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的意象

合集下载

第三课现代诗二首笔记

第三课现代诗二首笔记

《现代诗二首》的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理解每首诗的主题和情感是理解整首诗的基础。

例如,《断章》表达了一种相对的情感,而《白玉苦瓜》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2. 诗歌的意象和象征:现代诗通常使用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断章》中,“桥”和“风景”是两个重要的意象,它们象征着人生中的相遇和别离。

3.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对于营造诗歌的氛围非常重要。

例如,《白玉苦瓜》中,诗人使用了一些押韵的词语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4. 诗歌的隐喻和暗示:现代诗常常使用隐喻和暗示来表达深层的意义。

例如,《白玉苦瓜》中,“苦瓜”象征着人生的苦涩和无常。

5. 诗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了解诗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例如,《断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的虚无感。

6. 诗歌的技巧和手法:现代诗的技巧和手法也是笔记的重要内容,例如象征、隐喻、意象等。

这些技巧和手法可以帮助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以上是一般性的笔记内容,具体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和课程要求来确定。

概括现代诗的三个特点

概括现代诗的三个特点

概括现代诗的三个特点
现代诗是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它有着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概括现代诗的三个特点如下:
1. 自由化表现方式:现代诗不再受传统韵律和格律的束缚,具有更加自由的表现方式,可以采用自由诗、无韵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想。

2. 意象化语言表现:现代诗具有强烈的意象化语言表现特点,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比喻、隐喻等手法,把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深刻地表达出来,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现代主题意识:现代诗的主题更加突出现代性和现实性,在表现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意义的同时,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和现实矛盾,以此反映出作者对现代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这三个特点共同构成了现代诗的独特魅力,使得现代诗在当代文学中拥有了重要的地位。

- 1 -。

致橡树的八个意象

致橡树的八个意象

致橡树的八个意象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于1977 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八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
橡树: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力量。

木棉:代表着女性的柔韧之美和独立。

凌霄花:依附于橡树生长,象征着依附他人的爱情。

鸟儿:在橡树上歌唱,象征着爱情中的欢乐和自由。

泉源:为橡树提供养分,象征着无私的奉献。

险峰:衬托出橡树的高大,象征着爱情中的支持和陪伴。

日光:照耀着橡树和木棉,象征着爱情中的温暖和光明。

春雨:滋润着橡树和木棉,象征着爱情中的滋养和成长。

诗歌意象现代诗

诗歌意象现代诗

诗歌意象在现代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意象是诗歌中通过具体、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抽象概念或情感的元素。

它可以是自然界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也可以是人造的物品、建筑、工具等。

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在现代诗中,意象的运用往往更加灵活和多样。

诗人可以通过对意象的变形、夸张、对比等手法,创造出更加独特和深刻的艺术效果。

同时,现代诗也更加注重意象与语言、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结合,使诗歌更加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例如,在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一诗中,诗人通过对雨中景象的描绘,创造出了一个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意象世界。

诗中的“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等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等待情人的焦急和期待,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意象是现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对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更加形象化和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悟。

第二章 现代诗的意象

第二章  现代诗的意象

第二章现代诗的意象第一节意象1、什么是意象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意象(image 或 imagery),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在感情和理智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人的主观(心灵)跟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感觉,而意象就是各种感觉的形象表现,是进行诗歌交流的联络通道,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灵魂。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事物、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

诗歌的对象,有的本来就是实物,如山水、花木、鸟兽、器物,这些描述当然就是具体的;还有一些对象,本来不是实物,如场景、事件、印象、情绪、愿望、概念,等等,诗人也能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表现,给出具象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在心中构成图景。

按照感觉的种类,意象又可以分为:视觉意象(visual image )、听觉意象 (auditory image)、嗅觉意象(olfactory image)、触觉意象(tactile image)、味觉意象(gustatory image)、动觉意象(kinaesthetic image)、和抽象意象(abstract image, 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等等。

例如:有多少/钢琴,/藏在紫雾/空蒙的/峰峦清脆的/石板/铺开一排排/洁白的/键盘杜鹃/轻柔的/指掌拂动/映红/山涧黄鹂/双双/拨响湖畔/翠绿的/丝弦但这/花萼/沉吟在清香的/梦中/酣睡白露/供养/两颗/苦心孕育/羞怯的/甜美带着/未成熟的/寒噤静候/一声/轻雷这是一首三音步的十四行诗《仙乐》。

通篇用的是双交韵。

其中,紫雾空蒙、映红山涧、黄鹂、白露、翠绿的丝弦……是视觉意象;清脆的石板、拨响丝弦、一声轻雷……是听觉意象;杜鹃花(的芬芳)、清香、是嗅觉意象;铺开键盘、轻柔的指掌拂动……是触觉意象;苦、甜,是味觉意象;酣睡、供养、孕育、寒噤、……是动觉意象;羞怯、成熟……,是抽象意象(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

意象作为写作 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一首小诗20行对象

意象作为写作 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一首小诗20行对象

意象作为写作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一首小诗20行对象
什么是意象?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所要描述的,从而表达诗人内心体验。

意象又可以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抽象意象等等。

意象的象征性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可以引起模糊的任意的联想。

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

《竹》
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
向天空
步步高升
才是你不变的志向
也只有绿
才是你一生想说的
那句话
在忠臣传里
才能读到茹冰饮雪
终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
虽然偶尔你喜欢化装
穿好一袭墨衣去郑板桥画里
虽然风善用所有构陷的话
攻击你细瘦的影子
即使最冷的朝代
你仍然笔直坚持站在雨里
父母兄弟都是这样的个性
永远硬着头颅而不肯破裂。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现代诗歌是对传统诗歌形式的一种创新与突破,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着现代人的思考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的几种表现手法。

一、象征手法象征是现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使用象征性的词语或形象,诗人能够传达出某种抽象的意义或情感。

比如,诗人使用“夜”来象征黑暗或孤独,使用“鸟”来象征自由或渴望。

这种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

二、意象手法意象是现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生动而贴切的意象描绘,诗人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诗人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将读者引入到诗歌所创造的场景之中。

这种手法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碎片手法碎片手法是现代诗歌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通过将原本连续、连贯的句子或篇章分割成碎片化的部分,以展现出诗歌中的主题或情感。

这种手法常常运用断句、断章、断行等方式,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断裂的感觉。

这样的表现方式能够使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冲击力,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四、内省手法内省手法是现代诗歌中一种表现个体内心世界的方式。

诗人通过自省和表达内心的矛盾、困惑、苦闷等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手法要求诗人具备对自己内心的深刻触觉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反思。

五、多媒体手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法逐渐在现代诗歌中出现。

诗人将文字、音乐、图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诗歌表现方式。

这种手法能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加读者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使诗歌更加立体和生动。

总结起来,现代诗歌具有象征手法、意象手法、碎片手法、内省手法以及多媒体手法等多种表现方式。

这些表现手法为诗歌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使诗歌能够更好地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是通过象征来传递抽象意义,还是通过多媒体来增加艺术体验,现代诗歌都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他们对人生、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现代诗 《雨巷》意象分析

现代诗 《雨巷》意象分析

现代诗《雨巷》意象分析《雨巷》意象分析(一)我始终分不清到底是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走进了自己的梦,还是自己走进了那个水墨重重、铺着青石板、潮湿、阴冷而又幽香浮动的雨巷。

梦里氤氲、斑驳的湿气,水和光交织的色彩,连同千姿百态的和声的曼妙都终结于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雨巷,早已超脱了原本的意义,升华为一种低回而迷茫的境界。

想起雨巷,不自觉地闭上眼,耳边仿佛残存着雨打芭蕉的轻灵,然后,在那条幽静,深邃而孤寂的古巷,一个裹着一身轻愁和哀怨,如同丁香花一样高洁的江南女子,就那样娉娉娜娜地踏雨而来。

然后又那样风姿绰约地与巷口的那名男子错身而过。

唯美的意韵缘于一个愁字。

丁香本是愁品,“丁香空结雨中愁”,“芭焦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对着丁香易伤春。

雨本是愁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巷本是愁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班驳脱落的城墙,勾起人是物非的叹息。

若隐若现地,矛盾和彷徨透过丁香的忧伤,透过雨丝的哀愁,透过小巷的寂寥,泄露了出来。

失望和希望碰撞着,幻灭和追求推斥着,惶惶然的迷惘弥漫在字里行间。

就是这样一种间杂着希翼的感伤召唤了灵魂底部的共鸣。

象征化的意象和着意象组合,吟唱着爱情和人生的朦胧的情伤。

丁香的素雅,丁香的高洁,丁香的易碎,似乎就在暗示生活理想的圣洁和飘摇。

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浓郁的苦苦追求却始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

诗人就以他自己的方式宣泄着追求完满理想的执着却又徒劳失意的那种孤苦无奈的心迹。

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和抒情主人公--那个彷徨的独行者,都写满了悲剧的色彩。

他的迫求带着理想化的感觉,他所期待的姑娘,有着像洛神一样纯洁的心灵和美丽的容颜。

所以在理想的期望面前,他注定是受困于迷茫,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

而“雨巷”,被凄风苦雨笼罩着的狭窄破旧而又阴暗潮湿的断篱残墙,恰恰传达了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气氛,“风雨如磐”的社会面影。

艾青诗选礁石意象

艾青诗选礁石意象

艾青的《礁石》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哲理的现代诗。

这首诗以礁石为象征,探讨了人生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面对命运的态度。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解读和分析。

首先,艾青通过描绘礁石的形象,表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礁石在海浪的冲击下,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却始终屹立不倒,这种坚韧的精神无疑是对人生最好的比喻。

人生如同海浪般变幻莫测,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守信念,坚韧不屈的人,才能在生活中乘风破浪。

其次,艾青通过礁石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礁石在海浪的冲刷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时间的流转。

这不仅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把握每一个当下。

此外,艾青还通过礁石的形象,探讨了命运的主题。

礁石在海浪的冲击下,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只能承受着压力和磨难。

然而,即使面对命运的安排,礁石也选择了坚守和抗争。

这无疑是对人生中命运安排的最好诠释。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命运。

是选择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还是选择坚守信念,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最后,艾青通过礁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

礁石在海浪的冲击下,虽然经历了磨难和压力,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这不仅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体。

总的来说,《礁石》这首诗以礁石为象征,表达了坚韧不屈、珍惜时间、勇敢面对命运和敬畏生命等主题。

这些主题不仅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也是对生命态度的体现。

在解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主题,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诗歌鉴赏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诗歌鉴赏

艾青的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想象力
的现代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1. 意象运用:艾青在诗中运用了“圆”这一形象,将无
形的思念寄托于有形的圆形事物中,如中秋的月亮和西瓜、
苹果等。

这些具体的形象使得抽象的思念变得生动可感,增
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2.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统
一的渴望。

通过将思念与圆月等事物相联系,诗人将内心的
孤独、凄凉和渴望团聚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3. 象征手法:诗中的“圆”不仅代表了中秋的月亮,还
象征着团圆、幸福和美好的事物。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
主题更加深刻和广泛,激发了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语言特色:艾青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流畅自然。


在诗中运用了现代诗歌的语言形式,如句式自由、长短句结
合等,使得诗歌既有现代感又不失深沉。

5.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
统一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这种对
家庭、国家和民族的热切关注和追求,体现了艾青作为一名
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总之,《我的思念是圆的》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
象的现代诗,它通过具象的事物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和追求,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朱寿桐一、在现代理论意义上重视意象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文学尝被权威性地界定为“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而在诗歌创作中,许多“形象”其实已挣脱了客观形体的束缚,糅进了作者主观意念或情感内容,甚至借这些主观内容实施了对客观事象的改造、变形和重铸;这类凝集着主观与客观,复合着精神与外形,交织着意念与情感的意象,无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还是在进行语体革命以后的新诗中,都充任着最主要的诗思表现载体,显现着最突出的诗情表述单元。

许多诗歌很容易就被人们忘记了,但它营造的某个意象或许会久久地萦回在人们的脑海,时时给人以惊异,以振奋,以太息。

这也是诗歌魅力的一种独特形态。

中国现代诗人是在一种现代化的诗学追求中注重意象表现的,这也决定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有着本原性的联系。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提倡首先是鼓励想象力的结果。

在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在调动人的想象力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至少在这一方面,象征主义者自承是浪漫主义的信奉者,由此而发的现代主义往往都十分重视对创作者想象力的开发。

没有一种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人想象力进行绝妙开发的结果,因而也没有一篇现代主义作品不以出奇的想象力迸发取胜。

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着这种想象力的诗学因素便不可能是客观的、现成的形象,而只能是凝结着诗人主观神思的意象。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有言:“想象力是真理的皇后”。

这里所说的想象力不仅创造“比拟和比喻”,即不仅是引入客观世界,更须“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产生出一种清新的感觉”,亦即导向主观意象。

中国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更直接指出,美完全在想象之中,完全依赖于想象力的创造:“现实中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美,美是蕴藏在想象中,象征中,抽象的推敲中。

”获得这种想象中的美途径便是意象的营造,因此“诗之需要image(形象、象征)犹人身之需要血液”。

按,李金发将image解释成形象与象征,而富有象征性的形象就是意象。

带有意象的现代诗

带有意象的现代诗

带有意象的现代诗
现代诗的意象是指由赋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或形象组成的,能够传达诗人情感、思想或概念的图像或形象。

以下是一首带有意象的现代诗:
《月夜》
夜色如幕,
月如银线,
洒在梦境的边缘。

寂静的湖面,
是月的镜子,
把夜的幽深,
映照得如此清晰。

繁星点点,
是天空的诗篇,
每一颗都是一个故事,
一个梦想。

在月夜下漫步,
听见了风的低语,
看见了月的宁静。

那湖面的波光,
是鱼的嬉戏,
是月的光辉。

月亮,
是夜的灯塔,
照亮了黑暗的路程。

在月夜下漫步,
感受到了孤独的美丽,理解了静谧的意义。

那湖面的月光,
是我的心事,
是月的温暖。

在月夜下漫步,
我看见了自我,
也看见了世界。

现代诗意象的组合方式

现代诗意象的组合方式

现代诗意象的组合方式
现代诗意象的组合方式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派诗歌追求以独特的视角、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而诗意象则是诗歌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现代诗歌中的诗意象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形象的、符号的等等,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来自由运用。

而组合方式则是诗人在创作中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诗意象的方式。

一种常见的组合方式是通过组合不同的诗意象来表达复杂的情
感和思想。

例如,现代派诗人泰戈尔在其诗歌中常常将风景和人物形象相结合,表达对自然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而法国诗人布勒东则经常将具象的事物和抽象的思想相融合,表达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

另一种组合方式则是通过诗意象的叠加和交错来创造出丰富的
意境和视觉效果。

例如,在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诗歌中,他不仅运用了大量的符号和象征手法,还将不同的诗意象叠加和交错,创造出了独特的诗歌氛围和意境。

总的来说,现代诗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和风格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种创作方式既能够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又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诗歌魅力和意境。

- 1 -。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蜜蜂是一个在现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它们经常被描绘为勤劳、忙碌和有组织的生物。

在现代诗歌中,蜜蜂常常被用来象征勤劳、刻苦和追求目标的精神。

蜜蜂的群体和有序的工作方式也经常被用来比喻社会中的协作和组织。

在一些现代诗歌中,蜜蜂也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蜜蜂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它们对花朵的授粉也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此,蜜蜂被看作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宝贵的贡献者。

除了象征勤劳、刻苦和自然界的重要性,蜜蜂在现代诗歌中也经常被用来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蜜蜂常常被描绘为一种可以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生物。

在这些诗歌中,蜜蜂被视为和谐共处的典范,因为它们不仅与花朵和谐相处,同时也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蜜蜂在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多样性的形象。

无论是被用来象征勤劳和自然的重要性,还是被用来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蜜蜂都是一个富有意义和象征力的意象。

- 1 -。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现代诗中的蜜蜂意象
在现代诗歌中,蜜蜂意象经常被用来象征勤劳、自律、团结等品质。

在许多诗歌中,蜜蜂被描绘为一群不知疲倦的工作者,它们一直在花丛中采蜜,为整个蜂群提供食物和保障生存。

这种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类应该努力工作、互相支持,以及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精神。

此外,蜜蜂也常被视为一个团结的群体。

在许多诗歌中,蜜蜂被描绘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社群,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支持。

这种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类需要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成功的观点。

在一些诗歌中,蜜蜂还被视为一种自律的生物。

蜜蜂在采蜜和建造蜂巢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自律的特点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类需要遵守规矩和秩序的观点。

总之,蜜蜂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勤劳、自律、团结等品质,这些品质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 1 -。

意象与逻辑

意象与逻辑

意象与逻辑◎费 碟摘 要:现代诗的“象”是由“意”而来的,所以诗的“象”是一种思想的反映或暗示,“意象”,就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结合,而合成的“意象”在现代诗中必须合乎规律与逻辑,这对正确解读现代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取的意象无论是抽象的,跳跃的,还是形象的,跨阶的,是有内在联系的,对主题主旨具有渲染、深化、推动的作用,如果是无关的,就会削弱主旨,削弱艺术魅力,削弱感染力;如果是可有可无的,就会虚胖而缺乏精炼、浮肿而缺乏力度,也会给人以拖拉啰说而缺乏精彩美感。

而所有的意象,必须合乎逻辑,合乎规律,没有内在联系的意象,就会晦涩难懂、玄虚飘忽,甚至会把现代诗推向死亡之路。

关键词:现代诗 意象 逻辑如何看待现代诗的意象与逻辑,对解读现代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几位诗友对我说:写了几十年的诗歌,怎么现在反而看不懂了,不会写了。

其实,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无法弄明白现代诗的意象与逻辑,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及其意义。

弄不明白,就觉得有点高深莫测,读者不明白,又不敢妄加猜测;作者要彰显水平,要在意象上做好做足文章,这里也不排除忽悠与故弄玄虚的半吊子“诗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明白了意象在诗中的作用,再明白了逻辑对深化主题和立意的作用,解读现代诗就要容易得多。

什么是意象呢?客观的外在的“象”与主观的心魂的“意”融合而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理的各类物象,是客观的经过创作主体独有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诗歌作品中,“意象”,就是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这个物象,既可以是自然界的各类景象、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既可以是各种人物的表象,包括情感表达丰富的面相,也可以是所有生灵的各类心像,包括描绘的各种动物的姿体语言、人类运用的各类哑语、花语等;既可以是各种植物之象,也可以是各种生物之象;既可以是风云变化的赋予生命的神象,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能大能小的幻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的意象第一节意象1、什么是意象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意象(image 或 imagery),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在感情和理智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人的主观(心灵)跟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感觉,而意象就是各种感觉的形象表现,是进行诗歌交流的联络通道,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灵魂。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事物、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

诗歌的对象,有的本来就是实物,如山水、花木、鸟兽、器物,这些描述当然就是具体的;还有一些对象,本来不是实物,如场景、事件、印象、情绪、愿望、概念,等等,诗人也能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表现,给出具象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在心中构成图景。

按照感觉的种类,意象又可以分为:视觉意象(visual image )、听觉意象 (auditory image)、嗅觉意象(olfactory image)、触觉意象(tactile image)、味觉意象(gustatory image)、动觉意象(kinaesthetic image)、和抽象意象(abstract image, 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等等。

例如:有多少/钢琴,/藏在紫雾/空蒙的/峰峦清脆的/石板/铺开一排排/洁白的/键盘杜鹃/轻柔的/指掌拂动/映红/山涧黄鹂/双双/拨响湖畔/翠绿的/丝弦但这/花萼/沉吟在清香的/梦中/酣睡白露/供养/两颗/苦心孕育/羞怯的/甜美带着/未成熟的/寒噤静候/一声/轻雷这是一首三音步的十四行诗《仙乐》。

通篇用的是双交韵。

其中,紫雾空蒙、映红山涧、黄鹂、白露、翠绿的丝弦……是视觉意象;清脆的石板、拨响丝弦、一声轻雷……是听觉意象;杜鹃花(的芬芳)、清香、是嗅觉意象;铺开键盘、轻柔的指掌拂动……是触觉意象;苦、甜,是味觉意象;酣睡、供养、孕育、寒噤、……是动觉意象;羞怯、成熟……,是抽象意象(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

又如《爱之禁果》:含羞的/爱呀!/你喷香的青果,/请让我/尝尝------这青果/是涩的只能/给你/闻一下含娇的/爱呀!/你光艳的红果,/请让我/尝尝------这红果/是涩的只能/给你/看一下含怨的/爱呀!/你莹润的白果,/请让我/尝尝------这白果/是苦的只能/给你/摸一下这是一首三音步与二音步交叉的三段、四行回旋诗。

诗中有三种意象:青果(橄榄)、红果(山楂)、白果(银杏),都是女孩子爱吃的零食。

青、红、白、光艳,是视觉(颜色)----看的意象;涩、酸、苦,是味觉----尝的意象;喷香,是嗅觉----闻的意象;莹润,是触觉----摸的意象。

这些感觉的意象是对应的、交替作用的,以代表不同的直觉。

诗歌意象的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们的感官,从而唤起某种感觉、并暗示某种感情色彩,使得读者能沿着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进入诗的境界。

2、意象和比喻意象往往借助于比喻。

比喻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种类,包括明喻(或显喻 simile)、暗喻(或隐喻 metaphor)、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曲喻(conceits),以及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等等。

如要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成分:本体( tenor 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vehicle 即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

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应属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2)二者之间有相似(可比)之处。

明喻,就是直接地比较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通常使用“象”、“比”、“好比”、“如同”、“好似”、“好象”等连接词。

这在日常对话中常用,在散文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用,在早期诗歌中也常用,但在现代诗中的运用却并不算太多,而且在进一步发展中愈来愈少用了。

例如:象云/一样/柔软象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

这是艾青看了俄国舞蹈家乌兰诺娃的芭蕾舞《小夜曲》后写的诗。

用三音步5行诗体,交韵加随韵,押的是“应韵”。

比喻中的本体是舞蹈家的“人体”,喻体则是“云”、“风”等等。

诗歌发展的初级阶段,明喻的运用很普遍。

《诗经》、《汉乐府》以及儿歌、民歌中有大量的明喻成分。

但是,随着诗歌审美观点的进化,随着诗中“意象”手法的不断扩展、提高,诗人对于初级的明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众所周知,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以后则是蠢才了。

诗贵创新,诗贵精炼。

诗歌发展中的许多明喻,早已变得平庸俗套、变得陈旧乏味、早已象是用烂了的钱币一样大大贬值了。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指出:“明喻,有些可以看作无用的重复……因为意义明摆在那里,无须通过更多的形象就可以了解……人们通常用生动性和鲜明性来回答,都不能自圆其说。

”现代诗中的意象,通常用“暗喻”(或说“隐喻”)和“曲喻”的手法。

所谓暗喻,则把喻体说成就是本体,暗示其相合的特性。

黑格尔在谈到“暗喻”时指出:“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

”(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二卷132页)。

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一文中提出:“象征派要表现的是些微妙的情境,比喻是他们的生命;但是`远取譬'而不是`近取譬'。

所谓远近,不指比喻的材料,而指比喻的方法;他们能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

他们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所谓`最经济的'就是将一些联络的字句省掉,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搭起桥来。

”“近取譬”一般说来就是普通的明喻;“远取譬”就是普通人生活中不常用、但是现代诗中大量采用的暗喻、曲喻。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类似的关系,暗喻在形式上是相合成的关系。

至于“曲喻”,就是奇想,奇特而又大胆到几乎不近情理的联想,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变异的狂想。

但是,如果在诗歌中处理得当,反倒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我们来看一些“暗喻”在现代诗中的运用: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红叶/焚烧的/山峦是黄昏中/交集的/悲欢;你是/树影,/是晚风是归来/路上的/黑暗。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信守/誓约的/鸿雁是路上/不预期的/遇见;你是/欢笑,/是光亮是烟花/怒放的/夜晚。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晶莹/皎洁的/雕像是幸福/照临的/深沉/睡眠;你是/芬芳,/是花朵是慷慨/无私的/大自然。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你是/来去/无踪的/嗔怨是阴雨/天气的/苦苦/思念;你是/冷月,/是远星是神秘/莫测的/深渊。

这是蔡其矫的一首诗《距离》。

本体是“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喻体用了繁复的意象群。

全诗从四个侧面、20个比喻来写“你 ---- 距离”,提供读者以丰富多彩而又统一的、鲜明生动的感觉、体验。

每段5行,三音步和四音步交替的长短句式,随韵和“波斯韵式”的交韵相加,按照“安韵部”押韵,一韵到底。

第一段、写离别后苍茫忧伤的“距离”给人带来的困惑;第二段、写忠诚相遇的“距离”给人带来的信心;第三段、写平等无私的“距离”给人带来的憧憬;第四段、写神秘莫测的“距离”给人带来的感叹。

本体是“距离”,诗人所用的都是“暗喻”,非常成功。

又如:《宽容》我是/越过/严冬/回到/北国的第一只/丹顶鹤灰暗的/山沟啊,/请/原谅这洁白的/颜色我是/冒着/风雪/凛然/开放的第一支/蜡梅浑浊的/煤烟啊,/请/宽容这浓郁的/香味这是一首长短行相交替的8行诗,用单交韵。

每段4行。

第一段用的是视觉暗喻,喻体“丹顶鹤”的洁白的颜色,跟“灰暗的山沟”形成视觉对比;第二段用的是嗅觉暗喻,喻体“蜡梅”的浓郁的香味跟“浑浊的煤烟”形成嗅觉的对比。

3、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转喻就是在诗中用“喻体”的名称来代替“本体”名称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转喻,可以收到精炼、含蓄、言简意赅的修辞效果,并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生动感觉。

与此相近的修辞手法是“提喻”,就是以局部代表全体,或者以全体喻指局部。

下面是“转喻”的例子:绿色要/说话,/红色的/血要/说话,浊重而/喧腾,/一齐/说得/嘈杂!是太阳的/感情在/大地上/迸发。

太阳/要写/一篇/伟大的/史诗,富于/强烈的/感情,/热闹的/故事,但没有/思想,/只是/文字、/文字、/文字。

………冷静的/冬天/是个/批评家,把作品的/许多/话/一笔/抹杀,却仍然/给了它/肯定的/评价。

这是穆旦在文革后期的名作《夏》。

诗中的“绿色”、“红色的血”、“太阳”、以及“冬天”都是转喻。

只要对于十年浩劫的悲惨历史有所了解,读者们可以破译出,它们的“本体”就是倒行逆施的封建法西斯“造反派”、“极左派”之流。

这首现代诗用的是三行诗体,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交错;押的是三随韵,韵脚为“阿韵部”和“兹韵部”。

4、拟人与物化现代诗中的意象,来自诗人对于“诗意、诗境”的直觉( intuition ),所谓“想象”( imagination ),就是指“意象的形成”,也就是禅宗所谓的“悟”。

对于所见事物(客观)的直觉,或者对于自己心灵(主观)的直觉,在凝神关照之际,心目中只需想象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意象,无须旁涉,不知不觉地“人”与“物”互相渗透、合成同一。

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觉得它拔地而起,挺立着雄伟峻峭的身躯,在那里庄严肃穆地俯瞰一切;这是“物”化为“人”或生命的形象;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昂首挺胸,仿佛摹拟高山的雄伟的气魄;这是“人”化成“物”的性态。

前一种现象是“移情作用”,后一种现象是“内拟作用。

”“拟人”的意象来自移情作用。

“拟人”,就是赋于外在的客观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动作和行为,也即“物境人格化”。

日月山河以及风云雷电等等原来都是无生命的客观存在,诗人往往觉得它们有灵魂、有情感、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

例如:云峰,/背后/猛挨/一刀沉重地/扑倒在/地平/线上毒液/飞溅,/灰暗的/缺口挣扎着/碎裂的/夕阳直到/脓痂/封固了/岩浆荆棘/掩蔽了/杀场那匕首,/竖成/塔尖还插在/山灵的/心脏……这就是把“高山”拟人化。

“云峰”则是“高山”的暗喻、“碎裂的夕阳”是“伤口渗血”的暗喻、“匕首”是“塔尖”的暗喻。

巨人(山灵)被暗害了,“背后猛挨了一刀”,夕照中殷红的“云峰”象巨人的身躯一样扑倒在地平线上,扑倒为横卧的山岭,从他的伤口(碎裂的残阳)中涌流出热血----晚霞、逐渐灰暗了,但是那杀人行凶的“匕首”还竖立在巨人的背上,那塔尖还竖立在朦胧的山色中……。

这首诗的“拟人”手法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同拟人手法异曲同工的,是“物化”,赋于诗中的人物以某种外在自然物的性质,也即“人格物境化”。

例如:我已成/疯狂的/海洋,她却是/冷静的/月光!她明明/是在/我的/心中,却高高/挂在/天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