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淋巴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PPT课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PPT课件
3.1 示踪剂
乳腺癌SLNB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 和核素标记物,推荐首选联合使用蓝染 料和核素示踪剂,可以使SLNB的成功 率提高、假阴性率降低。经过严格的学 习曲线和熟练操作后,可以单用蓝染料 或规范--3.1示踪剂
⑴蓝染料:国外较多使用专利蓝和异硫
蓝,国内较多使用亚甲蓝,上述蓝染料示 踪剂具有相似的成功率和假阴性率。
⑵核素示踪剂:推荐使用的是99mTc标
记的硫胶体,要求煮沸5~10 min,标记率
>90%,标记核素强度0.5~1.0 mCi/0.5~2.0
mL。是否采用220 nm滤网过滤标记的硫
胶体并不影响SLNB的成功率和假阴性率。
核素示踪剂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均是安全的,
不需要特别防护。
10
3 SLNB操作规范--3.1示踪剂
持多中心乳腺癌患者接受SLNB;
b: 高危患者在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时,可以考虑接受SLNB;
c: 部分研究在先前进行过保乳和腋窝手术后同侧乳房复
发的患者中进行SLNB取得了成功,但在其作为常规应用
前还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d: 导管内癌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术或保乳手术范围可能影
响到随后的SLNB时推荐进行SLNB;
(5)术前淋巴显像:乳腺癌 SLNB术前可行淋巴显像, 有助于确定腋窝以外的SLN。 但术前淋巴显像对于腋窝 SLN的完全检出并非必须。
12
3 SLNB操作规范
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无论是乳房切除手术还是保乳手术,一般情 况下,SLNB应先于乳房手术。术中SLN的确定
依示踪剂而异。染料法要求检出所有蓝染淋巴管
4 S L N 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
4.2 SLN的术子后诊生断物学诊断

中国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活检手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汇报人:xx
2023-12-31
• 指南概述与背景 • 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适应症与禁忌
症 • 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解读及意义 • 患者管理与随访建议 • 争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01
指南概述与背景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06
争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早期乳腺癌中地位争议
手术必要性争议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是否为必须步骤存在争议。一方面,该手术可以提供准确 的淋巴结状态信息,指导后续治疗;另一方面,手术本身具有一定风险,且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 该手术。
淋巴结状态评估价值
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评估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状态中的价值受到关注。通过该手术可以了解肿瘤是否 已扩散至淋巴结,从而预测患者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这些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作为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手段。
禁忌症
炎性乳腺癌或乳腺局部有感染的患者
由于存在感染或炎症,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既往接受过患侧腋窝手术或腋窝放疗的患者
这些患者的腋窝结构可能已经发生改变,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 响。
定期随访计划和内容安排
随访时间
一般建议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2年后每半年随访 一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包括体格检查、乳腺X线摄影、B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以及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随访意义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随访也是对患者 进行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的过程。

乳腺的解剖及淋巴引流课件最新版

乳腺的解剖及淋巴引流课件最新版
3、胸骨旁淋巴结(内乳淋巴结);乳癌出现内乳
淋巴结转移是预后不良的标志。位于乳腺内侧及 中央的肿瘤内乳淋巴结转移 率较高。
4、胸肌间淋巴结:也是乳癌转移的重要部位之一。 5、两侧乳房借广泛吻合的浅淋巴管网相互交通,
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流向对侧;一侧乳房癌变可 转移至对侧。

总之,乳房淋巴的主要引流方向是腋窝和内乳 淋巴结,它们都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此外,乳房的淋巴引流与静脉回流,尤其是椎静 脉系统相互关系,这就是临床上乳癌在出现肺转 移之前较早地出现脊椎、骨盆或颅骨转移的原因 所在。
(二)乳房的主要内部结构
乳房主要由腺体、导管、乳头、
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其内 部结构有如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 1、腺体:有15-20个腺叶—— 腺小叶——小乳管、腺泡。 2、导管:导管系统——大导管 ——各级导管——末端导管,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3、纤维组织:皮下浅筋膜与乳房 腺体之间有纤维索带相连,称之为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
乳头
1.位置 乳腺后间隙 2.形态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窦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 乳腺小叶
3.结构 乳腺叶 乳腺小叶 输乳管 输乳管窦 乳房悬韧带 或Cooper韧带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乳腺后间隙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胸大肌
5
乳房构造的临床意义
正常乳房腺体最多的是外上象限淋巴液可流向对侧;
⑤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
管相通,从而可使乳房深部的淋巴液引流向肝脏; ⑥乳房淋巴管有时直接注入颈深下淋巴结。
乳房的淋巴输出途径图
临床意义
1、乳房皮肤淋巴管:分布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 皮肤。 乳腺癌累及乳房浅淋巴管网时,可导致所

胸部淋巴结分区PPT

胸部淋巴结分区PPT
随访
通过定期检查淋巴结分区,医生可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05
胸部淋巴结分区的未来研 究方向
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结词
深入研究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揭 示肿瘤扩散的内在规律,为制定更有效的治 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 组学研究,深入探索肿瘤细胞与淋巴结之间 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 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
04
胸部淋巴结分区的临床应 用
胸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诊断
通过淋巴结分区,医生可以判断肿瘤 是否已经转移到淋巴结,以及转移的 淋巴结位置,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
分期
淋巴结分区有助于医生评估肿瘤的分 期,即肿瘤的严重程度。了解肿瘤的 分期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非 常重要。
胸部肿瘤的治疗计划制定
手术方案
根据淋巴结分区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 更精确的手术方案,包括淋巴结清扫的 范围和程度。
VS
放化疗方案
淋巴结分区有助于医生确定是否需要放疗 或化疗,以及放疗或化疗的剂量和范围。
胸部肿瘤的疗效评估和随访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通过淋巴结分区的结果,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淋巴结是 否缩小或消失,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淋巴结清扫策略的研究
总结词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淋巴结清扫策略,有助于减 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研究制 定个体化的淋巴结清扫策略。通过多学科协作,评估淋 巴结清扫的利弊,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 探索替代淋巴结清扫的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如放疗和化 疗等。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原发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 颈内淋巴结群
原发于非头颈部肿瘤的癌
锁骨上窝 颈后三角
淋巴瘤
颌下区 颈上区 颈后三角
结核
锁骨上窝 颈后三角
2、淋巴结大小
在同一切面图上测量最大纵径L与横径T,横径比纵径更有价 值。(图4-4-1)
正常淋巴结横径上限为5-8mm,若以5mm为限,则敏感性较 高而特异性下降;若以8mm为限,则敏感性下降而特异性增 高。
恶性淋巴结:形态趋向于圆形,(图4-4-3)但恶 性淋巴结早期可能呈卵圆形。
良性淋巴结肿大
正常淋巴结
恶性淋巴结肿大
4、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其边界锐利(图4-4-3) ,而反应性增生和正常淋巴结边界光滑不锐利 。
恶性淋巴结具锐利边界归因于淋巴结内肿瘤浸 润和脂肪沉积的减少,这种改变增大了淋巴结 和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
淋巴门增大主要是因 淋巴管和血管数量的 增加,这与慢性炎症 时的增生有关。
注 意:正常的颌下淋巴结及腮腺淋巴结更近似 圆形。
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的低回声,中间的 团状强回声是髓质 ,淋巴结门部位于中部或偏 向某一端,可呈小的凹陷。

颈内静脉上段正常淋巴结 颈内静脉中段正常淋巴结
淋巴结超声诊断
静脉血流始于副皮质区的 后微静脉,这些微静脉组 成较大的微静脉,向心性 汇入淋巴门的静脉主干, 管 径 平 均 0.14mm 。 动 脉 和 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 大小、部位、病理状况相 关。颈部90%的横径> 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流 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 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 示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 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 的淋巴结血供丰富;老年 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 示率低。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PPT课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PPT课件

精选ppt
29
4.2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 因素
出现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 ( 1 ) 淋巴结微转移,指肿瘤细胞以单个细胞或以微小细胞
团的形式转移至淋巴结而常规病理及影像学检测不到的转 移,常无临床表现。
( 2 ) 癌栓堵塞淋巴管,示踪剂无法到达并聚集于SLN 。 ( 3 ) 腋窝淋巴结存在着1.3% 跳跃转移的可能性,这意味着
精选ppt
43
8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 窝处理
(1)宏转移: 定义:淋巴结内存在一个以上>2 mm肿瘤病灶、
其他阳性的转移淋巴结至少微转移;仅有ITC的 淋巴结不作为pN分期阳性淋巴结,但应另外记录 为ITC。 约50%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阳性。 ALND是标准治疗,特别是通过ALND进一步获 得的预后资料将改变治疗决策。如果预后资料不 改变治疗决策,且患者拒绝进一步腋窝手术,则 腋窝放疗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精选ppt
8
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1.3 知情同意 患者在充分了解SLNB较高的成功率和较
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关的复发风险之后,自 愿接受SLNB替代ALND。
精选ppt
9
2 SLNB指征
SLNB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 具体适应证见下图。随着乳腺癌SLNB研究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对禁忌症已逐 渐转化为适应证,2009年St.Gallen专家共识 会支持除炎性乳腺癌以外的所有临床腋淋 巴结阴性乳腺癌作为SLNB的适应证。
等。国外较多采用专利蓝,而国内则多用 亚甲蓝。相关文献报道专利蓝和亚甲蓝在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准确度、敏感 度和假阴性率等预测指标无显著差异。
3.1.2核素示踪剂 精选ppt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治疗的新概念ppt课件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治疗的新概念ppt课件

• 明确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 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 • ALND有治疗作用
36
腋淋巴结转移规律
Veronesi: 单独Ⅱ组 1.2% 单独Ⅲ组 0.4% Pigott: Ⅰ组(一), Ⅱ、 Ⅲ组(+) 2.5% Ⅰ、Ⅱ组(一),Ⅲ组(+) 1.4%
37
原发肿瘤 Ⅱ 、Ⅲ
前哨淋巴结
Ⅰ、
顺序前进,很少跳跃
ECOG 5188, 病例: 1230(SWOG 8897, SWOG 8814, ECOG 3189) 随访中位值10.1年(0-13.1年) RT-CH CH-RT 局部复发率 8% 8% 区域淋巴结 0.7% 0.5% 复发率 远地转移 15% 14% 首次失败 局部 31% 35% 区域 3% 2% 远转 66% 63% 10年DFS 74% 74% 10年 OS 83% 81%
1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 做或不做放疗的随机分 组研究
13
早期乳癌保乳手术后±放疗研究
NO. 中位随防 期(年) 20.7 8.8 6.1 7.6 5.3 4.6 9.9 中位 年龄 53 60 — 56 57 51 2870 肿瘤大 小cm ≤4 ≤2 ≤5 ≤4 ≤4 ≤5 ≤2.5 (-) 6% ( +) 切缘 LN(+) % 37 0 38 0 23 40 20 局部复发率 % RT(-) NSABP B06 UPPsalaOrebro St. George’s Ontario Scotish Tokyo St. Petersburg 1137 381 418 837 585 113 360 (-) 39.2 24 35 33.5 24.5 9.4 14.2 RT 14.3 8.5 13 10.6 5.8 7.1 5.8 1.07 0.98 1.15 1.12 1.01 — 1.18

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ppt课件

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ppt课件

结论
OCT4的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相关。这 证明了在乳腺癌早期患者中,OCT4的表达和SLN的转移显著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nSLN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在Oct-4的表达上有 显著性差异。
肿瘤组织中OCT4的状态可以作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为临 床医生在术前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参考指标。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处理-(EORTC 10981-22023 AMAROS)
腋清 VS 腋窝放疗, OS及DFS无统计学差异
Mila Donker,, et al. Lancet Oncol. 2014.
45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处理-(EORTC 10981-22023 AMAROS)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ALND与腋窝放疗可以提 供较好、疗效相当的局部控制
Mastectomy (radiotherapy planned)
Conservative resection with radiotherapy using standard tangents
Conservative resection with radiotherapy using high tangents to include the lower axilla
7482oct4oct4oct4oct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不前哨sln不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情况相关性的分析octoct44表达和各类指标的相关性表达和各类指标的相关性变量数量oct4oct4p值大小年龄0579402612144060723735602314肿物大小0873t1733538t2452223t3组织学分级00012017893851病理学分级0216dcis251510ids853649mucinouscarcinoma分子分型0030luminal441628luminal251213basallike462917her3淋巴结转移情况0003pn834835pn331023pnoctoct44表达与表达与erprher2p53erprher2p53均不相关均不相关变量数量oct4oct4雌激素受体水平0954negative562729positive653134孕激素受体水平0479negative693534positive522329her2nue表达0059score853649score362214p530059negative853649positive362214在在nnslnsln中的中的oct4oct4阳性表达率为阳性表达率为870870nnslnsln的的oct4oct4阳性表达率为阳性表达率为553333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30p0030结论结论oct4的表达不前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瘤相似
ppt课件
18
右乳癌术前MR
右侧腋窝淋巴结类圆形增大 T2WI信号不均 增强强化不均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III型
ppt课件
19
左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左腋窝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 清晰,增强淋巴结强化不均
ppt课件
20
乳癌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
淋巴结呈融合状,提示包膜外侵犯
解剖学研究提示,腋窝淋巴结多遵循由远心 端向近心端汇流方向的排列规律
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乳腺癌SLN可准确预 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ppt课件
9
乳腺癌淋巴结影像学检查
MG US MRI
CT
PET/CT
ppt课件
10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钼靶
目前临床常用的乳腺影像检查方法 软组织分辨率低,仅MLO位可以显
乳腺癌淋巴结影像学评估现状
ppt课件
1
乳腺淋巴引流途径
乳腺癌淋巴结临床意义
影像检查在乳腺癌淋巴结判断 中的价值
ppt课件
2
乳腺淋巴引流的途径
ppt课件
3
腋窝淋巴结
约收集全乳75~85%的淋巴回流
解剖上腋窝淋巴结分为5群: 腋窝淋巴结:以胸小肌为界分为
1、前群、外侧群、后群
3组:
ppt课件
21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CT
不是乳腺癌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 判断转移依据
大小:长径>20mm,转移率约40%、<5mm约10%
形态:长/短径<2,准确率达 60%
密度: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及密度不均,准确率达92.86% 边缘:毛糙、密度不均,多提示转移并包膜受侵
目前乳腺外科对胸肌间淋巴结未达共识,有人主张 术中探查,有人术中不处理
影像检查提示胸肌间淋巴结增大,不论是否转移淋 巴结,必须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
ppt课件
5
内乳淋巴结
约收集全乳25%的淋巴回流
内乳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位于胸骨旁1~6肋间,沿胸 廓内动静脉分布,是内侧区及中央区淋巴回流的第一站
Chandawarker认为无论IPNs有无触及增大,均 应切除胸肌间筋膜和淋巴结
常规乳癌根治术不对内乳淋巴结清扫,影像检查发现内乳 淋巴结增大,临床处理还未达到共识,一般主张放疗或化疗。
影像检查决定放疗靶区勾画及剂量的分布
ppt课件
6
乳腺癌淋巴引流
腋窝 内乳 胸肌间
特点:
乳腺任何部位淋巴均可引流至腋窝和内 乳淋巴结
乳腺分区仅对病灶定位,对淋巴引流途 径的判断价值不大
示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检出率约1/3
ppt课件
11
增大淋巴结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部分 呈蚕豆状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或不均 淋巴结的大小和数目
判断转移依据:形态、边界、密度及周围组织结构
ppt课件
12
左腋窝淋巴结增大
ppt课件
13
两侧腋窝淋巴结增大
N N
T
ppt课件
14
腋窝淋巴结钼靶显示临床意义
辅助乳腺癌诊断 乳腺癌的初步临床分期 术前钼靶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术中病理提示
转移,则必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前钼靶显示淋巴结阴性,术中病理诊断乳腺癌,
则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活检阴性则不需腋 窝淋巴结清扫
ppt课件
15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 超声
目前临床乳腺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清晰显示腋窝淋巴结 显示淋巴结内的血流信号 适时显示淋巴结的血流动力学的特征
目前临床乳腺癌应用有限的影像检查 方法
显示腋窝区淋巴结较好 转移淋巴结检出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
低,敏感性不足50%,准确性约80%
ppt课件
25
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PET/CT
Fusion imaging of PET-FDG and CT
ppt课件
26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方法比较
MG
US
CT MR PET\CT
敏感性 - 7.1-66.1% 79-90% - 20-100%
特异性 - 7.9-44.1% 70-89% - 65-100%
ppt课件
27
胸肌间淋巴结(IPNs)
IPNs有人把它归为腋窝淋巴结,IPNs注入腋窝 尖群淋巴结
IPNs转移预后差
临床建议:IPNs - N3
2、中央群
I 组 - 腋下组或低位组
3、尖群(锁骨下淋巴结)
II 组 - 腋中组或胸小肌后组
III 组 - 腋上组或锁骨下组
影像检查能否指导腋窝淋巴结不处理还是清扫、活检?
ppt课件
4
胸肌间淋巴结
胸肌间淋巴结(Rotter’s淋巴结):胸大、小肌之间, 沿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排列,接收胸肌及乳腺后部的 淋巴回流,并注入腋窝尖部淋巴结
N3同侧锁骨下或锁骨上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期 淋巴结转移;
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有≥1个
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腋窝淋巴结阳性;
>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伴镜下发
现内乳淋巴结转移
ppt课件
8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 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中最先接受淋巴引流的, 临床上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
ppt课件
7
临床分期
病理学分期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0无组织学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淋 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可活动
巴 前哨淋巴结切除发现内乳淋 巴结有微小转移灶
结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固定或相互融合;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内乳淋巴结转移
分 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pt课件
22
右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右侧乳腺肿块 右腋窝淋巴结类圆形增大 边缘毛糙 邻近脂肪间隙模糊
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ppt课件
23
右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腋窝淋巴结类圆形增大, 边缘毛糙,邻近脂肪间隙 模糊
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化疗后复查:腋窝转 移淋巴结较前缩小
ppt课件
24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PET/ CT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右侧腋窝低回声光团
大小约0.88cmx0.73cm,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其内丰富血流信号
ppt课件
17
腋窝淋巴结影像学检查:MRI
目前乳腺癌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软组织分辨率高,乳腺专用线圈显示范围有限,特
别是俯卧位双手前举的体位 显示部分腋窝区淋巴结 转移淋巴结的特征T2WI上信号不均,增强强化不均 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原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