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B
2、B
3、C
4、B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不仅是人物生活的背景,也是小说艺术的重要描写对象。

A. 人物
B. 环境
C. 情节
D. 行动
正确答案:B
2.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话语形式是()
A. 对比
B. 对偶
C. 排比
D. 对仗
正确答案:B
3. 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 理性思维
B. 创作手段
C. .创作动机
D. 灵感
正确答案:C
4. 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

A. 集体性
B. 人民性
C. 传承性
D. 立体性
正确答案:B
5. ()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

A. 散文
B. 小说
C. 诗歌
D. 戏剧
正确答案:A
6. 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A. 见证人视角
B. 内焦点叙事
C. 主人公视角
D. 外视角
正确答案:B
7. 抒情文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间接反映。

A. 主观化。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A
2、A
3、A
4、C
5、A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诗经》中的风、雅、颂,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题材内容
B. 结构类型
C. 语言体式
D. 表达手法
正确答案:A
2. 普遍运用专门术语是下列哪种语体的语言特点()
A. 科学语体
B. 文艺语体
C. 个性化语体
D. 文学语体
正确答案:A
3. 将阅读描写为“感知—理解—记忆”的过程是哪种阅读教学模式
A. 讲授—训练模式
B. 示范—训练模式
C. 感悟—积累模式
D. 情境—感悟模式
正确答案:A
4. 电脑文本与传统文本差别的根源在于()
A. 表达手法
B. 艺术功能
C. 信息媒体
D. 接受方式
正确答案:C
5. 中学文言文课文,运用比较多的是哪种注释方式?
A. 考注式
B. 评点式
C. 语义式
D. 概括式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在解读电脑文本时,教师不再具有传统的权威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C
3、B
4、D
5、C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成语“难兄难弟”出自()。

A. 《聊斋志异》
B. 《典论论文》
C. 《世说新语》
D. 《师说》
正确答案:C
2. 高适作品中的“第一大篇”是()。

A. 《听吹笛》
B. 《封丘县》
C. 《燕歌行》
D. 《白雪歌》
正确答案:C
3. 《论六家要指》一文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谈
C. 葛洪
D. 张华
正确答案:B
4. 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的诗人是()。

A. 王勃
B. 杨炯
C. 王昌龄
D. 陈子昂
正确答案:D
5. 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

A. 钟嵘《诗品》
B. 《文选》
C. 刘勰《文心雕龙》
D. 《玉台新咏》
正确答案:C
6.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

A. 《春秋》
B. 《左传》
C. 《国语》
D. 《战国策》
正确答案:B
7. 被誉为“十才子之冠”的诗人是()。

A. 吉中孚
B. 韩翃。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A
2、B
3、B
4、D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等。

A. 发展训练型
B. 感知体验型
C. 引导启发型
D. 跳摘训练型
正确答案:A
2. 古代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代人的作品。

A. 唐
B. 宋
C. 秦
D. 明
正确答案:B
3.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源于()“愤启—悱发”思想。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B
4. 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

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A. 互动性
B. 情境性
C. 综合性
D. 规范性
正确答案:D
5. “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是()。

A. 是否是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
B. 实践性
C. 主观性
D. 个性化
正确答案:A
6. 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正确答案:C。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规定,小学阶段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即可。

A. 2500
B. 3500
C. 2000
D. 3000
正确答案:D
2. 在五四运动前后,()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 梁漱溟
B. 陶行知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正确答案:B
3. ()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可以分为引导点拨型、领导管理型以及教导达标型。

A. 感知体验型
B. 发展训练型
C. 引导启发型
D. 跳摘训练型
正确答案:C
4.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先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正确答案:C
5. 五四后,小学语文课程由“国文”改为(),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 国语
B. 语文
C. 中文
D. 汉语言
正确答案:A
6. 在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家()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 梁漱溟
B. 陶行知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正确答案:B
7. 口语交际课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V 1. 语文教材依语体区分为:白话文教材;( )
A. 指定交际教材
B. 培训类教材
C. 原版交际教材
D. 文言文教材
正确答案:D
三、判断题(共 23 道试题,共 92 分。

)V 1. 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他包括劳动美、革命斗争美和人的自身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中,反映人心灵美的课文占的比重最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概括性的陈述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作者的思路,分析作者怎样用论据证明或反驳论点的,因此要重点学习论证方法,以了解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美育因素大多存在于课文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人物形象的主要是分析: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矛盾冲突;分析思想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8.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风格,除了一般特点外,还应分析其体现的专业化特色: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2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2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A
2、C
3、B
4、D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四家诗”中最晚出的一家是
A. 毛诗
B. 鲁诗
C. 齐诗
D. 韩诗
正确答案:A
2. “汉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 韩诗
B. 鲁诗
C. 毛诗
D. 齐诗
正确答案:C
3. 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A. 《秦中吟》
B. 《秦妇吟》
C. 《古离别》
D. 《乌衣巷》
正确答案:B
4. 七律的第一大家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宋之问
D. 杜甫
正确答案:D
5. 《龟虽寿》的作者是()
A. 曹丕
B. 曹操
C. 王粲
D. 刘桢
正确答案:B
6. 在中国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A. 贾谊
B. 晁错
C. 刘向
D. 桓宽
正确答案:C
7. 《论六家要指》一文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谈
C. 葛洪。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A2、D3、D4、B5、A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是有目的的、较持久的、伴随着积极思维活动的感知觉活动。

A. 观察B. 注意C. 想象D. 联想正确答案:A2. ()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A. 兴趣B. 性格C. 意志D. 动机正确答案:D3.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价。

A. 初始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发展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D4. ()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A. 联想B. 想象C. 记忆D. 观察正确答案:B5.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A. 阅读B. 理解C. 鉴赏D. 分析正确答案:A6. ()大力提倡新文学,并积极主张变法。

他在《变法通义》中所论述的学校、科举、师范、文字等内容都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陶行知正确答案:B7. 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出版。

这是第一本教科书形式的语文教学法专著。

A. 《新著国语教学法》B. 《中等国文》C. 《国文百八课》D. 《语文学科教学论》正确答案:A8. ()是以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A. 思维。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D
3、C
4、C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被誉为“十才子之冠”的诗人是()。

A. 吉中孚
B. 韩翃
C. 钱起
D. 司空曙
正确答案:C
2. 被奉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

A. 杜牧
B. 韦庄
C. 冯延巳
D. 温庭筠
正确答案:D
3. 《长恨歌》与《琵琶行》被作者归于()。

A. 讽喻诗
B. 闲适诗
C. 感伤诗
D. 杂律诗
正确答案:C
4. 《卫风•氓》是一首()。

A. 史诗
B. 农事诗
C. 弃妇诗
D. 战争诗
正确答案:C
5. 《游子吟》的作者是()。

A. 孟浩然
B. 孟郊
C. 贾岛
D. 杜牧
正确答案:B
6. “狐假虎威”、“南辕北辙”两个寓言故事出自()。

A. 《国语》
B. 《战国策》
C. 《庄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D
7. 《王昭君变文》属于()。

A. 讲经文
B. 佛经故事
C. 历史故事。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2、B
3、A
4、A
5、A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不属于考注式解读的是
A. 题辞
B. 诂
C. 章句
D. 考据
正确答案:D
2. 下列所给选项中,哪个能直接为阅读暗示编码方式()
A. 语境
B. 文体
C. 个人风格
D. 生活经历
正确答案:B
3. 欣赏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最合适的方法是()
A. 社会学解读
B. 评点式解读
C. 文化学解读
D. 语义学解读
正确答案:A
4.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持“滋味”说观点的人,主要着眼于()
A. 作品整体
B. 读者的修养
C. 作品的细节
D. 语境
正确答案:A
5.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手段是
A. 揭示各种概念的内涵
B. 设置情节
C. 逻辑推理
D. 托物言志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把诗歌分为田园诗、爱情诗、咏史诗等,主要是根据其表达手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语言并不是文体结构中最基本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B
3、D
4、A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按(),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

A. 活动形式
B. 课题性质
C. 活动成果
D. 资源利用情况
正确答案:C
2. ()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来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 默读
B. 朗读
C. 诵读
D. 略读
正确答案:B
3.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的目标。

A. 五
B. 八
C. 三
D. 二
正确答案:D
4. 按()的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查、表演等。

A. 活动形式
B. 课题性质
C.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 资源利用情况
正确答案:A
5. 学习方法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正确答案:B
6. ()应集中注意力,并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A. 精读
B. 略读
C. 朗读
D. 默读。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A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V 1. 依教材的体系区分的语文教材:( );分编式语文教材A. 合编式语文教材B. 规划式语文教材C. 文本式语文教材D. 总结式语文教材正确答案:A三、判断题(共 23 道试题,共 92 分。

)V 1. 课内是源,课外是流,要以教材为本,鼓励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的基本凭借,教师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忠诚要通过对教材的使用体现出来。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语文教材是遵循语文教学目标,由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构成的物化了的语文教学内容。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根据对象的描述角度来分析结构。

对同一个叙述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分析文章结构则可以根据叙述角度的变换来把握。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审美要求一定的知识储备,语文智育离不开美育。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 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能力,能力(程序性知识)的培养和使用也离不开知识。

A. 错误。

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

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

3.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A. 艾青
B. 巴金
C. 郭沫若
D. 夏衍
满分:2 分
4. ()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其代表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李商隐
B. 董仲舒
C. 谢灵运
D. 孔尚任
满分:2 分
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论语》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
A. 长于论辩、说服力强
B. 善用比喻、论证严密
C. 文字简炼、内涵深刻
D. 笔力雄健、气势充沛
满分:2 分
D. 《古诗十九首》
满分:2 分
7.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
A. 沉郁顿挫
B. 清新淡雅
C. 悲壮苍凉
D. 飘逸奔放
满分:2 分
8.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 《玉台新咏》
B. 《宋书》
C. 《文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由帝王设置的一种官僚机构,主要负责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1987年8月11日,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小说《伤痕》,成为“伤痕文学”思潮的始作俑者,并引发全国有关文学创作的大讨论和文学思潮的更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中唐古文运动是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统治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2017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正考试卷答案5篇

2017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正考试卷答案5篇

2017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正考试卷答案5篇第一篇:2017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正考试卷答案2017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正考试卷答案一、简答题1、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从结构上看,《标准》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

就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来说,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认为,主要有两个特点: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较以往只从“知识和能力”一个维度提出目标更加全面和完整。

比如,第一学段(1—2年级)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共提出六项目标。

第一项“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第三项中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

第二、三、五项是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要求,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第四项、第六项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标准》中的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既是多元的,同时也重点突出。

它首先加强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如,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的识字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提出“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其二,强调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第一学段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注意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练习,要求“在书法中体会汉字的美”(第三学段),“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第四学段)。

在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中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不仅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而且要了解汉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东师外国文学史17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1

东师外国文学史17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1
D.《阴谋与爱情》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10.唯美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1.《伊利亚特》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A.氏族生活
B.海上冒险
C.战争
D.和平
满分:3分
正确答案:C
12.俄国文学中第一位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家是
A.屠格涅夫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奥斯特洛夫斯基
A.英国
B.意大利
C.西班牙
D.法国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7.《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是()
A.普鲁斯特
B.福克纳
C.乔伊斯
D.艾略特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8.《萌芽》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都德
C.福楼拜
D.左拉
满分:3分
正确答案:D
9.席勒的代表作是.
A.《葛兹?冯?伯利辛根》
B.《强盗》
C.《威廉?迈斯特》
D.《戈拉》
E.《戈丹》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CE
9.出现在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有
A.阿辽沙
B.列文
C.安娜?卡列尼娜
D.玛丝洛娃
E.卡列宁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CDE
10.《高老头》中引导拉斯蒂涅认清社会真相的重要人物有
A.德瑞那夫人
B.吕西安
C.伏脱冷
D.鲍赛昂夫人
E.葛朗台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D
正确答案:BDE
4.《我是猫》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
A.苦沙弥
B.金田
C.寒月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2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2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B
2、A
3、A
4、C
5、B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训练模式的中心环节是
A. 记忆
B. 理解
C. 创造
D. 还原
正确答案:B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题材内容
B. 结构类型
C. 语言体式
D. 表达手法
正确答案:A
3. 在解读电子文本是,教师所处的地位应该是()
A. 引导者
B. 操纵者
C. 权威者
D. 控制者
正确答案:A
4. 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
A. 语体
B. 形态
C. 文体
D. 形式
正确答案:C
5. 刘勰提出了下列哪种观点()
A. 滋味说
B. 知音说
C. 知人论世
D. 不求甚解
正确答案:B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乐府没有民间文学的风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接受美学解读很重视问语内涵的再理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C2、C3、A4、C5、D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以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B. 2001C. 2000D. 1985正确答案:C2. 1904~1906年由维新派吴眺,蒋维乔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与新学制互相促进。

A. 《新制中华小学国文教科书》B. 《史籀篇》C. 《最新国文教科书》D. 《千字文》正确答案:C3. 思维深刻性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在()。

A. 能够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B. 边听边思考,能分辨别人说话中的明显错误C. 根据对象、材料,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D.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对方话语做出反应正确答案:A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了学段划分,其中详细规定了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

那么,对于3~4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应少于()字。

A. 5万B. 10万C. 40万D. 100万正确答案:C5. 在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该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

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A. 互动性B. 情境性C. 综合性D. 规范性正确答案:D6. 依据()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社区活动、校园活动、家庭活动、同伴生活等。

A. 活动形式B. 课题性质C.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D. 资源利用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2、B
3、A
4、B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文人词的奠基者是()。

A. 杜牧
B. 韦庄
C. 冯延巳
D. 温庭筠
正确答案:D
2. 《代悲白头翁》的作者是()。

A. 杜牧
B. 刘希夷
C. 冯延巳
D. 温庭筠
正确答案:B
3. 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

A. 《春秋》
B. 《左传》
C. 《国语》
D. 《战国策》
正确答案:A
4. 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是()。

A. 《战国策》
B. 《老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B
5. “四家诗”中最晚出的一家是
A. 毛诗
B. 鲁诗
C. 齐诗
D. 韩诗
正确答案:A
6. 《长门赋》的作者是
A. 枚皋
B. 司马相如
C. 王褒
D. 蔡邕
正确答案:B
7. 女娲补天的神话出自()。

A. 《山海经》
B. 《楚辞》
C. 《淮南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B
8.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9. 1987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13.陶渊明是著名的()。
A.山水诗人
B.游仙诗人
C.田园诗人
D.山水田园诗人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4.“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A.《项羽列传》
B.《冯谖客孟尝分:2分
正确答案:A
15.《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A.穆旦
B.余光中
正确答案:CD
三、判断题(共14道试题,共42分)
1.产生于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2.中唐古文运动是发生在中唐后期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3.《楚辞》是产生于我国南方楚地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A.错误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是“朦胧诗人”创作的有()。
A.《致橡树》
B.《再别康桥》
C.《白玉苦瓜》
D.《天狗》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早期的领袖是()。
A.欧阳修
B.刘向
C.李商隐
D.陶渊明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8.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A.边塞诗
B.《画梦录》
C.《寄小读者》
D.《湘西散记》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9.最能体现沈从文小说风格的,是其传世之作()。
A.《汉书》
B.《天狗》
C.《边城》
D.《故乡》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0.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C.艾青
D.海子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6.《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满分:2分
正确答案:D
17.《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8.冰心散文的代表作是()。
A.《朝花夕拾》
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诗风“沉郁顿挫”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A.杂文集
B.短篇小说集
C.散文诗集
D.抒情小品散文集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3.写出“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的作家是()。
A.王朔
B.王小波
C.巴金
D.余秋雨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4.繁漪这个人物出现在()。
A.鲁迅的《狂人日记》中
B.曹禺的《雷雨》中
C.老舍的《茶馆》中
D.张爱玲的《金锁记》中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5.“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
A.岑参
B.高适
C.汤显祖
D.张华
B.婉约词
C.唐传奇
D.花间词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9. ()是20世纪30年代“京派”散文家,其著名的散文集是《画梦录》。
A.余光中
B.王小波
C.余秋雨
D.何其芳
满分:2分
正确答案:D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玉台新咏》
B.《宋书》
C.《文选》
D.《乐府诗集》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1.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二、多选题(共3道试题,共18分)
1.《诗经》六艺:(),赋、比、兴。
A.风
B.雅
C.意
D.颂
满分:6分
正确答案:ABD
2.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等。
A.曹禺
B.苏轼
C.辛弃疾
D.夏衍
满分:6分
正确答案:BC
3.关于《长恨歌》的双重主题说,指的是()。
A.同情说
B.自伤说
C.爱情说
D.讽喻说
满分:6分
A.艾青
B.巴金
C.郭沫若
D.夏衍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2.新月诗派为了使诗歌走上规范化创作道路,1926年4月,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人创办()副刊《诗镌》,大力提倡新格律诗,形成新月诗派。他们的作品章法严谨,句式整饬,语言凝练,音韵铿锵。
A.《晨报》
B.《华商报》
C.《文化报》
D.《商报》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4.豪放词概括来说北宋词有两大流派:一个是婉约派,一个是豪放派。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5.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风等。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2.中唐古文运动是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统治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3.花间词词风香软浮艳,落笔多在闺房,描写情爱,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花间”得名于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7.“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10.豪放派词的特点为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在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称之为豪放词。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1.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4.李清照词清新自然、流畅洁净,“别是一家”,后人称她这种词为“安易体”。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