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
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
《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断板、坑槽等,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进行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路面维修是保障道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详细阐述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路面维修的技术规范(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的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骨料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砾石,其最大粒径应根据路面厚度和施工条件确定。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在 2.5至 3.2 之间。
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3. 外加剂根据实际需要,可适量掺入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但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 水应采用清洁、无污染的饮用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路面的设计强度、耐久性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设计路面强度提高 10至 15。
配合比设计时应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等参数,并通过试配、调整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三)基层处理1. 对原有混凝土路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杂物、尘土、油污等,确保基层表面干净、平整。
2. 对于基层存在裂缝、松散等病害的部位,应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裂缝灌缝、基层挖补等,使其达到稳定、坚实的状态。
3. 若基层强度不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强,如压浆、加铺基层等。
(四)施工工艺要求1. 模板安装模板应采用刚度好、不易变形的钢模板或木模板,安装应牢固、顺直,模板的接头应紧密、不漏浆。
模板的高程、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混凝土应在搅拌站集中搅拌,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商品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下将详细阐述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
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
其粒径、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骨料:通常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要严格控制。
3、掺和料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其烧失量、需水量比等指标要符合规定。
矿渣粉: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活性指数、流动度比等参数要满足要求。
4、外加剂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减少用水量,其减水率、含气量等性能要达标。
缓凝剂、早强剂等:根据施工需要选用,且要保证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5、水拌制商品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如使用其他水源,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二、配合比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2、工作性能坍落度:根据工程部位、施工方法和运输距离等确定合适的坍落度。
一般来说,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180mm 220mm,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适当减小。
流动性: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便于浇筑和振捣,不得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3、耐久性要求抗渗性: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添加外加剂等措施,提高其抗渗性能。
抗冻性: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混凝土,应考虑其抗冻性能,通过控制水胶比、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和料等方法来满足要求。
4、经济性在满足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通过优化配合比,合理利用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等方式实现。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引言概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多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混凝土配制1.1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合适的水灰比、砂石比例等参数。
1.2 选用合适的水泥: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3 控制混凝土的骨料质量:对骨料进行筛分、洗净等处理,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
2. 混凝土浇筑2.1 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在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和修整,确保模板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2 控制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合理安排浇筑速度和浇注高度,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产生空洞。
2.3 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工程要求,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混凝土养护3.1 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环境条件,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度湿润。
3.2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保温等,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3.3 延长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环境条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表面处理4.1 去除模板: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拆除模板,避免模板对混凝土表面的损坏。
4.2 进行修补和打磨: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打磨,提高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和美观度。
4.3 进行防水处理: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5. 混凝土质量检验5.1 采集样品进行试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采集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抗渗等试验。
5.2 检测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抗渗性等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
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必须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规范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和应用方法。
一、混凝土养护的基本原则混凝土养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混凝土的适宜湿度和温度,促进其早期强度发展和长期耐久性。
具体措施包括:1.保持适宜湿度:混凝土在早期的养护阶段需要保持湿度,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形成坚固的胶凝体结构。
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避免干燥和过度湿润。
2.控制温度: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要控制温度,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度水化,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高温环境下,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或覆盖遮阳网等。
3.避免损伤:在养护期间,需要避免混凝土的损伤和扰动,尤其是在早期养护阶段,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要求混凝土养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1.常规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7天。
在低于20℃或高于20℃的环境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或缩短。
2.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天。
在低于20℃或高于20℃的环境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或缩短。
3.特殊混凝土:如防水混凝土、高耐久混凝土等,其养护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延长。
三、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措施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措施包括:1.覆盖:在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覆盖保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和龟裂。
覆盖材料应具有透气性,以允许混凝土表面水分逐渐蒸发。
2.喷水: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喷水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3.遮阳: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需要采取遮阳措施,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避免过早干燥和龟裂。
水泥路面养护规范
水泥路面养护规范篇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1 一般规定1.1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日常巡查、小修、养护;2 周期性的灌缝;3 对路面发生的病害及时进行处理;4 按周期有计划地安排中修、大修、改扩建项目,提高道路的技术状况。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项目应进行专项工程设计。
1.3 对Ⅰ、Ⅱ等养护的道路宜采用专用机械及相应的快速维修方法施工。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的常规和专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养护维修的主要材料应进行试验,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K的要求。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3.3.2条的规定。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的有关规定。
2 路面的日常养护2.1 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经常清除泥土、石块、砂砾等杂物,严禁在路面上拌合砂浆或混凝土等作业。
2.2 对有化学制剂或油污污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及时清洗。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缘石缺失应及时补齐。
2.4 接缝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填缝料凸出板面时应及时处理,对城镇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出板面,对次干路和支路超过3mm时应铲平;2 杂物嵌入接缝时应予清除;3 填缝料外溢流淌到面板应予清除;4 填缝料的更换周期宜为2~3年;5 填缝料局部脱落时应进行灌缝填补;脱落缺失大于1/3缝长应立即进行整条接缝的更换;6 清缝、灌缝宜使用专用机具,更换后的填缝料应与面板粘结牢固;7 填缝料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K中第K.2节的规定;8 填缝料的更换宜选在春秋两季,或在当地年气温居中且较干燥的季节进行。
3 常见破损的维修3.1 路面板出现小于3mm的轻微裂缝,可采用直接灌浆方法处治。
对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15mm贯穿板厚的中等裂缝,可采取扩缝补块的方法处治。
对大于或等于15mm的严重裂缝可采用挖补方法全深度补块。
砼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
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 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应保持 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米之内,可直接在柱顶下料,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通或在模板 侧面开孔安装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米,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 帽下面,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 实,在继续浇筑。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采用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 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段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
砼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内容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三、工程使用阶段的检查维护要点
第一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一、材料
1、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14902的有关规定。
2、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并符合下列规定: 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 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 过40mm;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规定: 1)、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捣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 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2)、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 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在冒气泡时,应结束该部位振捣; 3)、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 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 10、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板振动器振捣应覆盖振捣平面边角; 2)、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应覆盖已振实部分混凝土边缘;
混凝土养护、强度评定的规范要求
混凝土养护的规范要求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5.5.1凡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
5.5.2 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类型水在首次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时,须按现行的有关标准,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检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与标准饮用水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不得大于30min。
2、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配制水泥砂浆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标准饮用水拌和的砂浆的抗压强度的90%。
3、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的PH值和水中的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应符合表5.5.2的规定。
表5.5.2 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的指标要求7.5.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7.5.2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要求: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避免太阳光暴晒。
2、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3、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7.5.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7.5.4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
DL/T5110-2000《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9.0.1现浇结构的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
2、底模: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9.0.1的规定。
3、经计算及试验复核,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实际荷载时,可提前拆模。
9.0.3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3、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技术要求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一、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2、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5米。
3、基础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60mm,浇筑要连续,一次成型,不得间断。
浇筑时,底板混凝土分两层浇注,由结构一端开始,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分层浇筑,每层推进厚度为400mm左右,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完毕,按建筑标高(墙体50线)拉线找平。
4、墙体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80mm,浇筑时必须注意混凝土泵管不得正对墙模,混凝土下料点不要集中在一点应分散布臵,防止混凝土横向流淌,产生离析,混凝土要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
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浇筑时随时清扫落地灰。
混凝土浇筑完毕,按建筑标高(墙体50线)拉线找平。
5、洞口进行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要均匀对称。
6、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60mm,.梁板浇筑要同时连续,一次成型,不间断。
浇筑要从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即先浇注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臵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混凝土浇筑完毕,按建筑标高(墙体50线)拉线找平。
重点注意:根据《规范GB50666-2011》第8.3.8条规定:12#、13#楼(一、二层);15#、16#、17#楼(一、二、三层)梁、板距柱、墙边缘不小500mm 范围内及所有L梁的混凝土强度为C40,其余部位板混凝土强度为C307、楼梯段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60mm,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臵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注,不断连续向前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二、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浇筑振捣手采用实名挂牌制。
2、混凝土振捣要密实,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振捣点要均匀分布,一般应≤450mm。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 并且要上下微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技术要求
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技术要求一、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技术要求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养护技术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使混凝土充分发挥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工作。
以下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技术要求。
二、养护期间的水养护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湿润,以保证其充分水化反应。
因此,水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养护环节。
1. 水养护开始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养护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开始。
一般而言,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到8小时后。
在炎热季节或高含水量的环境中,初凝时间可能会更短。
2. 养护水的选择养护水需要保持清洁、无污染,不含有害物质。
一般选择自来水、雨水或洁净河水作为养护水。
3. 养护水的供给方式水养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喷淋、浸泡、覆盖等。
喷淋一般是将水均匀地喷洒在混凝土表面,浸泡是将混凝土浸泡在水中,覆盖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湿润的布料或薄膜。
4. 养护水的供给量水养护期间需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
水的供给量要根据环境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天喷水2到4次,每次水量为混凝土表面积的0.1%到0.2%。
三、养护期间的温度控制温度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恰当的温度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 混凝土温度监测在养护期间,需要定期测量混凝土的温度,以掌握混凝土的发展情况。
温度监测通常使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进行。
2. 温度控制措施在施工时,可以采用遮阳板、湿帘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遮掩,防止太阳直射。
此外,还可以采用冷却水、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方法,使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
四、养护期间的保护措施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要保护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发展。
1. 防止干燥和脱水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容易受到干燥和脱水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蒸汽养护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蒸汽养护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与养护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蒸汽养护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养护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等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蒸汽养护技术规程。
二、材料准备1. 蒸汽发生器:应选用容量和功率适当的蒸汽发生器,以满足养护区域的需求。
2. 蒸汽管道:应选用耐压、耐热、不易老化的管道,管道的接头应牢固可靠,不能漏气。
3. 养护室内设备:应设有温度计、湿度计、风扇等设备,以便于对养护条件进行监测和调节。
4. 蒸汽过滤器:应选用能够有效过滤水分和杂质的过滤器,以保证蒸汽的质量。
三、养护前的准备工作1. 清洁养护面:在养护前,应将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油污、浮灰、杂物等清理干净。
2. 湿润养护面:在养护前,应将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水或浸泡,使其充分湿润。
3. 铺设防水布:在养护前,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铺设防水布,以避免蒸汽过多渗透到结构内部。
四、养护环境要求1. 温度要求:在养护期间,应保持养护室内温度在50℃~80℃之间。
2. 湿度要求:在养护期间,应保持养护室内相对湿度在95%以上。
3. 通风要求:在养护期间,应保持养护室内通风良好,以避免过度潮湿。
五、养护技术流程1. 启动蒸汽发生器:在养护前,应将蒸汽发生器启动,预热至适当温度。
2. 接通蒸汽管道:在蒸汽发生器预热后,应将蒸汽管道接通,使蒸汽能够顺畅地流入养护室内。
3. 调节养护环境:在蒸汽管道接通后,应对养护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进行调节,以满足养护条件要求。
4. 开始养护:在养护环境调节完成后,应开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蒸汽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 停止养护:在养护期满后,应将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道关闭,停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蒸汽养护。
6. 恢复环境:在养护结束后,应逐步将养护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恢复至正常状态,以避免因突然降温或干燥等原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混凝土养护技术及应用规范
混凝土养护技术及应用规范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物质量的重要保障。
然而,混凝土在施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和使用效果。
因此,混凝土养护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养护技术及应用规范。
二、混凝土养护技术1.养护时间混凝土养护时间是指混凝土浇筑后,为保证其正常硬化和强度发挥,需要的一定时间。
一般来说,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为7天或14天,具体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设计要求而定。
2.养护环境混凝土养护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应及时进行喷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在低温环境下,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冻裂。
3.养护方式混凝土养护方式有水养护、蒸汽养护、覆盖养护等多种方式。
其中,水养护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水养护的方法有浇水、喷水、覆盖湿布等。
在水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的用量,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和渗水现象。
4.养护期间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车辆和人员在混凝土表面上行走和碰撞;(2)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阳光直射和雨淋;(3)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风力和风沙的侵蚀;(4)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表面龟裂和渗水。
三、混凝土养护应用规范1.养护时间规范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1)混凝土初凝后应尽快进行养护;(2)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天,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天;(3)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2.养护环境规范混凝土养护环境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1)养护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2)在高温和干燥的环境下,应及时进行喷水养护;(3)在低温环境下,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冻裂;(4)在养护期间,应避免车辆和人员在混凝土表面上行走和碰撞。
3.养护方式规范混凝土养护方式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1)水养护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喷水养护应控制水的用量;(2)蒸汽养护应控制蒸汽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渗水;(3)覆盖养护时,应使用防水材料,避免混凝土表面渗水。
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养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甘肃段混凝土养护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形式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等,结合现场条件,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混凝土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环境调查,包括水源、水质、电力设施、交通条件等情况,都必须调查清楚。
3.技术要求3.1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3.2 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的混凝土表面之差超过20℃,混凝土必须覆盖保湿。
3.3冬季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季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超过30℃。
3.4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4.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混凝土养护目的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
5.2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质量标准技术要求
混凝土质量标准技术要求
混凝土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 骨料:使用的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坚固度和稳定性;
2. 水泥: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砂浆:砂浆的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以确保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5.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等;
6. 混凝土开裂控制:合理的配合比、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养护措施应采取,以控制混凝土的开裂;
7. 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各个环节;
8.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9. 混凝土的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透性、收缩性等性能应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10. 混凝土质量控制: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工程技术要求
混凝土工程技术要求A.模板工程1.模板用材料1.1与模板、支模有关的材料、配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满足施工、振捣的技术要求。
1.2模板材料应保持表面光滑、外形平直,能够保证浇捣混凝土的质量及外形尺寸。
1.3木模板不允许使用腐朽、裂纹严重的材料;对承重材料其木节、髓心等应加以限制。
1.4对组合钢模板,宜检查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以及使用年限、修复记录;对外表突鼓变形、锈蚀严重的,应限制使用。
2.模板安装2.1模板工程要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支好后应稳固,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且不影响其他部位和后续施工。
2.2模板的支承受力应安全、合理:a.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b.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c.当层高大于5米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
2.3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大于4米的梁、板,起拱宜为1/1000~3/1000。
2.4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止漏浆。
2.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油质类等隔离剂。
注意防止隔离剂玷污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
2.6检查与支模相关的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7使用钢模时,在其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低压电,或采取其他有效安全措施;钢模板在高处时应有防雷措施。
2.8安装好后,模板的尺寸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见下表:附表1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附表2 钢模板施工组装质量标准附表3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3.拆模3.1拆模时混凝土达到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侧模、预留孔洞内模: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b.底模:达到下表所需的混凝土强度。
附表4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3.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按设计规定要求拆模;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可按:侧模应在张拉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预应力建立后拆除。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4篇范文)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4篇范文)【第1篇】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1)水泥使用品质较稳定的转窑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标准的规定。
使用的水泥应抗水性能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和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水泥进场时应向监理提交水泥质量证明书。
水泥应尽量避免受潮。
2)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地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规定,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针片状颗料含量不大于15%,所含泥土不得成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吸水率不应大于1.5%,坚固性重量损失率不大于8%。
所使用的碎石和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当集料判定有潜在危害时,属碱-碳酸盐反应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
3)细骨料细骨料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选择级配合格、质地坚硬、颗料洁净的天然砂或硬质岩石轧碎成的人工砂,料径宜为0.16~5.0mm。
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砂的坚固性重量损失率不大于8%。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4)水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超过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均不得使用。
5)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可适当加入外加剂和掺合料。
外加剂的掺量不超过5%,且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遵守jgj/t55-95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按照招标要求,混凝土由业主和监理考核审查推荐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供应。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装运混凝土时,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
浇注时如发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到运至浇筑地点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值。
(4)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修补块面板两侧,应加深缩缝,并灌注填缝料。
对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
采用集料嵌锁法、刨挖法、设置传传力杆法 三种全深度补块。
集料嵌锁法 在修补的混凝土路面位置上,平行于缩缝划线,沿划线位置进行全深度切割。在保留板块边部,沿 内侧4cm位置,锯5cm深的缝; 全深锯口和半深锯口之间的4cm宽条混凝土垂直面应凿成毛面; 处理基层 混凝土摊铺应在混凝土拌和后30—40min内卸到补块区内,并振捣密实; 浇筑的混凝土面层应与相邻路面的横断面吻合,补块的表面纹理应与原路面吻合; 做接缝时,将板中间的各缩缝锯切到1/4板厚处,将接缝材料填人缩缝内; 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即可开放交通。
轻微破损,或边缘处有轻微碎裂
路面状况调查 路面状况评定 养护对策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
➢调查包括3个主要方面:
➢路面破损状况 ➢行驶质量 ➢抗滑能力
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 路面破损状况应调查病害类型、轻重程度和出现的数量。各种病害和轻重程度出现的数量,以调 查路段(或子路段)内出现该种病害和轻重程度等级的混凝土板块数计。(完整记录格式)
板边修补
当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边轻度剥落进行修补时,应将剥落的表面清理干净,用沥青混合料或接缝材料修 补平整;
当板边严重剥落时,其修补方法用条带罩面法。
板角修补
板角断裂应按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
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养护费用。
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内容与质量标准 养护内容
1.清扫 2.接缝的填缝料处 3. 排水设施 4. 交通标志 5. 绿化 6.小修保养 7.大中修
养 护质 量标
准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
公路⼯程⾏业标准体系结构2001年06月07日发布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 2001),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01日起施行。
属于公路工程行业标准体系的“养护”板块“综合”模块。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由总体、通用、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公路运营六个板块构成,包含255个标准。
一、总体板块总体板块是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标准管理及标准编制的总体要求,明确公路工程标准的定位,是公路工程标准管理及编写应执行的规定和要求。
包含6个标准。
二、通用板块通用板块是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明确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四个板块的共性功能、指标及相互关系, 共40个标准,包含基础模块(12个标准)、安全模块(15个标准)、绿色模块(6个标准)、智慧模块(7个标准)。
三、公路建设板块公路建设板块是实施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135个标准,项目管理模块(1个标准)、勘测模块(10个标准)、设计模块(78个标准)、通用图模块(3个标准)、试验模块(9个标准)、检测模块(4个标准)、施工模块(20个标准)、监理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9个标准)。
四、公路管理板块公路管理板块是公路管理和运政执法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个标准,站所模块(1个标准)、信息系统模块(2个标准)、执法模块(2个标准)。
五、公路养护板块公路养护板块是公路既有基础设施维护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7个标准,综合模块(16个标准)、检测评价模块(12个标准)、养护决策模块(1个标准)、养护设计模块(4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8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6个标准)。
六、公路运营板块公路运营板块是公路运营、出行服务和智能化所遵循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共17个标准,运营监测模块(6个标准)、出行服务模块(3个标准)、收费服务模块(4个标准)、应急处置模块(2个标准)、车路协同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1个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1自然养护
1.1养护工艺
1.1.1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麻袋、草苫等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
贮水池一类工程可于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1.1.2薄膜布养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养护。
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并应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1.1.3薄膜养生液养护
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可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
1.1.4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1.2养护条件
1.2.1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h 内(炎夏时可缩短至2~3h),对高强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2h内,即用麻袋、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润湿状态。
混凝土
浇水养护日期可参照表1.2。
表1.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参考表
分类浇水养护时间(d)
拌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小于7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小于14
矾土水泥不小于3抗渗混凝土、混凝土中掺缓凝型外加剂不小于14
注:1.如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1.2.2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1.2.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加热养护
2.1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是缩短养护时间的方法之一,一般宜用65℃左右的温度蒸养。
混凝土在较高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可迅速达到要求的强度。
2.2其他热养护
2.2.1热模养护
将蒸汽通在模板内进行养护。
此法用汽少,加热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又可用于现浇墙体。
2.2.2棚罩式养护
棚罩式养护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加盖养护棚罩。
棚罩的材料有玻璃、透明玻璃钢、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
2.2.3覆盖式养护
在混凝土成型、表面略平后,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封闭养护,有两种做法:(1)在构件上覆盖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厚0.12~0.14mm),在冬季再盖一层气被薄膜。
(2)在混凝土构件上覆盖一层透明的或黑色塑料薄膜,再盖一层气垫薄膜(气泡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