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第三篇(潮汐、航标、解析)解析

合集下载

航海学 第三章第二节

航海学 第三章第二节

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 例1:某船1800观测船位在A点(30°20’.0N 123°15.’0),
GC322°,△G-2 ° ,L1 20’.0, △L+3%,1800-1900流向060 °, 流速2kt,1900L2 36’.0,求1900的推算船位及推算航迹向CG,以及 流压差β。
解:
CG 1900 C36.’0 TC=CGa SC B SL 1800 A 20.’0
CG327°GC322°(△G-2°, β+7°)
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 例2:某船0800观测船位在A(30°20’.0N,123°15.0E)点, 计程仪
读数L76.’0,CA283°,△G-2 ° ,航速16kt,0800-0900流向045 °,流速2kt,求0800-0900应行驶的GC,以及流压差β(+7)。
解:
CA CA283GC278( △G-2 ° , β+7) C TC=CGa A SL=V×T=(L2-L1)×(1+ △L) B
有流无风情况下的航迹绘算
• 2007年4月20 日,0800某轮位于中块岛灯 塔正东10nmile处,L153.’8,驶CC030,当 时航区内有西流2节,△L+6%.航速15节, 1000L185. ’8,改向CA000,东北流2节, 1030L193.’0,续航 • 求:①1000,1030的推算船位 ②正横海礁灯塔的时间和计程仪读数 ③距离海礁灯塔最近时的时间和计程仪 读数
第二节
航迹绘算
(2)回转流( rotary current) 开阔海区 中心地名 主港港名 “0”表示高潮时的潮流 回转流图 1、2、3…表示高潮前潮流 I 、II、III…表示高潮后潮流 (3)风生流(wind-drift current)

航海学 第三章 第1至3节 海上的距离单位

航海学 第三章 第1至3节  海上的距离单位

解:∵射程(21M)小于眼高的灯塔地理能见距离
DO5=25.6 M,所以是弱光灯。 ∴DM=射程=21M
(END)
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例3)
程25M,试求测者眼高16 m,能见度10 n mile 时,该灯塔灯光最大可见距离 DM 。 若 灯塔射 程20M,其理论最大可见距离DM是多少? 解:(1)灯塔射程25M时,其地理能见距离DO为
思考练习
12、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9米,如当时气象能见度为8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 可见距离是: A、8.0海里 B、24.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13、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81米,额定光力射程24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9米,则能见度良好(10海里)时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 见距离是: A、26.4海里 B、25.0海里 C、24.0海里 D、23.5海里 14、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灯高64米,额定光力射程20海里,已知测者 眼高为16米,如当时气象能见度为12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 最大可见距离是: A、12.0海里 B、20.0海里 C、25.1海里 D、以上都错 15、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的灯光最大可见距离可能与下 列( )因素有关: 1、测者眼高 2、灯高 3、射程 4、地面曲率 5、地面蒙气差 6、能见度 A、1~3 B、4~6 C、3~5 D、1~6
第二节 海上能见距离
• 初显和初隐
初显: 当灯塔灯芯初露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 初隐: 当灯塔灯芯初没于测者水天线的那一瞬间。
一、测者能见地平距离(视距)De
A e B
F
E
R
D R
C
O
AC AO OC 2 2 ( R e) R 2 2 Re e e 2 Re(1 ) 2R 2 Re

教案(航海学3)

教案(航海学3)

课程名称《航海学》3 教材版本《航海学》郭禹,1999年课程进度35-36/46 所属教研室航海教研室
教案版本2003年第1版修订日期2003-05-18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洋航线选择方法和航行注意事项;利用大圆海图设计大洋航
线和混合航线的航线设计方法。

2 .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大圆海图及相应的航用海
图、海图作业工具。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 .绪论5
2 .选择大洋航线应考虑的因素10
3 .大洋航线选择原则、方法和实例15
4 .大洋航行注意事项15
5 .利用大圆海图设计大圆航线和混合航线(实操)40
6 .总结5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 .大洋航线设计原则、考虑因素和方法。

2 .训练学生利用大圆海图设计大洋航线和混合航线的设计操作能力。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 .大洋航线选择。

2 .在大圆海图上设计大洋航线和混合航线。

3 .掌握大洋航线选择的原则、考虑因素和方法。

4 .掌握在大圆海图上设计大洋航线和混合航线的方法。

教案撰写人刘德新王凤武教案审核人张吉平教研室主任刘德新

钟钟
钟钟钟分分分分分分。

航海学潮汐与潮流课件

航海学潮汐与潮流课件
详细描述
潮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天体引力对其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地球上不同地 区的潮汐特征各不相同。
03
潮流的形成原理
地球自转与潮流
地球自转导致地转偏向力,引 起海水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旋转
,形成潮流。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 道地区的水流方向与地球自 转方向相同,而高纬度地区
海洋科学研究
潮汐与潮流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地球气候系统、全球变化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潮汐的形成原理
天体引力与潮汐
总结词
天体引力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因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对地球上的水体产生 周期性的拉伸和压缩,导致潮汐现象的产生。
详细描述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湖泊等)产生周期性的 拉伸和压缩,形成潮汐现象。这种引力变化导致水体在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水 位涨落,形成潮汐。
海洋水体流动与潮流
01
02
03
04
海洋水体的流动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风、地转偏向力
、海水温度和盐度等。
风力作用是形成潮流的主要因 素之一,风力推动海水产生运
动,形成潮流。
地转偏向力对海洋水体的流动 产生影响,使水流方向发生偏
转,形成潮流。
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水体的 密度和流动性产生影响,从而
02
在制定航行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潮汐和潮流的影响,采取必要
的安全措施,确保航行安全。
潮汐与潮流的预报
03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潮汐和潮流的实时数据和预报信息,为
航行提供决策依据。
06
航海学潮汐与潮流的未来发展
潮汐与潮流的研究现状

航海学第三篇(潮汐、航标、资料)讲解

航海学第三篇(潮汐、航标、资料)讲解

潮汐调和分析法原理
强制波动原理:
由周期性力的作用所引起的某系统的波动也将 是周期性的,而且其周期与力的周期相同。 如几个力同时作用在某一系统上,则每个个别 的力所引起的分波动可以分别地计算出来;而 所有诸力作用的总结果是所有分波的总和。
(END)
波动合成原理:
潮汐调和分析法
将按各种不同周期变化着的力表示为许
2 S
Z 3 Q 3
潮汐半月不等


成因:太阳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特点:
比月引潮力小2.17倍; 半日潮周期约为12h。


现象:

新月/满月:引潮力相互叠加->大潮 上弦/下弦:引潮力部分抵销->小潮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END)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1
月潮椭圆体
P 满月 新月 太阳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2
成因:0 现象:
且 0
Z 1
1
P N D 1 L
2
D 2
M 0 : Z Q 两次HW(LW)潮高不等; Q 涨(落)潮时间间隔不等; L ' =0 :无不等现象。 P o >90 - :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 特点: 、愈大,现象愈显著。(END)

月球引力
mM m E 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f k 2 R

mM 1 公式: f p k x2
特点: 大小 方向

地球表面某水质点所受引力
x M R
E
(END)
惯性离心力
07 .3 r

地-月公共质心
G M E

地球各点惯性离心力
地球的平动运动 地心E:大小:f1=k· mM · 1/R2; 方向:背离月心。 地面各点:相等、平行、背离月球(END)

电子版航海学讲稿(航海学3-3:航路资料)讲解

电子版航海学讲稿(航海学3-3:航路资料)讲解

第三章航海图书资料第一节航海图书目录一、英版《海图及其它水道图书总目录》Catalogue of Admiralty Charts and Other Hydrographic Publications.1.概况(1)出版:NP131,年版,新替代旧;(2)改正:付印之日(封面)后的周版《通告》,补遗和勘误表;(3)作用:刊载英国海军水道测量局出版的全部海图和其它航海图书信息。

2.主要内容(1)General Information·Limits of Admiralty Charts Indexes·Contents·Availability of Notices to Mariners·List of Admiralty Chart Agents for the Sale of Charts and Hydrographic·Publications·Distribution of Appointed Agents for the Sale of Admiralty Charts and Publications:(2)Navigational Charts·Index AA: 航行计划用图;·Index A: 总图;·Index A1: 1:3 500 000;·Index A2: 东北大西洋、欧洲水域、地中海小比例尺海图;·Index B~W: “左页、右页”、“符号”(3)Other Charts and Diagrams·Gnomonic:·Magnetic:·Plotting:·Routing:·Ship’s Boats:(4)Publications·Sailing Directions and Index Y:·Admiralty List of Lights and Fog Signals and Index Z: ·Astronomical:·Distance Tables:·Tidal:·Radio:·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s: The Mariners Handbook;Ocean Passage for the World.(5)Numerical Index.3.主要用途(1)抽选航用海图:①Index AA→航行计划用海图;Index A→总图;Index A1,A2→小比例尺海图;②Index XA→本航线所经海区分区索引图字母页;③Index B~W→航用海图图号;④Other Charts and Diagrams→空白定位图、等磁差曲线图、航路设计图等。

航海学3--航标与航标表经典课件

航海学3--航标与航标表经典课件

第二节 国际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
一、概述
国际航标协会(IALA)--航标系统: A系统---欧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一 些国家 B系统---美洲、日本、韩国、菲律宾等
二、 IALA浮标制度
1、概述
(1)范围
本制度使用于所有固定和漂浮的标志(不包括灯塔、光 弧灯标、导灯和导标、大型助航浮标、某些大型灯浮和 灯船)
课后练习
3、下列沿海航标中,( )属于固定航标: 1、灯塔2、灯船3、灯桩4、灯浮5、立标6、浮标 A、1~3 B、4~6 C、1、3、5 D、2、4、6 4、与灯桩和立标相比,灯塔所具有的特点是: Ⅰ、高大坚固 Ⅱ、形状显著 Ⅲ、射程较远 Ⅳ、工作可靠 Ⅴ、位置准确 A、Ⅰ~Ⅲ B、Ⅱ~Ⅳ C、Ⅲ~Ⅴ D、Ⅰ~Ⅴ 5、航标的主要作用是: 1、指示航道2、供船舶定位3、标示危险区4、供特殊需要 A、1、2 B、2、3 C、3、4 D、1~4
(2)类型
侧面标志:结合“浮标习惯走向”使用,指明应遵循的 航路的左侧或右侧。 方位标志:结合罗经使用,指示可航水域。 孤立危险物标志:指明规模不大的孤立危险物标标志, 周围为可航水域。 安全水域标志:指明该标四周均为可航水域。 专用标志:不作为助航标志,用于指明航海文件中提到 的有关区域或特征
(2)标志的类型: 侧面标志、方位标志、孤立危险物标志、安全水 域标志和专用标志
(3)浮标制度区域 A区和B区侧面标志的颜色和灯光颜色相反
(4)标志说明
1)左侧标
颜色: 红色 形状:罐形、柱形或杆形 顶标:单个红色圆罐 光色:红色
光质:除混合联闪2+1外任选
2)右侧标
颜色: 绿色
形状:圆锥形、柱形或杆形 顶标:单个绿色圆锥,锥尖 向上 光色:绿色 光质:除混合联闪2+1外任选

课件 航海学 第三篇 第二章 航标

课件 航海学 第三篇  第二章 航标
• 主要作用: 指示航道 供船舶定位 标示危险区 其他特殊需要
• 新的定义:为各种水上活动提供安全信息的设施或系统。 服务对象由船舶扩大到各种水上活动。 提供的信息从助航信息扩大到安全信息。 服务范围从通航水域扩大到各种水上活动的范围。
第一节 航标的分类
一、按设置地点分类 1、沿海航标(coastal aids) (1)固定航标:设置在岛屿、礁石、海岸上。 • 灯塔(lighthouse) • 灯桩(light beacon) • 立标(beacon) (2)水上浮动航标:用锚、锚链系留在海底,有一套浮标制度规定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白天)
12
水产作业区 黄色 F(··-·)
12
第三节 中国水上助航标志
第三节 中国水上助航标志
概述:
• 在国际海上浮标制度(A区域)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海区水上助 航标志》国家标准(GB4696-84)。
• 适用于中国海区及其海港、通海河口的所有浮标和水中固定标志 (不包括灯塔、扇形光灯标、导标、灯船和大型助航浮标)。
七里灯塔气雾号和笛雾号
二、按技术装置分类
4、无线电航标: • 无线电测向台(radio direction finding station, RG) • 全向无线电信标(non-directional radiobeacon, RC) • 定向无线电信标(directional radiobeacon, RD): • 旋转无线电信标(rotating pattern radiobeacon, RW): • 雷达反射器(radar reflector): • 雷达指向标(Ramark:radar beacon) • 雷达应答标(Racon:radar responder beacon) • 罗兰(Loran:long range navigation) • DGPS信标(DGPS beacon)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3_1潮汐

3_1潮汐

A 4
A 1
P A 2 E
A 3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三、潮汐不等
1. 周日不等



成因:0 且 0 D 1 现象: Z M 1 0 : 两次HW潮高不等; Q1 涨落潮时间不等; =0 :无不等现象(半日潮)。 >90o- :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日 潮)。 特点: 、愈大,现象愈显著。
退出
月球(Moon)和地 球组成月地系, 它们共同绕着月地质 量中心(位于月地中 心连线上,离地球中 心的距离约等于3/4地 球半径)自西向东运 转。
pn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2)惯性离心力
地球绕月地共有质心 平动时,受到惯性离 心力F2的作用。 惯性离心力的特征

大小:各地相等, 同地心E
P N L Z 2 Q 2 L ' D 2 Z 3 Q 3
P S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2. 潮汐半月不等




成因:太阳引潮力(月、地和太阳相互位置变化) 太阳引潮力特点: 半月不等演示 月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2.17倍; 半日潮周期约为12h。 月相演示 现象: 新月/满月:引潮力相互叠加->大潮 上弦/下弦:引潮力部分抵销->小潮 月相变化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
END
上海海事学院航海教研室
退出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
月潮椭圆体 太阳潮椭圆体 大潮 P 满月 月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 新月 太阳
太阳引潮力和月引潮力相互叠加 高潮最高,低潮最低->大潮(spring tide)
END

论潮汐在航海教学中的定位知识总结

论潮汐在航海教学中的定位知识总结

·航海与教学·论潮汐在航海教学中的定位王泉张建水(天津海员学校天津!""#$%)摘要:本文通过对潮汐教学改革后教、考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潮汐在讲授、考核、评估及实践等方面的特点,阐述了潮汐推算教学定位在《航海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潮汐评估推算定位%前言潮汐和潮流的推算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多年来它一直是航海实践的关键环节,航海教学的重点、难点。

随着&’()*+/,$公约的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在编写“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时,将该内容的教学与考核全部归入《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中,从主体形式上看,潮汐与潮流从航海气象和海洋学的角度探讨是合理的。

从应用的角度看,潮汐及潮流的推算和应用与航海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讲述潮汐与潮流必须配合使用航海图书资料。

制定航次计划、设计航线必须进行潮汐与潮流的推算。

将潮汐知识完全放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中进行学习与考核,难以达到完整的教学效果与良好的实践意义。

-潮汐与改革后的教学现状-.%潮汐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试潮汐与潮流的应用是“航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的考核编写都归于《航海学》中,“,*规则”实施后,将此内容调整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中,但部分最新履约教材的编写仍把潮汐作为《航海学》的一部分,使气象教学在教材使用上存在较大的麻烦,同时该部分教学内收稿日期:-""!/%-/-0容与海图资料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解决这些矛盾,部分院校在教学中采取了变通的手法,由原来《航海学》教师进行授课、命题,而后将其内容纳入航海气象中考核。

这种教学方式是否真正体现了潮汐教学定位改革的初衷,是否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有待于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但由于潮汐、潮流推算的最终目的与《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应用关系不甚密切,教学目的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从海船船员考试大纲来看,!"""总吨及以上的三副、大副都须参加《航海学》与《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考试,该内容放在哪一科目中进行考核对学生来讲并无多大区别,且该内容新、旧大纲考试要求基本一致,教学重点与考试重点都是潮汐与潮流的应用,并无因为教学定位改革而带来教、考内容的重大变化。

潮汐概述

潮汐概述

十五,满月 高潮最高,低潮最低 “大潮”(spring tide)
初七、八,上弦月 高潮最低,低潮最高 “小潮” (neap tide)
月潮椭圆体
廿二、三,下弦月 高潮最低,低潮最高 “小潮”(neap tide)
初一,新月 高潮最高,低潮最低 “大潮” (spring tide)
太阳潮椭圆体
(END)
从高潮时到低潮时的时间间隔称为落潮时间。(END)
潮汐术语 2
航海学院
NAVIGATION COLLEGE
➢平潮(Slack)
高潮发生后,海面有一段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
➢停潮(Stand)
低潮发生后,海面有一段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
➢潮龄(Tidal age)
由朔望至实际大潮发生日的时间间隔天数。1~3天
航海学(3)
2009年4月
课程内容
航海学院
NAVIGATION COLLEGE
潮汐与潮流 航标与《航标表》 航海图书资料 航线与航行方法 (END)
第一章 潮汐与潮流
航海学院
NAVIGATION COLLEGE
概述 潮汐的基本成因与潮汐不等 潮汐调和分析简介 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中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英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潮流推算(END)
潮汐的基本成因
成因:月引潮力 + 地球自转 现象:
➢ A1(上中天):HW1; A2(转90O):LW1 ➢ A3(下中天):HW2 ;A4(转90O):LW2
太阴日:24h50m 潮汐周期:12h25m(半日潮)
(END)
A1
航海学院
NAVIGATION COLLEGE
A4
Pn
A3

航海三

航海三

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001一、课题:潮汐的基本成因二、课型:课堂讲授三、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潮汐的基本成因与潮汐不等。

四、重点、难点:1.潮汐基本成因。

2.潮汐周日不等和半月不等成因与现象。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六、参考资料:1. 航海学郭禹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2. 航海学培训教材丁勇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13. 航海学习题集乔文明主编山交学院海运学院自编讲义 20004. 航海学(统考指南) 丁勇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七、作业:1.分析潮汐成因。

2.分析潮汐不等成因与现象。

八、授课记录:授课日期班次九、授课效果分析:这部分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要多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复习:复习与前边课程学过的有关潮汐的知识①高程基准面和深度基准面②航迹绘算中关于潮流部分。

2、导入课题:我轮吃水9米,而航道海图水深8.9米,能否通过?那就需要我们预先依据潮汐资料计算出当地潮高,并正确调整货载和吃水差。

为了保证船舶安全地行驶在计划航线上,随时掌握当地潮汐与潮流资料,观测船位,调整航向,即使港内也要注意潮汐,及时调整缆绳。

3、教学内容:1.绪论 5(分钟)2.月球引潮力 25(分钟)3.月潮椭圆体与潮汐基本成因 15(分钟)4.潮汐周日不等 15(分钟)5.潮汐半月不等 15(分钟)6.潮汐视差不等 10(分钟)7.总结 5(分钟)4、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通过月球引潮力,月潮椭圆体与潮汐基本成因,潮汐周日不等,潮汐半月不等,潮汐视差不等,阐述了潮汐的基本成因。

5、布置作业:习题集有关练习。

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002一、课题:潮汐的类型、术语和中版《潮汐表》二、课型:课堂讲授三、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潮汐类型、潮汐术语;中版《潮汐表》概况和主、附港潮汐推算方法。

四、重点、难点:1.潮汐类型和潮汐术语。

2.主、附港潮汐推算。

《航海学》习题答案及解析

《航海学》习题答案及解析

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5 BDDCA 6-9 ADCA三、计算题1)解:(1) Dλ=λ2-λ1=103︒51.'3(+)-121︒28.'9(+)=17︒37.’6(-) Dϕ=ϕ2-ϕ1=01︒17.'2(+)-31︒14.'7(+)=29°57.’5(-)(2) Dλ=λ2-λ1=007︒41.'6(-)-174︒06.'1(-)=166°24.’5(+)Dϕ=ϕ2-ϕ1=14︒13.'2(-)-54︒37.'6(-)=40°24.’4(+)(3) Dλ=λ2-λ1=160︒52.'3(+)-175︒20.'5(-)=23°47.’2(-)Dϕ=ϕ2-ϕ1=03︒50.'5(+)-02︒20.'0(-)=06°10.’5(+)(4) Dλ=λ2-λ1=175︒20.'5(-)-160︒53.'5(+)=23°46.’0Dϕ=ϕ2-ϕ1=44︒48.'1(-)-65︒08.'5(+)=109°56.’6(-)2)解:(1)ϕ2=ϕ1+ Dϕ=43︒37.'9(+)+05︒18.'0(+)=48°55.’9N λ2=λ1+ Dλ=082︒04.'5(-)+120︒00.'(-)=222°4.’5W=137°55.’5E故到达点是(48°55.’9N,137°55.’5E)(2)ϕ2=ϕ1+ Dϕ=30︒43.'7(-)+05︒07.'0(-)=35°50.’7Sλ2=λ1+ Dλ=177︒50.'2(+)+004︒05.'0(+)=181°55.’2E=178°4.’8W故到达点是(35°50.’7S,178°4.’8W)(3)ϕ2=ϕ1+ Dϕ=25︒08.'2(+)+29︒09.'9(-)=4°01.’7Sλ2=λ1+ D λ=089︒32.'8(+)+030︒25.'0(+)=119°57.’8E 故到达点是(4°01.’7S ,119°57.’8E ) (4)ϕ2=ϕ1+ D ϕ=02︒07.'8(-)+11︒04.'3(+)=8°56.’5Nλ2=λ1+ D λ=089︒32.'8(+)+004︒00.'9 (-)=085°31.’1E 故到达点是(8°56.’5N ,085°31.’1E )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1-5 DDBDB 6-11 ABBBCC三、计算题1)(1))()(m e 09.2 mile n e =D =2.09×3.03=6.33n mile (2))()(m e 09.2 mile n e =D =2.09×3.94=8.23n mile (3))m (H 09.2)(D h =mile n =2.09×12.1=25.29n mile (4))m (H 09.2)(D h =mile n =2.09×16.1=33.65n mile2) (1)0h e D D D =+==2.09×21.56+2.09×3=51.33n mile(2)0h e D D D =+=×7.7+2.09×3.75=23.93n mile3)(1)0h e D D D =+=×9.22+2.09×3.46=12.68n mile射程大于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故存在初现或初隐距离。

航海技术I 第三篇 第一章 潮汐计算与应用

航海技术I  第三篇  第一章  潮汐计算与应用

r
可以看出任意时水面与低潮面的潮高改正数,Δ h为:
Δ h=
1 2
潮差-X =r - r×cosθ =r ×(1-cosθ )
所以: 任意时潮高=低潮潮高+潮高改正数 1 t 1 cos 180 =低潮潮高+潮差×2 T t为任意时与低潮时的时间间隔。 T为落潮或涨潮的时间间隔 同理: 任意时潮高=高潮潮高-潮高改正数 =高潮潮高-潮差× 1 1 cos t 180 2 T t为任意时与高潮时的时间间隔。 T为落潮或涨潮的时间间隔

高潮时 低潮时 主港吴淞1/2-94潮时 0327 1539 1127 2358 潮时差 +) -0157 -0157 - 0221 0221 附港铜沙l/2-94潮时 0130 1342 0906 2137 高潮潮高 低潮潮高 主港吴淞1/2-94潮高 315 328 059 059 主港季节改正后的平均海面(202-25) -) 177 177 177 177 主港平均海面上的潮高 138 151 -118 -118 潮差比 ×) 1.21 1.21 1.21 1.21 附港平均海面上的潮高 167 183 -143 -143 附港季节改正后的平均海面(260-25) +) 235 235 235 235 附港铜沙1/2-94潮高 402 418 092 092
第七章

潮汐计算与应用

第一节 潮汐术语 (潮汐图解) 平均海面(mean sea level,MSL):根据长期潮汐观测 记录算得的某一时期内的海面平均高度。 海图深度基准面(chart datum,CD):计算海图水深的 起算面。


潮高基准面(tidal datum,TD):计算潮高的起算面,一般即 为海图深度基准面。如两者不一致时,则应进行订正,才能将 潮高应用到海图上。 涨潮时间(duration of rise):从低潮时到高潮时的时间间隔。 落潮时间(duration of fall):从高潮时到低潮时的时间间隔。 平潮(slack)与停潮(stand):当高潮发生后,海面有一段 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称为平潮。低潮发生后,海面也有 一段时间呈现停止升降的现象,称为停潮。

3_1潮汐推算

3_1潮汐推算

P N L Z 2 Q 2 L ' P S D 2 Z 3 Q 3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2. 潮汐半月不等
成因:太阳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特点: 比月引潮力小2.17倍; 半日潮周期约为12h。 现象: 新月/满月:引潮力相互叠加->大潮 上弦/下弦:引潮力部分抵销->小潮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中版《潮汐表》使用注意事项



表列潮时:当地标准时——注意:当船时与当 地标准时不一致时(如使用夏令时),将潮时 修正到船时。 《潮汐表》预报误差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潮汐表》预报误差
一般情况下 潮时预报误差:20~30min; 潮高预报误差:20~30cm。 特殊情况下 台风增水(max: 1m);寒潮减水(max: 1m); 江河口汛期实际水位往往高于预报水位; 南海日潮混合潮港平潮时间较长,潮时预报误差可 达1h。 (END)
(END)
LWI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潮汐图解
课外习题1 END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2 中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一、中版《潮汐表》概况

二、潮汐推算


三、任意时潮高与任意高潮时计 算

四、潮汐在航海上的应用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一、中版《潮汐表》概况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教研室制作
退出
一、潮汐现象


潮汐(Tide)(周期性的升降运动) 潮:白天海水上涨; 高潮 汐:晚上海水上涨 高潮(High Water/HW) 低潮(Low Water/LW) 落潮 涨潮(Flood/rising Tide) 涨潮 落潮(Ebb/falling Tide) 潮流(Tidal Stream)

航海学 潮汐和潮流

航海学 潮汐和潮流

其它潮汐术语: 平均海面(MSL:Mean sea level): 根据长期潮汐观测记录算得的某一时期的海面平均高度。 潮高基准面(T.D:Tidal datum): 观测和预报潮高的起算面,从平均海面向下度量。 潮高基准面一般与海图深度基准面(C.D)一致。 因此,实际水深等于当时潮高加上海图水深。 如两者不一致,求实际水深时,应对两者的差值进行修正。 大潮升(S.R.:Spring Rise): 从潮高基准面到平均大潮高潮面的高度。 小潮升(N.R.:Neap Rise): 从潮高基准面到平均小潮高潮面的高度。 潮信资料:潮信表或海图上所提供的概算潮汐的航海资料, 包括MH(L)WI、SR、NR和MSL。
潮汐的变化周期:指相邻高潮或相邻低潮的时间间隔,一般大约 为半天或一天,即所谓的半日潮和日潮 。 注意的是:海水的涨落时快时慢,高潮后,海面下降速度缓慢, 到高、低潮中间附近时下降速度最快,随后又减慢, 直到发生低潮。
停潮(Slack Tide):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处于停止 状态,称为停潮。 低潮时(Time of Low Water):简记TLW,停潮的中间时刻。
当月球处于新月(阴历初一)或满月(阴历十五)时,太阳和 月球的潮汐椭圆体的长轴在同一子午圈平面内,则月引潮力和 太阳引潮力相互递加,使合成的潮汐椭圆体长轴更长,短轴更 短,从而形成了高潮相对最高,低潮相对最低,即一个月中海 水涨落最大的现象,称为大潮(Spring Tide);
月球处于上弦(阴历初七、八)或下弦(阴历二十二、二十三) 时,太阳和月球的潮汐椭圆体的长、短轴在同一子午圈平面内, 因此两者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使合成的潮汐椭圆体长轴 变短,短轴变长,从而形成了高潮相对最低,低潮相对最高, 即一个月中海水涨落最小的现象,称为小潮(Neap Tide); 海水的涨落变化是以半个溯望月为周期的,这种现象称为潮汐的 半月不等(Semimenstrual inequality of Ti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常见日分潮
❖ K1:月、日合成日分潮 ❖ O1:主要月球日分潮 ❖ P1:主要太阳日分潮 ❖ Q1:主要月球椭圆率
(END)
常见浅海分潮
M4:月浅海1/4日分潮 MS4:月日浅海1/4日分潮 M6:月浅海1/6日分潮
❖ 各地潮差不等,甚至非常悬殊。相邻 两地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潮汐。
(END)
潮汐静力学理论不足成因
❖ 大陆对海水阻隔阻碍了理想的潮汐椭圆体的 形成;
❖ 海洋深浅不一,海底崎岖不平海水受较大摩 擦力;
❖ 海水粘滞性、惯性影响。
“迟到、高潮间隙、潮龄”的产生
❖ 沿岸海区水深变化大、海底地形复杂、岸形曲 折,尤其是浅滩、狭窄海湾的存在。
潮差及潮汐的改变(END)
潮汐调和分析法原理
强制波动原理:
由周期性力的作用所引起的某系统的波动也将 是周期性的,而且其周期与力的周期相同。
波动合成原理:
如几个力同时作用在某一系统上,则每个个别 的力所引起的分波动可以分别地计算出来;而 所有诸力作用的总结果是所有分波的总和。
(END)
潮汐调和分析法
➢ 比月引潮力小2.17倍; ➢ 半日潮周期约为12h。
现象:
➢ 新月/满月:引潮力相互叠加->大潮 ➢ 上弦/下弦:引潮力部分抵销->小潮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END)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1
月潮椭圆体
P 满月
新月
太阳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2
月潮椭圆体
太阳潮椭圆体
满月
P 太阳引潮力
新月
太阳
新月/满月时潮汐现象3
➢ 海水无摩擦力和惯性力,外力使海水在任何 时候都处于平衡状态。(END)
月球引力
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f k 地球表面某水质点所受引力
mM mE R2公式:源自fpkmM 1 x2
➢ 特点:
x
❖ 大小
M
❖ 方向
R
E
(END)
惯性离心力
地-月公共质心
M
0.73r
GE
地球各点惯性离心力
➢ 地球的平动运动 ➢ 地心E:大小:f1=k·mM ·1/R2;
将按各种不同周期变化着的力表示为许 多简谐振荡的总和。把每一项都视为由 一个假想天体所引起的,从而把十分复 杂的不规则的潮汐振荡,归结为很多正 规的潮汐振荡总和。
每种正规潮汐称为分潮。每个分潮曲线 由两个因素确定:分潮振幅“H”、分潮 迟角“g”。(END)
常见半日分潮
❖ M2:主要月球半日分潮 ❖ S2:主要太阳半日分潮 ❖ N2:主要月球椭圆率 ❖ K2:月、日合成半日分潮
A 2
E
潮汐周日不等
成因:0 且 0
现象: ➢ 0 :
D1
M
Z 1
• 两次HW(LW)潮高不等; Q1
• 涨(落)潮时间间隔不等;
PN
L D2 Z
3
Z2
Q
Q3
2
➢ =0 :无不等现象。
L'
➢ >90o- :一次高潮与一次低潮。
PS
特点: 、愈大,现象愈显著。(END)
潮汐半月不等
成因:太阳引潮力 太阳引潮力特点:
(END)
潮汐静力学理论两个假设
❖ 整个地球被等深的大洋所覆盖,所有自 然因素对潮汐不起作用;
❖ 海水无摩擦力和惯性力,外力使海水在 任何时候都处于平衡状态。
(END)
实际潮汐情况
❖ 高潮不一定发生在中天时,而是滞后 一定时间(高潮间隙);
❖ 大潮不一定发生在朔望日,而是滞后 1~3天(潮龄);
❖ 低潮高 min max min max min
❖ 潮 差 max min max
(END)
min max
潮汐调和分析简介
潮汐静力学理论不足
(两个假设、 实际情况、 原因)
潮汐预报法:潮汐调和分析法
(潮汐静力学理论+潮汐动力学理论)
潮汐调和分析法
➢ 原理 ➢ 方法 ➢ 常见分潮(半日分潮、日分潮、浅海分潮)
➢ 地心:
➢ 地面:
M
月潮椭圆体
(END)
D
A
E
B
C
潮汐基本成因
成因:月引潮力 + 地球自转
现象:
➢ A1(上中天):HW1
➢ A2(转90O):LW1
M
A 1
➢ A3(下中天):HW2
➢ A4(转90O):LW2
太阴日:24h50m
潮汐周期:12h25m(半日潮)
(END)
A 4
P
A
3
航海学2(潮汐、航标、资料)
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 航海技术系
潮汐/航标/资料/航法
第一章 潮汐与潮流 第二章 航标与《航标表》 第三章 航海图书资料 第四章 航线与航行方法 (END)
第一章 潮汐与潮流
概述 潮汐的基本成因与潮汐不等 潮汐调和分析简介 潮汐类型与潮汐术语 中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英版《潮汐表》与潮汐推算 潮流推算(END)
方向:背离月心。 ➢ 地面各点:相等、平行、背离月球(END)
月引潮力与月潮椭圆体
月球引力
D
A
E
B
M
C
月引潮力与月潮椭圆体
月球引力
惯性离心力
D
A
E
B
M
C
月引潮力与月潮椭圆体
月球引力
惯性离心力
月引潮力
➢ 地心:
➢ 地面:
M
D
A
E
B
C
月引潮力与月潮椭圆体
月球引力
惯性离心力
月引潮力
潮汐基本成因
➢ 平衡潮理论两个假设 ➢ 月球引力 ➢ 惯性离心力 ➢ 月引潮力与月潮椭圆体 ➢ 潮汐基本成因
潮汐不等(周日不等、半月不等、视差不等)
(END)
平衡潮理论假设
潮汐 引潮力惯 天性 体离 引心 力力 (月球*、太阳)
两个假设
➢ 整个地球被等深的大洋所覆盖,所有自然因 素对潮汐不起作用;
月潮椭圆体
太阳潮椭圆体
满月
月引潮力
大潮 P
新月
太阳引潮力
太阳
❖ 太阳引潮力和月引潮力相互叠加 ❖ 高潮最高,低潮最低->大潮(END)
上弦/下弦时潮汐现象1
上弦月
地球
月引潮力 月潮椭圆体
太阳
下弦月
上弦/下弦时潮汐现象2
上弦月
地球
太阳潮椭圆体 太阳引潮力
月引潮力 月潮椭圆体
太阳
下弦月
上弦/下弦时潮汐现象3
潮汐概述
潮汐(Tide)
➢ 高潮(High Water/HW) ➢ 低潮(Low Water/LW) ➢ 涨潮(Flood Tide) ➢ 落潮(Ebb Tide)
潮流
➢ 往复流(Alternating Current) ➢ 回转流(Rotary Current) (END)
潮汐基本成因与潮汐不等
❖ 月引潮力与太 阳引潮力部分 抵销
上弦月 小潮 太阳潮椭圆体
❖ 高潮最低,低 潮最高->小潮
(END)
地球
太阳引潮力
月引潮力 月潮椭圆体
太阳
下弦月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

新月(朔)->上弦->满月(望)->下弦-> 新月
❖ 潮 汐 大潮 小潮 大潮 小潮 大潮
❖ 高潮高 max min max min m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