顯示在表1。
採用的方法應根據預期的目的。
表1 氯水測試(類別及條件)
4.儀器和材料:使用的儀器和材料如下
(1)水洗機:將試樣,測試溶液和鋼珠放入鋼瓶內,將鋼瓶置於旋轉裝置上
保持在恆溫的水浴下測試,每個符合的規範如下。
水洗機的範例如圖1。
(a)鋼瓶:封閉型的圓柱瓶由玻璃或不鏽鋼製成的,能夠承受旋轉的力
量和容量為550±50ml(內徑為75±5ml)。
(b)旋轉裝置:裝置由馬達,轉軸和安裝鋼瓶的支撐架組合而成。
鋼瓶
支撐架的中心線對齊鋼瓶的中心線。
鋼瓶須在恆溫水浴下以每分鐘
40±2轉的轉速旋轉。
從轉軸的中心到鋼瓶的底部距離約45±10mm。
(c)恆溫水浴或恆溫器:具有加熱裝置,使得測試溶液在鋼瓶內維持在
指定的溫度±2ºC,並配有排水或排氣的裝置。
圖1 水洗機範例
(2)評估變褪色的灰色標:指定在JIS L 0804。
(3)次氯酸鈉溶液:包含7%或更多的氯
(4)氫氧化鈉:指定在JIS K 8576。
(5)磷酸二氫鉀:等級指定在JIS K 9007。
(6)磷酸氫二鈉(2水):與試劑相同等級。
(7)磷酸氫二鈉(12水):指定在JIS K 9019。
5.試樣準備:試樣準備描述如下
(1)分別根據JIS K 0801的5.1和6準備試樣和水的比例。
(2)對於紗線,取長度100mm和重量約0.5克並兩端可綑綁。
6.測試溶液的製備
6.1方法A:製備pH值
7.0±0.2的次氯酸鈉水溶液,1L的水裡含有10mg
的氯指定在JIS L 0801的4.(10),並製備1L氯中含有次氯酸鈉原液1g。
接下來,加入pH值7.0±0.2的緩衝溶液到10ml的原液溶液中,加到總量為1L。
6.2方法B,C和D:準備pH值
7.5±0.05次氯酸鈉原液溶液分別包含100mg,
50mg和20mg的氯在1L的水中指定在JIS L 0801的4.(10)如下:(1)每1L包含100mg的氯水,pH值在7.5±0.05
溶液1:稀釋20ml的次氯酸鈉溶到1L
溶液2:在1L內溶解14.35克的磷酸二氫鉀
溶液3:在1L內溶解20.05克的磷酸氫二鈉(2水)或40.35克的磷酸氫二鈉(12水)
添加多餘的碘化鉀和鹽酸25.0ml到溶液1並滴定0.1mol/L的硫代硫酸納形成澱粉指示劑。
當完成所需的硫代硫酸納的體積Vml,準備pH值7.5±0.05的測試溶液1L,以水加入下列溶液,稀釋到總體積1L。
705.0/V ml到溶液1
100.0ml到溶液2
500.0ml到溶液3
在使用測試溶液前,根據JIS Z 8802檢查pH值。
要調整pH值使用0.1mol/L 的氫氧化鈉或0.1mol/L醋酸
(2)每1L包含50mg的氯水,pH值在7.5±0.05
使用與(1)相同的步驟,除了每1L的溶液1加入705.0/2V ml
(3) 每1L包含20mg的氯水,pH值在7.5±0.05
使用與(1)相同的步驟,除了每1L的溶液1加入705.0/5V ml
7.步驟
7.1方法A:調整測試溶液維持在25±2℃,形成浴比200:1,與測試試樣一
起放入鋼瓶中,拴緊後在25±2℃運轉30分鐘。
測試結束後,取出樣本,夾在濾紙之間或在乾的未染白棉布中脫水,然後自然乾燥。
7.2方法B,C和D:調整測試溶液維持在27±2℃,形成浴比100:1,與測試
試樣一起放入鋼瓶中,拴緊後在27±2℃運轉60分鐘。
測試結束後,取出樣本,夾在濾紙之間或在乾的未染白棉布中脫水,然後自然乾燥。
8.評級:根據JIS L 0801的9.評估試樣的變褪色情況
9.紀錄:根據JIS L 0801的10.紀錄耐氯牢度,範例如下
範例:耐氯牢度測試方法B 3級(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