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品质管理规定
制程检验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使品质得到有效管控,达到环环把关,能把问题控制在源头,减少不良浪费,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XXXX有限公司生产各制程。
半成品的检验。
3、定义3.1 组装半成品:指经过车间加工后的物料件为半成品。
3.2 树脂半成品:指进过树脂车间成型加工后的树脂品为“树脂半成品”3.3彩绘半成品:指经过车间手工漆,或者喷油后的物料为“彩绘半成品”。
3.4外观不良:存在表面外观问题,划伤、沾污、电镀不良、变形、未擦干净等.3.5安全不良:指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意外伤害、人身安全或财产损失及违反国家安全标准规定的不良称为安全不良。
3.6性能不良: 指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可能导致产品失效而未达到产品技术要求及违反国家相关性能标准要求的不良称为性能不良。
3.7结构不良:装配后存在缝隙过大、配合变形、结构与外形不符合图纸等。
4、职责权限4.1品管部4.1.1负责半成品的检验及测试,4.1.2跟踪车间关于“改善措施”的落实,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4.1.3不良、良品物料“退仓”,“入仓”检验判定处理与标识。
4.1.4全检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有产品的全检及出具全检报告。
4.1.5 IPQC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每工序的品质不定时的抽检和不良的统计。
4.2生产部4.2.1对相关员工做教育培训和品质标准的讲解;4.2.2不合格品的改善与修复,重大问题改善措施的执行。
4.3工程部4.3.1重大半成品物料返工方案拟定。
4.3.2新品车间首件样品确认,以及协助品管部处理不能判定的新品物料。
4.4 PMC部(仓库)4.3.1接收半成品物料入仓退仓与报废。
4.3.2根据《退料单》责任及判定实施处理。
4.5采购部4.5.1 不合格物料反馈供应商,协调供应商改善落实。
4.5.2对品管部开出的不合格报告,协调供应商回复“改善措施”,反回品管部。
5、检验前准备与使用仪器工具5. 1 卷尺5.2样品、色板5.3 相应产品的物料清单(BOM)5.4确认生产产品代码,确认图纸资料,样品报告或样品及检验注意事项。
制程品质异常管理规定
XX有限公司
制程品质异常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
版本版次:_____________
制定部门:_____________
制定日期:_____________
总页次:_______________
会签:
1目的
明确生产过程中出现品质异常的提出时机,异常的处理流程及责任归属的判定依据和考核,使现场品质异常得到迅速有效的处理,确保车间生产顺畅。
2范围
适用于制造中心各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品质质异常管理。
3定义
无
4职责
4.1品质部:品质异常之发现、反馈、执行进度及效果确认,以及对异常责任的考核、判定和
对异常联络单进行管理。
4.2生产部:品质异常之发现、反馈、初步判定及对临时性对策进行实施。
4.3工程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暂时性处理对策及工艺改善永久
性对策,包合含改善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评估。
4. 4研发部:产品性能、结构、包装异常分析及永久性改善对策。
4. 5采购部:原材料异常供应商改善踉踪处理。
5内容
5.1制程发生品质异常符合以下情况时,由品质部发出制程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相关责任单。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一、概述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是针对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流程。
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维护公司信誉度,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制程品质管控作业流程1. 制定品质管理计划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制定品质管理计划,包含以下内容:•品质目标:明确产品的品质标准和目标。
•品质管理流程: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管控流程和质量指标。
•品质管理程序:制定不同控制区域和步骤标准程序,规范生产流程。
•人员职责:确定品质管理责任人和质控人员责任。
•数据收集和分析:确定收集品质数据的方法,规范品质数据管理。
2. 制定作业文件根据品质管理计划制定作业文件,包含以下内容:•作业指导书:明确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流程、规范和注意事项。
•变更通知单:规定生产过程中变更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检测记录表:记录过程中检测数据和结果,作为品质控制依据。
3. 进行品质监控生产过程中质控人员根据品质管理计划和作业文件进行监控和控制,包含以下内容:•生产操作的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标准化。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分析实际生产数据,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
•品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正生产过程中的缺陷。
•管理数据文件:将数据文件留存,进行记录。
4. 检查和审核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检查和审核,包含以下内容:•外观检查:对不合格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与标准保持一致。
•处理方案: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方案,避免不良品成为客户最终产品。
•回溯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回溯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修正。
•校审资料:制定审核流程和校审资料,确保品质通过。
三、品质管理流程图以下是品质控制流程的示意图:品质管理流程四、总结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项必要工作,有效的品质管控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公司声誉度。
在日常生产过程的掌控中,需严格按照品质管理计划和作业文件进行操作,意识到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将对保证产品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制程异常处理规定
质量管理:制程异常处理规定1.目的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特制定本规范,提供客户良好的质量保证,提高客户满意度。
2.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制程生产、制程检验、出货前检验等岗位发现的不满足标准要求之产品。
3.定义3.1严重缺点(CRI):严重影响产品功能以致无法使用,或违反法律法规,或造成使用之人身安全之缺点3.2主要缺点(MAJ):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减低产品之使用性能,以致不能达成期望之目标3.3次要缺点(MIN):产品之使用性能也许实质上不致减低其期望目的或虽然与设定之目标有差异,但在产品使用与操作上,并无多大影响。
3.4重要原材料定义为:液晶屏、触摸屏+控制卡、AD板、恒流板、适配器、主板、高压板、OPS、扬声器、内存、硬盘、WIFI+4G+天线类、摄像头+MIC类、风扇、液晶+TP全贴合类。
其余为一般材料。
3.5制程异常划分如下两类:A.同一生产订单材料上线率超过规定;①同一订单同材料料号相同问题点:≥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率≥10%,重要原材料≥5%;<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数≥5,重要原材料不良数≥3;②同订单同材料料号累计问题点:≥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率≥20%,重要原材料≥10%;<50套产品,一般材料不良数≥10,重要原材料不良数≥6;B.同一生产订单在对半成品、成品检验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良率超过规定;①同一订单相同问题点:≥50套产品,性能不良率≥5%,外观不良≥10%;<50套产品,性能不良数≥3,外观不良数≥5;4.职责4.1品质部:4.1.1负责执行生产首件、制程巡检、成品的检验作业,以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品质检验标准的要求;4.1.2对制造部所发现的不良进行判定,符合以上3.5项A、B类的异常应开立《制程品质异常报告单》;4.1.3对异常批次不良品做标识、隔离;4.1.4制造部、品质部所确认的不良情况应完整记录在表单上并通过正式邮件和临时微信等形式通报相关部门;4.1.5对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品质复检确认,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4.1.6在收到技术或工程部返工方案验证OK通知信息后组织相关人员发起返工会议;4.1.7对改善对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追踪确认,并将结案《异常处理报告单》归档编号管理,以便追溯,统一归档为电子档;4.2制造部:4.2.1负责材料上线前检验、半成品、成品的初检作业,以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品质检验标准的要求;4.2.2负责材料上线不良、半成品、成品初检等所发现的不良反馈当班线长/品质IPQC/FQC确认;4.2.3配合相关部门给出的临时处理决策(如停线、换料、返工、返修、验证等作业);4.2.4经品质确认标识的来料不良品安排退料、换料等作业;4.3工程部(主导负责量产、小批量阶段):4.3.1主导小批量、量产(除样机)等阶段不良原因分析,判定责任部门,并与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异常确认与讨论,制定纠正预防措施;4.3.2主导该批次不良品的临时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批量返工前返工方案验证、指导返工作业等;如30分钟内讨论无果的工程应及时向生产部发出停线、换料、切线等通知。
制程品质管制程序
制程品质管制程序制程品质管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品质稳定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监控和控制制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以及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本文将介绍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一、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的基本原理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制程中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其核心思想是在制程中建立一套稳定的控制机制,通过持续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制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保证产品的品质符合要求。
二、制程品质管制程序的流程1. 确定关键参数和指标:首先需要确定制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这些参数和指标对产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并在制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
2. 设置控制限:根据制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通过统计方法确定控制限。
控制限是一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则表示制程中存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监控制程:在制程中,需要对关键参数和指标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制程中的异常情况。
可以使用图表、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监控。
4. 分析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制程中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可以使用因果分析、故障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5. 纠正措施的实施:根据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恢复制程的正常状态。
纠正措施可以包括调整参数、更换设备、改变工艺等。
6. 持续改进:制程品质管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对制程中的问题进行持续的分析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三、常用的工具和方法1. 控制图:控制图是制程品质管制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制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并通过设置控制限来判断制程是否正常。
2.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制程品质管制中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制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数据的规律和异常情况。
3.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用于找出制程中异常情况的原因的方法,通过分析制程中的各种因素,找出与异常情况相关的因素。
制程品质管理流程
制程品质管理流程制程品质管理流程制程品质管理,广义上是指来料入库后到生产出成品之间进行的品质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判定各工序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工序过程是否受控。
未通过检验或验证符合性的半成品不能转人工工序。
本节将对制程品质管理流程的内容作具体说明。
一、生产准备阶段的品质管理生产准备阶段品质管理的内容包括人员管理、物料和能源管理、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系统制定、制定组织生产方案、计量仪器准备、制定组织生产方案以及验证工艺及装备。
人员管理的内容:1.操作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责任感等精神教育、工艺技术知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和操作工序之间的关系、违反工艺制定规定的操作规程产生的严重后果、预防缺陷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2.操作人员的选择和配备依据工艺制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以及工序的重要程度.从工作责任心。
考核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选择操作人员.并按生产岗位制定和执行配各计划。
3.特别工序操作人员的资格认定对特别工序的操作人员.应在新产品投产前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颁发工艺操作证书后才干上阅操作。
物料和能源管理的内容:1.对物料《外购货品》的采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侧,将外购货品按对产品质量形响的程度分类进行质量认定《例如.关键类、重要类。
一般类》。
对供方和分供方应进行必要选择和管理。
2.产品生产必须要水、电、风、气等能源企业进行能源准备,应依据工艺制定制订的能源消耗定额和年产量,编制必须求计划,其中降低能源消耗是能源管理的重点。
工艺管理的内容:质量控制系统制定、制定组织生产方案、计量仪器准备、制定组织生产方案以及验证工艺及装备的内容.1.产品制定工艺性检察针对产品结构.检察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是否有保证.结构是否经济合理.企业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零件材料选用是否合适。
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配合是否合理,精度等级和尺寸链的标准是否合理.零件和装配是否便于加工或操作。
2.制订工艺方案报据产品制定性质.产品生产稳定程度、生产类型.对有关工艺加工方法等工艺要素的某些重大原则性问题,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生产部制程管理制度
生产部制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部门的制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部制程管理要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原则,注重细节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生产部各级领导要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四条生产部制程管理涵盖原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品质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全程质量管理。
第五条生产部制程管理要注重团队合作,各岗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六条生产部制程管理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七条生产部各岗位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第二章原料采购第八条生产部原料采购要按照产品质量需求、供应商信誉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第十条原料采购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原料方可入库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要及时退换。
第十一条原料采购要进行库存管理,定期清点库存,避免原料过期损失。
第十二条原料采购要及时向生产计划部门提供有关原料的信息,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
第三章生产计划第十三条生产计划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第十四条生产计划要制定适当的生产工序,保证生产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第十五条生产计划要和原料采购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原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生产计划要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确定生产线上各个工序的标准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要及时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适当改变。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八条生产部各岗位要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十九条生产部在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要做到及时、科学、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生产部要进行生产过程的监测和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第二十一条生产部要加强现场管理,保持生产环境整洁,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第二十二条生产部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规定
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制程品质异常的处理流程,明确质量异常及时处理、报告内容的填写与发行,提高质量异常的处理时效,确保制程中的产品品质得到有效控制.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质量异常问题的提出、处理、执行、验证等.3. 定义3.1 一般异常的定义:3.1.1 产品在制程生产时一小时出现功能不良、尺寸不良、装配不良,不良率超过3%;3.1.2 产品在制程生产时一小时出现外观不良,生产300pcs及以上总不良率超过5%;300pcs以下总不良率超过7%3.1.3 产品在制程中出现安全性隐患;3.1.4 制程中出现物料来料不良超过5%(特采物料除外);3.1.5 工序漏做、做错或混料.3.2 严重异常的定义:3.2.1 制程同一时间段,不良超过10%且无有效改善措施,不良有明显上升趋势;3.2.2 产品出现有安全隐患且不能有效筛选;3.2.3 物料不良且无法加工或挑选使用;3.2. 4 重大质量问题(安全测试不通过、客户端有相关投诉且该产品在线生产且无明确的纠正预防措施)不能在产线得到相关的筛选.3.2.5 批量性不良(不良超过20%).4. 职责4.1 生产部: 负责制程异常的发现、反馈,不良品的区分、处理及制程失控造成的异常原因分析、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4.2 研发部:4.2.1负责制程异常因工艺、作业标准、包装技术问题造成的不良的产品处理、原因分析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拟订和执行以及有效措施标准化文件的建立.4.2.3对生产员工操作进行指导,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工艺问题进行改善.4.3 工程部4.3.1负责品质异常中牵涉到的设备异常的设备维修、原因分析、原因改善,以及相关措施的执行.4.4 品质部:4.4.1 IPQC: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将车间发生的异常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对不良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对改善行动进行跟踪、监督以及改善后数据的收集、反馈4.4.2 品质工程师:参与对异常进行分析,对最终执行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并保证本管理办法有效执行4.4.3 品质文员:负责品质单的收集、分发、归类和存档以及通报4.5 PMC: 负责异常物料的退货、补发以及产品的入库处理4.6 财务部:负责异常工时的统计,异常财产损失的计算、通报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分摊5. 作业内容5.1 发现异常5.1.1 IPQC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首件、巡检以及转序产品的抽检,当发现有品质异常时,初步统计不良数量、不良项目等信息.判定异常属于一般异常还是其他异常.5.1.2 当其他人员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组长和IPQC.5.2 判定异常5.2.1 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了解并统计后,应确认是否需要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如果没有达到异常标准则只需反馈给操作员或组长进行改善,并填写《制程稽查记录表》同时跟进改善结果是否有效,如果达到异常标准3.1则开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如达到3.2时,除开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外还要开出《品质异常事件单》.5.2.2 IPQC确认并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并将异常单中得内容填写清楚,异常单必须具备以下几点:a) 产品批次、型号;b)发生异常的时间和地点;c)已生产数量;d)已发现(抽检)的不良数量;e)不良率;f)异常现象的详细描述;填写完成后交给生产组长或生产主管确认异常.生产部门确认后,需要交给品质组长及以上进行审核.5.2.3 异常单会签完成后,IPQC组长将异常单交给文员进行编号登记.编号原则:QA+年份+月份+日+三位序列号.5.2.4 异常达到严重异常且暂时没有有效措施改善时,需要停机、停拉的,需各部门经理会签评审(夜班可根据情况电话通知,事后补签),经过副总经理批准.生产部立即将异常信息通知给PMC.5.3采取应急措施5.3.1 由生产组长主导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标识,待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给出解决方案.5.3.2 IPQC将异常单交给研发部现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接到异常单后,在现场对不良现象及不良率进行确认.必要时可向销售部了解交期,然后与生产主管、品质工程师共同分析确认,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措施(严重异常时,可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进行讨论).5.3.3 如应急措施需要返工,则由研发部现场工程师制定返工方案后,生产部按照公司《返工返修管理规定》进行返工.研发部现场工程师现场指导,IPQC对返工后的产品进行确认.5.3.4 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提出临时解决方案一定对现场具有指导性、可行性等,不可用“加强”、“建议”等字眼. 提出临时处理措施时,应具备以下两点:a 对已经生产的产品给出处理措施,如:报废、返工、返修、挑选使用、区分下转等.b 对后续的生产过程给出纠正措施,提升产品合格率.5.3.5 研发部主管或经理负责对临时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确认.5.4 临时处理措施验证5.4.1现场品质人员、以及现场负责人对于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给出的临时处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验证,确保临时处理措施可提升产品合格率或能准确区分、拦截不良品.5.4.2现场品质人员应对已生产产品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对已按临时处理措施处理过的产品进行复检、标识和区分,并统计出准确数量记录在《品质异常处理单》上(含合格数量、不良数量或报废数量).5.4.3 对处理措施涉及到的报废、降级等方案,现场品质人员需复印异常单副本交于PMC和财务部,由PMC评估是否需要补料;由财务部统计异常损失(待追查到责任部门后,将异常损失转嫁到责任部门).5.5 原因分析5.5.1 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对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在《品质异常处理单》中.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议讨论或进行试验验证.5.5.2 研发、品质现场工程师找出异常造成的责任部门并记录在异常单中(异常责任部门明确到车间工序),异常单经部门负责人核准,核准后的异常单传递给责任部门.5.5.3 原因分析要合理、得体,不可用“估计”、“大概”、“可能是”等模棱两可的字眼.5.5.4 在涉及到物料问题时,要写清楚物料名称、物料编码、入库日期、入库状态;在涉及到文件问题时,要写清楚文件编码与版次,以便相关人员追溯、处理.5.5.5 品质工程师须对分析原因的符合性进行确认,并跟进确认库存物料、供应商处物料、在线产品、客户处产品的处理.5.5.6 责任部门收到异常单后,应立即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在异常单中.如果对异常责任部门判定有异议时,需立即找到对应的现场工程师共同分析或进行试验验证,必要时可召集品质、研发以及总经理进行裁决,直到找到真因为止.5.5 纠正预防措施5.5.1 责任部门(工序)负责人将异常分析结果及改善对策填写在异常单后,经部门主管/经理审核.将异常单回复给品质工程师.如异常单填写的改善措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则直接退回给责任部门的主管/经理,由主管/经理监督或协助完成此异常单的回复.填写要求如下:A.责任部门对异常问题点提出纠正预防措施,须用简洁、明确、确定性的文件进行描述,多项措施应用项目符号标注,如:①、②….B.纠正预防措施应具备可行性、可测量性、权威性、有效性等,不可用“加强”、“建议”、“看情况”、“待确认(待验证)”等字眼.C.纠正预防措施如涉及到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应提交相关责任部门填写预防方案;5.5.2 负责执行的职责部门必须明确纠正预防方案的完成时间,以保证此方案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5.5.3 现场研发部主管级以上人员负责对工程纠正与预防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并填写职责部门及具体完成日期.5.5.5 相关职责部门经理负责对本部门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并确定部门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主责人.5.5.5 确认OK后的异常单,由部门文员将异常单给生产部统计异常损失的工时及物料.并将异常单复印分发给生产部、财务部、、PMC及相关责任部门.5.5.6 相关部门收到异常单后,应按照异常单的内容对改善行动进行执行,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品质部.5.5.7 各部门在填写时须严格按以上职责与权限进行,并明确本身在此工作中的职能作用,避免越权,以避免造成异常单的层次不清与混乱及给处理者及执行者带来迷惑与误导.若有好的建议和其他意见,则以附件形式提出.5.5.8 改善措施一旦给出,相关职责部门须按照改善措施执行,如未执行改善措施,品质部有权要求停止生产,所造成异常损失由相关责任部门承担.5.6 效果确认5.6.1 IPQC在异常单原件上对改善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如改善OK,则可以关闭.如改善NG,则重新开出异常单.5.6.2 改善效果跟踪中,如发生的问题属于新发生的问题,则此份异常单也可关闭.如不良原因相同或由于改善措施引发的问题点,则改善措施无效.5.6.3 效果确认后,IPQC将填写完成的异常单给品质组长审核,品质工程师对已结案或完成改善的项目最终执行结果进行验证,,并对结批数据汇总进行汇报,必要时提供相应验证资料和异常单交给上级批准关闭项目.交由文员存档.5.6.4文员进行汇总各负责人跟进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并抄送各部门负责人、副总;5.7 标准化如改善措施经最终判定合格有效,由研发部负责将改善措施增加(修改)到相关文件内,形成标准受控文件6. 相关文件《制程与出货检验作业规范》、《返工返修管理规定》7. 记录表单《品质异常处理单》、《制程稽查记录表》、《品质异常事件单》8. 附流程图。
制程品质异常和停线管理规范
首件有重大异常,有严重功能不良或致命缺陷;
品质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生产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品质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停线
单项外观不良,发生5台以上同类不良; 单项功能不良,发生3台以上同类不良;
生产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生产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制程品质异常和停线管理规定
序 号
类别
1)为制程品质异常提供处理依据;
内容
一 目的 2)提高制程品质异常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生产中品质异常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规范停线作业管理,提高生产线运转效率及异常处理效率。
文件编号: 版本:A0
二 适用范围 所有品质事故引起的异常和停线作业均可适用。
三 定义 异常停线:超出质量制程要求范围的行为动作。
处理时效 4H以内 4H以内 4H以内 4H以内
2H以内
2H以内 2H以内 2H以内
停线
品质检验连续2台以上同类不良; 制程品质异常提报后,对策无效或新的不良产生; 有重大品质隐患(不受发生数量限制)。
品质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生产部 《品质异常单》 品质主管 生产/品质 《品质异常单》 总经办
1)品质部:负责确认制程品质异常,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解决制程品质异常,确认停线处理对策的有效性;
2)生产部:执行停线作业,负责落实停线处理对策,负责统计停线时间; 四 权限职责
3)工程部:负责制程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负责提出临时对策,协助生产线快速恢复生产作业;
4)PMC部:负责生产停线、转线、开线的生产进度安排。
类别
异常/停线提报时机
提报部门 输出表单
制程质量管理制度
制程质量管理制度第1条目的。
为确保制程质量稳定,改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原料投入经加工至装配成品过程的质量管控。
第3条责任。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程质量的管理工作,配合生产部做好制造生产工作。
第4条自检。
1.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进行自检,有质量异常问题时应该及时解决,如遇特殊或重大异常时需及时报告,开立“异常处理单”,说明详细情况并上报部门主管和质量管理部门。
2.车间主管需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检,并随时抽查所属员工的制程质量,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5条互检。
1.流水线生产作业实行下道工序接到上道工序的制品时,应检查上道工序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后再继续下道工序作业。
若不符合,可拒绝接受在制品。
2.非流水线作业的,由车间主管对下属进行随时抽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第6条专检。
1.质量管理部门专职检验员对制程进行检查。
2.对于批量较大、工艺简单、不容易出问题的工序进行抽检。
3.对于原料特殊、价格昂贵、工艺复杂、容易出问题的工序进行全检。
4.产成品在入库时需要进行专检并在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库。
第7条首件检查。
操作人员确依操作标准操作,且于小批量产品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或大批量产品的10%完成后,必需须经过有关人员实施首件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第8条不合格品赔偿。
不合格品检修后需再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工厂关于制程中不合格品的赔偿规定如下。
1.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不得追究操作者的责任。
2.人为因素造成不合格品的,在自检中发现的,操作者承担超出不合格规定指标范围的30%~50%。
3.在互检中发现上道工序有不合格的,对上道工序操作人员给予加倍的赔偿处罚。
4.自检与互检均未发现质量问题却在专检中被检查出来的,同时追究自检与互检人员的责任。
5.产品因质量问题被退回时,对自检、互检和专检人员追究责任。
第9条异常处理1.检验人员在制程中发现质量异常问题时,需立即采取措施并填写“异常处理单”通知相关领导与质检部门。
制程检验管理规范
5.3.2.1检验合格: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巡检产品合格时,需对此周期已包装的产品外箱标签上加盖“IPQC PASS”印。
5.3.2.2检验不合格:
5.3.2.2.1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巡检产品不合格时,马上通知生产部进行改善,同时对上一巡检周期内产品进行追溯确认,对锁定可疑对象品包装箱(或袋)贴附红色“不合格”标识, 并在每个卡板上贴上一张“不合格票”并详细注明不良信息,具体作业依《不合格管理程序》实施。
5.1.4.1首件检验合格:
IPQC首件检验合格时签署首件样板并交IPQC组长确认,确认无误签发给生产部,生产部在接收合格首件样板后方可正式生产(首件样板须放置在生产机台/线专门放置区域,有限度样时,同样需将限度样放置在生产机台/线专门放置区域。
5.1.4.2 首件检验不合格:
IPQC首件检验不合格时需及时通知生产部进行改善,生产部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改善后重新送检首件。
5.4.1.2依照《检查指导书》频率要求对产品相关的4M1E的管理进行巡检。
5.4.1.3依照《检查指导书》频率要求及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信赖性测试。
5.4.1.4以上检验结果记录于《IPQC巡检记录表》中。
5.4.2 检验判定与处理:
5.4.2.1检验合格: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进行巡检合格时,需对已包装的产品外箱标签上加盖“IPQC PASS”章。
5.2.2 有限度样品时,作业员还需对限度样品进行确认,当生产部品接近限度样时,需及时报告上司及技术员确认是否可改善,不可改善时,检查时需确保产品在限度范围内,超过限度时需隔离并报IPQC确认。
5.2.3作业员自主检查检出的不良品需进行标识与隔离,可在不良品异常处贴附“红色箭头标或
制程品质控制
制程品质控制定义:产品由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称之为制程。
“品质看得见,过程是关键”由此可见制程的重要性。
根据我司的实际情况,作为管理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一.制程检验目的:1.在大量生产型的工厂中,及时发现不良,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大批量的不良品发生。
2.针对品质非机遇性之原因,于作业过程中,加以查核以防止不良品之生产。
如审核作业流程是否变动,新工人对作业标准(方法)是否了解,机器、工模具、是否正常,作业条件有无变动等。
3.通过检验之实施,不让本制程的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二.制程检验方法1.首件检查:最有效、最低成本的应是由作业员自己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查。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检。
当作业者确认无误后,交由IPQC来确认,IPQC要核对相关资料及样品判定首件是否合格。
当IQPC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2.巡检:专门由品管人员(IPQC)进行巡回检查,包括对重点工序的检验。
检验频率一般是2小时巡回一次(每次抽检3~5PCS).根据实际情况时间可作具体调整,并将检验结录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3. 最终检验:一般由FQC或由线上QC进行全检,属于定点检验.三.重点工序的控制重点工序:指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或经常性发生品质异常的工序。
人员一般由品管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为了对重点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使用不良率不会因异常的制程原因而高,对于不不稳定因素应先了解掌握,并作相关记录.不稳定因素养包括:1.该产品或工序以前生产时是否经常出现异常、不良率较高的情况发生。
2.使用机器不稳定(含模具、夹具)3.IQC反馈有原材料不甚理想的信息.4.新量产的产品5.有新机器或有新的操作人员加入.我公司重点工序为:a.配料(注意:比例、称重、粘度、细度、用错料等)b.涂布(注意:片重、单、双面厚度、干湿度、收卷不能起皱等)c.刮片(注意:尺寸、刮干净、极片不能破裂等)d.对辊(注意:机器调节、辊压次数、厚度、表面清洁等)e.点极耳(注意:点焊须牢固、不能点穿极耳、焊点不易过大等)f.卷绕(注意:极片不能错位、极片不能放反、松紧度适宜等)g.封口(注意:尺寸须符合,不能有压变形、短路、漏液等产生)h.注液(注意:注液环境控制、注液量、压铆钉须压到位、清洁等)i.化成、分容(注意:条件设置、装电池时不可短路、报警清除等)四.纠正及预防措施制程检验人员对于突发性的品质异常或是经常性而且有严重性的品质异常,应开具《品质异常单》,知会相关责任单位采取迅速有效的处理,情况较重大的应立即停产,当有处理措施出来之后方可生产。
制程品质管理制度
制程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制程品质的管理,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可靠性,根据《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制程的品质管理,规范公司的制程操作和控制,确保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三条公司生产制程品质管理的责任主体为生产制程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品质检验、控制和改进工作。
第四条公司各生产制程部门应依据本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制程品质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章制程品质管理体系第五条公司应建立起严格的制程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程序和相关文件。
第六条质量方针是公司品质管理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必须贯彻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实践之中。
第七条公司应制定制程品质管理相关的目标,并将其具体化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要求。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程序和相关文件,确保生产过程的品质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和执行。
第九条公司应对制程品质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评审和监控,确保其持续有效。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品质管理档案和记录,对制程品质的改进起到辅助作用。
第三章制程品质管理责任第十一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是制程品质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应具体负责制程的品质管理工作,并实施相关的品质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品质管理团队,对各制程进行全方位的品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建立起职责明确的制程品质管理岗位,并确保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建立起健全的品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主管人员的品质管理责任和权限。
第四章制程品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十五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制程品质管理计划,并贯彻执行。
第十六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确保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达标,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七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制程品质管理流程和程序,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第十八条公司生产制程部门应建立起严格的品质检验制度,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简介制程品质管控是制造企业重要的品质保障手段之一,可以帮助企业保证产品的稳定和一致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办法是描述制程品质管控操作流程和方法的文档。
制程品质管控作业流程制程品质管控作业流程是实施制程品质管控的关键,下面是流程的详细解释:1.初步检查:在制造生产的初期,需要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工艺和设备的确认,生产操作流程的合理性等基本检查。
2.设定关键控制点:分析全过程,将制造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确定下来,这些关键点是后续制程品质管控的依据。
3.设定检查标准:在关键控制点设定完成后,需要对这些关键点详细制定检查标准,判定和执行的依据。
4.样本抽取检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抽样品进行检查,时间和样本数量需要再次确认,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检验时需要依据之前设定的检查标准进行操作。
5.记录结果分析:将抽样检查到的品质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数据精确可靠,同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反馈。
6.品质问题解决:在发现品质异常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7.经验总结:在制程品质管控的全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分析成功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操作流程。
制程品质管控方法制程品质管控方法是具体实施制程品质管控的操作方法,下面是具体的制程品质管控方法:SOP规程的预设制定SOP规程,以确保所有人都对操作规程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SOP规程包括规程的类型、制定标准、制定原则及其编制的要求等。
程序管理1.相关人员评审制程问题2.确认检查点3.解决问题4.业务流程的维护维护设备设备维护应包括预防性维护、校正和维护计划,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同时,维护工作应是计划及合规的,工作记录要详细,并由经验丰富人员检查确保维护计划得到完整、有效的实施。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制程品质管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在制造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预防问题,减少资源损失和不必要的工作量。
制程品质管理
例表
现场品质管理方法
4、巧用QE功能:
品 质 策 划 与 检 讨 事 务
QE的 工作
品 质 管 理 推 动
品 质 培 训 实 施
品 质 标 准 制 定
综 合 事 务
现场品质管理方法
5、品质策划方向:
品质检验
重点
①检验标准统一 ②检验手法无误 ③检验量具规范
品质控制
重点
①文件执行程度 ②异常改善跟进 ③品质目标合理
防错法意味着“第一次即把事情做好”,直接结果 就是产品品质的提高,与靠检查來保证品质相比, 防错法是从预防角度出发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检 查不能防止缺陷的产生,检查发现的缺陷只能去纠 正。这是一种浪费,防错法消除了这种浪费。
项目改善方法
防错防呆法改善思路:
防错思路 削除 替代 简化 检测 减少 目 标 消除可能的失误 用更可靠的过程代替目 前的过程以降低失误 使作业更容易完成 在缺陷流入下工序前对 其进行检测并剔除 将失误影响降至最低 方 法 通过产品及制造过程的重 新設計, 加入防错方法 运用机器、人技术或自动 化生产技术 合并生产步骤, 实施工业 工程改善 使用电脑软件, 在操作失 误时予以告警. 采用保险丝进行过载保护 等 评价 最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好
品质保证
重点
①体系维护检讨 ②定期项目改善 ③定期现场稽查
现场品质管理方法
6、现场品质看板:
看板目的:利用全员的双眼来做为管理的辅助工具, 让大家透过看,就知道自已和其它拉线/车间品 质的优势和问题在哪里,以做出如何达成目标的 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看板的要求: 1、板面整洁、优美、清晰; 2、包含面积和范围广泛,不显单调; 3、目的明确,能够让人一眼看出重点; 4、需要每日更新版块内容要及时更新。
生产制程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后端制程质量,制程相关质量有据可依及标准化作业,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制程和出货质量管控所有范围。
3、职责:3.1 PQE主管职责:3.1.1统筹制程PQE及IPQC组长的日常工作安排及分配。
3.1.2考核PQE及IPQC组长工作技能,激厉正能量的团队士气氛围。
3.1.3跨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组织作战达成预期质量效果。
3.1.4主导重大客诉的检讨、分析改善、对策实施、及时8D回复。
3.2 PQE职责:3.2.1从产品试产导入、到量产过程的跟进各节点的质量指标把控。
3.2.2与前端DQE对接产品资料完整性及释放制程端相关部门及管理。
3.2.3以制程产品的直通率为核心,关闭异常的及时性、TOP5检讨改善落实。
3.2.4 主导制程阶段来料异常确认判定:退货、接收、特采、加工或挑选。
3.3 IPQC组长职责:3.3.1安排IPQC的日常工作及分配事项,检查IPQC工作执行效果、规划培训提高IPQC检验技能。
3.3.2根据FQC验货、客诉、产线TOP3问题,安排重点稽查对应的相关岗位。
3.3.3预防批量性问题的产生和流出。
3.3.4输出本组别的日常工作报表。
3.4 IPQC职责:3.4.1首件检查,依据检验规范文件对拉线前5pcs产品进行外观及功能检查确认,预防批量不良流出。
3.4.2制程巡检,通过5M1E(人、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方法线进行巡检管控,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确认,预防批量不良流出。
3.4.3拉线相关点检报表确认、现场5S管理、ESD防护及模拟测试。
3.4.4对应产线TOP3重点岗位进行重点抽查,确认改善效果。
3.4.5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判定、标识、反馈、记录,跟踪不合格项的处理进度。
3.5 QC主管职责:3.5.1统筹FQC的所有日常工作安排及分配事项,规划培训提高FQC检验技能;3.5.2考核FQC组长及FQC的工作技能,激厉正能量的团队士气氛围。
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
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注塑厂在各类制造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注塑工艺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家电、汽车、电子等。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制品的品质成为了注塑厂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注塑厂制程简介1.注塑原理注塑是通过加热塑料原料,使之熔融后,利用高压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制品。
2.制程步骤注塑制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设备调试、模具安装、注射成型、冷却固化、脱模和成品检验。
3.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1)空焊:检查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等参数,提高焊接质量。
(2)假焊:增加焊接时间,提高焊接温度,确保焊接饱满。
(3)冷焊:调整回风炉温度,确保锡膏完全熔化。
(4)桥接:规范操作,避免零件脚短路。
(5)错件、缺件:加强物料管理,确保物料正确、齐全。
(6)极性反向、零件倒置: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装配技能。
(7)零件偏位:优化模具设计,提高制品精度。
(8)锡垫损伤:定期检查锡垫,及时更换损坏部分。
三、制程品质管制程序1.原材料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环节。
2.设备及模具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精度;定期保养模具,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3.制程参数控制:严格控制注射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保证制品质量。
4.成品检验:对制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确保合格品率达到要求。
5.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制品进行分类、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问题。
四、制程品质改进措施1.人员培训: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设备升级:引进先进的注塑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工艺优化: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不良品率。
4.环境改善:提高生产环境清洁度,减少杂质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五、结论注塑厂制程品质管制程序是保证制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实施严格的品质控制措施,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注塑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客户信任。
品质控制管理规定
品质控制管理规定文件编号BK-bpg-05B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对进料、制程、出货进行检验控制。
以确保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最终满足客户要求.特制订以下品质控制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本公司内所有相关产品生产过程之进料、制程、出货品质检验与控制过程:1.来料检查控制规定1.1来料检查采用抽样方式,依据国标GB2828-2003Ⅱ抽样方案。
AQL选用CR=0.1 MA=2.5 MI=4.0 抽样水准,品管部视情况进行适当的加严、减量抽检。
1.2供应商送货后,品管部IQC要核对供应商送货的型号、规格,然后依据【检验标准】进行检查,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进料检查日报表】1.3检验合格时在送货单签名并加盖QC PASS,然后交仓库核对订单,清点数量后办理入库手续.1.4检验不合格时填写【来料不良回馈单】交主管审核批复处理意见后,传供应商改善。
如需特采时品管部发出【来料不良联络处理单】由生产部、技术部、开关部、采购部等相关单位审核后,交总经理批复。
1.5若进料为生产紧急用物料时,则有品管主管及以上人员核准予以放行.品管部随线检查2.委外加工产品的厂内控制规定2.1所有发外的烟机加工板、成品及电压力锅,均要求先抽验后全检的方式进行检查.2.11品管部负责对发外加工产品抽验,合格后予以进仓2.12生产部负责对发外加工产品的全检。
烟机加工板进行目检、测试;烟机成品执进行复测检查电压力锅机械款进行外观检查,电脑版则需通电测试.3.制程控制规定3.1 生产线首次生产、订单变更、工艺调整时,生产的1-3件产品经自检合格后。
要送品管部进行首件确认,合格后签样方可批量生产.首件样品必须保存至生产工单完结,生产期间将作为检查对比的判定依据3.2品管部必须对首件确认合格后的前5件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检查确认.3.3各拉线作业工位依作业指导书和首件样板之要求,必须对该工位作业进行自主检验.3.4各拉线必须设立查工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100%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检查合格后‘打蓝点标识’,以便产品追溯.3.5各车间主管、组长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员工换岗时要先培训再上岗作业监督3.6品管部IPQC要依据【制程巡查项目表】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查,发现不合格时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单】对于短期无法解决、异常连续三次发生时要开出【异常单】追踪4.品检组检查规定4.1生产部依据将组装完成后的成品,交品检组进行老化.老化人员依据【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全数老化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于【老化日报表】4.2老化时不良率超过5%时,则将产品退回生产线进行重工处理.4.3老化合格后需在QC贴纸或日期贴上‘打红点标识’,然后返还生产线包装入库5.入库出货检查规定5.1生产线包装完成的成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程品质管理规定
1
制程管理规定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加强品质管制,使产品于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能得到有效的掌控,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过程之品质管制,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定执行。
1.3.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制规定
2.1.管制责任
2.1.1.生技部
生技部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
1)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书。
2)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
3)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正常运作。
4)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与设备使用进行核查。
5)会同品管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2.1.2.制造部
2
制造部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
1)作业人员应随时自我查对,检查是否符合作业规定与品质
标准,即开展自检工作。
2)下工程(序)人员有责任对上工程(序)人员之作业品质进行
查核、监督,即开展互检工作。
3)本公司装配车间应设立全检站,由专职人员依规定之检验
规范实施全检工作,确保产品的重要品质项目符合标准,并
作不良记录。
4)制造部各级干部应随时查核作业品质状况,对异常进行及
时排除或协助相关部门排除。
2.1.
3.品管部
品管部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
1)派员(PQC)依规定之检验频率与进机,对每一工作站进行
逐一查核、指导,纠正作业动作,即实施制程巡检。
2)记录、分析全检站及巡检所发现之不良品,采取必要之纠
正或防范措施。
3)及时发现显在或潜在之品质异常,并追踪处理结果。
-
2.1.4.PQC工作程序
制程品质管制人员,也称PQC(Process Quality Control),其工作程序规定如下:
1)PQC人员应于下班前了解次日所负责之制造单位的生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