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物理:《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研学和测试(沪科版八年级)
【精品试题】20届中考物理压轴培优练 专题01 凸透镜成像规律(解析版)
压轴题专题01:凸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D。
【解析】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则此时的物距应大于焦距(u′>f);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光屏上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故D正确。
2.(2019•武昌区一模)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光学实验很感兴趣,他们用如图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能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们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又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问题以及实验有关问题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得到了清晰的放大实像B.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动,得到了仍是清晰的缩小实像C.实验中所用的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D.实验中所用的光屏最好是白色,所用的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会更好【答案】A。
【解析】解:AB、由“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向左)移动,像变小。
故A错误、B正确;C、实验中所用的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D、因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所以白色光屏反射所有的色光;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故D正确。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1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2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05凸透镜成像规律
专题05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学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测焦距);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4.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当u=f时无法成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例题1】(2019山东泰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
此时物距小于像距,f<u=8cm<2f,解得,4cm<f<8cm,v=15cm>2f,解得f<7.5cm,焦距范围:4cm<f<7.5cm,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此时u′=8cm+7cm=15cm>2f,v′=15cm﹣7cm=8cm,f<v′<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错误,B正确。
(2019上海)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例题2】已知凸逶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答案】同一高度;放大。
【解析】(1)实验前,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凸逶镜焦距f=10cm,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由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的光心在凸透镜中心位置,故物距略大于10cm,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和成像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凸透镜、小白板、物体、光屏、光源、尺子、角度测量仪实验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收敛的透明介质,常用于实际的成像设备中,如相机和显微镜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在成像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主要特点有:1.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成像距离凸透镜越远。
2.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像距离凸透镜越近。
3.成像物距离物体距离凸透镜的倍数和成像距离与凸透镜距离物体的倍数成反比。
4.成像镜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近焦点之内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近焦点与凸透镜之间时,成像为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远焦点之外时,成像为缩小的真实倒立图像。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小白板上,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其与光源和光屏之间保持平行关系。
2.在小白板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放置物体,距离凸透镜一定的距离,记录物体的距离、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3.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成像情况,记录成像的位置。
4.改变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重复步骤2-3,记录成像的位置。
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物体距离和成像距离之间的关系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成像距离凸透镜越远,成像距离与物体距离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2.成像物与物体距离的倍数和成像距离与凸透镜距离的倍数成反比关系。
3.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近焦点之内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近焦点与凸透镜之间时,成像为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远焦点之外时,成像为缩小的真实倒立图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验证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成像距离凸透镜越远。
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1.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物像异侧。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使用】
1. 如何利用照相机拍出更大的像? 2. 如何调节镜头才能拍清楚近处景物?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投影仪】 试解析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1.f<u<2f 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物像异侧。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的一半被板遮住, 这时原来成在光屏上的像会怎么变?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放大镜】 试解析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1.u<f 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2.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使用】
1. 如何透过放大镜看到更大的像? 2. 制作放大镜应选焦距长还是短的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V像/cm 13.3 14 15 16.7 20 30
观察数据总结规律 (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
凸透镜焦距不变且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 。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3.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指出凸透镜两侧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的位置。 2、根据物距判断像的位置和像的特征。
f=5cm
2F F F 2F
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指出凸透镜两侧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的位置。 2、根据物距判断像的位置和像的特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5)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视察和测量。
小于2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6)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 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视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3.预备知识 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1.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设计实验
目的: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设计表格:
课堂小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巩固练习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 到的像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
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物近像近像变小。
8.分析归纳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且像越大。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 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2)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其成像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凸透镜,想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小明应将凸透镜应放在光具座刻度_____cm处.(3)保持透镜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4)在图乙基础上,小明将一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发现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小明应将向_____移动光屏(选填“上”或“下”).【答案】10.0照相机25D近视上2.小华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室有焦距分别为10cm和25cm的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所有情况的实验,小华只能选择____的凸透镜.(2)实验前,先调节烛焰、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3)小华在某次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上左图所示,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此时像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若只把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动________cm,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与此时成像规律相同的日常光学仪器是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像会偏光屏的________(上/下)方.若想使像调回到原来的位置,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_(上/下)方调整。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而成像规律则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凸透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器件,通过凸透镜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
本实验旨在通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实验目的:1. 理解凸透镜的基本原理和成像规律;2. 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光源;3. 屏幕;4. 直尺;5. 实验台。
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垂直于光源和屏幕;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并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射向凸透镜的中心;3.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并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其与凸透镜的光轴重合;4. 通过移动屏幕,观察在不同位置上的成像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较远时,成像位置较近凸透镜;2.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较近时,成像位置较远凸透镜;3. 当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位于无穷远处。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或发散出去,形成实像或虚像;2. 当光线与凸透镜平行时,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形成实像;3. 当光线从焦点射入凸透镜时,经过凸透镜后呈现平行光线状,形成无穷远处的虚像;4. 当光线从凸透镜中心射入时,经过凸透镜后呈现直线状,形成实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 凸透镜能够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或发散出去,形成实像或虚像;3. 凸透镜的成像位置与凸透镜与屏幕的距离有关,距离较远时成像位置较近凸透镜,距离较近时成像位置较远凸透镜,距离等于焦距时成像位置位于无穷远处。
实验意义: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凸透镜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倍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凸透镜是由透明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都是曲面。
其中一面是凸面,另一面是凹面。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
2. 凸透镜的主轴是一个虚线,连接凹面和凸面的中心。
在对称的透镜中,主轴经过透镜的中心,称为光轴。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符号"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符号"v"表示;物体的高度叫做物高,用符号"h"表示;像的高度叫做像高,用符号"h’"表示。
4. 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u + 1/v = 1/fh'/h = -v/u其中,f表示焦距。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1. 凸透镜2. 直尺3. 定位器4. 屏幕5. 光源6. 实验装置固定架7. 实验平台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装置固定架上,并调整透镜与主轴的夹角为0度。
2. 将光源放在实验平台上,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的中心。
3. 在主轴上方放置一个屏幕,并与凸透镜成一定距离,调整屏幕与主轴的高度对准目标光点。
4. 将不同高度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测量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下物体与屏幕的距离。
5. 分别测量不同物体高度的像高,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之间的关系。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可以验证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和成像公式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1.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增加时,像的距离减小。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距离无限大,即像位于无穷远处。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一、引言光学是研究光的本质和光的相变规律的学科,而成像实验则是光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2. 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和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3. 分析凸透镜的放大率和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物体、光源,尺规等;2.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基于透镜的光线折射和焦点的概念。
凸透镜具有使经过它的光线集中的能力,可以将平行光线集聚于一点,形成实像。
实像与物体的关系可以通过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来描述。
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在光源前方,调整透镜的位置,确保光线成束通过透镜;2. 选取不同的物体(例如书、铅笔等),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前方,调整物体的位置和高度,使其与光轴垂直;3. 在凸透镜的背后放置光屏,移动光屏的位置,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像;4. 测量物体和像的距离,并记录下数据;5.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各个参数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数据,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1. 当物体距离透镜远时,像距离透镜变小,放大率增大;2. 当物体距离透镜近时,像距离透镜变大,放大率减小;3. 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等于透镜的焦距时,像无限远,放大率为零。
六、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光线折射和人眼的视觉差异,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另外,实际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线性相关,因此计算得到的关系式存在一定的近似性。
在下一次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和采用更准确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
七、实验应用和启示凸透镜成像原理不仅在实验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光学显微镜、投影仪等光学器件都是基于凸透镜成像原理来设计的。
(完整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专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则可得到凸透镜的焦距.器材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1 30 15 ①2 20 ②倒立、等大的实像3 15 ③倒立、放大的实像4 6 无正立、放大的虚像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④.(4)在图乙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4)当蜡烛距离透镜很近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了,小明撤去光屏,从(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可以观察到蜡烛的像.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cm.(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3)在乙图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成像情况符合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9.王卓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焦距为10cm.(1)若将蜡烛从图示位置移至2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当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2)他将装置恢复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再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得模糊了,要使像再次变得清晰,他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块(选填“凸”或“凹”)透镜.(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变短,要使蜡烛的像回到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凸透镜.11.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12.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移,光屏向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1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的像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1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实验前要调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右移动2cm,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选填“近视”或“远视”)镜就是利用这种透镜制作的.14.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的(填“倒立”或“正立”).(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像(填“实”或“虚”).。
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专题讲座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王颖(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研究(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学知识中的地位本节是初中光学的重要内容,在初步掌握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照相机等仪器和眼睛成像原理作铺垫。
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探究课。
涉及的概念: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等;涉及的定律:光的折射;两大特点:①综合性、实用性比较强,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②学习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静态及动态规律,对于分析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调节原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生是在理解透镜的概念和应用后学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是此章的重点,也是透镜教学的难点。
学生在试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要让学生亲自动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动手:进行试验、验证猜想;再动脑:得出结论。
通过学习和探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
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在认识凸透镜的基础上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相关知识的联系1. 实像与虚像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会聚所成的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这个像是实像。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理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3、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原理。
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从而使得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位置、大小和性质有所不同。
四、实验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可以保证蜡烛的像能完整地呈现在光屏上。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得蜡烛火焰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首先,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4、接着,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靠近,使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5、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使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这时在光屏上无法得到实像,但是透过凸透镜,可以在蜡烛的同侧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物距 u(cm)|像距 v(cm)|像的性质||||||| 1 | 40 | 133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 30 |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 20 |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 15 | 30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 10 ||正立、放大的虚像|六、实验现象分析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如,当物距为 40cm 时,像距约为 133cm,像比物体小。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比如物距为15cm 时,像距为30cm,像比物体大。
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光屏上无法承接像。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题:05 凸透镜成像(学生版+解析版)
必刷05 凸透镜成像探究凸透镜成像例23.(2019·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例24.(2019·广东)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F”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25.(2019·西宁)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
例26.(2019·武汉)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物理光学实验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掌握成像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光学知识打下基础。
实验目的: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2. 掌握像的性质,包括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等;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提高对光学现象的兴趣。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支架、光具座等;2. 组装实验装置: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同一高度;3. 调整实验参数:首先测量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然后调整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以及像的性质(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等);4. 改变实验参数:逐渐减小物距,增大像距,重复步骤3的观察和记录;5. 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总结成像规律。
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光屏上无法成像,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环境明亮,以便观察成像情况;2. 注意安全,避免蜡烛烫伤等意外事故;3. 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其他同学观察和记录;4. 实验结束后,按照要求整理实验器材。
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专题0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专题0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重难点之一,也是各省市中考必考考点之一。
凸透镜考查较为难些,有时还以多选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整章内容,具有较高的选拔功能。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物距(u)u>2f u=2f f<u<2f u=f u<f 像距(v)f<v<2f v=2f v>2f 不成像 v>u 正倒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大小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虚实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测焦距 幻灯机、电影机、投影仪 强光聚焦手电筒、平行光线 放大镜 特点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物像位置关系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成像作图 也可以结合下图记忆:2、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1)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或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越靠近透镜,像变得离透镜越远,像变得越大;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变得越靠近透镜越,像变得越小。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或物远像远像变大):蜡烛越靠近透镜,像越靠近透镜,像越小;反之,蜡烛越远离透镜,像越远离透镜,像越大。
(2)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透镜:当移动后的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光屏上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
(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原来成倒立、缩小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放大的像;原来成倒立、放大像时,互换位置后,成倒立、缩小的像。
3、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眼镜(或透镜)(1)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透镜(或眼镜)后,为使光屏上仍成清晰像时光屏或蜡烛移动方向判断:①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远视眼镜(凸透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时,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成在光屏前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准备:物距(u):。
像距(v):。
焦距(f):。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打火机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cm;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3、将蜡烛从较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的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4、当蜡烛移近至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时,去掉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记录蜡烛成像的特点;实验记录表格(f= cm)实验结论:几个探究活动:1、成实像时,固定凸透镜不动,分别把蜡烛靠近和远离凸透镜,观察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及像的大小变化;结论:成实像时:物体远离凸透镜,光屏,像。
物体靠近凸透镜,光屏,像。
总结:2、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观察像的大小变化;3、当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观察像的大小变化;4、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改变凸透镜的位置,看看光屏上是否还能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者用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或者下部,看看成像是否有变化;6、分别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蜡烛,看看光屏上所成像的位置变化情况;思考:1、实验时,为什么要是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若凸透镜外表面上有一个小虫子停在上面,在光屏上的烛焰的像会不会出现小虫子的阴影?你还有哪些实验收获?请写在下面。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观察实际中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光源、刻度尺、卡尺等。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是一种中心厚边薄的球面镜面,具有一个主点和一个焦点。
物体放在焦点处时,成像距离透镜很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物体离焦点越远,成像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也越小。
物体放在透镜前方,物距为p,像距为q,焦距为f。
根据薄透镜成像的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1/p + 1/q = 1/f其中,p、q、f分别表示物距、像距和焦距。
四、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置于桌面上,放置在光源和屏幕之间。
2.使用刻度尺和卡尺测量透镜的焦距,标记在透镜上。
3.将物体放在透镜前方,调整距离,使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焦距的2倍左右。
4.观察形成的实像,用卡尺测量实像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
5.将物体移动一定距离,再次观察形成的实像,重复步骤4。
6.不断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实像变化过程,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位置下实像的大小和距离,得到以下数据:物距p/cm 像距q/cm 倍数大小20 60 1.530 45 1.540 40 145 36 0.8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及成像原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无限远,成像大小无限大。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变小,成像也变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透镜大于焦距,成像还是变小。
4.在实验中,实像的倒立也是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方法,还更加重视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班级实验者日期年月日实验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准备:了解下列与透镜有关的光学名词的物理意义:焦点:;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实验器材实验过程:1.组装仪器材料,并进行共轴调节,共轴调节的方法是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
(或使烛焰,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共轴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逐次调节物距(即蜡烛与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并试着做一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f、f时,成像会怎样?4.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数据采集:凸透镜焦距f=__10cm_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像的性质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0102030405 u=2f0607080910 u=f1112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以上数据,你发现了那些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把你所总结的规律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来吗?数据整理:物距像距像的大小像的倒立像的虚实应用进一步探究:1.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它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左半部、右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吗?2.若将透镜固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若将物体(烛焰)移近透镜时,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是向透镜靠近还是远离?若将物体(烛焰)远离透镜时,结果又如何?重复几次(移近或移远物体(烛焰)),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通过这组实验,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将烛焰左移(或右移、上移、下移)时,猜一猜,像会怎样移动?试一试,你的猜想正确吗?如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同样的方法移动透镜呢,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组实验,你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交流讨论:本次实验你收获了什么?请谈谈你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物理:《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研
学和测试(沪科版八年级)
快乐自主研学
一、选择题: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的作用是()
A、光通过凸透镜成平行光
B、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
C、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D、对成像的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像
D、观察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
5、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无法在光屏上显示的像是()
A、正立的像
B、倒立的像
C、放大的像
D、缩小的像
6、在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前100cm处,一支蜡烛以10Cm/s的速度向凸透镜走近蜡烛运动5s,则蜡烛最后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二、填空题:
7、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____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______镜。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直线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如图所示,其中B点应该放________(选填“光屏”、“凸透镜”或“蜡烛”),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______焦距的地方。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是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经成一清晰缩小的像,要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_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三、做图题:
1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右图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1、如下图所示,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探索与实践
12、小林爸爸在他生日时买了几个凸透镜给他,那是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现小林想要探索“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索的全过程,完成如下工作:
这次探索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请设计一个探索的步骤
请设计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
在探索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一种主要的科学方法?
生活拓展
13、有一副眼镜,如何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知道了是凸透镜,那又如何测量出它的焦距?
14、小明的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细心的小明发现,当老师站在银幕前时,银幕上出现了老师的身影,而在投影仪的镜头上附着的几个黑点,银幕上却没有出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发表你对此现象的见解。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A;
6、A;
7、放大,放大镜;
8、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
9、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减小,小于1倍焦距,放大镜;10、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11、略;12、略;13、略;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