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平法对比解析 (16G101-1)
16G101-1解读(对比11G101-1)
省去11G中系数计算过程,将计算结果直接列出,便于确定长度。
14
P62
拉结筋构造:明确给出两种拉筋做法
16G明确给出一边90°,一边135°的做法,便于现场施工。
15
P65
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
16G给出两侧刚性地面标高不相同时的做法
跨高比:跨度与其梁截面高度之比值。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节点详图见P80。
5
P15
设计施工注意III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域拉筋沿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逐根设置。
6
P17
3.2.5.8 LLk注写规则
同4
7
P21
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详细说明位置配筋等情况。
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节点构造见P74。
8
P27
表4.2.2 楼层框架扁梁(KBL)、托柱转换梁(TZL)
扁梁:宽度大于或等于梁高的梁。托柱转换梁类似于框支梁,见P96
9
P27
注3:区分非框架梁、井字梁端支座锚固平直段
L、JZL表示端支座铰接(平直段≥0.35Lab);Lg、JZLg表示充分利用抗拉强度(平直段≥0.6Lab)
16
P69
KZ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该节点为16G新增节点,分直锚和弯锚两种构造。直锚长度为自梁顶起≥LaE,弯锚时伸至柱顶且≥0.6LabE,外侧钢筋弯折15d,内侧钢筋弯折12d
17
P71
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做法
平法图集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知识讲解
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1、总说明取消了原101图集中总说明第2条的平法系列图集包括的内容。
2、总说明增加了第3条中的设计依据的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调整了2本规范依据的版本,新增了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规范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3、总说明第5条调整了图集的适用范围。
取消了原11G101-1图集中的非抗震设计。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
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盖板和无梁盖板)、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的设计。
4、平面整体标示方法制图规则中第1.0.2条图集制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这句话。
(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有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
)5、第1.0.9条,取消了第3款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调整了第5款中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
在第5款的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分的内容。
第8款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的内容。
(现第3款内容为“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图集”;现第5款内容为“当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可选择的构造做法时写明在何部位选用何种构造做法。
当未注明时,则为设计人员自动授权施工人员可以任选一种构造做法进行施工,例如:框架顶层端节点配筋构造(本图集第67页)、复合箍筋中拉筋弯钩做法(本图集第62页)、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本图集第103页)等”;第8款增加内容为“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三讲——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柱部分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三讲——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柱部分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三节课正式开讲,细致讲解,助你快速掌握新变化。
1柱一、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小结:1、上部嵌固部位注写,新增3种场景的说明;2、框架柱嵌固部位为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
11G中要求由设计注明;3、层高表中,双细线表示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嵌固部位;双虚线表示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要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的表示方法。
小结:1、转换柱编号代替旧图集框支柱。
小结:1、对应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2、11G中没有对非对称配筋的注写要求,16G新增注写要求。
小结:1、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实际图纸说明;2、层高表中,双细线表示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嵌固部位;双虚线表示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要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的表示方法。
2柱二、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小结:1、“同一连接区段”与“同一截面”区别?(严格来讲是有区别的)2、与纵向钢筋的连接接头说法保持一致“同一连接区段内”。
3柱三、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小结:1、虚线部分表示弯折既可以内侧、也可以外侧弯折;2、原“基础底面”,修订为“基础顶面”。
4柱四、梁上柱LZ纵筋构造小结:1、梁上柱节点,柱纵筋伸入节点内长度和弯折长度发生变化;2、16G要求伸至梁底且≥20d,弯折长度15d。
5柱五、KZ、QZ、LZ箍筋加密区范围小结:1、注4修改无梁且无板连接时,箍筋加密范围的Hn取值;2、梁上柱,梁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要求,至少两道柱箍筋(不是只设置两道柱箍筋就可以了)。
6柱六、关于“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小结:1、总说明已经明确: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非抗震KZ不适合本图集。
7柱七、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小结:1、节点①:11G是有柱纵筋直径≥25时条件才设置,16G可以理解为必须设置;2、节点⑤:11G无且伸至梁底的要求。
16G101系列新平法变化解析
11G P73 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 下部钢筋的露出长度2≥0152 00的要求。
变化八:修订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纵筋构造做法
16G P74
下插纵筋有箍筋
11G P73 下插纵筋无箍筋
2012
变化九:新增构造边缘翼缘、转角墙
16G P77 新增构造边缘翼缘(二)
变化三:不适合砌体结构
16G P6 本图集制图规则楼板部 分不适用于砌体结构。
11G P6 本图集制图规则楼板部 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
2012
变化四:明确框架柱嵌固地下室顶板的情况
16G P7 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 顶板,地下室顶板需要考 虑嵌固作用时需要设计注 明。 影响纵筋的连接部位, 箍筋的加密范围。
16G P58 直接用表格列 出锚固长度, 使用简单、减 少争议
2012
变化七:搭接长度可直接查表
六、搭接长度
16G P58 直接用表格列 出搭接长度, 使用简单、减
少争议
2012
变化八: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调整
七、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调整
16G P58 剪力墙拉筋构造 新增90°和135° 组合,更符合实 际施工需要。
16G P5 平法图集仅是工程建设行 业的标准设计,不是强制 规范;规范的修订和图集 的修订不可能同步,在这 个窗口期有不符情况,以 规范或标准为准。
变化二:抗震要求的变化
16G P5 图集中取消非抗震主 体结构设计,只要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境内设计建造 房屋,都必须要考虑抗震 设防的要求。
2012
新增非框架梁端支座下 部纵筋不够直12d(15d) 时,下部纵筋弯锚构造
变化六:非框架梁配筋构造
微观图解16G101-1平法图集
第一个节点是在连梁上部上通筋出现搭界时候用到, 第二个节点是连梁出现架立筋时候用到。
这里的加密范围其实和框架梁是一样的,如果掌 握规律,我估计你也能猜出来加密范围是多少。
现在这个节点有办法算了,原来节点还真不好计算,净长 多少很难确定,这不是出了准确的计算依据。
微观图解16G101-1
你看看,按照11G图集,以 上案例最后的锚固长度可 以是33d,也可以是34d, 好像都有理由奥,16G图集, 给你一锤定音,就是33d, 消除了争议。
原来03G图集计算锚固长度就 是直接查的,11G图集给变复 杂了,计算一个锚固长度竟 然需要4个步骤,现在又终于 回归到查表了,简单明了, 不会产生争议,好!
这里注意,所谓的附加钢筋在梁中,我指的是梁竖向标高的 中间,不是水平面的中间。
注意,当柱截面宽-框架梁宽≥100时,需要增加了u型筋。
搭接长度可以直接 查,还是第一次出 现,03G和16G都需 要计算,16G真好, 替我们算了,直接 查就可以了,这也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 争议,甲乙双方少 打了多少口舌官司。
这里图集是不是一个字写错 了,明明是横向施工缝吗!
连梁增加非贯通筋,这个节点原来是没有的, 但是实际上会碰到,原来对我们来说左右为 难的事情,现在给了你确切的答案。
16G101-1与11图集的对比
19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0
21
22
剪力墙竖向钢筋连续 穿过边框梁和暗梁; 如上图锚入连梁
23
2.新增:设计施工时的注意增加两条
24
3.修改: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25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 要求
注明构件位置 附加竖向插筋规格、
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8
1.新增: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9
弯锚钢筋可内侧可外侧 “基础底面”改成“基础顶面”
10
2.修改: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11
3.修改:梁上柱LZ纵向钢筋构造
柱纵筋伸至梁底且不小于20d 弯折长度不小于15d 设置至少两道间距不大于500
端部有暗柱节点 由水平分布钢筋紧贴角筋外侧改为内侧 弯折
28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转角墙:上下相邻两层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配筋量小的那 一侧交错搭接;若配筋量一样,则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 外侧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搭接两侧搭接长度均大于0.8laE
29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水平变截面墙水平钢筋构造
梁上部纵筋向柱内弯折 锚固时,增加伸至梁底 的条件
15
7.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16
8.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 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17
剪力墙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新增:设计施工时的注意增加两条 3.修改: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
16G101新平法与11G101版对比解析
16G101新平法与11G101版对比解析(一)大背景影响分析16G新平法依据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在2010版基础上局部修订;主要背景是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订,主要对设计有影响,对钢筋算量业务无影响;修订背景1、根据“四节一环保”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2、根据我国钢筋标准的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进行了调整,涉及7条条文的修改,部分条文的勘误主要修订内容4.2.1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将400MPa、500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推广应用,尤其是梁、柱和斜撑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应优先采用400MPa、500MPa级高强钢筋;2、淘汰直径16mm及以上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保留小直径的HRB335钢筋,主要用于中、小跨度楼板配筋以及剪力墙的分布筋配筋,还可用于构件的箍筋与构造配筋;3、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将其规格限于直径6mm~14mm,主要用于小规格梁柱的箍筋与其他混凝土构件的构造配筋。
对既有结构进行再设计时,235MPa级光圆钢筋的设计值仍可按原规范取值;4、取消HRBF335牌号钢筋;5、箍筋用于抗剪、抗扭及抗冲切设计时,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发挥受到限制(360MPa),不宜采用强度高于400MPa级的钢筋。
当用于约束混凝土的间接配筋(如连续螺旋配箍或封闭焊接箍等)时,钢筋的高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采用500MPa级钢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设计有影响,需要考虑采用哪种型号钢筋;对钢筋算量来说,没有影响;主要修订内容6.局部修订中将500MPa级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从410N/mm2调整到435N/mm2,保持与抗拉强度设计值一致;对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受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2的限制,当采用500MPa级钢筋时,其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为400N/mm2。
16G101图集解析(一)使平法钢筋 识图通俗易懂
16G101图集解析(一)使平法钢筋识图通俗易懂根据16G101-1、-2、-3图集整理、解析,简述了平法结构钢筋图集的识图与算量。
将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试供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及工程造价人员参考。
第一节柱纵筋变化钢筋计算1.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图4-1)图4-1 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多(绑扎搭接)多出的钢筋需要插筋,其他钢筋同是中间层。
短插筋=max(Hn/6,500,hc)+llE+1.2laE(4-1)长插筋=max(Hn/6,500,hc)+2.3llE+1.2laE(4-2)2.下柱钢筋比上柱多(图4-2)图4-2 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多(绑扎搭接)下柱多出的钢筋在上层锚固,其他钢筋同是中间层。
短插筋=下层层高-max(Hn/6,500,hc)-梁高+1.2laE(4-3)长插筋=下层层高-max(Hn/6,500,hc)-1.3llE-梁高+1.2laE(4-4)3.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钢筋直径大(图4-3)图4-3 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钢筋直径大(绑扎搭接)(1)绑扎搭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1.3llE(4-5)上柱纵筋插筋长度=2.3llE+max(Hn2/6,500,hc)+max(Hn3/6,500,hc)+llE(4-6)上层柱纵筋长度=llE+max(Hn4/6,500,hc)+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2.3llE(4-7)(2)机械连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8)上柱纵筋插筋长度=max(Hn2/6,500,hc)+max(Hn3/6,500,hc)+500(4-9)上层柱纵筋长度=max(Hn4/6,500,hc)+500+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0)(3)焊接连接下层柱纵筋长度=下层第一层层高-max(Hn1/6,500,hc)+下柱第二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1)上柱纵筋插筋长度=max(Hn2/6,500,hc)+max(Hn3/6,500,hc)+max(35d,500)(4-12)上层柱纵筋长度=max(Hn4/6,500,hc)+max(35d,500)+本层层高+梁高+max(Hn2/6,500,hc)(4-13)。
16G101钢筋平法图集与11G101钢筋平法系列图集的区别
16G101钢筋平法图集与11G101钢筋平法系列图集的区别16G101系统平法图集与11G101系列图集的主要区别有:1.设计依据不同16G101图集11G101图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2、16G101图集与11G101图集适用范围的区别图集 16G101图集 11G101图集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11G101-1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楼盖和无梁楼盖)、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设计16G101-2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2适用于非抗震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的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及桩基础施工图设计 11G101-3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下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分梁板式和平板式)、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等一般构造16G101系列平法图集依据新规范确定了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 、laE 以及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llE 取值方式。
最新平法图集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
平法图集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16G101-1修订主要内容1、总说明取消了原101图集中总说明第2条的平法系列图集包括的内容。
2、总说明增加了第3条中的设计依据的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调整了2本规范依据的版本,新增了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规范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3、总说明第5条调整了图集的适用范围。
取消了原11G101-1图集中的非抗震设计。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等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
以及各类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包括有梁盖板和无梁盖板)、地下室结构部分现浇混凝土墙体、柱、梁、板结构施工的设计。
4、平面整体标示方法制图规则中第1.0.2条图集制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这句话。
(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有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
)5、第1.0.9条,取消了第3款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调整了第5款中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
在第5款的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分的内容。
第8款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的内容。
(现第3款内容为“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图集”;现第5款内容为“当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可选择的构造做法时写明在何部位选用何种构造做法。
当未注明时,则为设计人员自动授权施工人员可以任选一种构造做法进行施工,例如:框架顶层端节点配筋构造(本图集第67页)、复合箍筋中拉筋弯钩做法(本图集第62页)、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本图集第103页)等”;第8款增加内容为“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
16G101平法施工图集与旧平法图集的对比
原有内容系统梳理 适应新规范的修订 考虑实际新增内容
目录
总则和一般构造 柱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剪力墙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梁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板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楼板相关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
16G 无此页
11G P63
1、总说明已经明确: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非抗震KZ不适合本图集。
影响 对设计有影响 算量是依据设计考虑抗震和非抗震计算,没有影响
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16G P67
影响 对设计、施工有影响 算量有影响。
11G P59
1、节点①:附加角筋,11G是有柱纵筋直径≥25时条件才设置,16G可以理解为必须设置。 2、节点⑤:11G无且伸至梁底的要求。
影响 设计、施工有小的影响,对算量没有影响。
梁上柱LZ纵筋构造
16G P65
11G P61
1、梁上柱节点,柱纵筋伸入节点内长度和弯折长度发生变化。 2、16G要求伸至梁底且≥20d,弯折长度15d 2、梁上柱,梁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00要求,至少两道柱箍筋。(不是只设置两道柱箍筋就可以了)
影响 对设计、施工有影响 算量有影响。
柱嵌固部位的计算
什么是嵌固部位?
嵌固部位即嵌固端就是平常 说的固定端,不允许构件在 此部位有任何位移或相对嵌 固端以上部位位移很小。
嵌固部位的纵计算和箍筋加密
软件设置:
地下一层增加钢筋在嵌固部位的锚固构造
16G-101图集钢筋平法详细解析
5
19、 16G76-11g第72页
重点掌握:
①掌握剪力墙水平分 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 构件配筋率构造做法 ②改约束边缘翼墙构 造详图一标准方式。
11、 16G66页=11g第62页
重点掌握:
1. 未 包 括 嵌 固 部 位. 2. 柱 净 高 Hn/Hc (长边≤ 4)及小 墙肢时全高加密。 3. 增 点 , 如 遇 到 上面情况需手动 更改属性。
5
12、 16G-67页11g101-1第59页
重点掌握:
①了解各节点构 造. ② 了 解 1.2% 配 筋率的概念。 ③区别边柱中柱 弯折长度。(边 柱15D中柱12D) 4. 节 点 钢 筋 弯 折 要求。R=6/8D 5. 改 柱 角 附 加 筋 构造要求。 6. 优 化 节 点 5 梁
5
20、 16G第77页11G73
重点掌握:
①了解构造边缘暗柱, 端柱,扶壁柱边缘翼 墙,转角墙构造。 ②增加(二)(三) 构造详图。(箍筋和 水平筋间距相同时, 需要设计指定后使用)
5
21、 16G78-11g第74页
重点掌握:
①锚固长度大于 Lae且大于600, 顶层墙内设置箍 筋@150 ②构造筋同墙体 水平筋分布在外 侧 ③钢筋不重复布 置 4. 增 加 连 梁 上 翻 节点
重点掌握:
①优化一字型墙做法, 增加L型墙节点详图。 优化转角墙(三)构 造。转角墙做法。 ②三,四排墙做法, 增加注写2内容明确剪 力墙在保持相同配筋 率时外侧钢筋直径应 大于内侧。 3. 增 点 , 墙 转 角 选 用 节点3.
解析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
解析16G101-1与11G101-1的不同之处(制图规则部分)时间:2016/09/12 | 作者:松丶WPSong| 分类:建筑随笔| 浏览:42 ℃ | 暂无评论1. 取消了原101-1图集中的总说明第2条的平法系列图集包括的内容.2. 增加了第3条中的设计依据的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调整了2本规范依据的版本,新增了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者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图集与规范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
3. 总说明第5条调整了图集的适用范围。
取消了原11G101-1图集中的非抗震设计。
4. 第1.0.2条图集制图规则适用范围取消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这句话。
5. 第1.0.9条,取消了第3款非抗震设计部分的要求;调整了第5款中可选用图集构造做法的例子所在图集的页数。
在第5款的选用构造新增了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设置外圈封闭箍筋,取消了非框架梁部分的内容。
第8款增加了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仍需考虑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的内容。
6. 增加了柱平法施工图中2.1.4条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内容。
7. 表2.2.2柱编号中原来的框支柱变成了转换柱8. 表3.2.2-2墙梁编号中增加了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这一类型。
增加的注2中,当这种类型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
9. 第3.2.3条中设计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增加了两条内容。
10. 第3.2.4条增加了第8款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注写方式。
11. 第3.3.2条第1款的注写部分内容中,删去了后半部分关于非阴影区部分拉结筋以及设计施工时的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
第3款中增加了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注写方式。
12. 第3.4.2条圆形洞口的加强钢筋的构造做法的要求做了调整,并增加了一个例子。
13. 增加了第3.6.3条内容。
14. 表4.2.2梁编号中增加了楼层框架扁梁和托柱转换梁两种梁类15. 增加了4.2.5和2.2.6条有关框架扁梁和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附加钢筋的注写方式。
国家标准图集16G101平法讲解
墙
柱箍筋
拉 筋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
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 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
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 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跨板受力筋 板负筋
板负筋 板底筋
混等级 凝土
抗震等级
钢筋种类
搭接长度Ll和 Lle,在任何情
况下都不能小 于300
除具体工程设计标注有箍筋全高加密的柱外,柱箍 筋加密区按规范16G101-1-65页所示。
当柱在某楼层各向均无梁且无板连接时,计算箍筋 加密范围采用的Hn该跃层柱的总净高取用。
箍筋类型:4×4
剪力墙施工图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施工图通常用的 方式
很少用
剪力墙
剪力墙构件
边缘构件、暗柱、端柱
列表注写方式
连梁
列表注写、平面 注写方式
暗梁
列表注写、截面 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腰筋,G表示构造钢筋,
N表示抗扭钢筋
KL2表示梁编号,(2A)表示2跨;一端有悬 挑。若是(2B)表示2跨;两端有悬挑。
列表注写方式:
表示三级钢,钢筋直径是10,加密区 箍筋间距是100,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是200.
表示三级钢,钢筋直径是12, 标高-14.1~-9.6范围内箍筋
间距100.
箍筋类型:7×8
箍筋类型:8×8
截面注写方式:
柱编号 柱截面尺寸 柱竖向受力筋,一共24 根,三级钢,直径22
表示一级钢,直径10,加密区箍 筋间距100,非加密区箍筋200.
平法16G101-1与11G101-1对比解析
平法16G101-1与11G101-1对比解析
• 总说明的变化对比
• 16G101的设计依据
• 11G101的设计依据
对比看成 16G101系列多遵照一个地震区划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变成2015修正板 抗震设计规范变成2016修订板 高层技术规程和结构制图标准没有变化
16G101-1总说明3:“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 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 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 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并应对本图集相 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而原11G101图集并无此说明,有这条说明可以理解为, 一、是图集从属和依附于规范;图集不是规范 二、凡图集与规范不符的以规范为准; 三、当规范修订与图集不符部分,图集无效; 四、使用者不能教条地使用图集,要与规范对照复核后 使用。 五、图集仅是指导性做法,在不违背现行规范的前提下, 方可使用
3变化三 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 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 定附加竖向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竖向插筋沿墙 身均匀布置。
本条为新增,一般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附加竖向附加 插筋,若有,设计都会注明插筋规格和间距,一般 不注具体数量
16G101柱墙竖向构件的解读 1、柱 2、剪力墙
第8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 为LLK**),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 LLK的表示方法按框架梁,因为它的配筋形式与框架无 异。LLK的构造同连梁,不能按框架梁,因为LLK属于连 梁范畴。框架梁要求梁纵筋满足直锚长度时伸入支座内 长度为支座宽/2+5D,而剪力墙(通常是边缘构件与墙 向联体体)支座很长,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 造成极大浪费,也无必要,应按连梁构造,伸入墙内锚 固长度即可。
16G101平法图集与旧平法图集的对比
G901系统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12G901-1 12G901-2 12G901-3
平法的发展
03G101系列 《03G101-1》《03G101-2》 《04G101-3》《04G101-4》 《06G101-1》《08G101-5》 《08G101-11》
影响范围
1、锚固、搭接值通过查表方式获得,让设计、施工、算量等人员使用起来更加简单。 2、减少争议
讨论
给小组讨论?15分钟
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
16框架梁以及不考虑抗震的构件,箍筋及拉筋弯钩平直段依然为5*d
2、剪力墙拉筋构造新增90°和135°组合,更符合实际施工需要。 3、注释原1和3合并为现在的1.
为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更好与新规范衔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中国建筑 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行业专家对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 详图》系列国标图集进行全面修编,以更好服务工程建设需要、促进行业发展。
u原有内容系统梳理 u适应新规范的修订 u考虑实际新增内容
目录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16G P6
11G P6
变化:16G去掉了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 本图集制图规则楼板部分不再适用于砌体结构。
影响范围
对设计有影响,需要考虑抗震和非抗震的变化; 对钢筋算量:
因为以后大多设计提高抗震等级,对钢筋量的计算是有提高的;
一般构造
钢筋 种类
保护层
锚固 长度
弯钩与 机械锚固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四讲——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剪力墙
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四讲——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剪力墙16G新平法知识体系第四节课正式开讲,细致讲解,助你快速掌握新变化。
“一、剪力墙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小结:1、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2、注写规则同框架梁。
小结:1、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和非阴影区钢筋注写方式。
小结:1、拉筋布置节点图名称变化变化双向布置改为矩形布置。
小结:1、对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侧面纵筋配置要求及支座内锚固依据,注写规则依据。
小结:1、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设置附加竖向插筋的制图要求。
小结:1、LLK图纸配筋实例(注写同框架梁)。
”“二、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小结:1、端部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做法,16G合并为一个节点;2、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做法,要求水平分布钢筋紧贴角筋内侧弯折;3、新增端部有L型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做法。
小结:1、转角墙节点三,剪力墙外侧水平钢筋搭接长度变化(16G单向弯折满足0.8laE);2、注: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构造要求。
小结:1、端柱翼墙,新增对翼墙内侧水平钢筋端柱内的构造要求;贯通或分别锚固于端柱内(直锚长度≥laE)。
小结:1、新增3个翼墙节点:翼墙暗柱等截面翼墙变截面,水平钢筋断开做法。
翼墙变截面,水平钢筋连续通过做法。
小结:1、新增剪力墙水平筋端柱端部墙节点(二),端柱与剪力墙一侧平齐时:外侧和内侧纵筋弯折15d。
”“三、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小结:1、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下部钢筋的露出长度取消≥0的要求。
小结:1、新增抗震缝处墙局部构造节点2、新增施工缝处剪力墙连接构造节点小结:1、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时,下部钢筋露出长度取消≥500的要求。
”“四、剪力墙上起边缘构件纵筋构造小结: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最大直径间距的0.25倍,间距不大于100。
”“五、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小结:1、约束边缘暗柱;2、约束边缘翼墙;3、约束边缘转角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平法对比解析(16G101-1)——概述
一、实施时间
新平法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替代11G101-1、11G101-2、11G101-3)
二、变化及影响
16G101-1不适用于非抗震现浇混凝土墙、梁、板等主体结构的设计;锚固搭接长度及做了局部的调整;抗震等级、钢筋种类、保护层等方面影响不大。
新增连梁(LLK)、楼层框架扁梁(KBL)、托柱转换梁等墙梁、梁、柱类型。
三、图集主要设计依据
本次图集的修编按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处理的反馈意见,对原有图集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践工程应用需要又新增了框架扁梁等内容。
四、适用范围
16G101-1;适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替代原11G101-1;
16G101-2;适用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替代原11G101-2;
16G101-3;适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桩基础,替代原11G101-3
五、柱
1.新增柱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
(1)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
(2)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3)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
2.柱编号:“转换柱”替代“框支柱”;
3.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4.新增:KZ边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5.修改:梁上柱LZ纵筋构造:伸至梁底且≥20d,弯折12d改为15d;
6.修改:KZ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节点,纵筋连续通过节点,弯折起始位置距离楼面50mm
六、墙
1.新增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类型,编号LLK;
2.新增LLK侧面纵筋“N”打头时的支座锚固要求;
3.剪力墙拉筋“双向”更名为“矩形”布置;
4.新增一级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附加竖向插筋的设计要求;
5.修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转角墙(三)搭接;
6.新增剪力墙翼墙(三)节点;
7.新增剪力墙端柱端部墙(二)节点;
8.新增剪力墙约束边缘翼墙(二)节点;
9.新增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转角墙等节点;
10.修改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部分节点露出长度≥0;
11.修改双洞口连梁中间支座箍筋配置;
12.新增剪力墙连梁LLK纵向钢筋、箍筋加密区构造;
13.修改>300≤800剪力墙洞口补墙筋构造节点
七、梁
1.新增楼层框架扁梁,代号KBL;
2.新增框架扁梁中柱节点(一)(二)、扁梁箍筋构造;
3.新增托柱转换梁,代号TZL;
4.新增框支梁、转换柱配筋构造;
5.新增托柱转换梁托住位置箍筋加密构造;
6.取消原11G图集“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7.新增非框架梁端支座下部纵筋弯锚构造做法;
8.取消非框架梁中间支座纵向钢筋连续通过的构造;
9.修改竖向折梁钢筋构造(一)弯折由10d改为20d;
10.新增上柱小于下柱截面尺寸时,梁上下部钢筋锚固长度起算位置;
11.新增KL、WKL中间支座节点0.5HC+5d要求;
12.新增井字梁JZg配筋构造;
八、板
1.新增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节点;
2.新增悬挑板阴角附加筋;
3.新增局部升降板构造下部纵筋≥h,且≥150;
4.新增板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节点(一)(二)
九、锚固搭接
1.取消利用基本锚固修正系数计算la、lae的计算过程;
2.新增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Ll、LlE查询表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