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比较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2bc3beae2bd960591c67712.png)
两种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术后镇痛广泛应用与临床,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术后镇痛可减轻和缓解手术病人的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对病痛恐惧,对病人的恢复大有好处。
临床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和静脉自控泵(PCIA)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的对比。
结果,PCEA镇痛效果好,必须行硬膜外穿刺,使用较局限。
PCIA镇痛以经脉为镇痛途径,便于各种术后病人的镇痛。
结论病人自控镇痛泵,有病人根据疼痛需要自己给药,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和手术切口疼痛,降低病人机体的应激性反应,缩短了疼痛的等候时间,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易为病人接受。
【关键词】自控镇痛PCEA、PCIA效果对比麻醉能使病人在完全无痛的状况下接受手术的治疗,但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由于手术的创伤可能使病人处于极度的痛苦和恐惧,严重影响了术后病人的休息和病情的恢复。
传统的镇痛方法给病人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难以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为了更好的减轻术后疼痛的痛苦,我院自2010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以小流量低浓度持续恒定输注镇痛药物,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2012年应用自控镇痛泵(PCEA、PCIA),镇痛病人520例,其中女性280例,男性260例,年龄18岁-58岁,体重40kg-80kg,ASA1-2级(其中开胸手术58例;上下腹手术180例;盆腔手术85例;上下肢手术197例)采用PCEA镇痛260例,PCIAZ镇痛260例。
对520例术后镇痛的病人ASA1-2级年龄18-58岁,体重40-80kg,分2组,第1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一次性自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以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为主要镇痛成分。
第2组静脉自控镇痛泵与静脉链接,一小流量的舒芬太尼为主要镇痛成分。
2.方法PCEA组处方:罗哌卡因0.125%+氟哌利多5mg+0.9%生理盐水100ml;PICA组处方:舒芬太尼3微克/k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100ml;PCEA泵经导管注入3-5ml负荷量,然后开通自控镇痛泵,该泵以恒定速度以每小时2ml持续将药泵入病人的硬膜外腔。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111e1d1a58da0116c17494c.png)
2012年11月第9卷第31期·麻醉与镇痛·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经历开胸手术的患者,70%在术后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并不比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小[1]。
由于切口创伤、肌肉损伤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压迫肋间神经,刺激胸膜等,其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直接影响患者的咳嗽、咯痰以及呼吸运动,从而可引起术后感染、肺不张及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的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有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接受进一步巩固治疗。
胸科镇痛的方式很多,大体分为全身给药和区域阻滞两类。
无论何种镇痛方法,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因此,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镇痛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的“多模式镇痛”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1]。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综合运用术中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关胸前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患者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PCIA ,以及单纯芬太尼-地佐辛PCIA 进行比较,以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
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徐震王卓强▲王恒林王显望吕宝胜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91[摘要]目的比较开胸术后多模式复合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9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肋间神经阻滞+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组(MA 组)、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合并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RP 组)及芬太尼-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P 组),记录并比较术后48h 内视觉模拟疼痛(VAS )评分、Ramsay 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泵药量消耗情况。
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探讨
![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662b021647d27284b7351f4.png)
中图分类号 :R 1 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7— 14(0 1 2 0 6一 2 6 1 8 9 2 1)2 — 23 O O m + m 氟哌利多 ( . g 3g 5 按体重哌替啶5m + 0 g芬太尼01 g Og/ . / k J减)。 m 2 l 给药模式均为基础剂量+ 控剂量,总容量为10 ,恒速2 /,自 自 0mL mLh 控剂量 (C P A)05 L次,锁定时间1rn . / m 5 i,持续止痛至手术后第2 。 a d 术后2 以V S d A 评分法测量镇痛效果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记录。
1 . 4观测 指标
随着 麻醉观 念的改变和 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 的患者对 无 痛的要 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手术 过程 中的无 痛 ,对术后 的无痛主
观上也有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 ,术后的无痛对患者的恢复也有很多 好处 1 。 。镇痛的方式有多种选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各组镇痛效果、术后下床活动的时 间情况。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AS 为无痛,1为剧痛, V ,0 O
<3 分为 良 ,≥5 好 分为镇痛效果差 )。 1 . 5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土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Wioo l xn c S nd ak et i e ns s g R T 秩和检验。
1 . 例选择及分组 1病 选择 2 0 年 1 0 9 1月青 岛大学 医学 院妇 产科 手术 患者 16 0 8 至2 0 年 O 3 例 ,所有患者术 前均签署术 后镇痛知情 同意,AS  ̄ A Ⅱ级 ,年龄2 ̄ 5 5 5 岁 ,体重 5 ~ 0 g 0 8 k ,排 除术 前有 严 重心 、脑 、血 管 系统 病史 、肝 肾
PCIA与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PCIA与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e9fa50ec3a87c24128c4bf.png)
PCIA与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目的:观察PCIA与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
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采取不同的镇痛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组采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效果和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
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7.8%,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1.1±4.3)h,排气时间为(15.1±5.5)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IA 取得极佳的镇痛效果,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也大大缩短。
标签:PCIA;PCEA;剖宫产术后镇痛;护理措施剖宫产术后由于切口过于疼痛,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注射镇痛药物镇痛处理,镇痛药物一旦使用过量就会出现药物成瘾,如果镇痛不全,又会影响患者术后下地时间与哺乳[1]。
研究发现,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应用,取得了极佳的镇痛效果,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愈合加快,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2]。
为防止术后并发症,护理人员还要加强患者镇痛的临床观察,应用必要的护理措施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患者年龄25~35岁,平均(28.5±1.6)岁。
将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镇痛药比较
![镇痛药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8e966014431b90d6d85c701.png)
吗啡(morphine)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
口服给药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皮下、肌内注射吸收较好。
1.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镇咳及抑制呼吸、缩瞳、催吐等作用。
其镇痛作用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和立体结构特异性,符合与受体结合药物的特点。
研究证实,吗啡可激动不同脑区阿片受体的不同亚型,呈现多种药理效应。
(1)镇痛作用强大,对各类疼痛都有效。
其镇静与欣快感可消除由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镇痛机理系药物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形成突触前抑制,减少递质(包括P物质)释放,阻断神经冲动传递而发挥镇痛作用。
(2)抑制呼吸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降低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并可抑制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
(3)镇咳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
(4)吗啡可使瞳孔极度缩小,也可引起恶心呕吐。
2.消化道吗啡可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其张力,产生止泻及致便秘作用;也可引起胆道奥狄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提高胆囊内压而导致上腹不适甚至胆绞痛。
3.心血管系统吗啡作用于孤束核的阿片受体,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
该作用部分地与吗啡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吗啡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可扩张脑血管,使颅内压增高。
4.其他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大剂量尚能收缩支气管。
吗啡的临床用途有①各种急性锐痛、癌症剧痛、对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血压正常者可以用。
②心源性哮喘吗啡配合应用强心甙、吸氧等措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其机理是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同时其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急促、浅表的呼吸得以缓解。
③阿片酊等制剂可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的影响可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呼吸抑制等。
连续反复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
术后疼痛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及术后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
![术后疼痛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及术后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c720f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f.png)
术后疼痛治疗方案、药物使用及术后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术后疼痛危害临床手术会造成身体创伤并导致局部炎性,创伤和炎症信号会通过神经传入脊髓和大脑,产生疼痛感受。
手术越大,疼痛就越剧烈,持续时间也越长。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术后休息,导致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进而产生高血压,心动过速,血栓形成,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胸部疼痛可导致患者不敢自由的呼吸,无法咳嗽排痰,易发生术后的肺部感染。
疼痛可以影响术后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使相关功能恢复延迟。
术后疼痛治疗方案1.静脉注射镇痛:应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静脉注射镇痛效果非常明确,需要根据反馈来给药,在给药间期会有疼痛情况,镇痛是不完善的。
2.神经阻滞镇痛或硬膜外镇痛:是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镇痛方式。
缺点是需要在术前完成镇痛治疗,这种镇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会有神经损伤、局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
3.患者自控镇痛:使用术后镇痛泵在手术后持续给患者泵注镇痛药物能提供稳定镇痛治疗,效果较好,相对于间断给药副作用较少。
4.局部麻醉镇痛:是安全镇痛方式,但作用比较局限,镇痛效果有限。
5.口服止疼药:术后早期患者常常需要禁食,应用受限。
6.多模式镇痛:同时应用镇痛泵和神经阻滞镇痛,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费用较高。
患者和家属配合镇痛泵主要由贮药盒、动力泵、输注控制器和连接管路构成,可以用于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镇痛等多种镇痛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手术创伤大小等因素配置好镇痛泵药物,直接应用就可以。
镇痛泵会自动泵注基础剂量镇痛药物,实现持续术后镇痛治疗。
镇痛泵者配备加药按钮,如在使用基础剂量镇痛药过程中依旧感到疼痛,可以通过按钮来增加镇痛药物,被称为自控镇痛泵。
为防止因为情绪因素反复加药造成危险,镇痛泵加药按钮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按压一次,其他按压都是无效手术需要使用术后镇痛泵情况胸腹部手术、心脏手术、脊柱手术以及其他创伤大手术需要使用镇痛泵,对疼痛敏感患者、对术后舒适水平要求高患者可以使用镇痛泵,患者对疼痛敏感程度差异很大,术后镇痛泵和镇痛药物使用需要由患者和家属共同决定。
烧伤术后两种镇痛泵临床观察和护理的对比
![烧伤术后两种镇痛泵临床观察和护理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507d2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6.png)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镇痛泵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特点,为烧伤术后镇痛提供参 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镇痛泵(A和B)在烧伤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特点。
研究方法
选取烧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使用镇 痛泵A,B组使用镇痛泵B。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 理满意度。
。 • 未涉及其他指标:研究中仅关注了镇痛效果、副作用和并发症等指标,未涉及其他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
素。 • 未来研究方向 • 扩大样本量:通过增加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精细化分析:对每个个体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对不同镇痛方式的反应差异。 • 综合评估指标:引入更多的评估指标,如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等,全面评估两种镇痛方式的优劣。
04
两种镇痛泵的护理对比
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
镇痛泵使用不当
部分患者对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了解,可能导致使用 不当,影响镇痛效果。
疼痛评估困难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于烧伤患者来说,疼痛的来源和程度可 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评估困难。
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镇痛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恶心、呕吐、低血压 等,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副作用与并发症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两种镇痛 泵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相 似,但其中一种镇痛泵的副作
用表现更为明显。
护理难度与安全性
两种镇痛泵的护理难度和安全 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护理 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样本量不足: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未考虑个体差异:在研究中,我们虽然注意到个体差异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但未对具体个体进行深入分析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评估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77ff2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1.png)
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评估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评估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疼痛缓解,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的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并对其评估方法进行介绍。
一、静脉镇痛静脉镇痛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镇痛药物来缓解手术患者疼痛的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手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并通过静脉注射来实现镇痛效果。
静脉镇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血压和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的镇痛反应和满意程度等因素。
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是一种将镇痛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来缓解手术患者疼痛的方法。
相比于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可以提供更为持久和局部化的疼痛缓解效果。
硬膜外镇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
三、神经阻滞镇痛神经阻滞镇痛是一种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缓解手术疼痛的效果。
常见的神经阻滞镇痛方法包括硬膜外神经阻滞、纵隔硬膜外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等。
对于神经阻滞镇痛的评估,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
四、植入式镇痛技术植入式镇痛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药物输送系统植入到患者体内,连续输送镇痛药物来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这种技术适用于长期需要镇痛的患者,如术后疼痛控制和慢性疼痛治疗等。
植入式镇痛技术的评估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药物输送系统的功能和并发症等因素。
五、综合评估方法针对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综合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个方面。
主观评估主要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等;客观评估主要通过生理指标的监测和疼痛评分等方法,来评估镇痛效果的好坏。
总结:麻醉科手术中的镇痛方法评估是为了提供患者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减少手术的不适和并发症风险。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患者的满意度等因素。
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PCEA)与连续静脉自控术后镇痛(PCIA)的比较
![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PCEA)与连续静脉自控术后镇痛(PCIA)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30eaae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9.png)
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PCEA)与连续静脉自控术后镇痛(PCIA)的比较陈桂军;王志勇【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05(011)005【摘要】目的:观察(PCEA)连续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与连续静脉的自控术后镇痛(PCIA)在术后镇痛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的综合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60例均在连续硬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或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均于L1~2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常规使用并根据术中情况追加数量.手术结束后按术后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经硬膜外导管连续用药,并设置泵液90ml(布比卡因30ml,由0.9%NS稀释),以2ml/h药量持续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选静脉持续用药,仍设泵液90ml(芬太尼按0.42ug/kg·h,由0.9%NS稀释)以2ml的剂量输注.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仍为15min,分别于手术后4h、8h、12h、24h、36h进行随访.结果:术后4h、8h,PCA用液量均较A组PCA的高,而在12h、24h、36h,A组PCA用液量高于B 组,表明术后镇痛效果优良B组居多,副作用A组较B组高.结论:术后镇痛0~36h选用连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总体效果好.【总页数】2页(P41-42)【作者】陈桂军;王志勇【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麻醉科,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麻醉科,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与上肢术后镇痛的比较 [J], 周庆;唐小平;王灵君;陈毅飞2.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高丽琴3.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与护理[J], 彭军;谭敏;周瑞红4.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夏新桂;丁海燕;杨世忠5.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J], 吴天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IA和PCEA应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比较性研究
![PCIA和PCEA应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比较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3848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f.png)
PCIA和PCEA应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比较性研究【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剖腹产产妇在术后应用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两种方式实施镇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
对照组40例实施PCEA镇痛,研究组40例实施PCIA镇痛。
对比两组镇痛有效率、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腹产产妇在术后实施PCIA镇痛,相对于PCEA镇痛,能够在提高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关键词】PCEA;PCIA;剖腹产;镇痛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属于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两种剖宫产术后镇痛手段。
但有些时候由于阻滞平面不足,宫缩痛抑制不理想,导管脱出或弯折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镇痛效果往往并不十分理想[1]。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对比研究剖腹产产妇在术后应用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两种方式实施镇痛的效果。
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
对照组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年龄19-37岁,平均(26.13±1.87)岁;孕周34-43周,平均(39.42±0.85)周;早产13例,足月产27例;研究组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年龄19-35岁,平均(26.30±1.97)岁;孕周34-42周,平均(39.12±0.76)周;早产14例,足月产26例。
术后两种自控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术后两种自控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d7870fcc17552707220837.png)
术后 两种 自控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谢 春 花
( 南华 大学 第二附属 医院 , 湖南 衡 阳 4 10 ) 2 0 1 摘 要 :目的 比较 静脉持 续 自 镇 痛( C A) 控 P V 与硬 膜 外持 续 自控镇 痛 ( C A)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PE
维普资讯
第3 第 1 5卷 期
Vo . 5 No. 13 1
南华大 学学报 ・ 医学版 Ju a o ah aU i r t( d a E io ) or l f n u n e i Mei l dtn n N v sy c i
20 07年 1 月
80m +氟 哌啶 5m 。 0 g g
两组病 例术后 5小时血 压平稳 后均 给予低 坡半 卧
位, 并鼓 励早期 活动; 常规给予 o : 2 吸入 2 4 4~ 8
h流量 为 2 Imn 加 强巡 视 , 切 观察 呼 吸 , ~4mJ i; 密 情况 , 估患者镇 静程 度 。患者 睡眠 中 , 评 易于唤 醒
采用 PV C A和 P E C A两种方 法进行 术后镇 痛 , 观察 镇痛 效果 和 药物 副作 用 ; 并抽样 10例 对 两种 镇 痛方 2
法进行 比较 。 结果 两种 方法 用 于术后 患者镇 痛 , 取得 较 好 的镇 痛 效 果 ; E 均 C P A和 P V C A镇 痛的 I 级
早 期预 防 , 发生 高峰 时间 为术后 1 时 , 一高 其 小 另
峰时 间为术后 6~1 时 。由于对 镇静 程度 给予 2小
了及时 评估 , 术后 即常规 予氧气 吸入 , 并给予适 当
术后 镇 痛是 治疗 的重 要 环节 之一 。2 纪 0世 7 0年代 Sezr ehe率先 应用 自控镇 痛 , 已广泛应 J现
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https://img.taocdn.com/s3/m/8abb6982da38376bae1fae2f.png)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利影响。 • 心血管功能: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增加,心机耗氧量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
危险性增加。 • 呼吸功能:手术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能触发多条脊髓反射弧、使膈神经兴奋脊髓放射性抑制,引起
木后肺功能降低, 特别是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疼痛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辅助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 有力地咳嗽,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肺不张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 胃畅运动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少和胃脂功能恢复延迟。 • 泌系统功能:尿道及膀胱肌运动减弱,引起尿潴留。 • 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增强,引发手术后高凝状态及免疫炎症反应,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的反应增加,合成代谢性激素分泌降低,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 • 心理情绪:可导致焦虑、恐惧、无助、忧虑、不满、过度敏感、挫折、沮丧,也可造成家属恐慌、手足无 措的感觉。
术后镇痛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
• 手术治疗可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创伤和强烈刺 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强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 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素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 调,而且严重时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手术由于关节囊和骨膜的部分神经末 梢比较丰富,相对于病人来讲创伤比较大。传统的镇痛方式如口服镇痛物很 难达到满意的疗效,间断肌肉注射和静脉推法麻醉性镇痛药也不是最理想的 镇痛方法。根据生理,心理、药代动力学及治疗学多发研究,病人自控镇痛 泵(PCA)作为符合病人镇痛需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的发生。 • 利于病人咳嗽,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 利于病人充分配合治疗,早期进食,增加营养,促进早日康复、减轻家度和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使用镇痛泵与否的效果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使用镇痛泵与否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67494c433d4b14e84246817.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使用镇痛泵与否的效果比较【摘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是默默忍受。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也有人将疼痛定义为:影响人的各个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膊、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其实,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工具来减轻或者达到无痛的。
疼痛这个不良刺激,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身体功能发生改变。
相信作为病房护士的你,也常常目睹病人被疼痛折磨时痛苦的样子。
腰椎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的术后并发症,严重的疼痛可造成血管痉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妨碍了伤口消肿及愈合,甚至引起患者机体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等严重并发症。
静脉使用镇痛泵就是控制疼痛的,本研究主要观察使用镇痛泵与否对腰椎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的比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自控镇痛泵;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引起下腰痛和腿痛最常见的疾病[1]。
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目前我院临床术后疼痛管理以使用静脉镇痛(PCIA)为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腰椎手术81例,年龄18~80 岁,体重 50~100 kg,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使用镇痛泵,乙组未使用镇痛泵。
既往均无心肺肝肾疾病,无异常出血史及凝血功能障碍。
术前24h未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其他麻醉性镇痛药。
1.2 麻醉与镇痛所有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0.04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0.004mg/kg和阿曲库铵0.6mg/kg静注快诱导麻醉,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阿曲库铵维持肌松。
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与恒速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与恒速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ab3c90452ea551810a687bd.png)
药 均 由麻 醉 师 配 制 。P E 组 镇 痛 药 : 哌 卡 因 7 + 止 吐 C A 罗 5 mg
药 恩 丹 西 酮 8mg 生 理 盐 水 , 4 C A 组镇 痛 药 : 托 + 共 8mI。P I 布
啡 诺 7 mg +昂 丹 司 琼 8 m + 氢 溴 酸 高 乌 甲 素 4 + 生 理 盐 g 8 mg 水 , 6 共 0mI 。泵 容 积 均 1 0 mI, 次 剂 量 0 5 mI, 定 时 间 0 单 . 锁
121 镇痛方法 . 。
据 以 均数 ± 标 准差 表 示 采 用 t 验 , 数 资 料用 检 验 。 检 计
关 腹 时 使 用 镇 痛 泵 。 P E 组 术 后 硬 膜 外 连 接 自控 镇 痛 泵 ; C A
王 艾 利
摘 要 : 目的] 讨硬 膜 外 镇 痛 泵( C A) 恒 速 静 脉 镇 痛 泵 ( C A) 痛 效 果 与 不 良反 应 。 [ 法] 8 [ 探 PE 与 PI 镇 方 将 O例使 用 自控 镇 痛 ( C 剖 宫 P A) 产 术病 人 随机 分 成 P E 组 4 C A O例 和 P I 组 4 CA O例 , 采取 不 同 的给 药方 法 , 察 两组 镇 痛 效 果 、 痛 时 间 、 潴 留 、 观 镇 尿 术后 首 次 尿 自解 时 间及 在 镇 痛 泵 管 道 脱 落 情 况 。[ 果] 结 两组 镇 痛 效 果 比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 0 0 ) P E 组 镇 痛 时 间 、 潴 留、 后 首 次 尿 自 P .5,C A 尿 术 解 时 间及 在 镇 痛 泵 管道 脱 落 情 况 与 P I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E 论] 宫产 病 人 使 用 P I 效 果 肯 定 , 延 长 镇 痛 时 间 、 CA e 剖 CA 可 降
术后镇痛治疗
![术后镇痛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fffd9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5.png)
术后镇痛治疗围术期镇痛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部分患者由于原发疾病需要术前镇痛治疗,即超前镇痛,阻断术前疼痛有害性刺激,术中由麻醉科医师实施麻醉,完成术中镇痛,而前文中病例2、病例4则主要涉及术后镇痛治疗。
术后疼痛与手术创伤及伤害感受直接相关,因此不同手术术后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不同,疼痛治疗亦不相同。
此外,还应根据镇痛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治疗费用、住院时间选择最佳镇痛方式,即实现个体化镇痛。
下面将分别介绍常用的镇痛方法。
1.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具有镇痛确切、降低应激(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凝血)、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加速伤口愈合、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改善通气的优点。
硬膜外镇痛也具有局限性,其对硬膜外穿刺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开胸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穿刺要求较高,且术后需要严密观察,防止呼吸抑制。
但多数下腹部、会阴区及下肢手术均可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因此硬膜外管可继续留置用于术后镇痛。
硬膜外镇痛是上述手术最常用的镇痛方法之一。
凡有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患者均不适宜应用此方法,如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脊柱严重畸形、患者拒绝等。
(1)硬膜外镇痛穿刺点选择:一般按照手术切口对应的脊神经分布来选择穿刺的椎间隙。
(2)硬膜外镇痛药物选择:研究表明,硬膜外局麻药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局麻药的应用使阿片类药物更容易进入蛛网膜下腔,改变脊髓μ受体的构象,使其易于与阿片类药物结合。
因此,硬膜外镇痛选择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合用,降低副作用发生率,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一般选择电子镇痛泵的持续输注+患者自控(PCA)镇痛模式,阿片类药物可选择吗啡为0.05mg/ml,或者芬太尼2~4μg/ml,或者舒芬太尼0.4~0.8μg/ml;局麻药可选用0.1%~0.15%罗哌卡因或者布比卡因。
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速度3~4ml/h,PCA为3~4ml,间隔时间为10~15分钟,一般镇痛时间为48~72小时。
氢吗啡酮作为佐剂用于区域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氢吗啡酮作为佐剂用于区域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0997e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2.png)
氢吗啡酮作为佐剂用于区域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作者:刘航杜晓宣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29期【摘要】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是强效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强,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使用日益广泛。
氢吗啡酮加入局麻药能够加快局麻药起效时间,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镇痛效果确切。
这使得区域麻醉中使用氢吗啡酮佐剂,可能更获益。
因此,本文结合其局部药理机制,综述氢吗啡酮作为局麻药佐剂在区域麻醉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氢吗啡酮外周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Hydromorphone as Adjuvant in Regional Anesthesia/LIU Hang, DU Xiaox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29): -184[Abstract] Hydromorphone (HM) is a powerful opioid drug with strong analgesic effect and few adverse reactions,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Hydromorphone can accelerate the onset time of local anesthetics and prolong the action time of local anesthetics. This may make the use of Hydromorphone adjuvant in regional anesthesia more beneficial.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dromorphone as a local anesthetic adjuvant in regional anesthesia.[Key words] Hydromorphone Peripheral nerve block Intrathecal anesthesia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29.045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HM)又名二氢吗啡酮或双氢吗啡酮,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半合成衍生物,镇痛效果较吗啡强且不良反应少。
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9aa253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1.png)
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方平;陈小非;王静玉【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079-1081)【作者】方平;陈小非;王静玉【作者单位】3154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3154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315400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术后疼痛既影响患者情绪,也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住院期间尤其是手术后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
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是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的新方法,即术者在关闭皮下组织前将罗哌卡因注入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的泵体内,通过在切口部位持续渗透局部麻醉药产生镇痛效果。
此方法较全身麻醉具有针对性强、对整体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1]。
本研究通过对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和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评价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对象选取我院外一科2013年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男17例,女43例,年龄55~65岁,均为上腹正中切口,长约15~20cm;ASAⅠ~Ⅱ级。
排除有麻醉药物过敏、肥胖(BMI>30)、慢性疼痛长期服用镇痛药、精神病史、心肺功能不全和术前有炎症反应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1.2 使用设备及配方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为北京泰科博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规格型号TJPS120-1-100-2,我院使用配方为0.2%盐酸罗哌卡因总量200ml,以5ml/h速度泵注;PCA由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YX-2G,使用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术后以2ml/h速度经静脉泵注,患者根据镇痛需要追加镇痛药(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min)。
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200例
![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2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13e54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c.png)
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200例王地萍【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022)009【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pump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patients.Methods 20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PC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1 to October 201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performed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PCIA were good in all cases,and the appeared malfunction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timely treated.Conclusion PCIA overcomes the shortages of traditional methods,alleviates patient's pain and reduce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In addition,it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analgesics is stable with good lasting effect and higher security coefficient.%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泵(PC IA)用于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至2011年10月术后使用PCIA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镇痛效果均良好,出现的故障和不良反应都给予了及时处理.结论PCIA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使用方便,镇痛药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总页数】2页(P92-93)【作者】王地萍【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 40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1+.2【相关文献】1.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J], 牛海2.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J], 邓燕用;朱银娇3.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常规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 [J], 梁涛;刘娜;尹东涛;韩冰;刘腾飞;马孟琦;王道喜4.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J], 夏新桂;丁海燕;杨世忠5.对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J], 卢华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比较
方平,陈小非,潘志浩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宁波315040)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度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80例,ASAⅠ~Ⅱ,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
实验组患者术后使用一次性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手术切口皮下埋置镇痛泵,以5ml/h速度泵注0.2%盐酸罗哌卡因,总量200ml;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A):舒芬太尼(2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后以2ml/h速度经静脉泵注,患者根据镇痛需要追加镇痛药(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min)。
以视觉模拟评分(V AS)与Prince-Henry评分法来评价其镇痛效果,以舒适度分级(BCS)来评价患者的满意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h、8h、12h、24h、40h的镇痛评分及舒适度分级,并记录40h内各组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使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是否出现不适感、是否影响活动、是否出现炎性反应或液体渗漏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术前的生命体征,手术部位,手术失血量及输液量及VAS初始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无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均未出现不适感和炎性反应,且不影响活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有8例患者出现切口明显渗液。
结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均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安全性优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
【关键词】局部麻醉镇痛;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