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环画史
论中国传统连环画的复兴与现代漫画发展之借鉴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142 传播力研究 2020年8期连环画是根据多幅画面将一个事件或者故事直观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由于连环画图文并茂,并且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连环画推出的时候,受到非常广泛的欢迎,其故事的取材往往来自一些传说、文学作品等,生动的画面配合详略得当的文字,让连环画有非常强的表现力。
由于连环画主要是对简明的文字进行配图,因此人物的画像就显得比较小,因此也有“小人书”这样的说法。
一、连环画的出现以及发展历程连环画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其历史能一直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石。
但因为其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方面都与现代的连环画差异较大,因此当前人们一般认定的连环画的起源是1899年,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三国演义〉全图》,这是中国第一部使用连环画表达文学著作的作品。
由此,连环画也开始了正式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济逐步恢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自然会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因此,通俗易懂、简明有趣的连环画就成了当时人们消遣娱乐、增长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且由于连环画价格低廉、便于携带,因此迅速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在这样的潮流之下,政府也对连环画发展给予了重视以及支持,并且在北京成立了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大众图画出版社,在这一阶段,我国连环画内容质量极高,其中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
随后在文革时期,连环画主要以样板戏为主,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再加上这个时期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这个阶段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连环画的发展也到达顶峰,这个阶段的连环画不管是从内容质量、还是绘画手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个时期仅仅持续了十年左右,其后连环画不管是从创作还是市场方面都陷入了低迷,这一艺术形式出现不过百年,从发展到巅峰再到衰落,其中很多原因都值得探索。
二、连环画发展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一)连环画题材局限性过大连环画由于其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我国文盲数量较多,因此很多连环画都充满教育意义,这也导致了连环画说教意义非常强,除此之外,连环画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因此在表现方面往往只是对一些文学著作进行改编,这就让当时的连环画同质化极其严重,因此对人们的吸引力较差。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欣赏感知:传统连环画的发展历程
传统连环画的发展历程世界上早期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死者之书》(绘画)等。
而我国的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
我们可以把我国连环画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繁荣期和低谷期。
一、萌芽期——两汉、南北朝、唐西汉时期连环画的雏形就已破壳诞生。
据史料介绍,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所创造的情节画,就是我国最早萌发的连环画。
最据代表性的当属河南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中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到了东汉,这种画的内容不但十分丰富,而且开始在绘画以外,有了“榜题”(即文字说明)。
两汉壁画,主要表达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如《孔子见何馈》、《柳下惠覆寒女》等历史故事;《伏曦女娲》、《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画的样式更自由了,特别是遗存的敦煌壁画,那些佛教故事和本生故事画,都是用连续性的绘画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己经具有初期连环画的雏形了。
在莫高窟,有一组很完美的本生故事画,是北魏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本生》。
此故事画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
整个故事采取横卷连环画的形式,共有九个画面表现了该故事的主要情节。
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绘画艺术上,都是现存鹿王本生故事保存最完好的。
美术片《九色鹿》就是据此编制的。
因此可以说,汉唐时期的壁画,已具有初步的连续性,表现了一段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
正是这种文学与美术的结合,才孕育出了连环图画的初步面貌,这为以后连环画的发展奠走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期——宋元明清北宋时期,因雕版发达,书籍中已出现了连续性的插图。
活字印刷的发明,使得连环画的创作,因印刷的方便,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开始出现了上图下文的形式。
多幅故事连环画《烈女传》,即首次用这种形式刊出。
元明时期,小说和剧本中连环性的插图更加盛行了,戏曲和文学十分繁荣,连环画艺术为了适应读者的“胃口”,及时转向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倾向。
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记》,全书161页,页页有图,旁有标题文字;另一种刊本《西厢记》,没折半页图,两旁对句。
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
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
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史
小人国商城
中国连环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清末和中华民国初年,随着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连环画开始作为通俗读物出现
XX年第一本石印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20世纪XX年代以后在文化启蒙运动和出版业的发展中,连环画逐渐广泛流行北京称连环画为小人书,上海称图画书XX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西游记》时,定名为连环图画
XX年代,连环画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人的重视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指出,不要视连环画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下等物事”他还在《论“第三种人”》中认为连环画可以产生L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那样伟大的画家茅盾在《连环图画小说》等文中,对连环画的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认为当时遍布上海街头的连环画书摊,无形中成为上海民众最欢迎的活动图书馆,并且也是最厉害、最普遍的民众教育的工具!
当时连环画主要根据旧小说、戏曲和电影编绘而成,内容大都宣扬神怪武侠、诲淫诲盗和封建迷信出版者主要为了营利,编绘者大多为了养家糊口,作品多粗制滥造,印制低劣但也有一部分连环画家的创作态度较为严肃,如XX年代上海朱润斋绘的《三国志演义》,注意描绘的真实性,使连环画开始摆脱了戏剧舞台式的画法还有些连环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旧社会黑暗势力,或是歌颂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人物XX年代上海赵宏本的连环画即其一例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也都以揭露、批判和幽默性受到广泛欢迎在解放区,油印、石印和铅印的画册、画报广泛流传,连环画发挥的宣传教育作用尤其突出古元、力群等用木刻连环画表现人民的斗争事迹莫朴、吕蒙、亚君合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共幅)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等,至今仍不失为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
连环画发展史(两汉至五代)
连环画发展史(两汉至五代)一、两汉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代,我国的绘画艺术有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宫廷壁画”、“祠堂壁画”、“墓室壁画”风靡一时,内容大都是宣扬圣贤先人的事迹。
在这些壁画中,有不少是多幅连续性的叙事故事画。
如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就是一幅不分届的描绘多种神话传说和墓主(墓主是西汉初第一钛侯、长沙诸侯国丞相利苍的妻子)生前生活场景相结合的连续多幅的故事画。
同时出土的还有《马王堆一号墓漆棺故事画》和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气功强身图》也称《导引图》,画面形式都有连续叙事的明显特点。
1.“土伯吃蛇”和“羊骑鹤”《美术》月刊1981年第4期上发表过一篇《我国现存最早的连环画》。
据该文介绍,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为四层套棺,中间两层是黑地彩绘棺和朱地彩绘棺,上面皆有云气,在云气的间隙画了很多神怪人物”。
这些神怪人物有的是成组的带有连续性的故事画。
其中列举两例,这就是“土伯吃蛇”和“羊骑鹤”。
土伯吃蛇画在黑地彩绘棺棺盖上①一秋低头寻找东西。
②秋见到一条蛇。
③秋将蛇衔起,喂一有兽头、张口、翘舌而作人立状的怪物(即土伯)。
④土伯把蛇吞下去。
羊骑鹤画在黑地彩绘棺右侧板上①一羊牵一鹤,鹤露出半个身子,好像刚刚来到。
②羊牵引鹤,鹤不愿走,羊使劲拽。
③羊骑在鹤身上,鹤背负着羊向前走。
据考释,土伯是地下的主神,吃蛇是防止蛇对死者尸体的侵害。
羊是吉祥之意,鹤是古人崇拜的神物,古人认为人死后升仙是骑鹤上天的,故“羊骑鹤”寓意希望死者升仙上天。
这两组画已经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故事性,秋、蛇、土伯、羊、鹤等形象也都刻画得栩栩如生,饶有意趣。
为连环画的雏形。
2. 《二桃杀三士》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早期连环画壁画有洛阳西汉墓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
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
事见春秋·齐·晏婴《宴子春秋·谏下》,比喻借刀杀人。
中国连环画
中国连环画一.中国连环画的由来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
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一少年儿童为对象,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天连环画的雏形。
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房,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
直到20年代中期,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图画书,才冠以“连环图画”这个名称。
二.对于连环画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首先,对于他是属于绘画的一种还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有不同的主张。
一种意见认为他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即以多幅连续图画描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
另一种意见认为他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属于文学,而是一种文图相结合的独立艺术。
目前,在连环画界和读者的大多数人都持前一种看法。
这是因为中国连环画的传统以绘画为主,画家的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长期以来隐藏在各种绘画形式之中,真正在绘画品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位,也还是解放后的事情。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他们见到的连环画读物,因文字脚本已基本溶于绘画之中,文字只起辅助作用,读者便以欣赏绘画为主,因此也很容易持此看法。
三.中国连环画的诞生四.浅谈连环画的脚本五.连环画中的图画六.连环画的图文并茂1图文结合原理2图文结合过程的过程和方法3图文结合的形式4图文结合的功能七.古代连环画赏析1墓室绘画2人物画卷3宗教壁画4石刻雕塑5木刻版画6石印图书八.近代连环画的发展1事业回顾1初创时期2成熟时期3停滞时期4辉煌时期5改革时期2所处地位及继续发展3改革展望与期待。
连环漫画的发展历程
连环漫画的发展历程漫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壁画和连环画。
在古代的埃及、希腊和罗马文化中,人们会在壁画上绘制图像来讲述故事,这可以被视为最早形式的连环画。
在中国,宋代的连环画《百子图》也是较早的连环画作品之一。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连环画开始在欧洲传播。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欧洲,连环画成为大众流行娱乐的一种形式,广受欢迎。
最早的连环画出现在法国,例如世界上第一部连环漫画《绅士偷袜》于1833年在法国出版。
20世纪初,随着日本漫画的兴起,连环漫画开始演变成为现代的形式。
在日本,漫画被广泛应用于报纸、杂志和书籍。
同时,漫画艺术也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1930年代,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创作了《铁臂阿童木》,这是第一部受欢迎的长篇科幻连环漫画,开创了日本漫画的新时代。
二战期间,漫画成为宣传战争和提升士气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开始兴起,例如超人和蜘蛛侠等系列,开创了西方超级英雄漫画的黄金时代。
1960年代,日本的漫画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被称为“漫画热潮”。
大量的漫画作品诞生,涵盖了各个题材和类型,为后来的日本漫画业奠定了基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漫画正逐渐从纸介质转向数字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网络漫画和手机漫画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漫画作品通过在线平台发布,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
总的来说,连环漫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壁画到印刷连环画再到现代漫画的过程。
不断创新的技术和创意使得漫画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大众娱乐形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连环画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点
我国古代连环画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点连环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画种,它采用了连续画面的形式来叙述故事。
在长久的历史中,这种画种得到了深远的发展,成为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文化魅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传承和艺术特点两方面,深入探讨我国古代连环画的魅力所在。
一、历史传承1.起源连环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早在唐代,就有了用古籍插图的形式来叙述事物的方法。
但真正的连环画则要追溯到元代。
元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多样性和新型艺术思潮涌现的时代。
在元代,一种“谷春画(或谷神乐画)”开始出现,相当于连环画的鼻祖。
这种画以线描为主,用一段长的卷轴,情节连绵不断,故事环环相扣,是中国古代画中一种独有的绘画题材。
2.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连环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壁画、画册和刊物等领域。
当时的连环画被严格分为“插图”和“故事卷”,插图是专门用来装饰书本的画,故事卷则是叙述连续故事并且有长卷布局的画。
这种画种在明清时期经历了全面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了民间文化的方方面面。
3.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式微,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地位却仍然无可替代。
它的历史传承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推广中国文化,许多人重新发掘连环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使其得以延续并存在于新的载体中,如绘本、动漫等。
二、艺术特点1.布局连环画的布局特点是一条长卷式的画面布局,画面内容从左向右顺次展开。
它以一种连贯的形式,将多个画面结合起来,用来叙述故事。
这种布局形式让连环画具有了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更加宽广的空间和更为深入的内容表现。
2.线描线描是连环画的特色之一,以线为基础来构建画面,形态简洁而富于表现力。
连环画的线描要变化繁多,有粗有细,有虚有实,有黑有白等等。
作者不仅需把形体表现得准确,还需在表情、动作、气氛和环境等方面生动传神。
线条细腻、流畅,光影勾勒清晰,让人们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画面中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连环画发展史(宋元至清末)
连环画发展史(宋元至清末)至宋元明时代,出现了连续性较强的插图连环画。
尤其是随着雕版印刷的繁荣,连环画越来越多,如明代出版的《胡笳十八拍》和《孔子圣迹图》,以及《虞氏平话五种》、《全相平话三国志》等。
明末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利用单幅或多幅的图画,加上和画面相应的文字,说明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
这些都已经具备了今天连环画的基本构成要素。
清末石印术的使用,使连环画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
清代晚期,值得注意的是石印连环画和年画连环画。
光绪十年(1884),《点石斋画报》刊载了关于朝鲜东学党事变的连环画十幅,绘记事变发生的始末。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文益书局出版了连环画《三国志》,全书二百余幅画面,是近代石印连环画的第一部。
当以传记、戏曲、小说为内容的年画兴起之后,群众逐渐不满足于观赏其某一段情节,而要求看到故事的全过程,这样年画连环画便应运而生。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是著名的年画连环画产地。
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盛于清代。
一、宋、元、明1. 永乐宫壁画宋、元、明的连环画,在庙宇壁画中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元代山西永济(旧址)永乐宫纯阳殿彩色壁画(共52幅),是道教始祖吕洞宾(神话故事中的八仙之一)的画传。
全殿壁画共有212平方米,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吕洞宾从在咸阳降生起,一直到赶考、得道、成仙的故事。
每幅画的主题都很清晰明确,绘画的技法多样,生活气息浓厚。
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作者“禽昌朱好古门人张遵礼”等人的题记。
这是一件集体绘制的作品,但难能可贵的是,风格却颇为统一。
2.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相传唐代的阎立本和杨宁、以及宋代的李唐、明代的尤求、仇英都画过这一题材的作品,有的叫《胡笳十八拍》,也有的叫《胡笳图》,还有的叫《蔡琰归汉图》、或《文姬归汉图》,能容都是根据东汉蔡琰(文姬)作的辞曲所绘,辞意描绘的是:东汉末年蔡琰在战乱被匈奴掳去,后经曹操遣使赎回来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
三、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技术影 响
三、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技术影响
1、图像技术: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图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艺术家们借 助摄影、印刷等技术,使连环画作品在图像清晰度、色彩丰富度等方面得到了显 著提高。
三、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技术影响
2、文本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文本技术也在20世纪中国连环画中得到 了应用。艺术家们运用计算机字体设计软件等工具,使连环画作品的文本部分更 加美观、易读。
一、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 程
一、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程
20世纪的中国连环画起源于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历程
1、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连环画主要受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影 响,以单线白描为主,画面简洁明快。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 故事为题材,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艺术价值
2、文化内涵:20世纪中国连环画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作品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20世纪中国连环画的艺术价值
3、艺术风格:20世纪中国连环画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不同的 艺术家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如有的注重线条的流畅,有的注重色彩的运用, 有的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等。
四、未来展望
1、数字化转型:随着技术的进步,连环画的创作和传播将进一步数字化。数 字绘画工具的发展将使艺术家们更加便捷地创作出高质量的连环画作品,而互联 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将使人们更加方便地欣赏和分享这些作品。
四、未来展望
2、多元化题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未来连环画作品的 主题将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历史、传说和武侠题材,科幻、奇幻、现代生 活等题材也将得到更多的展现。
浅探中国古代连环叙事图画与连环画
浅探中国古代连环叙事图画与连环画摘要:连环画,民间各地又称为“小人书”、“娃娃书”、“菩萨书”、“仔仔书”等。
是一种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用连续的画面来叙述完整故事的大众普及读物,通常以一书页上,一幅图画配一段文字的形式展示。
连环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连环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它以其内容而非材料命名,从连环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兴衰,也一样能看出大众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
一、古代连环叙事图画圆形器皿的流畅造型,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产生连环的视线,这启发了祖先的无限想象,连环样的记录方式,也可以从圆形器皿开始追溯。
如果对连环画追根溯源,了解它究竟起源于何朝何代,今天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早具有连环画特征的作品是周代青铜壶,其上体现了战争、劳动等情节。
以及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战国青铜圆壶,其展开图描写了多个场景,如采集桑叶、外出打猎、战场争斗、娱乐活动等,栩栩如生。
以上两件有连环画特点的铜壶文物,都已为大众所熟知,在本文中不做过多赘述。
1986年,考古发掘出一处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的古墓,古墓位处湖北荆门十里铺镇王场村的包山岗地上,墓主是楚昭王的后裔,曾担任楚国左尹,身份相当于大夫一级贵族。
左尹是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的重要辅助人员,从墓中随葬的大量司法文书简内容看,左尹的主要职能当是主管楚国的司法工作,身份不及令尹、大司马等职官[1](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
墓中出土大量保存较为完整的随葬器物,各类器物总计约2000件,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楚国器物特征和工艺制造水平。
其中二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漆奁属国内罕见,作为墓中出土的独一一副存放完好的彩绘漆奁,漆奁盖外的彩绘漆画内容主题性明显,表现手法写实,为研究先秦的历史、礼仪、绘画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漆奁盖外侧立面半径为14厘米,整体高度10.8厘米,器物胎厚0.3厘米(图1),通体以黑色为主,加以朱红、熟褐、黄、翠绿等漆色绘制纹样及图案。
连环画发展简史
连环画发展简史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
从萌发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土伯吃蛇"和"羊骑鹤"两组时属西汉的故事画,虽然情节简单,但具连续性和故事性,为连环画的雏形。
到了清末民初,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于成熟和巩固,刘伯良绘制的《薛仁贵征东》是第一部加文字说明的连环画。
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等之后,现代流行的连环图画模式和名称才全面应用和确立起来。
至于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是受1929年在上海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影响之后才普遍采用的。
1932年以后是连环画才真正红火起来,一批声誉很高的连环画名家如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 绘画作者朱润斋、周云舫、沈曼云、赵宏本受到广大的欢迎。
到了40年代,钱笑呆、陈光镒二位后起之秀又加入其中。
如沈曼云绘制的《伏虎女侠》、《豹儿》和周云舫绘制的《二十八宿》、《夜半歌声》等,因书盒上标有"保证亲笔绘画"的字样,曾成为畅销的连环图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966年,为连环画的繁荣期。
这时的连环画主要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和合作化高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大事、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为题材,注重写实。
如《山乡巨变》、《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都极具时代特征,是连环画收藏的一个最重要历史时期。
而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作品,更被读者和收藏者所看中。
如丁斌曾和韩和平绘制的《铁道游击队》、罗兴和王亦秋的《林海雪原》、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等,一再印刷。
至于那些经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宫廷轶事等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更是量大质优,其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众多读者和收藏者所喜爱。
揭秘连环画的溯源
揭秘连环画的溯源
追根溯源,连环画的发源地应是古埃及——4000余年前埃及的寺库和陵墓中,曾出现内容连贯的“系列壁画”,据说此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
此后,法国南部洞穴壁画,以及匈牙利的地毯,都运用一组组图画描绘当时狩猎、战争和庆典的场面。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程,最早的连环画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壁画,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发现了时属西汉的连环画《土伯吃蛇》和《羊骑鹤》。
但真正目前的连环画概念的连环画是民国时期1925年的《连环图画三国志》。
在1949年后,连环画又有很大的发展。
图文结合的通俗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便拿它来做为民众教育的读物。
50年代,毛泽东提出艺术要为广告工农兵服务,所以连环画成为了当时充实民众生活的读物,儿童青少年的课外读物,成年人的娱乐读物。
文化大革命后,连环画停滞了一段时间。
1971年,连环画又在民众的生活中广泛了起来,这时候的题材偏靠文革。
著名的《茶花女》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1978年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时期,连环画迎来第二个繁荣的时期。
中国大学开设了连环画专业,众多连环画出版协会也成立了。
但是1985年后,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连环画又开始走了下坡路。
曾经在我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人书已经越来越少,很多连环画不在出版,出版的也仅仅是著名的连环画,供人们收藏。
所以现在人们热衷于寻找那些绝版少见连环画,收藏回忆。
连环画发展简史
连环画发展简史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
从萌发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土伯吃蛇"和"羊骑鹤"两组时属西汉的故事画,虽然情节简单,但具连续性和故事性,为连环画的雏形。
到了清末民初,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于成熟和巩固,刘伯良绘制的《薛仁贵征东》是第一部加文字说明的连环画。
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等之后,现代流行的连环图画模式和名称才全面应用和确立起来。
至于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是受1929年在上海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影响之后才普遍采用的。
1932年以后是连环画才真正红火起来,一批声誉很高的连环画名家如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 绘画作者朱润斋、周云舫、沈曼云、赵宏本受到广大的欢迎。
到了40年代,钱笑呆、陈光镒二位后起之秀又加入其中。
如沈曼云绘制的《伏虎女侠》、《豹儿》和周云舫绘制的《二十八宿》、《夜半歌声》等,因书盒上标有"保证亲笔绘画"的字样,曾成为畅销的连环图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966年,为连环画的繁荣期。
这时的连环画主要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和合作化高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大事、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为题材,注重写实。
如《山乡巨变》、《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都极具时代特征,是连环画收藏的一个最重要历史时期。
而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作品,更被读者和收藏者所看中。
如丁斌曾和韩和平绘制的《铁道游击队》、罗兴和王亦秋的《林海雪原》、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等,一再印刷。
至于那些经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宫廷轶事等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更是量大质优,其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众多读者和收藏者所喜爱。
连环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概况
连环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概况连环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概况1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连环画连环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绘画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
连环画是通过连续性的画面,采取图画和文字相结合形式的一种故事画。
它具有形象化、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等特点,是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的,一种老少咸宜的“大众精神食粮”。
连环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远在一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壁画中就创造了这种连续性的图画,这种连续性的图画就是我国最早的雏形的连环画。
那时古代这种连续性的图画內容也很丰富,大体有宗教的、圣贤的、小说戏曲的等等类型的均有。
从宋代以后,随着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与发展,就有了连续性比较强而且分幅也较明确的连环画了。
到了清代中后期随着发展起来的年画及这种连续图画,大多又是采用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分格成十多幅或几十幅画面的连续图画了。
古代连环画的发展虽然类型很多,但纯属独立的连环画却极少见到,大多都是依附于文字,成为文字的一种附属品。
直到清末民初在印刷技术上得到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连环画才真正得到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在一九二五年,才有了“连环图画”这个名字。
2旧中国反动统治下的与解放区的连环画连环画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有故事、有情节,而且通俗易懂,它一出现就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发展很快。
但是在旧社会,连环画根本就不被重视和支持,画了内容较好的,揭露了旧社会黑恶统治的作品,就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另一方面由于连环画深受群众的喜爱,又被书商资本家看中后,作为牟利的工具,因此,在内容上日趋低级及荒诞;此外,还被一些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们所轻视,认为是雕虫小技,加以排斥。
这样,连环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形成后,却又遭到多方面摧残而不能健康的发展和提高。
对此,中国文化新军的英勇棋手鲁迅先生曾深痛而恶绝之,他一再呼吁革命的美术工作者要重视连环画这个思想武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里,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的美术工作者则创作了不少革命内容的新连环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低谷期——现今
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
水平不断提高,出版事业的繁荣。以及人们 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连 环画势必失去往日的辉煌。 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 水平不断提高,出版事业的繁荣。以及人们 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连 环画势必失去往日的辉煌。
三、成熟期——旧、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的《薛平贵征东》等连环画,就已比较完
整的把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了。而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连环画的创作,在注意出版文学作品的同时,开始转向现实 题材的创作,代表作就是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叶浅予 的《王先生》,张光宇的《西游漫记》。 将连环画艺术作为革命的宣传工具,始于抗日战争的解放区。 当时莫朴和吕蒙、陈亚君合作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是 反映新四军和人民革命斗争的连环画作品。像彦涵、古元、 力群等著名木刻家,在根据地也都创作过连环画。任迁乔在 山东创作的《翻身》,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反封建、斗地主的 革命事迹,使连环画艺术起到了动员人民,武装人民,推动 革命群众运动的作用,此为连环画的完善成熟阶段。
四、繁荣期——解放后至二十世纪末
无论是在萌芽期、发展期还是成熟期,我国的连环画艺术创作,都是以
连环画的故事创作来作为自己的创作生命的。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初 矛盾就把当时的连环画艺术创作称之为“连环画小说”,其道理和依据 就在于此。同时,他为了突出这种“连环画小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 地位,更强调指出:这种连环画小说“无论在那个图画方面,在那个文 学的说明方面,都可以演进为艺术品。 但是在解放前,这种深受广大“下里巴人”喜爱的连环画,得不到应有 的重视与发展。真正的为连环画创作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是在新中国建 立后。建国后,连环画在服务社会、宣传人民的同时,也终于迎来了自 身的发展高潮。 我国的连环画创作,经过20世纪30年代那场激烈的论争后,它究竟是 “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已经在鲁迅、矛盾等进步文艺工作 者的支持关怀下,理清了创作理论的思想基础,得出了连环画是“大众 要看的”重要结论。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连环画艺术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更使它在如火如荼的 革命群众运动中,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从而成为一种有力的 宣传工具。
因此,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连环画艺术的发展。我国的连
环画创作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表现在:连环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 表现技巧和表现质量日益精进。连环画的文字内容,从国内移到国外, 由配文发展到脚本。表现技法也加上了国画、油画、版画等各种画种的 参与。 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不仅建立了正规的美术出版社,设置了连环画艺 术的文字编辑,还动员与鼓励了许多优秀的作家、画家参与连环画的创 作。 这时,我国的连环画的创作形式日臻完美。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文 画合成的特征,使得它“图画以文学为基础,视觉形象又加强了文学语 言的表现力;不能用绘画表现的,用语言艺术充实”,真正做到了相辅 相成,文画交融。 据资料介绍,当时出版的连环画册,经常以每年七八亿册之巨发行。其 出版数量之多,始终占据我国图书出版总量的绝大多数。(教科书除 外)。这个时期的连环画创作,已经发挥出了巨大地宣传教育作用,显 示出其强大的渗透力。这是连环画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它发展的一个 颠峰时期。
西汉时期连环画的雏形就已破壳诞生。据史料介绍,汉代画像石和画像
砖上所创造的情节画,就是我国最早萌发的连环画。最据代表性的当属 河南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中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到了东汉,这种画的内容不但十分丰富,而且开始在绘画以外,有了 “榜题”(即文字说明)。两汉壁画,主要表达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如《孔子见何馈》、《柳下惠覆寒女》等历史故事;《伏曦女娲》、 《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 南北朝至唐代时期,画的样式更自由了,特别是遗存的敦煌壁画,那些 佛教故事和本生故事画,都是用连续性的绘画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己经 具有初期连环画的雏形了。在莫高窟,有一组很完美的本生故事画,是 北魏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本生》。此故事画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 绘制的。整个故事采取横卷连环画的形式,共有九个画面表现了该故事 的主要情节。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绘画艺术上,都是现存鹿王本生故 事保存最完好的。美术片《九色鹿》就是据此编制的。 因此可以说,汉唐时期的壁画,已具有初步的连续性,表现了一段较为 完整的故事情节。正是这种文学与美术的结合,才孕育出了连环图画的 初步面貌,这为以后连环画的发展奠走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连环画之最
我国现存最早的连环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时属西汉的连环画《土伯吃蛇》和《羊骑 鹤》。 最早定名为“连环图画”的出版物,是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水浒》、《西游 记》、《封神榜》、《岳传》等5部长篇连环画。 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是张乐平画的《三毛流浪记》。作品于1947年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后,引起 巨大反响。解放后,该作品有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同样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是叶浅予画的《王先生》。作品最早发表于《上海漫画》,后分别发表于 《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先后连载历时10年。 最早出版的连环画专刊,是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办的《连环画报》。 篇幅最多的连环画套书,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三国演义》,计60册近7000幅画面。 再版次数最多、印数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是丁斌曾、韩和平绘的《铁道游击队》,自1955年由上 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先后再版20次,累计印数3652万册。 我国连载时间最长的连环漫画,是叶浅予画的《王先生》。作品最先发表于《上海漫画》,后分别发表 于《上海画报》、《时代漫画》等报刊,先后连载历时10年。 我国规模最大的连环画系列丛书,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6年~1988年先后出版的《世界文学名 著》连环画(欧美部分和亚非部分),共15册,约1300余幅。 中国最早用外文出版的连环画,是外文出版社于1953年出版的《鸡毛信》。 中国最早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连环画,是内蒙古出版社于1951年出版的《小顽皮》。 中国参加编绘作者人数最多的连环画,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著名连环画套书《中国成语故事》, 全书收集成语500条,计6356幅,参加编文作者37人,绘画作者244人。 中国收藏连环画最多的图书馆,是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解放后出版的连环画,基本上都有藏书。
无文连环画
在连环画诞生过程中,曾经流行过无文连环
画,在整个连环画中所占比重很小;就其内 容而言,人物关系与故事均比较简单;就表 现形式而言,大多采用漫画形式,只不过充 当连环画中的“小品”而已。从创作过程看, 无文连环画既然成画,必然有一个构思过程, 把这个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就是 连环画的文字部分。所以,无文连环画也可 以视为连环画的一种特殊形态,一种没有形 成书面文字的连环画。
1889年,第一本石印本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 艺书局出版,被认为是现代最早的连环画。而《点 石斋画报》和《<三国志演义>全图》(1899年由上 海文益书局石印出版)是中国第一批用连环画的形式 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从1925年到1929年, 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 国志》、《封神榜》、《岳传》等5部长篇连环画, 封面都印有“连环图画”的字样。从此,人们就把 这种图文结合,绘有连续性图画的读物统称为“连 环图画”。1950年代初,又改称为“连环画”,一 直沿用至今。
传统连环画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早期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 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刻)、《死者之书》 (绘画)等。而我国的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前的汉代。我们可以把我国连环画 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分别为萌芽期、发展 期、成熟期、繁荣期和低谷期。
一、萌芽期——两汉、南北朝、唐
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连环画的萌芽。在马 王堆西汉墓的漆棺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两组故事画, 一为“土伯吃蛇”,一为“羊骑鹤”。这两组画的 情节虽然简单,但作者把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交代得 十分清楚,不但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画中的形 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 画《九色鹿本生》,在横卷画面上,按照由两头向 中间发展的顺序,依次绘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左起: 九色鹿救起溺水人;溺水人跪谢九色鹿;右起:王 后要国王抓捕九色鹿;溺水人告密;溺水人引国王 围捕九色鹿;九色鹿向国王揭露溺水人忘恩负义的 行为。可以说已经具有初期连环画的雏形了。
北魏壁画《九色鹿本生》:宋代以降,印刷术
的广泛应用,使印本书籍在社会上大量流行。 出版者为诠释书中的内容,增加书籍的美观 以吸引读者,在书中配上插图。这种文字与 图画的结合,孕育出连环画的初步面貌。明 刻本《孔子圣迹图》:以孔子一生为故事线索, 孔子形象为主线,多图连环式描绘人物故事.刻 本流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对各国图画艺术影 响巨大.
2、从“回回图”到“连环画”
明、清时期出版的许多章回体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
些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被俗称为“回回图”,也叫 “绣像”。“回回图”增加了书籍的视觉美,又使线描插图 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国家图书馆藏元刻《平相三国 志》,明刻《西厢记》插图,清刻《红楼梦》插图既为其代表 作.清末,石印技术传入我国,上海出现了“点石斋”等画报, 刊登了一些表现时事新闻的连环画,深受读者欢迎,为连环 画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一些小开本的 故事画册在上海出现。这些画册图文结合,又注意画幅之间 的连续性,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胜,很快成为深受全国群 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读物。但当时对这种读物还没有 一个统一的称呼,上海叫“图画书”,两广叫“公仔书”, 北方则称其为“小人书”。
二、发展期——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因雕版发达,书籍中已出现了连续性的插图。活
字印刷的发明,使得连环画的创作,因印刷的方便,不仅内 容丰富多彩,而且开始出现了上图下文的形式。多幅故事连 环画《烈女传》,即首次用这种形式刊出。 元明时期,小说和剧本中连环性的插图更加盛行了,戏曲和 文学十分繁荣,连环画艺术为了适应读者的“胃口”,及时 转向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倾向。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 记》,全书161页,页页有图,旁有标题文字;另一种刊本 《西厢记》,没折半页图,两旁对句。 清代还出现了许多连续性的年画,以生产为题材的连环图画, 如耕织图“棉花图”等,这给连环画增加了新的内容。并且, 清代继承了元明的创作传统,率先出版了我国四大文学名著 之一的《三国志》。