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标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选修
适用专业:作物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依据
依据植物病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内容,学会鉴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病原物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应用原理解决实践问题。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掌握部分植物病理学的基础,加强学生对病害的症状和
病原识别。
2、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鉴定病原物、识别病害的方法。
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识别和鉴定各种农作物生产上的主要病
害。
4、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1、学时分配: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课10学时。
2、教学形式:
1)讲课与实验相结合。
实验课上讲述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
2)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
3)新鲜标本、盒装标本、浸制标本、挂图、病原玻片等多种手段。
3、实验性质:为应用性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平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七、教材:
1、《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许志刚编农业出版社
2、《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李洪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案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病害防治措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1. 农业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介绍2.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3. 植物病害防治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农业植物病理学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2. 实验:观察植物病害样本,进行病害识别和诊断。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放大镜、病害样本等。
2.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病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15分钟)讲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3. 实验(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病害样本,进行病害识别和诊断。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病害识别和诊断的方法及防治措施。
5. 作业布置(5分钟)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实验内容,掌握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
2. 查阅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五、实验报告要求2. 描述实验过程,包括病害样本的观察、识别和诊断。
3. 分析实验结果,阐述实验收获及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认识。
4. 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提供参考。
六、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鉴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鉴定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措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1. 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介绍2. 植物病原真菌的识别与鉴定方法3. 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植物病原真菌的基本特征、识别与鉴定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设计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设计教案主题:农业植物病理学授课目标:1.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理解农业植物病害的原因和危害。
4.了解农业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防治策略。
授课时间:2学时教学内容与安排:一、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兴趣,并简要介绍该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农业植物病理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二、概念与基础知识(30分钟)1.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农业植物病害的分类和危害。
3.农业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三、病害的原因和危害(30分钟)1.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真核寄生物)对植物的侵染作用。
2.病害发生的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
3.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四、病理学研究方法(30分钟)1.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观察。
2.病害的诊断与鉴定。
3.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性研究。
4.农业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
五、课堂小结与讨论(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认识和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与手段:1.随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病害的表现和危害。
3.实验演示:展示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观察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和侵染方式。
4.讨论与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学习效果。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质量等,进行评价。
2.个人作业评估: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并书面提交作业。
3.小组合作评估: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小组学生的表现和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理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病理学(英文):Ornamental Plant Pathology课程编号:14371075课程学分:2.5学分课程总学时:40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本课程面向园林、观赏园艺等专业,是上述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为园林植物栽培学。
园林植物病理学以植物病理学为基础,是以研究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它以园林植物植物为对象,研究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识别、发生规律、调查测报和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性、园林植物的发生与流行和园林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园林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类及植原体、线虫及其他病原所致病害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病原种类、病害防治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正确识别我国及本地区最主要园林植物病害的种类,掌握常见、多发的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理的技术,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的调查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设计病害控制方案,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功底,并具有比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要求学生具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言(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以引起经济或生态损失的园林植物病害事例,使学生意识到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及防治的重要性,了解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特点,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以及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园林植物病害研究的范围、性质和任务。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园林植物病害的现象、本质及定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条件以及其相互关系。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设计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病害的形态特征、发病机理和控制方法等,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学内容2.1 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1.植物病害的定义和分类2.植物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3.植物的防卫机制2.2 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1.病害的区分和识别2.病叶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3.病痕、病斑和溃疡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2.3 植物病害的发病机理1.病原体入侵和传播的途径2.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植物免疫和病害抗性机制2.4 植物病害的控制方法1.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及其安全实施2.生物防治方法及其应用3.育种防治法及其实施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3.1 理论授课理论授课部分主要采用PPT课件授课,讲师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
3.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包括病害鉴定、病害药剂防治、病害生物防治和病害育种防治等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成绩评定、学生听课笔记、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评价方法。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所需资源包括:1.PPT课件2.实验仪器及设备,如显微镜、培养皿、药剂等3.实验材料及植物病害标本六、教学考虑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细致的教学安排。
课程的开展应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应注重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标准)
陇东学院园艺专业课程教案《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开设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选用教材:李怀方等.《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参考书目:(1)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害诊断》.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6)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孙广宇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9)王连荣.《园艺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林焕章.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曹若彬.张志铭.冷怀琼等.《果树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13)丁梦然.王昕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宗兆锋等. 植物病理学原理.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5)梁训生,谢联辉主编. 植物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6)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王金生. 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8)张绍升编著. 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H. Wheel 著,沈崇尧译. 植物病程. 科学出版社,1979(20)曾士迈等著. 植物病害流行学. 农业出版社,1986(21)弗赖伊,W.E.著,黄亦存等译. 植物病害管理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8(22)/show_news.asp?Article_ID=781&filepath=image s/30.gif(23)/bl/main.asp(24)/jwc/jingpinke/pubing/index.htm(25)/jwc/jpkc/ptzwbl/ptzwbl.asp(26)/jingpin/2005/bingli/main/main.htm(27)/introDisp.jsp?siteId=373评估评价(宋体小四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目的(1)领会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性质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领域;(2)了解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3)理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植物病理学(农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农学)教学大纲《植物病理学(农学专业)》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植物病理学(农学专业)课程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for agronomy)任课老师:洪永聪(植保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讲师)一、简要说明(或前言):植物病理学(农学专业)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共48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该课程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章至第五章),阐述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习农作物病害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第六章至第十三章),包括生产上重要和在植物病理学上有代表性的病害。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学习和掌握农作物物病害的诊断、防治等基本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采用两者相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一部分是关于植物病害防治学的基本理论(总论)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农作物物病害的防治学(各论)的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掌握农作物主要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基本技能。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授课教材:《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农学专业用)。
范怀忠、王焕如主编,1985,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书目:《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
许志刚主编,2000,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一版)》(南方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陈利锋、徐敬友主编,2001,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病原真菌学》。
陆家云主编,2001,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病原细菌学》。
王金生主编,2000,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病原线虫学》。
刘维志主编,2000,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病害诊断》。
陆家云主编,1997,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下册)。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编,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
植物病理学 实验讲稿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讲稿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2014年8月目录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实验二植物病理徒手切片制作实验三真菌的形态观察实验四鞭毛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五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六子囊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七担子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八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九培养基的制作实验十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实验十一植物的抗病性鉴定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认识各类病害对植物造成的危害,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其多样性,2.初步掌握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其特点,学会植物病害症状的描述,为今后病害的诊断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患病后由于异常生理活动而发生在细胞和组织上的病理变化,最后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形态变化。
有些症状也可用嗅觉、味觉或触摸进行观察。
有的症状是单个细胞表现的症状,在这类症状中,最常见的是受某种病毒侵染的植株中所见到的细胞质内含体。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区别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一定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的外部表现,是以各自的生理机能或特性为基础的,而每种生物的生理机能,都是在质上有特异性,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病变,作为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般说其发展是定向的。
病状作为病变过程的表现,其特征也是较稳定的和具有特异性的。
这就是利用病状诊断植物病害的基础。
病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群体或器官着生在病体表面所构成的,它更直接地暴露了病原物在质上的特点。
如真菌子实体在寄主表面形成的霉层、黑点等。
由植物病毒、植原体、许多病原细菌、非侵染性植物病害等没有病征的表现。
病征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明显程度,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出来却是相当稳定的特征,所以根据病征能够正确的判定病害。
不同植物的任何病害都具有其独特症状,通常在病害发生过程中按一定顺序出现。
病理学家正是根据这种顺序出现的症状在田间诊断植物病害。
病状和病征,尤其是前者,作为诊断病害的依据也有其局限性。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所讲授植物常见病害发生危害概况,重点掌握各类植 物重要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治理策略及具体内容,熟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病原物室内鉴定的相 关技术手段,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1
重点:主要农作物重要病害症状识别诊断,病原学、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难点: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诊断、病原物显微鉴定和主要病害侵染循环特点
1. 在叶鞘上引起的病斑的特点,与稻叶鞘腐败病的区别。 2. 叶片上病斑的特点 (二) 教 (三) 1. 学 2. 3. 进 菌丝融合群在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中的应用 病害循环:
病原菌的越冬 侵入与再侵染 菌核生物学特性与病害流行关系
(四)发病条件: 1. 菌核基数
程
2. 气象条件 3. 水肥管理 4. 种植方式和密度 5. 水稻抗病性及生育期 (五)病害防治 1. 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 2. 清除菌源 3. 种植抗病品种 4. 药剂防治:①水稻封行后至抽穗期间喷药;②分蘖盛期至圆杆期施药;③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 期各施药一次。 5. 生物防治: ①颉抗真菌:青霉属、镰孢属及木霉属的一些种 ②颉抗细菌:假单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种 四、水稻其他病害: 系统讲授当前发生较为流行的水稻病毒病(包括稻条纹叶枯病、稻黄矮病、稻普通矮缩病、稻黄萎 病) 、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害循环、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对水稻恶苗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线虫病、水稻云形病、水稻黑粉病、水稻褐条病等病害症状识别 要点进行一般介绍。 1. 要求学生预习下次授课内容。
教
第 次课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七章 第七章 授课章节 水稻病害 水稻病害 水稻病害 麦类病害 麦类病害 麦类病害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大纲《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315293【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Hort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课程学时】16【适用专业】园艺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是与园艺植物病理学理论课程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该实验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使学生具备本学科实验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能,正确诊断、鉴别园艺植物常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搞好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园艺植物病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果树栽培学、花卉栽培学、植物生理学、育种学等课程的理论及实验互相渗透联系紧密。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本实验课程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目的要求】认识和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类型,植物病害病征类型;能熟练地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观察各种植物病害症状类型标本,病征类型标本。
【方法】使用标本、教具示范,并要求学生亲自操作、观察。
实验二、植物病原物形态观察【目的要求】认识菌丝及其变态,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细菌重要种形态特征;熟练掌握1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真菌细菌重要种的识别、鉴定方法。
【内容】观察植物传染病害病原。
【方法】制片、镜检观察。
实验三、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技术【目的要求】了解分离与纯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熟练掌握病原菌几种分离的操作技术。
【内容】灭菌与消毒、培养基制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接种。
【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实际操作。
实验四、主要园艺植物病害识别【目的要求】认识主要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能正确区分、识别园艺植物病害,掌握主要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
【内容】园艺植物真菌病害(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症状识别、病原形态特征观察【方法】观察症状、镜检。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
孢子囊寿命较短,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孢子囊萌发必须有水滴或重雾中。
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温度、湿度和降雨尤为重要。夜间低温有利孢子囊萌发和侵入。湿度、露水有利孢子囊的萌发。
2、栽培管理。
3、品种抗病性。
(四)控制措施:采后清洁果园,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
病原物扩展
扩展和抗扩展(潜育期)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寄主的抗扩展
影响潜育期条件 主要是温度
发病期
三、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
初次侵染 单循环病害
少循环病害
再次侵染
多循环病害
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
教学方法
举例
举例
讲授
对比
对比
课 目
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鞭毛菌亚门
结合菌亚门
真菌主要分为五个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四、真菌主要类群
(一)鞭毛菌亚门 1、特点 2、典型代表菌
教学方法
挂图
挂图
图解
挂图
举例
课 目
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病原
目 的
要 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其它植物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物的致病性,并掌握其特点。
重 点
难 点
重点:各亚门的特征和代表菌,植物细菌病害发生的特点。
3.环境条件 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4.栽培管理
三、病害流行类型和变化
积年流行病 特点
1.病害流行的类型
单年流行病 特点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教学设计前言园艺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如何受到病害的影响以及如何诊断、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的教学提供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与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病害的发生机制•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熟悉植物病害管理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害的定义、分类、危害、发生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阐述各类植物病害的典型特征和症状。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二章病原体的结构和特性本章主要介绍病原体的结构、生长和繁殖机制及其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需要重点介绍常见的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立枯霉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病原体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对植物的危害。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包括检查病害现象、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病原体的检测方法。
需要重点介绍植物病害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利用现代诊断技术进行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四章植物病害的管理和控制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害的管理和控制原理和方法,包括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防治、规范化管理等。
需要重点强调对植物病害的综合管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本教学应以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相结合,采用讲授、互动讨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具体可以采用PBL教学和情境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故事、图表等形式将知识融入到实例中,并通过实验操作、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重视教学任务与评价策略的对应。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诊断能力的测试。
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教学反馈、课程测验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和检验。
教学资源本教学的教材为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同时可使用PPT、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设备等工具进行教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y)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1.3 学时安排:共64学时,其中包括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1.4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内容2.1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1.1 植物病害的定义2.1.2 植物病害的类型及症状2.1.3 植物病害的危害及经济损失2.2 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2.2.1 病原物的分类2.2.2 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2.2.3 病原物与宿主的关系2.3 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2.3.1 病害的诊断2.3.2 病原物的鉴定2.3.3 病害的监测与预测2.4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2.4.1 病害发生的条件2.4.2 病害流行的基本原理2.4.3 病害的循环与传播途径2.5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2.5.1 农业防治措施2.5.2 化学防治措施2.5.3 生物防治措施2.5.4 综合防治策略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以及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3.1.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害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
3.1.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植物病害研究动态。
3.2.3 实验室实践: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病害的诊断与鉴定方法。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4.1.1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两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1 植物病害的定义1.2 植物病害的类型1.3 植物病害的病因1.4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评估第二章:植物病原生物2.1 病原生物的分类2.2 病原真菌2.3 病原细菌2.4 病原病毒2.5 病原线虫第三章:非生物因素与植物病害3.1 温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2 湿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3 光照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4 土壤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5 农药使用对植物病害的影响第四章: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流行4.1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4.2 植物病害的传播介质4.3 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4.4 植物病害的预测与预警4.5 植物病害的控制与治理第五章: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5.1 农业防治5.2 化学防治5.3 生物防治5.4 物理防治5.5 综合防治第六章: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与防治6.1 真菌性病害6.2 细菌性病害6.3 病毒性病害6.4 线虫性病害6.5 其他病害第七章:植物病害的田间监测与诊断技术7.1 病害监测方法7.2 病害诊断技术7.3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7.4 病情指数的计算与应用7.5 现代化诊断工具的应用第八章:植物病害的抗病育种与植物免疫8.1 抗病育种原理与方法8.2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应用8.3 植物免疫学基础8.4 植物免疫增强技术的应用8.5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策略第九章:植物病害的控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9.1 病害控制的目标与原则9.2 化学农药的使用与管理9.3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9.4 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9.5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植物病害管理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验技能10.1 病害案例分析10.2 病原菌的显微观察10.3 病害诊断实验10.4 抗病性鉴定实验10.5 植物病害控制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病因以及诊断与评估的方法是学习植物病理学的基础。
重点关注病害的识别特征和病因分析。
二、植物病原生物:掌握不同类型病原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习部分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实习二、园艺植物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实习三、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鉴定病害标本的能力。
教学实习将为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实验实习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各点:一、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对实验实习指导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熟悉主要操作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准备好实验用具3H-4H绘图钢笔、橡皮、直尺或三角板、绘图纸、报告纸、记录本。
三、实习小组在实习前应仔细清点实习用具、材料,填写仪器使用卡片,如有不符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教师指导,认真完成实验实习规定的操作和观察项目,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在实验实习场所,必须保持安静;爱护仪器,珍惜标本,节约药物,实验实习用品、材料等用后要及时整理,放归原处,不得乱拿乱用或随意丢弃,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注意安全,严防着火、触电和药物中毒。
七、认真记录实验实习结果,写好实验实习报告(用统一规定的实验实报告纸)或完成其他作业,按时交批,由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作业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正确,反对单纯抄袭、临摹参考书。
如实验实习报告不符合要求,必须退回重做。
缺实验、实习时,应申请补做。
八、每次实验实习结束时,由指导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现场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实物性记载。
有了病害标本,就可以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在室内进一步对病害进行研究。
尤其是对于系统地学习植物病原真菌来说,提供大量的实物标本更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是病理实验室不可忽视的基本建设工作。
一、目的要求学习采集和制作植物病害标本的方法;通过标本采集能识别当地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种类及症状特征和发生情况,为积累病害标本和开展植保工作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东学院园艺专业课程教案《园艺植物病理学》教案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开设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选用教材:李怀方等.《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一版.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参考书目:(1)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害诊断》.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6)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孙广宇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9)王连荣.《园艺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林焕章.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曹若彬.张志铭.冷怀琼等.《果树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吕佩珂.《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续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13)丁梦然.王昕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宗兆锋等. 植物病理学原理.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2(15)梁训生,谢联辉主编. 植物病毒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6)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王金生. 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8)张绍升编著. 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H. Wheel 著,沈崇尧译. 植物病程. 科学出版社,1979(20)曾士迈等著. 植物病害流行学. 农业出版社,1986(21)弗赖伊,W.E.著,黄亦存等译. 植物病害管理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8(22)/show_news.asp?Article_ID=781&filepath=image s/30.gif(23)/bl/main.asp(24)/jwc/jingpinke/pubing/index.htm(25)/jwc/jpkc/ptzwbl/ptzwbl.asp(26)/jingpin/2005/bingli/main/main.htm(27)/introDisp.jsp?siteId=373评估评价(宋体小四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目的(1)领会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性质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领域;(2)了解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3)理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教学重点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3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4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5过程设计一、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二、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三、植物病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6本章小结(宋体五号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7思考讨论(宋体五号加粗)(1)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植物病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2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病害三角的含义,侵染性病害所包括的类型,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的类型,病原物、植物感病性、环境条件对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影响和相互关系。
掌握:症状、病状病征的基本概念,症状病状病征的类型和表现特点,能根据植物病害的症状、病症病征判别病害的类型。
2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病状、病征、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病因。
植物病害症状类型。
3教学难点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害症状及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有关名词术语的理解记忆。
4教学方法(宋体五号加粗)5过程设计一、植物病害的定义二、病害因子分析(一)植物病原1、生物性病原2、不良环境因子(二)病害三角三、植物病害分类四、植物病害症状(一)病状的类型(二)病征的类型五、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及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6本章小结(宋体五号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7思考讨论1.植物病理学的名词术语.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征、病害三角等。
2.植物病害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何特点?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病原(12学时)1教学目的目的:能根据植物病害的症状特征,鉴别某种病害的病原物类型和诊断病害种类。
了解:引起植物传染性性病害的病原物类群。
非传染性性病害的病原。
掌握: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主要病原物的一般性状、形态、主要类群及致病特征。
2教学重点(1)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性状;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各亚门、重要纲目、科的分类依据、主要类群主要目、属的形态特征以及所引致的病害和症状特点、经济重要性;本章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如真菌、子囊果、生活史;转主寄生、子实体、子座、担子果;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要点。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分类依据;主要类群的特征及所引致病害的症状特点.(3)病毒的定义,性质,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核酸类型,蛋白种类,植物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信息表达及增殖过程,植物病毒的介体传播及传染方式,重要病毒属和典型种,植物病毒病的诊断要点。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核酸表达的一般策略,植物病毒增殖的过程,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的关系,植物病毒的诊断与鉴定。
(4)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寄生性、致病特点,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植物病害。
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要点。
(5)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寄生性及致病特点,菟丝子、列当等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
3教学难点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致病特点,相关病害的诊断要点。
4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5过程设计一、植物病原真菌(一)真菌一般性状(二)真菌生活史(三)真菌的分类与命名(四)园艺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五)真菌病害的特点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性状(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三)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四)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特点三、植物病毒(一)病毒定义(二)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成分(三)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制(四)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五)植物病毒的分类四、植物病原线虫(一)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三)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五、寄生性种子植物(一)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六、非传染性性病害的病原6本章小结(宋体五号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7思考讨论1.什么叫真菌?2.真菌营养体的主要类型、结构与功能。
3.真菌的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以及所产生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主要类型及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作用。
4.真菌生活史的含义及类型。
5.植物真菌性病害的诊断要点,举例说明。
6.何谓原核生物,它与真核生物有何区别?7.何谓革兰氏染色?它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有何作用?8.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害的初步诊断方法。
9.病毒的定义10.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11. 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在介体传播中,病毒与介体有何依赖关系.12.如何进行植物病毒病的诊断和鉴定植物线虫的致病机制及致病特点,试举一病例说明。
13.植物寄生线虫主要代表类型的生活史及所引致的病害。
14.何谓全寄生、半寄生、根寄生、茎寄生?15.寄生性植物如何吸收营养物质?怎样繁殖和传播.16.本章有关的各词术语及定义。
17. 非传染性性病害的病原因子?第四章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5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寄生性类型。
病害循环的四个阶段,影响病害流行的四个因素,病害流行的二个类型。
理解: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的含义及差异。
病害循环的概念,病原物侵入扩展的条件、方式,寄主的抗侵入、抗扩展方式,病原物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越冬、越夏的场所、方式。
掌握:生理小种的概念,寄生性、致病性与抗病性的概念,变种与专化型、生理小种与生物型区别。
病害循环、病害流行的概念,病害循环的4个阶段;病原物传播的4种方式和途径,越冬越夏的3种方式、6类场所;病害流行的2种类型。
目的:能根据病害循环4个阶段中,病原物的侵入与寄主的抗侵入,侵入的条件、方式,侵入后的扩散与抗扩散,病原物的传播、越冬、越夏场所方式,初次侵染、再次侵染等,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而能拟定防治病害的策略和措施。
2教学重点病害循环的概念,涉及的三个问题:被侵染与再侵染、各种类型病原物的越冬与越夏、形态方式及场所,各种类型病原物的传播方式,人为因素传播病害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病害循环研究的三个问题,结合生产实践了解病害循环研究的重要意义,如何根据病害循环制订病害防治策略。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分析,及病害流行因素分析,病害预测预报的具体方法。
4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宋体五号)5过程设计一、病原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三、侵染过程(一)侵入前期二)侵入期(三)潜育期(四)发病期四、病害循环(一)病害发生前阶段(二)病害在寄主植物个体中的发展阶段(三)病害在寄主植物群体中的发展阶段(四)病害或病原物的延续阶段五、植物病害的流行(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四)病害的监测和预报6本章小结(宋体五号加粗)(具体内容)(宋体五号)7思考讨论(宋体五号加粗)1.简述各种病原物越冬、越夏形态、方式和场所。
2. 举例说明各种病原物传播方式和方法。
3.了解病害循环有何意义?4.解释下列名词和术语:病害循环、初次侵染、再次侵染、土壤习居菌、土壤寄居菌。
5.举例比较多年流行病害和单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学特点。
病害流行预测有哪几种类型?第五章植物病害的诊断与治理原理(6学时)1教学目的目的:正确识别准确的诊断植物病害,能根据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侵染流行特征、协调病害防治的各项措施,拟定出一种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了解:病害防治包括的六种方法各法的优缺点。
理解:病害类别的识别。
各防治法的主要内容、措施、实施步骤、方法等。
植病系统各因素间的协调、配合,开展综合防治的问题。
掌握:病原鉴定与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检疫的概念、任务、对象的确定原则、类型;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方法,预防植物病害的栽培管理措施,杀菌剂和杀线虫剂的类型、作用,杀菌、杀线虫剂的主要品种的理化特性、防治范围、施用剂量及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物理、生物防治的原则、措施。
病害类别的识别,植物病害诊断程序,柯赫氏法则。
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概念——IPM,我国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